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体内有寒气的症状 月经紊乱

体内有寒气的症状 月经紊乱

女性则需要关注月经,如果月经紊乱需要多注意,月经总延迟,伴随血块,出现痛经,需要看医生。点击蓝字了解更多:十病有九寒 怎么做才能驱赶出你体内的所有寒气

女人停经前有哪些症状 月经紊乱

围绝经期的女性朋友月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是周期延长,经期缩短,继之月经稀发,经量逐渐减少直至自然绝经。但也有一些是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有时甚至大出血的症状。

妇女月经紊乱症状

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

如果月经来潮周期总是提前7天以上,甚至1个月内两次来潮者,称为月经提前。如仅超前3~5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属正常范围。偶尔超前一次,也不算经期提前。长期月经提前,可能是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或者内分泌失调。

月经提前,说明有潜质疾病的存在。长期月经提前会引起女性贫血,导致流产,影响怀孕等,应及时治疗。

周期长短因人而异,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仍属正常范围。但是如果超出 7天后还没有来月经,即为月经推迟。月经推迟的原因有两个:

1、妊娠;2、其次是月经不调。如果经常如此,应该检查病因,因为月经推迟往往是疾病的先兆,应该引起重视。

月经推迟,首选考虑是否怀孕了。如果不是怀孕,应该及时检查,有可能是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会 影响以 后怀孕)

月经紊乱女性要及时鉴别

1、月经先期

(1)症状: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鉴别: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2、月经后期

(1)症状: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鉴别: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

(3)检查: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症状: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鉴别: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

(3)检查: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4、月经过多

(1)症状: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

(2)鉴别: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3)检查: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5、月经过少

(1)症状: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

(2)鉴别: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

温馨提示:女性朋友发现月经不调发生,不要麻痹大意不引起重视处理,要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并积极治疗,尽早解决月经不调的危害,切勿盲目治疗,使疾病加重,危害女性健康。

月经紊乱有哪些症状 月经稀发且量少

月经周期在36天至6个月为月经稀发。经期短于三天,且所用卫生巾很少,甚至不需要用卫生巾称为月经量少。

卵巢衰退的症状 月经紊乱

卵巢是维持女性月经的重要器官,一旦出现衰退向前,首先会出现月经紊乱,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或间断性闭经,月经周期缩短或月经量增多,月经经常有淋漓不净的现象,当出现这些月经紊乱现象时便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

女人肝不好的症状 月经紊乱

女性如果肝脏不好,其内分泌出现紊乱,月经来潮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首先肝血不足就是月经量变小的始作俑者之一,更有严重的还会出现闭经的现象,与肝功能相关的子宫卵巢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子宫卵巢萎缩都是可能出现的症状。

功血的症状月经紊乱

当女性月经紊乱时,往往在经期前后会出现心慌、头痛、乏力、失眠等症状,一般经后一周会慢慢消失或症状减轻,严重影响了女性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中医认为,月经紊乱主要是因为气血亏虚、血淤、肝火偏旺引起的,气血亏虚是主因。而且月经紊乱给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月经性关节炎,月龙性皮疹,月经性牙痛,月经性哮喘,子宫内膜移位,宫颈炎等。

凡月经不正常,经查抄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除外妊娠、肿瘤、炎症、外伤或全身出血性疾病,而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常所致的子宫异常出血称之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专家指出,功血会导致女性月经紊乱。

功血与月经紊乱的七大关系

以月经周期紊乱和子宫出血数量及性质改变为特征,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李主任指出,功血会导致女性月经紊乱,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月经稀发:周期≥40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少。

2、月经频发:周期≤21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多。

3、月经过多:系指经量过多和/或伴经期延长之有规律周期性子宫出血。

4、月经不规则:指月经周期不规则,而经量不多者。

5、不规则性月经过多:指月经周期不规则并伴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者。

6、月经过少:指月经周期规律,仅经量减少者。

7、月经中期出血:指两次正常规律月经之间少量子宫出血,常伴排卵和排卵痛。

肝不好的人有什么症状 月经紊乱

肝脏具有造血和向各个组织器官输送营养、排泄代谢废物的作用,如果肝不好,肝脏造血功能变差,女性会月经量减少,严重者甚至出现闭经。

女人更年期症状 月经紊乱

月经紊乱更年期妇女最普遍、最突出的表现。月经经常延迟,甚至几个月才来潮一次,经量也逐渐减少。当雌激素越来越少,已不能引起子宫内膜变化时,月经就停止了,称为绝经。

卵巢囊肿症状 月经紊乱

卵巢囊肿会影响女性体内激素的分泌,导致激素分泌出现失衡,造成月经紊乱。患者可见有月经提前活着是推迟,月经量变多或者变少,同时月经周期也会变得没有规律,或延长或者缩短。

月经不调的诊断与鉴别

1、月经先期(1)症状: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2)鉴别: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2、月经后期(1)症状: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2)鉴别: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3)检查: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3、月经先后无定期(1)症状: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2)鉴别: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3)检查: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4、月经过多(1)症状: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2)鉴别: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3)检查: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5、月经过少(1)症状: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2)鉴别: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温馨提示:女性朋友发现月经不调发生,不要麻痹大意不引起重视处理,要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并积极治疗,尽早解决月经不调的危害,切勿盲目治疗,使疾病加重,危害女性健康。

肾虚有什么症状 月经紊乱

肾主生殖,肾亏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不孕不育。此外,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也与肾亏有一定关系。女性肾虚还会出现脸色发暗、黑眼圈、看起来疲劳、睡不醒的样子,总是莫名感觉怕冷,不缺觉还总打哈欠,所以爱美的女性一定要注意啦。

