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心率多少比较好
跑步的心率多少比较好
无论是有经验或者跑步初学者,如果你在跑步时,找到你的平均心率,你会跑得更好、更健康。在跑步时,若使用心率来衡量训练强度是一个很有效方法,尤其对于跑步新手来说,更是重要,因为他们的跑步速度容易过快,导致心率高于平均水平,体力和动力方面的成效反而不佳。跑步时的平均心率该为多少?
心率作为衡量标准
心脏的收缩或跳动不仅是最简单的,而且也是说明跑步强度程度的最佳方式。跑步期间的心跳速度以可预测的方式上升和下降,正因为如此,您可以用它来测量不同强度的跑步强度的量表。
心率计算公式
跑步时有两个计算心率的公式。首先,多数人最大心率大概等同于220(每分钟心跳数)减去年龄。所以假设一位32岁的人要计算最大心率,那就是220-32岁,所以他的平均最大心率是每分钟188次。
第二公式是心率储备法,决定你的平均跑心率。是透过从你的最大心率减去安静心率而决定。如果32岁的跑者最大心率是188,静止心率是60,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128的平均训练心率。
数据
心率区间
如果你想提高表现,就必须设法提高心输出量,也就是增加心率,直接以最大心率的百分比来区分各强度的心率。
例如强度1区的心率(E心率)是介于最大心率的65%~79%。若以上述32岁的跑者来说,他的最大心率是188 bpm,那他的E心率将是188(最大心率)x65=122和188(最大心率)x79=149。因此,该跑者的平均E心率区会保持在122-149次/分钟之间。
每日跑步区
如果你不在意跑在更高的强度区间,只想用于日常慢跑。推荐使用220减去年龄的公式,若从事中等强度的活动,最大心率约为50%,但心率体力活动期间的心率约为最高心率的70%至90%以下。
此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最大心率区域是50至85%,这种更宽的心率范围更是最适合每天跑步时的区域。
小贴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理和健康变化,只有透过定期跑步和监测心率,你才能找到适合你的正确的平均值。在寻找跑步心率时,必须考虑到年龄、跑步强度和整体健康等因素,甚至还得加上跑步路线的困难因素。
所以,继续跑步吧!即使没有办法马上找到最大心率区间也没关系,培养每周固定跑步5公里或10公里的习惯也是不赖的选择。
跑步心率多少正常 跑步心率过快会怎样
一般跑步时心率在正常范围内增加不会有什么影响,还对增强心脏的泵血有帮助,但是当心率超过180次/分的时候,心脏收缩舒张频率过快,来不及回血,心脏的输血量就会减少,进而身体会因为缺氧而感觉不适。
尤其跑步的时候会感觉疲劳,没有力气,导致影响降低跑步速度,但是如果长时间将心率保持在180以上,心脏会处于过度负荷状态,长期对心脏健康造成威胁。
正确跑步减肥的方法
1)开始跑的时候一定要慢,让身体渐热。
2)跑步姿势正确的秘诀是放松,自然。三步呼,三步吸。
3)跑步前最好做准备活动:腹肌、小腿和大腿后侧、拉伸、压腿。
4)跑完后轻松散步,做跑前的伸展运动。
5)气温在7度以下才需要穿长裤,气温21度以上,可以不穿上衣。
想减肥跑多快最有效
1)跑步时最佳心率计算方法:(220-年龄-静止脉搏数)*0.75+静止脉搏数。
2)如何测量跑步心率:跑完后,数前6秒脉搏数,乘以10即可。
跑步减肥时要注意的事项
1)跑步以后要仔细注意自己的身体有哪些独特的良好感觉和不好的感觉,跑多跑少都要随自己的意愿而定。
2)选择空气好的地方跑。
3)夜间跑要注意安全。
4)在平坦的路面跑对膝盖好。
5)感到酸疼或疲乏,就把你的进度放慢。
跑步心率的正常范围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在静止状态下的心率是60到100次,如果是在进行有氧运动或者以健康减肥为目的的运动,就可能是在100以上150以下,如果超出这个正常范围,身体就可能出现了问题。这时就要在平时加强锻炼,运动时最好选择有氧呼吸运动,以免产生过多的乳酸。还要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不能一直闷在屋里。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均衡搭配,不要食用过多的肉类食物。
正常人的心率一般都会在60到100次每分钟作用,所以你每分钟92次左右还是在心率中比较正常的。正常人的心率在运动还有情绪变化的时候会出现心跳加快的情况。我们建议患者去医院里面做一个心脏彩超的检查。基本上如果没有心脏器质性的病变,就不会有很多的问题。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休息,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自己的抵抗力,不要让自己过度的劳累。
跑步的心率多少比较好 心率区间
如果你想提高表现,就必须设法提高心输出量,也就是增加心率,直接以最大心率的百分比来区分各强度的心率。
例如强度1区的心率(E心率)是介于最大心率的65%~79%。若以上述32岁的跑者来说,他的最大心率是188 bpm,那他的E心率将是188(最大心率)x65=122和188(最大心率)x79=149。因此,该跑者的平均E心率区会保持在122-149次/分钟之间。
