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检查的方法
肛门直肠检查的方法
肛门直肠检查是体检中很重要的一项常规检查,而且肛门直肠检查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比如常用的直肠指检、肛门视诊、肛镜检查及用于进一步确诊的脱落细胞涂片检查、病理组织切片检查。
1、直肠指检:通常是医生带上消毒手套并涂抹润滑油或凡士林后,用手指伸入肛门和直肠按压,根据受检者的疼痛感和是否有肿块来初步判断受检者是否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亦或被感染或肛裂。
2、肛门视诊:肛门视诊属于常见的肛肠科检查项目用两手拇指轻轻分开病人的臀部,观察肛门及周围有无脱出物,外痔、瘘口、脓肿、肛裂等。
3、肛镜检查:借助肛镜由深至浅观察直肠粘膜颜色,直肠瓣、有无溃疡、息肉、肿瘤、异物等,将肛镜慢慢往外退出,边退边观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无病变,如瘘的内口、痔等。
4、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此项检查需要取患者一部分肿瘤的分泌物来作成涂片进行检查,如果发展恶性,会从中找到癌细胞。
5、病理组织切片检查:这项肛肠检查项目对区别早期可疑病变和其它良性病变作很有帮助。
难治性便秘的检查方法
1.粪便常规和隐血,应为常规检查。
2.有关生化和代谢方面的检查。如果临床表现提示症状是由于炎症、肿瘤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所致,那么需化验血红蛋白、血沉、有关生化检查(例如甲状腺功能、血钙、血糖以及其他相关检查)。
3.肛门直肠指检,可以了解有无肿块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4.结肠镜检查或钡灌肠有助于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因。特别是当近期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中带血或其他报警症状(如体重下降、发热)时,建议全结肠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如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结肠狭窄等。
5.胃肠传输试验(GITT)对判断有无慢传输很有帮助,常在48h和72h拍片。
6.排粪造影能动态观察肛门直肠的解剖和功能变化。排粪造影可评估直肠排空速度及完全性、肛直角及会阴下降程度。此外,排粪造影可发现器质性病变如巨大的直肠突出、直肠黏膜脱垂或套叠等。
7.肛门直肠测压能检查肛门直肠功能有无障碍。
8.24h结肠压力监测,对是否手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缺乏特异的推进性收缩波(SPPW)以及结肠对醒来和进餐缺乏反应,均表明为结肠无力,可考虑手术切除。
9.肛门测压结合超声内镜检查,能显示肛门括约肌有无力学上的缺失和解剖上的缺损,可为手术提供线索。
10.应用会阴神经潜伏期或肌电图检查,能分辨便秘是肌源性或是神经源性。
11.其他对伴有明显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应作有关的调查,并判断和便秘的因果关系。
肛门直肠检查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视诊
病人的体位:被检查者根据具体情况,通常采用下列三种体位。
1、前俯位让病人背向光线站立,上身向前弯曲匐伏床侧,使髋部弯曲成90度姿势,医生站在病人侧面,用双手拇指将臀部肌肉轻轻分开,露出肛门。此种体位适用于门诊或轻症病人。
2、左侧卧位病人侧卧背向光线,下面腿伸直,上面腿向腹部屈曲,医生站在背后检查适用于危重病人。
3、膝胸位病人背向光线,双膝跪在检查台上,弯曲上身,使前胸及一侧面紧贴检查台面,医生站在侧旁。此种体位适用于乙状结肠镜检
视诊的检查内容有:
1、肛门周围皮肤有无增厚、红肿、血性、脓性分泌物、皮疹及瘘管等。
2、有无外痔及脱出的内痔(紫红色柔软肿块),并记录其部位,(记录方法按时针面,尾骨端十二点)。
3、有无肛门皲裂(肛门粘膜狭长裂伤)。
4.有无直肠脱垂,检查时嘱病人取蹲位,用力屏气做排便动作,如在肛门外看到紫红突出物,即为直肠部分脱垂(直肠粘膜脱垂)或直肠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脱垂)。
第二种方法:触诊,包括肛门及直肠指诊。
1、病人的体位:
除采用上述左侧卧位及膝胸位外,病人尚可仰卧、臀部垫高。仰卧式体位适用于重症体弱病人和膀胱直肠窝的检查。
2、检查方法:
