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生姜粥可以治感冒
荆芥生姜粥可以治感冒
荆芥生姜粥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荆芥,中医学资料中记载,荆芥是一种草本植物,含有薄荷铜物质,能辛温解表,发汗祛风,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初期的怕冷、发热、鼻塞、头痛等症。军区总医院理疗科主治医师欧阳颀介绍,之所以加入生姜,是因为生姜入肺经脾,能祛寒发汗,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一些,粥消化快,以助药力。
制作荆芥生姜粥很方便,准备鲜荆芥8克(或者干荆芥5克,一般药店有卖),淡豆豉6克,薄荷3克,粳米70克,生姜10克。制作这道荆芥生姜粥,首先要在砂锅里放适量的水,然后将粳米洗好放入锅里,搅拌均匀,就像平常煮粥那样用大火煮,煮的过程中要不时地搅拌,以免粘锅,粥煮到八成熟之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随后在另一个砂锅中放水,倒入薄荷、豆豉、荆芥、生姜,大火煎煮6分钟。然后将煮好的汤汁去渣,倒入已煮熟的粥锅里,用小火再煮9分钟。最后就是按自己的口味,在煮好的粥里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一道荆芥生姜粥就做好了。
值得提醒的是,煮荆芥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因为,荆芥中含有一种薄荷铜的挥发油成分,治感冒主要靠的就是它,如果煎煮的时间太长,荆芥里的薄荷铜就容易挥发完了,这样就会使这道药膳的功效大打折扣。
另外,荆芥生姜粥只适合风寒感冒的病人,患风热感冒的人是不能够喝的,否则会助长热势,加重病情。风寒感冒最典型的特征,第一是特别怕冷,第二是发烧并不厉害,第三是流清鼻涕,第四就是没有很明显的上火症状。而风热感冒恰恰相反,病人经常是怕热不怕冷,流的是浊鼻涕或黄鼻涕,而且还会出现嗓子疼、咽喉疼的症状。
几款家庭食疗预防感冒的小方法
1、冰糖鸡蛋治感冒
鸡蛋1个,冰糖30克。将鸡蛋打破,同捣碎的冰糖混合调匀。临睡前用开水冲服,取微汗。养阴润燥,清肺止咳。治感冒,症见流清涕,咳嗽,发冷等。对小儿流鼻血亦有效。
2、胡萝卜汤发汗
洗净,切碎,煎汤。热饮。发汗解表。治感冒,畏寒需发汗。胡萝卜汤发汗作用轻微而持续,无过度之弊。
3、神仙粥治风寒感冒
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
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得胃中热气升腾,遗体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发表解毒,驱风散寒。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有人写诗赞曰: “一把糯米煮成粥,7个白葱7片姜,煮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注:风热感冒不宜服!
4、葱姜豆豉治伤风感冒
葱白5根,姜1片,淡豆豉20克。用砂锅加水一碗煎煮。趁热顿服,然后卧床盖被发汗,注意避风寒。解毒透表,解毒通阳。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塞,头痛,畏寒,无汗等。
5、五神汤发汗解表
荆芥,苏叶(中药店有售)各10克,茶叶6克,鲜姜10克,红糖30克。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茶叶,生姜,15-20分钟后,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2次,量不拘。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治风寒感冒,症见畏寒,身痛,无汗等。如伴有咳嗽痰盛可加橘皮10克。
荆芥的食用方法
荆芥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注意:荆芥宜晴天加工,必须抢水洗净,不宜久润,随切随晒,当天晒干,不用火烘烤,否则香味走失,影响药效。
