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最佳手术时间
先天性心脏病最佳手术时间
先心病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选择何种治疗方法以及什么时候最适宜手术应根据病情,由心脏专科医生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无分流类或者左到右分流类,经过及时通过手术,效果良好,预后较佳。右至左分流或复合畸形者,病情较重者,手术复杂困难,部分患者由于某些心脏结构发育不完善而无法完全矫正,只能行姑息性手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最佳时间
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最佳时间是一个最简单回答,又最难回答的问题。一般来讲,从患儿适应手术能力,配合术后治疗,不影响学习等方面来考虑,以3—6岁为最佳,但一定结合具体疾病、病人具体的情况决定。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必须早期手术,否则失掉良好的手术机会,如大的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由于大量左向右分流,婴儿期反复肺部感染伴心力衰竭,单纯药物治疗难以控制,往往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因此应及早完成手术,一般l岁以内,甚至小于半岁。但是2岁以内的中小室间隔缺损,如果临床无症状,心电图影响不大,生长发育正常,可等到2岁复查以后再决定手术,因大约30%—40%的膜部、肌都室间隔缺损可以随年龄增长自然闭合。虽然目前的心脏手术技术及设备、体外循环、麻醉水平都己很高,但毕竟存在不少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年龄越小,难度越大,因此对身体生长发育及心脏影响较小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小的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最好等到较大年龄手术为宜。法乐氏四联症手术最挂年龄3—6岁,但如有缺氧发作发生,便无年龄限制。青紫特别严重、肺动脉条件极差者,亦可考虑先做主动脉—肺动脉转流手术,以提供较充分的肺血流,促进肺血管发育,然后1—2年内完成根治手术。
先心病术后注意事项:
1、不宜多吃巧克力等甜食:心脏手术之后,当小儿不愿意吃饭时,不少家长喜欢塞巧克力给小儿吃,以为这样能够保证营养。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糖,热量很高,但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与小儿的正常需要量相差很大。多吃巧克力易导致小儿消化不好的、大便秘结、食欲减退。伴随巧克力含有咖啡因等成分,食用过多不仅会使小儿过分兴奋、影响休息,而且对小儿的大脑发育带来一定的不好的影响。
2、不宜盲目进补:有些家长以为人参有滋补作用,于是给术后的孩子喝参汤。人参确有强心壮体、补气生津的功能,但不一样的人参具有不一样的性能,服用不当反会导致胃口减退、鼻子出血、烦躁不安等症状。另有一些补品对滋长发育期间的孩子并不相宜。
3、严格控制盐的摄入:盐的主要成分是钠和氯,而钠在人体内具有”水化“组织的作用,体内的钠和氯大部分都是从尿中排出的。而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过高会导致体内大量水分的潴留,导致患儿全身水肿、肝脏肿大、增加心脏的负担,重症的还会引发心力衰竭。伴随,膳食过咸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理由之一。所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患儿的膳食一定要偏淡些,腌腊制品、咸蛋、咸鱼等含盐量过高的食物尽量不要食用。
4、注意术后用药:轻微的先天性心脏病人,术后恢复较好,心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使用药物,就能正常活动。重度心脏病患者或心功能较差的病人,恢复的时间比较长,比较慢,需要根据矫正人具体情况,病人应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可随意乱服,以免发生危险。
温馨提醒: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医嘱,定时服药,注意吃喝的量与尿量要平衡,体重不能增加太快,如有不适,及时去医院就诊。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先天性心脏病最佳治疗时间
手术最佳最佳治疗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先天畸形的复杂程度、患儿的年龄及体重、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等。一般简单先天性心脏,建议1—5岁,因为年龄过小,体重偏低,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增加手术风险;年龄过大,心脏会代偿性增大,有的甚至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同样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先天畸形严重且影响生长发育、畸形威胁患儿生命、复杂畸形需分期手术者手术越早越好,不受年龄限制。
先天性心脏病的愈合可能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 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还有一些小的缺损,比如干下部位的室缺,由于靠近主动脉瓣,就是小于0.5cm,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cm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什么时候做手术比较好
随着医学的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时间不能以年龄的大小和手术的耐受性而定。一般先天性心脏病极少有自然恢复的,大多数都应该早期手术治疗。有的则随着年龄的增大,并发症会渐渐增多,病情也逐渐加重。即使没有症状,也不要迟疑。若不治疗,有的并发心内膜炎、栓塞、出血、高血压,危及生命。因此,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最佳时间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其手术的时间要视缺损的大小而定,如缺损大,分流量大,肺充血严重,经常伴有心衰、肺炎等并发症,肺动脉高压较重,应及早手术,手术可在婴儿期(1岁以内)甚至新生儿期内进行。
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等,如有缺氧严重,也应在婴儿期手术(1岁以内),不符合根治条件的患者则先作姑息性手术以挽救生命。对于严重的心血管畸形,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肺动脉高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共同动脉干、主动脉弓中断等少见复杂畸形,更应尽早争取手术(可以在出生后数小时内进行)。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还有几年寿命
(一)先天性心脏病寿命与先天性心脏病类型的关系:
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众多,如小型室间隔损、小型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经及时手术治疗后和与常人寿命是没有区别的,如不进行手术,也有可能成长到十几岁或到成年,但身体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且很难有正常寿命,视病情变化40岁左右可能出现症状,并且一旦心力衰竭或肺动脉高压将失去手术机会。
