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预防:1.患者最好不要在人多的地方去,避免传染给他人。如果在冬季一定要带口罩。 中药泡茶喝,单味中药贯众20克,加入300毫升开水中,20分钟之后服用,如果是集体宿舍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同样方法每人自服为宜。

2、宜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稀软、少油腻,以清淡、爽口为宜。高热、食欲不好者,适宜流食、半流食,如米汤、蛋花汤、豆腐脑、豆浆等。流感高热、口渴咽干者,可进食清凉多汁的食物,如莲藕、百合、荸荠等。

3、饮食宜少量多餐:如退烧后食欲较好,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如面片汤、清鸡汤、龙须面、小馄饨、肉松粥、肝泥粥、蛋花粥。

4、多食蔬菜、水果等食物:补充由于发热所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增强抗病能力。蔬菜、水果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同时可补充大量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

通过了解了这些方法,那么在生活当中,才可以有效的提醒自己,做好预防保健工作,也希望每一个人在生活当中,都能够重视这些问题,毕竟这种疾病的出现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预防,给我们健康造成的危害也就会更加的严重,所以大家就需要科学的防治解决。

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哮喘病

哮喘病英文: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俗称“吼病”,祖国医学称“哮证”,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根据权威机构济南哮喘病医院哮喘病可分类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过敏性哮喘、 药物性哮喘、 老年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哮喘 、运动性哮喘 、儿童性哮喘等十几类。

气管炎

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炎性变化,粘液分泌增多,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本病早期症状较轻,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且病程缓慢,故不为人们注意。晚期病变进展,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肺功能遭受损害,影响健康及劳动力极大。本病为中国常见多发病之一,几十年临床数据表明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吸烟患者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在中国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较城市发病率稍高。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多数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主要为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风疹病毒等。较常见的细菌为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沙门氏菌属和白喉杆菌等。此外气温突变、粉尘、烟雾和刺激性气体也能引起支气管炎。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又分慢性支气管炎和急性支气管炎两种。急性支气管炎以流鼻涕、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并有咽声音嘶哑、喉痛、轻微胸骨后摩擦痛。初期痰少,呈粘性,以后变为脓性。烟尘和冷空气等刺激都能使咳嗽加重。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特别是早晚咳嗽加重。如果继发感染则发热、怕冷、咳脓痰。临床数据表明冬季,是此病的高发季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一种不可逆的慢性肺部疾病,包括两类: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及肺气肿(emphysema)。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有一些明显的肺外效应,可加重一些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加重,多与肺部对有害的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 的特征性病变气流受限,是小气道病变(闭塞性细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患者中这两种原因所占的比例不同。COPD 的自然病程是可变的,且每个病人的病程都不一样。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特别是当病人持续暴露于有害环境时。COPD对病人的影响不仅取决于气流受限的程度,还取决于症状(特别是气促和活动能力的下降)的严重程度,全身效应以及有无合并症。

肺心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 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在中国是常见病,多发病。2000~2002年在全国调查了二千多万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1992年在 北京、湖北、辽宁某些地区农民中普查了十万余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7%,基本与前相似。居住在高原(如 东北、华北、西北),日照不足又过于潮湿的西南地区及抽烟的人群患病率为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91.2%以 上患者年龄在41岁以上。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随职业的不同患病率依次为工人、农民及一般城市居民。患病率最高可达15.7%~49.8%。本病占住院心脏病的构成比为46%~38.5%。多数地区占第3、4位,1980~1989年的构成比仅2.49%,占第8位,这与冠心病、心肌炎发病率与收治率例数增高有关。在气候严寒的北方 及潮湿的西南地区则为首位。

肺结核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简称TB)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 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造成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呼吸系统在人体的各种系统中与外环境接触最频繁,接触面积大。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每日有

呼吸系统疾病

12000L气体进出于呼吸道,在3亿-7.5亿肺泡(总面积约100m2)与肺循环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从外界环境吸取氧,并将二氧化碳排至体外。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异性蛋白过敏原、尘粒及有害气体等皆可吸入呼吸道肺部引起各种病害。其中以肺部感染最少为常见,原发性感染以病毒感染最多见,最先出现于上呼吸道,随后可伴发细菌感染;外源性哮喘及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吸入生产性粉尘所致的尘肺,以矽肺、煤矽肺和石棉肺最为多见;吸入水溶性高的二氧化硫、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会发生急、慢性呼吸道炎和肺炎,而吸入低水溶性的氮氧化合物、光气、硫酸二甲酯等气体,损害肺泡和肺毛细血管发生急性肺水肿。

