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发热的饮食注意事项

新生儿发热的饮食注意事项

1、新生儿发热吃什么好

蔗浆粥:将青色新鲜甘蔗洗净后榨汁100毫升,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每天分2~3次食用。

西瓜汁:新鲜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频服。如发烧时不伴有其他症状,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类的冷饮,帮助降温、利尿。

麦冬粥:麦冬30克,煎汤取汁。用粳米100克,煮半熟时加入麦冬汁及冰糖适量,同煮成药粥,早晚服食。

荷叶粥: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煮汤500毫升左右,用滤出的荷叶水加粳米100克、白砂糖适量煮粥,每天早晚食用。

最后要强调的是,对发烧时食欲不振的孩子,千万不要勉强进食,应顺其自然,待有饥饿感时再吃,期间不宜断水,应注意水分的补充。

发热幼儿,饮食调理以流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奶类(少油)等。也可喝些绿豆汤、冰西瓜、以助降温,利尿抗病。

但对伴有腹泻的幼儿(6个月以内),抵抗力差,胃的蠕动弱,冒粘膜耐受性差,则冷饮不利于身体康复,应禁食之。

当孩子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喂半流质,如肉末粥、面条、稀饭、蛋花粥、配些易消化的鱼(清花鱼)。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

2、新生儿发热不能吃什么

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吃,火气太重。

油腻的的东西不能吃,猪蹄,鸡肉影响消化。

滋补的东西,人参,蜂蜜火气重。

冷饮,发烧的人往往感到口渴,喜欢喝冷饮,但这时人的肠胃因为发烧而功能下降,易发生其他疾病

油、盐宜少,少量多餐,切忌吃辛辣和刺激食品。但不必忌口,以防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新生儿发烧的原因 其他原因

新生儿体温升高也可由新生儿代谢率升高引起,如骨骼肌强直和癫痫持续状态。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的患儿,因汗腺缺乏,散热障碍,可引起发热。新生儿颅内出血可引起中枢性发热。母亲分娩时接受硬膜外麻醉也可引起母亲和新生儿发热。

新生儿发热的原因

新生儿发热发热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1、感染性:包括由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原虫、螺旋体、霉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等,都是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

2、非感染性:

(1)无菌组织被破坏或坏死:如白血病、血管内栓塞、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

(2)大量失血或失水:可使有效血循环量减少而致散热障碍,因而体温升高,但如发生循环衰竭,则正常代谢停滞,而产热过少,反而体温不升。

(3)产热、散热异常:如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产热过多;由于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或包盖太严过厚所致的散热障碍等。

(4)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如血清、菌苗、异体蛋白或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等)过敏。

(5)中枢调节失调:如某些功能性低热及体温中枢调节失调,夏天室内温度过高,新生儿汗腺发育相对不足,散热差,易导致发热。

(6)其他原因引起的小儿发热:如脱水热,发病率较高,多在出生后4—5天发生,主要是奶和水喂的不够,又加上从呼吸道、皮肤、大小便丢失不少水分,使患儿严重缺水。温度可高达39—40℃,患儿啼哭或倦睡、前囟下陷、皮肤弹性差、口腔粘膜干燥、尿量减少等轻度脱水现象,大多持续数小时后逐渐退热,也可以1天内数次发热,但很少有连续发热数十天以上者。另外如患儿出现核黄疸(黄疸过重引起的脑病),颅内出血(产伤)后遗症均可引起发热。

新生儿发热如何判断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腋下体温一般为36-37℃;春秋冬三季平均值上午36.6℃,下午 36.7℃,夏季上午36.9℃-36.95℃,下午37℃。当喂奶、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时,可使新生儿体温暂时升高到37.5℃左右,甚至偶达38℃;相反,若宝宝饥饿、体内热量低,还有一些体弱的病患儿处于少动状态或保暖条件不佳则体温可降为35℃左右,临床上称体温过低或体温不升,应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判断宝宝是否发热的最好办法就是测量体温。测体温的方法亦影响所测真实体温数值,如试体温的时间和条件不同,所测出得体温数值有差异,如腋表、口表和肛表所测得数值依次相差约0.5℃,即测腋表者最低,肛表者最高。测腋温应以5分钟为准,不宜超过10分钟以上,过久所测体温有渐增趋势。若口腔、肛门内有局部炎症时测得数值较高,而在寒冷环境中用腋表所测得数值可偏低,因此,对可疑发热的宝宝,妈妈应根据环境变化,认真核对体渐测量的准确性。

