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诊断
附睾炎诊断
1.睾丸肿瘤
没有痛感,肿块与正常睾丸易于区别,前列腺液及尿常规检查均正常,必要时可以作组织病理检查。
2.精索扭转
常见于儿童。扭转的早期,睾丸上提与附睾有清楚的界限,扭转的后期可能界限不清,如轻轻上推睾丸则发生疼痛,说明为精索扭转。
3.附睾结核
早期病变局限于附睾尾,最后累及整个附睾。一般发病比较缓慢,不痛,输精管有串珠样改变。
附睾炎如何鉴别诊断
(一)急性附睾炎
1.临床表现:附睾肿胀疼痛,局部压痛,甚则形成脓肿、瘘管,或见鞘膜积液,发热、寒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证候分析:外感寒湿或湿热之邪,或肝气不舒,郁久化热,或器械损伤,瘀血内阻,复感邪毒,下注附睾,则见附睾肿胀疼痛;热壅血瘀,酿液成脓,形成脓肿;热盛肉腐,可出现瘘管;或津液外溢,形成鞘膜积液;发热、寒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正邪相争、湿热蕴结之象。
(二)慢性附睾炎
1.临床表现:附睾硬结,隐隐作痛,阴囊下坠感,会阴部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滑。
2.证候分析:急性附睾炎失治误治,久治不愈,或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郁而化热,痰热互结,蕴结附睾,则见附睾硬结,隐隐作痛,阴囊下坠,会阴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滑均为病久挟痰之象。
附睾炎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一)急性附睾炎
1.临床表现:附睾肿胀疼痛,局部压痛,甚则形成脓肿、瘘管,或见鞘膜积液,发热、寒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证候分析:外感寒湿或湿热之邪,或肝气不舒,郁久化热,或器械损伤,瘀血内阻,复感邪毒,下注附睾,则见附睾肿胀疼痛;热壅血瘀,酿液成脓,形成脓肿;热盛肉腐,可出现瘘管;或津液外溢,形成鞘膜积液;发热、寒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正邪相争、湿热蕴结之象。
(二)慢性附睾炎
1.临床表现:附睾硬结,隐隐作痛,阴囊下坠感,会阴部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滑。
2.证候分析:急性附睾炎失治误治,久治不愈,或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郁而化热,痰热互结,蕴结附睾,则见附睾硬结,隐隐作痛,阴囊下坠,会阴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滑均为病久挟痰之象。
西医鉴别诊断:
(一)急性附睾炎应与睾九扭转、急性淋菌性附睾炎、结核性附睾炎,阴囊内丝虫病、睾九肿瘤、睾丸创伤及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相鉴别。
1.睾丸扭转:多发生于儿童,有剧烈活动等诱因,疼痛剧烈,精索呈麻绢状扭曲,普雷恩氏征呈阳性,即托起阴囊时疼痛加重,睾丸压痛明显,扪诊附睾不在正常位置,而在睾丸的前面、侧面或上方(正常时附睾在睾丸的后外侧)。放射性核素睾丸扫描显示扭转侧血流灌注降低。
2.急性淋菌性附睾炎:有不洁性交史及急性淋病的临床表现,如尿频、尿急、尿痛及较多尿道分泌物,尿道脓液涂片染色检查可发现多核白细胞中有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3.结核性附睾炎:即附睾结核,有结核病史及结核病症状,如低热、盗汗等。多为慢性,附睾逐渐增大,压痛不明显,病灶常与阴囊壁层粘连或有脓肿、窦道形成,输精管增粗或形成串珠状结节,前列腺及精囊也有结核病灶,无菌性脓尿及结核菌浓缩检查和培养阳性均可确诊。
4.阴囊内丝虫病:阴囊局部疼痛且附睾肿胀有结节,有居住丝虫流行区及丝虫感染史,精索增厚,迂曲扩张,可并发鞘膜积液,夜间采血可查到微丝蚴。
5.睾丸肿瘤:发病突然的睾丸肿瘤亦有阴囊内疼痛,但肿瘤侧睾丸肿大,质地坚硬,沉重感明显,正常睾丸感觉消失,附睾常不易摸到,透光试验阴性。淋巴管造影术可见腹股沟淋巴结直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可能出现充盈缺损,胸部X线摄片可见肺内有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的“棉花球”样阴影。
6.睾丸外伤:有明显外伤史,局部疼痛剧烈,可放射到下腹部、腰部或上腹部,重者可发生痛性休克。检查可见阴囊肿胀,皮肤青紫瘀血,睾丸肿大坚硬、触痛明显,阴囊沉重,透光试验阴性,穿刺可见鲜血或褐色陈旧血。
7.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有流行性腮腺炎病史,一般无尿路症状,小便检查无脓球和细菌。
(二)慢性附睾炎:主要应与附睾结核、阴囊内丝虫病、慢性淋病性附睾炎、附睾放线菌病及附睾肿瘤相鉴别。
