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胆囊癌可不可以喝酸奶

胆囊癌可不可以喝酸奶

胆囊癌可以喝酸奶

可以吃的,请放心食用。但一般来说,酸奶是低温存储的食物,所以喝的时候要先从冰箱拿出来,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酸奶不要加热,以免破坏酸奶中的营养成分。另外,酸奶不适宜在空腹时食用,尽量选择在两餐之间吃。

胆结石不治疗的后果

1、当胆囊结石堵塞了胆囊管或胆囊炎胆总管后引起急性胆绞痛,胆囊炎剧烈时难以忍受,胆囊癌并牵扯至右背痛,胆结石的危害伴有高热、胆囊炎寒战、恶心、胆囊癌呕吐,甚至血压下降、胆囊癌烦燥不安、休克、胆囊癌昏迷危及生命。

2、胆囊结石还可造成十二指肠或胆囊结肠胆囊炎而危及机体。胆囊炎胆结石与胆囊癌密切相关,胆结石的危害因为结石是胆囊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胆管结石胆囊炎或胆囊结石对胆囊的长期刺激胆囊炎可引起胆管壁黏膜的炎性改变胆囊炎至黏膜细胞异常增生,胆囊癌导致癌症的发生,胆结石的危害国内外报道,胆囊炎 96%以上的胆囊癌患者均伴有胆结石。

3、胆囊结石可导致胆囊疽或穿孔,胆结石的危害引起腹膜炎危及生命。

4、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炎对人体组织所造成的后果胆囊癌是比较严重的,胆结石的危害主要是可引起肝胆化脓性炎症和胆囊炎梗阻造成的肝实质病变,胆囊癌导致肝脏纤维化,胆结石的危害最终导致肝硬化。患有胆囊结石的老年很容易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也是很危险的信号。

5、胆囊结石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心律失常、胆结石的危害感染性休克、肝脓肿、胆囊癌胆道出血、胆囊炎肝功能衰竭和肝肾综合症等,胆囊癌还可诱发糖尿病。

胆囊癌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胆石病与胆囊癌的关系 胆囊癌患者常合并有胆囊结石,其合并率在欧美为70%~80%,日本为58.8%,我国为80%,胆囊癌好发于易被结石撞击的胆囊颈部,并多发于患结石时间10年以上,故认为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关系密切,结石直径大于3cm者,胆囊癌发病的危险性比直径小于1cm者大10倍,有人认为胆石中含有致癌因子,但缺乏确切的证据,且胆石症患者中胆囊癌发生率仅1%~2%,因此,胆石与胆囊癌之间有无明确的因果关系,目前尚不明确。

2.胆囊良性息肉与腺瘤和胆囊癌的关系 Sawyer报告29例胆囊良性肿瘤,其中4例恶变,他复习了近20年文献资料,认为胆囊腺瘤是癌前病变,胆囊腺瘤多单发,有蒂,癌变率约10%,若合并胆囊结石则癌变的危险性增加,有研究发现,直径小于12mm者,多为良性腺瘤;直径大于12mm者,多为恶性病变,所有原位癌和19%的浸润癌有腺瘤成分,从而认为腺瘤有癌变的可能。

胆囊腺肌增生症 以往认为胆囊腺肌增生症无恶变可能,但近年陆续有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发生胆囊癌的报道,目前已被确认为胆囊癌的癌前病变。

3.胆胰管合流异常与胆囊癌发病的关系 Kinoshita及Nagata研究,胆胰管汇合共同通道超过15mm,出现胰胆反流,称为胆胰合流异常,许多作者指出胆胰管不正常的汇合,使胆囊癌的发病率上升,胰胆管汇合部畸形时,胰液长期反流使胆囊黏膜不断破坏,反复再生,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癌变,有报道,ERCP检查发现胆囊癌患者中,有16%合并胰-胆管汇合部畸形,Kimura等报告96例胆囊癌经造影证实65例胆胰管合流异常,同时观察65例胆胰合流异常者,16.7%合并胆囊癌,对照组641例胆胰管汇合正常者,胆囊癌发生率为8%,另一组报告胆胰管合流异常者,胆囊癌发生率为25%,正常汇合组635例,胆囊癌发病率为1.9%。

