养生健康

针灸治疗痛风的方法 痛风的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痛风的方法 痛风的针灸治疗

(一)取穴

主穴:分2组。

1、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2、曲池。

配穴:分2组。

1、内踝侧:太溪、太白、大敦;外踝侧:昆仑、丘墟、足临泣、束骨。

2、合谷。

(二)治法

病变在下肢,均各取第一组;在上肢各取第二组。以主穴为主,据部位酌加配穴。以1~1.5寸28号毫针刺入,得气后采用捻转提插补泻手法;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用平补平泻法,均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血尿酸降至正常,1~1.5年内未见复发;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尿酸下降,发作间隙期明显延长者;无效:症状、体征及血尿酸检查均未见改善。

(一)取穴   主穴:分2组。

1、阿是穴、太冲、内庭、对应点;

2、曲池、阳池、阳溪、太冲、丘墟、太溪、阳陵泉、血海。

阿是穴位置:红肿热痛最明显处。   对应点位置:健侧手部阿是穴的对应部位。   (二)治法   每次取一组,二组可交替应用,亦可单用一组。

第一组每次均取,仅取患侧穴;

第二组每次取2~3穴,交替选取,其中除阳池、太溪、血海取患侧外,余均取双侧。

第一组穴刺法:先用三棱针点刺阿是穴,放血数滴,然后以26号1.5寸毫针,刺对应点1针,患侧太冲、内庭及以15度角三针围刺阿是穴(此三针针尖指向三棱针放血处),使用泻法,留针30分钟。

第二组刺法:在所选穴区先用手指拍打数次,使局部充血,行常规消毒,押手按压穴位两旁,使皮肤绷紧,以小号三棱针,快速点刺穴位,深度视腧穴而定。挤压出血,部分穴中加拔火罐,出血量以3~10ml为宜。消毒局部,并加敷料包扎固定。

上述二法每周治疗1~2次,3~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一)取穴

主穴:行间、太冲、内庭、陷谷。

配穴:丘墟、大都、太白、血海、膈俞、丰隆、脾俞、太溪、三阴交。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2个,根据症情配穴酌取1~2个。

足部腧穴用粗火针,踝关节以上腧穴用细火针。

针足部穴位时,令患者取直立位或坐位,双足垂地,在足下垫几层草纸,穴位行碘酒、酒精严格消毒后,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转白亮时,对准穴位速刺疾出,深度为0.3~1寸左右,每穴刺1~3针,出针后即有暗红色血液从针孔喷出,待出血达10~30ml后才可止血。

一般而言,出血初为暗红色,待血色由暗至淡时,会自行止血,若出血不止,可加压止血。踝以上穴位可取坐位,每穴刺1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者,可在红肿的患部散刺数针,使浆性渗出物排出。上法每周治疗一次,并嘱患者在48小时内保持针孔清洁。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红肿明显处。   (二)治法   令患者取卧位,将阿是穴消毒,用七星针重叩至皮肤出血,注意:要将红肿处全部叩遍。

立即加拔火罐,小关节处可用去底磨平之青霉素小瓶以抽气法拔之,等瘀血出净,取罐,用干棉球擦去瘀血。

每处每次宜拔出瘀血5~10ml为宜。每周2次,4次为一疗程。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痛风石所在的部位。痛风石多为隆起结节,小如芝麻,大似鸡蛋,好发于耳轮、趾、指及肘部等处。

(二)治法

寻得阿是穴后,治痛风石的基底部从左右前后方向刺入4针,再沿痛风石正中与刺入痛风石基底部针垂直方向刺入1针,采用提插捻转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

起针后以拇指用一指禅手法推患部,同时采用按压挤揉法,时间为15分钟。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三阴交、丘墟、太白、太冲、内庭。配穴:趾部加大都,踝部加商丘,膝部加犊鼻。

阿是穴位置:红肿处。

(二)治法

主穴为主,每次取3~4穴,据发病部位加配穴。阿是穴用梅花针叩刺,红肿甚者叩刺出血,局部肿胀不显者,叩至局部潮红,其他穴位用28号1.5寸毫针,刺之得气后,施提插捻转手法或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施手法1次。每日1次。