但如果是重度的法洛氏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这样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治疗,很多患儿死于出生一月内,在一岁内死亡率达百分之五十,2岁内死亡率更达到百分之八十。这就是有些人谈先天性心脏病而色变的原因。
(二)先天性心脏病寿命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机的关系:
通常来说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应该是越早越好,因为随着时间流逝,长期心脏负荷过重,较易造成器官不可逆的损害,先天性心脏病病变将加重,而且血管脆化也将影响手术效果。如果年龄过大,特别是在35岁以上者,长期心脏负荷过重,极易造成不可逆的病变以致术后不可能完全恢复正常,手术危险性也增大。所以说及时进行先天性心脏病将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在幼年期进行了正规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能和正常儿童一样生长发育。
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前治疗的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寿命和同年龄组正常人相似。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后才进行治疗的病人,寿命就明显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
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前治疗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寿命略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出现心功能衰竭后治疗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效果差。
目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可以手术治疗。经过随访,手术后大多数生长发育正常,很多做手术时的婴儿现在已和正常儿童一样入学了,并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
上面介绍了先天心脏病患者的寿命和什么有关,虽然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痊愈,但是,有些患者可能在做手术的时候意外死亡,所以做手术也是存在风险的,家长在这方面要做好心理准备。
抽搐是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吗
有时候,孩子会出现昏厥、抽搐等症状,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有关,不应忽视这种情况。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应当及时诊断,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抽搐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表现出抽搐,如法洛氏四联症患者的抽搐可能与肺动脉狭窄部位的突发肌部痉挛有关,常发生在吃奶、感染、哭闹时,易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血,出现抽搐。患者如果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血流动力学障碍较重,出现脑供血不足,也可发生抽搐。不过,抽搐最常见的原因是惊厥和癫痫,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不一定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最好及时检查,正确区别。
先天性心脏病较轻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较重者容易有紫绀、发育迟缓、杵状指(趾)等症状,易发生感染,年幼儿喂养困难。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如果出现抽搐,可能非常危险,易发生心脏骤停,威胁患者的生命。怀疑有先天性心脏病,应及时到医院做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诊断,以了解疾病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早进行治疗。如果发生抽搐症状,可先行观察,必要时做神经系统相关检查,如脑电图。
如果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大多数患者应及早接受治疗,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最佳手术时间。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介入和外科手术两种。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手段,创口小,恢复快,可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常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的治疗。外科手术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无论是简单先心病或复杂先心病,一般都可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抽搐可为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之一,常常与心源性脑缺血有关,也可能是出现了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抽搐这一症状不能忽略,应及早检查,明确诊断,把握最佳治疗时机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出现不良后果。
掌握先心病手术最佳时机
小儿得了先天性心脏病何时手术,这是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太小经不起手术的折腾,还是待孩子年龄大些、身体壮实些再施行手术比较安全。殊不知,有不少病儿手术时间一拖再拖,从而失去了手术良机,造成终身遗憾。 随着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手术时间不能以年龄的大小和手术的耐受性而定。
当然,年龄小对手术的耐受性是相应差一些,手术的危险性也大一些,但是如果心脏畸形复杂或病变严重,可导致血液循环紊乱,引起心肺功能损害。随着年龄增大,心肺功能的受损也逐渐加重,即使以后心脏畸形可以通过得到纠治,但受损的心肺组织其功能已难以恢复,手术成功也达不到治愈的目的。有些重危病儿由于手术不及时而危及生命。所以,先心病手术的最佳时间应该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而定。 最常见的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其手术时间要视缺损的大小而定,如缺损大,分流量大,肺充血严重,经常伴有心衰、肺炎等并症者,应及早手术、手术可在婴儿期(1岁以内)进行。
对青紫型先心病,如法洛四联症、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病情严重的患儿,如经常有缺氧发作的也应在婴儿期手术。如病情不很严重,有青紫但不影响生活的可以在2岁后手术。对严重的心血管畸型,如大动脉错位;永有动脉干、肺动脉闭等,应按病儿的不同情况,尽早争取手术。
总之,得了先心病应到专科医院彻底检查,并由小儿心脏专科医生根据病情确定最佳手术时间,对病情不太严重能够正常生活的患儿,最好也能在学龄前予以手术,这样可以不妨碍患儿入学后的生活和学习。当然,手术的最佳年龄还取决于手术的客观条件,如医疗设施和医生的技术水平等。一些设备先进、临床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专科医院,对婴幼儿心脏手术的治愈率较高,其效果是可喜的。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应该如何治疗比较好?
