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前列腺增生腺体结节类型有哪些

前列腺增生腺体结节类型有哪些

前列腺增生腺体结节类型有哪些?前列腺增生是男科常见的前列腺疾病之一,前列腺增生患者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急性尿潴留、泌尿道感染、膀胱憩室、结石、肾积水、血尿、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前列腺增生腺体结节类型有哪些?

1、侧叶中叶及前叶型:完全如类型3,由于前列腺体前叶有肥大,使肥大之腺组织融合成完整之环形;其中包括两侧叶、中叶及前叶,但由于前叶本身细小,肥大之腺组织亦甚有限,质块之绝大部分,仍系来自侧叶及中叶。

2、两侧叶型:两侧叶腺体肥大突起,向中央对挤尿道,如两侧叶肥大对称,则使尿道弯曲不明显,排尿障碍主要由于两侧并挤之结果。

3、侧叶及中叶型:兼有以上两种情况,排尿症状发生较早,影响较重,导尿管放入亦常较困难。

4、颈下叶型:尿道腺体发生肥大,常呈较小结节,散在于膀胱颈部,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以上诸类型存在。

5、中叶型:前列腺中叶肥大,在膀胱颈部后面向膀胱内突出,向前压迫尿道,并使之弯曲延长,极易产生排尿障碍。并在肥大腺体之后上膀胱内,形成一前列腺后凹,早期即可出现大量残余尿。

前列腺疾病有哪些呢

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从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症状。前列腺炎可分为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特发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又称前列腺病)、特异性前列腺炎(由淋球菌、结核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其它病原体(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前列腺炎、前列腺充血和前列腺痛。

前列腺炎分类:第一类、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起病急、病情重,有全身症状,前列腺液检查有大量的白细胞、脓细胞,细菌培养阳性。

第二类、慢性细菌前列腺炎:也是由细菌感染引起,85%由大肠杆菌引起,病程长,病情反复,前列腺液检查阳性,细菌培养阳性。

第三类、A:慢性非细菌前列腺炎:可能由支、衣原体感染有关,病程较长,治疗有一定难度,前列腺液检查阳性,细菌培养阴性。

B:前列腺痛:病因不明,病人有自觉症状,前列腺检查阴性,细菌培养阴性。

第四类:无症状性慢性前列腺炎:病人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在体检时才被发现。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hyperplasia of prostate的病理及分析病理 前列腺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尿道周围的粘膜和粘膜下腺体;外层为前列腺体。后者构成前列腺的主体,两层之间有纤维膜隔开。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内层,在膀胱颈至精阜一段后尿道的腺体间质中,现称该部分为移行带镜检可见。腺体间质有轻度增生组织,结构以增生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为主,并有增大的腺囊、增生腺管上皮呈乳头状向囊腔内突出,形成间质腺样组织的混合性结节。

前列腺增生症如何分类

前列腺增生症如何分类

前列腺增生症如何分类?按增生腺体的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及平滑组织的比例不同,可将前列腺增生症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

(1)硬化性腺病:与乳腺同名病变也相似,结节边界清楚,由大小不一、形状多样的腺体及上皮组成,腺体通常受压,常有黏液样在间质形成,上皮-外围有基底膜和基底层细胞。

(2)纤维腺瘤样型:腺体、平滑肌和纤维组织都会发生增生。

(3)腺瘤样型:以腺体增生为主,似腺瘤,周围间质较少,无真正表面包膜,故不是真正的腺瘤。

(4)纤维增生型: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腺体增生相对较轻,有时平滑肌增生为主而纤维增生较轻,似平滑肌瘤。

在此提醒患者,这些类型是前列腺增生症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同一病例经常混杂在一起,不能截然分类。部分BPH切除的组织内可见梗死灶,范围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愈复的病灶为纤维性瘢痕组织所取代。梗死灶周围常可见鳞状上皮化生灶。

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癌增生有哪些区别

在疾病的早期,由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等症状的症状比较类似,所以很容易造成患者的误解或者误诊等情况。由此会给疾病的治疗带来比较大的麻烦。其实前列腺癌的诊断并不复杂,只要进行以下正规诊断就可以。

