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睡眠超8小时存在隐患
高血压患者睡眠超8小时存在隐患
这项研究来自于欧美,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都有这样的发现,研究的结论是:患有高血压的人如果每天的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中风的几率反而会增加三倍。这样的结果可能有点匪夷所思,也就是提醒人们并非是睡的越多越好。人们一般的认为是越是生病的人,越应该好好的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但是,看来睡眠也是一个双刃剑,睡多了反而会增加疾病的风险。
来自美国的专家对20万患高血压的成年人近十年的健康随访数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发现睡眠经常超过8小时者,患中风的几率为14%,而每天睡眠在7-8小时者,中风几率为5%。当然,研究也发现睡眠过少同样有危险,那些每天睡眠时间不到5小时者,脑出血的几率为11%,相比较睡眠时间在5-6小时者的6%几率。这样的结果告诉我们最好的睡眠的时间在6—7小时,睡的过多超过8小时和睡的不够少于5小时,都会增加中风的几率。
而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他们选择的对象大都在42到81岁之间,而研究的结果发现每天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中风的风险比平均水平高出了46%。而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则高出18%。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群,研究的结果是相同的,足以证明睡眠和高血压隐患的关系。
那导致这样的结果的机理又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睡眠不足会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已有的研究结果已经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缺乏睡眠的时候可以提高应激激素的释放以及皮质醇的水平升高,而这两者都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增加中风的可能性。但是,对于为什么睡眠过多也会导致血压升高,目前科学家还不能给出明确的解释,我们只能是试目以待,但是,我们既然知道了结果,就要努力去做好预防,合理的安排睡眠的时间,关键的是要拥有高质量的睡眠,这样对消除疾病的隐患才更有意义。
我们都知道,胆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之一,然而它的“命运”并不大好,时常遭到病菌和蛔虫等寄生虫的侵扰。困此,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则成为严重危害胆的健康的常见病。为根冶这些疾病,医生们常采用手术疗法,将胆囊全部切除。据医学统计,在人体诸器官中,切除胆囊者仅次于阑尾和胃,名列第三位。
正常的血压是正常生育的保证
一定要避免一些误区:如为了要孩子,血压高了要忍着,不用药,以免用药会影响孩子,岂不知道不用药导致的问题会更严重,有可能引起母儿严重并发症甚至胎盘早剥。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甚至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急剧增高。高血压患者常伴随血脂紊乱,而后者则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证明,即使是正常体重的高血压患者也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可以认为是糖尿病前期,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一倍,当高血压好高血糖同时存在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以及因此导致的血栓前状态。
高血压患者易发生自然流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以及出生后生存质量下降等异常情况。另外,孕前高血压患者,应该严格、规范控制血压后再妊娠,因为妊娠会加重高血压的病情,导致高血压恶化,所以,孕前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内科医生的指导下,摸索适合怀孕用的药物。降低体重、保持好的心情、足够的睡眠,是控制高血压很重要的基础治疗。
一定要避免一些误区:如为了要孩子,血压高了要忍着,不用药,以免用药会影响孩子,岂不知道不用药导致的问题会更严重,有可能引起母儿严重并发症甚至胎盘早剥。
综上所述,为了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关注自己的血压,必要时规范治疗,会改善妊娠结局;并提高母儿的生存质量。
高血压患者提高睡眠质量有助稳定血压
1、高血压病患者早晨醒来可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起床时应慢慢坐起,不要急于起床,避免引起头晕。
2、高血压患者吃过午饭后应稍小睡半小时至1小时,有利于机体放松,老年人也可延长半小时,无条件平卧入睡时,可仰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3、高血压患者晚上饮食宜清淡,食量不宜过大,以免导致胃肠功能负担加重、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下降。
4、高血压患者睡前活动要有节制,一般以1~2小时为宜,不宜长时间坐在电视屏幕前,也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否则会影响睡眠。
5、高血压患者尽量少用或不用安眠药促进睡眠,可在上床前用温水烫脚并按摩双足心,促进血液循环,睡前可闭目静坐,每日睡眠时间在6~8小时即可。
高血压患者提高睡眠质量有助稳定血压
目前,高血压虽然有年轻化的趋势,但主要的群体仍然是老年人,而有相当一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很低,专家认为,睡眠不足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因素。那么如果能够合理的安排睡眠,对缓解高血压的症状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该如何科学的安排睡眠?