1,荆芥可作调料,汤羹中放几片荆芥叶子可增加汤的香气,炖动物性原料时放荆芥可起到去腥的效果。
2,荆芥生食常见的有荆芥拌黄瓜、辣椒丝拌荆芥、凉拌荆芥等。
3,烙成煎饼(也叫荆芥托儿),作主食配粥或者汤羹也很好;用荆芥做馅料包饺子、肉饼也常用。
4,荆芥祛风解表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5,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
6,荆芥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
荆芥粥的制作材料:
主料:粳米100克,荆芥穗100克
调料:盐2克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将荆芥苗摘洗干净,细切。
3、取锅放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开,然后改小火熬煮,至粥将成时,加入荆芥苗、盐,待两三沸,即可盛起食用。
怎么饮食应对风寒感冒
治疗风寒感冒的汤1:五神饮
材料:荆芥、苏叶、生姜的用量各10克,茶叶为6克,红糖为30克。
做法:将荆芥、苏叶、生姜切成粗末,和茶叶一起同开水冲泡,稍许片刻,再放红糖一起搅拌,然后在煮沸后趁热服用,服后盖被,如出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
功效:可以使畏寒、身痛的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有效治疗感冒。
治疗风寒感冒的汤2:火腿豆腐芥菜汤
材料:豆腐100克,火腿50克,高汤1000克,生姜10克,芥菜30克,食盐适量。
做法:取克豆腐,切块,火腿,切丝,放在一起用少许植物油稍微煸炒一下,然后加入高汤、生姜煮沸,在起锅以前加入芥菜、胡椒粉、香菜末,在经过食盐调味后即可趁热食用。
功效:感冒除了怕冷、身痛外,还往往伴有食欲不振,胃寒口淡,此汤用芥菜、香菜、生姜和胡椒散寒,加以豆腐、火腿补中和胃,增进食欲,进一步加快人体调动自我恢复功能。
治疗风寒感冒的汤3:白玉双粥
材料:粳米50克,葱20克,姜10克,大白菜。
做法:取粳米加水熬粥,沸腾后加入半棵大白菜(主要用菜心)和切段的大葱和生姜,煮到白菜、大葱变软,粥变黏稠时,在起锅加食盐少许即可。
功效:此粥有驱寒散热,调和胃气的功效,比较适宜老年人食用。
风寒感冒喝什么汤好?以上是专家给大家介绍的三款治疗感冒的汤,治疗是最健康的治疗方式,此外,冬天最主要要保暖,多喝水,有空经常到室外走走。这样能够快速适应冬天寒冷的天气,是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
风寒感冒喝什么汤能治?以上这三种汤品,做法简单,但是治疗感冒的效果非常好,可以让你的风寒感冒尽快好转。健康喝汤,不仅可以养生,还能治病,所以,我们平时应该经常多喝一些汤。
风寒感冒喝姜汤可以吗 风寒感冒吃什么好得快
1、神仙粥。
大米50~100克,生姜3克,入沙锅同煮1~2沸,再放入连须葱白5~7段,待粥将熟时,放入米醋10~15毫升,稍煮即可。此粥要趁热服,食后宜盖被青卧,以微微出汗为佳。
2、菜根姜片饮。
白菜茎根1个,萝卜根1个,共切粗片,生姜3片,红糖50克,加水适量,煮开3~5分钟,热服取汗。
3、荆芥防风粥。
荆芥10克,防风12克,薄荷5克,淡豆豉8克,粳米80克,白糖20克。水煮前4味药,去滓取汁;再加用水煮米成粥,加入药汁及糖即成。
最后提醒,风寒感冒者可以喝姜汤,而风热感冒者应喝清热解毒类药物。流感一般不用生姜来治疗,因为中医认为,流感需用苦寒中药清瘟败毒,而姜不具备苦寒之性。
流行性感冒的偏方治疗
1、神仙粥治风寒感冒
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得胃中热气升腾,体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
发表解毒,驱风散寒。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注:风热感冒不宜服
2、胡萝卜汤发汗
将胡萝卜洗净,切碎,煎汤,热饮。可发汗解表,治感冒,畏寒需发汗。胡萝卜汤发汗作用轻微而持续,无过度之弊.
