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1.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主要表现为易怒、焦虑、沮丧,学习效率低,成绩下降,厌学甚至弃学;沉默寡言、孤僻古怪;因无法承受压力而发生自伤、自残或自杀行为。受到暴力欺负,极易产生挫折情境,丧失安全感,常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缺乏自尊和自信;经常处于被欺凌的恐慌中,伴随紧张、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
2.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校园暴力行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不仅破坏教学秩序,干扰他人学习生活,危害师生安全而且使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产生不信任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3.对施暴者本人也会造成很大伤害。使其道德缺失,诚信度下降,或者因违法乱纪受到治安处罚或法律惩处,对本人、家庭成员的心理造成巨大的阴影和压力,使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得不到保证,身心健康畸形发展。
孩子在幼儿园里很害羞怎么办
幼儿园是孩子对学校的最初经验,是未来多年学习生涯的起始点。有的孩子觉得上学是件令人兴奋的事:他们高高地举手抢着回答问题,合唱时扯开大嗓门,吃饭时第一个坐下。
有的孩子则没有那么兴奋。害羞或更内敛的孩子可能会觉得幼儿园过于陌生和闹腾。他们上课时可能不愿说话,不爱融入集体,或是宁愿自己待着,在角落里安安静静地玩。
孩子害羞,我该担心吗?
你当然希望你的孩子能喜欢上幼儿园,但是尽量不要太慌张,特别是如果你的孩子刚上托班的话。在上托班期间,宝宝刚刚开始学习怎样与同伴互动,如何参与集体活动。很多托班的小朋友仍然喜欢跟其他孩子一起各玩各的,一边观察一边模仿,而不是直接跟小朋友们玩在一起。等到大一些,大多数孩子都能互动着玩,但是他们仍然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以便适应学校的交际环境。
不管是在托班还是小班,孩子在尝试新的环境,学习新的行为规范。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时间。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同样地,每个孩子也非常不一样。他们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情况非常不同,这也是很正常的。有的孩子很讨巧,有的孩子则很安静。一些孩子要 比别人花更长的时间来适应教室里的日常作息,适应新的学校、老师或教室,但是他们最终会适应的。有的孩子则一直都很害羞,但是这也没有问题。正常的害羞不 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孩子安静或害羞都不是问题。让你的孩子自己决定怎样感觉自在。在他这么小的年纪,你还不用为他害羞的事小题大做。
要在幼儿园里学到东西,你的孩子不需要是最卖力气、最积极的那个。但是疏解他的害怕心理哪怕一点点,也能让上幼儿园变得更加愉快,这会提高学习效果,非常值得尝试。
怎样鼓励害羞的孩子?
跟老师谈谈。幼儿园老师和专家都非常强调家长跟老师保持密切联系的必要性。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对于帮助害羞的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非常重要。