1.附睾结核:附睾硬结疼痛,输精管一般增厚、变硬、有多处硬结,成串珠样。附睾结节多从尾部开始,质硬不规则,附睾的干酪样病变及脓肿,易与阴囊皮肤粘连,溃破形成窦道。分泌物镜检、培养或动物接种结核杆菌可为阳性。
2.阴囊内丝虫病:有丝虫流行区居住史及丝虫感染史,阴囊疼痛,附睾结节,结节常为数个,多在精索下端及附睾头部附近,精索常增厚、迂曲,可并发鞘膜积液,夜间采血可查到微丝蚴。
3.慢性淋病性附睾炎:附睾疼痛肿胀,尿道分泌物较多,尿道脓液涂片染色检查可发现多核白细胞中有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淋病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4.附睾放线菌病:多有放牧史或有其它部位放线菌感染史。偶有阴囊部坠胀疼痛,检查附睾有浸润性硬结,轻度触痛,也可发生阴囊部位的慢性窦道或溃疡。脓液检查可发现有特征性的灰黄色的菌落颗粒“硫黄颗粒”。
5.附睾肿瘤:肿瘤过大时可引起阴囊坠胀疼痛,但附睾肿块多发生于附睾尾部,良胜肿瘤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呈球形或卵圆形,较小,有弹性感。恶性肿瘤表面不光滑。结节状,界限不清,质地硬韧,B超检查可显示睾丸上端或下端有与睾丸分界明显的回声区,有的边界整齐,中等回声,分布均匀。有的出现低回声区,有的界限不清,不均匀回声。病检可发现肿瘤细胞。淋巴管造影可见腹膜后淋巴结有充盈缺损征象。
男性睾丸炎
男性睾丸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给男性朋友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多困扰。
睾丸附睾炎多由邻近器官感染蔓延所致。表现为阴囊部位突然性疼痛,附睾肿胀,触痛明显,可伴有发热,附睾硬结等。睾丸附睾炎多继发于尿道、前列腺或精囊感染,睾丸附睾炎常由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而引起。
睾丸附睾炎属于中医子痈范围,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阴囊内疼痛、坠胀、并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感染症状,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下腹部及会阴部。[1]
诊断鉴别
编辑
附睾炎和其他疾病一样,也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所以患者在诊断附睾炎时,一定要分清是急性还是慢性,才可以指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误诊只会耽误治疗,致使病情恶化。急慢性附睾炎的病因各不相同,但是又相互联系,尤其是急性附睾炎如果不予以管制,很可能病变为慢性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多由泌尿系、前列腺炎和精囊炎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血运感染较少见。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导尿、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尿管等均易引起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
1.睾丸扭转:常见于青春期前儿童,30岁以上少见,普雷恩征阳性,而急性附睾炎普雷恩征阴性,放射性核素扫描显示扭转侧血液灌注降低,彩超见睾丸内血流减少或消失。
2.睾丸肿瘤:为无痛性肿块,质地坚硬,沉重感明显,正常睾丸形态消失,附睾常不易扪及,透光试验阴性,B超及CT有助诊断,血AFP或HCG常增高。
3.结核性附睾炎:一般很少有疼痛及发热,触诊附睾与睾丸界限清,肿块质硬,病灶常与阴囊壁粘连或有脓肿,窦道形成,输精管可有串珠样改变,前列腺及精囊亦有结核病灶。
附睾炎如何鉴别诊断
1精索扭转
多见于儿童,而附睾炎多发于青壮年。扭转的早期,睾丸上提与附睾有清楚的界限;扭转的后期可能界限不清,如轻轻上推睾丸则发生疼痛,说明为精索扭转。
2睾丸肿瘤
一般没有疼痛,肿块与正常睾丸易于区别,前列腺液及小便常规检查均正常,必要时可以作组织病理检查。
伴有腮腺炎或腮腺炎病史,无尿路症状,小便检查无脓球或细菌。
3附睾结核
早期病变局限于附睾尾,最后累及整个附睾。一般发病比较缓慢,不痛,输精管有串珠样改变。尿培养为结核阳性。
诊断急性附睾炎的方法
一、病史:包括不洁性交史、性病感染史,有无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症等疾病,以及泌尿外科手术史、经尿道器械操作史等。
二、症状:起病突然,息侧阴囊坠胀不适,局部 疼痛甚重,影响行动。疼痛可向同侧精索、腹股沟及下腹部放射。同时有周身不适及高热,可以有尿路刺激症状。
