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么提高宝宝免疫力 积极进行疫苗接种

怎么提高宝宝免疫力 积极进行疫苗接种

新生儿时期虽然从母体继承来了免疫球蛋白提供了一些抗体,但对于许多传染病仍是一个高度的易感者。预防接种是抵抗病菌的有效方法,为宝宝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性疾病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可以通过早期有效的预防接种来防止对新生儿危害最大的传染病的发生,如结核病、乙型肝炎等,父母们一定要按时为宝宝接种疫苗。

儿童打疫苗时间表

小孩子从出生后到12岁,都要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体内的一种技术,它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者是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疫苗接种的种类很多,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疫苗等等。 按照疫苗接种时间表,具体免费疫苗接种时间为: 出生24个小时之内要打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要进行初种; 一个月的时候: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 两个月的时候我们要服脊髓灰质炎糖丸或者是注射第一针脊髓灰质炎疫苗; 三个月的时候我们是吃脊髓灰质炎糖丸或者是注射脊髓灰质炎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第一针; 四个月的时候我们要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6个月龄的时候我们要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的第三针和A群流脑疫苗的第一针; 八个月的时候要接种麻疹疫苗第一针; 九个月的时候我们要接种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 1岁的时候:要初种乙脑疫苗; 一岁半到2岁是要加强百白破疫苗的;另外我们要加强脊髓灰质炎糖丸;乙脑疫苗也是要加强的;另外我们还要打甲肝疫苗; 3岁的时候我们要打A群流脑疫苗的第三针当然也可以用A+C群流脑疫苗; 4岁的时候我们要加强脊髓灰质炎疫苗; 6岁的时候要加强麻疹疫苗;加强白破二联疫苗;加强乙脑疫苗也就是乙脑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 12岁的时候我们要加强卡介苗。 从新生儿出生到18个月龄之内,是接种疫苗的“密集期”,在这个期间内,家长平均每隔一个月就需要带自己的孩子去相关单位接种一次疫苗。6周岁之前,儿童需要注射的计划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如何提高宝宝免疫力 接种疫苗

科学依据疫苗不仅可以降低体内病毒的危险性,而且可以使一定的人口产生免疫群,如果大部分人都有了免疫力,疾病就很难传播了。因此,妈妈们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带宝宝到所属地段医院或保健所注射各种疫苗。

如何提升宝宝免疫力 免疫预防接种积极主动应对

为宝宝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性疾病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如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等。父母们一定要按时为宝宝接种疫苗。

小孩如何增加免疫力

春季是一个多发病的季节,在春季容易复发的病有:流行性感冒、脑膜炎、腮腺炎、普通感冒......宝宝们还在长身体的阶段,免疫力不是很高,这就需要爸妈有意识地去培养、训练宝宝的免疫力卫队,科学合理给免疫卫队“加油”,就等于拿到了提高宝宝免疫力的金钥匙!下面,就一起看一下宝宝如何增加免疫力吧!

免疫卫队有3大功能

1防御

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抵抗传染性疾病。

2清洁

不断清除新陈代谢产物,保持体内净化更新,确保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纯洁。

3监视

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

宝宝的免疫力有3大弱点

1兵力不足

宝宝体内的免疫力卫队兵力要经过与环境磨练,才能发展壮大。免疫力就是在与病原物质战斗中获得的,时间一般要3年。到宝宝3岁的时候,免疫兵力才能接近成人的三分之二左右,这时的免疫功能基本健全。所以,要提高宝宝免疫力,让宝宝安全渡过最困难的婴幼儿期,需要家庭的精心呵护。

2基础不牢

饮食、环境、一日生活安排和运动等各个环节都会影响宝宝免疫力的形成与发展,这是产生免疫力的物质基础,否则失去物质基础作保证,宝宝就无法得到好的免疫力。而基础不牢正是宝宝的一个弱点。 弱点 3 稳定性差刚刚建立起来的免疫力容易受到外界及体内因素的影响,显得忽强忽弱,与年成人相比稳定性较差。