导致胆囊癌的原因有哪些

(一)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关系密切,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癌发生率比无结石者高7倍。国内研究显示百分之二十到八十点六的胆囊癌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国外报道则高达百分之五十三至百分之百。

(二)胆囊炎

胆囊炎促发癌变多是经过胆囊黏膜的逐级增生而发生的,有研究表明在苍鼠胆囊中植入胆固醇丸剂诱发胆囊的炎性状态,百分之六十八的苍鼠发生胆囊腺癌。

(三)胆囊良性肿瘤

胆囊良性肿瘤可分为上皮肿瘤、间质瘤和假性瘤。其中,胆囊腺瘤和腺肌增生症与胆囊癌的关系最为密切,是较为公认的胆囊癌癌前病变。

(四)胆囊造痿、先天性胆管扩张、胰胆管合流异常。

均与胆囊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胰胆管合流异常者,胆囊癌的发生率关百分之二十五,正常汇合者,胆囊癌发生率为百分之一点九。

(五)其他

有报道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胆囊慢性伤寒杆菌感染、Mirizzi综合征等与胆囊癌的发生相关。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胆管癌

1.胆石病与胆囊癌的关系胆囊癌患者常合并有胆囊结石,其合并率在欧美为70%~80%,日本为58.8%,我国为80%。胆囊癌好发于易被结石撞击的胆囊颈部,并多发于患结石时间10年以上,故认为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关系密切。结石直径大于3cm者,胆囊癌发病的危险性比直径小于1cm者大10倍。有人认为胆石中含有致癌因子,但缺乏确切的证据,且胆石症患者中胆囊癌发生率仅1%~2%。因此,胆石与胆囊癌之间有无明确的因果关系,目前尚不明确。

Strauch从18篇文献中统计胆囊癌与胆石的关系为54.3%~96.9%。Jones报告3/4胆囊癌伴有胆石,Balaroutsos等报告胆囊癌病例77%伴有胆石。Priehler与Crichlow复习文献2000例胆囊癌伴有胆石者占73.9%。动物实验证明从胆酸、去氧胆酸、胆固醇制备的甲基胆蒽(Methyl-cholanthrene)做成丸剂植入猫的胆囊,可以形成胆囊癌。Lowenfels认为胆道肿瘤的发生,与这些脏器的梗阻、感染,致使胆酸转化为更活跃的物质有关。Hill等在2/3的胆石中发现梭状芽孢杆菌,这种细菌可使胆酸脱氧化后转化为去氧胆酸和石胆酸,二者是与多环芳香碳氢化物致癌因素有关物质。胆石可引起慢性炎症,胆囊钙化的瓷胆囊(procellaneous gallbladder)恶变率高。但是,胆囊结石的长期慢性刺激,是否诱发胆囊癌,尚未得到充分的证明,只可以说胆石可使胆囊癌发病率增多。美国印第安人妇女胆石病20年,胆囊癌发病率由0.13%上升至1.5%。Nervi等应用Logistic回归模式计算出胆石患者胆囊癌发生率比无结石者高出7倍。

2.胆囊良性息肉与腺瘤和胆囊癌的关系Sawyer报告29例胆囊良性肿瘤,其中4例恶变。他复习了近20年文献资料,认为胆囊腺瘤是癌前病变。胆囊腺瘤多单发,有蒂,癌变率约10%。若合并胆囊结石则癌变的危险性增加。有研究发现,直径小于12mm者,多为良性腺瘤;直径大于12mm者,多为恶性病变。所有原位癌和19%的浸润癌有腺瘤成分,从而认为腺瘤有癌变的可能。

