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的作用有哪些
羚羊角的作用有哪些
1.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可加速巴比妥及乙醚麻醉的开始速度, 显著降低对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宁,电休克的敏感性, 但不导致肌肉松弛. 能显著降低咖啡因所引起的惊厥率和加快其恢复率, 使死亡率降低
2. 解热作用羚羊角煎剂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引起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 灌胃后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 6小时后逐渐恢复.
3. 降压作用
4. 其他作用羚羊角酶,酸水解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及流感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羚羊角外皮浸出液, 能增加动物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有镇痛作用.
羚羊角食疗禁忌
羚羊角适合人群: 脾虚慢惊禁服。
羚羊角禁忌:肝经无热者不宜。
羚羊角的临床功效与作用:
1.羚羊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羚羊角外皮浸出液能降低小鼠的朝向性运动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可加速巴比妥及乙醚麻醉的开始速度,显着降低对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宁、电休克的敏感性, 但不导致肌肉松弛。羚羊角煎剂10g/kg 给小鼠灌服,能显着降低咖啡因所引起的惊厥率和加快其恢复率, 使死亡率降低。
2. 羚羊角解热作用 羚羊角煎剂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引起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 灌胃后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6小时后逐渐恢复。
3. 羚羊角降压作用 用羚羊角醇提取液1g/kg 给麻醉犬或猫静脉注射, 可使血压降低。给清醒大鼠应用羚羊角制剂1g/kg,亦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4. 羚羊角其他作用 羚羊角酶、酸水解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及流感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羚羊角外皮浸出液, 能增加动物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有镇痛作用。
羚羊角的副作用有哪些
不要用一种特定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件事情.大家都知道羚羊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的保护动物,所法律有禁止对羚羊进行捕杀的行为出现.但是因为个别的动物园里面会有饲养的羚羊,在羚羊自然死去时候它们身上所有的能够为人们所利用的东西都被人们使用着.
本品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质坚硬.气无,味淡.
含磷酸钙、角蛋白及不溶性无机盐等,其中角蛋白含量最多.羚羊角的角蛋白含硫只有1.2%,是角蛋白中含硫最少者之一.
因为对动物保护的原因,羚羊角粉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对小儿高热,神昏有良好的疗效,功能主治:治热病神昏痉厥,谵语发狂;头痛眩晕,惊痫搐搦,目赤翳膜.1.清肝明目:善治肝火内盛,目赤头痛.2.平肝息风:主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热极动风,高热抽搐.3.清热解毒:可用于湿热病,热毒炽盛,壮热神昏,狂躁不安等证.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羚羊角是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非常高的东西,尤其是在药用价值方面羚羊角更发挥了其巨大的作用.用羚羊角可以治疗很多种类的疾病,以上就列举了很多羚羊角可以治疗的疾病种类.并且羚羊角的负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可以忽略不计.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平肝熄风
羚羊角性寒,入肝、心、肺经。主治泻怒气,清心肺。肝主风,开窍于目而藏血,所认为平肝熄风之要药。被常用予肝阳上亢,头眼花晕,及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病痛。
2、凉血解毒
本症多见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所致热盛动血,主要症状有,身材壮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疹紫黑或吐衄便血,舌质深绛。如果患有以上症状你可适当的服用一点儿羚羊角,它可清热凉血解毒化斑。《本草再新》中记载到:羚羊角鲫鱼“去瘀疮血,生新血,降火下气,止渴除烦。”等多种功效。
3、散血解毒
羚羊角多用于痈肿疮毒血热毒盛者,可因为外感六淫,或过食膏梁美味,内郁湿热火毒,引起毒邪壅聚,络气血呆滞不通所致。常见症状有身寒热,痈疮处部分红肿痛,口渴饮冷、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溃后脓血稠黄,舌质红苔黄。这时可选用羚羊角食用,它可以清热凉血解毒。
4、清热镇惊
该症多见于温热病后,邪热炽盛所致。高热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以及小儿热盛惊厥。
5、辨别利用
羚羊角与石决明均为介类药物,它们均能平肝潜阳,明目,镇惊熄风,石决明泻怒火不如羚羊角,但是它能补肝阴,清肺热,可治骨蒸劳热。羚羊角主泻怒气,兼清心肺,散血解毒,可治热毒血瘀发斑,痈肿疮毒。