首先,对比你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的表现。你的孩子在家爱做的哪些活动,在教室里时他不喜欢做?你的孩子不喜欢在幼儿园里应该做的哪些事?你可以从孩子的老师们那里收集信息,想方法让孩子对教室产生兴趣,感觉舒服。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约老师一起谈谈怎么做。
把他的兴趣带去幼儿园。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对甲虫很着迷,但是幼儿园里没讲到甲虫,不妨让他把他的收藏带到教室里去。但是要确保老师不会强迫你的孩子到前面 去给大家正式地讲解。可以请老师专门创造机会,让你的孩子可以谈论甲虫或是回答问题。老师可以用你的孩子的材料作为视觉上的辅助,让小朋友们讨论甲虫,或 是以你的孩子的存货为基础,创造一个“甲虫一角”。
一个不愿参加幼儿园活动的孩子的妈妈发现,支持她女儿的兴趣,会起到显著的效果。她说:“我鼓励她把自己想给同学们看的东西带到学校去,她收集的贝壳、我们家的仓鼠、小石头。这给了她展示自己的机会。”
即使你的孩子现在还不敢发言,把他的心爱之物带到教室里也有助于消除他的害羞。他不说话也可以参与其中,感觉到归属感,这是个好的开始。他可能最迷甲虫、火车或猫,但是即便是分享他喜欢的一本书或一个玩具,也会有帮助。
参加幼儿园活动。你出现在教室里,会帮助你害羞的孩子在学校里感觉更舒适。你不一定有时间经常或长时间地参与幼儿园活动,但是即便是偶尔出现,也会让你有观 察的机会。大多数孩子都会觉得爸爸或妈妈来幼儿园,是一项殊荣。在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里,你一定要设法出席,看看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如果你的宝宝所在的幼 儿园提供机会让家长来学校给小朋友讲故事、带小朋友们做活动,你也可以考虑参加。
确保他能应付得来。如果你能参观孩子的教室,看看那里的游戏、活动和运动是否适合你的孩子,是不是能让你的孩子有成功的渴望和机会。因为你的孩子不参与活动,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做不来。
如果幼儿园的很多活动似乎超过了孩子的能力水平,跟老师谈谈,把活动简化一下。如果你的孩子不认得所有的图卡,老师可以让他只看其中的几个。如果你的孩子还不能灵活使用剪刀或胶水,请老师同时提供涂鸦或画画的选择。一定不要让你的孩子有挫折感。
要给你的孩子足够的挑战。你的孩子不喜欢幼儿园的活动,也可能因为它们太简单了。如果你怀疑是这个问题,可以跟老师一起寻找办法,给你的孩子更多挑战。也许老师可以从大一级班级借些东西来给你的宝宝用。
在家里帮他。一些孩子远离教室的刺激和压力后,在安静的环境下就容易学会新东西。如果你的孩子不擅于用画笔画画,你可以跟他在家里一起画画。了解你的孩子在学校里最喜欢哪几首歌,平时在家里或是吃饭时跟他一起唱。
给你的孩子实践的机会,但是尽量不要给他压力。小孩子学习新东西的速度不一样,没必要变成负担。目的是帮你的孩子建立自信。关键是,一定不要逼孩子太紧。
集中关注他的强项。不要只看到坍塌的积木。在家里和孩子做幼儿园里的简单趣味活动,这是疏解他对于参与集体活动的恐惧的一个好方法。大多数幼儿园的班级里都 有几首大家喜欢的合唱曲目,经常在教室里唱,或者至少会在音乐课上唱。你可以问问你的孩子最喜欢哪几首,然后每天晚上都跟宝宝唱。如果你的孩子在家里唱得 自信了,到教室里时,可能也就不那么害羞了。
通过这种方式,你会发现他害怕幼儿园里的什么,比如同学中的坏小子或老师的嘲弄。如果你作为“学生”假装有点害怕别的小朋友或老师,你的孩子可能会觉得很可 笑,他的笑有助于缓解他的部分恐惧情绪,这样他也许会更自信。跟孩子谈谈学校里的情况,多问你的孩子问题,然后用你得到的信息跟幼儿园的老师和领导谈谈。 作他的“学生”。在家里用娃娃和填充毛绒玩具跟孩子玩“上幼儿园”的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让孩子体验上幼儿园的好方法。用几个小熊创办一个幼儿园,让孩子来扮演老师。你可以帮忙组织游戏,作为一个“学生”参与其中,让你的孩子掌握课堂的节奏。
孩子会不会不只是害羞?
