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学前必须做的五准备
孩子入学前必须做的五准备
再过半个月就要开学了,如何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许多家长关心的话题。本期,我们请相关专家教给大家五个步骤,让孩子充分做好上小学的身心准备。
1、心理准备:成长很自豪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在心理方面,家长要让孩子觉得“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与孩子聊天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生及小学校的事情,告诉孩子上学的种种好处,比如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等。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要多鼓励、赞赏孩子,并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比如,家长可以说:“今天玩具收拾得真干净,真像一名小学生!”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到成长的自豪,从而产生羡慕小学生、向往小学生活的情感。入学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观一下小学,这样入学后孩子的陌生感就不会太强烈。
家长要特别注意,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比如:“你再不听话,让小学老师来管你!”这样的话语,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不该有的心理压力。
2、体能准备:坐够三刻钟
乐乐开学就要上一年级了,为了适应小学生活,妈妈在暑假前带乐乐旁听了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但是,妈妈发现,先不说能不能听懂,乐乐根本无法坚持坐够45分钟。20分钟后,乐乐明显累了,想出去走走甚至躺一会。
小学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大不相同,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学习强度,都会延长、增强。很多孩子上幼儿园时,一生病就不用去了。但如果上了小学还总是生病的话,就要耽误功课了。
因此上小学前,家长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减少疾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应该带领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做到能坚持听讲45分钟而不感到疲劳。另外,入学前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做一次身体检查,保证孩子健康入学。
3、能力准备:集中注意力
小学一年级老师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新入学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幼儿阶段的注意力,主要是靠环境中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而小学生在上课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指向老师。
针对这一变化,从幼儿园大班起,老师和家长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水平。如果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座位上坐不住,随时都要走动,他们上小学就会十分困难。
其实,注意力的培养,从孩子上幼儿园就要开始了。家长和老师要有意识地安排适当的静坐做事训练,让孩子学会专注。比如,让孩子静静地玩积木,玩的时候家长不要以任何形式干扰孩子,直到他自己转移注意力,丢掉积木。很多时候,家长或老师会无意识地打断正在投入玩耍的孩子,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时间一长,孩子注意力就难以集中了。
4、习惯准备:在家吃早餐
幼儿园没有严格的上下课时间规定,比较自由,中午孩子还可以午睡。而上小学就要严格遵守小学的时间安排。因此,家长要提前1年,了解小学的作息安排,并以此时间为标准,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步让孩子适应早睡、早起的生活,让他们养成按时起床、吃早饭、洗漱等生活习惯。同时,要知道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书桌及铅笔盒等。同时,在饮食习惯上,孩子需要从在幼儿园吃早餐过渡到在家吃早餐,因此家长需要为此付出更多努力。时间要固定,让孩子养成定时早餐的习惯。
5、物质准备:文具别太多
物质准备是指为孩子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像书包、文具盒、尺子、铅笔、橡皮、彩笔等。家长在准备时,不用过于追求样式和数量,够用就行。如铅笔,可准备3支即可。家长要向孩子介绍各种学习用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特别是橡皮的用法,告诉孩子不能过于依赖橡皮,应该想好了再写。另外,还要让孩子懂得爱惜所有学习用品。同时,服装鞋帽等生活用品,应一切以舒适、简单、实用为主。