1、进行正规诊断。通过几项正规的诊断完全可以正确的区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通过穿刺取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准确鉴别增生与癌症,但应注意取材位置的恰当和正确。同位素、X线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癌的转移灶。前列腺增生不会有转移。CT可显示前列腺癌的肿块。前列腺增生腺体可以很大,但表面光滑,质地较均匀,硬度适中,周围境界清晰。前列腺癌则呈现不规则肿大,表面高低不平,有结节,质硬如石,边境不清,并可与直肠粘连固定。

2、看症状、病程等。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病程是不一样的,因为前列腺癌一般发病较快,前列腺增生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进展亦慢;但前列腺癌出现症状后病程发展很快,不但排尿困难迅速加剧,还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前列腺癌发生转移较早,多表现为腰椎、骨盆及大腿骨等处的疼痛,或者腹股沟区的淋巴结肿大。前列腺增生不发生转移。

以上介绍了一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不同之处,可见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造成误诊主要是没有进行正规的诊断等原因造成的,在对待前列腺疾病上不有马虎,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比较详细的检查。

前列腺增生最佳治疗方法

1、前列腺增生最佳治疗方法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为最常使用的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式,也可以说是最佳的治疗方式,系透过膀胱内视镜,经由尿道插入手术切除镜,将前列腺的增生组织切除。此手术腹部无伤口,手术时间短,流血较少,手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耻骨后前列腺增生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途径耻骨后膀胱外,不需切开膀胱,在耻骨联合后膀胱前间隙暴露前列腺增生的部位,在内括约肌平面以下切开包膜,剜出前列腺前列腺增生部分,然后缝合被膜。本术对较小而纤维化的前列腺增生摘除最为适宜。经尿道切除前列腺增生:治疗前列腺增生通过电灼刮切内诊镜,经尿道内将前列腺增生腺体一条一条地刮除,至排尿通畅。此手术可多次重复进行,但均不能把前列腺增生腺体切除干净。

2、前列腺增生的食疗方

方一:利尿黄瓜汤,黄瓜1个,瞿麦10克,味精、盐、香油适量。先煎瞿麦,去渣取汁,再重煮沸后加入黄瓜片,再加调料,待温食用。有利水道之功效。

方二:桂浆粥,肉桂5克,车前草30克,粳米50克,先煎肉桂、车前草,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煮熟后加适量红糖,空腹服。有温阳利水之功效。

方三:参芪冬瓜汤:党参15克,黄芪20克,冬瓜50克,味精、香油、盐适量。将党参、黄芪置于砂锅内加水煎15分钟去渣留汁,乘热加入冬瓜至熟,再加调料即成,佐餐用,有健脾益气、升阳利尿之功效。

前列腺增生症治疗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广大的男性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方式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发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也不断升高,目前已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

前列腺在男性50岁左右开始出现两种趋势:一部分男性趋向于萎缩,另一部分男性则趋向于增生,腺体体积渐渐增大,逐步形成前列腺的增生。

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只占5%的尿道周围腺体,呈球状增生,而占95%的周边腺体则被挤压成膜状,称为“外科包膜”,手术即在这两层之间进行分离。即摘除尿道周围的增生腺体。前列腺癌主要发生在周边腺体,因此术后肛门检查仍可能触到增大的腺体,而且术后也不能完全免除患前列腺癌的发生。

前列腺增生虽然可以手术治疗,但是年老体弱的患者,风险较大,老年患者不宜做手术治疗,有的可能手术后还会继续增生,“二进宫”的患者不在少数。所以,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保健更显得重要。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式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对于该选择哪种治疗方式,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对于老年的前列腺炎患者就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方式。

男性前列腺增生伴结石是怎么回事

?前列腺增生伴结石,它讲得非常简单,腺体间质有轻度增生组织,结构以增生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为主,并有增大的腺囊、增生腺管上皮呈乳头状向囊腔内突出,形成间质腺样组织的混合性结节。根据间质和腺样组织的比例不同,多例前列腺增生分为两型,结节大而软的纤维肌腺型及腺体小而硬的纤维肌型增生的向外压迫使外层的前列腺体逐渐成为一薄层纤维腺样的假包膜。