发热可分为四类:低热:小于38℃。中热:38℃-39℃。高热:39℃-41℃。极热:大于41℃。由于新生儿对发热的耐受力较好而表现反应不多,有时感冒时体温可突然升高达40℃左右。较大的宝宝体温会趋于稳定状态。若宝宝体温突然升高,身体状况较差没有精神,往往反映有较严重疾病发生,若发热2周以上或反复体温升高时,妈妈需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认真查明原因,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新生儿发热常见原因

发热其实并不是一种病,只是人体对于身体异常状况的一种抵御反应。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与散热易失去平衡、故体温容易波动,而且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差。而且新生儿抵抗力差,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袭。新生儿发热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1、感染性

新生儿感染性发热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由细菌、立克次体、原虫、螺旋体、霉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等,都是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

2、非感染性

产热、散热异常:如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产热过多;由于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导致散热困难;或者由于家长包裹过多衣物导致散热系统异常等。

大量失血或失水:若受到外伤宝宝大量失血时,可使有效血循环量减少而致散热障碍,因而体温升高,但如发生循环衰竭,则正常代谢停滞,而产热过少,反而体温不升。

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多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出现,如使用血清、菌苗、异体蛋白或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等)后过敏。

中枢调节失调:新生儿神经发育不完全,会发生某些功能性低热及体温中枢调节失调,夏天室内温度过高,新生儿汗腺发育相对不足,散热差,易导致发热。

无菌组织被破坏或坏死:如白血病、血管内栓塞、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

其他原因:如脱水热。脱水热是由于喂水不够导致宝宝严重缺水,发热现象会持续数小时后逐渐退热,也可以1天内数次发热,但很少有连续发热数十天以上者。另外,如果新生儿出现核黄疸、颅内出血等均可引起发热。

新生儿发烧是什么原因

环境因素引起

新生儿体温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室温过高、新生儿包裹过严过多、房间空气不流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剧烈活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等,均可能引起新生儿温度迅速升高。若体温呈现不稳定状态,则应考虑疾病的可能性。

新生儿脱水热

多发生在生后3~4天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发病原因为摄入水分不足。因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以及排出大小便等丢失相当量的水分,而生后3~4天内母乳量较少,如未及时补充可造成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导致新生儿血液浓缩而发热。待补充水分及降低环境温度后即可缓解。

新生儿感染引起

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以及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但是要注意,不是新生儿感染都会有发热,有些严重感染的新生儿并不表现发热而是低体温。

伤食发烧

宝宝喂养或饮食不当,脾胃虚弱致食物蓄积肠胃,无法消化在胃肠堆积发酵而产生热能的发烧,以婴幼儿为最多。此发烧四肢掌心热,不像感冒的四肢冷,消食即烧退而痊愈。

新生儿发热退热方法

一、物理降温法

1、冷敷:通过致冷的方法使全身或某一局部的体温下降。冷敷的原理是,开始时将身体局部致冷,使该部位血管收缩,继之扩张,热量经传导散发至全身,可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以头部冷敷为最常见。用橡皮布、塑料薄等不透水的物质膜制成手掌大小的口袋,里面装冰水或细小的冰块。将冰袋代放在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部位,还可能制作成帽状冰袋戴在宝宝头上,做成枕头样放在宝宝枕部,或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湿后挤干放在额头上冷敷。注意冰袋局部冷敷时,不宜持续时间过长,否则可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以致冻伤。也可以使用退热贴退热,更加方便。

2、适当吹风:发热了并不代表要捂严实,给宝宝适当吹风能加速体温的散发,帮助退热。但注意不能对准宝宝的某一部位吹风,否则会使宝宝的某一局部受风。可以用电扇吹偏风或用摇头电扇吹风,风力不可太大,时间不可过长。吹风法适用于夏季,体质较好、体温过高的宝宝才能使用。

3、环境降温:在高温季节,当室内温度高时,可以在地面上泼凉水,用凉水拖地板,或启动空调机,加速室内通风,使室温下降,可利于高热宝宝散热。不要把宝宝捂得死死的,将宝宝的包被解开或脱去衣服都有助于散热。

