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的养生习俗
立秋节气的养生习俗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2016年立秋时间
2016年立秋时间:8月7日,农历2016年七月初五。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按传统历法,立秋是七月的节气。但按公历,立秋一般在8月7-9日之间,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35°。今年立秋交节时刻是8月8日4时01分。立秋这天,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吃一些炖肉、烤肉、红烧肉等,补一下由于夏天苦夏造成的营养不足,还有吃瓜果“咬秋”、祭祀土地神等活动。农事也进入秋收的准备阶段,民谚有“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的说法。
立秋的习俗
秋社、咬秋、贴秋膘五花八门各地立秋习俗大比拼,作为夏天最重要的节气,“立秋贴秋膘”可是老习俗了。
1.吃西瓜
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2.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吃清凉糕
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4.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5.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6.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7.悬秤称人
清朝时,那时嘉兴的民间流行在这天以悬秤称小孩的体重,再将体重与立夏时的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叫“苦夏”。那时的人们认为,既然瘦了就需要“补”,也就是立秋时俗称的“贴秋膘”。
8.贴秋膘
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不过,许多网友表示,现在的生活不比从前,平日里已经吃得很好,夏天也注意保养,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别食补。
9.立鳅
无锡人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就是立秋这天会见立鳅。如果秋季有大风大雨,立秋这天稻田里的泥鳅就会在水里立直。所以每到立秋,有经验的老无锡人都会抓一条泥鳅放在水里,预测这个秋天会不会有大风大雨。
10.吃饺子
沈阳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吃黄瓜会越来越瘦,吃茄子会越来越胖)。在东北有句俗语:坐子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习惯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11.称水
以前,宿迁老百姓要在立秋前后用容器装满水,容器的大小要一样,然后称重。如果装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在淮安,湖上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水重则是不祥之兆,旧有秋水涨,卖渔网之说。而从进入秋季带来的人的生理变化来说,立秋后天气渐渐干燥,人则应该注意多饮水,保持体内平衡。
12.吃鸡蛋
此外,立秋这天,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有吃鸡蛋、桃子等习俗。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鸡蛋不伤脾胃,婴幼儿、孕妇、产妇、病人等都适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个比较合适。
13.祈福
在常州的武进地区,立秋会举办秋会纪念猛将菩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另外,由于古时候,常州经常发生蝗虫灾害,在立秋当天农民也会往稻田里插上三角旗,驱赶蝗虫。在盐城的民间也流传着“争秋夺福”的说法,这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立秋下雨好还是天晴好 吃秋渣
秋渣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在一些地区有立秋节气时吃秋渣的传统习俗,在我国民间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渣味道可口,在秋渣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立秋节气适当的吃一些秋渣对身体健康具有益处,也比较的应节。
秋天吃什么最养生 咬秋
立秋有咬秋的传统,所谓咬秋就是在立秋前一天买一些瓜果,或者采摘自家的瓜果,放在庭院、阳台等露天的场所,第二天早上收回,在家长的分派下,每人食用一些,这就是立秋节气时的饮食习俗之一,咬秋的瓜果以当季新鲜蔬果为主,无特殊讲究。
立秋吃什么食物
1、饺子
饺子是中国重要的传统饮食,尤其是以小麦为主食的南方地区,立秋是传统节气,在立秋节气时吃饺子也是一项传统习俗。
小贴士:因为立秋节气时,温度还是比较高,因此,立秋节气时吃的饺子建议以清爽、开胃为主,例如:三鲜饺子、韭菜鸡蛋等。
2、吃秋桃
桃子是夏秋季节常见的水果,很多人日常都喜欢吃,相比夏季来说,秋天的桃子经过了更多的日照,光合作用更强,口感会更可口、更好吃,在江南地区有在立秋节气吃秋桃的养生习惯。
小贴士:桃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有补充津液、促进代谢的作用。
3、吃“渣”
渣是北方地区的在立秋节气时会吃的食物,主要食材是青菜和豆沫,口感比较清淡,立秋时,天气干燥,吃“渣”清爽开胃,还有缓解秋季干燥不适的作用。当地的人们认为,在立秋节气时吃渣具有保养身体、预防秋季疾病的作用。
