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孩子的青春期心理问题
如何应对孩子的青春期心理问题
1、合理调节孩子们的逆反心理
当逆反心理得不到合理调节时就会呈现消极作用,使家庭教育不能顺利进行,进而转化为矛盾,严重者会造成事故,甚至酿成悲剧。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形成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其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逆反心理的进一步消极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合理调节对策。要认清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两个因素,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进行调适。
2、正确选择好适当说话时机,避免与孩子相冲突
一天中什么时机是适合谈话的呢?生理规律告诉我们,下午5点-7点是生理活动最低点,迫切需要补充营养,恢复体力。所以,孩子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时是不易谈严肃的话题的,因为一天下来的疲劳使人难以集中注意力,也不好控制自己的情绪。晚饭过后,心情逐渐开朗,这是比较好的时机,找到孩子的兴奋点,父母便可润物细无声地转达其观点了。冲突也许在所难免,原则是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批评不是攻击,批评只对事不对人,用建设性的意见代替批评,将批评转化为希望,这才是批评的最终价值之所在。
有青春期焦虑症现在上学中心里不舒服怎么办
您好!你今年刚刚12岁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人生阶段,青春期的特征决定了会有很多特殊的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问题人人有,焦虑情绪在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那么做为青春期所显现的焦虑症就尤其正常了,这只是做为青春期所特有的一种情绪表现,和精神病是完全不同的。精神病的定义本身是人已经没有自知力了,你可以在这里和我们交流并提问,而且可以自我去寻求答案本身就是非常正常的表现,所以不存在任何精神病的问题。 指导意见: 所以说青春期焦虑症仍然只是在心理问题的范畴内的,是不会划分到精神病的范畴内的。开心快乐面对每一天,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并学会保护自己、善待自己,你的一生一定都是最健康而幸福的!
青春期的女孩心理
一、青春期的女孩心理
1. 青春期的女孩会对异性明显的关注2. 青春期的女孩极度追求个性3. 青春期的女孩反应激烈,有失偏颇4. 青春期的女孩明显出现叛逆二、怎样教育青春期的女孩
三、教育青春期女孩要注
青春期的女孩心理
1、青春期的女孩会对异性明显的关注
对异性的明显关注是少男少女在青春期里一个最显而易见,也最正常不过的表现。可我们许多家长和老师却将女孩子对男明星的思慕,对男孩子的好感视作是洪水猛兽、认为这种心理羞愧可耻,从而采取不当或过激的处理方式。
2、青春期的女孩极度追求个性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反叛心理也越来越重,总企图追求一种个性的解放,企图在芸芸众生中彰显自己的独特。这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她们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标新立异,只要与众不同,就不管是否合理。这种情况出现多了,很可能是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还有一些孩子的追求个性,其实就是一种目光渴求症。真正的个性是一种内心上的,不局限于外表,一味追求自己与众不同,也是一种心理问题。
青春期孩子脾气暴躁怎么办 青春期脾气暴躁的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的阶段,大量的神经连接正处于改造之中大脑前额叶皮层对感情,道德等情绪有一定影响,并产生行动的神经冲动,因为大脑前额叶皮层是最晚发育完全的,这也导致了整个青少年发育期会有判断失常,举止暴躁等情况出现。
青春期时孩子的自我意识会慢慢觉醒,孩子的内心世界会发生暴风骤雨般的变化,当孩子渐渐意识到自己一直是在父母的要求控制下生活时,会渐渐产生逆反心理,他的不满和反叛最好的发泄形式就是发脾气,粗暴的对待父母,情绪暴躁。
青春期对人的影响巨大,此时他们会开始有自己的信仰与喜好,当家长处理问题粗暴之时,很容易引发孩子的情绪对立,还有就是此时孩子已经渐渐长大,如果家长对待孩子还将其当做儿童之时,很容易受到孩子的反抗,在青春期,孩子脾气暴躁,家长也起到一定的责任,如果不很好的引导孩子改善这种情绪,对孩子的以后的人格影响巨大。
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解决方法
1.表现
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拢十分明显,心理矛盾非常突出,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类:
一、学习类问题: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
二、人际关系问题:其中是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与父母关系的问题。
三、情感类问题:青少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此时,情绪有些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感,如与同龄人的感情纠葛等。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时期是青少年的又一次发育高峰期,到初中三年级基本达到最高峰。尤其是性的发育几乎达到成熟。这种生理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初中生在心理整合的持续性环节和统一性环节上出现了暂时的混乱,结果导致了他们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不可以非常好地接纳我,并出现一些消极心境,其突出表现在进入初中后,许多新的问题接踵而来,使初中生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从而增添了许多烦恼。具体表现为:
第一,不太清楚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外观形象的变化,使初中生产生要改变我在别人心目中形象的迫切需求,但如何改变?应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才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喜爱?……对许多类似的问题,他们找不到满意的答案,于是他们大多片面的追求了外表上的华丽,于是出现了大批的酷形象,有的染发,有的佩戴了首饰,有的甚至公开的不穿校服,变相的展示着我的个性,其实越是这样,越表现了他们心理上的空虚与恐惧。
第二,与父母间的关系出现裂痕。初中生越发感到父母不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且他们的某些愿望及要求还常遭受来自于父母的阻止和干涉,由此而造成他们与父母感情的疏远。怎么样才能争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怎么样才能将与父母的关系再度恢复到儿童时期那种亲密的程度?与父母关系的不融洽到底是谁的过错?……这些问题也常常困扰着初中生。于是他们变的孤独寂寞,外观上更加冷漠忧郁。
第三,不晓得如何保持或确立我在同伴之中应有的地位。在这个问题上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某些初中生在小学时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突出,一向是同龄人中的优秀者。但进入初中之后,由于许多原因,在同伴中的地位相对降低了,这使他们难以接受,强烈希望能在同伴中维持我过去曾拥有的优越地位,但非常困难;另一种情况是,某些初中生过去在同龄人中未曾有过优越的地位,但在那时,他们对此似乎没有太深的消极感受。进入初中后,随着自我意识的高涨,初中生增加了获得自尊的需要,他们希望同伴能接受我、肯定我、喜爱我。这种愿望困扰着那些从没有过上述切身体验,且各方面能力略显不足的学生。
2.解决办法
这个年龄阶段个体的心境中,消极成分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因此,尤其需要教师、父母及社会其他教育力量予以悉心指导; 尤其需要各种力量给他们更多一些的情感关注与关怀。
如果你是青少年,在这个时期应该端正好自己的态度,好好把握青春期所带来的心理冲击。如果你是老师,是家长,希望可以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孩子,与孩子共同度过这个珍贵而又特殊的时光。最后,小编也希望青少年都可以在一个好的环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青春期少男少女怎样才算心理健康
孩子的个性和思维符合青春期特点
思想行为符合年龄特点,这是青春期心理健康最具标志性的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青少年思想发育接近成熟,性格上活泼好动、积极向上,思维合乎逻辑,说话条理分明。
乐观开朗,不识愁滋味,这是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明显特征。青少年正值花季,对世界正充满了好奇和美好的想象。因此对任何事物都会积极进取,即使遭遇挫折也会很快重新适应。
能够理性客观的接受现实,这是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突出特点。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遇到困难和挫折,反应不会太过偏激,都能面对现实,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
心理专家在线义诊 免费解答各类抑郁症心理问题
符合社会大环境下的青春期标准
与一般青少年相似。这是家长辨别自己的孩子青春期心理健康与否最为直观的方法。孩子与孩子之间都彼此类似。如果一个青少年的想法、言语举止、嗜好、服饰等,与其他孩子相差太大,他的心理可能不够健康。
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生中总会有一定的交际范围。青春期孩子受共同爱好和兴趣的吸引,社交范围不断扩大。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互助合作精神,丰富群体生活经验,锻炼适应他人的能力。相反,如果总是喜欢孤僻独处,心理上不能算是健康的。
家长和老师帮助孩子保持青春期心理健康直到真正成人,是保障青少年人格、个性、道德观念等正常发展定型,避免孩子出现青春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甚至延续到成人期心理疾病的重要环节。
孩子什么时候长个快
儿童有两个快速生长期
人长高主要是靠骨骼的增长。在人体的骨骺与骨干之间有一个软骨层,软骨层的细胞不断增长并吸收钙离子,使新的细胞骨化,骨骼这样一点点增长,你就这样一点点长高了。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快速生长的时期:
1.0~3岁:出世后孩子的正常身高为50厘米左右,1周岁为76厘米,3岁孩子为95-96厘米。3岁以后每年增长6厘米。
2.青少年青春期:孩子每年生长8-12厘米。一般来说,女孩子青春期发育在10岁-12岁,男孩子青春期一般从12岁开始,生长发育时间是五六年,整个青春期女孩会长20厘米左右,而男孩会长20-25厘米。但在青春期前两年速度长得特别快,每年会生长8-10厘米。
家长如果掌握住这样规律,对孩子的把握会更好些。但尤其值得注意的如果孩子从3岁后到青春期发育期,每年如果身高增长低于6厘米,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接受体检,一旦确诊孩子属于矮小症范畴,应及时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青春期男生心理
青春期男生心理是处于一个变化的时期,同时也是处于反抗的时期,同时也是处于负重的时期,所以从小孩子的无忧无虑忽然变成这么多的压力,自然就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当然这些心理问题其实是正常的,不过也不能够不管不问,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两类青春期男生心理的症状!
