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冲奶粉可别先加奶粉后加水
给宝宝冲奶粉可别先加奶粉后加水
给宝宝喝奶粉的时候不仅要看奶粉选得好不好,还得看奶粉的方法对不对,本文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怎么给宝宝冲奶粉。
一般的婴儿奶粉都有冲调说明书,但在具体操作时仍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先加奶粉后加水。正确的冲调方法是将定量的40℃-60℃的温开水倒入奶瓶内,再加入适当比例的奶粉。最好现配现吃,以避免污染。
2.切忌将已冲调好的奶粉再次煮沸。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3.切忌自行增加奶粉的浓度及添加辅助品。因为这样会增加婴儿的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便秘或腹泻,严重的还会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此外,不可将药物加到奶粉中给婴儿服用。
4.喂奶粉时毋须再添额外的饮用水。因为只要正确地按比例调制奶粉,正常情况下婴儿是不会出现“上火”现象的。
泡奶粉方法不当宝宝受罪
TOP1:用纯净水、矿泉水冲奶粉
不少家长觉得矿泉水含、纯净水比自来水干净安全,用矿泉水冲奶粉,宝宝喝了更安全。但事实上,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纯净水失去了普通自来水的矿物元素,而人从水中对钙吸收率可以到90%以上,所以不宜用纯净水冲奶粉。而矿泉水由于本身矿物质含量比较多,且复杂。婴儿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磷酸盐、磷酸钙过多,会引发消化不良和便秘。
小编推荐冲奶粉使用自来水。目前家庭用自来水都经过了科学的处理,质量符合标准,自来水煮沸后,放凉至40℃左右,再用来冲奶粉就可以了。
TOP2:先加奶粉后加水
这恐怕是许多爸妈常犯的错误吧。可能有人会疑问,先加奶粉和先加水有什么不一样?结果不是一样的吗?其实,这是有区别的,这里牵扯到一个浓度的问题。因婴儿发育未成熟,包括消化、代谢与排泄功能都未完善,奶的浓度要尽可能接近母乳,所以冲调婴儿奶粉浓度要精确。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浓了;而先加水,后加奶粉,会涨出一些,但浓度合宜。
TOP3:奶粉乱加无定量
有些家长给宝宝冲奶粉可谓是“随心所欲”,还觉得越浓越有营养,殊不知,这却是大错特错了。奶粉中含有钠离子,需要加足量开水稀释。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幼儿饮用后,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因此容易引起幼儿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如经常给幼儿喝过浓奶粉,出血多了会影响幼儿智力发育。
TOP4:用冷水或沸水冲奶粉
冲奶粉的水必须是煮沸过的白开水,但这并不意味着冲奶粉需要用沸水!不少家长觉得沸水才泡得开,但事实上,沸水泡奶粉会使奶粉中的蛋白质迅速凝固结团,影响奶粉在水中融解。
温开水冲的好处:1、容易融解奶粉和保护奶粉里的维生素不被破坏;2、是50--60度的水冲调后比较容易凉,适合儿童嘴急。很快就降到适合儿童饮用的温度。
冲奶粉2
TOP5:使劲摇奶瓶使奶粉溶解
加好水和奶粉,套上奶嘴,摇摇晃晃,ok?“惯犯”都是这样做的,手握奶瓶使劲上下摇或直接用筷子搅。尤其是新手奶爸,他们总以“力拔山河”之势粗鲁的摇晃奶粉,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摇晃,最后使得奶粉产生很多气泡,宝宝喝了之后会不断的打嗝。
正确的方法是先用少量的温水把奶粉调成糊状,然后添加热水稀释,这样泡出来的牛奶细腻无颗粒,且口感很好。
TOP6:奶液泡好半天还在喝
婴儿胃口小且消化吸收能力差,需要多次少量的进食,所以喝起奶来断断续续,往往一次泡好的奶宝宝是喝不掉的,怎么办?不少家长选择使用暖奶器进行保温,或者等到宝宝下一次吃的时候再加热,但小编告诉你,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泡好的奶粉在未吃过的情况下,常温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一般超过两小时,就会滋生细菌,不宜继续饮用。暖奶器里的温度一定是超过常温的),若放在冰箱冷藏,则不能超过24小时,宝宝需要喂奶时,取出加热至40°C即可,切勿加热煮沸而导致营养流失。若吃过了,有剩的,则应丢弃,不能再吃。
