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每天睡多久最长寿
老人每天睡多久最长寿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郭兮恒建议,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与脑力减退,或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郭兮恒提醒,除尽可能缓解压力外,还可以在就寝环境上下点工夫,如减小噪音、通风换气、适当遮光等,并选择10~15厘米高、软硬适中的枕头。仍然睡不够的人,也可以通过午休1小时的方式补觉。
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平常应保证最晚24点上床、早6点起床,周末也尽量不睡懒觉。因为睡觉时间过长,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精神不振,影响记忆力,并且会错过早餐,造成饮食紊乱等。
建议:年轻人多习惯熬夜,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且易使皮肤受损,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等问题。长期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更会出现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精神症状。因此,年轻人最重要是规范自己的生活,入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中午小睡半小时,对身体更有益。
每天睡多久寿命最长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 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郭兮恒 建议,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 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 态,有助 于缓解疲劳。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 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与脑力减退,或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郭兮恒提醒,除尽可能缓解压力外,还可以在就寝环境上下 点工 夫,如减小噪音、通风换气、适当遮光等,并选择10~15厘米高、软硬适中的枕头。仍然睡不够的人,也可以通过午休1小时的方式补觉。
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平常应保证最晚24点上床、早6点起床,周末也尽量不睡懒觉。因为睡觉时间过长,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精神不振,影响记忆力,并且会错过早餐,造成饮食紊乱等。
建议:年轻人多习惯熬夜,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且易使皮肤受损,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等问题。长期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导致免疫力 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更会出现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精神症状。因此,年轻人最重要是规范自己的生活,入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中午 小睡半小时,对身体更有益。
4~12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
4~10岁的儿童每天睡12个小时是必要的,每晚8点左右上床,中午尽可能小睡一会儿。年龄再大一些的儿童睡10小时,甚至8小时就足够了。首 都儿科 研究所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告诉记者,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不仅会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但她提醒,睡觉时间也不能过长,若超过12小 时,可能会导致肥胖。
建议:儿童基本没有睡眠障碍,只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就行。睡前不要吃东西,卧室不要有过亮的灯或较刺激的音乐;最好与孩子一起定个时间表,督促他们按时睡;睡前让孩子做些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对孩子暗示“该睡觉了”。
1~3岁幼儿:每晚12小时,白天两三个小时
幼儿每天夜里要保证12小时睡眠,白天还需再补两三个小时。具体的睡眠时间,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睡眠节律而定,比如有些宝宝习惯在接近中午时和下午晚些时候各睡一觉。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容易因玩得太兴奋而影响睡眠。有时候,他们进入了睡眠状态,脑子却还在活动;睡着了,还常磨牙、踢被、尿床等。这些都会影响宝 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因此,建议父母在宝宝睡前1小时先给他们洗个温水澡,放松全身;讲个小故事或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等,也有助入眠。
1岁以下婴儿:每天16小时
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大概每天16小时。睡眠是小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因此,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