如果他不是害羞那么简单怎么办?大多数孩子的害羞或安静都不是严重的问题,但是有几个危险信号可能表示,你需要带孩子咨询专家。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学前或在幼 儿园里经常哭或大发脾气,大多数时间里都非常孤僻,很少与人有眼神交流,或是在幼儿园里很暴力,打别的小朋友或老师,请咨询儿科医生或是心理专家。
长期点蚊香有危害吗 怎样避免蚊香带来的危害
1、避免长时间使用蚊香,可以避免蚊香给人体带来危害。
2、避免紧闭门窗使用蚊香,使蚊香燃烧释放出来的有毒物质消散,可以避免蚊香给人体带来危害。
3、将蚊香替换成其他对人体危害性较小的驱蚊产品,可以避免蚊香给人体带来危害。
盘点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1.心理扭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道德底线,法制观念淡薄和低俗的审美习惯是导致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
2.受社会暴力、家庭暴力影响,导致部分学生意识上产生偏差。
3.暴力文化的负面影响。一些影视作品的暴力文化现象在一些青少年身上产生了催化剂作用。
4.问题家庭影响。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问题青少年”,他们的家庭多有不幸,或家境贫寒,或暴力不断,或父母离异。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加上平时缺乏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致其性格扭曲,从而滑向违法犯罪的边缘。
校园暴力的危害性
1.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主要表现为易怒、焦虑、沮丧,学习效率低,成绩下降,厌学甚至弃学;沉默寡言、孤僻古怪;因无法承受压力而发生自伤、自残或自杀行为。受到暴力欺负,极易产生挫折情境,丧失安全感,常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缺乏自尊和自信;经常处于被欺凌的恐慌中,伴随紧张、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
2.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校园暴力行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不仅破坏教学秩序,干扰他人学习生活,危害师生安全而且使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产生不信任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3.对施暴者本人也会造成很大伤害。使其道德缺失,诚信度下降,或者因违法乱纪受到治安处罚或法律惩处,对本人、家庭成员的心理造成巨大的阴影和压力,使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得不到保证,身心健康畸形发展。
“上学恐惧”的临床表现和易发情境
早晨上学时情绪痛苦,要家长满足自己某些条件才勉强学习,或者被强行带到学校,到校门口时,紧张情绪更加明显,拒绝进校、大哭大闹,情绪强烈、说教无效,如果呆在家中,通常愿意看书做功课,在确认不上学时,行为表现正常。
有些孩子不会直接表达情绪困扰,而以躯体症状为主:头疼、恶心、呕吐、腹痛、出冷汗、腹泻、尿急、发热等,这些症状往往在需要上学的时间出现、明显,不上学的时候不明显;临床检查没有阳性发现。严重的孩子可在上学的前一天晚上甚至全天都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影响饮食和睡眠。
上幼儿园困难的小朋友则为分离分离性焦虑的表现:哭泣、特别黏人、发脾气,恶梦,不能独自入睡,拒绝没有父母或主要抚养着陪伴的上学或上幼儿园;会有害怕、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等情绪;也会有头痛、腹痛、恶心呕吐、气促心慌等躯体症状。
儿童害怕和拒绝上学的情形:
1、 第一次上学,或进入新的学校;
2、 因为生病或假期有一段时间没有上学;
3、 存在家庭问题:父母不和、家庭成员生病、家庭暴力;
4、 丧亲或遭遇创伤性事件,如遭遇虐待、暴力攻击;
5、 自认为学习失败或不能融入集体,没有朋友;
6、 有些儿童在学校相关场所出现惊恐发作,为避免发作而拒绝上学;
7、 亲子关系界限不清,受到父母过度保护,或者父母焦虑、对孩子过度担心。
公安部出台八措施维护学校和幼儿园安全
校园安全牵涉亿万家庭,长期以来为社会各界所瞩目。公安机关将根据需要向学校、幼儿园派驻保安员,负责维护校园安全。
公安部正式向社会公布八条措施,以维护学校和幼儿园及周边良好的治安秩序,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这八条措施分别为:
对发生在校园及周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权利的刑事和治安案件,实行专案专人责任制。
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巡逻,强化治安管理。
根据需要向学校、幼儿园派驻保安员,负责维护校园安全。
选派民警担任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负责治安防范、交通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每月至少到校工作二次。
在地处交通复杂路段的小学、幼儿园上学、放学时,派民警或协管员维护校园门口道路的交通秩序。
在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设置完善的警告、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在学校门前的道路上施划人行横道线,有条件的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
在城市学校、幼儿园周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上学、放学时段的临时停车泊位,方便接送学生车辆停放。
对寄宿制的学校、幼儿园,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监督检查,对其他学校、幼儿园,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监督检查,并督促、指导其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对违反这八条规定的,广大人民群众可向110举报。
公安部已经成立了贯彻落实“八条措施”领导小组。
校园暴力行为主要有哪些
1、校园暴力行为主要有哪些?