3、草鱼汤治伤风鼻塞
草鱼(青鱼)肉150克,生姜片25克,米酒100克。用半碗水煮沸后,放入鱼肉片,姜片及米酒共炖约30分钟,加盐调味。趁热食,食后卧床盖被取微汗。每日2次,注意避风寒。解表散寒,疏风止痛,用治感冒,症见畏寒发冷,头痛体倦,鼻塞不通等。
4、葱姜豆豉治伤风感冒
葱白5根,姜1片,淡豆豉20克。用砂锅加水一碗煎煮,趁热顿服,然后卧床盖被发汗,注意避风寒。解毒透表,解毒通阳。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塞、头痛、畏寒、无汗等。
5、五神汤发汗解表
荆芥、苏叶(中药店有售)各10克,茶叶6克,鲜姜10克,红糖30克。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茶叶、生姜,15~20分钟后,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2次,量不拘。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治风寒感冒,症见畏寒、身痛、无汗等,如伴有咳嗽痰盛可加橘皮10克,鲜品加倍。
6、口含生大蒜治感冒
生大蒜1瓣(去皮)。将蒜瓣含于口中,生津则咽下,直至大蒜无味时吐掉,连续3瓣即可奏效。辛温解表,解毒杀菌。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等。
7、白胡椒热汤面治感冒
白胡椒末、葱白各适。煮热汤面条一碗,加入葱白及胡椒面拌匀,趁热吃下,盖被而卧,汗出即愈。辛温解表,消痰解毒。治风寒袭表引起的感冒。
中医治疗风寒感冒偏方
偏方一:
生姜+葱白+白萝卜+红糖,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咳嗽痰多。
偏方二:
紫苏叶+生姜+陈皮+红糖,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发烧。
偏方三:
荆芥+紫苏叶+生姜+红糖,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咽喉疼痛。
偏方四:
金银花+竹叶+桑叶+甘蔗+白糖+白萝卜,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咽喉疼痛。
偏方五:
桑叶+白菊花+竹叶+薄荷+淡豆豉,用水煎服,感冒、发烧。
偏方六:
紫苏叶+荆芥+山楂+冰糖,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全身疼。
冬季孕妇感冒的饮食调理宝典
冬季,准妈妈是最害怕感冒的人群之一,因为感冒病毒在孕早期会对胚胎造成伤害。吃药吧,怕对腹内的宝宝不好;不吃药吧,怕身体抵不住。从养生保健的角度看,采用食疗是最重要的选择。
不同症状孕妇的食疗方法
风寒型孕妇感冒
★症状:鼻塞、流鼻水、轻微鼻涕
★治疗的药茶粥品:
姜糖茶
生姜3-5片(洗净切丝)、红糖5克,沸水500毫升泡煮5分钟后,趁热将茶喝完。服后宜盖被子静卧,让身子微微出汗。
四神汤
荆芥13克、苏叶7.5(洗净)、生姜10克,煎煮5分钟后,滤汁去渣,加入红糖10克,搅拌溶解。1日内分数次服用。
神仙粥
生姜20克、白米100克,一起煮熟后,放入洗净切碎的连须葱白20克,继续熬煮,等粥快要好时加入米醋10毫升,稍微再煮以后,趁热服用。服用后宜盖被子静卧,让身体微微出汗。
荆芥粥
荆芥10克、薄荷5克、淡豆豉5克,加水300毫升煎煮,沸5分钟后,滤出药汁,去渣,加入白米100克煮粥。每日2次,温热温食。
风热型孕妇感冒
★症状:喉咙发炎、咽喉疼痛不适
★治疗的药茶粥品:
菊花芦根茶
菊花5克、芦根10克,用开水500毫升泡开后,代替茶水引用。
桑菊薄豉饮
桑叶、菊花各10克,薄荷、淡豆豉各5克,芦根10克,用水1000毫升泡10分钟即可,1日内代替茶水常常引用。
薄菊粥
薄荷、菊花各10克,桑叶、淡竹叶各5克。水煎,沸后5分钟,滤出药汁,去渣,加入白米100克煮粥。每分2次服用。
发烧型孕妇感冒
★治疗的药茶粥品
解热饮
银花15克、薄荷10克、芦根20克,先将银花、芦根加水300毫升,煮15分钟,再将薄荷放入再煮3分钟,滤出药渣加适当冰糖。
发汗豉粥
淡豆豉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三栀5克、黄芩15克、生姜3片、葱白2根、白米30克。将上述材料放入沙锅内煎沸后煮约5-10分钟,滤汁去渣,再放入白米,煮为稀粥。此粥适合发烧的准妈妈食用。
秋季预防感冒吃什么
1、荆芥粥
