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七种疼痛要及时就医
身体七种疼痛要及时就医
1.腹股沟突然疼痛
就好像腰部以下部位被人踢中了,有时伴肿胀感。
可能疾病:睾丸扭转或附睾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泌尿外科专家提醒,如果睾丸扭转在4~6个小时内接受治疗,通常可以挽救;12~24个小时后,有可能错过治疗时机。
如何解决:泌尿外科医生能够熟练地通过外科手术解决睾丸扭转。如果仅仅是附睾感染,服用抗生素就会起效。
2.严重的背部疼痛
腰骶部出现撕裂样疼痛,采取热敷、休息和服用止痛药等都无法得到缓解。
可能疾病: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副教授解释说,如果不是外力引起的,突然的剧烈后背疼痛可能是动脉瘤扩张或破裂的迹象。其中最严重的是腹主动脉瘤,危险性非常高,如果破裂,患者会在几分钟内死去。另一种可能是肾结石,它也会让人痛不欲生。
如何解决:通过CT扫描确定动脉瘤的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3.持续的脚痛或小腿疼痛
休息、服用止痛药无效。
可能疾病:应力性骨折(骨裂)。如果平时运动过多强度过大,骨骼没有机会愈合,久而久之就会出现。
如何解决:在骨裂愈合前要停止所有运动。及时就医,情况严重的需要打几周石膏。
4.腹部剧痛
一般感觉是肠如刀绞、胃如针扎、肚子里好像有子弹穿过等。
可能疾病:胃肠穿孔、阑尾炎、胰腺炎或胆囊发炎。如果疼痛位于右下腹,白细胞升高,那么可能是阑尾炎;如果疼痛位于上腹部,白细胞升高,可能是胃穿孔、胆囊炎引起的疼痛;如果是胸骨下方疼痛,血液中的某些酶含量升高,那么可能是胰腺炎在作怪。
如何解决:这些器官一旦发生严重的感染可能会致命,所以要赶紧去看医生。
5.短暂的胸痛
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了一下,有时伴有莫名的恐惧。
可能疾病:心绞痛或心梗。即使这种疼痛的持续时间很短,也需要立即就医。纽约长岛北岸疼痛服务中心医学部主任约翰·斯德墨托斯警告:心脏病发作在首次症状出现3~4个小时内的死亡率高达50%。
如何解决: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决定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是心脏搭桥手术。
6.腿疼伴肿胀
小腿出现的肿胀、压痛和发热感就好像是被慢火从里到外烘烤一样。
可能疾病:深静脉血栓。由于小腿静脉被堵塞,所以会有疼痛和肿胀。
如何解决:按摩揉搓会很糟糕,因为它可能会让大的血液凝块跑到肺里,造成致命性后果。医生会用药物来溶解血栓,或是用介入或外科的方法取栓。
7.排尿疼痛
专指排尿时出现的剧烈疼痛,尿液有时还带有铁锈色。
可能疾病:膀胱感染或膀胱癌。美国范德堡大学泌尿外科系主任约瑟夫·史密斯解释说,疼痛和血尿是膀胱癌的典型症状,及早发现,治愈的可能性很高。
如何解决:验尿能排除细菌感染;如果是膀胱肿瘤,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或接受放疗和化疗。
9个月的婴儿还没长牙要及时就医
婴儿乳牙萌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到最后一颗乳牙萌出,一共需要约两年时间。一般来说孩子在六七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长乳牙了,有的孩子稍微晚点,但不能晚过于9个月。母婴专家指出,9个月的婴儿还没长牙要及时就医。
乳牙共有20颗,上下各10颗,牙齿萌出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一般婴儿在6~8个月时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第一颗多为下颌乳中切牙,然后是上颌相对应的牙齿。大概每4~5个月,萌出一颗乳牙。在两岁半时,所有乳牙都长齐了。一般来说,女孩比男孩出牙早。
如果9个月的婴儿还没长牙,就要注意是否有全身性疾病或局部因素,排除“无牙畸形”。一般全身性疾病包括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克汀病等,所以要及时就医,以免贻误。如果是局部因素导致的,可在口腔科就诊,进行局部治疗。
长乳牙也是婴儿阶段性发育的监测指标。乳牙钙化从胚胎3个月开始,3岁时完成,因此宫内孕期及婴儿出生后4个月内的营养摄入情况,对出牙时间早晚很重要。有研究结果显示,营养状况差的儿童长乳牙都比较缓慢,相对延迟。健康的牙齿生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素和激素调节。所以,鼓励孕妇及婴儿多晒太阳,在孕期头3个月,注意补充维生素D及钙。