6招提高免疫力

第1招——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增强宝宝免疫力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国目前执行的计划免疫项目,有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小儿麻痹疫苗、百白破、流脑、麻疹、乙脑疫苗等,这些疫苗促使宝宝体内产生能够抵抗相应病毒或细菌的抗体,从而起到保护宝宝免受特定病毒或细菌的侵害,这是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此外还有腮腺炎疫苗等一些计划外疫苗,爸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宝宝的不同情况合理选用。

第2招——管好饮食

①多样化饮食:1岁以后的宝宝逐渐要和成人一样,从食物中得到需要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糖、脂肪、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不同的食物所含营养素成分是不同的,没有哪种食物可以包括宝宝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因此爸妈要给宝宝提供多样化的饮食。

②合理搭配饮食:即荤素搭配、色泽搭配、品种搭配合理化。这要求爸妈在给宝宝准备食谱时,要讲究艺术性,增加宝宝对食物的兴趣,乐于进餐,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③讲究进餐情绪:心情欢快能刺激食欲,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使干扰素明显增加,免疫功能增强;相反,宝宝则精神紧张,情绪压抑,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营养吸收。

④特别提示:由于加工的包装食品种类繁多,五颜六色,刺激了宝宝的食欲,深受宝宝欢迎。但加工食品不仅会降低营养,而且由于应用了添加剂、食物色素和稳定剂等,对于解毒功能和排泄功能都比较脆弱的宝宝来说,会直接影响免疫力的提高;同时还会诱发肿瘤、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等。所以建议爸妈在宝宝免疫力形成的关键期,避免给宝宝食用加工包装食品。

第3招——活动和规律性体育运动

活动与体育锻炼不是一回事,体育锻炼是运动,比活动的强度大,内容也要求高。

每个宝宝活动的内容和强度是不一样的,可选择的活动内容很多,爸妈可以根据宝宝的体质情况,选择宝宝乐于接受的活动内容。

除此之外,宝宝每天还要有20~30分钟的体育运动,这种运动建议在晚饭后半小时进行,有助睡眠和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

活动和体育运动的总体要求:

①场地选择:提倡室外活动,最好是有阳光、有树、有绿草、有动物、有河流、有开阔地等。别将超市、商场、旅馆、饭店、影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作为宝宝活动的场所。

②时间安排:活动的时间从少到多,如先从短时间,逐渐延长到2~3小时。同时每天从固定的时间开始。

③活动强度:从小到大,如从普通的散步到游戏、登高等。

第4招——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日生活制度的内容包括:休息、睡眠、饮食、学习、活动和运动等。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会达到既能提高免疫力又能促进生长发育的双重目标!

①睡眠

诱发睡眠的化学物质与刺激免疫系统细胞的化学物质是相同的。宝宝睡眠充分能促进免疫功能;睡眠不足,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生病机率随之增加,容易患感冒或肺炎。

②休息

(1)休息和睡眠是两种概念,休息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措施,休息决不能用睡眠来替代;休息不是坐着不动;休息的方式有静止性和活动性两种,应根据宝宝的年龄安排休息内容。活动性休息指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散步、闲谈、游戏或远眺等。

(2)自由活动:对于各年龄宝宝,适当自由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休息”。因为自由活动往往是宝宝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在进行这种活动时,宝宝的大脑是放松的,心理和精神都得到调节,对免疫系统十分有利。

③体育运动

适宜的体育运动对宝宝全身各系统均有良好促进作用,尤其是提高免疫力。对各年龄宝宝,建议每天在睡觉前,进行节奏性体育运动30分钟左右。

第5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宝宝的居室是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居室的卫生条件如何,直接影响宝宝免疫功能的形成与发展。宝宝房间的装饰设计安全第一,不要片面追求设计效果,尽可能选用木质、布质等材料,避免使用大量的人造板、颜色油漆、人造仿制品等,以减少室内的环境污染。 通风是简单而有效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之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最好每天早、中、晚各通风 20~30分钟。使用空调时要定期清洗空调的过滤网、出风口,防止空调里积存有害物质。