月经紊乱症状看月经量

月经紊乱症状:

月经过多:

概念:指月经量多,过期不止。

症状:常见经色淡红、经质清稀,小腹空坠,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舌淡红,苔薄白,脉软弱无力。

病因:多由气虚导致。

治疗方法: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可用老母鸡1只,黄芪10g,艾叶15g,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黄芪、艾叶(布包)清蒸或煮汤,分2~3次食用。冬季每逢月经期,连服2~3剂。

月经过少:

概念:指月经量少,1~2日即净,或点滴即止。

症状:经色淡红,面色无华,皮肤干糙,头晕目眩,心悸不寐,小腹空痛,手足不温,舌淡,脉虚细。

病因:多属血虚型。

治疗方法:宜补气养血以养冲任,可用鸡血藤9~15g(干品),大枣10枚,瘦猪肉200g,炖服。冬季在每次月经前,连服5天,每天1剂。

宫寒的症状有哪些 月经紊乱

宫寒还是导致女性月经紊乱,痛经的祸首,这类女性在经前容易出现腹胀感,并出现白带增多、腰酸或痛、两乳胀痛等现象,少数有反胃、作呕反应;行经腹痛,小腹发凉,月经色黑有血块,个别女性会出现严重痛经的现象。

相关推荐

月经紊乱哪些明显症状

1、经期提前: 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 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摄氏度。 2、经期延迟: 月经错过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的症状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 此类月经不调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 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

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一、植物神经紊乱—厌食型:无饥饿感、进食无味,饭后肚子胀、胃胀打嗝、烧心、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嗳气空打嗝气不往下走反而往上翻?胃痛胃胀腹痛腹泻,(胃镜报告浅表性胃炎或胃下垂)但按胃病治疗无效。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但按胃病治疗无效。 二、植物神经紊乱—全身型:游走性头痛、偏头痛、头晕、头憋胀、头皮发紧、头重压恶、阵发性眩晕、双眼憋胀、干涩、酸困、视力模糊、颈背腰感觉酸困僵硬不灵活或游走性疼痛,全身又感冒样的酸困不适或一种蚁样感、口苦口干(但无糖尿病),手心和脚心种发热感、全身皮肤灼热感(但体温正常)

更年期月经紊乱症状

1、生理周期紊乱。随着更年期的来临,女性的生理周期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女性从每月来一次月经变成了阴道里边老是出现不定期出现出血的情况。的女性会出现经期延长的情况,表现为持续性的阴道出血,严重的患者可持续来月经1、2个月,这样的话就会导致患者贫血,从而出现浑身无力、面色萎黄、心慌、气短等症状,需要女性及时去看医生。 2、月经稀发。月经稀发人意思就是月经周期延长了,但是月经量却减少了。更年期许多女性的月经周期间隔会越来越长,从当初的一个月变成2个月到3个月,甚至 更长时间。但是来月经的时候月经量比以前减

肾虚的症状哪些 月经紊乱

肾主生殖,肾亏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不孕不育。 此外,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也与肾亏一定关系。女性肾虚还会出现脸色发暗、黑眼圈、看起来疲劳、睡不醒的样子,总是莫名感觉怕冷,不缺觉还总打哈欠,所以爱美的女性一定要注意啦。

月经紊乱症状及危害

首先是月经紊乱症状: 1、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摄氏度。 2、经期延迟:月经错过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的症状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此类月经不调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

女性更年期月经紊乱哪些症状

更年期月经不调是较常见的女性更年期症状。月经来后不走,月经周期长是内分泌失调,月经失调,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汗出、易激动、烦躁、疲倦、失眠、头痛等症状。 月经不调症是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让女人理解美丽的真正含义:并非表层的精雕细刻,而是由内至外的调理,将其成熟风韵打磨成温润的玉,让

雌激素缺乏的表现及症状 月经紊乱

女性体内雌激素不足会导致月经紊乱,周期过长或者过短,经血过多或过少的情况。而且还会出现阴道干涩、弹性差、分泌物少的症状

女人不孕不育什么症状 月经紊乱

黄体功能不全、子宫内膜炎等都是能导致女人不孕的疾病,而这些疾病的常会月经紊乱症状出现,如果你感到你存月经提前、延迟,或者月经量过多、过少等表现,就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排查病因。

绝经前的症状哪些 月经周期紊乱

从正常的月经周期变为不定期的阴道出血,时经期延长或变为持续性阴道出血,淋漓不断达1~2个月不止,也可发生大量阴道出血,病人可发生贫血,面色萎黄,全身乏力,心慌,气短。严重者血红蛋白可明显降低。的反复出血,一般经1~2年,月经即完全停止。 此时医生要作详细检查,首先除外肿瘤引起的出血,对年龄在40岁以上的妇女,应进行全面检查,或作子宫内膜活体组织检查。除外肿瘤后,再按更年期月经紊乱治疗。

卵巢早衰的症状哪些 月经紊乱

月经紊乱是卵巢功能衰退患者最常、最早出现的表现。性腺未发育的患者,会出现原发性闭经。女性40岁之前,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性激素正常周期被 打乱,则会造成月经紊乱、周期不准,月经提前或推后,月经量增多或减少,颜色紫黑或淡红,经血浓稠或稀薄等。 卵巢早衰患者可正常生育史,然后没缘由的闭经了,也患者先月经量减少的表现,数年后逐渐发展成长期闭经。少数患者性腺发育不全,初潮年龄常延迟或月经不规则继而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