家长发现如果根据检查结果有手术指证的话,要尽快带宝宝去治疗,以免错过手术治疗的机会。如果心脏已经发生心跳改变和心功能改变就不能手术了。应尽早去心脏外科就诊,由医生决定手术时机。手术后跟其他同年小朋友机会没有异样。
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手术治疗,另一种是介入治疗。但是目前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比较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效果颇为良好。比如房间隔缺损这种先天性心脏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介入疗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其产生的时间不是特别长,属于一种新兴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此种方法对于包括动脉导管未闭合,部分室间隔隔缺损以及房间隔缺损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独特的优势。还有一些需要手术矫正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也可以采用介入疗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是最主要的方法,而且手术所囊括的范围比较宽泛,对于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在治疗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时候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而且手术之后,患者的身体恢复需要很长的过程。
心脏病的时候在平时在饮食上最好选择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这段时间可以选择给孩子多吃一些低盐的饮食,如果孩子现在还比较小,不能够进行手术治疗的话,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护理工作,孩子出现一些异常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情况需要立刻带着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成功率是多少
1首先要告诉家长朋友们的是,特别是一些年轻的父母,由于缺乏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一听说小孩有先天性心脏病就显得不知所措。其实,先心病也并不那么可怕,只要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绝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都能通过手术彻底根治,术后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2还要告诉家长朋友们的是,先天性手术治疗,要再合适的时间进行。一些父母可能认为,孩子年龄太小经不起手术的折腾,要待孩子年龄大些、身体壮实些再施行手术比较安全。随着孩子年纪的增加,心脏病可能使肺等器官受到损害。
3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方式的改变及外科手术材料的不断更新,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所以,建议宝宝的爸爸妈妈们,当孩子被怀疑有先天性心脏病,父母应尽早带孩子到心脏外科进行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是在胎儿时期的时候心脏发育有缺陷的一种病,是由于孕期妈妈的各种原因导致的,当然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最好的治疗就是选择手术,但是家长们最担心的就是手术成功率,如今这个手术的成功率还是十分高的,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的,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
一般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能活多久
其实先天性心脏病是可以分为很多种的,有一些比较轻微的患者朋友,一般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患者只是是查体的时候才会被发现,只有重症患者才会有活动后呼吸困难以及晕厥等症状表现,这就说明患者是伴有较为严重的心脏缺损,这个患者就应该及时的发现这种疾病,之后再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那么患者的寿命还是可以无限期延长的,所以患者在患有了先天性心脏病之后,就应该及时的进行治疗,以免会危及到生命安全。
而先天性心脏病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手术治疗,但具体治疗方法还是要根据患者畸形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决定,对于适合手术矫正的患者就应该抓住最佳的手术时机及时的进行治疗,而手术时机一般是以五岁左右为佳,但要是患者患有的是较为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那么患者就应该及时的进行手术了,以免病情加重之后会直接危及生命安全,但一般的患者在进行了心脏矫正手术之后都是可以取得好的疗效的,而且患者在手术之后也是可以正常生活的,要是疾病得到康复,那么对患者的寿命是不会有影响的。
从上述的这些内容中就可以看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能活多久,这还要看患者能否及时的进行治疗,要是患者能够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那么一般手术之后是可以正常生活的,而且对患者的寿命也不会有影响,但要是患者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当病情加重之后也就可以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了。
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治疗误区
先心病无症状不要紧
由于人的心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所以即使患者有先心病,有些人平时无明显感觉,只是心脏能听到杂音。像上述提到的无明显症状,只是能听到杂音绝不代表没事,等到症状明显时,有的原来能治的,现在不能治了;有的甚至引发了并发症并引起生命危险。
盲目相信先心病可以自愈
很多患儿家长听说先心病可以自己愈合长好,因此盲目认为自己的孩子也能自愈一直没有手术,直到在入学体检时被查出来,耽误了孩子上学。李小波主任提醒,只有极少数缺损小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在3岁以内有一定自愈的可能,大部分先心病需要手术治疗。
