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平喘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平喘
石菖蒲中所含的α-细辛醚有平喘作用,能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 并有镇咳作用。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有改善作用。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开窍醒神
用于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
行气消胀
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本品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用治湿浊中阻,脘闷腹胀、痞塞疼痛,常与砂仁、苍术、厚朴同用;若湿从热化、湿热蕴伏、身热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可与黄连、厚朴等配伍,如连朴饮(《霍乱论》)。
化湿
用于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湿、燥湿,又行胃肠之气。治疗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之水谷不纳,痢疾后重等,可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如开噤散(《医学心悟》)。
安神
健忘,失眠,耳鸣,耳聋。本品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诸症。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证治准绳》)、开心散(《千金方》);治劳心过度、心神失养引发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常与人参、白术、龙眼肉及酸枣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治心肾两虚、耳鸣耳聋、头昏、心悸,常与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及丹参、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补心丸(《中药制剂手册》)。
通过以上介绍,对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一些了解,它对治疗失眠、多梦都是有着很好帮助,但是选择它治疗疾病的时候,也是要注意,不能随意的乱用,要有方式方法进行,而且对不懂的地方,也都是需要进行详细咨询。
消化不良喝什么好 茉莉花茶
材料:绿茶10克,茉莉花6克,石菖蒲6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研磨成细末后用烧沸的开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效作用:可以理气化痰,健脾和胃,适用于平日消化不良的人群调理脾胃时饮用。
菖蒲有什么作用有哪些
说到菖蒲大家应该并不是很陌生,他就是我们正常包粽子的时候的叶子。有的地方也会把菖蒲和艾叶在一起放在门上悬挂。这样也寓意着平安。有许多人也想知道菖蒲除了能够包粽子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菖蒲的作用有哪些?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镇静作用。
用菖蒲挥发油的1/6和1/3半数致死量可以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减弱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并可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这些作用显示石菖蒲挥发油具有镇静效果,此外还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菖蒲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菖蒲能刺激胃液分泌,并对制止胃肠的异常发酵有一定帮助,常配厚朴、陈皮等同用。此外,治疗噤口痢,用菖蒲解胸膈之热闭,开胸进食,也取其健胃理气作用,配参苓白术散。
聪耳治健忘。
石菖蒲芳香利窍、疏散开达,《名医别录》谓其有“聪耳明目、益心智”之功,故善治迷惑健忘、耳鸣失聪等症。如(《证治准绳》不忘散),即以菖蒲配远志等、专治迷惑善忘;《千金方》开心散,亦以本品配他药,主治健忘。
化湿和胃。
石菖蒲辛苦气香,入胃经则能宣化湿浊、开胃消食,乃化湿和胃良药。《本草备要》谓其“去湿逐风,脘痞不饥者,症见:胃脘胀满闷痛、饮食无味、食欲不振、形瘦体倦、苔腻脉细等,用之多效。皆取其苦燥除湿、辛香宣散、利窍开胃、消积宽中之功也。
以上的这些内容就是针对菖蒲的作用有哪些的详细介绍,希望大家看了之后会有一定的帮助,其实菖蒲除了可以正常的包粽子之外,还可以当做药物来用同时对于驱蚊也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如果想要用菖蒲保健的话应该要先咨询一下医师这样才可以正常的使用,以防发生危险。
石菖蒲的副作用
别名:昌羊、昌阳、阳春雪、九节菖蒲、水剑草。
功效:祛湿化痰,开窍醒神,理气活血,和中开胃。
不良反应机制:石菖蒲挥发油中主要含细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等,主要兴奋脊髓神经。
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毒反应,表现为:抽搐、惊厥,外界刺激可诱发和加剧,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
治疗与解救:催吐、导泻、洗胃。静脉输液。皮下注射麻黄碱。对症治疗。
宜忌: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
②《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③《医学入门》:"心劳、神耗者禁用。"
通过以上介绍,对石菖蒲的副作用也是有着一些了解,因此这样的药物使用上,也是不能随意的进行,尤其是对这样药性不了解的时候,是不能选择的,而且使用的时候,也是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选择最佳,利于疾病得到改善。
石菖蒲那哪些疾病有药用价值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有镇静作用。煎剂或挥发油均能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 石菖蒲解除单笼饲养小鼠的攻击行为;亦能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的睡眠时间,对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此外, 尚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研究表明:挥发油中的细辛醚是镇静的有效成分,但除去挥发油后仍有镇静作用, 提示其镇静成分不只一种。
石菖蒲煎剂对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有一定的对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 能使自主活动减少,抽搐开始时间推迟, 抽搐鼠数较少。挥发油中的α-细辛醚140mg/kg能完全对抗小鼠电惊厥和戊四氮惊厥,并能对抗家兔侧脑室给Ach所致惊厥,除去挥发油的水煎剂亦有作用。
石菖蒲挥发油对小鼠有较强的降温作用。石菖蒲根茎水提取物制成的片剂, 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癫痫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患,有较好疗效, 其挥发油对某些神经系统的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在一定浓度下有使豚鼠冠状血管扩张的作用。临床常用于冠心病、肺心病等属于痰浊气滞之胸痹者的治疗,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加冠脉流量有关, 还可能与镇静、改善消化机能、平喘、镇咳等作用有关。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石菖蒲煎剂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石菖蒲中含的细辛醚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离体肠管的兴奋作用。
