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处理 防止咬伤舌头
小儿高热惊厥的处理 防止咬伤舌头
用纱布或者干净的手帕叠好,垫在小儿上、下牙齿之间,以防咬破舌头;但避免用力强塞或塞入过满,以防堵住呼吸道,阻碍呼吸。
发烧抽筋是怎么回事
果是发烧引起出汗过多,抽筋可能是因为体内盐分流失。如果没有出汗应该用冰袋敷一下,尽快就医,因为体温高会破坏神经系统。也可能是缺乏其他营养引起的。这是因为发热温度过高,这需要注意,因为每出现一次就有不同程度的脑细胞死亡,大了就好了,小时要注意不能有病拖。抽搐发生时要进行紧急处理,如侧卧位、解松衣领、降温,并置筷子或牙刷柄于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也可指压人中穴。反复出现高热惊厥的小儿,将来可能会发展成癫痫,故应引起家长重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皮质的发育逐渐完善,大多数高热惊厥小儿的惊厥次数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小儿惊厥牙刷帮忙
小儿惊厥牙刷帮忙
惊厥也叫惊风、抽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病症,特别是3岁以内的小儿更为常见。小儿惊厥的发病率是成人的10倍,尤以婴幼儿多见。幼儿发生高热惊厥家长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要保持镇静,迅速将小儿抱到床上,使之平卧,解开衣扣、衣领、裤带,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如让孩子躺在阴凉通风处,使体温很快下降。
第二,用纱布或手帕裹在筷子或牙刷上,塞在小儿上下牙齿之间,以防止咬伤舌头,保障呼吸畅通。
第三,解开小儿的领口,头偏向一侧,以免痰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呕吐物吸入肺内。及时清除患儿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
第四,针刺穴位如人中、合谷,高热时配以曲池穴很快奏效。
第五,由于高热抽风容易反复发作,因此,有过高热惊厥的孩子一旦发烧,应赶快吃些退热药和镇静药。
第六,止抽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明确诊断。
宝宝高烧惊厥的护理方法
一、宝宝发烧惊厥紧急护理
1、呼吸通畅
立即帮宝宝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除枕头,让宝宝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及时清除宝宝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宝宝灌药,否则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2、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宝宝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宝宝,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3、进行体温
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用热水袋装凉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宝宝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
那么,宝宝发烧惊厥的不良后果是什么呢?要如何才能避免发生高烧惊厥呢?
二、宝宝发烧惊厥的不良后果
高热惊厥是指由于高热而引起的惊厥,一般初次发作在小儿1个月至5-6岁之间,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体温在38℃以上时,多突然出现,发作往往短暂,发作后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高热惊厥是小儿最多见的惊厥类型,在5岁以下小儿中约2%-3%曾有过1次以上的高热惊厥。那么高热惊厥会留下后遗症吗?一般来说,大多数预后是好的,6岁以后不再发作,不会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但有一部分患儿(约5%-15%)可后遗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神经功能障碍。
小儿高热惊厥处置流程
常见的儿童高热惊厥多发于2~5岁小儿,多于发热早期(一般为12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体温急剧上升时发生抽搐。发生惊厥前后,患儿一般状态良好,发作后意识很快恢复,不伴有其他神经精神症状。 郑州大学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心刘锋伟
1、一般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咽部的分泌物。病儿头应转向一侧,以防误吸引起窒息防止舌咬伤和关节损伤。
(2)常规给氧,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
(3)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静脉补充液体。
(4)物理降温。
2、药物治疗
处方一
地西泮(安定)针 0.3-0.5mg/kg iv,必要时15min后重复(也可保留灌肠,最好不用肌注)
处方二
苯巴比妥钠(鲁米那)针5-10mg/kg im st或10mg/kg iv 必要时20-30min后重复1次。
处方三
10%水合氯醛0.5ml/kg 保留灌肠
儿童高热抽搐千万别捂
小儿高热不退,最关键的是尽快降温,同时让孩子多饮温开水,促使排汗尽快降温。当小儿抽搐严重时,要防止小儿发生碰伤、坠床、咬伤舌头的可能,必要时可在口腔内上下牙齿间放一件不易咬断的硬物,比如牙刷、小勺、压舌板等,以防咬伤舌头。当抽搐超过15分钟,家长应马上送孩子去医院。
反复抽搐发作可导致脑细胞损伤,抽搐1周后应带小儿到医院做脑电图检查,如脑电图不正常,应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少量服用苯巴比妥等镇静药,防止再发生高热抽搐。
新生儿发热应该如何及时退热
由于宝宝大脑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高热是小儿急症中最常见的症状。小儿高热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3岁,是临床各种疾病的严重反应,护理治疗不当会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如高热惊厥等)。小儿高热一般发作突然,来势凶猛,父母容易手忙脚乱,同时也可能因为处理不恰当而加重或掩盖病情,造成不良后果。所以,了解小儿高热,并掌握正确的应急措施和得当的护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高热可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高热的刺激更易导致宝宝惊厥。高热惊厥在婴幼儿中的发生率占4%-5%,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惊厥表现:宝宝惊跳、烦躁不安、精神恍惚、摇头等先兆症状,但大多数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面色苍白或发青,两眼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面肌及四肢抽搐。发作时间短暂,仅数秒至数分钟,较长者可达10-30分钟以上。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者约半数在日后发生癫痫,故应迅速处理以减少后遗症。
1.室内要保持安静,经常通风换气,但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温18℃-24℃、湿度50%-60%为宜。
2.注意皮肤和口腔卫生。发热宝宝易患口腔炎,喂奶及饭后要用白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湿润清洁。
3.让宝宝安静休息,多饮温开水有助于补充水分、排除体内毒素和降温。哺乳期宝宝应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同时补充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和水果、蔬菜等食物,以保证宝宝营养、水分的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