胆囊炎怎么治疗

胆囊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根据胆囊癌的不同分期相应地进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和扩大根治性胆囊切除术。术中或术后可酌情进行放疗或化疗等辅助治疗。对全身情况差、黄疸、不能耐受根治性切除术的病人。可酌情施行姑息性手术或介入治疗,以求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纯胆囊切除术:

仅适用手术后病理报告胆囊壁癌灶局限于粘膜者或虽然累及肌层,但癌灶处于胆囊底、体部游离缘者。对位于胆囊颈、胆囊管的早期胆囊癌.或累及肌层而位于胆囊床部位者,应再次手术,将胆囊床上残留的胆囊壁、纤维脂肪组织清除,同时施行胆囊三角区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清除术。

Ⅰ期胆囊癌-胆囊切除术:

根据TNM分期,Ⅰ期胆囊癌有两种情况:局限于黏膜层(Tla)或侵及黏膜肌层(Tlb)。行单纯胆囊切除术的5年生存率Tla期为99%~100%,Tlb为95%~100%。在临床工作中,Ⅰ期胆囊癌常于胆囊切除术后病理报告才明确诊断,是否需再次手术各家观点不一。对T1a期胆囊癌意见一致,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即可,不必行根治术。对T1b期胆囊癌的观点不一致:有主张胆囊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大多数T1b期胆囊癌病变局限,无血管或神经周围转移,无淋巴转移,只要切缘未见肿瘤细胞,无须再手术。

胆囊癌细胞有腹腔种植的倾向,术中不慎弄破胆囊壁,胆汁外溢,有可能引起腹部创口或腹腔肿瘤细胞种植,肿瘤细胞种植不仅发生在进展期胆囊癌,早期胆囊癌也应注意。据报道,T1a和T1b期胆囊癌术中胆囊破裂的病人分别因腹部切口和腹腔种植而死亡。

胆囊癌可以治好吗

胆囊癌是发生于胆囊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女性。对于胆囊癌患者和患者家属而言,希望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胆囊癌能治好吗?就目前治疗现状而言,胆囊癌仍是医学上未被攻克的一大难题,但是这并不等于得了胆囊癌就被宣判了死刑,临床上亦有不少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胆囊癌能治好吗?主要取决于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身体机能。

胆囊癌能治好吗?对于早期胆囊癌患者而言,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一般来说,早期胆囊癌癌肿较小,未发生扩散转移,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胆囊癌的手术切除。胆囊切除术是早期胆囊癌的主要手术方式,经手术切除后的胆囊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

对于中晚期胆囊癌患者而言,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及病人的身体状况。中晚期胆囊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姑息性手术、放化疗、中医药治疗,上述方法均各有其优缺点。对于癌肿扩散程度较大,发生多处转移的中晚期胆囊癌可作姑息性手术,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有梗阻性黄疸须作胆管引流术,以减轻黄疸和皮肤瘙痒;如产生幽门梗阻,则可作胃空肠吻合术等。胆囊癌对放疗较为敏感,因此放疗是胆囊癌中晚期常用治疗手段,其对癌肿有直接的杀灭作用,但亦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因此放疗时间,放疗范围应结合患者全身状况慎重选择。

怎么样会变胆囊癌

一、胆结石导致的胆囊癌

胆囊癌与胆结石有着密切关系,欧美国家胆囊癌病人合并胆囊结石达54.3%~100%,国内为20%~82.6%。从胆结石角度看,胆石症患者中有1.5%~6.3%合并胆囊癌。还有研究显示,胆结石患者比无结石者的胆囊癌发病危险性增加4~5倍,胆结石发作年龄越早胆囊癌发病的危险越大;胆结石直径大于1cm者胆囊发病的危险性要比直径小于1cm者大10倍。

二、慢性胆囊炎导致的胆囊癌

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癌有一定的关系,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癌往往合并存在。胆囊黏膜经化生、增生或息肉样变可演变成原位癌。有研究显示,胆囊不典型增生到晚期癌的进展时间大约为15年。