午睡不能少
高血压患者尽量要午睡,可以有效缓解一天的血压升高的压力。工作了一上午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吃过午饭后稍稍活动,应小睡一会儿,一般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老年人也可延长半小时。无条件平卧入睡时,可仰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使全身放松,这样有利于降压。
睡前少吃东西
睡觉前最好要少吃东西,但是不能对晚餐并不在乎,有时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导致胃肠功能负担加重、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下降。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应配些汤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稠,促使血栓形成。
睡前要情绪稳定
高血压患者睡前娱乐活动最好要限制,注意情绪不要过于激动,这是高血压病患者必须注意的一点,如下棋、打麻将、打扑克要限制时间,一般以1小时至2小时为宜,要学习控制情绪,坚持以娱乐健身为目的,不可计较输赢,不可过于认真或激动,否则会导致血压升高。看电视也应控制好时间,不宜长时间坐在电视屏幕前,也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否则会影响睡眠。
泡脚有助提高睡眠质量
高血压患者的科学休息睡眠的时间安排,睡前泡脚。按时就寝,养成上床前用温水泡脚的习惯,然后按摩双足心,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解除一天的疲乏。尽量少用或不用安眠药,力争自然入睡,不养成依赖催眠药的习惯。
睡眠质量对血压的控制有很大影响,如果高血压患者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睡眠,养成好的睡眠习惯,相信能够保持血压稳定。
高血压患者睡眠五建议
1.中午小睡。一般以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无条件平卧入睡时,可仰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使全身放松。
2.晚餐宜少。晚餐应清淡,吃易消化的食物,进食量要少。还要注意不要因害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喝粥,以免发生血液黏稠而导致血栓形成。
3.睡前少玩。晚上下棋、打麻将或打扑克一般以1~2小时为宜,不可过于认真或激动。看电视也不宜时间过长,不选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
4.热水泡脚。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然后按摩双足心,促进血液循环。
5.缓慢起床。早晨醒来,应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伸一下懒腰,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以防止血压发生大的波动。
血糖太高了怎样快速降血糖
每天走路35分钟
研究发现,走路可让体内胰岛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4小时,每天35分钟,可使糖尿病危险降低80%;
多喝茶
研究发现,每天三至四杯九叶蓝绞股龙须茶,糖尿病危险降低80%-90%;此外坚持喝九叶蓝绞股龙须茶还具有调节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镇静安神、改善睡眠, 清理体内毒素,抑制细胞癌变和杀灭癌细胞,延缓人体衰老的功效。
睡眠在6-8小时之间
睡眠经常不足6小时的人,糖尿病危险翻番;而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糖尿病危险增加3倍。
高血压睡多睡少都易中风
近日,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中心伊坎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每天晚上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或超过8小时的高血压患者,患中风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研究者从“美国国民健康访问调查”项目选取了20多万名患有高血压的居民数据资料,分析结果显示:与睡眠健康(每晚睡眠7~8小时)的参与者相比,睡眠不足(每晚少于5个小时)的参与者患中风的风险会高出83%;而睡眠时间过长(每晚超过8个小时)的参与者中风的风险会高出74%。上述研究结果是在调整了其他健康隐患,如人口因素和行为因素(如吸烟、肥胖和身体活动量)之后得到的。
虽然研究者尚不清楚为什么睡眠时间与中风风险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但他们推测睡眠时间较短与体内的皮质醇(也被称为应激激素)含量较高有关,而睡眠时间较长与和炎症相关的化学物质释放有关,这些都是中风的风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防治基本知识
高血压患者睡眠应注意
睡眠的需要量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新生儿每天需睡眠18~20小时;儿童需要9~10小时,成人需要7~8小时;老年人则需要6~8小时。高血压患者必须有足量的、有效的睡眠,这类病人更加注意睡眠质量。
1) 安排好睡眠时间:睡眠习惯各有不同,但大多数人主张早睡早起,一般晚上9~10点入睡,早上5~6点起床,中午饭后可午睡1~2小时。
2) 睡姿正确:主张右侧卧睡,这样可避免压迫心脏;而左侧卧睡可压迫心脏和胃部:仰卧时会将手放至胸部,引起恶梦。心绞痛病人夜间睡眠时应采取头高脚低位(床头比床尾高20-25cm),这样可使回心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舒张压明显下降,从而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3) 居住和卧室环境:注意室内空气清新,严禁室内吸烟。不应蒙头大睡,室温应适宜,不主张夏天时用电风扇直接吹拂病人,睡衣宜宽松,床铺和被褥应干燥、柔软。
4) 不应随意改变睡眠尽惯,睡前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影响睡眠。
5) 晚饭不宜过饱、过咸,不宜睡前大量饮水。
