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孕期缺碘会殃及胎儿
准妈妈孕期缺碘会殃及胎儿
碘作为一种微量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怀孕早期准备,妈妈体内的碘,一方面要合成更多的甲状腺素来应付自身和胎儿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构建其体内的甲状腺组织。一些年轻女性怀孕前为保持身材,或因工作繁忙,常常不好好吃饭导致营养欠佳,为孕期缺碘埋下隐患。
而孕期的呕吐反应、食欲低下,也会造成人体对碘元素的摄入少却丢得多。所以,这一特殊时期准妈妈对碘的需要量比不怀孕时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
专家表示,准妈妈缺碘除了会造成自身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机能减退外,对胎儿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因为胎儿时期大脑及全身的生长发育,都与甲状腺素的影响息息相关。在胚胎时期如果缺乏甲状腺素,会影响胎儿大脑的发育,出生以后成为一个呆傻、聋哑、身材矮小的克汀病患者。更有准妈妈缺碘严重时,胎儿会生长停滞或出现异常,发生死胎、畸形,引起流产。
对于妊娠期的准妈妈来说,专家推荐的补碘方法是多进食一些含碘的海藻类食品,如发菜、紫菜、海带、海白菜等。但准妈妈切不可擅自补碘,高碘的危害一点不亚于缺碘。最佳办法是怀孕后的前3个月到医院检测体内的碘含量水平,如有需要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按需补碘。
胎儿需要哪些营养 碘
碘是促进胎儿体格发育和脑发育的重要元素,也是与胎儿出生后缺陷有关的微量元素。若准妈妈缺碘(特别是在孕早期)就会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进而引起克汀病(呆小症,不仅个子矮小,且智力严重低下)。我国营养专家推荐准妈妈每天碘的供给量为1000微克。
含碘丰富的食物:海带、海鱼、淡菜、海参、干贝、龙虾、碘盐、带鱼、芹菜、发菜、蛤干、虾皮、海藻等。
孕妇如何补碘
一、孕妇缺碘的危害
1.孕早期缺碘危害
在怀孕的前期,胎宝宝大脑是发育快速的时期,这个时候胎宝宝所需要的营养完全依靠准妈妈补充。孕早期孕妇缺碘会造成胎宝宝缺碘,从而会影响到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脑蛋白合成障碍,而脑蛋白质含量减少会使细胞体积缩小、脑重量减轻,直接影响到胎宝宝智力发育。有调查显示,孕妈咪缺碘,宝贝出生后的身长、体重、头围均低于正常,女婴所受的影响更为严重。
2.增加流产及胎宝贝畸形、死胎的发生率
胎宝贝的生长,不仅依赖孕妈咪提供的甲状腺素,在怀孕10周后,胎宝贝自身的甲状腺也具有了利用碘来合成甲状腺素的能力,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孕妈咪缺碘严重胎宝贝就会生长停滞或出现异常,发生死胎、畸形,引起流产。
3.导致新生宝贝发生克汀病
当孕前和孕期碘摄入量低于25ug/d时,新生宝贝可出现智力低下、聋哑、性发育滞后、运动功能障碍、语言能力下降、其他生长发育障碍为特征的克汀病。
4.碘缺乏的孕妈咪甲状腺会肿大
在碘缺乏地区,孕妈咪甲状腺肿大的发生率平均增大30%。如果持续得不到充足的碘营养,增粗的脖子可就难以恢复纤细了。
5.妊娠晚期出现甲状腺机能减退
中度碘缺乏会造成孕妈咪在妊娠晚期出现甲状腺机能减退,而在那些严重缺碘的孕妈咪中,甲状腺机能减退的发生率可达1/3。
甲状腺机能减退的表现:
A.浑身软弱无力,易疲乏,爱睡觉。
B.原来爱出汗者会感到出汗明显减少,皮肤粗糙发干、身体怕冷、头发干燥、稀少。
C.工作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
D.食欲欠佳、时常腹胀、便秘。
E.体重增加、心率减慢。
F.总感到自己脸胀、手胀、腿胀,但用手按却没有凹陷。
二、孕妇补碘吃什么食物?