肺有两组血管供应,肺循环的动、静脉为气体交换的功能血管;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为气道和脏层胸膜等营养血管。肺与全身各器官的血液及淋巴循环相通,所以皮肤、软组织疖痈的菌栓、栓塞性静脉炎的血栓、肿瘤的癌栓,可以到达肺,分别引起继发性肺脓肿、肺梗塞、转移性肺癌。消化系统的肺癌,肺部病变亦可向全身播散,如肺癌、肺结核播散至骨、脑、肝等脏器;同样亦可在肺本身发生病灶播散。

肺循环的血管与气管-支气管同样越分越细,细小动脉的截面积大,肺毛细血管床面积更大,且很易扩张。因此,肺为一个低压(肺循环血压仅为体循环血压的1/10)、低阻、高容的器官。当二尖瓣狭窄、左心功能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和营养不良的低蛋白血症时,会发生肺间质水肿,或胸腔漏出液。

一些免疫、自身免疫或代谢性的全身性疾病,如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硬皮病等都可累及肺部。肺还具有非呼吸性功能,如肺癌异位性激素的产生和释放所产生内分泌综合证。

二、社会人口老龄化

随着科学和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寿命延长的速度也迅速加快。据记载两千年前的平均寿命仅次于20岁,18世纪增为30岁,到19世纪末达40岁。据联合国人口司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将增至11.21亿,占世界人口13.7%,其中发展中国家为12%,发达国家达23%。1993年底,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210万,占总人口的16%,到此为止2025年老人将达400万,占28%以上。呼吸系统疾病如慢阻肺、肺癌均随年龄的增加,其患病率亦随之上升;由于老年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且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即使各种新抗生素相继问世,肺部感染仍居老年感染疾病之首位,常为引起死亡的直接因素。

三、大气污染和吸烟的危害

病因学研究证实,呼吸系统疾病的增加与空气污染、吸烟密切相关。有资料证明,空气中烟尘或二氧

呼吸系统疾病

化硫超过1000ug/m3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显著增多;其他粉尘如二氧化碳、煤尘、棉尘等可刺激支气管粘膜、减损肺清除和自然防御功能,为微生物入侵创造条件。工业发达国家比工业落后国家的肺癌发病率高,说明与工业废气中致癌物质污染大气有关。吸烟是小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癌关切。1994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吸烟是世界上引起死亡的最大“瘟疫”,经调查表明发展中国家在近半个世纪内,吸烟吞噬生灵6千万,其中2/3是45岁至此65岁,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早死20年。如按目前吸烟情况继续下去,到2025年,世界每年因吸烟致死将达成1000万人,为目前死亡率的3倍,其中中国占200万人。现在中国烟草总消耗量占世界首位,青年人吸烟明显增多,未来的确20年中,因吸烟而死亡者将会急剧增多。

四、吸入性变应原增加

随着中国工业化及经济的发展,特别在都市可引起变应性疾病(哮喘、鼻炎等)的变应原的种类及数量增多,如地毯、窗帘的广泛应用使室内尘螨数量增多,宠物饲养(鸟、狗、猫)导致动物毛变应原增多,还有空调机的真菌、都市绿化的某些花粉孢子、有机或无机化工原料、药物及食物添加剂等;某些促发因子的存在,如吸烟(被动吸烟)、汽车排出的氮氧化物、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细菌及病毒感染等,均是哮喘患病率增加的因素。

五、肺部感染病原学的变异及耐药性的增加

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结核病(主要是肺结核)患者人数居全球第二,有肺结核患者500万,其中具传染性150万人,而感染耐多药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可达17%以上。由于至今尚未有防治病毒的特效方法,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未有明显降低;自广泛应用抗生素以来,细菌性肺炎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老年患者病死率仍高,且肺炎的发病率未见降低。在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中,革兰阴性菌占优势。在革兰阳性球菌中,耐甲氧西林的细菌亦明显增加;社区获得性肺炎仍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要病原菌,还有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在2003年暴发的SARS,则为SARS冠状病毒感染。此外,免疫低下或免疫缺陷者的呼吸系统感染,则应重视特殊病原如真菌、 肺孢子菌及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

