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的推拿
失眠症的推拿
(1)“头为诸阳之会。”用轻柔的手法操作于头部诸穴,具有扩张血管,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供,清眩安神,健脑明目,消除疲劳的作用。改善因脑供血不足缺氧引起的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同时轻柔的手法刺激能有效地调节大脑皮质功能,恢复正常的生理性睡眠。
(2)上肢分布着手三阴经、手三阳经,手之三阴胸走手,手之三阳手走头。通过上肢部的腧穴刺激,可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宁心安神,沟通阴阳,促进末梢循环的作用。
(3)手法直接作用于腹部,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温中健脾,改善因心脾两虚、脾胃不和引起的肢倦神疲纳差,失眠头晕症状。
(4)两下肢前部、内外侧缘分布着足阳明胃经,太阴脾经,少阴肾经,厥阴肝经,少阳胆经,通过手法作用,起调节脏腑,行气活血,解除疲劳的作用。
(5)背为阳,背部脊柱及旁开系督脉和膀胱经所属,督脉为“阳脉之海”行之于脊里,上引入脑,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左右交会于百会穴,入颅脑,下行沿脊柱两侧(1.5寸)有肺、心、膈、肝、胆、脾、胃、肾、大肠、关元俞分布。通过背部手法操作,化机械能为热能,局部渗透,起到温经散寒,行气通络,调节脏腑,养心安神,健脾和胃,补肾健脑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颈部的手法操作,可有效地缓解椎-基底动脉痉挛;T9-T12可改善大脑皮质层植物神经丛活动,稳定其双向调节功能。
(6)足在下主血,属阴。足部血管丰富,最易引起末梢循环障碍,栓塞。足部反射区手法操作,能有效地促进脏腑气血的运行,起安神健体的作用。
失眠与失眠症
失眠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现象,它的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早醒、睡眠质量低下及睡眠时间明显减少。
失眠现象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是入睡困难,这种失眠又称"难入睡性失眠"。当躺在床上以后,脑子越来越清醒,过去的事情象电影一样,不停地在脑子里显现着,越是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些事,越易引起烦躁,越不能入睡,就这样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一直要折腾一二个小时才能入睡。还有一种失眠现象是上床后,脑子里并不想什么,就是睁着眼睛睡不着,这种失眠叫"皮层下性失眠"。 长春市心理医院精神科宋建铸
失眠的另一种表现是睡眠中间易醒,睡眠后脑子仍保持一定的警觉程度,周围稍有响动就被惊醒,一夜之间反复多次,实际睡眠时间较少,第二天头脑昏沉沉的,感觉疲惫无力。这种失眠又称为"浅睡性失眠"或"间断性失眠"。
还有一种失眠表现是上床以后也能较快地入睡,但很早就醒来。醒后就不易重新入睡,眼睁睁地等到天亮,这种失眠叫做"早醒性失眠"或"终点失眠"。这种现象多见于中老年人。
总之,失眠有多种表现,有的人只有一种表现,也有许多人同时存在几种表现,最常见的是既难入睡,又易惊醒。
"失眠"只是一种现象,多数是偶然发生的、暂时的;而"失眠症"则是长期存在睡不好的现象,而且白天精神萎靡,疲惫无力,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有心慌、心悸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现象。 二者是不能等同的。
推拿可以治疗失眠症吗
那么推拿可以治疗失眠症吗?失眠症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失眠症的患者一直在寻求好的治疗方法,那么推拿就是一种不错的治疗失眠症的方法。
失眠有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1 环境因素;2 心理社会因素;3 药物因素;4 生理因素;5 躯体疾病;6 睡眠—清醒周期障碍;7
此外还有不少患者是由于颈椎病,胸椎错位以及脊柱周围的肌肉劳损,筋膜炎等引起脊柱两侧的交感神经受到压迫刺激而出现失眠。椎关节错位的视情况需要进行手法整复正骨。
中医治疗以宁心安神为主,心脾两虚者兼补心脾,心肾不交者以交通心肾,肝火上扰者清泻肝火,胃气不和者兼调胃气。
令患者仰卧,用揉法或一指禅推法,从印堂开始向上至神庭再至百会;再从神庭向两侧沿眉乃至太阳穴,往返各6~7次,然后刮上、下眼眶3分钟;再用双拇指指腹从印堂穴沿鼻两旁分推至迎香穴3分钟,继令患者正卧,医者双手十指分开呈握苹果状,用十指端在头两侧胆经循行部位行掐法治疗2~3分钟,用拇指端或中指端点揉安眠穴5分钟;拿捏风池、肩井各3~5分钟。最后令患者俯卧,医者用掌揉法着力于背部左右肩中俞穴处揉1分钟,在两侧大揉穴的高度沿脊柱的两侧经脾俞至大肠俞反复揉5~6分钟,最后点揉神门、三阴交各1分钟。
