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睡眠过多更易患中风吗
老人睡眠过多更易患中风吗
很多老年人退休在家每天无所事事,于是就养成了晚睡晚起的坏毛病,那么这样对老年人的健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大家都知道,睡觉太少人就会生病,很多人却不知道,睡得太多同样不好。近日一则消息称,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50岁以上女性每天睡9小时中风的风险会增加。如果睡眠过多,不仅消除不了疲劳,还会影响健康和智力。
在睡眠时间中,死亡率最低的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
风险1:
中风和糖尿病
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对9万多名50—79岁的女性进行了长达7年半的调查后发现,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中风危险比睡7小时的人要增加70%,睡眠时间是增大中风危险的独立因素。南京脑科医院的专家介绍,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如果睡眠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血液黏稠度增加就容易诱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
有关专家介绍,还有一项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太长,也有可能诱发糖尿病,调查发现,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8小时的人,身体最为健康。如果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约2倍;如果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则会增加3倍多。
有调查显示,一天睡眠少于6小时会损害一个人的健康。同时,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同样也会危害健康。在睡眠时间的调查中,死亡率最低的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一天睡眠时间平均在4小时以下或是10小时以上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死亡率都相当高。
风险2:
呼吸道、心脏和消化疾病
小李是一所学校的老师,喜欢睡懒觉,暑假里常常一睡就是10多个小时。他发现自己的身体还是比较差,常常动不动就感冒。医生帮他分析认为,他常常感冒可能和他喜欢睡懒觉有关系。
卧室中早晨空气最污浊,即使虚掩窗户还是有部分空气未流通,不洁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埃,对呼吸道抗病能力有影响。而对于长期睡眠时间过长的那些闭门贪睡者,平时运动就少,再加上卧室内污浊的空气,就容易经常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
人活动时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脏排血量增加。人休息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心跳、收缩力、排血量下降。如果睡眠过多,就会破坏心脏休息和运动的规律,心脏一歇再歇,最终会使心脏收缩乏力,稍一活动便心跳不一、心慌乏力。另外,如果睡眠过多,就无法按时进餐,胃肠发生饥饿性蠕动,打乱了胃液分泌规律,影响消化功能。
风险3:
越睡越懒,智力下降
“一晚睡10个小时,为什么白天还是无精打采呢?”在某公司上班的小陈简直想不通,以前,他常抱怨自己睡得太少,以致头昏脑涨。但每天增加了睡眠时间,还是没精神,上班时反应慢,被老板骂了好多次。
专家解释,大部分人会认为,消除疲劳就应该多睡觉。其实,想用增加睡眠时间来获得健康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睡眠时间过长的人,就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一夜休息后,肌肉和关节会变得松弛,醒后立即活动可使肌张力增加,也可使肌肉的血液供应增加,使骨骼、肌肉组织处于修复状态,同时将夜间堆积在肌肉中的代谢产物消除,有利于肌肉组织恢复运动状态。经常睡懒觉的人,因肌肉组织错过了活动良机,起床后会感到腿软、腰骶不适,周身无力。睡懒觉的人睡眠中枢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其他神经中枢由于受到抑制时间太长,恢复活动的功能就会变得相对缓慢,因而会感到终日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甚至智力下降。
健康睡眠时间6-8小时
