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穴位敷贴要注意的问题 小儿敷贴需谨慎

穴位敷贴要注意的问题 小儿敷贴需谨慎

小儿皮肤细嫩,药物的透如较成人容易,因此儿童进行敷贴时,应当注意敷后护理,不要让小儿搔抓,且附体时间不能太长,以免过度刺激皮肤。

穴位敷贴的优点 老少皆宜,适应症广

穴位敷贴保健治疗的适应人群很广,基本上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不仅可以用来治病,而且还具有保健强身的功效。同时穴位敷贴既能避免其他治法的不足,又能发挥自身穴位、药物相结合的有点,其作用了治外达内,效果明显。

哪些人不能贴三伏贴

湿热体质不能贴

有湿热体质、阴虚内热易烦躁的人都不适合贴,因为三伏贴用药是热性药,如果体内本身虚火旺盛,那再贴敷三伏贴无异于火上浇油了。

过敏体质不能贴

有过敏性湿疹、荨麻疹等皮肤问题的人也不适合贴,因为三伏贴的药物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

慢性疾病不能贴

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比如高血压控制不稳定,或者是感冒发烧了,也都是不能贴的。

严重心脏病不能贴

有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吐血的患者以及孕妇不宜贴三伏贴,疤痕体质的人贴了容易留下很多疤痕,而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受不了三伏贴带来的一些刺激,孕妇就更需要禁忌了。

糖尿病不能贴

糖尿病患者也有谨慎贴三伏贴,所以各位小伙伴不能盲目跟风贴三伏贴,以免伤身,如果一定要贴三伏贴,最好去正规的中药养生馆或者医院。

下面特殊人群不能贴

处于月经期,哺乳期的妇女,老年人中戴心脏起搏器的,儿童长水痘、出疹子,小于3个月的婴儿等人群都不宜敷贴;

哺乳期可以贴三伏贴吗 哪些人不能贴三伏贴

有湿热体质、阴虚内热易烦躁的人都不适合贴,因为三伏贴用药是热性药,如果体内本身虚火旺盛,那再贴敷三伏贴无异于火上浇油了。

有过敏性湿疹、荨麻疹等皮肤问题的人也不适合贴,因为三伏贴的药物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

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比如高血压控制不稳定,或者是感冒发烧了,也都是不能贴的。

有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吐血的患者以及孕妇不宜贴三伏贴,疤痕体质的人贴了容易留下很多疤痕,而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受不了三伏贴带来的一些刺激,孕妇就更需要禁忌了。

糖尿病患者也有谨慎贴三伏贴,所以各位小伙伴不能盲目跟风贴三伏贴,以免伤身,如果一定要贴三伏贴,最好去正规的中药养生馆或者医院。

处于月经期,哺乳期的妇女,老年人中戴心脏起搏器的,儿童长水痘、出疹子,小于3个月的婴儿等人群都不宜敷贴;

穴位敷贴需要注意什么 合理选择药物

在给穴位附体选择药物的时候,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运用中医知识进行准确辨证选药,切勿胡乱用药。如果敷贴中有桃仁、红花、三棱等活血破瘀的药物,应当注意是否有出血性疾病,敷贴后还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出血倾向;如果是用毒性药物进行敷贴,需要注意用量不可过大,且需密切注意观察是否有中毒症状;如果使用大蒜、白芥子、斑蝥等刺激性药物或,可适量用醋或者蜂蜜调敷,以缓解对皮肤的强烈刺激。

三伏贴可以自己贴吗

不建议自己在家贴

如果要贴三伏贴建议去正规医院敷贴,因为不同人的体质、年龄、病情、性别、体型都会有所不同,而这些因素会影响到三伏贴药物的搭配、穴位的定位、敷贴的时间等关键操作,而自己敷贴难以准确无误的做到这些方面,甚至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病情恶化,所以三伏贴不建议自己在家贴。

穴位敷贴需要注意什么 敷贴方法讲究

进行敷贴是需要注意药物的软硬、干湿度,并需要及时更换,以免影响疗效,刺激皮肤,引起局部疼痛或者溃烂。如果是长期敷贴者,相同穴位不可连续敷贴10以上,以免刺激时间过久,给局部造成损伤。

穴位敷贴要注意的问题 敷贴后注意事项

在敷贴后一般不适宜参加过重的体力劳动或者游泳等体育项目。饮食需要避免生冷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有些特殊情况下甚至在敷贴期间需要忌口。

大灸热疗贴怎么使用

说到大灸热疗贴怎么使用,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使用方法。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大灸热疗贴怎么使用。

