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高血压还可以治疗好吗

老年高血压还可以治疗好吗

高血压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现在90%以上的高血压是原发性的,也就是发病具体的病因还不是很明确,所以一旦患上高血压,是需要终生服药的,但是并不是意味着一直服药就没救了,只要能把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一般都能跟健康人一样;如果是继发性的高血压,也就是有明确病因的,如慢性肾炎引起的,把肾炎治疗好了,一般高血压的症状就会好的。所以要分清楚类型。那原发性的要靠终生服药,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下。

1高血压的治疗,首先就是要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有什么情况,如血压控制不好等,保持和医生的密切联系,及时调整用药的类型和剂量。这样才能不失血压的波动造成身体的伤害。

2除了药物治疗外,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也是要非常注意的,每天要限制盐份的摄入量,不能吃的太咸,盐会升高我们身体的血压,一般每天不要超过6克的盐,不要吃高热量的饮食,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暴饮暴食,这样才不会造成血压的波动。

3高血压患者平时的生活方式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的,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保持心情的愉悦,少发脾气,才不会引起血压的波动,还要适当的运动,加强机体的血液循环,像散步,打太极,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注意事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长期的用药,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什么异常的症状,或者病情已经发展成有并发症之类的,建议你联系你的医生,积极的治疗。

老人高血压注意事项有哪些

注意事项一:重视直立性低血压。

老年人容易产生直立位低血压。因此老年病人在降压治疗中由平卧改为直立位而出现头晕目眩时,提示有直立性低血压的可能,要高度重视。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该严格按照老年人高血压注意事项的要求,注意自我保健,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做到”终生服药“。这对预防和推迟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二:饮食要合理。

老年高血压病人饮食应注意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10克,最好是5克以下。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主要食用植物油,这样不仅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也便于控制血压。摄入适量蛋白质,除谷物提供的蛋白质外,还应给予牛奶、瘦肉、鱼类等食品。同时,多食富含钾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保证大便通畅。一定量的钾、钙摄入可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对钠盐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压。

注意事项三:运动要适量,睡眠要充足。

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做到起居有时,适当活动,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有规律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维持血压平稳;劳累过度可使血压升高,病情加重。老年人每天应保证8~9小时的充足睡眠。

注意事项四:服饰穿戴要宽松。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衣裤不可过于紧小,以柔软宽松为好。最好穿纯棉衣物,透气性好,既轻松,又暖和。裤带、领带不可扎得过紧,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注意事项五:精神要愉快,情绪要稳定。

不良的情绪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所以,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要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于紧张。

注意事项六:坚持服药,不得自行停药。

药物治疗是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手段。老年高血压病人应按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使血压逐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在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老年病人坐起、站起时,动作应尽量缓慢。

老人高血压注意事项

1、运动要适量,睡眠要充足: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做到起居有时,适当活动,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有规律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维持血压平稳;劳累过度可使血压升高,病情加重。老年人每天应保证8~9小时的充足睡眠。

2、饮食要合理:老年高血压病人饮食应注意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10克,最好是5克以下。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主要食用植物油,这样不仅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也便于控制血压。摄入适量蛋白质,除谷物提供的蛋白质外,还应给予牛奶、瘦肉、鱼类等食品。

3、精神要愉快,情绪要稳定:不良的情绪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所以,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要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于紧张。

4、重视直立性低血压:老年人容易产生直立位低血压。因此老年病人在降压治疗中由平卧改为直立位而出现头晕目眩时,提示有直立性低血压的可能,要高度重视。

5、坚持服药,不得自行停药:药物治疗是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手段。老年高血压病人应按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使血压逐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6、 服饰穿戴要宽松: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衣裤不可过于紧小,以柔软宽松为好。最好穿纯棉衣物,透气性好,既轻松,又暖和。裤带、领带不可扎得过紧,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阳虚型高血压的症状是什么