4、温水擦身:温水可使血管扩张充血,改善血液循环,体内的热量可通过传导的方式达到散热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轻组织缺氧,增加新陈代谢,降低宝宝对疼痛的感觉,使组织松弛,可解除因肌肉痉挛强直而引起的疼痛。妈妈先将开水放凉至32℃-36℃的水,将毛巾浸湿后擦试宝宝全身皮肤。擦完一遍后可稍停一会,待皮肤上的水分蒸发完再擦第二遍,直到体温明显下降。谨记不可使用稀释酒精给宝宝擦浴,会导致宝宝体温下降过快。

5、洗温水浴:给宝宝希格温水澡也有助于退热。也可采用温水混合器法将宝宝置温水盆中,水温以38℃为宜,用左手臂托住宝宝的头及肩部,要将宝宝的头露出水面,斜卧在贫中,5-10分钟后将宝宝抱出,将身上的水擦干,用单子包好,半小时后测体温。但要注意早产儿和体重过轻儿不可用洗浴的方法。

二、药物退热法

常用的退热药有阿斯匹林、阿鲁片、安乃近、醋氨本分或乙酰氨基酚等。给新生儿用退烧药,不同于成人,要根据年龄、体重决定服用量。扑热息痛口服每千克重 10-15毫克;阿斯匹林口服,每千克体重8-10毫克;阿鲁片是阿斯匹林和鲁米那的合剂,适合于高热有惊厥史的宝宝,每次每千克体重8-10毫克;安乃近点鼻子,适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用25%的安乃近稀释1倍后滴鼻,如2-6个月宝宝每次可滴5-10滴。

对于高热持续不退的宝宝,也可用中药紫雪散。妈妈最常用的退热药是美林,即布洛芬混悬液,用量0.25-0.5ml/kg/次,6-8小时可重复使用。一般 2-3岁用5毫升/次。三岁以下小婴儿最好用泰诺林,0-3个月用0.4毫升/次,4-11个月用0.8毫升/次,12-23个月用1.2毫升 /次,24-36个月用1.6毫升/次。

注意:在服用退热药的同时,要给宝宝多饮水,帮助其发汗,利尿,排毒。退热药用药间隔不少于4个小时,急于退热,一次用药量过大或间隔时间太短,重复用药可使体温下降过快,出汗太多,导致虚脱。有些宝宝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反应,因此切勿滥用退热药。最好先带宝宝看过医生,根据医嘱取药给宝宝服用,切勿自行买药给宝宝送服。

另外,发热的宝宝应卧床休息,减缓体力流失。发热的宝宝,以利于降温。妈妈还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变化,如果发现宝宝在发烧的同时伴有呼吸急促、喘憋、心慌、腹痛、腹泻、头痛、呕吐、尿色改变、全身有疹子,或局部红、肿、疼等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治。

新生儿发热怎么办 新生儿发热的界定

体温升高在新生儿群体中比较常见,正常新摄入的肛温为36.2~37.8℃,腋下温度比肛温低,在36~37℃,当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就成为发热。腋温37.5~38℃称低热,38.1~39℃称中等度发热,39.1~41℃称高热.41℃以上称超高热。新生儿对高热耐受性差。当体温超过40℃时间较长时,可产生惊厥及永久性脑损伤。

新生儿发热的原因分析 散热障碍

如果新生儿患有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等导致散热障碍的疾病,会引起新生儿发热;此外如果出现新生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可导致长期发热。

相关推荐

新生儿发烧要做什么检查

新生儿发烧怎么办?婴儿时期,宝宝抵抗力较弱,很容易感冒发烧。小宝宝的降临让爸爸妈妈兴奋不已,有点小病小痛肯定也折磨爸爸妈妈的心,那么新生儿发烧怎么办才好呢? 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时即为发热,应该进一步明确发热的原因,排除各种感染病因。但首先应准确测量体温,看体温才能确认宝宝发烧的程度,以便对症下药。 测量新生儿体温常用部位是肛门、腹部皮肤和腋下。但临床上通常以测腋温作为新生儿体温测量标准。 因环境温度高或喂养不当等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常有脱水和高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这些严重的就要

新生儿肥胖的问题解析

问:皮肤生痱子怎么办? 答: 1、炎热的夏天应避免新生儿大哭,置小儿于阴凉处,以防出大汗。 2、用温热水及小儿专用香皂给宝宝洗澡。待皮肤擦干后,再扑上少许婴儿爽身粉,始终保持皮肤干燥。 3、如头部生痱子,可将头毛全部剃掉,以减少出汗。 4、如痱子形成小脓疱,则须立即处理,切不可用手随意挤压,以防酸液扩散而引起全身感染,或发生败血症。早期可用75%的酒精棉签将小脓疱擦破后,再添上0。5%碘酒或1%龙胆紫,必要时还可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或清热解毒药。 问:新生儿发热时怎么办? 答:新生儿体温一般在37。5℃以下