加服中药:防己3g,生黄芪12g,白术12g,桑枝15g,忍冬藤30g,牛膝12g,木瓜18g,地龙12g,显芍15g,桑寄生18g,全蝎4条,蜈蚣2条。后二种焙干研细末,分2次冲服。

上药每天1剂,水煎分2次内服。针刺服药均以7天为一疗程,一般需治疗二个疗程。

中医治疗痛风石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一、中医针灸

中医的针灸治疗,在治疗痛风,特别是慢性痛风,出现痛风石的患者。在缓解痛风疼痛,治疗痛风石上,可以采用针灸。一般来说,针灸的行针穴位,都在人体中焦、下焦等,足经之上。

方法二、中医熏泡

中医在治疗痛风上,除了针灸之外,使用中医药熏泡治疗,也是除手术之外,常见的方法之一。通过药液泡脚,药物熏淋,各种方式,实现治疗痛风石作用。

方法三、药石攻伐

中医的攻伐,在中药的用药上,是必须的。痛风石患者,通过中医草药、中医成药等,调理各脏腑器官,以此来达到治疗痛风病,消除痛风石的目的。中药主要是麻黄、甘草、大黄、虫草、红花、车前子、泽泻、木瓜、乌梅、川牛膝、鳖甲骨胶原、大腹皮、鹿角胶质肽、岩京膏、虎杖、海参、塞隆骨、大珍耳贝、紫草茸治疗痛风。

中医可以有效的治愈痛风吗

针灸治疗:

除了中医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对于痛风患者的康复也是极有帮助的。中医针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临床统计报告指出:针灸治疗痛风的有效率达到92.3%以上。

中药治疗:

合用稳定降尿酸抑制尿酸的中药,防治以后复发。有些痛风病患者在服用来抑制尿酸,这个药本身也有降尿酸和对肾脏的双重保护功能,中药是很温和的,用这样的中药反而有利用身体的恢复。这是痛风的治疗里较为常见的方法。

体质疗法:

中医可以有效的治愈痛风吗?体质疗法的主要作用是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瘀散结。这是治疗痛风的常用方法之一。

气功治疗:

气功对于痛风的治疗可辅以气功调理,如练习放松功和内养功,以帮助疏通经络,活血通脉,平衡阴阳,以平为期。

辨证论治痛风:

1.湿热阻痹:痛风治宜清热化湿、宣痹止痛。药用白虎加桂枝汤加薏苡仁、防己、黄柏、牛膝等。

2.瘀热内郁证:痛风治宜清热化瘀通络。药用凉血四物汤加减。

3.痰湿阻滞证:痛风治宜化痰除湿、舒筋通络。药用六君子汤加味。

4.肝肾阴虚证:痛风治宜滋补肝肾、舒筋通络。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痛风放血疗法的效果如何

中医治疗痛风,扎针放血的穴位刺激,是众多治疗方法中,十分见效的手法。人体的穴位,是十分奥妙的。针灸的穴位刺激,但在治疗痛风上,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因为针刺放血疗法主要用于急救和退热,不是所有病症都能使用该疗法的,微博上的说法有些夸张,当人体出现休克症状或者高热的情况下,可使用针刺放血疗法急救,通过刺激穴位的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急救过后还应该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痛风,从穴道上的选取,就是一件,很关键的事情。痛风病患者,特别是一些急性痛风患者,针灸的方法,可以采取“放血”的办法,在痛风病患者的关节,也就是痛风的“病灶”,进行针灸操作。痛风的穴位刺激,在这个方面,就可以针对痛风病灶进行了。

针灸治疗痛风,可在一般痛风治疗,也就是慢性痛风的患者,痛风的穴位刺激,就不可直接进行了。针灸的“放血”疗法,对慢性痛风患者,只是“治标”的办法。痛风的穴位刺激,应该从小肠经、足少阴经等,远离痛风病患者,发病的关节。