六、医学科学和应用技术进步使诊断水平提高

近年来,生理学、生化、免疫、药理、核医学、激光、超声、电子技术等各领域科研的进展为呼吸系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条件。现采用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一些呼吸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等有了新的、较全面的认识,使疾病更准确、更早期得以诊断。

七、呼吸系疾病长期以来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由于呼吸器官具有巨大生理功能的储备能力,平时只需1/20肺呼吸功能便能维持正常生活,故肺的病理变化,临床上常不能如实反映;呼吸系统疾病的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急等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被人们及临床医师误为感冒、气管炎,而对重症肺炎、肺结核或肺癌等疾患延误了诊断;或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待发展到肺气肿、肺心病,发生呼吸衰竭才被重视,但为时已晚,其病理和生理功能已难以逆转。

冬天怕冷怎么办 防呼吸系统疾病

冬季干冷的空气,容易侵害和损伤呼吸道黏膜,进而导致疾病。运动时,尽量用鼻子呼吸,也可以口鼻并用呼吸,以减轻冷空气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不要张大嘴呼吸,必要时可以卷起舌头,顶住上颚,以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咽喉和呼吸道而伤害肺脏。

冬至谨防呼吸系统疾病

预计往后几天气温缓升

昨日早晨,广东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较前一日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但粤北大部分市县、肇庆以及珠三角北部等25个市县出现了5℃以下的低温。广州市区五山气象站昨日录得最低温度也有8.9℃,较20日上升了2.5℃,早晨能见度在5~15公里。

今天是冬至节气,民间素有“冬至长于岁”、“冬至大如年”之说,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然而,北方一股冷空气恰巧在冬至这天南下赶到广东前来“赴宴”。受这波冷空气的影响,整个广东的气温在今天再次小幅下降,大部分维持晴间多云天气,粤北市县以及中部的部分市县有5℃以下低温,部分市县有冰冻或霜冻,高海拔山区可低至-2℃以下。我省海面有6-7级偏北风。

广州今天的最高温度比昨天小降2℃左右,白天16℃的温度配上暖阳,这个冬至对老广而言虽是冷飕飕的,但也不算是极寒。

不过,这波冷空气持续时间也不长,明天白天起气温会回升,加上有阳光照耀,市气象台预计往后几天温度仍会缓慢爬升,大家又可以美美地享受几天了。

气象专家解释,冬至日开始数九,是苦寒时节,但同时冬至也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它也是古人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气。古时的冬至,作为一个节气和节日,比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更加高大上。

冬至谨防呼吸系统疾病

12月22日为冬至,是“数九寒冬”开始的日子。临床专家提醒,这个时候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各类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其他一些“冬病”进入高发期。

杨镒宇是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PICU的主任医师,他介绍说,冬季是寒冷季节,正是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等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时候。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更是成倍增加,各种疾病也最易在这个节气加重。

杨镒宇表示,儿童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易感冒人群,在这个时节,更应当增强体质以减轻发病的症状,减少发病频率。

另外寒冷的冬季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积极锻炼身体并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市民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定期复查谨防发病。

市民平时可以坚持用冷水洗脸,慢跑、打拳、舞剑等都可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但有晨练习惯的市民应注意,晨练时间不宜过早,以免诱发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复发。

雾霾会引起什么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雾霾主要由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物、矿尘、无机碳、金属元素等组成,它们可以碰撞、组合、反应,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可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果长期处于雾霾环境下,还可能诱发肺癌。

小贴士:外出戴上防雾霾口罩,进入室内应立即洗手。在家开窗通风、要避开早晚霾气浓重的时段,尽量选霾气开始消散的中午开窗。

呼吸系统疾病它的分类有哪些

气管炎

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炎性变化,粘液分泌增多,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本病早期症状较轻,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且病程缓慢,故不为人们注意。晚期病变进展,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肺功能遭受损害,影响健康及劳动力极大。本病为中国常见多发病之一,几十年临床数据表明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吸烟患者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在中国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较城市发病率稍高。