材料:10克荆芥、15克淡豆鼓、50克大米、5克薄荷。
方法:首先把荆芥、薄荷、淡豆鼓放进煲里加水煎煮,煮好之后取汁水备用,注意因为荆芥还有薄荷中含有挥发油,所以在煮的时候不要煮太久,接着把大米洗净,然后煮成粥,之后把煮好的药汁倒进粥中,混合之后即可。
功效:这款粥每天喝两次,连续喝三天。可以清热利咽、发汗解表,能缓解头痛、咽痛、失眠心烦、发热恶寒等症状。
2、防风粥
材料:15克防风、50克大米、2段葱白、3片生姜。
方法:首先先将防风加水煎煮,煮好后取出汁水,然后洗净大米,将其煮成粥,煮好后把防风治倒进粥中混合,然后再把葱白和生姜洗净,放进粥中煮一阵子就可以了。
功效:将粥煮好之后趁热服下,然后再躺床上用被子捂汗。这样可以清热驱风,缓解风寒感冒的发热、头痛、鼻塞、腹泻、骨节酸痛等症。
3、发汗豆粥
材料:15克淡豆鼓、30克葛根、60克生石膏、100克大米、2段葱白、3片生姜、5克荆芥、2克麻黄、3克山栀。
方法:首先先将淡豆鼓、葛根、生石膏、荆芥、麻黄、山栀这些药材放进煲里加水煎煮,煮好之后取出汁水备用。然后洗净大米。将其煮成粥。煮好之后将葱白生姜放进去,再加入煮好的药汁混和即可。
功效:次粥每天食用两次。能起到发汗的作用,对于感冒的高热不退、肺热、头痛、失眠、咽干口渴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这款发汗豆粥适合有高热、无汗、头痛的感冒患者服用,如果是怕出汗之后冷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在服用之后出了汗并且汗退之后应停止服用。
孕妇感冒的食疗
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
橘皮姜片茶:橘皮生姜各10克,加水煎,饮时加红糖10―20克。
姜蒜茶:大蒜、生姜各15克,切片加水一碗,煎至半碗,饮时加红糖10-20克。
姜糖饮:生姜片15克,3厘米长的葱白3段,加水50克煮沸加红糖。
鸡蛋生姜水:咳嗽者可用鸡蛋1只打匀,加入少量白砂糖及生姜汁,用半杯开水冲服2―3次即可止咳。
孕妇感冒了吃什么食疗:稀粥
感冒时多喝热粥,有助于发汗、散热、祛风寒,促进感冒的治愈。同时,感冒后胃口较差,肠胃消化系统不好,喝粥可以促进吸收。喝粥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葱白粥:粳米50克,葱白2-3根,茎切段,白糖适量同煮成粥,热食。
荆芥防风粥:荆芥、防风各10克,大米60克,白糖适量。前2味水煎取汁,人大米煮成粥,加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
藿香冬瓜皮粳米粥:藿香10克,冬瓜皮、粳米各60克,白糖适量。前2味水煎取汁,入梗米者成粥,加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
牛蒡子桑叶粥:牛蒡子15克,桑叶10克,大米60克,白糖适量。前2味水煎取汁,人大米煮成粥,加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
大米粥:大米100克煮成稀粥,然后加米醋两匙,葱须、姜末适量,趁热吃。
感冒的食疗偏方
1.冰糖鸡蛋治感冒
鸡蛋1个,冰糖30克.将鸡蛋打破,同捣碎的冰糖混合调匀.临睡前用开水冲服,取微汗.养阴润燥,清肺止咳.治感冒,症见流清涕,咳嗽,发冷等.对小儿流鼻血亦有效.
2.胡萝卜汤发汗
洗净,切碎,煎汤.热饮.发汗解表.治感冒,畏寒需发汗.胡萝卜汤发汗作用轻微而持续,无过度之弊.
3.神仙粥治风寒感冒
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
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得胃中热气升腾,遗体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发表解毒,驱风散寒.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有人写诗赞曰: “一把糯米煮成粥,7个白葱7片姜,煮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注:风热感冒不宜服!
4.葱姜豆豉治伤风感冒
葱白5根,姜1片,淡豆豉20克.用砂锅加水一碗煎煮.趁热顿服,然后卧床盖被发汗,注意避风寒.解毒透表,解毒通阳.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塞,头痛,畏寒,无汗等.