母婴专家温馨提示:9个月的婴儿还没长牙要及时就医。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宝宝顺利的长牙,我们要注意以上的事项。孩子长乳牙时,可给他能咬的玩具或磨牙棒,以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黏膜顺利长出。
清宫后肚子有点隐隐的痛是怎么回事
清宫术后一般三天内会出现肚子有点隐隐的痛,大多数都是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缓解。也有部分敏感的女性,这种疼痛会持续几天左右,这主要可能是子宫收缩引起的,如果小腹隐痛并且伴随着阴道流血增多,那就要及时就医诊治。
清宫后肚子有点隐隐的痛 清宫后肚子有点隐隐的痛正常吗
清宫后3天左右肚子有点隐隐的痛是正常现象。
清宫术后一般三天内会出现肚子有点隐隐的痛,大多数都是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缓解。也有部分敏感的女性,这种疼痛会持续几天左右,这主要可能是子宫收缩引起的,如果小腹隐痛并且伴随着阴道流血增多,那就要及时就医诊治。
9个月的婴儿还没长牙要及时就医
乳牙共有20颗,上下各10颗,牙齿萌出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一般婴儿在6~8个月时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第一颗多为下颌乳中切牙,然后是上颌相对应的牙齿。大概每4~5个月,萌出一颗乳牙。在两岁半时,所有乳牙都长齐了。一般来说,女孩比男孩出牙早。
如果9个月的婴儿还没长牙,就要注意是否有全身性疾病或局部因素,排除“无牙畸形”。一般全身性疾病包括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克汀病等,所以要及时就医,以免贻误。如果是局部因素导致的,可在口腔科就诊,进行局部治疗。
长乳牙也是婴儿阶段性发育的监测指标。乳牙钙化从胚胎3个月开始,3岁时完成,因此宫内孕期及婴儿出生后4个月内的营养摄入情况,对出牙时间早晚很重要。有研究结果显示,营养状况差的儿童长乳牙都比较缓慢,相对延迟。健康的牙齿生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素和激素调节。所以,鼓励孕妇及婴儿多晒太阳,在孕期头3个月,注意补充维生素D及钙。
妊娠剧吐要及时就医
生活实景:近半月不想吃,住院了
供职于南宁市某外贸公司的李女士,所产生的孕吐有些“不正常”。怀孕刚满1个月,孕吐就汹涌而来。她常常是东西刚碰到嘴唇,还没吃到嘴里就往外吐,胃里没有东西时就吐胃液和胆汁。
当丈夫把她带到医院时,李女士已经近半个月没怎么吃东西了。经过检查和每天打7瓶营养素的静脉补充,一个星期后,李女士出院了。虽然她的孕吐症 状得到了缓解,能够勉强进食了,但每天仍要吐上5~6次。即使到了孕24周后,每天还会吐一次,而孕吐的症状到孕32周时才逐渐消失。
专家建议:妊娠剧吐 及时就医
“这在医学上叫做妊娠剧吐。”苏玉萍称,大多数孕妇会在怀孕5~6周开始出现孕吐,到13~15周时逐渐减轻并消失。但极少数孕妇会出现频繁恶 心呕吐、不能进食的剧烈反应,从而导致体液失衡、电解质紊乱,使身体动用体内的脂肪,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应对妊娠反应的妙招
如何应对妊娠反应?记者采访了几位“过来人”,为大家提供一些应对孕吐的饮食妙招。
梁女士:缓解孕吐,我的办法就是喝醋蛋汤。具体做法是把白糖、米醋和水调匀,然后煮沸加入调匀的鸡蛋液即可。醋蛋汤酸甜可口,既可以开胃,又能缓解孕吐。
黄女士:对于像我一样“晨吐”厉害的准妈妈,可以在早晨呕吐后吃一些干的食物,比如饼干、面包片等。如果要吃液体食物,就把固体食物和液体食物间隔一段时间分开吃。
王先生:我妻子怀孕时,对小红枣情有独钟。她喜欢每天含上七八颗在嘴里,像嚼口香糖似的慢慢嚼。可能是因为我妻子喜欢这样吃红枣的原因,她的妊娠反应非常轻,而且多吃红枣还能补铁,一举两得。
睡觉流口水是什么原因 口腔疾病
如果睡姿正确,正常情况下人是不应该会留口水的,因为无论是睡着还是清醒状态,人都会将口水咽下去,但是如果有口腔疾病,比如溃疡、疼痛等等,就会因为疼痛而分泌过多的唾液,从而导致流口水现象,如果你发现口腔有疼痛,要及时就医。
身体的异常疼痛要及时确诊
1.胸痛
预防心脏病学专家亚瑟·阿加特斯顿博士表示,多项研究发现,女性心脏病症状比男性更宽泛。但是心脏病有三大关键症状:胸痛挥之不去、气短以及上半身出现异常疼痛。出现其中之一,应立即就医。
2.严重头痛
一般为偏头痛。但是如果不出现偏头痛的其他症状,那么突然严重头痛则可能是脑动脉瘤的信号,在数分钟内会导致大脑损伤。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心脏病专家埃尔莎·格蕾丝·吉亚迪纳博士表示,这种情况危险极大,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牙齿跳痛
