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失眠的小窍门
缓解失眠的小窍门
窍门一
孕妇在入睡前两个小时喝牛奶加蜂蜜,因为高蛋白零食能提高血糖水平,防做噩梦有助于入睡。
窍门二
临睡前洗一个热水澡,请家人帮忙热敷和按摩来帮助足部保暖防抽筋,这样做也有助于睡眠。
窍门三
孕妇在睡前3-4个小时内尽量不做运动,另外孕妇也可以在睡前读书看报,一方面有助于胎教,另一方面也能使孕妇安静入睡。
窍门四
孕妇可以在睡前搓搓脚心,孕妇的活动量比较少,睡前搓一搓脚心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窍门五
孕妇可以在睡前用醋、姜水泡脚,泡脚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对睡眠质量不高、怕冷的人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晚上失眠推荐几个助眠小窍门
1、冥想
通过意向、冥想或呼吸练习来放松,有助于身体进入休息状态。正念冥想强调专注于呼吸,让人把思想集中到现在;它能在多个层面上促进健康,其中就包括改善失眠症状。
2、生物反馈
生物反馈疗法是指睡眠治疗专家,把人连到一台装置上,失眠者在这台装置上可以观察到自己的生理信号(如心理、脑电波和呼吸模式)。然后,人们可以在入睡前训练自己利用这种技能来放缓上述生理信号。
3、多相睡眠
这种方法是指在一天中用多次短暂的睡眠代替一段长时间的睡眠。有些失眠者可以早点上床睡觉,醒来后起床做点其他的事情,然后再躺下睡觉。这是一种完全正常且有益的疗法,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
4、挑战不良想法
有些人躺在床上并确信如果不能很快入睡,第二天就会发生一些可怕的事情(如车祸或被裁员)。一种挑战这些不良想法的方法就是询问人们这些可怕的事情实际上发生了几次。通过假想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人们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念头了。
缓解牙痛的小窍门
1、建议大家在刷牙的时候最好用软毛的牙刷,并用脱敏牙膏,刷牙不要过于用力,也不要使用摩擦颗粒过大的牙膏,以防牙齿受损。
2、如果家中有冰块,牙疼的时候,可以取冰块1块,用毛巾包上直接敷于患处,这样能缓解症状。如果牙齿不过敏,可以含1小块冰在口中,但不要直接碰到受损的牙齿!
3、牙疼的时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睡觉的时候含在口里也无妨。这是很安全可靠的一个验方。
4、杏仁7枚,大蒜7瓣,共捣为泥外敷太阳穴,左侧牙疼敷右侧,右侧牙疼敷左侧,然后用胶布固定4小时,一般用1~2次即愈。
5、新仙人掌。取一片新鲜肥大的仙人掌,用水洗净,剪去表面的针刺,再对剖成同样厚的两片,把带浆的那一面贴在脸上牙痛的部位,一段时间后,症状即可缓解。
6、用花椒一枚,噙于龋齿处,疼痛即可缓解。
7、如果是牙齿过敏,可以每天用红茶漱口,早上醒来时、饭前饭后、睡觉前都要用红茶水漱口3次(最好是泡上1小时以上的茶水)。
治疗失眠小窍门
一、面粉、鸡蛋各500克,枣泥30克,莲肉100克,白糖650克,菜油20克。将干莲肉去心,放入锅内,加清水煮熟至粘软,再以洁白布包莲肉,揉烂成泥;将鸡蛋打入盆内,用掸蛋器掸成稀糊时,加入白糖,掸约35分钟,待蛋浆由淡黄转变为白色时,将面粉、莲肉泥撒入,调和均匀待用。将蒸笼垫上干净纱布,放入木制方形框,抹上菜油后,倒人蛋浆的二分之一,用铁瓢舀人方形框内擀平,再倒人余下的蛋浆擀水,人笼蒸熟,用小刀切成长条方块即成,作早点食之。
本方健脾补心,养血安神,适用于心脾血亏所致的失眠。
二、黄连10克,生白芍20克,鲜鸡蛋(去蛋清)2枚,阿胶50克。先将黄连、生白芍加水煮取浓汁的150毫升,然后去渣。再将阿胶加水50毫升,隔水蒸化,把药汁倒入以慢火煎膏,将成时放入蛋黄拌匀即可。每服适量,每晚睡前服1次。
本方交通心肾,适用于心肾不变之不寐。
缓解打呼噜的小窍门
1、伸舌练习
这个动作很简单,尽力把舌头伸出,缩回来再尽力伸出,如此循环,一次做至少200下以上,直到咽腔感觉很酸。
2、干漱口练习
就像我们早上刷牙漱口一样,不含水,把腮帮子鼓起来,再缩回去,如此循环,一次做至少200下以上,直到咽腔感觉很酸。含水漱口也可。
3、扫牙龈练习
这个动作,中医认为可以补肾,用舌头快速扫过牙齿外侧(脸颊侧)的牙龈,先舔上颚的牙龈,快速从左扫到右,再从右扫到左,一次做50下以上。然后同法舔下颚的牙龈,直到咽腔感觉很酸。