准妈妈缺碘不仅威胁到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那准妈妈补碘吃什么呢?那些食物富含碘物质呢?一起往下看。
海藻类食物如海带、紫菜、裙带菜等,含碘量高,孕妈咪每周吃50克,能有效补碘,但不宜经常大量食用。
以下食物在同类中含碘排名靠前,是孕妈咪补碘的选择:海虹、干贝、虾皮、虾米、豆腐干、开心果、鹌鹑蛋、火鸡腿、牛腱、奶、菠菜、小白菜、青椒、松仁、南瓜子、核桃。
当然陆地食物蛋、奶含碘量也是比较高的,其次肉类,淡水鱼也是含碘食物。还有,准妈妈在购买食盐时,可以买含碘食盐。
孕妇盐有必要吃吗
专家:合理饮食不缺碘
普通食盐含碘量下调,而孕妇对碘需求量大,会不会因此导致缺碘?
对此,在怀孕期间,准妈妈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肾脏碘排泄增加,以及胎儿碘需求增加,导致准妈妈的碘需要量比普通女性显著增加。孕妇缺碘会增加流产几率,并影响到胎儿大脑发育,严重者可引起胎儿智力低下和发育障碍。
即使买不到孕妇专用碘盐也无需紧张,在食用普通碘盐的基础上注意科学饮食即可。平时烹饪时注意尽量晚些放盐,炖汤起锅后再放盐,炒菜临起锅时再放盐,这样可避免长时间爆炒和炖煮,导致食盐中的碘受热挥发而失去补碘的作用。另外,孕妇多食海带、紫菜、蛋、奶等含碘量相对稍高的食物,也都会起到明显的补碘作用。
孕妇盐有必要吃吗
据了解,2011年卫生部发布公告,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对食用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进行了下调。此后,广东等地针对孕妇对碘的特殊需求,增加了孕妇专用碘盐,其碘含量比普通碘盐要高。
但昨日记者走访武昌徐东、水果湖地区及汉口解放大道附近的近十家超市,均未发现有孕妇专用碘盐销售。武汉市盐业公司一名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多次前往北京、上海等城市进行市场调研,发现这些地方已推出孕妇专用碘盐,但考虑到需求量小、市民认识不足等原因,孕妇专用碘盐暂未在江城各超市上架。
专家:合理饮食不缺碘
普通食盐含碘量下调,而孕妇对碘需求量大,会不会因此导致缺碘?
对此,教授介绍,在怀孕期间,准妈妈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肾脏碘排泄增加,以及胎儿碘需求增加,导致准妈妈的碘需要量比普通女性显著增加。孕妇缺碘会增加流产几率,并影响到胎儿大脑发育,严重者可引起胎儿智力低下和发育障碍。
即使买不到孕妇专用碘盐也无需紧张,在食用普通碘盐的基础上注意科学饮食即可。平时烹饪时注意尽量晚些放盐,炖汤起锅后再放盐,炒菜临起锅时再放盐,这样可避免长时间爆炒和炖煮,导致食盐中的碘受热挥发而失去补碘的作用。另外,孕妇多食海带、紫菜、蛋、奶等含碘量相对稍高的食物,也都会起到明显的补碘作用。
孕妇吃虾有什么好处
由于胎儿的骨骼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因此,孕妇对钙的需求会比一般人要高,尤其在怀孕的第四个月开始要多吃含钙的食物,因为此时胎儿的开始发育了。
而虾的含量钙非常高,准妈妈们可以在怀孕期适量增加虾或虾皮的食用,但要注意无论吃什么东西,都要适可而止,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孕妇需要大量蛋白质,虾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且虾的肉质松软,消化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孕期适量的吃些虾,可有效补充孕妇对蛋白质的需求。
虾中含有的一些营养成分可以帮助人体调节血管系统,增加血液流量,促进心脏跳动,有利于帮助准妈妈们维持心脏健康,身体好了,分娩才能更加顺利。
虾肉不仅含钙量高,其中的大量的碘元素,对孕妇以及胎儿也是十分有益的,孕妇对碘的需求量很大,如果缺碘会出现早产,流产,甚至畸形,适量的吃些虾,满足孕期对碘的需要,有利于胎儿的健康能育,帮助孕妈妈们保胎安胎。
孕期补碘碘到为止
1.妊娠期缺碘的危害
孕早期缺碘的影响
妊娠早期是胎儿大脑的快速发育期,此时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尚未建立,大脑发育所需的甲状腺激素主要来自母体,因此此阶段母体甲状腺激素缺乏将对胎儿大脑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人体胚胎发育至16~17天出现甲状腺原基,11~12周有形成碘化甲状腺原氨酸的能力。而此时孕妈妈缺碘,就会影响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导致脑蛋白合成障碍,使脑蛋白质含量减少,细胞体积缩小,脑重量减轻,直接影响到智力发育。还有可能导致流产、 胎儿发育停滞。
孕中晚期缺碘的影响
到妊娠中期,由于孕妈妈基础代谢率增加,导致甲状腺激素的消耗增加。同时由于肾小球排泄率的增加,使尿碘的排出增加,以及胎儿快速生长发育对碘元素的需求增多,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不足,此时期缺碘会造成胎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可导致新生儿甲低的发生,甚至会早产、胎死腹中。
