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四种检查方法
脑梗塞的四种检查方法
(1)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摄片及监测血压等,可提供原发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病及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等。
(2)头颅X线摄片有时可发现颈内动脉虹吸部有钙化影;梗死范围较广者可在发病2—3日后出现中线波移位,持续约2周。
(3)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脑水肿所致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
(4)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脑水肿情况和有无出血征象等,是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手段。
脑梗塞的诊断和检查
病人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因其他病而行脑CT检查发现此病,有的已属于陈旧性病灶。这种情况以老年人多见,病人常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腔隙性脑梗塞可以反复发作,有的病人最终发展为有症状的脑梗塞,有的病人病情稳定,多年不变。
一、脑梗塞的诊断标准
1.起病急骤
多数无前驱症状,发病急骤,以秒计,发病后常于数秒钟内病情达高峰。
2.多数患者有神经系统体征
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在主半球则有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少数患者为眩晕、呕吐、眼震及共济失调。可有短暂意识丧失,或局限或全身抽搐,严重患者可以有昏迷、消化道出血、脑疝,甚至很快死亡。
3.有产生栓子来源的疾病
多数患者有产生栓子来源的疾病如心脏病、心房纤颤、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尤其是心房纤颤的症状和体征。
二、脑梗塞的检查
1. CT和MRI检查
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变,合并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栓塞,许多病人继发出血性梗死临床症状并加重,发病3-5日内复查CT可早期发现激发梗死后出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或闭塞。
脑CT扫描或MRI检查:发病后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栓塞部位有低密度梗死灶,边界欠清晰,并有一定的占位效应。但是在24h内做脑CT扫描 阴性不能排除脑栓塞。脑MRI检查能较早发现梗死灶及小的栓塞病灶,对脑干及小脑病变脑MRI检查明显优于脑CT扫描。
2. 腰穿脑压正常
脑压增高提示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梗死脑脊液可呈现血性或镜下红细胞;感染性脑栓塞脑脊液细胞数增高早期粒细胞为主, 晚期淋巴细胞为主;脂肪栓塞脑脊液可见脂肪球。
3. 心电图应作常规检查
确定心肌梗死,风心病,心律失常等证据,脑栓塞可作为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并不少见,颈动脉超声检查可评价管腔狭窄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对证实颈动脉源性栓塞有提示意义。
三、脑梗塞的鉴别诊断
1.脑出血
有时脑梗死与小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极易混淆。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可与脑出血类似,在所有的鉴别要点中,起病状态和起病速度最具有临床意义。头颅CT/MRI检查均可确诊。
2.脑栓塞
起病急骤,常有心脏病史,有栓子的来源,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心房纤颤等。
3.颅内占位病变
某些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脓肿等也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等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压增高征象,特别是视乳头水肿并不明显,可与脑梗死混淆,CT/MRI检查不难鉴别。
脑梗塞发病前兆
脑梗塞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危害。这种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内形成血栓,阻塞了血流,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使病人出现偏瘫、失语、偏侧肢体麻木、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精神错乱、痴呆、甚至成为植物人,部分脑干血栓和大面积脑梗塞可致命。可见脑梗塞的危害非常的大,为了脑梗塞减少脑梗塞的伤害,大家应该熟知脑梗塞发病前兆,以便能够尽快的发现疾病,尽快的进行治疗。
脑梗塞发病前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视力障碍:脑梗塞患者在发作的时候会出现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虽然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但是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这个症状是脑梗塞患者最早的发病信号。