第6招——不滥用药物

宝宝生病是难免的,问题是生病后如何应对。

很多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形成有干扰作用。试想,免疫大军正在与细菌病毒激战,突然杀出个程咬金(如抗生素等)来,张牙舞爪地似乎是来助战,实际上恰恰干扰了免疫细胞得到锻炼的机会。下次再遇到同类细菌病毒,还是没有抵抗力。

再如,发烧是免疫系统大战菌毒的激烈反应,如果滥用激素退热,突然拦阻免疫战士的进攻,把激战平息下来,怎么能产生免疫力?

因此,宝宝一旦生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疫苗接种时间表

宝宝从出生后至12岁,都要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疫苗接种的种类很多,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疫苗等。按照疫苗接种时间表,具体疫苗接种时间为:

1、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初种;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针;

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针;

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针;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6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

1岁:乙脑疫苗—初种;

1.5至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加强;乙脑疫苗—加强;甲肝疫苗;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针(也可用A+C群流脑疫苗)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

6岁:麻疹疫苗—加强针;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乙脑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

12岁:卡介苗—加强针。

新生儿从出生到18个月龄之内,是接种疫苗的“密集期”,在这期间,家长平均每隔一个月就要带自己的孩子去相关单位接种一次疫苗。6周岁之前,儿童需要注射的计划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2、二类疫苗

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打疫苗是多多益善吗

注射防疫疫苗,是多多益善吗?

事实上,打防疫针可以提高宝宝的抗病能力。但并非越多越好,如果过多地注射疫苗,有时反而会使免疫力降低,甚至无法产生免疫力,医学上叫免疫麻痹。况且所有的疫苗都是用病菌、病毒或是它们产生的相关毒素制成的,接种后可引起一定反应,如轻微发烧等。科学的免疫接种应是既不漏打、少打,也不重打、多打。通常情况下,一人一次最多可以打两针疫苗,而且应当打在不同的胳膊上。

基础疫苗接种表

名称

作用

接种时间

卡介苗

预防结核

出生时注射1针

脊灰疫苗

预防脊髓灰质炎

共接种3次,宝宝2个月时第一次接种,在3、4个月各注射一次。

百白破三联疫苗

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共接种3次。宝宝3个月时第一次接种,在4、5个月各注射一次。

麻疹疫苗

预防麻疹

共接种5次。宝宝8个月时第一次接种,到1岁时复种,在6~7岁、12~13岁和18~19岁各加强一次。

乙肝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

共接种3次,在宝宝出生时、1个月和6个月时各接种一次。

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

预防流脑和乙脑

在宝宝出生6个月时接种,到1岁时加强

儿童打疫苗时间

宝宝从出生后至12岁,都要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疫苗接种的种类很多,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疫苗等。按照疫苗接种时间表,具体疫苗接种时间为:

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初种;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针;

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针;

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针;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6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

1岁:乙脑疫苗—初种;

1.5至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加强;乙脑疫苗—加强;甲肝疫苗;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针(也可用A+C群流脑疫苗)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

6岁:麻疹疫苗—加强针;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乙脑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

狂犬疫苗什么时候打有效

被肉食性动物咬伤或者是抓伤后,为了保险期间,大家应该都要按照狂犬咬伤处理,尽快清洗伤口,并及时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那么,狂犬疫苗什么时候打有效,具体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狂犬疫苗越早打越好:

打狂犬疫苗,要越早越好,首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48小时内。一般情况下,一个疗程的狂犬疫苗需要打5针,具体的时间安排是第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1支。第0天是指首次打疫苗的那一天,然后其余以此类推。

有朋友疑问道“如果没有在咬伤后48小时内打疫苗,那之后还要打吗?”答案是,要打!