1.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
1.2、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
校园暴力行为主要有哪些
1.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1.4、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1.5、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1.6、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1.7、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1.8、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1.9、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1.10、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2、什么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里发生的暴力事件。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暴行以及对学校的破坏行为。暴力行为不仅止于肢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也包括了其它如:语言伤害、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故意陷害致造成生理、心理的伤害等。
痛经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痛经的危害1:妇科疾病,尤其是乳腺疾病的发病诱因之一
痛经是妇科病的诱发因素,据介绍1/3以上的乳腺增生病由痛经引起,半数以上的子宫炎症与痛经有关,临床观察证实,痛经是子宫气滞血淤和痰湿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如不予以及时治疗可诱发多种妇科疾病。因此痛经还是要早点治疗的。不然引发其他疾病就更难治了。
痛经的危害2:导致女性气血失调,过早的衰老
中医一般从面色上就能看出女性是否有痛经的病症,主要是因为痛经患者更多的表现在脸上,尤其是经期痛经女性总是面色灰暗、皮肤干燥,容易形成色斑、痤疮等面部问题的隐形祸首,尤其是女性气血失调,体内自由基异常活跃的时候,其衰老年龄比正常女性总体提前5年。另外,痛经还会引起习惯性流产、早产、小孩弱智等,所以痛经的女性一定要治愈后在生宝宝。
痛经的危害3:夫妻性生活不和谐的早期预兆
原来,痛经只是子宫异常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子宫异常还会使阴道内表层细胞数和分泌液逐渐减少,引起阴道萎缩、干燥不适,夫妻性生活会感觉不到不悦感,会出现性交疼痛的现象,严重的导致夫妻对性生活产生厌恶。据临床数据统计,将近60%的痛经女性,婚后易出现性欲底下、性冷淡、性生活后盆腔酸涨感、子宫炎等症状,这直接导致夫妻性生活不和谐。这也在提醒女性朋友痛苦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不要等到影响了夫妻生活再去治疗就晚了。
痛经的危害4:不孕不育的危害信号
据临床观察,不孕患者中约有半数以上伴有轻重程度不同的痛经。经过大量临床资料的分析后提出,不孕症中伴有痛经者占56%,并发现痛经一旦消除,患者也随即受孕。所以说为了痛经不影响大家的生育,痛经不管严重程度,都应该去医院做个检查。
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当下校园暴力越演越烈,给学生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铲除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学校和家长的当务之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呢?