但是这一点还是被很多男性朋友所接受的,因为前列腺炎的治疗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男性朋友需要做的就是怎么彻底治疗前列腺炎才是王道。

内层为尿道周围的粘膜和粘膜下腺体;外层为前列腺体。后者构成前列腺的主体,两层之间有纤维膜隔开。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内层,在膀胱颈至精阜一段后尿道的腺体间质中,现称该部分为移行带镜检可见。腺体间质有轻度增生组织,结构以增生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为主,并有增大的腺囊、增生腺管上皮呈乳头状向囊腔内突出,形成间质腺样组织的混合性结节。

前列腺增生的发病原理

1.前列腺的病理改变 正常的前列腺分为内外层:内层为围绕尿道的尿道黏膜及黏膜下腺又称移行带,外层为周边带,两层之间有纤维膜分隔。前列腺发生增多改变时,首先在前列腺段尿道黏膜下腺体区域内出现多个中心的纤维肌肉结节及基质增生,进而才有腺上皮增生。病理可分为腺型结节和基质结节两种,这种结节若出现在无腺体区,则形成基质结节;然后刺激其邻近的上皮细胞增殖并侵入增生的结节内,形成基质腺瘤。增生组织将真正的前列腺组织向外周压迫,被挤压的组织发生退行性变,转变为纤维组织,形成灰白色坚硬假膜——外科包膜。

(1)病理分型:有人将增生的不同组织成分分为5型:纤维肌肉增生、肌肉增生、纤维腺瘤样增生、纤维肌肉腺瘤样增生和基质增生。其中基质增生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特征。

(2)结构组成变化:前列腺增生时,间质所占比例(约60%)较正常前列腺(约45%)明显增加的同时,间质的结构成分也发生变化,平滑肌占间质的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而上皮增生以基底细胞的增生肥大为特点,基底细胞由正常扁平变为立方和矮柱状。平滑肌细胞粗大、密集,弥漫地分布于间质中,核形态未有明显异常变化,但腺上皮细胞DNA及RNA的活力均增加,而老年前列腺增生症组织的主要特征则呈现出血管成分的下降。

(3)与症状相关的病理变化:前列腺增生症的症状与以下3方面的变化有关:①逼尿肌的病变:动物试验证明,梗阻发生以后,膀胱逼尿肌发生显著变化,逼尿肌内的神经末梢减少,即部分去神经现象,膀胱体积增大,但肌肉的收缩强度相对减弱,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显著降低。②前列腺动力因素:人类的前列腺含有较多的α1-AR受体,98%均存在于腺基质内,人类前列腺肌细胞可通过这种受体刺激平滑肌收缩张力增加,引起膀胱出口部梗阻。③前列腺静力因素:即前列腺体积的逐渐增大对膀胱颈造成压迫而出现梗阻症状。

前列腺增生时前列腺腺体、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组织逐渐增生,可形成多发性结节,这些组织学过程开始于尿道周围的前列腺等组织,然后向前列腺外层扩展。这些结节不断增长,将周围腺组织压迫形成前列腺假包膜,其厚度为2~5mm,质白而且坚实,具有弹性。

2.尿道及膀胱的改变 前列腺增生症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膀胱流出通道梗阻,在此基础上发生膀胱功能异常、上尿路扩张及肾功能损害。

(1)膀胱流出通道梗阻:前列腺增生症首先引起膀胱流出道梗阻。膀胱流出道梗阻有因前列腺增生造成尿道横切面积下降和尿道延长所致的机械性梗阻;前列腺部尿道、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包膜的张力增高所致的动力性梗阻。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平滑肌组织和明显增生α受体是影响这种张力的主要因素。

(2)膀胱功能异常:表现为不稳定膀胱、膀胱无力和低顺应性膀胱。52%~82%的BPH出现不稳定性膀胱。不稳定性膀胱是引起尿频、尿急、紧迫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膀胱逼尿肌无力、收缩功能下降,也可致排尿困难、术后恢复差。