三、胆囊腺瘤导致的胆囊癌

一般导致胆囊癌发生的因素都有哪些?导致胆囊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哪些?胆囊腺瘤分为乳头状腺瘤、管状腺瘤、管状乳头状腺瘤。胆囊腺瘤的特征多为有蒂、单发,目前已被公认为是胆囊癌前病变。一般认为其癌变率在10%左右。若合并胆囊结石则癌变的危险性增加;肿瘤直径10mm以上者,癌变可能性大。

四、胆囊腺肌增生症导致的胆囊癌

年龄越大胆囊癌的发病率越高吗?胆囊腺肌症是一种增生性疾病,主要以胆囊黏膜和肌层增生为特点,形成壁内憩室、囊肿等。过去认为胆囊腺肌增生症无癌变可能,但近年日本、法国等陆续有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基础上发生胆囊癌的报道。

胆囊癌的病因是什么

1、胆囊结石胆囊癌与胆结石有着密切关系,欧美国家胆囊癌病人合并胆囊结石达54.3%~100%,国内为20%~82.6%。从胆结石角度看,胆石症患者中有1.5%~6.3%合并胆囊癌。还有研究显示,胆结石患者比无结石者的胆囊癌发病危险性增加4~5倍,胆结石发作年龄越早胆囊癌发病的危险越大;胆结石直径大于1cm者胆囊发病的危险性要比直径小于1cm者大10倍。

2、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癌有一定的关系,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癌往往合并存在。胆囊黏膜经化生、增生或息肉样变可演变成原位癌。有研究显示,胆囊不典型增生到晚期癌的进展时间大约为15年。

3、胆囊腺瘤胆囊腺瘤分为乳头状腺瘤、管状腺瘤、管状乳头状腺瘤。胆囊腺瘤的特征多为有蒂、单发,目前已被公认为是胆囊癌前病变。一般认为其癌变率在10%左右。若合并胆囊结石则癌变的危险性增加;肿瘤直径10mm以上者,癌变可能性大。

4、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囊腺肌症是一种增生性疾病,主要以胆囊黏膜和肌层增生为特点,形成壁内憩室、囊肿等。过去认为胆囊腺肌增生症无癌变可能,但近年日本、法国等陆续有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基础上发生胆囊癌的报道。

5、胆胰汇合部畸形胰-胆管汇合部畸形,即胰胆管合流为先天性消化系统畸形。关于胰管合流异常引起胆囊癌的机制,目前最合理的解释是胰液的返流。胰液引起胆囊癌的机制,可能是由于胆汁中卵磷酯被胰液中的磷酸酯a2水解产生脱脂酸卵磷酯,后者有损害细胞膜的作用,它积聚在胆囊壁内刺激胆囊上皮,使上皮细胞发生变性,非典型增生以致癌变。

6、工业致癌物质动物实验显示氮甲苯、亚硝胺等可致胆囊癌的发生。

7、女性激素美国第3次国家癌肿调查发现,每10万人口中每年胆囊癌的年龄发生率为男性1.1人,女性2.2人;而日本则为男性0.7人,女性1.5人。因此,有人推测这可能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8、其他胆囊癌的发生还与年龄有关,原发性胆囊癌多在50~70岁的中老年人中产生;体重超过正常的20%~30%可增加胆囊癌发生的危险性,有研究显示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24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

胆囊癌患者的鉴别诊断方法

胆囊癌的鉴别诊断根据肿瘤的病程而提出不同的要求。

1.胆囊息肉样病变:早期的胆囊癌主要与胆囊息肉样病变相鉴别,胆囊癌的直径均大于1.2cm,蒂宽,胆囊壁增厚,至于胆囊的腺瘤性息肉恶变与良性腺瘤的鉴别则很困难,因考虑胆囊腺瘤是癌前病变,一旦确诊,均应手术切除,故不影响外科治疗决策。

2.胆囊结石:国内的胆囊癌患者,约有57%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常有较长时间的胆道疾病症状,此类病人最容易被忽略,或将胆囊癌所引起的症状用胆囊结石来解释,在鉴别诊断上主要是对老年,女性,长期患有胆囊结石,胆囊萎缩或充满型结石,腹痛症状加重和变得持续时,均应考虑有胆囊癌的可能,应做深入检查。