检查时要求病人保持肌肉松弛,避免肛门括约肌紧张,医生右手戴橡皮手套或指套,食指涂以润滑油或肥皂液,让病人行深呼吸,先以指腹轻按压肛门,再缓慢插入直肠内进行检查插入直肠后,有顺序地上下左右全面检查。
肛门直肠指检
在我们生活中,如果我们的肛门出现了问题的话就需要及时的治疗哦,那么大家知道肛门检查是怎么样的吗,肛门出血要怎么办呢,肛门痒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肛门检查吧。
肛门检查的操作方法
一般而言,肛门直肠指检查可分为肛门外指检查和肛门指检的2部分。肛门指的检查方法是:戴上手套后,用食指接触周围的肛门,以硬化、肿块和压痛、波浪运动和直肠检查的皮下外有无瘘、带等。
而肛内指检即是我们常讲的肛门直肠指检。其检查方法是:在戴好手套或指套后,在食指和肛门部位涂些润滑油,将食指伸进直肠内的检查。
直肠指检方法
肛门直肠指检可分为肛外指检和肛内指检两部分。
肛外指检
肛门指的是检查方法是,戴上手套后,用食指接触周围的肛门,以硬化、肿块、压痛、波浪运动,并直肠检查皮肤外有无瘘、带或趋势。
肛内指检
肛内指检即肛门直肠指检,检查方法是:在戴好手套或指套后,在食指和肛门部位涂些润滑油,将食指伸入直肠内检查。
肛门指检注意事项
在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动作轻柔,因突然用力将手指插入肛门内,括约肌可因受到刺激而痉挛,产生疼痛,尤其是肛管有裂口、创面时,更要小心,这时可让受检者张口呼吸以减少肛门的紧张。
注意肛管的紧张度,正常肛管有较好的收缩力和弹性,仅能伸入一手指。若肛门括约肌松弛,则失去弹性,可进2~3指,并有大便失禁;如肛管的紧张度提高,常提示有炎症反应。
检查肛管直肠环,该环是由内、外括约肌和肛提肌、耻骨直肠肌构成。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可以部分地反应肌肉环的收缩力。
检查直肠内,几乎直肠下段8厘米左右的长度均可触摸到。应认真地检查直肠前后左右壁有无压痛、包块及狭窄,并注意包块的大小、硬度、活动度。
小儿便秘的检查方法
1、粪便常规和隐血,应为常规检查。
2、有关生化和代谢方面的检查。如果临床表现提示症状是由于炎症、肿瘤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所致,那么需化验血红蛋白、血沉、有关生化检查(例如甲状腺功能、血钙、血糖以及其他相关检查)。
3、肛门直肠指检,可以了解有无肿块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4、结肠镜检查或钡灌肠有助于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因。特别是当近期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中带血或其他报警症状(如体重下降、发热)时,建议全结肠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如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结肠狭窄等。
5、排粪造影能动态观察肛门直肠的解剖和功能变化。排粪造影可评估直肠排空速度及完全性、肛直角及会阴下降程度。此外,排粪造影可发现器质性病变如巨大的直肠突出、直肠黏膜脱垂或套叠等。
便秘的诊断与鉴别
临床上并不是每个便秘患者均需进行检查。检查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并不是检查越多越好。对便秘患者实施过多不必要的检查,会加重病人的负担。我们反对为患者做毫无针对性的、“撒大网”式的检查。
辅助检查
在便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根据临床需要,应做必要的检查。首先要注意有否存在报警症状及全身其他器质性病变存在的证据;对50岁以上、有长期便秘史、短期内症状加重患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肿瘤的可能;对于长期滥用泻剂者,结肠镜可确定是否存在泻剂性结肠(catharticcolon)或(和)结肠黑变病;钡剂灌肠造影有助于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如疑为OOC,肛门指诊、排粪造影均是必须的。特殊的检查方法包括:胃肠通过试验 (gastrointestinaltransittest,GITT)、直肠及肛门测压(anorectalanometry,RM)、直肠-肛门反射检查、耐受性敏感性检查、气囊排出试验(balloonexpulsiontest,BET)、盆底肌电图、阴部神经潜伏期测定试验及肛管超声检查等,这些检查只在难治性便秘时选择。
难治性便秘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粪便常规和隐血,应为常规检查。