前列腺增生性结节可拉长、扭曲、压迫后尿道,中叶增生结节甚至突入膀胱颈造成梗阻,导致排尿困难。若前列腺仅向外周增生扩展,不压迫阻塞尿道和膀胱颈,则不引起排尿困难。所以临床上可以见到有些老年男性前列腺明显增大,但排尿自如。临床上还发现前列腺增生程度与排尿困难症状不成比例。因此造成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困难不止前列腺增生一个因素。现在研究已明确排尿困难还和前列腺包膜张力及膀胱颈部、前列腺、尿道平滑肌紧张度密切相关。张力和紧张度增高,排尿困难症状加剧。这些部位的张力随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而增加,而交感神经兴奋性受这些部位丰富的α1受体调节的。所以不难解释焦虑、紧张、寒冷等交感神经兴奋会加剧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困难,而α1受体阻滞药会缓解这些患者的排尿困难症状。除此之外,排尿困难还和膀胱逼尿肌的顺应性和协同性有关。实验证实,任何使尿流减弱的慢性疾病都会对膀胱有影响,一般以膀胱全层增厚(上皮细胞、平滑肌结缔组织及浆膜均受影响)、顺应性和协同性降低为表现。

前列腺增生不断进展,排尿困难加剧,膀胱逼尿肌因长期过分逼尿,最终导致损害,膀胱壁由初起的代偿增高,到最终膀胱壁变薄,布满小梁小室,甚至出现膀胱憩室,更加剧了排尿障碍。

如何认识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亦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前列腺在男性45岁左右开始出现两种趋势:一部分趋向于萎缩,另一部分人则趋向于增生,腺体体积渐渐增大,形成了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中一种常见的疾病。西医学将其视为一种良性肿瘤,病理是,增生部分引起尿道前列腺部压力增高、阻力增大,造成膀胱梗阻,出现尿频、尿急、尿后余沥不尽,排尿困难等前列腺增生典型症状。

人出生后前列腺生长很慢,进人青春期后生长加快,至中年体积保持恒定,大约4厘米×3厘米×2厘米大小。以后表现出两种趋向:一部分人趋于萎缩,腺体逐渐减小;另一部分人趋于增生,腺体逐渐增大。当增生的前列腺达到一定程度,压迫了尿道,引起排尿困难等一系列症状时,在医学上就称为前列腺增生症。

中医解释什么是前列腺增生?中医学中常常以“癃闭”(精癃、淋证)来形容前列腺增生,“癃”指小便不利,或点滴短少,“闭”指排尿闭塞,或点滴难出,塞而不通。中医学的理论是:本病多因肾元亏虚,膀胱传送无力,脾运不健,酿湿生热,湿热蕴结腺体,下注膀胱,或败精浊瘀互结,由于前列腺部位为肝之经脉循行之处,肝郁气滞,亦可导致瘀阻腺体,影响膀胱气化功能。

在临床上,前列腺增生病情表现复杂,主要患病人群为50到70岁之间的中老年男性,发病率为50%-70%,经组织医学检测,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又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前列腺增生已成为国际医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疾病。

前列腺增生要要哪些疾病区分

1.膀胱颈挛缩

患者有下尿路梗阻症状,直肠指诊未发现前列腺明显增大,除可能系增大腺叶突向膀胱外,还应考虑膀胱颈挛缩的可能。一般认为膀胱颈挛缩继发于炎症病变。膀胱颈部平滑肌为结缔组织所代替,可伴有炎症。膀胱颈挛缩患者有较长的下尿路梗阻病史。膀胱镜检查时,膀胱颈抬高,后尿道与膀胱三角区收缩变短。膀胱镜下见前列腺段尿道无挤压变形,尿道内口缩小。而单纯的前列腺增生腺叶突向膀胱颈部时,被柔软黏膜覆盖,膀胱三角区下陷,后尿道延长。

膀胱颈挛缩可同时伴有前列腺增生,由于增生腺体与外科包膜之间分界不清,摘除术常较困难,且腺体较直肠指诊或B超预测者明显为小。如摘除腺体后不同时处理挛缩的膀胱颈,下尿路梗阻难以解除。