心脾两虚者配点揉心俞、脾俞、胃俞各两分钟,以补益脾胃、健脾理气、养心安神;心肾不交者配点揉心俞、肾俞各两分钟,以滋阴补肾、养心安神;肝火上扰者配点揉肝俞、胆俞、三焦俞各两分钟,以宁心安神、舒肝利胆、泻热调气;胃气不和者配点揉胃俞、足三里、中脘各两分钟,以消食导滞、和胃安神。以上手法均应轻柔,以患者舒适为度。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常见于神经衰弱,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解除患者的思想压力及调整饮食起居,避免劳累过度,如因其他疾病或器质性病变引起应注意病因的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神经衰弱,它不仅与心理因素有关,而且与社会﹑环境﹑精神疾病﹑药物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人体各组织器官在体表特定部位及双足上都有相对应的神经反射区,通过对督脉﹑两侧膀胱经﹑华佗夹脊穴等经穴及相应区域进行点按等手法刺激,能有效地调节相应器官的生理功能。
上文我们介绍了失眠症这种症状带给了患者很大的痛苦,我们一直在寻求有好的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其实很多养生保健的方法对于失眠症有很好的治疗功效,上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采用推拿来起到治疗失眠症的作用。
女性失眠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呢
专家指出,失眠症可以分为长期慢性失眠和短期急性失眠和快速性失眠三类。长期慢性失眠是指失眠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其中也分为3小型: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的失眠症是指偶尔病发快速失眠,这种失眠症对生活影响不大。中度失眠症每晚都会发生,但是对生活影响有一定的程度,包括有一些抑郁、焦虑等,重度的失眠症则是非常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短期急性失眠主要是指在1个月到半年之间的失眠症,这一类失眠症患者需要通过治疗来缓解,如果加以忽视会恶化成严重的失眠症或者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在治疗方法上讲究中医的慢条斯理,就是说,需要通过中西修复受损脑神经和平衡脏腑阴阳。
快速性失眠和急性失眠尚且还不能规划分为失眠症,因为病程的时间不够长,还在1个月之内,但是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严重的失眠症都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的,如果不加以缓解和治疗,这种快速性的失眠也会转化为严重的失眠症的,这一点需要各位女性朋友特别注意。
失眠的推拿按摩手法有哪些
失眠的推拿手法主要有以下一些:
取穴:印堂,神庭,攒竹,睛明,太阳,百会,四神聪,风池,安眠穴,迎香,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华佗夹脊穴等。
推拿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抹法,㨰法,击法等。
1.患者采取仰卧位,推拿者以一指禅推法或鱼际揉法,从印堂向上至神庭,往返5-6次,再从印堂沿鼻两侧向下经迎香穴沿颧骨,至两耳前,往返2-3次;治疗时可重点点按印堂,神庭,攒竹,睛明,太阳穴。
2.分抹前额3-5次。
3.患者采取坐位,推拿者以五指拿法从头顶开始,拿到枕骨下部改用三指拿法,并配合拿风池2-3分钟,拿后对按风池1分钟。
4.点按百会,四神聪,安眠,三阴交,神门穴,用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部,反复3-6遍。
5.患者采取俯卧位,推拿者用㨰法沿脊柱两侧华佗夹脊穴操作,并配合揉,点按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等穴5分钟。
失眠辩证加减推拿手法
1.阴虚火旺者分别推两侧桥弓穴20-30次;掌擦法先擦肾俞,命门穴,再擦两侧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2.心脾两虚者按揉神门,天枢,足三里,每穴1-2分钟;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
3.肝郁化火者按揉肝俞,胆俞,太冲,章门,每穴1-2分钟,搓两胁,由上而下,1-2分钟。
4.痰热内扰者按揉神门,内关,丰隆,足三里,每穴1-2分钟。
失眠的推拿治则 失眠的推拿手法
取穴:印堂,神庭,攒竹,睛明,太阳,百会,四神聪,风池,安眠穴,迎香,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华佗夹脊穴等。
推拿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抹法,㨰法,击法等。
失眠中医按摩治疗
经常失眠的人怎么办?中医认为经常失眠的人是身体阴阳不平衡,那么,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呢?中医治疗失眠常采用食疗、针灸、按摩等手法。例如,失眠者如果配以穴位按摩,便可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按摩治疗失眠的方法及按摩误区。
中医按摩穴位治疗失眠常用5手法
中医治疗失眠:按摩穴位法
1、天门开穴法