1、使用前清洁贴敷部位皮肤,沿缺口处撕开密封包装袋,取出热疗贴,揭取粘胶离形纸,将胶面贴于患处或相关穴位,将两翼贴于皮肤固定。每24小时更换一次,十盒为一疗程。

2、揭开温控贴,贴在“方法一”中揭离的粘胶离形纸上待用,三十分钟发热贴温度升至合理温度时(因个体差异,皮肤感觉为准),用温控贴盖住发热包13进气孔为准,发热包温度会略有下降,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3、注意:使用时撕开铝箔袋,取出热疗贴,展开护翼并撕下内侧离型纸。将热疗贴的内测中心部分对准疼痛部位或相关穴位,将护翼贴于皮肤。每日一贴,每帖8小时,6天为一疗程;寒湿类病症推荐使用2-3个疗程;骨伤类病症推荐使用3-4个疗程。可根据具体病症在热疗贴与相关穴位间放入姜片、蒜、附子等形成隔姜灸、隔蒜灸、附子灸等。

那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吗?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大灸热疗贴的注意事项。

大灸热疗贴的注意事项

1、热疗贴为外用灸贴,切忌内服,皮肤破溃处忌用,孕妇禁用;

2、承重货受压部位(如睡觉时颈部、背部、腰部、承受的压力为加重),谨防烫伤;

3、少数对医用胶过敏者,可将护翼剪短或完全剪掉自行固定,不影响效果;

4、不使用请不要撕开内袋,一旦撕开内袋,热敷贴会自行发热;

5、正常使用时,极少数患者使用热敷贴后起泡(故称灸瘢),可用消毒针挑破,放出积液,一般涂擦抗菌药膏3-5天可愈,严重者或遵医嘱,痊愈后可继续使用;

6、糖尿病患者和有末梢循环障碍者,使用时请遵医嘱,过敏体质者慎用;

7、使用热敷贴后如有不适,请暂停使用或遵医嘱。密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8、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9、使用过程中,若感觉过热可适当加以隔垫,谨防烫伤;睡前慎用,谨防无痛感的低温灼伤。

那么大灸热疗贴的用途,你真的了解吗?下面小编为你揭秘。

大灸热疗贴的用途

隔物灸热疗贴是古老灸法的现代应用,其在热源方面采用了现代科学的方法,替代了燃烧数壮艾柱做热源的繁琐做法,科学安全,有较好的疗效。对某些病症的治疗效果甚至超过针、药,且有较高的安全性。是古代灸法完美简便的传承。

隔物灸热疗贴采用热传导方法,治疗时平均温度恒定在50℃左右,自行发热热力直达患部,迅速渗入病灶深部组织,通过热疗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组织缺氧,缓解局部器官、组织的疼痛。 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临床可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胃寒、腹痛、痛经等疼痛。

三伏贴儿童几岁可以贴

两岁以上儿童。

三伏贴最小也要两岁以上的小孩才能贴,因为三伏贴是由一些温热性药材制作而成的膏药,将其贴在皮肤上会有一定的热痛感,而婴幼儿的皮肤十分的娇嫩,贴敷容易导致皮肤出现有破损,容易引起感染的风险。

另外对于皮肤比较敏感娇嫩的两岁以上儿童,也需谨慎进行贴敷,另外儿童贴敷三伏贴的时间也不宜过久,一般2-4小时左右即可。

穴位敷贴注意事项 敷贴禁忌部位

颜面、大血管以及肌腱处应当禁敷贴或者谨慎敷贴,妊娠期女性的腰骶部,少腹部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禁止进行敷贴。

儿童哮喘的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治疗儿童哮喘的特色疗法一般有:穴位敷贴,扎针,针灸,还有推拿按摩,雾化,中医直肠给药等。这都是现代用的较多的特色疗法。灸法可以适用于缓解期的治疗,小儿推拿治疗哮喘的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治疗都可以。穴位敷贴可以作为急性发作期的辅助治疗和缓解期的治疗。再有雾化,高压泵雾化,用于急性期的发作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还有中药直肠给药,也是有效的。还有理疗,也是很有效果的。

我们把穴位敷贴做一个详细的介绍,穴位敷贴也叫做冬病夏治,从字面来解释,就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我们夏天来进行治疗,也就是有个预防性的治疗,因为中医讲一个阴一个阳,自然界也有阴和阳,夏天就是阳,三伏天属于阳,三伏天自然界的阳气旺盛,人体的阳气也旺盛,我们的医者借助自然界的春夏养阳这个观念,在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旺盛的时机,借助这个时间用一些温热的药物,用一些药物贴特定穴位来达到扶持人体阳气,也叫做人体的正气,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扶持阳气,帮助其冬天少发病,不发病或者是发作轻微。这是穴位敷贴,冬病夏治。