4、卷舌练习
很多人练习英语的时候会这样做,其实它还能防止打呼噜。舌头顶着上颚,用力向后卷舌头,不离开上颚,一次做50下以上,直到软腭感觉很酸。
推荐助眠小窍门
1、冥想
通过意向、冥想或呼吸练习来放松,有助于身体进入休息状态。正念冥想强调专注于呼吸,让人把思想集中到现在;它能在多个层面上促进健康,其中就包括改善失眠症状。
2、生物反馈
生物反馈疗法是指睡眠治疗专家,把人连到一台装置上,失眠者在这台装置上可以观察到自己的生理信号(如心理、脑电波和呼吸模式)。然后,人们可以在入睡前训练自己利用这种技能来放缓上述生理信号。
改善失眠小窍门
睡前运动
如果患者经常出现失眠的情况的话,一定要从当天的情况中得到调整,尽量每天都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患者的心理建设。同时患者可以在临睡前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适当的慢跑一下或者游游泳,让身体早点处于一个疲劳的阶段,这样才能够促进患者的睡眠,并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提高,不会常常在半夜出现惊醒或者醒了之后就无法再次入眠的情况。
听听音乐
对于常常出现失眠这种情况的患者,听着音乐睡觉是他们经常做的事。一般来说,患者可以从躺在床上的时候就开始打开音乐,同时此时患者需要听一些比较柔和和古典的音乐,千万不能听比较刺激的摇滚之类的音乐风格,以免患者越来越兴奋,从而继续出现失眠的情况。
吃药
治疗失眠的特效药可以选用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物。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唑吡坦、扎来普隆和佐匹克隆等。很多朋友会担心药物的安全性,而且担心会出现药物依赖性。但是,现在已经有许多安全性非常高的镇静催眠药了。要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人类就研究出了新一代的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物。唑吡坦是最早面市一种。
教你缓解失眠小妙招
轻松缓解失眠的小妙招之一、身心松驰,有益睡眠
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精神,上床前或洗个沐浴,或热水泡脚,然后就寝,对顺利入眠有百利而无一害。诱导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有许多具体方法,例如:放松功,已在民间流传,可以借助。
轻松缓解失眠的小妙招之二、睡眠诱导
聆听平淡而有节律的音响,例如:火车运行声、蟋蟀叫、滴水声以及春雨淅沥淅沥声音的磁带,或音乐催眠音带,有助睡眠,还可以此建立诱导睡眠的条件反射。
轻松缓解失眠的小妙招之三、合适的睡姿
睡眠姿势当然以舒适为宜,且可因人而异。但睡眠以侧卧为佳,养生家曹慈山在《睡诀》中指出:“左侧卧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头,伸右足,以右手置于右股间。右侧卧位反是。”这种睡眠姿势有利于全身放松,睡得安稳。
轻松缓解失眠的小妙招之四、平常而自然的心态
出现失眠不必过分担心,越是紧张,越是强行入睡,结果适得其反。有些人对连续多天出现失眠更是紧张不安,认为这样下去大脑得不到休息,不是短寿,也会生病。这类担心所致的过分焦虑,对睡眠本身及其健康的危害更大。
轻松缓解失眠的小妙招之五、闭目入静法
上床之后,先合上双眼,然后把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保持与外界有些接触,虽然,精神活动仍在运作,然而,交感神经活动的张力已大大下降,诱导人体渐渐进入睡意蒙胧状态。
失眠的小窍门
1、背部揉按
男人在脊骨两旁,上下各揉按3~5下。
2、摇背部
男人一只手扶着臀部,另一只手按在脊骨处,双手同时边推边摇,可以放松腰及背部。重复摇按5~10下,换至患者另一侧重复动作。
3、拍打背部
男人双手微握并放软手腕作空拳状,左右手交替轻轻拍打背部。
4、揉按后颈
男人一只手托着患者枕部,另一只手放在后颈用掌揉按5~10下,患者需放软颈部;换手在颈部的另一边重复动作,然后轻轻牵拉一下。
缓解打呼噜的小窍门
1、伸舌练习
这个动作很简单,尽力把舌头伸出,缩回来再尽力伸出,如此循环,一次做至少200下以上,直到咽腔感觉很酸。
2、干漱口练习