经过口腔专家金伯利·哈姆斯博士表示,在我们人体的表面上面的珐琅质受损的时候就会造成我们的牙神经外露,从而就会导致牙齿的跳痛,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的进行修补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口腔细菌的进一步去伤害牙神经。
4.身体一侧剧烈疼痛
感觉右侧剧痛,同时伴有恶心和发烧,可能是阑尾炎。对女性而言,还可能是卵巢囊肿。加州大学脑神经科学与女性健康中心胃肠病专家常林博士表示,两种情况都需要看急诊。
5.腹部胀气疼痛
腹部胀气疼痛最糟糕的情况就是癌变了。据美国妇科癌症基金会2007年公布的数据,卵巢症状包括:腹部胀气、骨盆或腹部疼痛等。
6.背痛伴脚趾刺痛
亚特兰大骨科与运动科学专家莱萨·格里芬博士表示,这种情况可能是椎间盘压迫神经所致。不及时治疗,容易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
7.腿痛伴浮肿
腿痛伴有浮肿可能是深层静脉血栓症(DVT)的症状。勒诺克斯山医院心血管疾病专家苏珊娜·斯坦鲍姆博士表示,局部按摩和及时走动有助于缓解疼痛。但是,一旦血栓随着血液流动至心肺,则会导致缺氧等危险。因此,务必经常检查。
哪类痛经需要及时就医
【痛经级数自测】
1、腹痛难忍2分
2、腹痛明显1分
3、坐卧不宁2分
4、休克4分
5、面色苍白1分
6、冷汗淋漓2分
7、四肢厥冷2分
8、需卧床休息2分
9、影响工作学习2分
10、伴腰部酸痛1分
11、伴恶心呕吐1分
12、伴肛门坠胀1分
13、用一般止痛措施疼痛暂缓1分
14、用一般止痛措施不缓解 2分
15、疼痛一天以内1分
16、疼痛期每增1天加2分
自测结果:
轻度一级
轻度一级:积分为0-4分。此类疼痛可通过心理、饮食的调节缓解,适当饮用姜茶、红糖水、玫瑰花茶,将可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中度二级
中度二级:积分为4-10分。此类疼痛可适当选择药物治疗,采用温和有效的中药对身体进行调理是一种很健康的方式。中医学在原发性痛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可请医师开中药方子进行长期调理。
重度三级
重度三级:积分为10-20分。拉响警钟,目前的生理疼痛已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对于年轻女孩而言,重度生理疼痛不仅影响学习,对身体发育也有严重影响。对于成熟的女性而言,重度生理疼痛有可能诱发不孕症、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应及时到医院查明引起痛经的原因,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痛经时,会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刺痛、隐痛、坠痛、痉挛性疼痛等,严重者疼痛会延至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同时,可能发生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
一级痛经为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这类痛经人数占到总数的45.73%;二级痛经为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用止痛措施能使疼痛暂缓,约占痛经总数的40.72%;三级痛经为小腹疼痛难忍,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患者常会有腰部酸痛、冷汗淋漓、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等症状,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约占痛经总数的13.55%。
如果您的痛经程度达到二级以上,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此外,无论身体是否已触及疼痛的警戒线,都应随时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使自己从容的面对生活压力,是减少生理疼痛的必要环节。
什么样的便秘需要及时就医呢
如果有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和肿瘤家族史、结肠息肉家族史,亲,即使医院再挤、工作再忙,请您务必去医院就诊。因为很可能是有器质性病变的存在。当然对于慢性便秘者,如果生活调节无效,也请往消化科门诊或专门的便秘门诊就诊。
