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脾胃虚弱的自我疗法

小儿脾胃虚弱的自我疗法

1、中医针灸按摩。针灸在调理脾胃方面有其明显的优势,经络与脏腑的关系密切,通过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可达到调理的目的。建议每周到专门医院或门诊进行三次针灸按摩治疗。

2、自我按摩操。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叠贴腹。吸气,挺胸,直背,用力往前挺出上半身,使肚子挺出一个幅度,身体微微后仰。然后吐气,缩胸,弯腰,双手用力往腹部压。

作用:配合腹肌收缩可按摩腹内脾胃,促进脾胃功能,同时也可以往上下左右按摩腹部,亦可站着做相信这些方法中总有你需要的。

胃不好的人要注意饮食,凉的和辣的尽量少吃,贪油腻食物的患者也要管住自己,尤其年末,聚会频繁,更要小心自己的胃。

胡椒猪肚汤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治疗胃疾

胡椒性温热,有温中散寒之功,猪肚有温中健脾,散寒止痛之功,常用于调理脾胃虚寒证,食用胡椒猪肚汤,可以健脾胃,补虚损,适宜身体羸弱人群,小儿脾胃虚弱,产后妇女,以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属脾胃虚寒者食用。

调理BB虚弱脾胃 这儿有高招

1.宝宝脾胃虚弱的表现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若是宝宝脾胃虚弱,往往会出现肚子胀、口气重、舌胎厚、大便干、睡觉不安稳、容易发烧等积食症状,不爱吃饭、经常剩饭、不吃蔬菜、体形瘦小等厌食症状和脸色发青、经常流口水、嘴唇干裂等脾胃不和症状。除了上述症状意外,一般还会有以下明显病症: a.孩子胃口还不错,但排便次数和排便量增加,甚至出现刚吃完饭便如厕的情况。此为脾胃虚弱,且偏内寒所致。 b.孩子胃口不好,且大便干燥,2、3才排1次便。此为零食或牛奶吃(喝)太多所致。此为脾胃虚弱,且偏内热所致。 c.倘若出现咳嗽久治不愈,可能是因为脾胃虚弱所致。从中医角度来看,脾胃虚弱可致人体正气不足,造成咳嗽难愈。

2.如何调理宝宝脾胃 日常饮食 中医中的脾胃指的是脾经和胃经。若是孩子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偏食偏嗜、饥饱不均等偶可能伤及其脾胃。建议注意日常喂养得当,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肉类食物,饮食要规律,最好定时、定量,还应让孩子少吃一些零食。如果属于脾胃虚弱偏内寒,应养成孩子吃热饮的习惯,不宜喝冷水以及吃冷饮,另外酸奶也不要吃太多。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山药、芋头等,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如果属于脾胃虚弱偏内热,那么平时应少吃干燥、油炸、辛辣、寒凉食物,建议适当多吃海带、胡萝卜、南瓜等食物。

3.中药调理 小儿脾胃较弱,常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积食、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专家表示,考虑到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可以用中药调理孩子的脾胃,能保护儿童娇嫩肠胃,同时还能对症治疗。太子金颗粒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是仲景宛西制药其根据儿科名方“三甲散”化裁而得。针对婴幼儿成长发育特点,采用科学配方,具有健脾和胃,消积增食等功效,与此同时更注重小儿脾胃调理。它口味甜中微酸,适合宝宝口味。另外,采用独立剂量包装,采用1克金装,用药更精准、安全,妈妈可以放心给宝宝服用。

4.捏脊疗法 其实是推拿术中的一种。利用通过补泻手法,对特定穴位施以一定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起到调节脾胃功能以及强健孩子身体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孩子食欲、治疗积食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找专业的小儿推拿师捏脊。 小儿为纯阳之体,疾病来去皆很快。然而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日常注重,孩子的健康需仰赖更强大的脾胃。儿科专用药太子金颗粒源于经方,药材名贵、地道保证,不仅可以消积食、增食欲,更能调脾胃,是众多妈妈的放心之选。如此,家长具备了良好保健观念,可以让宝宝少受罪,成长更茁壮。

小儿脾胃虚弱推拿应该怎么做

1、按揉推四横纹

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

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

3、推脾经穴

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腹部按摩

小儿采取平卧位,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应温暖。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胃寒吃什么食物暖胃 栗子

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腰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腹泄、肾虚、腰膝无力及小儿脾胃不健等。

治小儿夜啼偏方 茶叶饼治疗夜啼

取细茶叶适量(越陈约好),嚼烂后捏成小饼状,敷贴在宝宝肚脐上,以棉花胶布固定。可用来治疗小儿脾胃虚弱,乳食积滞所引起的小儿夜间啼哭。

小儿脾胃虚弱的补养

中医认为可以从饮食来改善脾胃虚弱的问题,中医食疗方有:

1.红枣小米粥: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2.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3.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脾阴虚小儿。

小儿脾胃虚弱 喝粥最佳

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面黄肌瘦”,这可能与孩子的脾胃虚弱。而人的营养来源于脾胃消化与吸收,胃主肥纳,脾主运化,就是说只有吃进食物,并经过消化吸收等环节,最终使食物变成营养物质以供给人体各部所需,才能使人发育正常、面色红润而有光泽。那么小儿脾胃虚弱,应该吃什么呢?