如果被咬伤的时间在10天以内,还是应该进行正规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而如果被咬伤的部位是头面部、颈部这些敏感部位,即使已经过了相当长时间,也还是要极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同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当然,如果被咬伤的时间已经经过了好几个月,这时候一般不进行疫苗接种,因为狂犬病潜伏期一般是3个月(也有特殊情况,狂犬病潜伏期可长达数十年)。

提高宝宝免疫力从这10件小事做起

1.母乳喂养给宝宝第一次免疫

母乳对宝宝的成长是最自然、最完整的营养来源,大量的免疫物质存在于母乳中,宝宝用母乳喂养可以有效增加有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让宝宝免受病毒入侵而生病。所以说母乳是宝宝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妈妈可不要错过给宝宝母乳喂养的机会哦。

2.积极主动预防,接种疫苗

为宝宝抵御传染性疾病的积极措施就是预防接种,比如预防乙肝就接种乙肝疫苗;预防结核就接种卡介苗;预防脊髓灰质炎也就是小儿麻痹症可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家长一定要按时带宝宝到医院接种各种疫苗,提高宝宝免疫力。

3.改善宝宝血液循环就帮他做抚触

宝宝人生的第一次抚触是通过自然分娩的方式,让宝宝在收缩的产道受到挤压,产生有益的身体接触,对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很有帮助。接下来的抚触就是和妈妈的身体接触,这让小宝宝很有安全感,对宝宝身体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体重较轻的早产儿效果更明显。再者,专业的婴儿抚触能够改善宝宝血液循环、提高宝宝免疫力,减少哭闹还能改善宝宝睡眠和促进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4.规律的生活习惯给宝宝一个健康生物钟

现在年轻爸妈生活很不规律,对宝宝影响是非常不好的,家长首先应该改正自己的生活习惯,然后帮宝宝找到自己的生活规律,让宝宝每天能得到充足的睡眠。如果宝宝晚上睡眠不够,那白天就要小睡一下,周末的时候多带宝宝到户外呼吸下清新空气,对宝宝身体很有益。

5.别让宝宝吃太饱,让宝宝脾胃少负担

婴幼儿脏腑消化吸收功能都没发育健全,虽然迫切需要营养物质,但是脾胃运动消化功能决定宝宝不能一下子吸收太多食物营养,负责负担太重会造成反效果,导致宝宝积食、腹痛,甚至引起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6.饮食均衡是提升防御功能的根本

很多孩子都会挑食、偏食从而导致抵抗力弱。家长应该准备多样化的食物品种,比如新鲜蔬菜、肉、蛋等给宝宝吃,少吃过甜、过咸、油炸、冰冷食物。

7.多喝白开水保持粘膜湿润

不管是大人和小孩,补充足够的水分对有机体抵挡细菌非常中澳,所以,当宝宝外出或上幼儿与时,为宝宝准备一个水瓶,让宝宝一口渴就能喝到水。注意少让宝宝喝含糖饮料。

8.不用太干净有助免疫记忆形成

免疫系统对传染病原都有免疫记忆,若再次遇上,便能很快消灭,所以家里太干净不一定是好事,宝宝没机会接触感染就没机会产生抗体,反而会削弱抵抗力。

9.防止病从口入就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过分干净无益健康,但基本的卫生习惯还是得保持,特别是饭前和上厕所后让宝宝把手洗干净是防止病从口入的重要细节。

10.抗生素不可随意使用,以免破坏免疫系统

感染不是很严重的话都不建议使用抗生素,而是靠宝宝自身的抵抗力,锻炼免疫系统抗病能力。等到下次再遇到同样的病菌时,有机体免疫系统才能保护宝宝身体健康。

乙脑减毒疫苗必须打吗

乙脑减毒疫苗是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接种疫苗,主要是预防乙脑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