老花眼突然好了更要及时就医
65岁的王大妈双眼“老花”多年了,最近却突然明显感觉看东西清楚了。对此,王大妈感到格外高兴,心想终于可以把困扰自己多年的老花镜扔掉了。可是,听社区医生介绍,她这种情况并不是“返老还童”的征兆,必须要到专科门诊接受检查。对此,王大妈很不解。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中老年人说:“老花眼多年了,最近看报纸,不带老花镜也能看清,看来要返老还童了。”话语中表现出来的不是担心,而是高兴。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XX眼科医院眼底病中心医师表示,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就医,往往会延误疾病的诊治,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所以,中老年人一定要认识“老花不花”的病因。
“老花眼”及其主要表现
“老花眼”又称老视,指中老年人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这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很多人认为,老花眼就是远视眼,其实是错误的。虽然表现上两者相同,但是病因是完全不一样的。”医师称,远视眼常常是由于眼球发育异常引起的,发病者往往是儿童和青少年。而老花眼往往是由于晶状体随年龄的增加而弹性减弱,进而调节力下降,视物时近处的物体在视网膜的后面成像,发生“老花”,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
老花眼的表现主要有:视远如常,视近则模糊不清,将目标移远即感清楚,故常不自主地将近物远移;平日不能穿针引线,日照或灯光很好时,阅读没有问题,当光线变暗时,看不清楚字;眼睛易疲劳,看一会儿书,就觉字迹模糊,或者头疼、眼酸、眼胀及嗜睡等。不同屈光不正的人也有不同的表现:原先近视者,发觉戴近视镜看报时,反而有种不适感,验光发现变正视眼了;原先有远视者往往比一般人更早出现老花。
“老花不花”可能受早期白内障、血糖过高及药物中毒影响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老花眼一旦出现,是不会好转的,除非眼部出现病理性的变化。”医师提醒道,“要警惕早期白内障、血糖过高以及药物中毒影响。”
白内障早期,晶状体由于吸收水分而膨胀变厚,晶状体凸度和屈光力增加,并因此抵消掉部分老花,从而起到了老花镜的作用,因此出现“老花眼不花”的现象。医师表示,这种现象是短暂的,随着白内障的发展,到了白内障“成熟期”,晶体内水分吸收,屈光度降低,视力会严重减退。
“如果对‘老花不花’现象没有意识到其潜在的危险,不及时就医,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医师说,“比如,早期膨胀的晶体,会引起房角的关闭,导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会引起视力不可逆的丧失。”
血糖过高也会缓解老花。糖尿病患者由于过高的血糖,导致晶状体代谢失调紊乱,房水被动渗入晶状体内,使晶状体膨胀,凸度和屈光折射力增加,也可起到暂时提高视力的作用,使老花眼症状减轻;而当血糖下降或恢复到正常时,老花症状会再次出现。
“少数药物中毒也能影响老花程度,比如,当所从事的工作长期接触磺胺、钾、汞、铅等化学药物时,就可能影响到晶状体的代谢。”医师说,“但这些情况很特殊,一般很少发生。”
平时要注意眼部保健,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眼部疾病
当出现“老花”时,除了配镜外,中老年人还应学会眼部保健,平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食物和果蔬,多吃豆类、谷类等粗粮。而面对突如其来的“老花不花”,医师表示,应理智对待,及时就医,明确眼部疾病。
“如果发现有白内障,应尽早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以免因失去治疗时机,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等。”医师说,还有一些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应定期就医,及早明确是否患有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以便进一步对相关疾病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