阳虚型高血压多见于老年人,由于长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脉压差比较大,常会有眩晕、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健忘、口干、耳鸣如蝉、心悸气促、神疲乏力、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腰膝酸软、遗精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像阳虚型高血压治疗应以滋补肝肾、养阴填精为主,平时生活中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油腻性食物。

老人高血压注意事项

1、 运动要适量,睡眠要充足:老年高血压病人作息时间要有规律,适当活动,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可以维持血压的正常。劳累过度可使血压升高,病情加重。老年人每天应保证8~9小时的充足睡眠。

2、 饮食要合理:老年高血压病人饮食应注意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使饮食趋向清淡化。尽量少吃动物油,尽可能吃植物油,这样不仅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也便于控制血压。摄入适量蛋白质,除谷物提供的蛋白质外,还应给予牛奶、瘦肉、鱼类等食品。

3、 精神要愉快,情绪要稳定:情绪易暴躁、生气,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所以,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要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于紧张。

4、重视直立性低血压:老年人容易产生直立位低血压。因此老年病人在降压治疗中由平卧改为直立位而出现头晕目眩时,提示有直立性低血压的可能,要高度重视。

5、坚持服药,不得自行停药:药物治疗是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手段。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不能服服停停,坚持服药可以使血压逐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6、服饰穿戴要宽松: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衣裤不可过于紧小,以柔软宽松为好。最好穿纯棉衣物,透气性好,既轻松,又暖和。裤带、领带不可扎得过紧,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老人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误区之一: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大多数患者都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家庭治疗虽然方便 ,但若步入误区 ,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血压治疗误区:老年高血压治疗误区之一 :凭感觉服药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 ,仅凭自我感觉服药 ,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 ,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突然加大药量。殊不知 ,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 ,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不测血压 ,盲目服药 ,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 ,还可使病情恶化 ,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之二 :间断服药有些老年人在服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 ,见症状好转 ,血压降至正常 ,即认为已“治愈” ,便自行停药 ,经过一段时间见血压升高后 ,又再用药。就这样 ,用用停停 ,人为地使血压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 ,如此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不仅会促使病情恶化 ,而且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不利于进一步治疗。

误区之三 :无高血压症状不服药一些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虽然很高 ,平时却无任何自觉症状 ,由于身体没有其它不适 ,这些人很少服药或根本不服药。从病理学方面讲 ,无症状高血压长期不服药 ,可使病情加重 ,又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之四 :降压过快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 ,常常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 ,致使数天内血压大幅度下降。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误区之五 :睡前服药有些老年高血压病人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 ,认为这样治疗效果会好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人在睡眠后 ,全身神经、肌肉、血管和心脏都处于放松状态 ,血压比白天要下降 20%左右 ,如果睡前服药 ,两小时后正是药物的高峰期 ,这样就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 ,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 ,阻塞脑血管 ,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误区之六 :滥用、乱用药高血压按其病情及其器官的损害情况分为三期 ,对各期高血压的治疗用药有所不同。有些老年人患高血压后 ,不按医嘱服药 ,而是按照别人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处方用药 ,或者偏信广告的宣传 ,这样就势必出现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情况 ,往往会延误疾病的治疗。

因此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 ,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达到既有效地控制血压稳定又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60岁老人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

理想血压是120/80,不过这个年龄要是在130/85左右也很好。老人不容易维持血压稳定,因为血管老化了。

以往曾一度错误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特别是收缩压随之增高是人体老化的一种良性表现,因而致使许多老年人患了高血压病也不接受治疗,或者即使服降压药也未能将血压有效地控制到理想水平。尤其是那些波动性血压增高者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很少引起人们甚至医生的重视。那么老年人血压是否可以高一些?