TOP7:奶瓶不消毒
消毒?有必要吗?不少家长觉得宝宝的奶瓶洗干净就行,但这样的想法往往给babay留下安全隐患。妈妈的母乳营养太丰富,特别容易变坏,只要有一点变质,再加上没有高温消毒,新生儿用了不干净的奶嘴奶瓶很容易上吐下泻。所以每天对奶瓶消毒是有必要的。
奶粉冲调的常见误区
一般的婴儿奶粉都有冲调说明书,家长在为宝宝冲奶粉之前应仔细阅读,但在具体操作时仍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先加奶粉后加水。正确的冲调方法是将定量的40℃~60℃的温开水倒入奶瓶内,再加入适当比例的奶粉。一般在30ml水中加入一平勺奶粉,调匀即可。最好现配现吃,以避免污染。
2、切忌将已冲调好的奶粉再次煮沸。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3、切忌自行增加奶粉的浓度及添加辅助品。因为这样会增加婴儿的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便秘或腹泻,严重的还会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此外,当婴儿患病服药时,家长不可将药物加到奶粉中给婴儿服用。
4、喂奶粉时毋须再添额外的饮用水。因为只要正确地按比例调制奶粉,正常情况下婴儿是不会出现“上火”现象的。
奶粉结块了还能吃吗
开封后的奶粉可能由于空气中的水分进入,或者在奶粉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带入少量的水滴等原因,使奶粉受潮吸湿,容易发生结块。奶粉在规定的使用日 期内也可能会结块。正常奶粉应该松散柔软,妈妈打开奶粉罐取冲奶粉的时候如果发现结块现在,用勺子轻拍几下,如果结块被打散,说明没有问题,奶粉可 以给宝宝冲泡是安全健康的。如果结块较大、坚硬没有被打散,就不建议妈妈再继续给宝宝吃了,奶粉中的一些益生元,活性益生菌等营养成分很可能受到发生变 质,达不到宝宝的健康要求。
宝宝奶粉冲制有技巧
冲奶粉不简单,10妈9错的冲奶法,你错了吗?冲奶粉千万不要犯以下错误!
多加几勺奶粉 差点夺走宝宝生命
厦门王先生的儿子是一位早产儿,爱人母乳不足,刚出生3天的儿子只能加奶粉辅助喂养。喜得贵子的王先生自然百般宠爱,“我每次给儿子冲奶粉时,都会特意多加几勺,希望他吃得饱饱的。”可没想到王先生没等来孩子长胖的消息,小宝贝奶粉才喝了两天,就出现呕吐、腹胀、肚子硬等症状,原本生龙活虎的宝贝也一下没了精神。父母赶紧把孩子送到中医院治疗,一检查才发现,孩子竟然得了肠坏死!
医生表示,宝宝喝的奶粉太浓,孩子的消化系统渗透压失衡,肠子外的水分往肠子里渗透,胀气胀得厉害,出现了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症状,再发展下去,孩子就会出现发烧、便血等症状甚至有生命危险。
除了上述的奶粉冲的太浓外,以下还有10妈9错的冲奶法:
1. 先加奶粉后加水
危害:先加奶粉后加水,实际水量会少于奶粉冲调指示中水量,不能保证冲调浓度的精准性;再者,先加奶粉后加水,奶粉比较容易结团,溶解不均匀,不利于消化。
纠正:正确的冲调次序应该是,根据奶粉罐上标注冲调比例,先往奶瓶中加入温水,然后取适量的奶粉加入奶瓶中。
2. 纯净水or矿泉水冲奶
危害:纯净水与蒸馏水一样,不含杂质或细菌的水,也不含各种无机盐,缺少了普通自来水中含有的矿物质;而矿泉水则与纯净水相反,当中含有的矿物质含量多且复杂。若长期使用这两者冲调奶粉,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纠正:使用经过净化、煮沸、冷却到适宜温度的白开水最为合适。
3. 水温未注意
危害:婴幼儿奶粉中有不少热稳定性较差的营养成分,如果使用较高温度的开水冲调奶粉,容易流失营养;冷水冲调奶粉能充分溶解,宝宝肠道很受伤。
纠正:市面上的主流奶粉产品都是经过相关质检部门的检验,不含致病菌,所以为了保证营养,大多数奶粉所建议的冲调温度多数都在70℃以下。具体不同牌子的奶粉,建议的水温不一样,所以新购买一种奶粉饮用时,最好看看说明。
4. 用勺子搅拌或使劲上下摇晃
危害:会让奶液产生大量的气泡,而宝宝喝了含有大量气泡的奶液,容易胀气打嗝吐奶。
纠正:按比例加入水和奶粉后,套上奶嘴,用双手手掌夹紧奶瓶,水平方向来回滚搓,请记得温柔一点哟!