孩子入学前精神4方面准备好了吗
(一)智力因素的准备
入小学后,儿童的主要活动是学习,这需要智力的参与,智力因素的准备情况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如果智力水平高则接受能力强,智力水平低则接受能力弱。智力因素中又是注意力、观察力、方位知觉、语言能力、思想能力最为重要。
1、注意力:在学习活动中,即需要儿童具有稳定的注意力(能够把有意注意保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又需要儿童能够灵活地转移注意力(做到上课时不想下课时有趣的事情),要始终跟着老师,这一点很难,需要我们不断地培养,个别幼儿需要老师个别的辅导。
2、观察力: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如:晴、睛、情、请、清、倩……它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即:能够敏锐地观察到字与字之间的差别,把它们分辨得很清楚,如果不能够,那么就会在形近字中间发生混淆。
3、方位知觉:不论汉字、字母或是数字,每一个符号都有严格的方位规定,厂字不能写反了,而且汉字中的合体字(包括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下左右结构)更给学习者的方位知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这方面不做好准备,就会出现汉字左右部件互移的现象,如:我曾见到有一年级的小学生把"知"写成" ","秋"写成" "等。
4、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中准确、清楚的发音能力是首要的,这是因为字母、文字和语言之间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如果某儿童发音不准,那么在学习读写过程中他会比别人更多一层困难。
语言能力中语言理解能力也十分重要,现在我国正把语言视为我们教研的项目,因为小学教师的语言与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有本质的不同,小学教师的语言是逻辑性较强,非生活化的语言,语言的内容是传授知识,这种语言要比幼儿教师的语言难理解得多,如果儿童语言理解能力不强,那么他将很难听得懂教师的讲课内容。语言理解能力的高低和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有直接联系。
语言能力中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当重要。
5、数学能力:数学能力中要求儿童:A、有连续量的概念;B认识数字,知道数字和量之间的对应关系;C、会比较数之间的大小;D、知识基数和序数之间的区别;E、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知道整体可以被分解为部分,部分可以组成整体。
6、思维能力:这时的儿童应有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萌芽,因为学习过程本质上是利用符号建立()一系列条件反射的过程,它具有抽象性的特点。
(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
在儿童上学之前,应让他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向往上学;还应有较强的自信心、独立性,自认为能够把学习搞好;他还应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坚持性,因为学习是一件比较枯燥、劳累的事情;同时他还应具有规则和任务意识,学习活动有许多规则,如:字的读音规定、字的图形规定、写字时笔划的方向和笔顺、数字的实际意义等,这些规则必须遵守。另外,上学学习是国家对每一个儿童提出的任务,儿童必须按质、按量地完成这个任务,具体到每一天就是完成作业。
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儿童相比,交往对象有变化。在幼儿园幼儿较多地由教师照顾,交往频率较高,入小学后,教师与儿童的交往方式主要是传授知识,这就需要儿童会和同伴交往,同时,如果儿童不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不被别人所接纳,也会引起他惧怕上学的情绪。
(三)身体准备
儿童上小学后普遍感到疲劳、困倦,这是因为他们的脑力活动增多,脑内耗氧量加大所致,所以,初入学的儿童有易生病的现象,因此,这时儿童应具有健康、强壮的身体,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除此之外,儿童还应有较强的小肌肉控制能力,如果这方面发展不好,儿童手对笔的控制能力会很差。
(四)自我服务能力
儿童入学后,许多事情要自己照顾自己,如:自己走去上学、鞋带开了自己系、下雨则自己打伞,自己削铅笔、自己背书包、自己按课程表准备书包,天气热了知道脱一件衣服,天气冷了知道多穿一件衣服等,这些都需要儿童有自我服务的能力。
还有,儿童入学前应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握笔,有正确的坐姿,会正确地阅读,认识页数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幼儿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合理、科学地教会幼儿,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对于个别儿童要不断地鼓励,正确地引导。对于幼儿学会的知识要不断地加强复习,因为幼儿的特点是记得快忘的也快,这就需要我们幼儿教师必须有细致、耐心和理解孩子的童心。