二、语言与精神改变:脑梗塞前兆会出现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还有脑梗塞患者的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有些脑梗塞患者还会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的症状。
三、困倦与嗜睡:困倦与嗜睡其实是脑梗塞前兆之一,很多人不会重视这个症状的信号灯,哈欠连连是脑缺氧,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哈欠。
四、头晕头痛: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前兆。而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以上的四种症状就是脑梗塞的发病前兆,希望患者朋友对脑梗塞的发病前兆有什么这个问题要重视起来,及时的发现及时去治疗,推荐中医加物理仪器综合治疗脑梗塞。
脑梗塞的诊断和检查
病人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因其他病而行脑CT检查发现此病,有的已属于陈旧性病灶。这种情况以老年人多见,病人常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腔隙性脑梗塞可以反复发作,有的病人最终发展为有症状的脑梗塞,有的病人病情稳定,多年不变。
一、脑梗塞的诊断标准
1.起病急骤:
多数无前驱症状,发病急骤,以秒计,发病后常于数秒钟内病情达高峰。
2.多数患者有神经系统体征:
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在主半球则有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少数患者为眩晕、呕吐、眼震及共济失调。可有短暂意识丧失,或局限或全身抽搐,严重患者可以有昏迷、消化道出血、脑疝,甚至很快死亡。
3.有产生栓子来源的疾病:
多数患者有产生栓子来源的疾病如心脏病、心房纤颤、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尤其是心房纤颤的症状和体征。
二、脑梗塞的检查
1. CT和MRI检查
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变,合并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栓塞,许多病人继发出血性梗死临床症状并加重,发病3-5日内复查CT可早期发现激发梗死后出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或闭塞。
脑CT扫描或MRI检查:发病后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栓塞部位有低密度梗死灶,边界欠清晰,并有一定的占位效应。但是在24h内做脑 CT扫描 阴性不能排除脑栓塞。脑MRI检查能较早发现梗死灶及小的栓塞病灶,对脑干及小脑病变脑MRI检查明显优于脑CT扫描。
2. 腰穿脑压正常
脑压增高提示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梗死脑脊液可呈现血性或镜下红细胞;感染性脑栓塞脑脊液细胞数增高(早期粒细胞为主, 晚期淋巴细胞为主);脂肪栓塞脑脊液可见脂肪球。
3. 心电图应作常规检查
确定心肌梗死,风心病,心律失常等证据,脑栓塞可作为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并不少见,颈动脉超声检查可评价管腔狭窄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对证实颈动脉源性栓塞有提示意义。
三、脑梗塞的鉴别诊断
1.脑出血:
有时脑梗死与小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极易混淆。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可与脑出血类似,在所有的鉴别要点中,起病状态和起病速度最具有临床意义。头颅CT/MRI检查均可确诊。
2.脑栓塞:
起病急骤,常有心脏病史,有栓子的来源,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心房纤颤等。
3.颅内占位病变:
某些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脓肿等也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等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压增高征象,特别是视乳头水肿并不明显,可与脑梗死混淆,CT/MRI检查不难鉴别。
脑梗主要的五种诊断方法
脑梗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诊断这种疾病需要慎之又慎,一旦误诊,将会造成严重的负面结果。因此,脑梗在进行诊断的时候通常需要多种检查措施并用,而不仅仅通过一种仪器来确诊。这样做主要是为病人负责,防止误诊的出现的几率,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脑梗的几种检查措施。
(一)CT于脑梗起病4~6小时内,一部分病例可见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但早期CT检查目的是排除脑出血、硬脑膜下血肿、颅内肿瘤等类似脑梗的疾病。大部分病例在24小时后出现边界较清的低密度灶。1周左右可出现梗塞灶不均匀的强化。CT优点为方便、迅速,适用于重危病人、不合作病人。能发现梗塞周围水肿区、脑占位效应和是否转为出血性梗塞。但小于5mm的梗塞和后颅凹梗塞不易为CT显现。皮质表面的梗塞也常不被CT察觉。