老年人患了轻度高血压(140—159/90—99mmHg)是否需要治疗?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基础医学调查、大型临床研究均已证实,老年人血压升高其发生中风和其他心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实际上高于同一血压水平的中年人。所以,老年人血压升高尤其是收缩压升高是危险的,应予以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高血压治疗指南”,将高血压病患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列为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而且对于治疗目标明确指出:“对老年患者,血压至少降到<140/90mmHg的正常血压范围内。”此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仅存在动脉硬化,而且往往合并有对老年人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的合并症,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在高血压状态下更会增加危险性,因此必须坚持有效降压,从而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统计显示,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有效降压治疗会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20%—50%。所以说,老年人血压可以高一些的说法是错误的!

高血压症状 老年高血压三大特点

与年轻人不同,老年人患上高血压后,合并症状多、药物副作用明显,再加上病人很难规范用药,导致血压难控制。很多老年人不知道自己的高血压特点,从而忽视了规范的降压治疗。从临床看,老年高血压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和纤维性硬化,导致大动脉弹性减退,这导致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这种类型在老年高血压中占87%,收缩压的升高比舒张压更明显地增加心血管的风险。

第二、血压波动大,老年高血压在一日之内血压波动很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晨起后血压急剧升高,夜间血压明显下降,这是夜间脑缺血或脑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可能与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反应变慢,体内各种血压调节因素失衡有关。

第三、老年人对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更为敏感,大多数降压药都是在肾脏代谢,有一些老年人的肾功能差,药物代谢所需时间长,容易引起中毒等副反应。

​老年高血压要注意什么

老人高血压需注意什么?

1、精神要愉快,情绪要稳定。

不良的情绪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所以,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要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于紧张。

2、服饰穿戴要宽松。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衣裤不可过于紧小,以柔软宽松为好。最好穿纯棉衣物,透气性好,既轻松,又暖和。裤带、领带不可扎得过紧,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3、坚持服药,不得自行停药。

药物治疗是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手段。老年高血压病人应按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使血压逐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在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老年病人坐起、站起时,动作应尽量缓慢。

4、运动要适量,睡眠要充足。

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做到起居有时,适当活动,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有规律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维持血压平稳;劳累过度可使血压升高,病情加重。老年人每天应保证8~9小时的充足睡眠。

5、重视直立性低血压。

老年人恨容易产生直立位低血压。因此老年病人在降压治疗中由平卧改为直立位而出现头晕目眩时,提示有直立性低血压的可能,要高度重视。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该严格按照老年人高血压注意事项的要求,注意自我保健,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做到”终生服药“。

6、应注意“两低一高”的饮食原则。

低盐饮食: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10克,最好是5克以下。

低脂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主要食用植物油,这样不仅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也便于控制血压。

高蛋白质饮食:摄入适量蛋白质,除谷物提供的蛋白质外,还应给予牛奶、瘦肉、鱼类等食品。

此外,还需要多食富含钾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保证大便通畅。一定量的钾、钙摄入可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对钠盐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药物

老年人高血压是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达到或超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SBP)≥140 mm Hg(18.6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12kPa)的高血压患者。在老年人死亡的疾病中又以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者占首位,因此积极治疗老年高血压可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下面就临床诊治老年高血压时,如何掌握其临床特点及用药问题讨论如下。

中国论文网 /6/view-1157773.htm

1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1.1 血压波动 老年人高血压无论收缩压、舒张压与脉压差均比年青患者有较大的波动,尤其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反应迟钝,对血压波动的调节功能减弱。另外,季节气候变化、疲劳、情绪等因素也会造成血压不稳定。这种血压较大幅度的异常波动其结果对心脏危害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心脏意外和脑卒中,并影响对患者血压总体水平和治疗效果的估价