3.原发性肝癌侵犯至胆囊:晚期胆囊癌需要鉴别的尚有原发性肝癌侵犯至胆囊,在胆囊部位形成一肿块和胆囊出口的阻塞,侵犯胆囊的肝细胞癌可在肝门部和肝十二指肠韧带上发生大块的淋巴结转移,类似晚期胆囊癌时的淋巴结转移,胆囊颈部癌可直接侵犯或通过淋巴转移发生高位胆道梗阻,临床表现类似肝门部胆管癌,有时原患有癌的胆囊已行手术切除,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病理诊断,术后由于肿瘤局部复发和引起肝门部胆管梗阻,会使鉴别诊断发生困难。

胆囊癌侵犯肝脏与肝癌侵犯胆囊的鉴别:

(1)胆囊癌伴有胆管扩张的几率高于肝癌。

(2)胆囊癌在CT增强扫描后显示明显,且持续时间长。

(3)如软组织肿块内见到结石影,支持胆囊癌诊断。

(4)胆囊癌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栓的几率明显低于肝癌。

(5)临床资料如肝炎,肝硬化病史,AFP检测等也有助于两者鉴别。

相关推荐

长时间不吃早餐容易患上胆囊癌

胆囊癌的病因至今未明,多数人认为是综合因素引起,可能包括结石的机械刺激,炎症,胆固醇代谢异常和胆汁的刺激作用,使粘膜增生、变性,继而发生癌变。胆囊癌病人同时有胆囊结石者可达75%~100%,而在胆囊结石病人中患胆囊癌者占3%~14%,其发病率较无结石者为高。至于有无某种化学致癌物的影响,尚无足够证据。 现今,很多青年人不吃早餐就去上班,但经常不吃早餐是诱发胆结石和胆囊癌的主要因素。胆囊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客观上给胆囊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上腹突然出现持续隐痛或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如何预防胆囊癌的发生

胆囊癌的发生与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而为了防止这种疾病的发生,大家平时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这是预防胆囊癌的一种有效措施,另外,大家还应注意要进行规律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防止胆囊癌的发生,规律的饮食习惯是对于预防胆囊癌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的预防胆囊癌的发生,大家平时还应注意尽量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一定要做到营养搭配,少吃一些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食物很容易会导致营养过剩,长期下来是非常危险的,大家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纤维素比较丰富的食物,这样可以帮助胆固醇

胆囊癌如何鉴别诊断

1.胆囊息肉样病变 早期的胆囊癌主要与胆囊息肉样病变相鉴别,胆囊癌的直径均大于1.2cm,蒂宽,胆囊壁增厚,至于胆囊的腺瘤性息肉恶变与良性腺瘤的鉴别则很困难,因考虑胆囊腺瘤是癌前病变,一旦确诊,均应手术切除,故不影响外科治疗决策。 2.胆囊结石 国内的胆囊癌患者,约有57%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常有较长时间的胆道疾病症状,此类病人最容易被忽略,或将胆囊癌所引起的症状用胆囊结石来解释,在鉴别诊断上主要是对老年,女性,长期患有胆囊结石,胆囊萎缩或充满型结石,腹痛症状加重和变得持续时,均应考虑有胆囊癌的可能,应做深

胆囊炎对身体危害有哪些

慢性胆囊炎患者,平日进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进大量饮料(1500~2000ml),以稀释胆汁。每2~3小时进食1次,以刺激胆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质,每天50g。勿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而胆囊炎对身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胆囊炎结石还可造成十二指肠或胆囊结肠胆囊炎而危及机体。胆囊炎胆结石与胆囊癌密切相关,胆结石的危害因为结石是胆囊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胆管结石胆囊炎或胆囊结石对胆囊的长期刺激胆囊炎可引起胆管壁黏膜的炎性改变胆囊炎至黏膜细胞异常增生,胆囊癌导致癌症的发生,