(二)磁共振(MRI)高磁场(1.5Tesla)的MRI在起病1小时内就可能显示皮质表面和后颅凹的梗塞。起病6小时后的梗塞几乎都能被 MRI显示,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和T2加权高信号。MRI的缺点为价格高,成像时间长,不适用于重危病人、不合作者和装有金属假牙和心电起搏器的病人。
(三)非创伤性血管检查双功超声(duplexsonography)可用于评估颅外段颈动脉病变及狭窄程度。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lDoppler,TCD)可检测脑底大动脉流速,发现大脑中动脉主干、椎动脉远端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或阻断,可评估侧枝循环情况。新近发展的双焦探头TCD仪、双通道或四通道TCD仪可用于检测无症状栓子和椎测栓子的心源性或动脉源性。磁共振血管造影 (MRIangiography)可用于检查颅外和颅内供脑大动脉的病变。
(四)动脉造影选择性脑动脉造影和数减动脉造影(DSA)适用于超声检查发现严重狭窄的颈内动脉而考虑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病人或临床表现不寻常而怀疑动脉分层或动脉炎者。这是一种创伤性检查,2%~12%的受检者可能并发动脉分层或栓塞性中风。
(五)血液检查应常规测血细胞计数、分类、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糖、电解质、肌酐。对部分病人根据临床情况,选择性测定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抗心磷脂抗体、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因子(PAI)、梅毒血清学试验等。卒中发作影响血脂水平,故应在急性期后测定。
脑梗患者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往往还会引发其它并发症的产生,所以在诊断和检查的方面要全面一些。脑梗患者对于个各种仪器检查不要产生抵触情绪,越全面,对于患者的诊断的正确性就更高,只要找准了症状,对症下药,才能够及时地有效地治好疾病,早日恢复健康。
脑梗塞食疗方法
①主食:菊花粥、山楂粥、玉米粥。
②菜肴:清蒸茄泥、黄鱼参羹、凉拌生菜、炒芹菜。
③饮料:菊花饮、山楂消脂饮、荷叶饮。
④汤:紫菜汤、银耳汤、菠菜鸡蛋汤、蘑菇汤。
也可选择下述辅助食疗方剂:
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脑梗塞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5、脑梗塞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脑梗塞发病一年后,就进入了后遗症期,这个时期一般恢复较第一年慢,而且程度也会减小,但仍是可以凭借着可靠的药物治疗,饮食疗法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脑梗塞后遗症病人的食疗方
(1)三味粟米粥:取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150克,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粟米(色白者 佳)150克,酌加清水共煨粥。每日1次,空腹服。适用于脑梗塞后言语蹇涩、精神昏愦者。
(2)羊脂葱白粥:取葱白、姜汁、花椒、豆豉、粳米各10克,羊脂油适量,加水共煨粥。每日1次,连服10日。用于预防偏瘫。
(3)天麻焖鸡块:母鸡1只(约重1500克),天麻15克,水发冬菇50克,鸡汤500毫升,调料适 量。将天麻洗净,切薄片,放碗内,上屉蒸10分钟取出;鸡去骨,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用 油氽一下,捞出备用。将葱、姜用油煸出香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文火焖40分钟 ;入天麻片,5分钟后淀粉勾芡,淋上鸡油即可。佐餐食。平肝熄风,养血安神。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风湿痹着之肢体麻木、酸痛,脑梗塞瘫痪等症。
(4)豆淋酒:取小黑豆适量炒焦,冲入热黄酒50毫升。趁热服。服后温覆取微汗。用治脑梗塞后遗症以及产后脑梗塞、四肢麻木等。
(5)蚯蚓散:取活蚯蚓60克置新瓦上,文火焙干研末后装入胶囊。日服2次,每服2粒。适用 于脑血栓形成,脑梗塞,偏瘫者。
(6)羊肚山药汤:取羊肚1具,去筋膜后洗净切片,加水煮烂后下入鲜山药200克,煮至汤汁 浓稠,代粥服。适用于脑梗塞后体质虚弱者。
脑梗塞食疗方法
豆淋酒
食材:小黑豆适量,黄酒50ml
做法:将小黑豆炒焦,冲入热黄酒50毫升。趁热服。服后温覆取微汗。
功效:此食疗用治脑梗塞后遗症以及产后脑梗塞、四肢麻木等。
脑梗塞的检查
1、CT检查: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可排除脑出血。当脑梗死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2、MRI检查:MRI对脑梗死的检出极为敏感,对脑部缺血性损害的检出优于CT,能够检出较早期的脑缺血性损害,可在缺血1小时内见到。起病6小时后大梗死几乎都能被MRI显示,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
3、常规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作为常规检查,有条件者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胸片应作为常规以排除癌栓,是否发生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依据。
4、特殊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彩色B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颈动脉造影,可明确有无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