治疗可试用α-受体阻滞剂。如症状严重,反复发作尿路感染,或尿流动力学检查异常时,可考虑行经尿道电切,耻骨上经膀胱颈楔形切除或膀胱颈Y-V成形术。

2.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尤其是导管癌类型可能以下尿路梗阻为首发症状。部分患者则是在前列腺增生的同时伴发前列腺癌,血清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多>10.0ng/ml。直肠指检前列腺表面不光滑,岩石样感觉。经直肠活检,B超引导更佳,经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3.神经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常表现为下尿路排尿异常,尿失禁等表现。需详细询问有无外伤史,检查有无提肛反射,应依靠尿流动力学检查加以排除,如充盈性膀胱测压,尿道压力图,压力/流率同步检测。

4.无力性膀胱(膀胱壁老化)

表现为尿潴留、下尿路排尿异常,大量残留尿,应与前列腺增生相鉴别,应排除损伤、炎症、糖尿病等因素,主要也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特别尿道压力图,压力/流率同步检测加以鉴别。膀胱压图显示膀胱压力低,无收缩压力波形等。

引发前列腺增生的四种理论

引发前列腺增生的四种理论

1、性激素的作用:1972年,willson首先用放免法测得增生的前列腺腺体内的dht(双氢睾酮)含量比正常腺体高2~3倍,在同一腺体内最先增生的尿道周围腺体dht含量比其他区域高,并据此提出了双氢睾酮学说,认为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与双氢睾酮在腺体内的积聚有关,功能性睾丸的存在为前列腺增生发生的必要条件,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睾酮进入前列腺细胞以后,并不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是被微粒体中的5α-还原酶转化为5α-双氢睾酮(d ht),5α-双氢睾酮的活性比睾酮强2~3倍,它可与特殊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再与核受体连接并与染色质结合进而影响rna及dna的合成。

也有人认为,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雌激素与雄激素在结合状态下可刺激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蛋白,在细胞周围形成一层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而参与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发展,即前列腺增生发生发展变化中存在着雌、雄激素的相互协同作用,雌、雄激素的平衡改变是前列腺增生发生的原因。

2、前列腺细胞为胚胎再唤醒:有研究发现,前列腺增生最初的病理改变即增生结节的形成只发生于占前列腺腺体5%~10%的区域内,即接近前列腺括约肌的移行区和位于此括约肌内侧的尿道周围区,前列腺增生结节的最初改变是腺组织的增生,即以原有腺管形成新的分支,长入附近间质内,经过复杂的再分支后形成新的构架结构(即结节),mcneal根据胚胎发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形成新的结构提出了前列腺增生的胚胎再唤醒学说,认为前列腺增生结节的形成是某个前列腺间质细胞在生长过程中自发地转为胚胎发育状态的结果。

3、细胞群比例的改变:有人认为,前列腺结构存在着严格的等级方式:干细胞→放大细胞 →过渡细胞,其中干细胞处于基底细胞层,是前列腺细胞正常生长的稳定因素,干细胞中一部分可发育成放大细胞,对前列腺细胞的生长有着正性作用,若其数目过多可致前列腺细胞整体数量的增加,但要通过其中一部分细胞在雄激素的作用下衍化成过渡细胞来实现,即雄激素刺激了所有过渡细胞的克隆增生才导致了前列腺增生的形成。

4、多肽类生长因子; 多肽类生长因子为一类调节细胞分化,生长的多肽类物质,有研究表明多肽类生长因子可直接调节前列腺细胞的生长,而性激素只起间接的作用。目前发现在前列腺增生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多肽类生长因子,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和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等,其中碱性成纤细胞生长因子(bfgf)被证实具有促人类前列腺匀浆中几乎所有细胞的有丝分裂作用,在前列腺增生发病中的地位正日益受到重视。

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怎么区别

如何在临床上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已经影响了医学家很长时间,经过大量的临场表现和深入的研究,医学家们发现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去鉴别与诊断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第一,活组织检查。通过穿刺取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准确鉴别增生与癌症,但应注意取材位置的恰当和正确。