5.五神汤发汗解表
荆芥,苏叶(中药店有售)各10克,茶叶6克,鲜姜10克,红糖30克.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茶叶,生姜,15-20分钟后,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2次,量不拘.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治风寒感冒,症见畏寒,身痛,无汗等.如伴有咳嗽痰盛可加橘皮10克
感冒咳嗽吃什么粥好
1、荆芥粥:荆芥10克,薄荷5克,淡豆豉15克,大米50克。将前三味水煎取汁备用;另将大米煮为稀粥,待粥熟时调入药汁服食。每日2次,连服3天。可发汗解表、清热利咽、退热除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心烦、失眠等。
2、防风粥:防风15克,葱白2茎,生姜3片,大米50克。同上法煮成药粥后趁热服食,盖被静卧,以少汗出为佳。可清热祛风、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畏寒发热、头痛身痛、骨节酸痛、鼻塞声重、肠鸣泻泄等。
3、神仙粥:生姜3片,连须葱白5茎,糯米50克,食醋15毫升。先将糯米淘净与生姜末同煮一、二沸后,再放进葱白,待粥将熟时,调入米醋,稍煮即可。
趁热服食,服后盖被静卧,避风寒,以微汗出为佳。可发散风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怕冷、浑身酸痛、鼻塞流涕,以及胃寒呕吐等。此粥专为风寒感冒而设,如属风热感冒、高热烦躁者,则不宜选服。
4、发汗豉粥:淡豆豉15克,荆芥5克,麻黄2克,葛根30克,山栀3克,生石膏60克,生姜3片,葱白2茎,大米10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
可发汗、清热,适用于感冒引起的高热不退、肺热喘急、头痛无汗、烦躁失眠、咽干口渴等。此粥是治疗感冒发热的大型复方药粥,药味较多,配伍复杂,效果较好。应用发汗豉粥的主症是高热、无汗、头痛。若汗出怕冷者则不宜服食,若服后汗出热退者应立即停服。
风寒感冒吃什么粥好
1、神仙粥
此粥是解除风寒感冒颇为有效的食疗方。神仙粥祛风散寒,适宜风寒感冒证。此粥专治由风寒引起的头痛、浑身酸懒、乏力、发热等症。
做法:大米50~100g,生姜3g,连须葱白5~7段,米醋10~15mL。先将大米、生姜入沙锅同煮一二沸,再放入连须葱白,待粥将熟时放入米醋,稍煮即可。
2、荆芥防风粥
荆芥与防风皆味辛而微温,同人肝经,都是辛温解表药,都有祛风解表的作用,性皆微温而不燥烈,药性平和,为风药中之润剂。均可用治外感表证(风寒或风热感冒皆可用之)以及风瘙痒之证,常并用于方中。
做法:荆芥10g,防风12g,薄荷5g,淡豆豉8g,粳米80g,白糖20g。水煮前4味药,去渣取汁;再用水煮米成粥,加入药汁及糖即成,待温服食。
3、白玉双粥
此粥有驱寒散热,调和胃气的功效,比较适宜老人养生食用。
做法:粳米50克,葱20克,姜10克,大白菜。取粳米加水熬粥,沸腾后加入半棵大白菜(主要用菜心)和切段的大葱和生姜,煮到白菜、大葱变软,粥变黏稠时,在起锅加食盐少许即可。
4、发汗豉粥
发汗豉粥是治疗感冒发热的大型复方药粥,药味较多,配伍复杂,效果较好。应用发汗豉粥的主证是高热、无汗、头痛。若汗出怕冷者则不宜服食,若服后汗出热退者应立即停服。
做法:淡豆豉15克,麻黄2克,荆芥5克,葛根30克,山栀3克,生石膏60克,生姜3片,葱白2茎,大米100克。将所有的食材放入锅中水煎取汁,接着放入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次即可。
5、荆芥粥
荆芥粥可发汗解表,清热利咽,退热除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心烦,咽痛,失眠等。
做法:荆芥10克,淡豆豉15克,薄荷5克,大米50克。将前三味水煎取汁备用(荆、荷含挥发油,不宜久煎);另将大米煮为稀粥,待粥熟时调入药汁服食,每日2次,连服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