治疗脑梗死的偏方
(1)三味粟米粥:取出五十克的荆芥穗、薄荷叶,一百五十克的豆豉,然后放在一起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粟米150克,酌加清水共煨粥。每日1次,空腹服。适用于脑梗塞后言语蹇涩、精神昏愦者。
(2)羊脂葱白粥:取出十克的葱白、姜汁、花椒、豆豉、粳米,羊脂油适量,加水共煨粥。每日1次,连服10日。用于预防偏瘫。
(3)五汁童便饮:取姜汁、藕汁、梨汁、萝卜汁、白糖水、童便各等量,入瓶混匀,用炭火 煎煮片刻即成。每日1次,空腹服12毫升,温开水送下。适用于本病之筋骨软弱、气血不足者。
(4) 大枣粳米粥:以黄芪、生姜各15克,桂枝、白芍各10克,加水浓煎取汁,去渣。取粳米1 00克,红枣4枚加水煨粥。粥成后倒入药汁,调匀即可。每日1次。可益气通脉、温经和血,用治脑梗塞后遗症。
(5)豆淋酒:取小黑豆适量炒焦,冲入热黄酒50毫升。趁热服。服后温覆取微汗。用治脑梗塞后遗症以及产后脑梗塞、四肢麻木等。
(6)蚯蚓散:取活蚯蚓60克置新瓦上,文火焙干研末后装入胶囊。日服2次,每服2粒。适用 于脑血栓形成,脑梗塞,偏瘫者。
(7)羊肚山药汤:取羊肚1具,去筋膜后洗净切片,加水煮烂后下入鲜山药200克,煮至汤汁 浓稠,代粥服。适用于脑梗塞后体质虚弱者。
(8)乌鸡汤:取乌骨母鸡1只,去毛及肠杂,洗净切块后加入清水、黄酒等量,文火煨炖至骨酥肉烂时即成。食肉饮汤,数日食毕。适用于脑梗塞后言语蹇涩、行走不便者。高血压患者需同服降压药,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9)黑豆汤:取大粒黑豆500克,加水入砂锅中煮至汤汁浓稠即成。每日3次,每服15毫升, 含服、缓咽。适用于言语蹇涩者。
10个小偏方巧治腔隙脑梗塞
提及脑梗大家都熟的不能再熟,但是腔隙脑梗却没多少人知道,其实腔隙脑梗只是脑梗中的一种,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那么如何治疗腔隙脑梗呢?下面就来介绍治疗腔隙脑梗的10个小偏方,一起来看看吧。
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脑梗塞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脑梗塞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脑梗塞后遗症病人的食疗方三味粟米粥:取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150克,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粟米(色白者佳)150克,酌加清水共煨粥。每日1次,空腹服。适用于脑梗塞后言语蹇涩、精神昏愦者。
羊脂葱白粥:取葱白、姜汁、花椒、豆豉、粳米各10克,羊脂油适量,加水共煨粥。每日1次,连服10日。用于预防偏瘫。
五汁童便饮:取姜汁、藕汁、梨汁、萝卜汁、白糖水、童便各等量,入瓶混匀,用炭火煎煮片刻即成。每日1次,空腹服12毫升,温开水送下。适用于本病之筋骨软弱、气血不足者。
大枣粳米粥:以黄芪、生姜各15克,桂枝、白芍各10克,加水浓煎取汁,去渣。取粳米100克,红枣4枚加水煨粥。粥成后倒入药汁,调匀即可。每日1次。可益气通脉、温经和血,用治脑梗塞后遗症。
豆淋酒:取小黑豆适量炒焦,冲入热黄酒50毫升。趁热服。服后温覆取微汗。用治脑梗塞后遗症以及产后脑梗塞、四肢麻木等。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治疗腔隙脑梗的10个小偏方,希望能对患者朋友们带来帮助,祝大家早日摆脱腔隙脑梗。
脑梗塞的检查
1、CT和MRI检查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变,合并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栓塞,许多病人继发出血性梗死临床症状并加重,发病3-5日内复查CT可早期发现激发梗死后出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或闭塞。
2、腰穿脑压正常,脑压增高提示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梗死脑脊液可呈现血性或镜下红细胞,感染性脑栓塞脑脊液细胞数增高(早期粒细胞为主, 晚期淋巴细胞为主),脂肪栓塞脑脊液可见脂肪球。
3、心电图应作常规检查,确定心肌梗死,风心病,心律失常等证据,脑栓塞可作为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并不少见,颈动脉超声检查可评价管腔狭窄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对证实颈动脉源性栓塞有提示意义。
脑梗有哪些症状
(1)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2)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
(3)脑CT检查的意义:脑梗塞会有哪些表现?脑CT检查显示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的准确率100%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排除脑出血等病变这是十分重要的发病早期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有截然不同的地方当脑梗塞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4)有一种称为“腔隙性脑梗塞”的疾病病人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因其他病而行脑CT检查发现此病有的已属于陈旧性病灶这种情况以老年人多见病人常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腔隙性脑梗塞可以反复发作有的病人最终发展为有症状的脑梗塞有的病人病情稳定多年不变故对老年人“无症状性脑卒中”应引起重视在预防上持积极态度