两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速、由轻至重,反复推摩约1分钟,此时推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集中。
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
用右手拇指尖在百会穴点按,待局部产生重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用掌心以百会穴为轴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摩约30秒。
3、玉锤叩击法
以指尖作锤,双手同时进行,从后向前,从左至右叩击整个头部,反复依次紧叩,不可遗漏。叩击时由腕部发力,甩力均匀,不可太重,不可太轻,以有较强的振荡感而不觉疼痛为度。约1分钟。
4、十指梳理法
以指代梳,指尖着力于头皮,双手同时进行,从前额开始呈扇状自前向后推摩。手法以揉为主,柔中带刚。此时会感到头部轻松舒适感。约1分钟。
5、抚摩静息法
用双掌分别摩头、摩面、摩颊。手法轻揉,约1分钟,再结束整个按摩疗程。
中医按摩穴位治疗失眠常用5手法
中医推拿按摩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腰酸背痛不要紧,按摩一下就搞定
白领们长期低头工作,极容易引起肌肉僵硬疲劳。天长日久会造成颈椎腰椎小关节的小范围错位,继而会引发腰酸背痛、手臂酸痛、头晕目眩等症状。这时候很多人习惯于到按摩师那里按一下放松绷紧的神经肌肉。
正确的推拿疗法可以很好地缓解疲劳的肌肉关节,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对于颈肩腰腿痛的原因,除了久坐之外,很多慢性病也会导致这种外在的症状,比如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类风湿等。这类病情尽管表现的症状很类似,但是这些疾病不能轻易推拿治疗,否则会引发不可想象的后果。
误区二、做按摩,三五分钟即可搞定
大多数按摩店里收费标准都以按摩时间为单位。大多数按摩师直接给进店的消费者左拉右扳,不明就里的消费者还以为这位按摩师的手法很独特。大医院的骨科专家认为,正骨推拿跟下水游泳一样,需要先做热身运动,正规的按摩师不可能患者一上来就给他做手法复位,正骨推拿的复位要分四步走,最先应该考虑肌肉的放松,只要肌肉放松,才会是推拿的效果事倍功半。
误区三、按摩推拿,骨骼“咯咯”作响效果才好
不少消费者认为,给颈椎关节复位时,一定要听到关节“咯咯”作响,才算满意,不听到关节活动时的“咯咯”声,就觉得自己错位的关节还没复位。专家表示,大部分骨骼在正确推拿时都不会发出声音,推拿时频繁发出“咯咯”声,表示此时关节摩擦比较频繁,长久下午回对关节软骨产生损伤,易患关节炎。
失眠症状
失眠症状
1、失眠患者在早晨醒得特别早,醒后就再也没法进行入睡。
2、出现了失眠的现象,躺在床上,习惯性会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这是失眠症症状最突出的表现。
3、人们患上了失眠症,平时还会频频的从噩梦中惊醒,自己感觉整夜都好像在做噩梦。
4、睡眠浅,而且不能熟睡,睡眠时间也会出现减少。然而,对声音和灯光也特别的敏感,特别容易被惊醒,在醒后就会很难再次的进入睡眠。
5、通过一些精神疾病,也可能会引起失眠的现象发生。因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引起的失眠,原发病的表现为诊断依据。但应注意各种失眠,均可产生神经衰弱、焦虑症和抑郁症症状,需注意两者的因果关系。
6、睡眠节律失调性失眠,这是指人为因素导致的、使睡眠时间与原有体内的生物钟不相一致,症状表现为主睡眠时间发生在原来习惯的主觉醒期中,从而引起失眠。
7、容易做梦:病人自感睡不实,一夜都是似睡非睡的,一闭眼就是梦,一有动静就醒,有的早醒,不管几时入睡,早上三点钟准醒,醒后再入睡更难,只好瞪眼到天亮,失眠病人都知道,在睡不着觉的时候是最痛苦的。还有的病人经常做噩梦,从恐怖惊险的梦境中惊醒,出一身冷汗,紧张心悸,面色苍白,再也不敢入睡了。
人们患上了失眠症,带来的症状表现是非常多的,大家对此要有所了解。在平时出现了上述表现,应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查,一旦查出是失眠症,要尽早的去接受治疗,使患者不受病痛的折磨。
孕期推拿的注意事项
怀孕不宜推拿,推拿的6大注意事项,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推拿的适应症比较广泛。如外感的发热发冷、头痛、头晕,以及昏厥的急救:内伤杂病的慢性泄泻胃脱痛、腰痛、遗尿、痹证:外伤科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漏肩风、胸胁迸伤、脊柱骨关节炎;皮肤科瘫、肿、疮、疖:小儿的疳积、急慢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妇科的痛经等等。
禁忌症:推拿的禁忌症大致上可归纳为以下7点:
1、病程已久,患者体弱,禁不起最轻微的推拿、按压,如不注意这些情况,太过大意地进行操作,就会出现眩晕、休克的症状。
2、烫火伤患部不宜推拿;患部周围忌重推拿。
怀孕不宜推拿 推拿的6大注意事项
3、传染性或溃疡性的皮肤病如疥疮、无脓性疮疡和开放性创伤,不宜推拿,但轻症或局限性的皮肤病,可不受这种限制。
4、怀孕5个月以下,或有怀孕征兆者;经期、产后恶露未净时(子宫尚未复原),小腹部不可推拿,以免发生流产或大出血。