方法/步骤
首先我们应该教育孩子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暴力的基础就是对生命的极端漠视。经常沉迷在虚拟的世界里,很易使孩子们产生对暴力的崇拜和对生命的漠视。
此外还应该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孩子懂得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同情,他们对暴力的危害就会有新的理解。
经常给学生们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组织一些集体协作而不竞争的游戏供大家玩。老师不要再对学生发怒。要温柔的体贴他们。让学生的压力降低。记住暴力的本身是在被压抑的情况下产生。
而在校园暴力来临之际,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相信同学老师都是正义的,会帮助自己的,这样给施暴者心理压力,让他们不敢贸然施暴。
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申诉报案。不要让不法分子留下“这个小孩好欺负”的印象。
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喊求救。
让孩子及早的接触更多的人,让他们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更好的在人群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家长千万不要对校园暴力不以为意
1、否认你的孩子体重超标
如果你的孩子体重超标,那就要注意你的言辞,不要细究孩子的体形,也不要笑话孩子。
体形是否完美、外表是否好看并不重要,只要健康就好。
再次强调,孩子天性里喜欢模仿别人。因此如果家庭成员或是父母身体肥胖、不吃健康食物、不积极运动的话,你的孩子同样不会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不在意你说了什么(和你说话的方式)
许多时候,父母给人以唠叨和爱批评人的印象。
如果你不是真心诚意想表扬自己孩子的时候就不要表扬了。“如果你总是表扬孩子,会显得不可信。家长的表扬具体化会更有效果。比如‘谢谢你把房间打扫干净,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我为你自豪’,就真实地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就好。”
3、言行不一致
让孩子不听话的最快方法就是家长的说一做二。认真回忆你之前的言行,看看你是否一直都是一个好榜样,看看你正在做的是不是就是你要求孩子所做的。”
4、迟迟不跟孩子谈话
青春期早在9岁时就开始了,和孩子谈论青春期身体变化的话题尤为重要。
5、没做到每年看医生
这样的例行检查并不只是为小孩子推荐的。家长也应该每年都来一次,坐下来和负责你孩子身体健康和发展的儿科医生好好谈一谈,其中包括着他们需要增加钙的含量以保持健康。
6、对校园暴力不以为意
暴力事件在学校里时有发生。
我们有时会看到孩子带着伤神情沮丧地回到家,有考试压力是正常的,但家长必须确保除了考试之外在学校和家里是否还发生了其他的事。
宝宝三岁前该不该上幼儿园
你会让孩子在3岁以前进幼儿园吗?让孩子早些进幼儿园,可以让自己喘口气,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生活当中,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孩子来说,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过早进入幼儿园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心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过早入托的孩子有暴力倾向?
个案
姓名:多多
年龄:4岁半
入托年龄:1岁2个月
多多1岁刚过就被送进幼儿园读全托。
关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多多妈妈表示没有发现多多有暴力倾向,有时老师会投诉说他欺负别的孩子,但是情况也不多,三四次吧。她最担忧的是多多不喜欢呆在家里,他一回到家里就发火,老是吵着要回幼儿园,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多多妈妈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的话一定不会再把孩子送进托儿所,就算苦一些也应该自己照顾孩子。"
专家观点:太早入园不利于孩子发育
儿童心理专家表示,太早进入幼儿园或托儿所确实不利于孩子的发育,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将2岁以下的幼儿送进托儿所或幼儿园,因为对他们来说,一对一的照看是最为理想的。但是对于过早进幼儿园会让幼儿具有暴力倾向的说法,他表示怀疑,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实这一点,而且幼儿的心理问题非常复杂,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才是至关重要的。
他认为把幼儿长时间地放在托儿所中,特别是群体中,可能会培育他们的攻击性和反抗性,但是更多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往往与父母日常生活对他们的态度有关。如果出于种种原因而不得不让孩子提前上幼儿园,父母应该在孩子身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密切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因为如果孩子在幼儿园中得不到妥善的照顾,不但会阻碍身体发育,对其心理和性格成长也会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他也表示,对3岁左右的儿童来说,好的幼儿园可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
足够的爱才是重要的
婴幼儿最好由母亲专职照顾,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在工作压力和竞争日趋增强的今天,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是大多数父母都被迫选择的事,而该什么时候送,很多时候会受到诸如工作、经济和照顾孩子的人手等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往往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尽管孩子过早入托会产生暴力倾向这种观点还有待证实,但也给为人父母者敲醒了警钟,我们可以期待孩子在幼儿园能够得到专业教师的照顾和指导,但却不能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任何一所学校或任何一个老师。努力赚钱让孩子衣食无忧、受到良好教育几乎是所有父母的心愿,但也要记住,被无数例子证明的一个事实:在爱与关怀下成长的孩子远要比仅仅在物质中成长的孩子幸福和健康。比丰衣足食和名校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爱心、耐心和正确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