1.2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高血压中较多见,尤其在降压治疗过程中,测定患者平卧10 min和被动站立1 min及5 min时的血压值,发现约 1/3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并伴随有头晕等症状。而这些患者恢复到基础立位血压值所需的时间也延长。老年高血压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与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功能减弱有关,发生频率随年龄与神经、代谢紊乱而增加。这对于选择适宜的降压药和降压治疗时的血压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1.3 间接测压法过高估计血压值 老年人由于硬化的肱动脉难以被水银柱式血压计的气囊压迫阻断血流,可获得较高的间接测压读数。临床上如果发现患者有较高的血压读数,但无靶器官受累,如超声心动图无左室肥厚、周围脉搏触诊缺乏弹性及手臂X线检查有血管钙化影,这时应高度怀疑“假性高血压”。肯定诊断需要做直接动脉内测压。这类患者不易耐受降压治疗,服用降压药可出现严重症状或并发症。

1.4 体液成分改变 周围血浆肾素活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约半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是低肾素型,血浆儿茶酚胺常随年龄稍有增加,但β-受体反应性随年龄与血压升高反而减弱,因此老年人高血压在运动时心率增快以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中心率减慢等效应均减弱。血浆醛固酮水平也比中年人显著降低,老年人高血压较年轻人高血压者细胞外容量和血容量也减少。

2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2.1 合理的药物治疗 老年人高血压应逐步降低到最适当的水平,可控制在 18.7/12KPa(140 /90 mm Hg)并以下,但不要低于16/10.7KPa(120/80 mm Hg),血压下降太快,易出现暂性昏厥,引起血栓形成或诱发心绞痛发作。

2.1.1 对轻度血压增高者,可先用非药物疗法,如控制体重、低盐饮食、忌烟戒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等有利于血压下降。

2.1.2 对中度以上高血压及非药物疗法无效者可选用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β-阻滞剂、利尿剂等。

2.1.3 对有合并症的药物选择 伴有心衰者可选用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肾功能不全者选用袢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为主,但慎用保钾利尿剂。有心绞痛者可单用β-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也可与利尿剂(保钾)合用,应避免使用加快心率的药物如血管扩张剂,若用时同时给予β-阻滞剂。对有心肌梗死者,宜用β-阻滞剂以预防第二次梗死,也可加用利尿剂。伴有糖尿病者,使用转换酶抑制剂可以推迟肾病的进展。利尿剂虽可影响血糖水平,但并不多见,也不严重。β-阻滞剂可能会掩盖胰岛休克的症状。曾有卒中或小卒中史者,应避免使用产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有哮喘、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者,应避免使用β-阻滞剂,钙拮抗剂可防止运动后的哮喘发作,也可选用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有阵发性心动过速者,宜选用β-阻滞剂或异搏定,而当血压仍未控制时可加用利尿剂并防止低血钾。当心率低于50次/min时不用β-阻滞剂。血胆固醇高时在使用β-阻滞剂或利尿剂时应定期复查血胆固醇。有痛风患者,利尿剂可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肾衰者尤其如此。对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选用袢利尿剂以外的利尿剂,可有助于保存骨质结构。总之,老年高血压具有不同于中、青年的一些特点,因老年人常常存在有伴发病,因此要慎重灵活用药,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单纯性高血压需要治疗

国外有学者对5727人随访观察20年,结果发现,冠心病与收缩压的关系明显高于舒张压,并发脑卒中、左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与收缩压的关系比舒张压更密切。还有一些报道显示,老年高血压的几项并发症,最常见于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尤其易发生缺血性中风。可见,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决不可掉以轻心。 最近一项国际性研究也指出,老年单纯性高血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使脑血管病减少36%,心血管疾病减少32%,因此,主张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应及时治疗。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非药物治疗指的是生活

高血压常见的特殊类型

1、假性高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不少人的血压升高只是因其肱动脉硬化从而使测得的收缩压偏高,这种现象可称为假性高血压。此时,患者可通过直接测量动脉内压的方式来确定自己是否是假性高血压。当患者动脉内压值明显小于血压计测得的读数并处于正常范围内时,该患者即可被诊断为假性高血压。由于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常有脏器动脉硬化且伴有舒张压偏低等病症,所以,患者不能贸然进行降压治疗,而应针对患者的动脉硬化及脏器供血不足进行治疗,以达到降低其收缩压的目的。 2、肥胖性高血压,有些高血压患者,其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