5、急性传染病(如伤寒、白喉等),各种肿瘤以及其它病情严重的患者,都不宜推拿。
6、极度疲劳和酒醉的患者,不宜推拿。
中风后遗症推拿原则
本病以早期治疗效好,一般在中风后两星期至半年内,适宜推拿治疗,治则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滑利关节。
推拿手法:㨰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摇法。
取穴与部位: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风市,伏兔,足三里,膝眼,解溪,背部,下肢部后侧。
宝宝厌食推拿多久见效 小儿厌食症推拿功效
脾土,胃经,脾俞,胃俞,捏脊等具有健脾胃,促进纳运的作用,其中脾俞,胃俞对调节脾胃功能有较好的效果;平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课调畅气机,平衡阴阳,以助纳运。加摩腹,揉脐等手法直接作用于脾胃,可增强疗效、。
小儿厌食症推拿注意
偏于脾气虚者应加强补气力量,如补脾土,揉脾俞等,加推三关,揉外劳,关元等温热类穴位以温阳益气。
偏于胃阴虚者,清胃经,揉胃俞宜重宜久,阴虚多热,故揉内劳,清天河水等以滋阴退热。
若气阴两虚,则气阴双补,可二者同用。
失眠怎么推拿呢
推拿治疗失眠
推拿按摩治疗法是在人体特定的穴位、部位进行推拿按摩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的一种方法。其治疗失眠的机理在于:
1.调节功能:即调节阴阳不平衡,使之达到协调平衡。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宣通气血、平衡阴阳。
2.强身健体:推拿使人体气血流畅,机体抗病能力增强。
3.调节大脑,通过按压,疏通大脑气血,改善供氧,抑制过高神经兴奋,对神经系统产生镇静、催眠作用。
按摩方法:
1. 运百会 方法:坐或卧位,闭目静息,单于食、中指指腹置百会穴处,先顺时针按揉30次,再逆时针按揉30次。作用:可提运清阳,益智利窍。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2. 按风池穴 方法:坐位,两手拇指按在两侧风池穴上,两小指各按在两侧太阳穴上,其余手指各散置在头部两侧,然后两指同时用力,按揉风池、太阳穴及侧头部1分钟。作用:可祛风散邪,清利头目。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或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3. 按太阳穴 用双手中指指端轻轻按揉眉稍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的太阳穴,约1分钟,具有醒脑安静的作用。指罗纹面紧贴在两眉头处,然后在眉之上方同时作左右来回抹动,约半分钟,具有安静催眠的作用。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4. 按揉安眠穴 用双手中指指端轻轻按揉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中点处的安眠穴,约2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在翳风与风池两穴连线之中点。
5. 压率谷穴 用双手食、中、无名、小指指端分别放在两侧耳尖直上两横指处的率谷穴,前后来回推动,约半分钟,具有除烦镇静的作用。率谷穴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6. 抹眼球 方法:卧位,闭目。用两手中指分别置于两眼球上缘,无名指分别横置于眼球下缘,然后自内向外轻揉至眼角处。计20次。作用:可明目益肝,调养心气。
7.按揉大椎穴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大椎穴具有催眠、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被称为“黄金睡眠区”!
失眠的推拿按摩手法 失眠推拿基本操作法
1.患者采取仰卧位,推拿者以一指禅推法或鱼际揉法,从印堂向上至神庭,往返5-6次,再从印堂沿鼻两侧向下经迎香穴沿颧骨,至两耳前,往返2-3次;治疗时可重点点按印堂,神庭,攒竹,睛明,太阳穴。
2.分抹前额3-5次。
3.患者采取坐位,推拿者以五指拿法从头顶开始,拿到枕骨下部改用三指拿法,并配合拿风池2-3分钟,拿后对按风池1分钟。
4.点按百会,四神聪,安眠,三阴交,神门穴,用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部,反复3-6遍。
5.患者采取俯卧位,推拿者用㨰法沿脊柱两侧华佗夹脊穴操作,并配合揉,点按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等穴5分钟。
失眠的推拿治则 失眠辩证加减推拿手法
1.阴虚火旺者分别推两侧桥弓穴20-30次;掌擦法先擦肾俞,命门穴,再擦两侧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2.心脾两虚者按揉神门,天枢,足三里,每穴1-2分钟;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
3.肝郁化火者按揉肝俞,胆俞,太冲,章门,每穴1-2分钟,搓两胁,由上而下,1-2分钟。
4.痰热内扰者按揉神门,内关,丰隆,足三里,每穴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