那么,究竟每天要睡多久才有利于健康呢?专家认为,对于成年人来说,6-8小时是其所需的标准睡眠时间,老年人在这个标准上再减少1-2个小时,青少年可以增加1-2个小时。对于婴幼儿来说,睡眠时间则需要更长。
因此,对于赋闲在家的老年人,应该合理的安排每天的休息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当然,睡眠时间多少最健康,还需要依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判断自己的健康睡眠时间的标准,应该以第二天不会感到身体疲乏、感觉精力充沛来判定。
抽烟过多易患肺癌
肺癌是癌症杀手榜中占据前三一直的癌症,很多人都死在肺癌的枪口之下。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肺癌要远离烟酒。下面去来了解一下肺癌找上门之前身体会出现哪些信号。
肺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长期身处二手烟环境、工作中长期接触烟雾灰尘的人群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当然,临床上也遇到过生活方式都很健康、没有家族史的人患上肺癌。其实,每个人都携带癌症基因,是否发病与自身免疫功能、空气污染等都有关系。但总的来说,高危人群更容易患上肺癌,因此,建议大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远离烟酒,保证睡眠,多做运动,以降低肺癌风险。
医学上用吸烟指数来表示累积吸烟量与肺癌的关系,吸烟指数=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的年数。假如一位烟民每天抽20支烟,连抽了20年,那么他的吸烟指数就是20×20=400,若吸烟指数》400,就应被列入风险人群了。如果一年按365天算,也就意味着,抽了7300包烟后,也就是146000个烟,患肺癌风险将大大增加。
老人睡觉应注意什么
1.睡“回笼觉”
有的老年人晨练回家后,喜欢继续睡觉。这样的习惯不仅会影响晨练效果,还不利于心肺功能恢复。而且,晨练时肌肉产生的代谢物—乳酸不易清除,反而使人感到精神恍惚,四肢松弛无力。
2.午睡不当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30~60分钟为宜。避免睡在风口上,腹部要盖点东西,以免受风寒。饭前午睡效果更好,即使只睡半小时也比饭后睡两小时消除疲劳的效果好。
3.睡眠过多
有的老年人,睡眠时间超过10个小时。其实,嗜睡与老人血管硬化有关,睡眠时间过长的老人比睡眠少的同龄老人,心脏病发生率高出1倍,脑卒中高出4倍。另外,入睡状态心率较慢,血液流动速度减缓,容易出现血栓。
很多老人在退休后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不过,加拿大的最新研究发现,与每晚睡眠超过7小时或不足7小时的老年人相比,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的老人其大脑衰老可推迟两年。
老人缺维C有哪些表现
各种维生素,对老人而言非常重要。例如维生素A,有维持上皮细胞健康、增强视力、增加对传染病抵抗力等功效;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够很好的帮助人体清除体内废物,能使体内的组织和细胞更加的健康,抗肿瘤、调节脂质代谢、预防血管硬化、改善末梢循环、预防老年性白内障、减轻更年期综合症症状等抗衰老作用。而维生素C,则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对老人同样重要。尤其在冬春季,适量补充维生素C对老年人大有裨益。报道显示,老人患脑卒中(俗称中风)的几率要比其他季节大很多,这很有可能就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所致。
英国剑桥大学曾对2万多名40~79岁的中老年人进行一项前瞻性研究,调查了他们血清中的维生素C水平与中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血清中维生素C水平较低的人更容易患中风,血清维生素C水平最高的人患中风的几率比血清维生素C水平最低的人要低42%。
为什么缺维生素C更易中风呢?据专家分析,是由于维生素C有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抗凝血和保护血管。冬春季节,受寒冷刺激,人体内的维生素C水平呈较低状态,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相对较弱;而且,维生素C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它参与机体的重要氧化还原过程,还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当老人缺乏维生素C时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这类感染可促进血液凝集,导致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发生。