痛风到底能不能医治好

针灸治疗

除了中医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对于痛风患者的康复也是极有帮助的。中医针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临床统计报告指出:针灸治疗痛风的有效率达到92.3%以上。

食疗法

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量,少吃动物内脏,海鲜,皮蛋等食物,其中含有高嘌呤,诱发尿酸结晶增高,导致痛风的反复发作。建议患者多吃碱性食物:馒头,面包,面条等,这样有利于肠胃的消化,易于肾脏功能排泄,减少痛风石的形成。

体质疗法体质疗法的主要作用是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瘀散结。这是治疗痛风的常用方法之一。

中药治疗

合用稳定降尿酸抑制尿酸的中药,防治以后复发。有些痛风病患者在服用来抑制尿酸,这个药本身也有降尿酸和对肾脏的双重保护功能,中药是很温和的,用这样的中药反而有利用身体的恢复。这是痛风的治疗里较为常见的方法。

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多在夜间发作,疼痛会从睡眠中惊醒。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痛风性关节炎一般多发部位是为大拇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

痛风性关节炎可由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进食高嘌呤饮食、关节损伤、手 术、感染,天气变化如温度气压突变,外伤等多方面引发。在治疗方面,由于是代谢障碍毛病,如果控制饮食也未见成效,必须要长期用药物控制,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为宜。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的炎性反应,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目前以保守治疗为主,针灸是其中一种,方法如下:

取穴:主穴分为2组。一组为阿是穴(红肿热痛最明显处)、太冲、内庭等穴位,另一组为曲池、阳池、阳溪、太冲、丘墟、太溪、阳陵泉、血海等穴位。

治法:若病变在下肢,取上述第一组主穴,若病变在上肢,则取第二组主穴。以1-1.5寸28号毫针刺入,得气之后采用捻转补泻手法;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用平补平泻法,均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者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5日。

疗效评价:治愈的标准为症状、体征消失,血尿酸降至正常,并且1-1.5年内未见复发;治疗有效标准为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尿酸下降,发作间隙期明显延长;无效标准为症状、体征以及血尿酸检查均未见改善。

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结果:以上针灸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按照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92.3%。

中医如何进行针灸治疗痛风

一、中医针灸治痛风的原理

中医认为,痛风是脉络瘀阻,湿热内蕴所致。因此,对于痛风,特别是急性痛风的治疗,一定要从有关穴位入手。一般以通经活络,清热利湿为主。

二、中医针灸治痛风的方法

1、寻找痛风患者血瘀处,一般从关节基底开始。

2、银针刺淤,使其放血。

3、放血之前,之后的消毒。

4、对神门、神庭、曲池、丰隆、内庭、合谷、太冲等穴位,进行施针。

5、施针手法为毫针泻法,注意间隔时间,和醒针的时间。

中医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通过长期对穴位的刺激,达到治病的目的。因此,患有急性痛风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不可废止。

治疗痛风病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针灸治疗

针灸不仅可以降低血尿酸,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痛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治疗痛风起着积极作用,但须注意的是其操作要求严格,必须经由专业医生施治。临床主要取穴有:上部取肺俞穴、太渊穴、廉泉穴;中部可取胃俞穴、脾俞穴、内庭穴;下部可取肾俞穴、三阴交、太溪穴、然谷穴等以及腹、手、足腺代表区。在针灸治疗期间应当控制饮食配合食疗,对针灸疗效发挥有着促进作用。

痛风的中医艾灸方法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艾灸治疗痛风属于痛风的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治疗的效果是很好的。艾灸治疗痛风主要以痛点和肿胀的部位作为施灸的重点,同时加上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肾俞、腰阳关等穴位,来恢复被疾病破坏的正气。艾灸的主要功能是驱、补、通、调,就是驱寒邪,补正气,通经络,调整人体元阴元阳,但艾灸治疗痛风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患者见效快,有些患者见效慢。

另外,艾灸能够令气血和顺,令人体机能得以恢复,在日常防病保养方面有显着效果。如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五脏六腑之气血得以充养,使人形体康健;灸关元、气海可助藏精蓄血,使人阳气足,精血充,邪气难犯,达到养生保健之功。