4、咬秋
立秋有咬秋的传统,所谓咬秋就是在立秋前一天买一些瓜果,或者采摘自家的瓜果,放在庭院、阳台等露天的场所,第二天早上收回,在家长的分派下,每人食用一些,这就是立秋节气时的饮食习俗之一,咬秋的瓜果以当季新鲜蔬果为主,无特殊讲究。
立秋节气养生吃什么
1、银耳,补气补肾
银耳被称为“穷人的燕窝”,燕窝虽补,但价格昂贵,而银耳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窝相似,价格便宜。银耳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
2、百合,清心养神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解渴、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久咳,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状。
3、梨,生津润燥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梨是最常见的清肺食物,可以将它蒸着吃,可以煮汤,还可以捣泥成梨糕,可清肺,治疗咽喉痛,效果极佳。
4、白萝卜,清肺润喉
白萝卜是中医食疗经常选用的,生吃效果好,榨汁效果更佳。而且其中含有的辣味成分可抑制细胞的异常分裂,进而预防癌症发作,萝卜还有杀菌、增进食欲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萝卜中含有的大量膳食纤维和丰富的淀粉分解酶等消化酶,能够有效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5、柿子,消痰止咳
柿子性寒,能清热、消痰、止咳,故热咳者宜食之。据近代药理试验观察,柿子确有祛痰和镇咳效果,且祛痰作用强于镇咳。
6、橄榄,清肺生津
橄榄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的作用。嗓子痛时含服些青橄榄,可使咽喉清爽,如与鲜萝卜煎服效果更好。橄榄经蒸馏后的液体称橄榄露,可用于治疗咽痛、咳嗽、烦躁等症。
7、薄荷,润肺止咳
味辛性凉,善于疏散外感风热。《滇南本草》中说它“治伤风咳嗽”,实为风热咳嗽。《简便单方》中也介绍单用薄荷能“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风热。”故凡风热感冒咳嗽或肺热咳嗽之人,以薄荷代茶饮颇宜。
8、豆腐,清热润燥
《医林纂要》云:“豆腐清热,止咳,消痰。”凡咳嗽属于风热或肺热者尤宜。亦可选用豆腐皮1张,冰糖适量,加水煮熟后食用,对肺热咳嗽也有治疗效果。
9、竹笋,清热化痰
性味甘寒,有清热化痰作用。如《本草求原》中说:“竹笋,甘而微寒,清热除痰。”《随息居饮食谱》亦云:“笋,甘凉,开胸消痰。”因此,风热咳嗽或肺热咳嗽之人,最宜食用。
10、无花果,去火消哑
除生食外还可以加工成为果干、蜜饯、罐头等。无论干鲜无花果均可入药。咽喉肿痛时,吃上几颗会减轻疼痛,很快恢复。肺热、声音嘶哑时,服用冰糖水煎无花果,可起到去火消哑的作用。
2021年立秋是几点几分几秒
2021年立秋时间是2021年8月7日15:39:58。
立秋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关于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到了立秋节气后,在季节上就正式的进入到秋季了,日常生活中需要将买秋装、防秋燥以及秋季养生纳入计划了。
立秋节气时虽然温度还比较高,但是在季节上以及进入秋季了,再热也不会热很久了。
2019年立秋几点几分
2019年的立秋节气的准确时间是:8月8日03:12:57。
立秋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建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太阳直射点在北纬16°19′,从这天开始,逐渐进入秋高气爽、天朗气清的秋季气候中,立秋后,身体养护以养、收为主,民间有饮食进补、贴秋膘的传统习俗。
立秋吃什么传统小吃 山东吃渣
山东地区会在立秋节气时,做一种叫“渣”的小吃,主要材料是豆沫和青菜,当地的人们认为,在立秋的时候吃渣可以预防疾病,有谚语云“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说的就是这种习俗。
2019年立秋后热吗 2019年立秋几点几分
2019年的立秋节气的准确时间是:8月8日03:12:57。
立秋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此节气开始,夏季气候逐渐被秋季气候所取代,天气开始逐渐变得凉爽起来,空气也会愈发干燥,自古至今立秋留下了不少的民俗,在民间有立秋贴秋膘的传统,到了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
2019年立秋具体时间
2019年立秋节气是8月8日。
立秋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到了立秋节气,也就标志着秋天的正式确立,此时,夏季气候逐渐被秋季气候所替代,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秋天吃什么最养生 吃秋桃
桃子是夏秋季节常见的水果,很多人日常都喜欢吃,相比夏季来说,秋天的桃子经过了更多的日照,光合作用更强,口感会更可口、更好吃,在江南地区有在立秋节气吃秋桃的养生习惯。
桃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有补充津液、促进代谢的作用。
立秋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立秋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建立,进入到立秋节气后也就进入到了季节上的秋天了。
立秋节气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节气是秋天的开始,在另一方面,立秋节气也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不过立秋节气前后还是要做好防晒和防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