接种年龄是满8个月以上的儿童接种,如果是适龄儿童是要接种的,如果出现流行疫情按当地政府要求进行接种。

减毒疫苗是指保留一定的剩余毒力和免疫性制成疫苗,接种人体后,使机体产生一定的感染而获得免疫力。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减毒株接种原代地鼠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加适量明胶、蔗糖保护剂冻干制成。为淡黄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橘红色或淡粉红色澄明液体。接种本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1、乙型脑炎减毒疫苗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2、乙型脑炎减毒疫苗接种剂量:0.5ml。

3、乙型脑炎减毒疫苗接种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局部红肿,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

4、乙型脑炎减毒疫苗接种禁忌: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心、肾及肝脏等疾病;活动性结核病;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

5、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疫苗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凝块、安瓿有裂纹、不可使用;疫苗溶解前变色(红),不可使用。

八个月打麻风疫苗需要注意什么 以下情况不能接种

1、对蛋清过敏者不能进行麻风疫苗接种,因此在进行疫苗接种前可先给宝宝吃全蛋羹,观察宝宝是否会对蛋清过敏,如没有过敏反应方可带宝宝进行疫苗接种。

2、对疫苗所含成分过敏者不能进行接种,如果包括疫苗辅料在内的疫苗成分,及抗生素(如对硫酸庆大霉素或硫酸卡那霉素过敏)过敏者不能进行麻风疫苗接种。

3、正在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或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患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病、癫痫等)均不能进行接种。

4、有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过敏性疾病病史者不宜进行疫苗接种。

相关推荐

接种疫苗的六大注意事项

1.接种时间(初次、复种)、接种方法、接种剂量等要严格掌握; 2.家长对孩子接种情况要十分清楚,避免漏种或不必要的重复接种; 3.身体不适时不可接种; 4.接种前后应避免使用免疫调节剂,如丙种球蛋白等; 5.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不可与热开水或热食物同时服用; 6.接种后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等。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有发热、皮疹等。某些疫苗局部反应较明显,如卡介苗接种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等,应防止感染。疫苗接种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将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近年来,市场上发现了一些假冒伪劣疫苗

增加宝宝免疫力的妙招

1、母乳喂养——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能增加婴儿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婴儿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可以说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因此不要错过给宝宝喂养母乳的机会。 2、抚触——改善宝宝的血液循环 在自然分娩中产道收缩,挤压胎儿,是一种有益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出生后,母亲的身体接触,会让小婴儿有很大的安全感,可以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增强肌肉,使关节更灵活,对出生时体重较轻的早产儿尤其有益;抚触可以改善宝宝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增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减少哭闹,改善睡

小孩免疫力差怎么办

很多人都说儿童的免疫力是没法预防和后期补充的,但是如果在小时候就开始最简单的母乳喂养这样宝宝的身体会大幅度的增加,妈妈的母乳是最天然的食物,没有一点的不良成分,所以对于宝宝而言是最好的。 1.免疫预防接种--积极主动应对 为宝宝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性疾病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如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等。父母们一定要按时为宝宝接种疫苗。 2.均衡饮食--提升防御功能 孩子偏食,营养不均衡会造成抵抗力下降。肉、蛋、新鲜蔬菜水果品种尽可能多样,少吃

五联苗接种时间

很多妈妈选择价格相对昂贵的五联疫苗,就是为了减少宝宝疫苗接种次数。 五联苗接种时间如何?宝宝五联疫苗接种共4剂次,在宝宝2、3、4个月大时分别进行3针基础免疫,然后在宝宝18个月大时,再注射一针儿童五联疫苗加强免疫。如果错过了宝宝2个月大的接种时间,可以在3、4、5月龄给宝宝进行基础免疫,加强免疫时间仍然是18个月大。