5. 换奶粉如换衣服
危害:无论是由一种牌子换到另一种牌子,还是同牌子的由一个阶段换到另一个阶段,这个过程就叫做转奶,容易导致宝宝肠胃不适。
纠正:转奶初期,必须两种奶粉混合吃。先在老的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吃过两三天后都没有不适的话,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两三天,再老的1/3、新的2/3吃两三天,最后过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在转奶的那几天不要添加其他新的辅食,宝宝生病(感冒、发烧等)及接种疫苗期间也不适合转奶。
6. 放凉的牛奶煮沸再食用
危害: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纠正:泡好的奶粉在未吃过的情况下,常温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若放在冰箱冷藏,则不能超过24小时。短时间内未喝完的牛奶变凉,可以将装牛奶的奶瓶放进盛热水的容器内温热即可。
给宝宝冲奶粉的禁忌
1.切忌先加奶粉后加水。
正确的冲调方法是将定量的40℃-60℃的温开水倒入奶瓶内,再加入适当比例的奶粉。最好现配现吃,以避免污染。
2.切忌将已冲调好的奶粉再次煮沸。
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3.切忌自行增加奶粉的浓度及添加辅助品。
因为这样会增加婴儿的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便秘或腹泻,严重的还会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此外,不可将药物加到奶粉中给婴儿服用。
4.喂奶粉时毋须再添额外的饮用水。
因为只要正确地按比例调制奶粉,正常情况下婴儿是不会出现“上火”现象的。
以上就是对给宝宝冲奶粉的禁忌的介绍,现在应该有了吧,一定不能忽视对宝宝的健康护理的注意,冲奶粉也是有需要注意的,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冲泡奶粉的七大误区
误区一:奶瓶上下左右摇晃
通常给宝宝冲奶粉,都会为了使奶粉溶解更加均匀不结团,妈妈们需要稍微进行摇晃助溶。但有些人会很粗鲁地摇晃奶粉,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摇晃,使得奶粉产生很多气泡。宝宝喝了之后,就会不断地打嗝。
正确做法:握着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摇晃瓶底,使其在水平面上旋转。或者用干净的筷子轻轻搅拌以减少泡沫的产生。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尽量保持奶嘴处充满牛奶,以免宝宝吸入空气而胀气。
误区二:用矿泉水冲牛奶
很多妈妈认为矿泉水富含矿物质,是优质水,所以便用矿泉水来冲奶粉。但其实矿泉水中的磷酸盐、磷酸钙过多,而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长期喝用矿泉水冲的奶粉会引发宝宝的消化不良和便秘。
正确做法:冲配方奶粉其实用自来水最佳。大多家庭使用的自来水都是经过了科学的处理,质量符合标准。将自来水煮沸后,放凉至40℃左右,再用来冲奶粉即可。
误区三:先加奶粉后加水
对于冲奶粉是先放奶粉还是先放水一直是妈妈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其实,先加奶粉还是先加水其实是有区别的。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浓了;而先加水,后加奶粉,会涨出一些,但浓度适宜。
正确做法:先加水后加奶粉。因为婴儿吃过浓的奶,胃肠消化能力难以负担,肾脏的排泄能力也难以承受,反使小儿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腹泻。
误区四:开水冲奶粉越热越好
很多妈妈会用高温水冲奶粉,认为开水可以杀灭奶瓶的细菌。可事实上,用过热的水冲奶粉,会使乳清蛋白产生凝块,从而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而一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有些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使得奶粉便失去了本来的营养成分。
正确做法:冲调奶粉应用温水,避免其中营养物质的损失。通常泡奶粉最适宜的温度是40°C-50°C。
误区五:奶粉无定量
很多爸妈放奶粉的数量很随意,冲调用水量也或多或少,不讲究调配浓度,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因为婴幼儿的适应能力较弱,又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多或少地变换奶粉量,会增加胃肠、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
正确做法:应该参照奶粉外包装上印的参考数据调配比较合适。此外,也要根据不同月龄宝宝之间的差异,作适当调整。
误区六:冲好的奶粉反复煮热
有些爸妈为了方便,会一次性多冲些奶粉,之后喝用奶锅热奶后分次给宝宝。但是,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宝宝再喝这样的奶水,营养要大打折扣。
正确做法:根据不同阶段的宝宝需求来配比喂奶量,一定要按照产品要求的比例来冲泡,冲一次喝一次。