孩子太小无法承手术风险
很多家长认为患儿年龄小,抵抗能力差,想等小孩长大再治疗,这是临床上先心病延误治疗的常见原因。很多患儿在等待中丧失最佳治疗机会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易留下后遗症,有的甚至因此引起心力衰竭、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其实,为获得最佳治疗效果,任何疾病的治疗都有一个最佳时机,先心病也不例外。及时的诊治能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的并发症,并能降低死亡率,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进步,年龄因素不再是先天性心脏病的绝对禁忌症,在医疗水平高超的医院即使小婴儿也可以成功手术。早期进行先心病手术可减小患儿的心功能损害,而且年龄小无心理影响,不致有人格障碍,也没有美容问题。
医生会根据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类型、患儿全身功能状态、心脏病发展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综合评估后决定最佳手术时机。先心病可以采取常规手术、介入手术、小切口手术、胸腔镜手术、杂交手术等方式治疗。
先心病吃药可以治好
有一些患儿家长认为先心病做手术风险大,费用高,寄希望于药物治疗,四处寻找特效药,因此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李主任介绍说,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因而必须通过手术矫正畸形,药物只能用于预防并发症等辅助治疗。
先心病治疗效果差
很多患儿家长会有这种悲观的看法,尤其是在农村等经济落后地区,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一般是当地的医疗条件落后或是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病情恶化。李小波主任强调,随着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提高,目前大多数先心病均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总的成功率在95%以上,简单先心病如单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成功率几乎达100%,术后可恢复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复杂先心病在手术时机恰当、技术保证的前提下,也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可以胜任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
患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能治吗
1,新生儿先心病大多数可治愈
在我国,每年递增15万~20万的先心病患儿,然而,仅仅只有2成先心病患者能够接受治疗,这些孩子不经治疗,大约有一半会在3岁之内死亡。绝大多数先心病病情较轻,术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先天性心脏病复杂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先心病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狭窄等,这四种几乎占了所有先心病的80%以上。由于先心病患儿在胎儿时期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导致先天性血管系统畸形,与同龄孩子相比,他们身体虚弱,容易出现反复感冒。随着小儿心脏外科的飞速发展,不仅常见的先心病可以得到准确的诊断,而且大多数可以得到彻底根治。
2,先心病手术视病情而定
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先心病孩子能够通过手术恢复正常人生活,至于何时才是进行手术的最佳时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手术时间不能以年龄的大小和手术的耐受性而定,手术的最佳时间应该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而定。因此,如果孩子得了先心病,应该到医院进行彻底的检查,由心脏专科医生根据病情确定最佳手术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术后定期复查尤为重要。建议家长带孩子出院后一个月应前往医院复诊,根据个人情况,如果恢复情况好,可以两到三个月复诊一次,一年后要全面复查,以让医生了解孩子心功能恢复情况。
3,手术费用1~10万不等
“尽管大部分小儿先心病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根治,遗憾的是,一些家庭往往因无力支付手术费用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6%—0.8%,医学治疗认为手术越早进行效果越好,如果拖延不治疗,长期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由于先心病复杂多样,治疗需要个体化,如四联症也分轻重,其症状、治疗风险差别很大,治疗的费用、预后也不一样,一般而言手术费用1~10万不等,这让许多贫困家庭难以承担。近年来许多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联合发动的医疗救助项目“爱济童心”,先后帮助了近60名先心病患儿重获“心”生。吴钟凯教授表示,项目基金将继续运作,帮助更多先心病患儿恢复健康,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对先心病患儿引起足够的关注,只要进行治疗,大部分孩子都能通过手术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因此我们知道,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有很多,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能否治愈是依具体情况而定,具体的治疗方案也是因宝宝的特殊情况而定的,大多数的先心病是可以治愈的,只要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先心病并没有那么可怕,面对宝宝的疾病,父母应该坚强的面对并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让孩子重获新生。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是什么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症状有很多,患者所表现出的疾病症状主要取决于疾病的复杂程度和心脏畸形的大小,如若患者患有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甚至可危及生命,这并非危言耸听,通常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比较容易患感冒,或者是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也比较容易患上肺炎。