如何提高宝宝免疫力

想让孩子摆脱病毒纠缠、远离感冒不适,家长究竟该怎么做呢?要提高小朋友的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机率,其实很简单,除了均衡饮食、多方摄取不同的营养素外,林恒圭医师也提供有助提升免疫力的7大方法,让小宝贝免疫力提高提高。 绝招1: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 对于学龄前孩童来说,均衡的饮食及摄取足够的水份、维生素非常重要,而食用蔬果就是孩童获取上述营养素的不二法则。最重要的是,植物内所含的植物营养素,又称植化素(phytonutrient),已被证实,可在人体遭受感染时增加白血球的产生,形成干扰素及抗体,藉此破坏外来病原

干净有度 宝宝才有免疫力

甲流、手足口,面对这些突袭而来的各类传染病,妈妈们都格外小心,一些妈妈在“干净”上做足了功夫,孩子碰到的地方都用酒精消毒、接触孩子的大人也要用消毒水的喷雾来消毒。吉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朱彦瑄指出,正常的菌群坏境,有利于刺激宝宝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正常的宝宝会减少患有感染性、过敏性疾病的几率。 做好餐具消毒防止病从口入据长春师任堂产后护理院王兰主任介绍,奶瓶是宝宝的“饭碗”,一定要注意消毒。此外,宝宝到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吃手、吃玩具了,家长要勤给宝宝洗手,洗玩具,注意购买无毒、不掉颜色、不易损坏破损并可以

爸妈齐努力提升宝宝免疫力

1尽量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能增加宝宝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宝宝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母乳喂养宝宝,为宝宝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2经常抚摸宝宝 来自妈咪的拥抱和抚摸,能带给小宝宝很大的安全感,从而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还可以改善宝宝的血液循环,提高宝宝免疫力。 3及时的免疫预防接种宝宝预防接种是帮助宝宝抵御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如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等。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为宝宝

婴儿鼻塞能打疫苗

宝宝鼻塞的时候是不能打预防针的,如果宝宝鼻塞的时候是可以熬葱白水给宝宝喝。宝宝身体有任何不适都不能打预防针,因为有可能会使宝宝病情加重,而且宝宝身体不好时疫苗在体内可能会起不了作用。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就不要打。晚些打也没关系的。如果是鼻子问题就不要紧,可以打的。 如果宝宝不舒服,最好暂缓打疫苗,因为宝宝这时候抵抗力不行,疫苗副作用是比较大的,更容易引发疫苗反应。在应用疫苗后,短期内会使身体免疫功能降低(也就是抵抗力下降)。所以若可以延迟几天,待宝宝身体完全健康时再应用。 一般疫苗打了之后都会有轻微的发烧

宝宝鼻塞可以打预防针吗

宝宝鼻塞的时候是不能打预防针的,如果宝宝鼻塞的时候是可以熬葱白水给宝宝喝。宝宝身体有任何不适都不能打预防针,因为有可能会使宝宝病情加重,而且宝宝身体不好时疫苗在体内可能会起不了作用。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就不要打。晚些打也没关系的。如果是鼻子问题就不要紧,可以打的。 如果宝宝不舒服,最好暂缓打疫苗,因为宝宝这时候抵抗力不行,疫苗副作用是比较大的,更容易引发疫苗反应。在应用疫苗后,短期内会使身体免疫功能降低(也就是抵抗力下降)。所以若可以延迟几天,待宝宝身体完全健康时再应用。 一般疫苗打了之后都会有轻微的发烧或

如何提高宝宝免疫力

1、母乳喂养把好第一关 麻麻们都知道,对于孩子来说,第一次免疫就是母乳了。要知道,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是给孩子面对病毒的第一道屏障。因此有条件的麻麻一定要亲喂哦。如果实在没有奶水,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2、麻麻的抚摸很有效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个说法很不切实际,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麻麻的抚摸是可以帮助其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这种做法对于刚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最有效。如果在大一点,就不建议使用了。 3、接种疫苗很重要 对于初生的孩子来说,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抗体,所以需要接种疫苗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