6) 睡前看书和看电视应适当,以免时间过长使精神兴奋而影响睡眠。
7) 睡前心情不好或有焦虑时,可服安定等以帮助睡眠。
冠心病患者睡眠注意
冠心病患者必须有足量的、有效的睡眠,这类病人更加注意睡眠质量。
1) 安排好睡眠时间:睡眠习惯各有不同,但大多数人主张早睡早起,一般晚上9~10点入睡,早上5~6点起床,中午饭后可午睡1~2小时。
2) 睡姿正确:主张右侧卧睡,这样可避免压迫心脏;而左侧卧睡可压迫心脏和胃部;仰卧时易将手放至胸部,引起恶梦。心绞痛病人夜间睡眠时应采取头高脚低位(床头比床尾高20~25cm),这样可使回心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舒张压明显下降,从而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3) 居住和卧室环境:注意室内空气清新,严禁室内吸烟。
4) 睡前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影响睡眠。
5) 晚饭不宜过饱、过咸,不宜睡前大量饮水。
6) 睡前看书和看电视应适当,以免时间过长使精神兴奋而影响睡眠。
7) 睡前心情不好或有焦虑时,可服安定或硝基安定以帮助睡眠。
长期失眠会引发死亡吗
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眠保持在7至8小时的男性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眠保持在7至8小时的男性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24%,女性高出17%。
芬兰研究者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了长达22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在研究期间,睡眠经常少于7小时或超过8小时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一研究结果证明,睡眠习惯与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不过,对睡眠过多或过少会增加死亡危险的原因,目前学者还没有定论。他们认为,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因为睡眠过多或睡眠过少的人都有各自特殊的情况,其中很多都与疾病有关。例如,睡眠时间少,有可能是因为本来睡眠需求就相对较少,也可能是由于失眠或其他健康问题导致的。同样,睡眠时间多,可能是因为机体存在着一些潜在的疾病。
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眠保持在7至8小时的男性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眠保持在7至8小时的男性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24%,女性高出17%。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也有其他一些研究显示失眠与不良的健康状况,如糖尿病和心脏病等有关,但对睡眠和寿命的关系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生活中正确护理高血压的方法有哪些
1、避免剧烈运动:高血压患者不宜做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强度较小的运动,缓解全身中小动脉的紧张程度,有利于降压。
2、起床不宜过猛:高血压患者起床前应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的张力。
3、温水洗漱:高血压患者最好用30℃-35℃的温水洗脸、漱口,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
4、饮食要三低二高:高血压患者要低动物脂肪、低糖、低钠(盐)。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
5、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病人的大敌。体重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外周阻力增加都是导致高血压恶化的重要因素。
6、房事要节制: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时期应禁止同房。
7、适当减少工作量:高血压患者不宜过度疲劳,研究发现,每周工作41个小时以上,患高血压的几率可上升15%,应适当给工作减点量,并注意工作之余的放松。
8、舒缓音乐降血压:佛罗伦萨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高血压患者每日聆听舒缓的音乐30分钟并配合深呼吸,一周后血压可下降3.2个百分点,一个月后下降4.4个百分点。
9、保证睡眠质量:高血压患者睡前看电视不要超过2小时,尤其注意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否则会影响睡眠,如严重失眠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
10、控制激动情绪: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情绪,不可过于认真、激动,应尽量避免赌博等劣性娱乐项目,以免因过于激动引起高血压。
11、大便要通畅:人体在排大便时腹压升高可以影响血压。排便困难的人,则更明显。因此,患有高血压的人,在排便困难时可服用一些缓泻剂。平时应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还应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究竟高血压患者能不能上夜班
患有高血压疾病的病人需要注意的是:
1.对于高血压患者应该尽量遵守每天的作息制度。休息是很重要的,患者应尽量保持一天的睡眠不应少于7~8小时。并且不要用任何活动形式来代替人所绝对需要的卧床休息。值得注意的是,休息时间一定要和每天的工作量成正比。
2.在一天中,试着让自己躺着或稍微抬起双腿坐着休息几次,每次15至20分钟。放松地平躺在地板或硬木床上对高血压患者是非常有益的。对于那些上班需要长时间坐着的人来说,每天应从办公桌旁站起来休息三到五分钟,每天休息几次。
很多上夜班的朋友可能生物钟会打乱,造成睡眠不好,睡眠不好血压就一直降不下去,所以建议高血压患者为了自己的健康,还是尽量不要上夜班,如果实在要上夜班的,一定要注意休息好,随时关注好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