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发育的会比较差,通常体型看起来也会比较消瘦,还可伴随多汗一起发生。如若婴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话,多在吃奶的过程中干到无力,平时呼吸也会比较基础,通常儿童患者体质会比较差,容易感到疲惫。患者常会有口唇或者是指甲发青的情况。
一般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都比较喜欢蹲着,这样会感觉舒服一些,另外,此类疾病患者还很容易出现昏厥或者是咯血,检查过程中可发现心脏有杂音。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危害很大,所一旦有这些症状,务必及时到医院确诊,争取尽早治疗,避免失去最佳手术机会。
具体治疗小儿先心病的时间
先心病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我国每一千名新生儿中,就有7-8名被诊断为先心病。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李小波表示:“新生儿要及时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最好在学龄前,孩子长大后便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否则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就只能抱憾了”。
不少先心病患儿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了,经不起折腾,担心出事”,实际上,以现在的医疗技术,手术已不受年龄和体重的限制,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最佳,年龄小完全不成问题,发现疾病及早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李小波主任表示,况且,据统计约1/3的先心病小儿来不及等到手术,在3周岁以前便不幸夭折;还有一半的病童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形成肺动脉高压,影响终生健康;更有5%的病人找到大医院想动手术时才发现,他们已完全失去了手术机会。
除了有死亡的危险外,有先心病不及时治疗,特别容易造成患儿咳嗽,感冒甚至肺炎等,影响其生长发育。而及早治疗,绝大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可做到治愈,完全达到正常人的生活水平。
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手术时间已提前到出生后几天。适宜的手术时间不能以年龄的大小和手术的耐受性而定。当然,年龄小对手术的耐受性是相对差一些,手术的危险性也大一些,但是如果心脏畸形复杂或病变严重,可导致血液循环系统紊乱,引起心肺功能损害。随着年龄增大,心肺功能的受损也逐渐加重,即使以后心脏畸形可以通过手术得到纠治,但受损的心肺组织其功能已难以恢复,手术成功也达不到治愈的目的。有些危重病儿由于手术不及时而危及生命。所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最佳时间应该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而定。
先天心脏病患者的寿命和什么有关
(一)先天性心脏病寿命与先天性心脏病类型的关系:
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众多,如小型室间隔损、小型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经及时手术治疗后和与常人寿命是没有区别的,如不进行手术,也有可能成长到十几岁或到成年,但身体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且很难有正常寿命,视病情变化40岁左右可能出现症状,并且一旦心力衰竭或肺动脉高压将失去手术机会。
但如果是重度的法洛氏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这样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治疗,很多患儿死于出生一月内,在一岁内死亡率达50%,2岁内死亡率更达到80%。这就是有些人谈先天性心脏病而色变的原因。
(二)先天性心脏病寿命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机的关系:
通常来说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应该是越早越好,因为随着时间流逝,长期心脏负荷过重,较易造成器官不可逆的损害,先天性心脏病病变将加重,而且血管脆化也将影响手术效果。如果年龄过大,特别是在35岁以上者,长期心脏负荷过重,极易造成不可逆的病变以致术后不可能完全恢复正常,手术危险性也增大。所以说及时进行先天性心脏病将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在幼年期进行了正规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能和正常儿童一样生长发育。
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前治疗的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寿命和同年龄组正常人相似。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后才进行治疗的病人,寿命就明显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
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前治疗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寿命略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出现心功能衰竭后治疗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效果差。
目前90%以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可以手术治疗。经过随访,手术后大多数生长发育正常,很多做手术时的婴儿现在已和正常儿童一样入学了,并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
上面介绍了先天心脏病患者的寿命和什么有关,虽然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痊愈,但是,有些患者可能在做手术的时候意外死亡,所以做手术也是存在风险的,家长在这方面要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