抗真菌作用菖蒲水浸剂(1:3), 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批癣菌、红色表皮癣菌、考夫曼-沃尔夫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石菖蒲中所含的α-细辛醚有平喘作用,能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 并有镇咳作用。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有改善作用。
石菖蒲的副作用
1、石菖蒲全株都是有毒性的,特别是它的根茎毒性最大,若是过量服用石菖蒲很容易让人产生幻觉。是药三分毒,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各位,石菖蒲的药用疗效虽然很好,但是因为它含有一定的毒性,取用切记要谨慎,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若有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应该谨慎服用石菖蒲,以免病情加重。
2、石菖蒲副作用大,不宜过量服用,并且在多本古书上也有记载,比如《本草经集注》上记载到“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日华子本草》也有记载“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还有《医学入门》上也记载着“心劳、神耗者禁用。”
3、石菖蒲的挥发油中含有细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等,有兴奋脊髓神经的作用。若是服用石菖蒲中毒,一般会出现抽搐、惊厥等不良反应,外界刺激更可能会诱发和加剧,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而中毒后的治疗和解救方法通常是催吐、导泻、洗胃、静脉输液、皮下注射麻黄碱等。
4、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石菖蒲具有镇静作用,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驰缓肠管平滑肌的痉挛。但现代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多,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辨石菖蒲真伪,伪品与真品既不为同科植物,又不具有真品的功效,误用伪品会贻误治疗,危害健康,所以切记谨慎。
5、临床试验表明,石菖毒副作用大。将石菖蒲挥发油注射于小鼠体内,中毒表现为间歇性抽搐,待数小时后小鼠死于强直性惊厥,说明石菖蒲的挥发油中毒主要是兴奋脊髓。还有将石菖蒲水煎剂注射入小鼠腹腔,不久后小鼠就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阵挛性抽搐。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开窍豁痰
石菖蒲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具有开窍醒神、化湿、豁痰、辟秽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中风、痰迷心窍、神智混乱、舌不能语、痰热癫痫抽搐等症。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改善记忆力
石菖蒲水煎剂中含有挥发油、α-细辛醚、β-细辛醚,均有镇静、抗惊厥、抗抑郁、改善学习记忆力和抗脑损伤的作用。
石菖蒲功能主治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 ,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②《别录》:"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
③《药性论》:"治风湿顽痹,耳鸣,头风,泪下,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④《日华子本草》:"除风下气,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 转筋。治客风疮疥,
涩小便,杀腹藏虫。耳痛:作末、炒,承热裹窨,甚验。"
⑤王好古:"治心积伏粱。"
⑥《滇南本草》:"治九种胃气,止疼痛。"
⑦《纲目》:"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肿。捣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⑧《本草备要》:"补肝益心,去湿逐风,除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风痹惊痫。"
⑨《本草再新》:"止鼻血,散牙痈。"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热病神昏,精神病。"
⑾《广西中草药》:"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胸腹胀闷或疼痛。"
用法用量:3 ~9克。
药材贮藏:置干燥处,防霉。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
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治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能语,常与半夏、天南星、橘红等燥湿化痰药合用,如涤痰汤(《济生方》);若治痰热蒙蔽,高热、神昏谵语者,常与郁金、半夏、竹沥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痰热癫痫抽搐,可与枳实、竹茹、黄连等配伍,如清心温胆汤(《古今医鉴》);治癫狂痰热内盛者,可与远志、朱砂、生铁落同用,如生铁落饮(《医学心悟》);用治湿浊蒙蔽,头晕,嗜睡,健忘,耳鸣,耳聋等症,又常与茯苓、远志、龙骨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本品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用治湿浊中阻,脘闷腹胀、痞塞疼痛,常与砂仁、苍术、厚朴同用;若湿从热化、湿热蕴伏、身热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可与黄连、厚朴等配伍,如连朴饮(《霍乱论》)。
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湿、燥湿,又行胃肠之气。治疗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之水谷不纳,痢疾后重等,可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如开噤散(《医学心悟》)。
健忘,失眠,耳鸣,耳聋。本品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诸症。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证治准绳》)、开心散(《千金方》);治劳心过度、心神失养引发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常与人参、白术、龙眼肉及酸枣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治心肾两虚、耳鸣耳聋、头昏、心悸,常与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及丹参、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补心丸(《中药制剂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