2.有关生化和代谢方面的检查。如果临床表现提示症状是由于炎症、肿瘤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所致,那么需化验血红蛋白、血沉、有关生化检查(例如甲状腺功能、血钙、血糖以及其他相关检查)。
3.肛门直肠指检,可以了解有无肿块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4.结肠镜检查或钡灌肠有助于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因。特别是当近期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中带血或其他报警症状(如体重下降、发热)时,建议全结肠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如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结肠狭窄等。
5.胃肠传输试验(GITT)对判断有无慢传输很有帮助,常在48h和72h拍片。
6.排粪造影能动态观察肛门直肠的解剖和功能变化。排粪造影可评估直肠排空速度及完全性、肛直角及会阴下降程度。此外,排粪造影可发现器质性病变如巨大的直肠突出、直肠黏膜脱垂或套叠等。
7.肛门直肠测压能检查肛门直肠功能有无障碍。
8.24h结肠压力监测,对是否手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缺乏特异的推进性收缩波(SPPW)以及结肠对醒来和进餐缺乏反应,均表明为结肠无力,可考虑手术切除。
9.肛门测压结合超声内镜检查,能显示肛门括约肌有无力学上的缺失和解剖上的缺损,可为手术提供线索。
10.应用会阴神经潜伏期或肌电图检查,能分辨便秘是肌源性或是神经源性。
11.其他对伴有明显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应作有关的调查,并判断和便秘的因果关系。
难治性便秘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难治性便秘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1) 大便常规检查粪便常规和隐血,应做大便常规 检查。(2) 常规生化检查如果临床表现提示症状由炎症、肿瘤 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所致,就需要做有关生化检查(例如甲状腺 功能、血钙、血糖以及其他相关检查)。(3) 肛门直肠指检可以了解有无肿块和肛门括约肌的 功能。(4) 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有助于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因。 特别是当近期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中带血或其他症状(如体 重下降、发热)时,建议全结肠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病 变,如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结肠狭窄等。(5) 胃肠传输试验对判断有无慢传输很有帮助,常在 48小时和72小时拍片。(6) 排粪造影能动态观察肛门直肠的解剖和功能变化; 可评估直肠排空速度及完全性、肛直角及会阴下降程度;还可 发现器质性病变如巨大的直肠突出、直肠黏膜脱垂或套叠等。(7) 肛门直肠测压能检查肛门直肠功能有无障碍。(8) 24小时结肠压力监测对是否手术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如缺乏特异的推进性收缩波以及结肠对清醒和进餐缺乏 反应,均表明为结肠无...
肛门直肠检查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很多患者在第一次做肛门直肠镜检查前都因为没有经验而显得不知所措。那么在做肛门直肠检查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情呢?
其实肛门直肠检查并不是特别需要注意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在肛门直肠检查之前排空大便。肛门直肠检查并不会有很大的痛苦,跟其他的检查是差不多的。
除了要排空大便之外,患者需要准备的,就是一个放松的心态。在检查的时候,患者也不必紧张,不要夹紧两侧臀部,尤其是肛门部位要放松。
肛门直肠检查多少钱
如果觉得肛门直肠有一点不适,怀疑有问题的话就可以去医院进行肛门直肠检查了。那么这个检查的价格怎么样呢?去哪里做肛门直肠检查才比较便宜?