就像我们早上刷牙漱口一样,不含水,把腮帮子鼓起来,再缩回去,如此循环,一次做至少200下以上,直到咽腔感觉很酸。含水漱口也可。
3、扫牙龈练习
这个动作,中医认为可以补肾,用舌头快速扫过牙齿外侧(脸颊侧)的牙龈,先舔上颚的牙龈,快速从左扫到右,再从右扫到左,一次做50下以上。然后同法舔下颚的牙龈,直到咽腔感觉很酸。
小窍门巧缓解喉咙痛
1、前颈部刮痧
感冒后常常会感到咽喉肿痛,在前颈部刮痧能起到清喉利咽的作用,可有效缓解疼痛。取坐位或仰卧位,在要刮拭的前颈部均匀涂抹刮痧油,用刮痧板的平面从上向下沿正中线刮拭,到天突穴(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的胸骨上窝中)处止。然后,再分别刮拭两侧部位,手法要轻,至出痧即止,以不引起咽部不适为宜。
2、用鲜橄榄泡水
每日可取一枚新鲜橄榄,以开水冲泡饮用,如扁桃体发炎或嗓子嘶哑较为严重,可增加少许食盐混合饮用。鲜橄榄可反复冲泡饮用,饮用过后不要将鲜橄榄果扔掉,而是直接咀嚼食用,可补充橄榄果中丰富的膳食纤维。此外,也可以取鲜橄榄果2枚,放入绿茶中冲泡饮用,还可搭配少量蜂蜜,以起润肺护嗓的功效。
喉咙痛怎么办 17个小窍门巧缓解
3、蒸气吸入法
尝试用蒸气吸入法来减轻你的痛苦。在水槽里开着非常烫的热水。用一条毛巾包裹着你的头使你陷于蒸气的包围中,当水在流的时候侧着头。深呼吸把蒸气吸入你的口鼻中,这样做大概5到10分钟。每天重复几次。
4、吮吸蒜瓣
德格尔曼博士表示,大蒜中的蒜素有助于杀灭病毒和细菌。将蒜瓣切开后吮吸,有助于防止感染,缓解嗓子痛。感觉嗓子痒的时候,可立即口含蒜瓣,吮吸5~10分钟最好。
5、打通鼻塞
假使鼻塞是使你用嘴巴呼吸的部分原因,应设法使鼻子恢复通畅。可使用去充血剂的鼻腔喷液(例如Afrin)。但勿持续用两天以上。并应依照说明使用,以免上瘾。
缓解孕期焦虑小窍门
提前打“预防针”。
有心理准备的孕妇比没有心理准备的人更为愉快、顺利、平和,妊娠反应更小,孕期并发症更少。胎儿在优良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有助于妈妈顺利分娩。因此在孕前和孕早期,从心理和精神上做好各种准备,包括从心理上接受怀孕期特殊的变化,如形体、饮食、情绪、生活习惯变化,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及接受小生命诞生后有可能导致的家庭和生活问题,保证自己能够在妊娠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平和、自然的心情和愉快、积极的态度。还要多与母亲和婆婆等长辈交流,直接了解一些小常识。
补充精神食粮。
特别是初产妇,由于缺乏对生产的直接体验和正确认识,导致孕期任何一点生理变化,都可能影响心情和精神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学习。这种学习的渠道可以有多方面,如:从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学习一些孕期保健知识;积极参加准妈妈俱乐部活动,通过和别人交流,正确看待自己的焦虑问题;经常参加正规医院举办的孕期讲座;有问题及时向医生咨询。
饮食起居更规律。
孕早期,在医生和家人的帮助下,制订一份科学有效的起居及饮食定时定量表,然后严格坚持三点:一、每天保证8~9小时睡眠,做到起居规律、睡眠充足,不可贪睡。二、适当活动锻炼,促进孕妇和胎儿血液循环,有利于宝宝发育,以及将来分娩顺利进行。三、饮食得当,不偏食。
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孕妈妈应该听从医生指导,根据各类人群营养摄入标准,合理搭配饮食。如果条件允许,少食多餐也比较好。但是要注意营养均衡,忌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心理营养”也要保证。
妻子怀孕后,虽然家人会千方百计为其增添营养,以保证母亲、胎儿的健康,但仅有饮食方面的营养是远远不够的,孕妇更需要有愉快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即“心理营养”。事实上,只要坚持合理的生活方式,绝大多数女性都可以顺利地迎接聪明健康宝宝。孕期可增加一些小爱好,如编织,绘画等,多分散注意力。创造雅致、温馨的家居环境,逛街边的特色商铺,将家庭小环境布置得更加整洁、美观、赏心悦目。多欣赏花卉、盆景、美术作品,与大自然保持新鲜结合。常听优美的音乐,朗读诗歌,多看童话和育儿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