脾胃虚弱的小儿,夏季饮食应以油腻,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膏等情势,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家长要注意食有控制,避免过饱伤及脾胃。要给小儿多吃些五谷杂粮,如小米有健脾和胃作用,合适脾胃虚热有反胃的小儿。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盛,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有辅助。此外,玉米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进步小儿胃肠功能及助智力开发;薏米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其含蛋白质高,且易消化。

另外,还要多吃一些豆类或豆类制品,如黄豆也有健脾益气作用,豆腐、豆浆等对脾胃虚弱的小儿颇有益;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小儿。

家长给脾虚小儿吃杂粮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类;做面食时在面粉中加些玉米粉或黄豆粉;将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饼等,使小儿容易接收。

脾胃虚弱 喝粥最佳

【红枣大麦粥】红枣8~10枚,大麦适量,用温水浸泡后旺火熬煮食用。

【红枣焦秫米粥】秫米适量,先用少量水浸泡后,上锅炒,炒至略呈黄色,再加入浸泡后的小枣8~10枚,旺火熬烂食用。

【莲子粥】莲子去皮去芯,温水浸泡后,用旺火熬煮而成,加糖少量食之。

【苡米粥】苡米适量,或加少量秫米,温水浸泡后用旺火熬粥食用。

【肉汤类】用鸡或牛肉、排骨煮汤,加入丁香、茴香、桂皮等,调入食盐少量食之

小儿脾胃虚弱要注意些什么

1、保持心情愉快、乐观,避免抑郁、焦虑、生气等情绪及心理状态。《内经》里“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等,讲的就是因情志失调而发病。

2、戒烟酒,忌食生冷肥甘及粗糙、过硬、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饱失调、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

3、慎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如激素、阿司匹林、保泰松、一些抗凝药等。过于苦寒的药物如龙胆草、苦参、黄连等,要慎用。

4、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宝宝脾胃虚弱的症状及调养方式

宝宝脾胃虚弱的表现

儿童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品、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是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后引起。脾胃虚弱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出现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点,还有经常出现发作性脐周疼痛,时轻时重。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食欲虽好,但是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

脾胃虚弱偏内热则食欲不佳,大便干燥(两三天一次),此类患儿多因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所致。

宝宝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预防脾胃虚弱家长一定要喂养得当,不过食肉类食品,避免伤食;不要滥用一些清热泻火类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泻火口服液等,以免苦寒伤胃;不过食零食等。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以免破坏肠道酸碱平衡。可以多吃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少吃油腻生冷之品。家庭用药可用参苓白术散、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

偏内热的患儿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流质蛋白饮食如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家庭用药可选小儿化积口服液以达到清热消食的作用,或间断服用肥儿丸,该药有清热、消食、通便的作用。家长要切记,切不可因宝宝大便干,而过食寒凉类药物。

调宝宝脾胃不和3个秘方

1、草决明炒扁豆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草决明、炒扁豆、煨肉豆蔻、炒麦芽、炒莲肉、鸡内金、党参、生黄芪、茯苓、神曲、使君子、山楂、黄精各5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取药末2-3克,加入去蛋清的鸡蛋中,以面包裹之煨熟,1-3岁食蛋每天1个,4-7岁每天2个。20天为1个疗程。

2、党参茯苓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党参、茯苓、炒扁豆、淮山药、薏苡仁、莲子肉(去心)、芡实各3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成粉末,过筛。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分成7-15份。每天1份,加大米同煮成粥,调人少许食盐,当饭吃,或加面粉煮成糊状,配食糖适量代早餐用均可。

3、鸡内金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鸡内金、神曲、槟榔、炒谷芽、炒麦芽、山植、炒莲肉各100克,使君子6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过120目筛后装人瓶内备用。用时,每日服6-8克,分3-4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

捏脊疗法有良效

对于此类患儿,推拿捏脊有很好的疗效。具体做法是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1~2次。推拿可调整胃肠机能,使人体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周流如常,机体抗病能力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预防感冒、增强体质。对孩子来说,痛苦少,易接受。

栗子的禁忌

1、栗子“生极难化,熟易滞气”,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2、新鲜栗子容易变质霉烂,吃了发霉栗子会中毒,因此变质的栗子不能吃。

3、脾胃虚弱,消化不好或患有风湿病的人最好不要吃太多栗子,会让你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

4、糖尿病人忌食。

5、婴幼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患有风湿病的人不宜多食。

6、栗子易滞气,脾胃弱的人、产后的妇女、小儿和病人不宜多食栗子。

脾虚吃什么好

1.红枣小米粥:小儿脾胃虚弱吃什么好?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2.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3.沙参麦冬扁豆粥:小儿脾胃虚弱吃什么好?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脾阴虚小儿。

由上,我们知道了小儿脾胃虚弱吃什么好,相信您可以更好的选择适合您孩子脾胃虚寒症状的食疗方。

相关推荐

孩子脾胃弱不好消化该怎么食疗?