所以,冬春季节老年人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鲜枣、红果、橙子、柠檬、柑桔、猕猴桃、酸枣等。蔬菜中的油菜、小白菜、雪里蕻、柿椒、辣椒、苦瓜等维生素C含量也较高。
睡眠过多易患脑中风,你听说过吗
急性脑血管病按其原因来说,应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其临床表现及后果虽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其病因是迥然不同的。可谓相差一字,相隔百里。
出血性的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而缺血性脑血管病则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临床上大多数的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或血管硬化所致的血管破裂出血,少数是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破裂出血。如果出血在脑实质内,就叫脑出血;如果出血在脑实质外,蛛网膜下腔内,就叫蛛网膜下腔内,就叫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地说,后者的症状和体征都比前者为轻,因而病死率亦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和脑血栓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很有密切关系。脑栓塞绝大多数是由于心脏内的小栓子脱落而随血流流到脑血管内,从而堵塞了大脑的供应动脉而引起脑缺血。犹如水渠被堵,浇灌区的农作物受旱的道理一样,脑子得不到营养和各种有用物质,脑细胞的功能便会受创损害。
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单从症状和体征上来鉴别,有时确有其难处,但新近应用头部ct等先进仪器的检查,已为确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治疗也更加确切,更有针对性。在内科治疗上,脑缺血性疾病主要是采用扩张血管、疏通微循环、活血化瘀及抗凝血药物等;而出血性脑血管病则多应用脱水、止血、降低血压等药物。如果将治疗脑缺血病的药物误用于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身上,不但徒劳无益,反而会雪上加霜。两者在外科治疗上两者也有所不同。对脑出血主要是清除血肿,切除出血的病因(如摘除出血的动脉瘤)若脑水肿严重时,则手术减压。而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要把堵塞了的脑血管想办法疏通,或用手术作血管搭桥,重新建立供血管道,以滋养“干扰”的脑子,恢复脑的功能。
中风会遗传吗
中风和遗传的关系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父母、兄弟、姐妹患中风时,本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中风。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中风就具有遗传性。因为一个家庭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会非常相似,因此即使家族中同时出现几名中风患者也不能证明其遗传性。
近来有专家对双胞胎进行研究(调查双胞胎中一名患中风时,另一名患中风的概率的研究)显示同卵生双胞胎比异卵生双胞胎患中风的概率高五倍。这也说明确实存在某种遗传因素。
但是至今还不能确定中风本身是否遗传。因为引发中风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就是具有某种程度的遗传性的,因此中风的遗传是以高血压、糖尿病等遗传性状为基础的二次遗传,还是中风本身遗传,这一点还不能确定。因此父母、兄弟、姐妹患中风,本人并不一定会患中风,没有必要过分担忧。
最好了解父母、兄弟和姐妹因为什么患上了中风。如果因高血压、糖尿病等患中风,那么您也有患中风的可能性。因此有家族史的人更应该具有健康的生活习惯,有规律地进行健康检查预测,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老人常后仰洗头易患中风
新年换新颜,过年前,去美容美发的人也多起来了。但据媒体报道,近期各地频频出现老年妇女在做美容时发生中风的例子,而且大部分都发生在后仰洗头的时候。
急诊科专家称,大部分老人都有颈椎退行性病变,脑供血自然不足,后仰洗头时,会过度扭曲颈椎,引发椎动脉痉挛,从而引发动脉出血,导致中风发生。
急诊科专家还称,其实身体前倾采用传统的低头洗法更安全,低头是习惯性动作,不会过度刺激椎动脉。因此,专家提醒,美容美发场所几乎全是后仰式洗头发,一年忙到头的游子新年回家,若想为年老父母表孝心的话,不妨亲自在家为老人低头洗发,以防发生意外。