建议:婴儿的睡眠问题大多是由于缺钙、白天受惊吓、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为白天睡觉过多。对此,家长应注意给孩子补钙,科学喂养;还需尽量保证婴儿夜晚睡眠的完整,不宜夜间频繁喂奶或换尿布,尤其是后半夜,因为小月龄宝宝在后半夜分泌激素最快
长寿老人都有五大相似爱好
一日三餐多清淡
10位长寿老人,一日三餐大都定时定量,其中6位老人的饮食都很清淡,两位老人比较喜欢面食,大多老人喜欢喝汤,几乎每天都会吃水果。
决定长寿的要素很多,饮食习惯即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曾尔亢说,许多年来,科学界提出了饮食规律、营养合理、食物多样等等的科学饮食原则。10位长寿老人,大多能够适当地节制饮食,合理搭配膳食结构,做到饮食少量但多样化,每餐都摄入多种、均衡的营养成分,且食物偏向于清淡等饮食习惯,为他们的健康长寿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起居有常睡眠足
10位老人中,除了姚昌运老人喜欢睡觉,有时间就睡;易世先老人没有固定的睡眠时间,但想睡就睡,作息没什么规律。其他8位老人,都起居有常,每天多为九十点钟睡觉,早晨五六点起床,其中两位老人每天还要午睡一会儿。
有人以为,人老了,觉少了,睡眠时间比年轻人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曾尔亢说,10位长寿老人的睡眠情况再次印证,睡眠同养生的关系很密切,老人要保证7-8小时睡眠。
曾尔亢提醒,老年人在保证有充足睡眠的同时,应当尽量多活动,勤锻炼,运动不足也往往是造成老年人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有慢性病而久卧床榻的老人,也不可整天昏昏然,躺在床上光睡觉,应当尽量活动肢体,变换卧姿,勤翻身,常擦背。
坚持劳动和运动
要么坚持每天打太极,要么坚持散步,除了姚昌运和易世先老人不喜欢运动,其他8位老人每天都坚持适当的劳动和运动,宋映雪和张翼老人则喜欢以自我按摩这种“被动运动”的方式进行运动。
有些人认为“运动不一定长寿”、“不运动也可以健康”。曾尔亢说,长寿老人80%是坚持劳动和体育运动的,适当的劳动和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过程,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及免疫力,增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延缓骨质疏松和脱钙等老化过程,从而达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他提醒,老人运动要量力而行,不可从事剧烈体育运动。打太极、散步等舒缓运动,比较适合老人。
乐交朋友勤动脑
今年刚过百岁的宋映雪老人每天口述历史,练习书法,记忆力超强。去年她在优酷网上传了一个《99岁奶奶背诵“蒋干中计”》的视频颇受欢迎,获得了“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证书;
佟裕琦老人每天都要到公园溜一溜,找老友聊聊天;余瑞海老人不管大事小事,事事关心,每天喜欢读书、看报,央视新闻联播更是每天必看节目;姚昌运、易世先和黄小桂这三位年过百岁的老人则喜欢与老友们打打麻将聊聊天。
美国发表的一份对长寿老人的调查报告指出:广交朋友、交好友是老年人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曾尔亢说,好朋友往往胜过一些心理医生,经常有好朋友来探访、聊天,相互倾述彼此得失,能开拓视野,让老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因此,美国老年医学专家提出,要长寿,除了运动、饮食外,第三重要的,就是要有朋友!
好习惯贵在坚持
10位长寿老人,各人有各人的养生方法,有人好动,有人喜静;有人喜欢吃肉,有人喜欢吃素,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10位老人,都有着一两样自己的养生方法,并且坚持多年。
宋映雪老人每天都要喝点牛肉汤、排骨汤,每天下午,会很认真地给自己从头到脚按摩一小时;佟裕琦老人,20多岁开始练气功、打太极,到现在他还经常打坐、运气;李木老人,每天下午用中草药泡脚至少半个小时以上……
曾尔亢教授说,无论是体育锻炼,或者是规律生活,只有长期地坚持方能生效。有些老人平时不锻炼,但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突发兴趣,锻炼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这种锻炼不但无益,反而危害健康。曾尔亢认为,这就像暴饮暴食,很伤身体,是不宜提倡的。一切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均需长年累月地保持下去,不能轻易中断。
带病一样“健康”长寿
93岁的李木老人,因为脑出血后遗症坐轮椅,其他均好;张翼因患有冠心病安装了人工心脏起搏器,今年90岁身体一直别无他恙。老人们常说 “破碗用得久”,一个碗有了小裂缝,用它时就会更当心些,结果是别的碗先打破了,而那个碗还能用。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老年人中患慢性病的比例已达到69.2%,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曾尔亢说,年纪大了,谁都免不了一些病痛,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比较重视疾病,他们的心态比较平衡,期望值不会太高,遇事能做到心平气和,他们深知患病的痛苦,加倍珍惜和保护自己的身体,他们大多能做到有规律地生活,坚持体育锻炼,因此一样可以“带病延年”,享受“健康”长寿。
不“健康”饮食也长寿
姚昌运老人,去年曾一口气吃下了一笼四季美汤包,碰到喜欢的东西常会大快朵颐;易世先老人作息没什么规律,起的比较晚;佟裕琦老人,平时最爱吃狗肉。三位老人看似不符合健康生活习惯,但他们现在均年过百岁,身体健康。