一、不要吃的多 别给孩子吃太多、太饱,晚上睡觉前尽量不吃东西,在孩子消化不好的时候,及时助消化,藿香正气水、保剂丸等一周吃一次。 二、饮食习惯 有些家长整天端着饭碗追着孩子满屋子跑,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喂养方式。有些孩子不爱吃饭家长就要找原因,可能是喂养不当导致的,另一部分的确与脾胃虚弱有关,但不管哪一种方式,作为脾胃虚弱的恢复药物应该是辅助,主要是要在整个营养搭配方面注意,包括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多吃豆制品 豆腐、豆浆等对脾胃虚弱小儿颇有益;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小儿。脾胃不好

小孩脾虚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1、小儿脾气虚证,多表现为消化不良,呕吐,肚腹胀大,身体消瘦,面色萎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出现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点,还有经常出现发作性脐周疼痛,时轻时重。 2、此外,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食欲虽好,但是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脾胃虚弱偏内热则食欲不佳,大便干燥(两三天一次),此类患儿多因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所致。 3、合理喂养 脾虚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合理喂养,注意良好合理的饮食卫生和习惯。有些孩子不爱吃饭家长就要找原因,可能是喂养不当导致的,有

治疗儿童消化不良有哪些饮食方法

一、胡萝卜汤: 功能健脾消食,下气和中。本膳用胡萝卜,富含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尤其胡萝卜素A的含量特别多,还有较多的维生素B2、叶酸(叶酸食品)等,被称为平民人参(人参食品)”。其味甘、性平,有健脾化滞、润燥明目等功效,可治小儿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二、粟米山药粥:功能补脾益气,安神滋阴。本膳用粟米,有补益脾胃、清热安神之功;山药,健脾胃,补气阴,利尿益肾。经常食用能防治小儿消化不良。

婴儿脾胃虚弱怎么调理呢

第一:日常饮食 如果是属于脾胃虚弱偏内寒的孩子,那么一定要养成吃热饮的好习惯,不要直接喝冷水,同时也不要过多的饮用酸奶,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肠道的酸碱平衡遭到打破。并且日常应该多吃一些山药或者是芋头等等,少吃一些生冷油腻的食物。 第二:捏脊疗法 怎样调理宝宝脾胃,上文我们说道了从日常饮食方面着手来改变孩子脾胃虚寒的情况。除此之外,平时我们也可以对孩子进行捏脊,这样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具体的捏脊疗法如下: 妈妈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拇指握紧成为拳头状,然后食指半弯曲,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孩子背部的皮肤。按

什么是积滞症呢

积滞是指小儿由于内伤乳食,停聚不化,积而不消,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单纯性消化不良。 (中医必读) 病因病机 : 1)乳食壅积 : 小儿脾常不足加之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易为乳食所伤。乳食壅积中脘,伤害脾胃,受纳运化失职而致乳食宿久停滞不消而成积滞。 (中医必读) 休 闲 居 编辑 2)脾虚夹积 : 小儿脾胃虚弱,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加之乳食不当,易致停蓄不消,形成脾虚夹积的虚实夹杂证。 病机特点 : 临床以纳呆厌食,食而不化,脘腹胀痛,嗳腐呕吐乳食,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又称“食积

什么中药是甜的 山药治疗脾虚

山药味甘性平,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作用。 小儿脾胃虚弱,时常没有好胃口,且时不时腹泻,这时让孩子多吃点山药,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山药对老年人因肺气虚弱所致的慢性咳嗽、气促等症或肾气虚弱所致的腰酸腿软、夜尿频等症,均有一定疗效;对于病后身体虚弱,需长期调养的人来说,山药更是质优价廉的补品。 注:煲汤、煮粥均可。

小儿脾虚怎么调理

小儿脾虚的病症 小儿脾胃虚弱证,多因乳食不节,反复患病,或大吐,久泻,损伤脾胃所致。亦有先天肾气虚弱而致生后脾胃虚弱者。 患儿常表现为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懒言,食减纳呆,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肢体倦怠,舌质淡红而嫩,舌苔白,脉濡弱或指纹淡红。 妈妈可通过食疗帮宝宝改善症状: 1、莲子山药粥 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虚患儿。 2、红枣小米粥 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改成

宝宝积食的表现 积食虚证

积食虚证多因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所致。症状为不思饮食,食后腹部胀满,大便溏薄,或乳食不化,或兼有呕吐、精神倦怠、身乏无力、面色青白或萎黄,唇舌淡红等。

小儿脾胃虚弱推拿图解 揉按上巨虚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上巨虚1-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婴儿脾胃虚弱应该吃什么

红枣小米粥: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略黄,然后加红枣及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胃虚弱患儿。 莲子山药粥: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心,与山药、粳米、水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患儿。 麦冬沙参扁豆粥:沙参、麦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扁豆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手足心热、大便干的脾胃虚弱患儿。 温馨提醒您:孩子脾胃虚弱虽然药物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