必要建中的就是支气管炎,它可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下面大家来具体的了解它吧。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多数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主要为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风疹病毒等。较常见的细菌为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沙门氏菌属和白喉杆菌等。此外气温突变、粉尘、烟雾和刺激性气体也能引起支气管炎。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又分慢性支气管炎和急性支气管炎两种。急性支气管炎以流鼻涕、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并有咽声音嘶哑、喉痛、轻微胸骨后摩擦痛。初期痰少,呈粘性,以后变为脓性。烟尘和冷空气等刺激都能使咳嗽加重。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特别是早晚咳嗽加重。如果继发感染则发热、怕冷、咳脓痰。临床数据表明冬季,是此病的高发季节。

药茶的功效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药茶中使用甘草有祛痰作用,能促进咽喉咳出痰浊,有效缓解咽喉的炎症;冬虫夏

草浸剂能使肾上腺素的作用加强,使支气管平滑肌发生扩张。对于患有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药茶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的类型

呼吸系统疾病的类型:

哮喘病

哮喘病:俗称“吼病”,祖国医学称“哮证”,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根据权威机构济南哮喘病医院哮喘病可分类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过敏性哮喘、 药物性哮喘、 老年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哮喘 、运动性哮喘 、儿童性哮喘等十几类。

气管炎

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炎性变化,粘液分泌增多,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本病早期症状较轻,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且病程缓慢,故不为人们注意。晚期病变进展,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肺功能遭受损害,影响健康及劳动力极大。本病为中国常见多发病之一,几十年临床数据表明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吸烟患者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在中国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较城市发病率稍高。

孕妇要注意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注意居室通风。有些孕妇觉得冬天气温低,常常让门窗紧闭,这是十分错误的。因为这样一来,室内空气不流通,其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极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因此,怀孕后,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保证居室空气清新。睡觉时注意关好门窗。此外,还要及时打扫房间卫生,清理卫生死角,不给病菌以孳生之地;孕妇最好每周更换一次卧具,每两到三天更换一次内衣。

第二,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冬季,室内要注意湿化,孕妇平时要多喝水,防止呼吸道黏膜受损;室内生炉子或取暖时,可以在炉子上烧一壶水,使水分蒸发;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在地面洒水或放一盆水在室内;使用空气加湿器或负氧离子发生器等,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

第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育龄妇女在怀孕前,要加强体能锻炼,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同时要适当休息,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理压力。怀孕后,孕妇不能一味只顾休息,还应进行一些适当的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

呼吸有异味是什么病症 呼吸系统疾病

化脓性支气管炎、肺脓肿、肺结核空洞伴继发感染时,呼吸的时候都有恶臭气息。并且会有大量的臭痰咳出。

此外,慢性鼻炎和副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也可以导致臭而被自己闻到,故而会有呼吸有异味的情况。

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症状

痰的主要来源是气管、支气管腺体和杯状细胞的分泌物。在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的腺体不断有小量分泌物排出,形成一层薄的粘液层,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并能吸附吸入的尘埃、细菌等微生物,借助于柱状上皮纤毛的摆动,将其排向喉头,随咳嗽咳出,或被咽下。所以一般不感觉有痰。

在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异物、过热过冷的空气、刺激性气体、香烟或过敏因素的刺激下,支气管分泌大量痰液。

按痰的性质,可分成以下几种:

1 白色泡沫粘液痰:多见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2 黄色脓样痰:为化脓性感染所致。

3 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的特征。

4 铁锈色痰:是肺炎双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的典型特点。

5 果酱样痰:肺吸虫病的典型表现之一。

6 清水样痰伴有“粉皮”样囊壁:是肺包囊虫病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7 大量脓性泡沫痰:是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特点。

8 黑色或灰白色痰:多见煤尘肺和各种矽肺。

9 咳铁锈色痰: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

呼吸道的痰液可以有化痰、祛痰、拔痰、涤痰等方法;

相关推荐

喝什么茶对肺有好处

1、紫罗兰花茶 紫罗兰保养上呼吸道,有助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缓解伤风感冒症状,祛痰止咳,润肺,消炎。紫罗兰润喉且有助于呼吸器官疾病治疗,如伤风、感冒及咳嗽等。也可以解决宿醉问题,消除疲惫以及因蛀牙引起口腔异味。 2、苓藕百合茶 鲜莲藕30克,山药15克,百合、茯苓各10克,大枣5枚,冰糖适量。鲜莲藕切片,大枣去核,把各材料同煮至稀糊状。补脾益肺,止咳宁血。 3、四宝茶 麦冬10克、桔梗6克、金银花10克、木蝴蝶3克泡水。能清肺润喉、生津利咽。这类茶性质较为平和,没有明显副作用,在人群上没有绝对禁忌。