针灸治疗痛风怎么操作

痛风针灸操作可以采用以下手法: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

1、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2、曲池。

配穴:分2组。

1、内踝侧:太溪、太白、大敦;外踝侧:昆仑、丘墟、足临泣、束骨。

2、合谷。

(二)治法

病变在下肢,均各取第一组;在上肢各取第二组。以主穴为主,据部位酌加配穴。以1~1.5寸28号毫针刺入,得气后采用捻转提插补泻手法;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用平补平泻法,均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血尿酸降至正常,1~1.5年内未见复发;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尿酸下降,发作间隙期明显延长者;无效:症状、体征及血尿酸检查均未见改善。

刺血

(一)取穴

主穴:分2组。

1、阿是穴、太冲、内庭、对应点;

2、曲池、阳池、阳溪、太冲、丘墟、太溪、阳陵泉、血海。

阿是穴位置:红肿热痛最明显处。

对应点位置:健侧手部阿是穴的对应部位。

(二)治法

每次取一组,二组可交替应用,亦可单用一组。

第一组每次均取,仅取患侧穴;

第二组每次取2~3穴,交替选取,其中除阳池、太溪、血海取患侧外,余均取双侧。

第一组穴刺法:先用三棱针点刺阿是穴,放血数滴,然后以26号1.5寸毫针,刺对应点1针,患侧太冲、内庭及以15度角三针围刺阿是穴(此三针针尖指向三棱针放血处),使用泻法,留针30分钟。

第二组刺法:在所选穴区先用手指拍打数次,使局部充血,行常规消毒,押手按压穴位两旁,使皮肤绷紧,以小号三棱针,快速点刺穴位,深度视腧穴而定。挤压出血,部分穴中加拔火罐,出血量以3~10ml为宜。消毒局部,并加敷料包扎固定。

上述二法每周治疗1~2次,3~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相关推荐

针灸疗法治疗头痛

内伤头痛 内伤头痛有肝阳上亢、痰浊头痛、瘀血头痛、血虚头痛、肾虚头痛等不同类型。总以虚实之分。 实证 肝阳上亢者,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兼见肋痛,面红口苦,舌苔博黄,脉弦有力。痰浊头痛者,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瘀血头痛者,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外伤史。舌质紫,舌苔博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疏通经络,清利头目。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 配穴:按头痛部位配穴。 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 痰浊头痛者,太阳、阴陵泉、丰隆。 瘀血头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腧

尿酸高膝盖疼怎么缓解 艾灸缓解疼痛

尿酸高引起膝盖痛时还可通过艾灸进行缓解,艾灸治疗痛风主要以痛点和肿胀的部位作为施灸的重点,能够温经驱寒,加快痛风石溶解,缓解痛风。 艾灸方法:患者自执点燃的艾灸条,对准膝盖疼痛位置,距皮肤1.5-3cm,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5分钟。

扭到手腕筋了怎么恢复 注意休息

适当的休息有助于缓解手腕受伤给身体带来的疼痛感,还可以配合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属于中药治疗,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还可以让手腕享受按摩,定期的进行针灸治疗,也是可以治愈扭到的筋。

不同肿瘤的针灸方法

针灸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治疗疾病、养生保健方法。作为一种外治方法,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的腑穴、经络来激发人体经络系统的调整作用,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在肿瘤治疗方面,针灸可以缓解一些并发症状。 一: 脑瘤痛的针灸止痛法 1: 体针法:取太阳、风池、百会、上星、合谷。每次选2-3穴,中等刺激、留针15分钟,可收到迅速止痛的效果。 二: 喉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1: 体针法:取合谷,支沟(均双侧)。皮肤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得气(有酸、麻、胀感)后,中度刺激运针2分钟,留针5分钟。7天为1个疗程。 三: 胃癌痛的针

