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针灸穴位
面瘫针灸穴位
1、合谷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是一个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凡是颜面上的病,颈项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疗效。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2、太阳穴: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在两眉梢后凹陷处。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施以按摩效果会非常显著。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3、印堂穴: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按摩印堂穴可起到醒神、祛除头痛、通血络等功效 。
4、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一般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等。
5、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此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按压此穴可止牙痛,还有通便功能。
6、地仓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7、颊车穴:人体颊车穴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治疗面瘫一般向地仓穴透刺。
8、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9、颧髎穴: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目赤,目黄,齿痛,及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斜刺或沿皮刺0.5--1寸。
10、翳风穴: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治面瘫时可向下颌骨前面的上下方透刺。
偏瘫针灸时应选择哪个穴位
偏瘫用针灸治疗的穴位可以根据偏瘫的部位参考以下列举。
如果是面部偏瘫那主穴有听会穴,地仓穴,合谷穴和迎香穴这些穴位。
其次是偏瘫针灸的配穴:有风池穴,有水沟穴,颊车穴和丝竹空穴等等这些。如果是下半身偏瘫所取的穴位又不一样,这时候针灸的主穴有肩俞穴、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环跳穴、委中穴等等。而配穴则是手三里穴、大柱穴、风市穴、承山穴、解溪穴这些。在用针灸治疗偏瘫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活的调理。
偏瘫的患者会有一侧的神经和组织都失去了知觉,而且几乎是不能动的,针灸对于偏瘫的疾病是有一定的保健和调理的作用的,但是针灸并不能完全的治愈偏瘫,还需要患者自己多锻炼才可以。针灸通过刺激偏瘫部位的穴位,可以帮助患者慢慢的恢复感觉,当然也是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从而慢慢的恢复偏瘫部位的感官。另外也可以帮助活血通络,这是造成偏瘫的主要原因,所以偏瘫患者是可以针灸的。
面瘫的中医辨证治疗
面瘫是临床上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临床医生对面瘫的研究也较多。中医针灸在治疗面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在取穴、手法和针法方面都有相应的治疗法则,正确应用能够加快面瘫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针灸的穴位有地仓、承泣、颊车、太阳、阳白、鱼腰、患侧合谷、风池,以及头针等,针刺可采取透穴疗法。一般在针刺过程中不用电针,当患者有酸麻胀痛等得气的表现后,留针大约20~30分钟。
手法也就是推拿,其取穴与针刺的穴位基本相同。手法上一般会在双侧面部轻柔地按摩与推拿,重点按摩的部位是患侧,推拿时手法不宜过重,同时还可向患侧施以牵正推拿,主要采取的手法为掌揉、拇指推拿及点揉穴位,包括上下眼眶等。
治疗小儿面瘫的方法有哪些
对于小儿面瘫的治疗应选择:对症治疗、去除病因、祛风散邪、温经通络、营养神经的方法。中医对这个病早有记载,而且中医治疗方法也较为丰富。我们对小儿面瘫的治疗力求系统、全面,综合运用针刺、灸疗、面部推拿等方法,再配合内服中药。在针刺时,可以运用无痛针刺,能很好地避免小儿针刺时恐惧感的产生;方法可以使用“四针八穴透刺法,一针两穴,既能减少针刺的次数,又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患儿及家长容易接受。
小儿面瘫针灸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轻型面瘫,只用地仓、合谷、太冲3穴即可治愈患者。面瘫症状恢复较慢时,再逐步增加患侧面部的穴位,针刺不必深,针感不必强。
最后,可以给面瘫患儿补充钙及维生素B族元素,对面神经疾病都有帮助。钙不仅能对骨骼和智力有益,还能促进肌肉及神经功能正常,由于面神经疾病患者主要是面神经传导障碍而导致肌肉萎缩,所以补钙很重要。深绿色蔬菜,排骨,海带,蛋黄,水果,芝麻,西瓜,胡萝卜,奶制品等都富含钙质。
小儿面瘫的治疗和成人是有所不同的,针对儿童发育时期的特殊状况,在面瘫的治疗上往往有很多禁忌之类。
针灸治疗面瘫穴位
各个穴位详解:
印堂穴: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按摩印堂穴可起到醒神、祛除头痛、通血络等功效。
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一般 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等。
太阳穴: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在两眉梢后凹陷处。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施以按摩效果会非常显著。 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找这个穴位时,可以先将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紧靠鼻子两侧处,中指尖位于鼻子中部即鼻长二分之一处,拇指支撑在下颌骨的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食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四白穴。常配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治口眼歪斜;配攒竹穴治眼睑(目闰)动。
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此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按压此穴可止牙痛,还有通便功能。
地仓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颊车穴:人体颊车穴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治疗面瘫一般向地仓穴透刺。