冬病夏治适应哪些症状

冬病夏治疗法的适应症主要一些虚寒性疾病,包括一些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伤科疾病。 还有一些常见病,如冻疮这些冬季易见的病,都可以进行冬病夏治。

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1.感冒:由于呼吸系统功能及免疫力下降,老年人易患感冒,还会因感冒而并发支气管炎、肺炎,甚至继发肺脓肿;若原有肺部疾病患者,会使原病情加重;有心脏病患者会使原有的心脏病恶化,进而诱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预防感冒的发生,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重要。如老年人平日要多注意天气的变化,适时添减衣服,避免着凉。季节转换时更应加倍小心,注意添减衣物。另外,应尽量少去或不去人口较多的场所,如商场、车站、集市,以防被传染上感冒及其他病菌。 2.肺炎:随着秋季的来临,气温会逐渐下降,老年人患肺炎就医者也会日渐增多。这

过量喝酒会导致什么 呼吸系统疾病

酒进入人体后,部分经血液循环到达肺脏,刺激呼吸道,容易导致肺部感染,有急性酒精中毒引起肺炎的报到,主要可能为醉酒后的呛咳,误吸所致,对于呼吸道高敏状态患者,饮酒无论多少均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去哪家医院治疗肌肉萎缩效果更好

长期卧床,前段时间体重急速下降,小脑萎缩,肌肉萎缩,有时会有大小便失禁的情况,神经修复细胞疗法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模式,一种自身免疫的新型治疗方法,通过神经修复通过颈动脉介入、鞘内介入或静脉回输,靶向定位输送到患者体内,讲究针对患处激活自身神经细胞实现自身细胞分化,实现自我更新,修复并代替大量损伤的神经细胞,起到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从而达到治疗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目的。生物治疗继手术、药物之后的又一大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技术。

燕窝吃多了会怎样呢

能提高免疫功能的促有丝分裂原 学者们还从燕窝中提取出一种被称为促进T细胞或B细胞分裂。我们知道,淋巴细胞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燕窝中的这种促有丝分裂原,能透过刺激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这或许也就燕窝滋补强身功能的物质基础吧。 对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作用 对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作用,可以说燕窝的经典疗效了。 从古至今,各种医籍无不强调燕窝对呼吸系统(古时称为肺系)疾病治疗作用,如痨瘵、咳嗽、咯血、痰喘等等,也就今天所说的肺结核、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病。

曲泉位置图片 曲泉的功效与作用

1.生殖系统疾病治疗子宫脱垂、阴道炎、前列腺炎、遗精、阳萎、白带、产后腹痛、阳痿、月经不调、痛经等; 2.泌尿系统疾病治疗小便不利、肾炎等; 3.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精神疾病、目眩目痛等; 4.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泄泻痢疾、膨胀纳差等; 5.其他疾病治疗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衄血、降血压等。 6.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带。

雾天跑步的危害 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悬浮在近地面低空里面的水汽凝结而成,从肉眼看起来,雾白白的,感觉比较干净的,但其实,在雾里面往往会有一些可溶性的有害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跑步的时候如果大量吸入,长期下来很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不利于身体健康。

呼吸系统疾病家庭氧疗的注意事项

家庭氧疗一般采用氧气瓶和制氧机,对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有显著疗效。但在家中进行氧疗时须注意以下问题: 1.合理选择吸氧时间。对严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明确肺功能异常、氧分压持续低于60 mmHg的病人,每日应给予15小时以上的氧疗;对部分病人平时无或仅有轻度低氧血症,在活动、紧张或劳累时,短时间给氧可减轻“气短”的不适感。 2.注意控制氧气流量。一般为1~1.5升/分钟,且应调好流量再使用。因为高流量吸氧可加重慢阻肺病人的二氧化碳蓄积,引发肺性脑病。 3.注意用氧安全最重要

开空调抽烟的危害 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在空调房内抽烟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抽烟会使原本密闭的房间里氨含量升高,刺激到人体的上呼吸道容易降低其抵抗力而更容易使人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如果本省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话容易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