跑步中测心率很重要
正常人的心率一般在70至90/分钟之间,经过长时间的耐力运动训练(如长跑)后,心脏的功能提升,所以在同一训练或活动的强度底下,心脏每次搏动的输出量都较训练前为大,心率自然亦随之而下降。训练有素的耐力项目运动员,心率通常都在50至60 /分钟以下。因此,静止心率随着训练的时日下降,也就显示出训练计划见成效。另一方面,如果发现静止心率突然回升,也就很大机会是过度疲劳或训练过度的缘故。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就应该关注自己的个心率状况,量度静止心率的最佳时机是晨早临起床之前,否则最低限度也要在安坐5分钟后才可进行量度,否则所得的结果就会偏高。量度时可以把手按在颈动脉或近手腕的桡动脉上,并且量度完整的一分钟以内的脉搏。当然,使用心率表是最方便的了。
在跑步过程中,心率反映了跑步的强度、性质、能量代谢和氧气消耗、乳酸积累及机体的疲劳与恢复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心率做为跑步的计量标准,以控制跑步的强度、密度和量,使跑步锻炼实现科学化,达到最佳效果。
跑步中心率的变化是随跑速的变化而改变,并成正比,即跑速慢心率慢,跑速快心率也快。通常用120次/分钟至130次/分钟的心率表明跑步者从心理上得到恢复,可以开始下一次跑步。进行高强度以上练习时,为了减少乳酸积累,必须等待心率下降至120次/分钟后,再开始下一次最大用力跑;而以心率 170次/分钟至180次/分钟进行中距离跑的练习时,只要等心率下降至130次/分钟时,便可以开始下一个跑的练习,这能更有效地发展有氧、无氧代谢能力,使练习者从生理、心理上适应速度、速度耐力训练的艰苦性。
心率在120次/分钟至140次/分钟之间摄氧量最大,当心率达到140次/分钟以后,心率再增加,摄氧量递减,心率越高,摄氧量越少。心率在 120次/分钟至150次/分钟之间,为跑步有效价值范围。心率在120次/分钟以下时,机体的血压、血液成分、尿蛋白和心电图指标都没有明显变化,故健身价值不大,锻炼效果不明显。
心率在120次/分钟至180次/分钟之间的跑步,心脏每搏输出量较大,其中以心率150次/分钟为输出量最大,锻炼效果最好。低于120次 /分钟或高于180次/分钟的心率,每搏输出量都下降。心率在130次/分钟的跑步,是减肥运动的最佳心率。以心率140次/分钟进行连续跑、重复跑、间歇跑等,能提高最大耗氧量和有氧代谢能力,但每次跑步需5分钟15分钟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心率在140次/分钟至160次/分钟之间的跑步,为中等运动强度跑,是提高心肺功能效果最显著的理想速度跑。用心率在150次/分钟至180 次/分钟进行跑步,能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同时发展有氧代谢能力,因此,能有效的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心率在170次/分钟至180次/分钟是不同距离间歇跑的指标心率,它主要提高脏血容量,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提高与发展。心率在180次/分钟以上的跑步,是最大限度发展在氧供应不足条件下的工作能力,主要发展三磷酸腺甘和磷酸肌酸的无氧代谢能力。
跑步量在全部锻炼过程中的增减,要根据跑步后心率恢复常态的情况来调整,如果全部跑步结束后10分钟,测得的心率比跑步前测得的心率只增加15 次或更少,则应该适当增加跑步量。清晨起床前,测量自己的心率作为参照心率,以后每天清晨测一次,如果测得的心率和参照心率大致相等,说明运动量适宜,如果突然增加8次以上,说明运动量过大,必须适当减少跑量或暂时停止跑步。
跑步心率过快原因
运动时身体各个部分,特别是与运动有关的骨骼肌,其代谢活动明显要比安静时强,此时需要更多的能量物质和氧气。能量物质可以储存在各组织中,但人体内并没有氧气储备。氧气由肺吸入,再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部分。因此,运动时要求肺的呼吸活动加强,也要求血液循环加速,也就是说,需要心脏增加其每分钟的排血量。医学专家已经证明,假如保持心脏每次跳动排出的血量不变,适当加快心率可使每分钟心排血量增加到安静时的2~2.5倍。因此,跑步时会使得心率加快。
跑步心率多少正常
心率是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率的次数,即心脏跳动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而跑步的心率会受个体差异、个体状态以及环境温度而有所不同,所以跑步时最佳心率范围有计算公式:(220-年龄)×60%~(220-年龄)×80%,如果你是30岁,运动最佳心率范围在114~152次/分,而如果你20岁,那么心脏跳动在每分钟120-160下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候心脏泵血量是最多的,最有利于脂肪燃烧和心血管系统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