此外,洗头时水温要适宜,过冷过热都会刺激血管,造成血管收缩异常。那些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尤其要小心,医生提醒,如果近期血压不稳,更要避免后仰洗头。此外,还应注意不要穿颈口过紧的衣服,这样也会妨碍血液循环,引发不适。
老年妇女在后仰洗头时如果感觉头晕目眩,应尽快将头抬起,保持正常体位。出现中风症状后,要缓缓改变体位,身体放平,尤其是头部要放平,同时要监测血压。如果出现呕吐症状,要将患者颈部稍稍后仰,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发生。这时可服用一些抗血小板和活血化瘀的药物,实在不能缓解的话,就需要输液或住院治疗了。
老人春季养生的禁忌
一、忌脱衣过早
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百病”。春天气候变化剧烈,乍暖还寒,就是在一天内也常有朝暮凉、白昼暖、午夜寒的变化 。所以,老年人应特别重视防寒保暖,不可过早地脱去冬衣,应多“捂”几天, 以逐渐适应气候的变化。
二、忌睡眠过多
春天人易犯困,老年人睡眠过多,不但会出现肌肉倦怠酸痛等不适,还容易加速血栓形成。一般睡八小时也就足够了。
三、忌懒于活动
春光阳光明媚,早(日出后)晚(晚饭前)多到户外活动,呼吸些新鲜空气,对增强老人的心肺功能、消除困倦、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重要意义。
四、忌日晒过多
春天是紫外线十分强烈的季节。所以,中午前后阳光最强烈的时候,不宜多在室外活动,春游时要戴上宽边遮阳帽或打遮阳伞,以防引起日光性皮炎、皮肤癌症等。
五、忌情绪波动
俗语说:“春天到,痴子闹”。春天气压变化较大,人的情绪也多不稳定。这也是春天为什么各种精神性疾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所以,春天老年人一定要重视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各种强烈不良精神剌激,以免因情绪骤然有大的波动而诱发中风、心梗以及严重的精神性疾病等。
老年人春季养生的必备食物
一、忌脱衣过早
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百病”。春天气候变化剧烈,乍暖还寒,就是在一天内也常有朝暮凉、白昼暖、午夜寒的变化。
所以,老年人应特别重视防寒保暖,不可过早地脱去冬衣,应多“捂”几天,以逐渐适应气候的变化。
二、忌睡眠过多
春天人易犯困,老年人睡眠过多,不但会出现肌肉倦怠酸痛等不适,还容易加速血栓形成。
一般睡八小时也就足够了。
三、忌懒于活动
春光阳光明媚,早(日出后)晚(晚饭前)多到户外活动,呼吸些新鲜空气,对增强老人的心肺功能、消除困倦、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重要意义。
四、忌日晒过多
春天是紫外线十分强烈的季节。
所以,中午前后阳光最强烈的时候,不宜多在室外活动,春游时要戴上宽边遮阳帽或打遮阳伞,以防引起日光性皮炎、皮肤癌症等。
五、忌情绪波动
俗语说:“春天到,痴子闹”。
春天气压变化较大,人的情绪也多不稳定。
这也是春天为什么各种精神性疾病增多的主要原因。
所以,春天老年人一定要重视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各种强烈不良精神剌激,以免因情绪骤然有大的波动而诱发中风、心梗以及严重的精神性疾病等。
体瘦老人最容易患中风
据报道,一个研究小组,五年来对3975名患有高血压的60岁以上老人进行跟踪调查后得出了上述结论。
体瘦老人一般身体比较虚弱,抵病能力弱。另外,体瘦老人有可能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不过沃瑟希尔?斯莫勒也表示,体瘦老人易患中风和死亡率高的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成果表明,不分年龄减肥瘦身的做法显然不妥。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向70岁左右的老人传递这样的信息:从保持健康的角度来看,没有必要刻意减肥瘦身,更不要为了瘦身只吃水果而不吃其它食物。当然,也没有必要刻意增加体重。
睡眠过多也是病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6日报道,新加坡莱佛士医疗集团的普通科医生Shirley Kwee表示,睡眠对身体有益,缺乏睡眠健康会出现许多问题。
“但睡眠过多也会令身体出现许多毛病,例如糖尿病风险增加、过度肥胖及心脏病等,而这也可能是生理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征兆。”
她指出,研究发现,睡眠过度的人罹患心脏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38%,抑郁症及嗜睡症的高发率也与睡眠过多有关。
但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睡眠过多以致影响健康呢?毕竟,有些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比其他人多。