第二,同位素、X线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癌的转移灶,而前列腺增生不会发生转移。

第三,CT检查。可显示前列腺癌的肿块。

第四,病程。前列腺增生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进展亦慢;但前列腺癌却不同,出现症状后病程发展很快,不但排尿困难迅速加剧,还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

第五,转移。前列腺癌发生转移较早,多表现为腰椎、骨盆及大腿骨等处的疼痛,或者腹股沟区的淋巴结肿大。前列腺增生不发生转移。

第六,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腺体可以很大,但表面光滑,质地较均匀,硬度适中,周围境界清晰。前列腺癌则呈现不规则肿大,表面高低不平,有结节,质硬如石,边界不清,并可与直肠粘连固定。

第七,血清酸性磷酸酶。前列腺增生者血清酸性磷酸酶不升高,而前列腺癌患者,尤其已发生骨转移者血清酸性磷酸酶会显著升高。

第八,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虽然部分前列腺增生患者也会有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增高,但前列腺癌患者增高更加明显。

相关推荐

男性前列腺增生易致排尿困难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排尿困难的发生是渐进性的,起初并不为老年人所注意。最初表现为尿意时,尿液不能立即排出,常需待上数秒钟甚至数分钟才能排出尿液,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排尿踌躇。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使后尿道延长、弯曲并被压瘪变窄,或者增生的前列腺中叶突向膀肮颈形成球状活瓣,均可使排尿的阻力加大。下尿路的梗阻并不仅取决于增生腺体的大小,而与增生的部位,以及前列腺组织主要向内还是主要向外生长关。 前列腺增生较轻的患者排尿起始缓慢、尿线无力、射程短、尿线变细或者分叉,尿线分叉多因中叶增生将尿道中间部分顶起,使尿液从其两旁流

前列腺癌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应与前列腺增生症相鉴别:二者一般容易鉴别。但在增生的前列腺腺体中,的区域上皮细胞形态不典型,可被误认为癌。区别要点是:增生腺体中腺泡较大,周围的胶原纤维层完整,上皮为双层高柱状,细胞核较前列腺癌患者的小,并居于细胞基底部,腺体排列规则,形成明显的结节。 (2)与前列腺萎缩相鉴别:前列腺癌常起始于腺体的萎缩部,应注意鉴别。萎缩腺泡时紧密聚集,萎缩变小,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核大,很象癌变。但这类萎缩改变多累及整个小叶,胶原结缔组织层仍完整,基质不受侵犯,其本身却呈硬化性萎缩。 (3)与前列腺鳞状上皮或

前列腺增生防癌莫入误区

误区一:老年男性小便不通是因前列腺增生导致的 其实,引起老年男性小便不通的原因很多,前列腺增生只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前列腺癌所导致的早期尿路梗阻,其表现与前列腺增生完全一致。除此以外,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病变在老年人中也不少见。所以,老年男性不要随便听信亲友的推荐,盲目服药,治疗所谓的“前列腺增生”。若怀疑患此病一定要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和治疗,而且要定期到医院复诊。 误区二:前列腺切除术后,可以一劳永逸 前列腺增生手术,不管是经腹开放手术还是经尿道手术,都必须保留尿路的连续性,只切

前列腺不好多游泳和慢跑

专家建议,前列腺炎患者可多慢跑、快走和游泳。 游泳可以促进前列腺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助于前列腺炎症的消退。但要注意,游泳池水温不要太低,最好在25℃~30℃。水温太低的话,会刺激腺体收缩和充血,加重前列腺内液体淤积,进一步影响前列腺健康。游泳速度控制在每分钟30米左右,时间约15~20分钟。 前列腺炎和增生和癌要分清 针对尿频尿痛的前列腺病患者,专家说,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他说,从症状上看,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明显的区别。增生的患者排尿时不伴下腹坠胀感或者排尿疼痛,更多的时候是以尿频、尿急、尿失禁

