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阻断母婴传播乙肝病毒的方法
产前阻断母婴传播乙肝病毒的方法
尽管我国已经用了20年的乙肝疫苗,但在成人中仍有近10%的乙肝携带者,那么孕妇中当然也就有10%的携带率。我国每年有2000万孩子出生,计算下来,每年就会有200万高危新生儿产生,如果全部打疫苗——实际上,某些地区疫苗普及率不到80%——也会有40万小孩得乙肝。所以,预防和控制乙肝,就要从儿童抓起,避免再感染,并且做好产前阻断工作。
对未受感染的准妈妈来说,首先,婚检不容忽视,可以早知道对方是否是乙肝病人或乙肝携带者,可以早治疗、早预防。其次,育龄女性在怀孕前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肝功能。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肝脏没有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则可以正常怀孕,并在胎儿娩出后按照接种计划接种乙肝疫苗。
对乙肝准妈妈来说,通过检查,如果发现自己是乙肝患者,那么暂时不要怀孕,等到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怀孕,否则,母亲产下的高危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特别高。有些乙肝母亲产下胎儿后,2~3个月内婴儿就会乙肝急性发作,危及生命。
如母亲是“大三阳”(即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核心抗体阳性),不采取阻断措施,感染率可高达100%;如是小三阳(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核心抗体阳性),不给予阻断,感染率超过50%;现在对于高危儿童,单纯靠打疫苗来阻断乙肝病毒,有效率只能达到60%~70%,即10个人中就有3~4人会受到感染。
对乙肝病毒携带准妈妈来说,检查后,如果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阳性、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则可以怀孕。但怀孕28周起,需多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样可以防止宫内感染乙肝病毒,因为这种情况下,可使宫内感染率下降8%~9%。并且,在孩子出生后按计划接种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种注射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同时使用叫做联合免疫,结合孕晚期母亲也注射免疫球蛋白,这样其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
乙肝小三阳能生孩子吗?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乙肝病乙肝小三阳会通过母婴传播的,所以要采取预防措施。
意见建议:乙肝小三阳的患者只要肝功能正常,就可以怀孕生孩子的。新生儿要按照程序及时的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就能有效地阻断母婴传播。
乙肝小三阳的传播方式有哪几方面
1、母婴传播: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母婴传播造成的,小三阳母亲如果没能及早做好有效的阻断母婴传播,孩子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非常大,这是乙肝小三阳的传播方式的一种。
2、日常亲密接触传播:如共用牙刷、毛巾、剃须刀、餐具等生活用品,都有可能造成病毒的传播。不过简单的拥抱、握手并不会造成传染。
3、血液传播:不慎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源制品极易造成乙肝病毒的传播,除此之外,不洁的注射、手术、穿耳孔、拔牙、纹身、修眉等也有传染病毒的可能性。
4、性生活传播:性接触、有多个性伴侣或夫妻性生活时未采取防护措施,乙肝病毒会通过秘物传染给健康的一方,这也是乙肝小三阳的传播方式所包括的。
超薄避孕套容易破吗
超薄避孕套容易破吗
乙肝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几率很低,戴避孕套可以预防乙肝。乙肝传播可能存在以下误区:
1、乙肝病毒不经正常消化道传播。
2、一般生活、工作场所和交通工具不会传染乙肝。握手、拥抱、共同进餐不会传染乙肝。乙肝病毒不经空气或动物传播,蚊虫叮咬也不传播乙肝病毒。
3、多数情况下,接吻并不传播。但是双方有口腔黏膜破损或者牙周疾病时,可能导致感染。
4、乙肝传播途径和乙肝病发作不发作无关。换言之,乙肝病情发作时,日常接触仍不会传染别人。
5、采取及时正确的阻断措施可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6、目前认为蚊虫叮咬不传染乙肝病毒,在传染病医院被蚊虫叮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阻断乙肝母婴传播获新进展
了解怎样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及时做好预防工作,是父母必须了解并且必须做到位的一项工作。中国是世界上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乙肝患者是儿童时期感染的。乙肝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主要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传播进行乙肝病毒传播,新生儿的身体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更容易被乙肝病毒感染,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乙肝患者。因此,做好乙肝母婴阻断措施是我们大家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如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做好乙肝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在产前、产后进行全程干预,实施主动被动联合免疫,这样才更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从母体感染给婴儿。
乙肝母婴阻断措施是什么呢?