6、对中枢的作用
实验证明,腹腔打针羚羊角醇提取液及打针液,均能够使小鼠的自觉运动淘汰。其外皮浸出液能够下降小鼠朝向性活动反映,并可使巴比妥及乙醚麻醉的引诱期缩短。明显下降对电休克的敏理性,但是不会导致肌肉松驰,煎剂能下降咖啡因所致蟾蜍及小鼠的惊厥率,并增高恢复率。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多,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羚羊角制剂降温迅速,但是属于治标之品,只可作为小儿高热时救急时使用,为避免由于高热导致痉挛抽搐等后遗症,因此不可长期使用羚羊角。如果小孩子高热还是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才好,以避免发生其他以外事情。最后小编提示大家,如果你对羚羊角的功效及食用方法不是特别的清楚,请咨询相关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羚羊角有什么作用 清泻肝火
羚羊角善于清泻肝火而明目,治疗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目生翳障,常常配伍决明子、黄芩、龙胆草等同用。
羚羊角的作用
对中枢的作用:腹腔注射羚羊角醇提取液及注射液,均能使小鼠的自发活动减少。其外皮浸出液能降低小鼠朝向性运动反应,并可使巴比妥及乙醚麻醉的诱导期缩短。显著降低对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宁,电休克的敏感性,却不导致肌肉松驰,煎剂能降低咖啡因所致蟾蜍及小鼠的惊厥率,并增高恢复率,但对士的宁所致惊厥则无效。
解热作用:羚羊角煎剂给人工发热兔灌服48毫升/公斤,给药2小时后体温下降,6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对循环系统作用:本品煎剂2毫升/公斤静注,使麻醉猫血压下降。煎剂或醇提取液,小剂量使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加强,中等剂量可致心传导阻滞大刘量则引起心率减慢,振幅减小,最后心跳停止。
其它:羚羊角外皮浸出液,能增加小鼠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并有镇痛作用。
毒性:给小鼠灌服10%羚羊角煎剂2克/公斤,连续给药7天,除体重重增长缓慢外。而饮食,排便,自由活动等方面无明显改变。
羚羊角粉的药理作用
①对中枢的作用
羚羊角外皮浸出液(以50%醇作成100%流浸膏,实验前蒸去乙醇)能降低小鼠朝向性运动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加速巴比妥及乙醚麻醉之开始速度,显著降低对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宁、电休克的敏感性,却不导致肌肉松弛;煎剂能降低咖啡因所致蟾蜍及小鼠的惊厥率,并增高恢复率,但对士的宁所致惊厥则无效,亦不能增强苯巴比妥钠对蟾蜍及小鼠的毒性。
②解热作用
羚羊角煎剂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引起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灌胃后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6小时后逐渐恢复。
③其他作用
羚羊角外皮浸出液,能增加动物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有镇痛作用。
羚羊角有副作用吗
羚羊角粉也不一定有药用价值,但是藏羚羊角的药用价值非常高.藏羚羊角对心电无明显影响,毒性不大,无明显副作用,但肝经无热者不宜服用
含角质蛋白,磷酸钙及不溶性无机盐等
藏羚羊角的药用价值出非常高,是治疗甲状腺肿大,胃炎,久泻的难得良药,也是催产的特效药,可治疗溃疡,可控制某些腺体的增生,还可治疗妇女的月经不调,以及肾脏和血液的疾病,还有镇静,止痛,退热及降压等作用.
所以糖尿病的高血病人都可以服用,但最好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服用,根据身体的需要来调整,任何好东西过量了就不好了.
如何辨别真假羚羊角
羚羊角的真伪鉴别
正品:呈扁圆锥形或圆锥形。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半透明,上半部中央对光透视可见一隐约可见的细长孔道,直通角尖,俗称“通天眼”。环脊完整,脊间距超过1cm。基部锯口类圆形,内有“骨塞”。
对光透视可见“通天眼”。环脊10-16个,间距约2cm。 角的基部有一类圆形的角柱
羚羊角 对光透视可见“通天眼”。环脊10-16个,间距约2cm。 角的基部有一类圆形的角柱
伪品:
1、黄羊角:呈类长圆锥形,弯曲,而略侧扁,长20-27cm,表面淡棕色,不透明。有环脊10余个,环脊间约为0.5cm,握之硌手。
2、山羊角:呈不规则的扁长圆锥形,较直,长约10-20cm,表面灰黑色,不透明,有轻微隆起的环脊约10个,其间距0.5-1cm。
3、苏门羚羊:呈长圆锥形,头部弯曲,表面黑色,粗糙,不透明,除角尖外全体有环脊,中间环脊较密,并可见深纵纹。
4、藏羚羊角:呈不规则细长锥形,较直,基部侧扁,长40-70cm ,表面黑色,光滑,不透明。除角尖外,有10-16个隆起的环脊,基部较密,体部环脊间距约为2cm。
5、人工伪制品:用塑料等化工原料依羚羊角模型伪制而成。表面淡黄棕色,可见人工伪制数个环脊和刀刻的痕迹,全体半透明状,对光照视无“通天眼”。用火烧则有塑料燃烧的臭气,冒黑色浓烟。
藏羚羊角 表面黑色,长40-70cm。 塑料伪制——表面淡黄棕色,无通天眼。
羚羊角的作用、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羚羊角性味寒咸,入肝心经,为名贵中药,主要成分为角蛋白、磷酸钙以及不溶性无机盐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羚羊角具有镇静、抗惊、解热、降压、抗菌、抗病毒等作用。临床中羚羊角应用于治疗各种高热,抽搐,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肝火上扰而引起的头晕、头痛、高血压等疾病。对外感高热,尤其是小儿的高热惊厥有较好的疗效,还具有治癫痫,降血压等作用。羚羊角使用大多制成制剂或将羚羊角锉成细末吞服也可将羚羊角粉装入胶囊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