高血压患者什么样的血压才是理想的

高血压是大家熟知的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对患者进行降血压措施是一种有效办法,可是大家都只知道应该降血压,可是到底降到什么程度又有多少人了解呢? 专家介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将至130/85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的患者,血压应将至130/80MMHG以下;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尿蛋白超过1克/24小时的患者,至少应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甚至于125/75MMHG以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但是要特别重视收缩压的降低。 大家一直都认为对老

高血压怎么办

一、最好穿宽松衣服 老年人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患有高血压的人要穿柔软宽松的衣服,而且穿透气性要好,这样有利控制自己的血压。 二、重视直立性低血压 老年人容易产生直立位低血压,因此老年病人在降压治疗中由平卧改为直立位而出现头晕目眩时,提示有直立性低血压的可能,要高度重视。 三、饮食要合理 老年高血压病人饮食应注意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10克,最好是5克以下。 老年人生活中还要学会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最好是食用植物油,因为这样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也便于控制血压。 摄入适量蛋白

老年高血压伴常见并发症的治疗

A.脑血管疾病:脑血管事件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与血压水平有关。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TIA) 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脑血管并发症。卒中则是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致死、致残的首要危险。在高血压性脑卒中生存者的一些试验中证实了降压治疗使卒中危险性降低 29%,甚至血压最轻微的降低,也常可使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绝对危险性得以降低。对于急性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给予及时的相关治疗,尽快稳定病情。 B.冠心病: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大多伴有冠心病,业已证明有冠心病史的病人,有非常高的冠心病事件复发率。当代研究提示,β

老年高血压有哪些特点

老年高血压在临床上很常见,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5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患者。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中青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低,收缩压升高而来。同中青年高血压相比,老年高血压具有以下特征:(1)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2)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易发生,在服用兼顾治疗前列腺增生的α受体阻滞剂时,如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

高血压治疗

一般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安定、溴化钾、苯巴比妥、利眠宁等。 药物疗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全身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血压调节功能较差,并常合并哮喘、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应避免使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可选用利尿剂和钙拮抗剂,常用双氢克尿噻12.5~25mg,1日1次,或硝苯吡啶5~10

高龄老人高血压的特点事项

1、重视直立性低血压 老年人恨容易产生直立位低血压。因此老年病人在降压治疗中由平卧改为直立位而出现头晕目眩时,提示有直立性低血压的可能,要高度重视。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该严格按照老年人高血压注意事项的要求,注意自我保健,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做到”终生服药“。这对预防和推迟并发症的发生有非常重要意义。 2、饮食要合理 老年高血压病人饮食应注意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10克,最好是5克以下。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主要食用植物油,这样不仅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也

​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针对老年高血压,中医学认为,人在年过半百之后,脏腑功能开始逐步虚衰是产生老年高血压病的根本原因。中医药控制高血压从根治起,通过平衡脏腑阴阳,辨证施治,在降低血压的基础之上,主要是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调整用药量。 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治疗高血压药物中更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

如何治疗老年高血压

方法/步骤 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血压高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非常注意饮食,很多食物不能吃的一定不能吃。1、减少钠盐的摄入,每天摄入盐量不得多于6克为宜。2、高脂肪类食物应该减少。猪肉、油炸等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适量补充蛋白质类食物,此外蔬果水果类食物可以多吃。3、减少饮酒。喝酒是导致血压高的重要因素,有血压高的患者应该减少饮酒。 适当饮用茶水。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对于人体内脂肪的代谢有着促进的作用。高血压人群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都偏高,并且血管内壁脂肪沉积。平时多喝茶对于降低胆固醇、三酸甘油脂有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