综上所述,儿童入学前的准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长期的任务,这需要幼教工作者十分明确的目标意识和准备意识,及时地为儿童入学作好准备工作,使他们能够愉快地、顺利地渡过初入小学的不适应阶段,在小学里健康、幸福地成长。
儿童期心理卫生的防御重点
1、做好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衔接工作。目前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问题还没完全处理好,给孩子入学造成不少适应性困难。因此,学校和家庭应重视这个问题。家庭应给孩子做入学准备,进行入学教育;学校要布置吸引孩子的环境,和蔼可亲地欢迎新生。比如说,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的生活规律与学校大不一样,为了防止孩子突然造成适应困难,可在孩子入学前提前改变饮食、起居规律,使之渐渐与学校要求一致,尤其要教育孩子热爱学习,向往学校。如果学校能在准备妥善的基础上让幼儿园的孩子到学校参观,给孩子形成个好印象,也很重要。有些粗心的家长和不太懂儿童心理的教师往往不大注意这些问题,使有的孩子焦虑、恐惧、忧郁、压抑,失去了入学前那种天真活泼的面貌;有的形成“两面人格”,即在家在校表现两个样;更有的造成了“学校恐怖症”。一般说来,愉快的学校生活有益于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如果让孩子把上学视为精神负担,势必有害于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形成有缺陷的人格。
2、不要培养“标准儿童”(normal child)。所谓标准儿童,就是一切听大人嘱附,一切按大人意图行事的特别听话的孩子。这样的儿童一般比较安静,很少打架和打闹,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老师说啥是啥,也可说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这样的儿童一般是老师喜欢的学生,也往往是父母盼望的形象。其实,这才是有问题的儿童。因为心理上及早过分防卫,一切按成人的指挥办事,一旦没有大人的指点,就会茫茫然不知所措,没有独立见解,没有独立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的孩子心理上不健康,人格上有缺陷,而且束缚智力的发展。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不要把孩子管得太严、过死。孩子淘点气并非坏事,往往淘气的孩子兴趣更广泛,知识面广,思考问题的路子更广阔,而且心理发展也比较健康。所以教育儿童和对儿童的要求,不要面面俱到,啥都管,啥都说,而应让孩子有一定的独立性。只要孩子遵守良好的生活制度,讲卫生,有礼貌,不自私,不说谎,其它问题则不必多加干涉。这样才有助于培养生动活泼,聪明伶俐,身心健康的好儿童。
3、不要给孩子“加码”。现在小学生的课外负担普遍偏重,这已是应当解决的问题。可是,有的家长望子成材心切,还额外教孩子东西,给孩子加码,这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另外,家长不要逼着孩子去争那个一百分或第几名。实际上分数高低并不能完全显示其智力水平,更不能预示未来的成就高低。对小学生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切不可让分数把孩子压得直不起腰来,抬不起头来,将头脑束缚得死死的,更不可让他们完成力不从心的学习任务。
奶粉怎么分段
一段奶粉是宝宝除了母乳以外接触到的第一种食物,所以一段奶粉在成分上富含有DHA/AA等营养元素,成分与母乳接近,宝宝容易接受。一段奶粉有助于减少各种发炎症状,并促进脑部发育,宝宝容易吸收,同时能增强宝宝的抵抗力。而等到半岁以后,宝宝随着生长发育的变化,对营养的需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二段奶粉中除了提供宝宝必须的营养元素外,其中富含的维生素A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帮助宝宝的视力发展和促进宝宝的肠道消化功能。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孩子进入一岁后,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智能发展。
三段的配方奶粉含有更优质的DHA和ARA,这些营养成分能帮助幼儿获得最大的学习潜能。宝宝在4~7岁是一个为入学做准备的时期。
四段奶粉中除了一般的营养物质DHA以外,还加入了胆碱,胆碱帮助合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帮助大脑记忆的重要物质。还有其他的物质都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促进骨骼成长等等。
孩子开学前需要做五大准备
一、净心收心
经历了一个假期,整天沉浸在电视剧、综艺、动画片的世界里,和小朋友一起沟通感情打游戏等,丰富的娱乐活动几乎充斥了大多数孩子的暑假,对于学习方面的事情孩子们大都没有太上心了。所以,在开学前的阶段,第一件事就是要收起孩子们爱玩的心,让孩子静下心来走进课堂。
这几天应该少让孩子接触娱乐方面的活动,代替这些过于兴奋的活动,可以转为练练字,听听舒缓的音乐,看看书等,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良好作息