肛门直肠检查包括很多部分,最简单的说就是直肠和肛门两个部分。根据地方的不同医院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地方价格,还会因为设备机械的不同而有一些差异。
特别是在肠镜检查这一方面,设备方面的价格差异非常大,而且医院有不同的标准,再加上每个患者的情况不一样,都会在价格上有一些差异。
肛门直肠检查注意事项
不管是做什么检查,都会有其相应的注意事项。只有高度配合医生的检查,才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所以在检查前后都会有不同的注意事项。检查前2-3天要注意饮食,检查后一周内要注意自己身体是否有不适。除了日常的一些体检,准妈妈们的孕前检查也会涉及到这一项。为了宝宝,就更加要配合医生检查了,只有这样,才会有健康的宝宝。
在准备肛门直肠检查前特别注意检查前的3天内,需要停服一些药品,在饮食上开始进食半流质或低渣饮食,如鱼、蛋、牛奶、豆制品、粥、面条 、面包、香蕉、冬瓜、马铃薯等。其次,做肠镜检查前一天晚上服用轻泻剂,同时多饮水。
在做肛门直肠检查的当天也有特别注意的事项,如肠镜检查当日进无渣流质饮食或禁食,检查前2小时清洁洗肠,检查前半小时,安静休息;肠镜检查时,如果病人有疼痛感,要及时的告诉做检查的医生,这样才能保证检查时的安全。
最后,做完肛门直肠检查后,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如肠镜检查后休息1—2天,如有剧烈腹痛、腹胀、便血、持续性腹痛等情况发生,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另外,如进行活组织肠镜检查,术后3天内患者不要做剧烈活动。
肛门直肠检查项目
每一年的健康检查,而且女性们准备要宝宝的孕前检查,肛门直肠检查是少不了的。肛门直肠检查不仅简易便宜还非常有效,并且可以协助早期发现直肠、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直肠炎、痔、肛门裂等一类的肛门直肠方面的疾病。而肛门直肠检查的项目通常有直肠下部、直肠前壁、Ⅱ、Ⅲ期内痔,脱肛、息肉痔等。而且检查时体位的不同,检查的部位也会不同。
肛门直肠疾病在进行检查和治疗时,不同的体位有不同的优点,医生常根据检查和治疗的要求会选一种或两种体位,一下是几种常见体位:
1、侧卧位。患者向左或右侧卧,双腿充分向前屈曲,靠近腹部,使臀部及肛门充分暴露,是常用的检查与治疗的体位。
2、膝胸位。患者跪伏在检查床上,胸部贴近床面,臀部抬高使肛门充分露出。适用于检查直肠下部、直肠前壁和身体矮小肥胖患者。
3、截石位。患者仰卧,两腿放在腿架上,将臀部移到手术台边缘,使肛门暴露良好。是肛门直肠手术时常用体位。
4、倒置位。患者俯卧床上,膝关节弯曲,两膝跪于床端,臀部抬高,头部稍低。是肛门直肠手术时常用体位。
5、蹲位。患者作蹲踞或向下用力增加腹压,可查到Ⅱ、Ⅲ期内痔,脱肛、息肉痔。
6、弯腰扶椅位。患者向前弯腰,双手扶椅,露出臀部。此种体位方便,不需要特殊设备,适用于团体检查。
便秘诊断方法有什么
1.肛门直肠指检
肛门直肠指诊不仅是检查有无直肠癌的重要的方法,也是判断有无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常用手法。尤其是增强的括约肌张力,力排时括约肌不能有所松弛,反而更加收缩紧张,提示长期极度费力排便,导致括约肌肥厚,同时在力排时处于矛盾性收缩。
2.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对引起便秘的各种结肠病变,如结肠、直肠癌,肠腔内息肉等器质性肠腔狭窄等病变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
3.X线钡剂灌肠检查及腹部平片
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结肠、直肠肿瘤、结肠狭窄或痉挛、巨结肠等病变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4.肛门直肠测压
能提供有无引起便秘的肛门直肠局部机制,例如在力排时肛门外括约肌出现矛盾性收缩,提示有出口梗阻性便秘;向直肠气囊内注气后,如肛门直肠抑制反射缺如,则提示有Hirschsprung’s disease;以及直肠壁粘膜对气囊内注气后引起的便意感、最大耐受限度的容量等,能提供直肠壁的排便阈值是否正常。
5.粪便检查
应观察便秘者排出粪便的形态及有无黏液或血液黏附。直肠性便秘为大块质硬的粪便,由于常伴直肠炎症及肛门损伤,粪便常有黏液及少量血液黏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