辣椒与胆囊癌发病相关

根据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贫穷和大量食用红辣椒会增加胆囊癌的发病危险。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肿瘤专家通过追踪观察发现,在智利人中胆囊癌的发病率呈稳定上升趋势。目前智力的胆囊癌死亡率位居世界第一。在智利人中,胆囊癌的发病率从30年前的每100000人中3名患者增加至12人。公共卫生官员对此不能做出解释。 为了弄清为什么在智利胆囊癌的发生率持续上升,来自chile大学的ivan serra等人调查了114名胆囊癌患者。调查其各种生活习惯,并与一组患有胆囊结石,但并不患有胆囊癌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人员在报告中

胆结石为什么会导致胆囊癌

胆囊癌患者伴胆石病者占60%~90%,胆石病患者中患胆囊癌者占3%~14%,因此一般认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病与胆囊癌的发生密切有关。肝胆专家提示,胆结石如果长期拖延治疗的话,就有可能引发患者胆囊癌变,引起胆囊癌。肝胆专家介绍说,胆管内的恶性肿瘤(胆管癌)可沿着胆管树发生在任何部位,发病高峰年龄在60-65岁,主要表现为黄疸、偶尔伴有疼痛和体重丢失。胆管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华枝睾吸虫、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与胆囊炎相似,常常在胆囊切除时偶然发现。有数据调查显示,胆

教你做好胆囊癌的预防

1、胆囊癌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属治疗效果比较差的一种,所以胆囊癌的预防是最关键的。胆囊切除是最有效,也是唯一的胆囊癌的预防措施。一般来说,是经常有胆囊炎发作、结石大于2.5厘米、胆囊壁明显增厚或不规则增厚、胆囊充满结石这4种患者。 2、如果胆囊癌的预防不及时,该怎么治疗呢?在无急性炎症时的胆囊癌切除手术是一种比较容易完成的手术,而且大部分可以用腹腔镜技术来完成手术,痛苦小,恢复快。术后还可以用镇痛泵来减轻手术带来的痛苦。 3、根据目前的研究报告,有70%的胆囊癌的预防与胆结石存在有关;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是无结

晚期胆囊癌还能活多久

晚期胆囊癌还能活多久?这个问题一直是广大胆囊癌患者及家属关注的话题,对此,肿瘤专家表示:对于晚期胆囊癌能活多久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这个问题涉及诸多因素。胆囊癌晚期患者能活多久关键在于治疗方法及病人本身的机能等。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胆囊癌晚期能活多久因治疗效果及身体机能而异,只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积极治疗,均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晚期胆囊癌患者应该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现在不少晚期患者都使用人参皂苷Rh2来减轻治疗中的毒副作用,消炎止痛。人参皂苷Rh

B超和CT是胆囊癌常用检查方法

胆囊癌手术治疗的预后与癌侵犯范围密切相关。早期胆囊癌手术切除后效果很好,5年生存率可高达75%。晚期胆囊癌的非治愈性切除术的效果很差,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可能提高生存率,但能否在大范围内施行,一直仍是个疑问。因此,对旨在提高胆囊癌治疗效果方面,最重要是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 B型超声和CT是当前最常用于诊断的检查方法,特别是前者,几乎每例胆囊癌患者 都曾做过一次或多次的B超检查,然而诊断与手术发现的符合率有的却很低。影像诊断,特别是B超检查的结果对仪器性能和检查者经验有很高的依赖性。繁忙的门诊工作条件、胆囊的

胆囊炎患者能酸奶吗 胆囊炎酸奶的好处

1.牛奶含钙丰富,经发酵后,所含的矿物质不会发生变化,而且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可以有效提高钙,磷等矿物质在人体内的利用率,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2.适量酸奶,可以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加强消化功能。 3.酸奶能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的繁殖,并能帮助排出肠道内产生的毒素。 4.乳糖消化不良的人群,酸奶也不会发生腹胀,胀气或腹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