假期学生打游戏、看电视到半夜已经是常态,有的甚至玩通宵,第二天中午才醒,这样的生物钟要是放在课堂上,可就别想着能够以清醒的状态学到知识了。
所以从现在起,家长应该给孩子制定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规定孩子10点之前必须上床准备睡觉,早上按正常的上课作息起床,不许赖床,不要给孩子犯懒的机会,逐渐将孩子的生物钟调节到上学日的状态。别等到开学以后才调整,开学后还有开学后很多要做的事呢。
三、学习计划
制定全新的学习计划相当于有了一个新学期的目标,有目标的学习会比无计划学习有更高的效率。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一份井然有序的学习安排,一个激励自己的学习目标,一定会帮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
所以,在新学期开始之前,家长们不妨找孩子谈谈心,问问孩子这学期的学习计划,必要时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帮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同时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备好装备
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装备方面非常重视,一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服务。二也是现在的一种趋势,作为一种鼓励机制,新书包和新文具能够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是给孩子新学期的一个祝福,让孩子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新学期,孩子会更加珍惜开学时光。
除了文具和书包,书本也是需要帮助孩子准备的,辅助性的书目以及必要的生词本等,是孩子上课的必备品,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完成这些必需品的采购。
五、温故知新
一假期的放纵,对于之前的学习,小朋友们能记得多少呢?在开学前,应该先巩固之前的学习内容,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更扎实,心里更有底,新学期的学习才会更有收获。
新的学期,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相信他们可以在学校做的很好,成为家长的骄傲。
为入学的儿童做哪些准备
(1)生理上的准备吃、喝、睡和大小便都要服从学习生活的需要。学龄前儿童挑食和厌食的较多,入学后各方面能量消耗增加,如果营养缺乏,就不能保证充沛的学习精力,尤其早餐常易被忽视,要养成早餐吃饱、吃好的习惯,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影响听课效果。
大小便方面,如果儿童仍旧不能控制排尿,则应及早训练,延长排尿的间隔时间。睡眠习惯也要符合学校的作息制度,晚上不能睡得太迟,早上不能贪睡,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适应小学生活。
(2)心理上的准备让孩子懂得自己就要成为小学生,身分改变了,家庭和学校对他都有一定的要求,在学校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和规范,知道如何适应学习环境,并且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还要让孩子懂得尊师爱友,热爱集体也很重要。
(3)学习上的准备培养孩子看、听、说、写、算等一些基本的学习技能。现在有些孩子手脑分家,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笨手笨脚,在写字上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入学前应使孩子熟练用笔,正确执笔及良好的书写姿势,这样才能在入学后轻松愉快地完成每次学习任务,不觉得负担太重。
奶粉是怎么分段 的
儿童食用的奶粉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般来第一阶段为0-6个月,第二阶段为6-12个月,1第三阶段为12-36个月,第四阶段为3岁-7岁。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所需要营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是不同的,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一段奶粉是宝宝除了母乳以外接触到的第一种食物,所以一段奶粉在成分上富含有DHA/AA等营养元素,成分与母乳接近,宝宝容易接受。一段奶粉有助于减少各种发炎症状,并促进脑部发育,宝宝容易吸收,同时能增强宝宝的抵抗力。而等到半岁以后,宝宝随着生长发育的变化,对营养的需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二段奶粉中除了提供宝宝必须的营养元素外,其中富含的维生素A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帮助宝宝的视力发展和促进宝宝的肠道消化功能。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孩子进入一岁后,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智能发展。
三段的配方奶粉含有更优质的DHA和ARA,这些营养成分能帮助幼儿获得最大的学习潜能。宝宝在4~7岁是一个为入学做准备的时期。