针灸治疗心绞痛

第一次治疗的时候是一次干了点体力活犯病了,正好大夫在,就拿出针灸针给扎上了。当时扎的是内关穴,扎下去立马疼痛消失,我大爷站起来和没病一样,当时在家休息了一会没有发作就结束了治疗,有一阵子没有发病。 2第二次治疗的时候也是犯病的时候,把大夫请来大夫给针灸了至阳穴,效果和上次一样,也是立竿见影,疼痛消失,走路说话都和正常人一样。当时对治好这个病就有了很大的信心。 3后来有几次也是这样治好的,犯病的次数越来越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作了。

治疗颈椎病针灸多少钱

针灸治疗颈椎病就是使用特制的金属针,运用特定手法直接将金属针刺于颈椎病患者特定穴位、经络,通过不同行强度的刺激,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祛湿散寒、平衡阴阳、扶正驱邪、消肿止痛、调和气血、调理脏腑,达到减缓和治愈颈椎病的目的。因此,针灸治疗颈椎病费用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地域因素: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越强、人均收入、消费水平越高,针灸治疗颈椎病费用相对越高; 2、医疗机构:小门诊针灸治疗颈椎病与专业医院针灸治疗颈椎病费用肯定不同; 3、医生: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针灸医生与刚毕业针灸医生运用针灸治疗

子宫肌瘤针灸治疗效果好吗

针灸治疗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子宫肌瘤针灸治疗,中医以子宫肌瘤血气失调的特点,治疗时要辨清在气、在血,是新病还是久病。病在气,则主要是理气行滞,佐以理血;病在血则活血破瘀散结为主,佐以理气。子宫肌瘤针灸治疗,新病正气尚盛,可攻可破;久病正衰,宜攻补兼施,大凡攻伐,宜“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伐,以免损伤元气。子宫肌瘤针灸治疗,倘若石瘕,药力不足以克伐,选择手术治疗最好,先祛实邪,再行补益,当为上举。 针灸治疗最大好处是无副作用,子宫肌瘤针灸治疗,当然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疗效,子宫肌瘤针灸治疗,但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痛经吗

妇女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或腰骶部疼痛或胀痛,甚则剧痛难忍,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症,称为痛经。 辨证治疗: 主穴:三阴交、太冲 1 寒湿凝滞 【诊断要点】经前或行经时小腹冷痛,重则连及腰背,得热痛减;伴经行量少,色暗有血块,畏寒便溏;舌苔白腻,脉沉紧。 【处方】中极、地机、归来 2 肝郁气滞 【诊断要点】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胀甚于痛,经中有瘀块,块下后疼痛减轻;月经量少,淋漓不畅,色黯,胸胁两乳作胀;舌质黯或有瘀斑,脉沉弦。 【处方】曲泉、气海 3 肝肾亏损

针刺百会 百会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池,劳宫,丰隆,涌泉,针刺泻法,熄风豁痰,开窍醒神,治疗风痰闭阻之中风闭证。 2.配风池,水沟,鸠尾,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熄风化痰,治疗风痰阻络之癫痫。 3.配长强,关元,足三里,承山,针刺补法,灸关元,益气固脱,治疗气虚脱肛,滑脱不痛,少气懒言等。 4.配气海,维道,归来,足三里,针刺补法,灸气海,补益脾气,益气升阳,治疗脾虚阴挺。 5.配命门,关元,天枢,足三里,针刺补法,灸命门,关元,温中补虚,升阳举陷,治疗脾肾阳虚之久泻久痢。 6.配关元,气海,针刺补法,重灸,益气回阳固脱,治疗元气暴脱

针灸治疗白癜风

针灸防治白癜风的原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调整作用:针灸的调整作用包括对血液血管的调节和对器官、组织细胞的调整。一般来说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刺激,可以引起白癜风患者血液成分的改变,循环障碍,血液流变等异常,而这些改变可以通过针灸治疗得到调整,使之趋于生理平衡,恢复正常。至于对器官组织细胞的调整,在一些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例如像白癜风、银屑病的防治方面,表现得更为重要,这种作用就更为显著。针灸对于一些亢进兴奋的痉挛的器官、组织、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对于一些虚弱的抑制的、弛缓的器官、组织细胞则具有兴奋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