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颧髎穴: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目赤,目黄,齿痛,及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斜刺或沿皮刺0.5-1寸。
针灸治疗面瘫 越早越好吗
针灸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研究表明,针对面瘫的治疗,针灸优于药物且无不良反应,而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分期治疗优于不分期治疗,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有观点认为面瘫初期不宜针灸,这其实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面瘫的治疗可分期进行。面瘫早期,病邪表浅,局部宜浅刺,配合远部取穴以及灸疗,以达到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待病情稳定,可采取穴位透刺配合电针刺激,以达到足够的治疗量;后期根据疾病的好转程度逐步减少刺激量直至恢复到理想状态。
治疗面瘫的注意事项
因为有些面瘫患者是因为脑部肿瘤而导致的,像垂体瘤、颅咽管瘤、神经鞘瘤以及室管膜瘤都有可能引发面瘫,这一类的面瘫患者如果仅仅依靠针灸进行治疗,那时无法完全治愈的,而必须通过伽马刀等手术方法才能清除脑部肿瘤从而治愈面瘫。
还有一部分患者是不耐受针灸治疗方法的,主要是因为面瘫使用针灸治疗时,用到的穴位比较特殊而导致的。普遍用到的穴位有阳白、四白、攒竹、丝竹、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合谷以及足三里。然而,合谷穴是不适宜用于孕妇的,容易引发流产。
此外,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宜太过劳累、不能过饥过饱、或者过渴、心情不宜过于波动、酒醉等现象,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现象的话,建议要在患者现象消失之后再进行治疗。不然,会因为患者精神状态不佳,肌肉紧张,在治疗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滞针、弯针或者晕针的情况,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针灸治疗面瘫见效是比较慢的,需要一段时间,患者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完全治愈面瘫。
针灸一般做多长时间好
针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并且疗效好,一般都是没有副作用的。一般情况下针灸是半个月属于一疗程,然后间隔一个礼拜,再进行下一个疗程。至于总的需要多少个疗程,这个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在治疗过程中的恢复情况来制定具体需要几个疗程。至于针扎下去会停留多久,这个也是视具体情况而定的,一般都是需要留针15-20分钟,腰椎间盘突出根据严重程度可能留针久一些。
偏瘫用针灸治疗的穴位可以根据偏瘫的部位参考以下列举。如果是面部偏瘫那主穴有听会穴,地仓穴,合谷穴和迎香穴这些穴位。其次是偏瘫针灸的配穴:有风池穴,有水沟穴,颊车穴和丝竹空穴等等这些。如果是下半身偏瘫所取的穴位又不一样,这时候针灸的主穴有肩俞穴、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环跳穴、委中穴等等。而配穴则是手三里穴、大柱穴、风市穴、承山穴、解溪穴这些。在用针灸治疗偏瘫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活的调理。
针灸是胃病中医治疗的常见方法,所以针灸治疗胃病有着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另外由于不同胃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存在差异,所以在同样采用针灸治疗胃病的方式方法上也有所差别。由于胃病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共同结果,所以适合针灸治疗胃病的朋友,在用针灸治疗胃病的同时,还要注意在饮食习惯等日常生活,切记暴饮暴食或不按时吃饭。另外可以结果其他胃病的治疗方法,进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面瘫针灸后要注意什么
1.避免吹凉风
面瘫针灸后注意不要吹凉风,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还有牛羊肉,要用凉水洗治疗处,用温水洗后干毛巾擦干。
2.不碰凉水
面瘫针灸后第一天不能碰凉水,避免寒湿邪气入侵。
3.避免吹空调
面瘫针灸后应当避风,特别是空调,乍热乍凉对针灸后敏感的身体经络伤害是很大的。
面瘫扎针灸要扎几天
面瘫针灸治疗的恢复时间在10-40天之间,不同的人群针灸后恢复情况和需要扎针的次数是不同的,间一还是要根据自身的症状咨询主治医生。
面瘫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而中医针灸在治疗面瘫及神经系统方面优势明显,主要根据面瘫的不同时期辨证治疗,通过针刺调节面部局部经气血脉,使之充和条达,而且目前针灸的诊疗规范也比较完善。
面瘫的针灸穴位是哪些
印堂穴: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推拿印堂穴可穴位起到醒神、消灭头痛、通血络等效用。
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平常 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等。
太阳穴:太阳穴在耳廓前方,前额两侧,外眼角延伸线的上方。 在两眉梢后凹陷处。太阳穴阳经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惫、牙痛等疾病。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以为常用此法可保留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当人们长时候一连用脑后,太阳穴每每会呈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触,这便是大脑疲惫的旌旗灯号。这时施以推拿结果会特别阳经明显。
推拿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可以或许排除疲惫、奋发物质、止痛醒脑,而阳经且能连续保留注意力的集结。
四白穴:位于人美观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找这个穴位时,可以先将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穴位放在紧靠鼻子两侧处,中指尖位于鼻子中部即鼻长二分之一处,拇指支持鄙人颌骨的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食指尖所指的处所便是四白穴。常配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治口眼歪斜;配攒竹穴治眼睑(目闰)动。
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此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阳经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伤风等。按压此穴可止牙痛,另有通便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