这个方法是清代张璐老先生,他写了一本书叫做《张氏医通》,里面记载:夏月三伏、白芥子碾末,头伏治哮喘。就是夏天三伏天用白芥子碾成粉末,投穴位来治疗哮喘。我们依据这个理论。产生这个敷贴疗法,贴穴位它有三层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预防作用;第二个是增强抵抗力的作用,预防冬天的病;第三个是治疗作用,治疗作用是指小儿哮喘,病发了我们医生诊断以后属于寒性哮喘,我们用这个药贴穴位,同样收到很好的疗效,深受广大家长小儿的欢迎。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特色疗法,也同样需要在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运用。穴位敷贴是要根据辨证用药的,雾化也是辨证用药的,雾化用西药辨证,我们用中药雾化辨证用药的。推拿也要辨证用药的,小儿的推拿,也要辨证用药。还有直肠给中药,同样是要辨证用药的。是热证要用治疗热证的药,是寒证就要用治疗寒证的药。你比如说灸法,针灸的灸法,它必须用于寒证不能用于实证,不能用于热证。

相关推荐

三伏可以在肚脐上吗

看具体情况。 三伏是一种养生措施,在的时候,医生会根据个人的体质或者诉求进行,如果医生判断可以在肚脐上的话,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自己不,因为肚脐是极为脆弱的一个穴位,而三伏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不当很容易对局部皮肤、或身体造成伤害,所以,想在肚脐上的话需咨询专业医师,并在医生指导下

2019三伏具体时间怎么 三伏每年几次

一般9次。 三伏的过程在每年当中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头伏、中伏和末伏,一般每伏3次,也就需9次,每次4个穴位,,通常儿童每次2—4小时,成人每次6小时。但根据个体差异、患者的病情,医生会对时间、次数做适当调整,如局部有痒、热、微痛等感觉均为正常反应,少数病人因皮肤太敏感,和胶布接触的局部皮肤会出现水疱,则需等到水泡痊愈后方可在同一地方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有水泡的者可外消炎药膏以防感染。

三伏可以治什么病 方法

三伏疗法3-5年为一个疗程。每年头伏、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需每伏3次,每次4个穴位。儿童每次2~4小时,成人每次6小时。具体时间、次数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伏能治什么病 三伏的使用

三伏是在初伏、中伏、末伏的时候来进行治疗。而这“三伏”是指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和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2016年初伏是7.17-7.26,中伏是7.27-8.15,末伏是8.16-8.25。 三伏疗法3-5年为一个疗程。每年头伏、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需每伏3次,每次4个穴位。儿童每次2~4小时,成人每次6小时。具体时间、次数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伏骗局 三伏位置详细图

三伏位置并不是固定的,位置在前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而选择,因此无法给出一个详细的位置图来。比较常见的穴位有:大椎穴、肺俞穴、膏肓穴、中府穴、膻中穴、心俞穴、治喘穴等(仅供参考)。 想了解三伏的具体情况,可以在初伏前10天去当地大型中医院进行咨询,一般在初伏10天就会有伏前加强开始了,询问后可以有10来天的时候决定

穴位治疗自汗 自汗方四

穴位: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 方法:取五倍子30克,桂枝15克,一起研磨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每取5分钱币大小,0.5厘米厚,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3次为一个疗程。

三九一共几个位置 三九有必

视个人具体情况而定。 1、若是身体健康,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则没有进行三九的必。 2、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有些人患有一些冬季常见疾病或者慢性疾病,这样的人群就需进行三九,三九有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慢性疾病、改善体质的功效,三九是利用一些辛温香窜、温阳祛寒、逐痰利气中药,通过特殊的工艺制成药饼,之后用药饼进行穴位,药物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经由经络气血直达五脏六腑,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从而驱除伏藏于体内的寒气、提升阳气,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抗寒的效果,长期坚持有调理慢性疾病、改善体质的功效。

三伏怎么 三伏穴位

根据自身身体情况而定。 三伏是结合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不同穴位对应的疾病不一样,三伏常见的穴位是天突穴、膻中穴、大椎穴、心俞穴、肺俞穴等穴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

穴位治疗自汗 自汗方一

穴位:神阙穴,即为人体肚脐中。 方法:用桑叶15克,五倍子30克,麻黄根1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放入密闭容器中备用。使用是取散末10克,以口涎调匀于神阙穴,外面用纱布覆盖后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三伏多长时间 三伏在什么位置

三伏最重的环节是药物、穴位,这两个环节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私人订制,自行三伏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常见的穴位有:大椎穴、肺俞穴、膏肓穴、中府穴、膻中穴、心俞穴、治喘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