前列腺增生疾病患者的治疗误区

前列腺增生症(BPH),旧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子常见疾病之一,为前列腺的 一种良性病变。其发病原因与人体内雄激素与雌激素的平衡失调关。病变起源于后尿道黏膜下的中叶或侧叶的腺组织、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织,形成混合性圆球状结节。以两侧叶和中叶增生为明显,突入膀胱或尿道内,压迫膀胱颈部或尿道,引起下尿路梗阻。病变长期可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还可并发结石、感染、肿瘤等。 误区一:增生一定要治疗 前列腺增生也不一定就是病。前列腺增生的中老年朋友在生活上并没任何不适,这是因为前列腺向外增生,这种情况并不会对

几种常见的前列腺疾病症状分析

前列腺结核 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硬结,与前列腺癌相似。但患者年龄较轻,生殖系统其他器官,如精囊、输精管、附睾结核性病变或泌尿系统结核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内分泌物、血精等。前列腺结核性结节为局部浸润,质地较硬。尿液、前列腺液、精液内红、白细胞。 前列腺增生 二者一般容易鉴别。但在增生的前列腺腺体中,的区域上皮细胞形态不典型,可被误诊为癌。区别要点是:增生腺体中腺泡较大,周围的胶原纤维层完整,上皮为双层高柱状,细胞核较前列腺癌患者的小,并居于细胞基底部,腺体排列规则,形成明显的结节。 前列腺肉

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怎样区分

前列腺癌是前列腺腺泡细胞异常无序生长的结果。前列腺增生是由于前列腺的增大对尿道及膀胱出口产生的压迫。发病初期,两者症状比较类似,很容易造成患者的误解或者误诊。那么,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怎样区分呢? 1.看病程的长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病程长短不一样,前列腺癌发病速度较快,前列腺增生发病相对缓慢,病情进展亦慢,但前列腺癌出现症状后病程发展很快,不但排尿困难迅速加剧,还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前列腺癌发生转移较早,多表现为腰椎、骨盆及大腿骨等处的疼痛,或腹股沟区的淋巴结肿大。前列腺增

前列腺疾病的常见类型

1)前列腺炎:即前列腺的炎症。大致可分为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但致病原因由细菌和非细菌感染引起。主要症状尿痛、尿白、尿灼、尿频,小腹会阴部胀痛不适;较严重时,甚至会发烧或发冷。 2)良性前列腺增生:另一较常见的前列腺疾病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它的症状时会与前列腺炎很相似。注意:良性前列腺增生并不会引起前列腺癌,两者是独立的疾病;然而两者可以同时并存。 3)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早期多无特别症状,当癌细胞生长时,前列腺体肥大,挤压尿道而引起排尿困难。这些癌细胞可随着血液扩散到身体其它部分。一般病程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什么区别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高发于男性老年人的两种疾病,两者的病变都原发于前列腺体内,临床表现又都是由于前列腺所致的尿路梗阻而引起排尿困难。所不同的是,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经正确治疗,预后多属于良好,而前列腺癌却是一种恶性肿瘤,目前对此病还没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预后很差。在临床上,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1、前列腺增生的病变主要位于尿道黏膜下腺体,靠近尿道、容易引起尿道梗阻,早期出现夜尿次数增多,随后便排尿困难及血尿现象。前列腺癌的早期没明显症状,血尿发生率不高,这是因为癌

哪些原因引起前列腺增生

1、睾丸因素与雄雌激素代谢混乱:睾丸除了产生雄激素以外,还可以产生少量雌激素,但正常男子保持了体内雄雌激素悬殊比例关系。据此人认为,老年睾丸逐步萎缩,睾丸酮比例下降,前列腺得不到应的支持而发生腺体组织增生,但补充睾丸酮无效。人认为,前列腺增生的原因是因为老年睾丸萎缩,雌激素分泌量更低,对雌激素敏感的前列腺增生,使用雌激素可以治疗前列腺生症便是证明。 2、双氢睾丸酮:通过实验发现,前列腺增生症还可能与前列腺内双氢睾丸酮增多关。人体内雄激素先在细胞浆种一种叫座5a-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双氢睾丸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