误区七:奶粉储存在奶瓶里
大多数爸妈比较讲究,出门会带上能分格存放奶粉的容器,在每一格内放入供一次饮用的奶粉,保证宝宝的饮用量。这种想法并没有错,错在他们的具体做法上。因为这样做导致冲奶粉的时候,奶粉会过浓或过淡,造成宝宝营养和能量摄入不足,喝剩的奶放置时间长了,容易变质,宝宝喝了变质的奶容易引起胃肠不适或者引发高烧。
正确做法:建议爸妈出门千万别图方便,尽可能携带奶粉的储存容器,不要全部放进奶瓶。
冲泡宝宝奶粉的常见误区
1、用沸水冲婴儿奶粉
从日常习惯来看,成人饮用的奶粉、豆浆粉、果汁粉等产品,常用沸水冲调,这样可以加速粉末溶解的速度。因此很多新手爸妈也主观地认为婴儿奶粉也要用沸水冲。甚至还认为高温可以杀菌,保证宝宝的健康安全。
实际上,冲婴儿奶粉一定不能用开水。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钙、铁等微量元素,开水的水温很高,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而那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添加了免疫活性物质的奶粉,免疫物质的活性也会被破坏。
2、先加奶粉后加水
是最多见的一种错误冲调方法,按照日常习惯,大多数人都会将粉末状的冲剂倒入杯子或碗中,然后用水冲。但是婴儿奶粉不能这样做,正确的冲调次序应是,量取量的温水,按照冲调比例倒入相应量的奶粉。
每款奶粉的冲调比例都是特定的,如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浓了;而先加水后加奶粉,会涨出一些,但浓度合宜。婴儿吃过浓的奶,胃肠消化能力难以负担,肾脏的排泄能力也难以承受。
3、奶粉冲得太浓
每款配方奶粉都会在包装上标注明确的冲调比例,标注形式多是“N毫升温水加n勺奶粉”,而且要用奶粉本身配备的专用奶粉勺。
但很多家长会认为,按标示冲调比例冲的奶粉太稀,宝宝容易饿,就擅自将奶粉冲得很浓。这样的做法最常见的后果是宝宝便秘、上火,严重时会促使幼儿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最后影响宝宝智力发育。因为奶粉中含有钠离子,需要加足量开水稀释。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宝宝饮用后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最后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4、用矿泉水冲奶粉
给宝宝冲奶粉的水也有讲究,但有些父母就会太讲究了。他们会选择矿泉水或纯净水去给宝宝冲奶粉,这都是错误的。
矿泉水富含矿物质,磷酸盐、磷酸钙过多,而婴儿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长期用矿泉水冲牛奶会引发婴儿消化不良和便秘。
纯净水失去了普通自来水的矿物元素,而人从水中对钙吸收率可以到90%以上,所以也宜用来冲奶粉。
5、大力搅拌或摇晃奶瓶
通常给宝宝冲奶粉都是直接用奶瓶冲的,在水中加入正确量取的奶粉量后,为使奶粉溶解更加均匀不结团,我们需要稍微进行摇晃助溶。但很多爸爸会很粗鲁的摇晃奶粉,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摇晃,最后使得奶粉产生很多气泡,宝宝喝了之后就会不断的打嗝。
正确摇晃奶瓶的方法是,手握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摇晃瓶底,使在水平面上旋转。速度不宜太快,不产生气泡为宜。若产生气泡,应静置至气泡消失才给宝宝饮用。
99热心医生温馨提示,冲奶粉的水温可用手腕内侧皮肤测温,这部位比较敏感,感觉温热而不烫手为宜,温度大概会是50-70℃左右。
给宝宝冲奶粉千万别这样摇
给宝宝冲奶粉千万别这样“摇”
给宝宝冲奶粉时,要先往奶瓶中加温水,再放奶粉进去,这样的配比才准确,可是这样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加到水中的奶粉很难完全溶解,经常有奶粉挂在奶瓶壁和奶瓶底上,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是否随手就拎起奶瓶来回摇晃使奶粉完全溶解?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哦!
奶粉在上下左右剧烈摇晃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宝宝喝下带着大量气泡的奶液时,会同时吞下泡泡中的空气,导致喝完奶后很容易吐奶和腹胀。
所以正确的冲调奶粉的方法是:双手手掌夹紧奶瓶,来回滚搓。这样冲调的奶液既能让奶粉充分溶解,又不会起泡!
给宝宝冲调奶粉时还须注意的几点:
1.切忌先加奶粉后加水
先加奶粉后加水,会使奶液过浓,影响宝宝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引起消化不良,大便干燥,严重的可引起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正确的冲调方法是将定量的40℃-60℃的温开水倒入奶瓶内,再加入适当比例的奶粉,最好现配现吃,以避免污染。
2.切忌将已冲调好的奶粉再次煮沸
高温会使奶粉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3.切忌自行增加奶粉的浓度及添加辅助品
因为这样会增加婴儿的肠道负担,此外,宝宝患病服药时,除非医生交代可以,否则家长不可擅自将药物混到奶粉中给宝宝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