青春期是一个变化时期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男性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因此,青春期是一个既可以预测、又不可预测的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
青春期是一个反抗时期
在很早一起,著名的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就曾把青春期称之为“消极反抗期”。以后这一名称一直被使用。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这种反抗倾向,会引起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会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
通过对上面的两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青春期男生心理都会经过这两个必经的阶段,如果出现男孩子老是反抗你,别认为这个孩子不好,不听话,其实这是正常的过渡性的心理状态,所以只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就能够缓解青春期男孩的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家长应正确认识青春期孩子
理解孩子,教其正确对待
家长爱孩子的心都一样,为什么有的家长能跟孩子和谐相处,情同知己,有的却水火不容、形同陌路。面对孩子的青春期,父母要有心理准备,与其临风建屋,不如未雨绸缪。首先要了解孩子青春期特点,才能知道孩子叛逆的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会发生变化,家长对孩子的变化要理解,并指导正确对待。女生第一次来例假、男生第一次遗精,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说:“恭喜你!你长大了。”
“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身体发育特点,家长与其担心、制止男女生直接的交往,不如直接跟孩子谈“如何正确地和异性同学交往”。这样做是要孩子通过正规的渠道了解相关知识,而不是抱着好奇心从一些不健康的渠道去了解。
学会与孩子沟通
进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他们开始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不喜欢被人命令。这个时期,家长要学会跟孩子沟通。
第一,尊重孩子,平等交流。家长要学会跟孩子聊天,不要认为孩子的世界很幼稚,对孩子的话题不感兴趣,不论孩子说什么,最好表现出很感兴趣,这样孩子才有跟你交谈的欲望。
有些家长很忙,甚至没有时间跟孩子聊聊天。其实交流的方式很多,可以采取留言板、网络、电话等。但千万不能因为忙而不跟孩子交流。
第二,利用赞美,缩短心理距离。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如看孩子成绩单时,不要只盯着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从优点看起。如孩子数学考得不好,语文考得好。可以说:“这次语文考得不错。”这时孩子自己会明白,这是说:“数学没有考好。”但如果说“怎么搞的,数学考得这么差!”这会打击孩子自信,也不利于亲子交流。
3要向孩子“索爱”
不少家长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这时,家长们的爱就会贬值,孩子们会觉得父母的爱是应该的。要向孩子索爱,让孩子学会感恩。
过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低,如果孩子在饭桌上给自己夹菜就会感动万分,其实家长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俗话说“聪明妈妈会撒娇”,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的不容易,也可以向孩子多要求一点,孩子自然也会多回报一些。重视孩子对家长的要求
总体来说,青春期孩子对家长有十大要求: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青春期抑郁症怎么调节
一、建立强大的支持系统。家庭成员和周围的人要在生活、学习中理解孩子,尽量不指责他。调动孩子身边所有可以调动的积极力量。
二、宣泄累积的负面情绪,清空情绪垃圾。情绪垃圾在心中长期积累又无处倾倒,容易形成不合理观念,为人处事偏激、消极,当遇到刺激性事件时,更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因此,及时将孩子心中的情绪垃圾清空,是首先必须要做的事情,否则无法完成下面的应对措施。
三、学会基本放松方法,应对躯体紧张。学习掌握几种简单易行的放松方法,如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在失眠和躯体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的时候使用放松方法,让趋于紧张的躯体稳定下来。
父母应该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是让孩子远离抑郁最好的医生。如果您的孩子出现青春期抑郁症的表现,应给予孩子适时的积极暗示,教导孩子理智调节自己的情绪,纠正认识上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