新生儿发热了怎么办 适当减少衣物包裹

如果新生儿发热体温在37.5~38.5℃,只需要把包被松开,手脚露出来,体温便会慢慢降下来。如果体温在38.5℃以上,打开包被降温,把小儿包被、衣服全都揭开,除腹部需要盖上衣物以外,其余部位应该全部显露出来,同时给新生儿喂食一些温开水。

新生儿发热怎么办 物理降温

新生儿发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物理降温,如在头部枕冰袋。当新生儿体温高于39摄氏度,可以使用温水浴或温水擦浴,最佳水温为33~35摄氏度,擦浴部位和顺序为额头、四肢、腹股沟和腋下,严禁使用酒精对新生儿进行物理降温,防止降温速度过快而造成其他不利影响。

新生儿发热原因 感染性疾病

产前感染如羊水早破、不洁的阴道检查,或产时感染,那么新生儿在产后1~2天开始发热。产后感染多出现在1周左右,常常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败血症或脓肿等造成。此时应该首先查找发烧原因,然后针对病因治疗。发热超过39摄氏度时及时就医或让专业医护人员采用物理降温方法,慎用退烧药。

新生儿溶血症的危害

新生儿得溶血症常并发其他严重的病症,比如心力衰竭、胆红素脑病等。有的新生儿治疗不及时,还患有神经性耳聋。有的新生儿发热时未及时退烧,从而脑瘫,一生受影响。为预防新生儿溶血症,孕妇应定时到医院检查,尤其是输过血或者有黄疸病史的孕妇。如诊断出母婴血型不合者,要输血治疗及提高引产。

哪些原因会引起新生儿发热

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①非感染性发热:环境温度过高或包被过厚,再加上饮水又不足,不能正常散热,就会发生脱水热了。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热,周身大汗,全身通红,哭闹不安,少尿,甚至抽风,造成永久性脑损害;②感染性发热:如果除外以上非感染因素,经过适当的降温处理,体温下降不满意,或降后复升,腋下温度高而手脚发凉、四肢发花,而且面色苍灰、哭声无力、嗜睡,拒乳,甚至抽风,这就要注意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甚至化脓性脑膜炎。

防止宝宝发烧感冒方法

小宝宝们出现感冒发烧是很常见的事情,特别是现在冬季马上来临,出现感冒发烧的宝宝很多,防止宝宝发烧预防是很关键的,妈妈们该怎么做呢? 防止新生儿发热 病症:初生儿体温超过正常称为发热,常见原因有:当夏天气温炎热,可伴随环境温度而升高;若体液摄入量太少,会产生脱水热;此外如有感染或服用 某些药物时也可引起发热。平时应注意小儿是否发热。若有怀疑,可用体温计放在腋下、口腔或肛门检查。正常腋温是36~37℃,肛温是 36.5~37.5℃。若超过上述温度,就叫发热。若无体温计,可用咀唇轻触孩子的额部,有发热感;患儿口

新生儿发热是什么原因引起

新生长时期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与散热易失去平衡、故体温容易波动,而且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差。多种细菌(大肠杆菌、肮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鼠伤寒杆菌及其它沙门氏杆菌等)或多种病毒(肠道或呼吸道病毒)感染均可致发热;如新生儿败血症、化腕性脑膜炎、肮炎、及早炎、乳腺炎、新生儿皮下坏疽,新生儿脓疱病、天疱疮及削脱性皮炎等。阿鲁片是阿斯匹林和鲁米那的合剂,适合于高热有惊厥史的孩子,用量:每次每千克体重8-10毫克;在服用退热药的同时,要给孩子多饮水,帮助其发汗,利尿,排毒。退热药用药间隔不少于4

新生儿发热要立马退热吗

发热是人体对抗疾病的自然反应,并不代表疾病本身。而且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初起症状,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先不要急于为宝宝退热。 研究证明,发热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比体温正常时反应更加敏捷,表现为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这些免疫功能,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人恢复,因此发热有利于人体抵御病毒,是我们体内的一道防护墙。 在受到不同疾病病毒攻击时,人体表现出的发热的热度、热程、热型各有不同,可反映病情变化。因此,发热表现是用来作为诊断疾病、评价疗效和估计效果的重要参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