四段奶粉中除了一般的营养物质DHA以外,还加入了胆碱,胆碱帮助合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帮助大脑记忆的重要物质。还有其他的物质都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促进骨骼成长等等。
家长要怎么应对孩子的开学综合征
1.假期中家长的监护
家长要在假期之始就协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假期计划,使学习、培训、娱乐、旅游等有计划地进行。实施中家长还要注意加强引导和监督,使学生在假期中的学习玩乐有节有度,避免孩子一放假就“放鸽子”。学习和生活失去规律,避免孩子因生活巨大变动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
2.开学初家长的调适
临近假期结束、开学之际,家长要提前做准备工作:逐渐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帮助其慢慢地调整心理状态,收回假期生活中过于放松的心。通过和孩子聊天,总结回忆假期生活,使孩子意识到开学在即,应该收心投入新一学期的学习,逐步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这里要注意的是要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最好提前一到两周逐渐地给孩子以提示。
幼儿园开学孩子要做哪些准备
A生活准备
1、调整作息时间
家长要按照幼儿园的生活安排逐渐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如,为了使孩子能够早睡早起,家长前一天晚上要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引导孩子早点入睡,使孩子早上能自然醒来,另外,家长要用愉快的情绪感染宝宝,使宝宝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开端。
2、恢复饮食习惯
经过一个节日假期,孩子们进餐不规律、零食无节制、饮料随意喝等不良饮食习惯,极易导致身体免疫机能下降。因此开学前,家长要将饮料、糖果等零食收起来,保证幼儿按时进食三餐,肉、蛋、碳水化合物全面摄入,适当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3、加强身体锻炼
在调整作息和饮食的基础上,每天带孩子到户外跑跑跳跳、玩玩器械,也是很有必要的。每日一至两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消耗孩子的体力,这样既有助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也有助于改善孩子头昏脑胀、昏昏欲睡的混沌状态,提高孩子的精气神,对调整孩子的身体和精神面貌起到很好的作用。
4、多做平静游戏
节日期间,孩子们生活在热闹喧嚣的环境中。为了让孩子能顺利从嘈杂环境逐渐回归到安静规律的生活,家长应尽量多引导孩子做些能使情绪保持平静的游戏,如讲故事、画画、玩拼图、做手工等,逐渐减少过度兴奋的活动,以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5、自己事自己做
假期里,孩子回归家庭,有些家长或基于疼爱呵护或基于省心省事的原因,又开始了包办代替,喂孩子吃饭喝水、给孩子穿脱衣服、替孩子收拾玩具,孩子原有的一些自我服务能力又“退化”了。如果家长不想让孩子开学后不适应,就要本着“大爱”理念放开双手,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
B心理准备
1、回忆幼儿园的生活情景
家长可以在家带孩子看看园所网页、班级博客,也可让孩子与老师、小朋友电话联系一下,增进师生和同伴感情,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共同回忆幼儿园的生活情景,如最爱吃幼儿园的什么饭菜、最喜欢在幼儿园玩什么游戏、有几个好朋友他们有什么特点等,使孩子从内心向往幼儿园的生活。
2、积累与同伴交流的话题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回忆春节见闻以及节日假期中的趣事新鲜事,如:春节的风俗习惯、给谁拜年了、放了怎样的花炮、去哪里旅游了,遇到了什么新鲜事好玩事等等,还可以猜想一下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听到自己介绍时的表现。鼓励孩子进行大胆想象和清晰、有调理的讲述,激发孩子盼望和老师小朋友共同交流分享见闻和感想的愿望。
C物质准备
1、共同准备开学用品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开学要用到的必需品,如彩笔、跳绳、皮球、沙包、小书包等,带领孩子一起选购或制作,孩子自己挑选和参与制作的用具和物品,会让孩子爱不释手,也会带来他们对新学期的期待。
2、收集废旧材料DIY
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春节物品,如灯笼、对联、放过的花炮棒、礼盒包装、饮料瓶、糖果纸等。还可以和孩子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变废为宝”亲子DIY,既提高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又增进了亲子感情。另外提示孩子开学后将成品带到幼儿园进行展示,在激发孩子上幼儿园愿望的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了孩子的成就感,真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