4.降低体温,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用热水袋装凉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宝宝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
5.让宝宝呼吸通畅,立即帮宝宝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除枕头,让宝宝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及时清除宝宝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宝宝灌药,否则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6.降温后还应注意保暖,及时更换床单及衣物,出汗多的宝宝要及时将汗擦干,保持干燥清洁。
宝宝高烧惊厥是怎么回事
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第一步: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防窒息)。
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第三步: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第四步:降温。
冷敷———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
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使之皮肤发红,以利散热。
温水浴———水温32~36℃,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5~10分钟为宜,要多擦洗皮肤,帮助汗腺分泌。
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或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
第五步: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小儿高热惊厥3-5分钟即能缓解,因此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抽搐时,家长不要急着把孩子抱往医院,而是应该等孩子恢复意识后前往医院。经护理,即使患儿惊厥已经停止,也要到医院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但患儿持续抽搐5-10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较重,必须急送医院。就医途中,将患儿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切勿将患儿包裹太紧,以免患儿口鼻受堵,造成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死亡。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1岁半宝宝高烧惊厥怎么办,这也 量种正确处理的方法,宝宝由于年龄小身体各项生理机能没有完全的发育好,出现生病的情况也正常,只是在宝宝有高烧惊厥的情况后,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及时的处理。
惊厥的预防护理
一、预防
1.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避免时邪感染。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及变质食物。
3.按时预防接种,避免跌仆惊骇。
4.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在外感发热初起时,要及时降温,服用止痉药物。
二、急救措施
一旦婴儿发生高热惊厥,家长应就地抢救。不要把孩子抱在怀里,更不要乱摇乱晃,因为振动会加重症状,应当迅速把孩子放到床上,躺好,解开钮扣、衣领、裤带,并用裹有手帕、棉花或纱布的筷子、牙刷柄置于孩子上下齿列之间,防止咬伤舌头。若孩子牙关紧闭,也不要强行撬开,以免损伤牙齿。使病儿呼吸道通畅,最好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和粘液进入气管。同时,可用拇指按压病儿人中穴、合谷穴(一手拇指、食指张开,使虎口拉紧,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穴)。一边抢救,一边送医院。
小儿抽搐 家长不要慌
在小儿急诊中,最让家长紧张,需紧急处理的,非抽搐莫属了。宝宝为什么会发生抽搐呢?而小儿抽搐发生后,该做怎样的急救行为和该注意什么情况呢?这些是家有抽搐儿的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
抽搐和惊厥是小儿神经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异常的不自主收缩、抽动,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制,惊厥表现的抽搐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
惊厥又分为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导致小儿惊厥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热性惊厥、感染、癫痫、低血糖、外伤、中毒、肿瘤、脑血管异常等等,明确病因需要医生了解病情,体格检查并借助一些检查手段予以鉴别。但父母在养育小儿的过程中,最常遇见,同时又导致父母极为担忧惊厥发作是热性惊厥,又称高热惊厥。因此介绍一些有关高热惊厥基本常识,有助家长消除对这一儿科急症的误解和担忧,让孩子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病
专家说,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3%~4%的儿童至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主要是因为婴幼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体温急剧升高就可引起脑细胞不正常放电,导致惊厥,造成突然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抽动、眼球上吊、嘴唇发青等现象。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种类型,有统计表明,80%以上的小儿高热惊厥为单纯性发作,其特点是发作多在体温骤升时,38.5℃~40℃或更高,发作时出现全身性强直,肌阵挛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后意识恢复正常快,神经系统正常,24小时内无复发,体温恢复正常后2周,脑电图检查正常。这一类型的预后良好。复杂性高热惊厥较为少见,发作呈局部性,持续时间长,多超过15分钟以上,24小时内有重复发作,发作后有短暂麻痹等神经系统异常改变,这一类型的预后多数也比较好,个别患儿(1%~2 %)可转为癫痫。高热惊厥常有很明显的家族史。
针对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抽搐会导致以后智力、运动方面的障碍,文飞球主任医师说,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简单型的高热惊厥长期预后良好,对智力、学习、行为均无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发育逐步健全,一般不会再发生高热惊厥。
同时也强调,发烧并抽搐不一定就是高热惊厥,有可能是其他严重的疾病如脑膜炎引起,可以藉由不同的表现和相关的检查来加以区分,家长千万不要自查网络资料做自我的判断,及时送院救治才是最紧要的事情,病症的判断应由专业的医生来负责。
高热惊厥家中紧急处理
孩子在家中突然出现抽搐的现象,家长难免会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镇定,禁止给孩子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解开小儿的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孩子取侧卧位或放平,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可按压人中、合谷,注意不要太用力,避免损伤皮肤,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对于高热惊厥,及时应用药物或物理方法控制体温,一般情况下热退惊厥即止。
经过上述方法之后,即使小儿惊厥已经停止,家人也要送小孩到医院看医生,以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