乙肝孕妇需要在经过正规医院的治疗,获得临床治愈,病情稳定一年以上时间,而且身体没有不适,肝功能始终正常的情况时,可以生育,但是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在其他部位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然后分别在第1个月,第6个月时注射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另外,在新生儿出生满2个月,满7个月时,还要检查乙肝五项和hbv-dna,了解新生儿的免疫是否成功。此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也应该在产前三个月,每月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这是目前最有效的阻断母婴传播的方法,阴断率可高达95%以上。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如何传播
1.经血传播: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未发现吸血昆虫(蚊、臭虫)能传播乙肝病毒。卵子和精子不会传播乙肝病毒。易感染乙肝的高危人群为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伙伴和静脉药瘾者等。通过血液制品传播。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主要是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的意外暴露、公用剃须刀和牙刷也可传播。
预防: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筛查。对服务行业所用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纹身等器具严格的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任何人公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2.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率为9.1%~36.7%。宫内传播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胎盘屏障受损或通透性增强引起母血渗漏造成,与母亲血中的乙肝病毒 DNA浓度有关,主要发生于妊娠末期,妊娠中期甚至早期也可发生,不过可能性非常小。患有乙肝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诺福韦可用于乙肝病毒的母婴阻断。如想新生儿绝对不受感染者,最好妊娠前开始,至乙肝病毒DNA阴转后再怀孕。
生产过程也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胎儿通过产道时吞咽含乙肝病毒DNA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破裂,母血漏入胎儿血循环。若母亲乙肝抗体为阳性,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 h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最好在出生后12 h内,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并在1个月和6个月分别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母婴传播的途径还有哺乳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建议新生儿不母乳喂养。
3.性接触传播: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对有多个性伴侣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建议其在性交时用安全套。
乙肝女性出现6大情况不宜怀孕
乙肝急性期暂不宜怀孕
很多已婚女性苦恼地询问专家:自己有慢性乙肝多年,能不能生孩子?有多大几率把病毒传染给孩子?如何避免?张立伐解释,首当其冲应考虑的不是母婴传播而是母体能否承受怀孕。他表示,这是由于女性在妊娠时,需要为胎儿提供大量的营养,所以容易增加孕期肝脏的负担,同时妊娠时机体免疫功能及内分泌的变化,常使原有的肝病加重,肝功能减退,也非常容易增加孕妇分娩时的产科并发症,如大出血等。为此,乙肝女性在选择怀孕时要谨慎,切不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盲目受孕。
但他认为,以上风险并不意味乙肝女性必须放弃怀孕,如果在肝病专科医生和妇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患者及家属能正确选择怀孕时机、分娩方式、孕后哺乳方法等,是既能保证母婴平安、又能最大限度阻断乙肝病毒向下一代传播的。
张立伐表示,一般来说,以下6种情况中有任何一种的女性都暂不宜怀孕:1.现症的急性乙肝,伴有明显的肝功能异常;2.乙肝病毒感染时间较长且肝脏损害严重,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硬化,伴有明显的血小板减少,脾脏功能亢进,凝血功能障碍的;3.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较为明显,且肝功能波动较大,常伴有蛋白比例倒置或低蛋白血症;4.慢性乙肝患者伴有严重的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5.曾有过怀孕史,但因肝脏不能承受而终止妊娠者;6.乙肝病毒感染者伴有妇产科疾患、有重复剖宫产史者。
对于正处于活动性肝炎的女性,如果考虑生育,应经治疗后待病情稳定、肝功能恢复正常6个月以上再怀孕。
母婴传播主要集中在分娩期
张立伐指出,乙肝妈妈生育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母婴传播。在各种母婴传播途径中,以分娩期感染为母婴传播乙肝病毒最主要的途径。所以,分娩后婴儿及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加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合理选用母乳喂养显得相当重要。而用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加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办法阻断母婴传播的有效率可达90%~95%,相反,仅靠接种疫苗来预防母婴传播的有效率只有86%。
乙肝母亲乳头破裂应暂停母乳喂养
由于乙肝妈妈的乳汁中含有病毒,不少家长依然十分担心病毒会通过乳汁传给孩子。他表示,其实通常母亲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并经乙肝病毒基因检测为阴性,婴儿在出生后及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加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并产生保护性抗体后,病毒是不会通过母婴喂养而传播的。
但以下情况除外:母乳能检测到乙肝病毒;病毒定量检测呈阳性或大三阳的母亲,特别是肝功能异常者;婴儿口腔、咽喉、食道、胃肠黏膜等处有破损、溃疡,母乳中乙肝病毒就会由此进入血液循环,并可能诱发乙肝病毒感染;母亲乳头破裂者。
超薄避孕套容易破吗
安全套会让男性性快感降低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因此在选购产品时,很多人最看重的就是其材质,希望越薄越好。其实,如今安全套的主要设计理念之一就是强调没有异物感,让双方的感觉愈接近自然愈好,戴了套和没戴带套差不多。超薄避孕套容易破吗?
超薄避孕套容易破吗
乙肝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几率很低,戴避孕套可以预防乙肝。乙肝传播可能存在以下误区:
1、乙肝病毒不经正常消化道传播。
2、一般生活、工作场所和交通工具不会传染乙肝。握手、拥抱、共同进餐不会传染乙肝。乙肝病毒不经空气或动物传播,蚊虫叮咬也不传播乙肝病毒。
3、多数情况下,接吻并不传播。但是双方有口腔黏膜破损或者牙周疾病时,可能导致感染。
4、乙肝传播途径和乙肝病发作不发作无关。换言之,乙肝病情发作时,日常接触仍不会传染别人。
5、采取及时正确的阻断措施可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6、目前认为蚊虫叮咬不传染乙肝病毒,在传染病医院被蚊虫叮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结婚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正常结婚。虽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女性是可以结婚、妊娠、生育,但母婴垂直传播问题必须十分重视,因为围产期传播极易成为持续性感染。目前阻断母婴传播的措施已经比较完善,阻断率可以达到95%左右。但还是要财务一定的措施,预防母婴传播。
事实上,不论男女,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完全可以正常结婚,乙肝病毒携带者妇女也可以正常、生育,但应注意夫妻间传播和母婴传播问题。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结婚前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当携带者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时,是可以结婚的,但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处在发病期,肝功能异常、HBV-DNA阳性时,建议不要结婚,应到正规的大医院进行及时的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在考虑结婚,以免感染到对方,或者发生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携带者婚后需要节制性生活,长期过度频繁的的性生活,不仅容易感染乙肝病毒,还会给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脏造成很大的负担,造成病情恶化,影响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显示阴性,是完全可以结婚的了吧。当乙肝病毒携带者呈阳性时,需要经过医生的治疗才可以结婚,防止对家人带来病毒传染。对于还未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需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保证免受乙肝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