三、体征:检查时可见患侧附睾肿大,有明显触痛,有时睾丸与附睾界限不清。炎症较重时,阴囊皮肤红肿。同侧精索增粗且触痛较重。有时可伴有鞘膜积液和精索静脉曲张。
四、检查:
1、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可达(2~3)×10∧9/L。尿道分泌物可做染色或非染色检查。尿液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
2、超声波检查:超声检查在急性附睾炎诊断尤其是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急性附睾炎时,B超显示附睾弥漫性均匀肿大;也可局部肿大,多见于尾部,呈结节状,有球形感。内部回声不均匀,光点增粗,回声强度较睾丸低, 境界模糊。部分可与阴囊壁粘连,阴囊壁增厚,常伴鞘膜积液。同侧精索增粗,精索静脉曲张。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 D F I )显示血流信号明显增多, 脉冲多普勒( P D) 检测动脉血流速加快。
附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才能确诊
1、根据附睾炎的症状进行诊断
如果一个男性得了附睾炎这种男科疾病的话,在做完重体力劳动以后,阴囊会突然变得非常疼痛,慢慢疼痛会蔓延至腹股沟区及腰骶部,这时候疼痛就更为明显了,触摸的时候疼痛加剧,同时阴囊也会慢慢变肿胀,在3-4小时内使得附睾增大一倍,这也是判断自己是否患上附睾炎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2、附睾炎实验室检查
如果男性化验检查发现外周血白细胞达到了(2~3)×109/L的话,患上附睾炎的几率就非常大了,另外也可以取男性尿道的分泌物进行染色或非染色检查。
3、附睾炎超声波检查
可将附睾与睾丸的肿胀和炎症范围显示出来。
4、附睾炎磁共振检查
附睾炎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其T2加权象上附睾信号可与睾丸信号相同或高于后者。
附睾囊肿怎么办
附睾肿大主要是由附睾炎引起的。附睾炎多见于中青年,按病程可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两种。急性附睾肿大临床表现:发病突然,高热、白细胞升高,患侧阴囊胀痛,沉坠感,下腹部及腹股沟部有牵扯痛,站立或行走时加剧。患侧附睾肿大,有明显压痛。炎症范围较大时,附睾和睾丸均有肿胀,两者界限触摸不清,称为附睾睾丸炎。患侧的精索增粗,亦有压痛。一般情况下,急性症状可于一周后逐渐消退。
病因
附睾肿大主要是由附睾炎引起的。急性附睾炎多由泌尿系、前列腺炎和精囊炎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血运感染较少见。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导尿、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尿管等均易引起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附睾炎。
诊断
附睾肿大,有时会尿急,尿常分岔。
附睾肿大的诊断1、急性附睾炎:
本病根据病史体征诊断多不困难,主要诊断因附睾炎引起的附睾肿大。但须注意与睾丸扭转相鉴别。睾丸扭转发病急骤,睾丸肿大固定不能在阴囊内活动,抬高阴囊不能减轻局部疼痛。
附睾肿大的诊断2、慢性附睾炎:
慢性附睾炎附睾常为均匀性肿大质硬有压痛。
附睾炎诊断鉴别
中医诊断附睾炎概要:
(1)问诊:主诉阴囊肿痛不适,腰酸腿困。同时问寒热,问便溺,问疼痛。
(2)切诊:切脉,检查可触及附睾增大、变硬,伴轻度压痛,患侧输精管增粗。附睾呈结节状,子系粗肿,轻微触痛,或牵引少腹不适,多无全身症状。
(3)望诊、闻诊:望诊阴囊肿大,闻诊无特殊发现。
输精管变粗 偶尔疼痛什么原因
“附睾内 开始胀痛 输精管开始明显变粗伴随着胀痛感 ”,考虑可能是附睾炎、睾丸附睾炎、输精管炎等。
建议你到正规医院泌尿外科,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附睾炎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可达(2~3)×10/L。尿道分泌物可做染色或非染色检查。尿液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
超声波检查:超声检查在急性附睾炎诊断尤其是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急性附睾炎时,B超显示附睾弥漫性均匀肿大;也可局部肿大,多见于尾部,呈结节状,有球形感。内部回声不均匀,光点增粗,回声强度较睾丸低, 境界模糊。部分可与阴囊壁粘连,阴囊壁增厚,常伴鞘膜积液。同侧精索增粗, 精索静脉曲张。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 D F I )显示血流信号明显增多, 脉冲多普勒( P D) 检测动脉血流速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