曾尔亢教授说,长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个体差异。要承认医学上有个体差异,比如遗传性、家族性,按照遗传学说、基因学说,一个人之所以得大病,是因为生下来就有这个病的基因,所以在人生短短的几十年里就有可能得这个病。但是假如没有这个基因,就得不了这个病。这就是现代基因学说的根据。所以不能因为个别人抽烟还长寿,就向他学习也去放开抽好了,抽烟不好是公认的,个别人的现象说明不了问题。
另外,“自在”也可养生。曾尔亢说,一个人活得自在,心情愉悦,对健康长寿也有裨益。
长寿有法 又无定法
在全面分析了十位老人的健康长寿之道后,曾尔亢教授特别提醒,养生有法,又无定法。科学的养生、健身之路自应遵循,但也不必过于拘泥,“描红”式地效仿。
养生的道理可以说是基本原则,是共性的东西,但每个人的情况可谓千差万别,由于体质先天、后天存在的差异,由于生活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的不同,还由于性格、业余爱好、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所以养生也得注意因“材”施教,按“材”论法,倘若过于刻板,惟书惟师,也未必就能得真经,应该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老年人更需要正确睡眠
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根据美国抗癌协会的调查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而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是不同的,老年人的睡眠时间是短于8小时的,是每天睡5.5-7小时。
因此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提高睡眠质量
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或者可以通过几个小动作来促进睡眠:
1、交叉搓脚:右脚掌心搓摩左脚背所有部位,再用左脚心搓摩右脚背所有部位,然后用右脚跟搓摩左脚心,再用左脚跟搓摩右脚心,共2~3分钟。此法可消除双足疲劳,贯通阴阳经脉。
2、拇指搓耳:两手大拇指侧面紧贴耳下端,自下而上,由前向后,用力搓摩双耳1~2分钟。可以疏通经脉、清热安神,防止听力退化。
3、双掌搓面:两手掌紧贴面部,用力缓缓搓揉面部所有部位1~2分钟。可以疏通面部经脉、防止皱纹产生、缓解精神疲劳。
4、双掌搓肩:两手掌用力搓摩颈肩肌群1~2分钟,重点在颈后脊柱两侧。可缓解疲劳,预防颈肩病变。
长寿老人会睡觉
老人睡眠时间过多或过少均不好,那如何保持正常的睡眠时间,安心睡个好觉呢,以下几点应引起老人的注意:
睡前不吃东西。睡前吃东西,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无法及时入睡。
睡前不喝茶,尤其是喝浓茶,浓茶有刺激作用,不利于睡觉。
不发怒。人一旦发怒,因为情绪变化就会引起气血紊乱,导致失眠,甚至引起老人脑血管方面疾病的骤发。
不蒙头睡觉。被子里的空气非常脏,且蒙被子睡觉,造成呼吸困难,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有可能发生窒息危险。
不仰卧睡眠。国人习惯了仰卧睡眠,但科学方式应是侧身屈腿睡觉,以右侧卧为佳,这样睡既有利于浊气排放,也利于骨骼的保养。
睡中不张嘴。张嘴睡觉既不卫生,还易引发口腔疾病。
缓起床。老人起床时,不能像年轻人那样一掀被子一跃而起,要牢记3个“一分钟”:醒来后,在床上躺1分钟再起身;起身后在床上坐1分钟;两条腿下垂在床沿再坐1分钟。以免因突然起床而引起脑缺血、心肌缺血等,导致猝死惨剧。
早睡早起。早睡早起身体好,对老人来说,一般晚上10时前应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前准时起床,一天睡觉时间不宜过多,也不宜过短。
安心睡觉。睡觉时就心无旁念,一心睡觉,不要在头脑里放电影,如果对白天相关事进行回想,那就无法及时入眠,睡得不香,第二天起床时会感到很累。
适时午休。午休作用非常大,既能起到精神加油站的作用,又能对晨起睡眠不足部分进行补充,还能起到调节神经作用。午休对治疗老人常见的冠状动脉及减少心脏病发生率也非常有效。
老人每天睡多长时间最长寿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与脑力减退,或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除尽可能缓解压力外,还可以在就寝环境上下点工夫,如减小噪音、通风换气、适当遮光等,并选择10~15厘米高、软硬适中的枕头。仍然睡不够的人,也可以通过午休1小时的方式补觉。
不同年龄人每天睡多久最好
正常睡眠时间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平常应保证最晚24点上床、早6点起床,周末也尽量不睡懒觉。因为睡觉时间过长,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精神不振,影响记忆力,并且会错过早餐,造成饮食紊乱等。
成年人睡眠时间是多少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老人每天这样转一转能长寿
1、转头
先抬头尽量后仰,然后慢慢低头,下额尽量贴近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随后,缓慢做头部的圆周运动,并向左右两侧倾斜10~15次。再将腰背靠在椅背上,两手在颈后抱拢片刻。此法能使颈部的肌肉和关节得到锻炼,除了增强其功能外,还有防治神经性头痛、失眠、颈椎骨质增生、颈肩综合征等功效,对颈部甲状腺和甲状旁腺也有良好的作用。
2、转肩
即借助上肢运动,转动肩关节。运动时将上肢向前、后、内、外各摆动10~20次,以带动肩关节的运动。每天坚持摆动3~4次,摆动范围由小到大,运动量可根据身体条件相应调整。转肩对于防治肩周炎、改善心肺功能有一定帮助。
3、转腕
和踝关节相同,手腕也是人体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关节,并且是气血运行的枢纽,转动刺激可以使其舒展,促进血液运行。先将右臂伸直上举,手腕放松,五指呈自然状态,朝右外侧带动手腕。注意不要用力,轻轻摇、转,环旋30~50次;再换左手,环旋相同次数。或者左手握紧右手腕下部,借左手之力,快速摇动右手腕30~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