Shirley Kwee表示,人们所需的睡眠时间取决于年龄、总体健康情况及活动水平。专家建议,一个正常、健康的成年人每晚睡眠时间应为6至8小时。
若睡眠时间长期超过这个时数范围,则为睡眠过多。在这种情况下,Shirley Kwee建议应该去看医生,检查是否有潜在健康问题。
如果每晚睡眠的时间在建议范围内,但醒来后仍然感到疲倦,那就应该检讨咖啡因及酒精的摄入量,因为两者都会影响睡眠素质。
Shirley Kwee还提醒,在各大城市,很多人会在周末补眠,但这样做未必能够全面恢复体力,也不一定能提高免疫力。
她说,周末补眠并不能抵销周中连番熬夜所带来的疲累。当然,如果你生病了,或承受的压力过大,身体就会发出需要额外休息的讯号,这时你应该顺从身体的指示。
缺维C更易中风吗
冬春季,身边的老人患脑卒中(俗称中风)的几率要比其他季节大很多,这很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所导致的。
英国剑桥大学近日对2万多名40—79岁的中老年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调查了他们血清中的维生素C水平与中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经过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血清中维生素C水平较低的人更容易患中风,血清维生素C水平最高的人患中风的几率比血清维生素C水平最低的人要低42%。
为什么缺维生素C更易中风呢?原来,维生素C有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抗凝血和保护血管。冬季,受寒冷刺激,人体内的维生素C水平呈较低状态,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相对较弱;而且,维生素C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它参与机体的重要氧化还原过程,还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当老人缺乏维生素C时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这类感染可促进血液凝集,导致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发生。
所以,老人冬春季节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柚子、蔬菜、豆类、瘦肉、鲜鱼、鸡蛋及牛奶等,以提高免疫力。
高血压是造成中风的主要原因
一、高血压:调查发现,脑中风患者中,大多数人血压偏高,对于老年人来说,应该积极防治高血压。还需要注意的是,肥胖、吸烟、抑郁等是引发中风的危险因素,而其他的一些因素也能引起中风。
二、季节:季节和气候对于脑中风的发病也是有很大影响的,特别是春季和晚秋季节,也是脑中风的高发季。晚秋和早春易患中风病都与0℃以下的气温有关,且多在气温骤降的72小时内。因此,注意0℃天气,及时防寒、服药,是防止中风病的有力措施。
三、低蛋白质:如果老年人血液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也是容易患上脑中风的。单就预防中风病来说,多吃鱼、蛋、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比低脂饮食更为重要。
四、遗传因素:脑中风的出现也是受到遗传因素影响的,有家族史的人,患者脑中风的几率会偏高。有家族病史的人,患中风病的危险比没有家族病史者高10倍。因此,人们在预防中风病时,不能不考虑到自己是否属患中风病的高危人群。
睡眠过久容易中风
1、睡眠过久容易中风
国内目前没有具体数据统计,但睡眠时间过长肯定会影响健康。一般而言,每天睡6-8小时为宜。睡眠超过9小时的中老年人,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中风。另外,睡眠时间过长,还会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影响体内堆积的废物排出。
如果长期睡眠不足,觉得怎么也睡不够,应该改变的不是睡眠时间,而是睡眠周期,“可以晚上早点睡”。
2、餐后不宜马上睡觉
进餐后往往容易出现倦意想要睡觉,最好强制自己不要去睡。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耿引循指出,如果吃饱就睡,容易因脑供血不足而形成血栓。
有的人喜欢开灯睡觉,这是不对的,一旦就寝应该马上熄灯。
3、注意保暖不提倡裸睡
睡眠的学问很多,“冬宜冻脑,卧不覆首”,在睡眠时脑部要“冻”,要清凉;而腹部则宜暖,因为睡眠时人进入安静的状态,气血运行缓慢,寒邪易入侵。
有些人喜欢裸睡,认为这样可以全身放松,提高睡眠质量,但裸睡并不适合老年人。老年人阳气已虚,更应注意保暖,穿衣服睡觉。
4、睡仙陈抟的侧卧安睡法
相传,宋代道士陈抟是著名的睡仙,他非常会睡,独创了卧式睡功修炼法。陈抟晚年隐居华山,活了118岁。他的秘诀是,如果左侧睡,就将左腿和左臂弯曲,用手上接头部,同时,把右腿伸直,将右手放在右大腿上;右侧卧时,则相反。它对安睡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