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明的定位和主治 睛明穴自我按摩方法
睛明的定位和主治 睛明穴自我按摩方法
1.正坐,轻闭双眼。
2.两只手的手肘撑在桌面上,双手的手指交叉,除大拇指外,其余八指的指尖朝上。
3.用大拇指的指甲尖轻轻掐按鼻梁旁边与内眼角的中点。
4.在骨上轻轻前后刮揉,有酸,胀以及稍微刺痛的感觉。
5.每天左右两穴分别刮揉一次,每次1-3分钟,也可以两侧穴位同时刮揉。
眼睛疲劳按摩哪里 点揉睛明穴
定位:在眼部,眼内角稍上方的凹陷处。
功效主治:清热散风,明目退翳,主治各种眼病,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远视,夜盲,色盲等。
按摩方法:用两手食指指尖同时点揉两侧睛明穴,其余四指轻放于前额处前发际下方,也可以点住不放而不合用揉法。点揉时,寻找眼内角上方明显酸胀的凹陷处进行点揉,发力方向指向对侧上方,并顶住眼眶骨,可使酸胀感更明显。
怎么按摩缓解眼疲劳 按摩睛明穴
定位:在面部,内眼角上方约0.1寸凹陷处,左右各1穴。
按摩功效:清热散风,明目退翳。
按摩主治:各种眼病,眼疲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内眦痒痛,夜盲,色盲,近视,远视等症。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先点按睛明穴3-5分钟,再揉20-30次。
睛明的定位和主治 睛明穴穴位解析
睛,指穴位所在的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为眼睛;明,光明的意思。睛明的意思是指眼睛接受膀胱经的气血而变得光明。此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第一穴位,气血来自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是体内膀胱经吸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液,即血。此穴将膀胱经之血提供给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所以名睛明。
耳垂后面是什么穴位
“翳”,羽扇,指双耳。“明”,明亮,指的是眼睛。本穴位于耳后,主治目疾,故名“翳明”。
翳明穴属于经外奇穴,翳明穴的准确位置位于项部,翳风穴后1寸处。
按摩翳明穴位的作用:
按摩翳明穴缓解治疗近视、远视、耳鸣、头痛、失眠等病症。
按摩翳明穴位的功效:
按摩翳明穴具有明目聪耳、宁心安神的功效。
翳明穴位配伍:
1、翳明穴配球后穴、睛明穴缓解治疗早期白内障。
2、配印堂、内关、三阴交,主治失眠。
3、配风池、上睛明、球后,主治视神经萎缩。
按摩翳明穴的手法:
将食指、中指并拢,用两指指尖点揉翳明穴100次,具有明目安神的功效,每天坚持按揉可以预防治疗眼部疾患。
眼部保健利视力 穴位按摩更有神
运转眼球
端坐凝视,双眼先顺时针旋转10次,然后再向前凝视片刻,逆时针方向旋转10次,向前凝视片刻,最后双目轻闭,两手食指和中指轻轻抚摩同侧眼皮约1~2分钟。
四穴按揉
穴位: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四白穴在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处。
两手拇指揉睛明穴约30次;两手示指指端按揉同侧攒竹穴3次;两手示指指腹着力按压太阳穴上,有酸胀感后再按揉30次;两手示指指端着力按压四白穴,有酸胀感时再按揉30次。
握拳刮眼
两手握拳,用食指近侧指间关节的挠侧缘紧压眼眶,作自内向外的刮动,分刮上下眼眶各15次,以出现酸胀感为宜。
分抹眼险
微闭双眼,两手指并拢,用中指和无名指腹贴附在睛明穴,向外分抹至瞳子廖穴,重复30至50次。
【按摩功效】
以上按摩方法能清脑明日,增加视力,而且还有消除皱纹,健美双眼的功效。
在进行眼部按摩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手上涂抹一些乳液以作润滑之用,以免伤害眼睛皮肤。另外,在按摩时还应该保持手部的清洁,以免细菌给眼部带来不适。
保护眼睛按摩手法 按摩睛明穴泄热明目
睛明穴是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阴跷脉及阳跷脉五脉的交会穴,膀胱经之血由本穴提供于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所以按揉这个穴位,能使眼睛分泌泪液,从而让眼睛保持湿润,起到泄热明目,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目翳,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等多种眼部疾病。
按摩取穴:位于目内眦,旁开0.1寸,正坐合眼,拇指指端置于内侧眼角稍上方,轻轻按压可感到有一处凹陷处即为该穴。
按摩手法:闭眼,用双手手指指腹端,点按睛明穴约1分钟;或闭眼,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按摩睛明穴,一挤一按为一次,每组做10-15次,可随时做,以产生酸胀感为度,睁眼后觉得眼前明亮为佳。
瞳子髎在哪个位置 瞳子髎的配伍疗法
瞳子髎穴配合谷穴、临泣穴、睛明穴:治目生内障;
瞳子髎穴配少泽穴:治妇人乳肿;
瞳子髎穴配养老穴、肝俞穴、光明穴、太冲穴:治疗视物昏花;
瞳子髎穴配睛明、丝竹空、攒竹:主治目痛、目赤、目翳;
瞳子髎穴配头维、印堂、太冲:主治头痛。
眼部按摩的穴位有哪些
眼部按摩穴位的方法:
1、攒竹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在学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2、睛明穴
【取穴方法】人体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迎风流泪、偏头痛、降低眼压、消除疲劳。
3、鱼腰穴
【取穴方法】正坐位或仰卧位,穴在瞳孔直上,眉毛中。
【主治】镇惊安神,疏风通络,改善疲劳与头痛。
4、丝竹空穴
【取穴方法】在眉梢凹陷处。又名巨窌穴,目窌穴。
【主治】明目止痛。
5、瞳子胶穴
【取穴方法】瞳子胶穴在眼角外侧约一指幅的凹陷处。
【主治】改善眼周循环,消除疲劳,延缓眼睑皮肤下垂。
6、承泣穴
【取穴方法】人体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
【主治】散风清热,改善眼睛红痛,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此穴是穴道疗法中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眼睑浮肿按摩哪个位置 点按睛明穴
位置:内侧眼角凹陷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坐于其透后,双手拇指轻轻点按睛明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按摩主治 :眼睑浮肿,黑眼圈,目赤肿痛,目内眦痒痛,眼花,近视,散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