脑梗塞的症状是什么?脑栓塞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集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糊涂,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
此外,约4/5的脑栓塞发生于前循环,特别是大脑中动脉,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或局灶性癫痫发作等,偏瘫以面部和上肢较重。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约占1/5,表现眩晕、复视、交叉瘫或四肢瘫、共济失调、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栓子进入一侧或两侧大脑后动脉导致同向性偏盲或皮质盲,基底动脉主干栓塞导致突然昏迷、四肢瘫或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大多数病人伴有风心病、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等,或心脏手术、长骨骨折、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栓子来源,以及肺栓塞,肾栓塞(腰痛、血尿等),肠系膜栓塞(腹痛,便血等),皮肤栓塞(出血点或瘀斑)等体征。
脑梗塞要做哪些检查
1.脑脊液检查
目前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同时脑脊液检查也不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多数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正常,如梗死面积大、脑水肿明显者压力可增高,少数出血性梗死者可出现红细胞增多,后期可有白细胞及细胞吞噬现象。
2.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 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
其他辅助检查
1.脑CT扫描
脑梗死的脑CT扫描的主要表现为:①病灶的低密度:是脑梗死重要的特征性表现,此征象可能系脑组织缺血性水肿所致。②局部脑组织肿胀:表现为脑沟消失,脑池、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即脑CT扫描显示有占位效应。此征象可在发病后4~6h观察到。③致密动脉影:为主要脑动脉密度增高影,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发生机制是由于血栓或栓子较对侧或周围脑组织密度高而衬托出来。部分患者在缺血24h内可出现。
2.脑MRI检查
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特别是脑干和小脑的病灶。T1和T2弛豫时间延长,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脑MRI检查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脑MRI弥散成像能反映新的梗死病变。MRI在缺血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评价中已显示出优势,近年来超导高档磁共振设备投入临床应用,基于平面回波(EPI)技术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血流灌注加权成像(PWI)的应用,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甚至在急性脑梗死区血流灌注变化以及病理生理过程的相关性研究,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3.DSA、MRA、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此3项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脑血管病的血管方面的病因。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价格便宜、方便,能够及早发现较大的血管(如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等)的异常。脑MRA检查简单、方便,可以排除较大动脉的血管病变,帮助了解血管闭塞的部位及程度。DSA能够发现较小的血管病变,并且可以及时应用介入治疗。
脑梗塞的检查项目
1。CT和MRI检查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变,合并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栓塞,许多病人继发出血性梗死临床症状并加重,发病3-5日内复查CT可早期发现激发梗死后出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或闭塞。
2。腰穿脑压正常,脑压增高提示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梗死脑脊液可呈现血性或镜下红细胞;感染性脑栓塞脑脊液细胞数增高(早期粒细胞为主,晚期淋巴细胞为主);脂肪栓塞脑脊液可见脂肪球
3。心电图应作常规检查,确定心肌梗死,风心病,心律失常等证据,脑栓塞可作为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并不少见,颈动脉超声检查可评价管腔狭窄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对证实颈动脉源性栓塞有提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