2.碘的食物来源
碘的营养状况对孕妈妈至关重要,所以孕妈妈补碘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人类所需的碘,七八成来自于食物,其次为饮水与食盐。食物碘含量的高低取决于各地区的生物地质化学状况。
海洋生物含碘量很高,如海带、紫菜、鲜海鱼、蛤干、干贝、海参、海蜇、龙虾等,其中干海带含碘可达240毫克/千克,鲜海带含碘可达2000毫克/千克。陆地食品含碘量动物性食品高于植物性食品,蛋、奶含碘量相对稍高(40~90微克/千克),其次为肉类,淡水鱼的含量低于肉类。植物含碘量是最低的。
根据中国各地区的实地情况,再加上数据分析专家论证,国家下调了“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但针对孕妈妈这个特殊群体,各地将提供碘含量为30毫克/千克左右的“孕妈妈专用盐”。孕妈妈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3.过犹不及,“碘”到为止
孕妈妈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适宜的碘摄入量对其维持自身及胎儿体内碘平衡有着决定性作用。但过量摄入碘对孕妈妈及胎儿也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有研究证明,妊娠早期孕妈妈碘过量可以导致母体血清 FT4(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显著降低,孕妈妈患亚甲减、甲减的几率有增加趋势。孕妈妈患甲减会导致流产、早产、先天畸形、胎儿神经、智力发育障碍等不良后果。对于胎儿,由于孕期碘摄入过量,碘经胎盘进入,极易使胎儿产生碘诱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肿。建议孕妈妈补碘,但不要过量,“碘”到为止!
4.孕期补碘多少合适?
有孕妈妈可能会说,碘缺了不行,多了也不行,一方面要补,一方面要防,具体怎么拿捏呢?建议孕妈妈定期做个尿碘化验。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推荐的孕期碘适量范围150~200微克/升,尿碘低于150微克/升提示碘营养不良,尿碘高于200微克/升提示碘摄入过量,要适当调整。通过数据实践证明,这个范围是合理的、 安全的,避免了孕期母体甲减和低甲状腺素血症的增加。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人碘推荐摄入量为150微克/天,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1000微克/天,孕妈妈比正常群体要增加50微克。
孕期缺碘影响宝宝智力
孕期缺碘有哪些危害
甲状腺是代谢碘的器官,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须的微量元素。从怀孕到出生后的2周,这段时间是脑发育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大脑神经的生长必须依靠甲状腺激素。由于胎儿的甲状腺功能是胚胎发育3个月时才发育形成的,这个时期由母亲提供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是影响机体各个器官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它对人脑的发育都有较大影响。
由于碘是胎儿发育过程、尤其是脑发育过程的主要营养素,妊娠期缺碘不仅导致胎儿脑损伤,碘缺乏的孕妇可发生流产、死胎、死产、子代畸形、精神发育障碍和智力落后,并可导致缺碘性甲状腺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安全。因此为了预防胎儿的发育不良,孕前和孕早期妈妈要保证充足的碘摄入。
准妈妈需要多少碘
听说碘对宝宝智力发育至关重要,很多妈妈不禁会问到底需要多少碘?根据最新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孕期每天推荐摄入230微克(μg),哺乳期每天需要240μg,而每天摄入600μg以内都是安全的。而普通成人推荐量仅为120μg。言外之意,准妈妈需要的碘是普通人群的2倍,来完成胎儿及婴儿对碘的需要。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如果碘摄入低于每日250μg(即尿检结果碘在尿中的浓度低于150μg/L),应每日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可见,中国的标准,与WHO基本一致。
加碘盐能让准妈妈获得足够的碘吗
中国多地方的饮食中,只含有极微量的碘,这使得孕产妇和哺乳期妇女很难从食物获得足够的碘。加碘盐和海鲜是中国食物中主要的碘来源。而在中国的内陆地区,只有碘盐是食物中的主要来源。市面上的碘盐是针对普通人群的,并非针对准妈妈和哺乳期妈妈的,不足以提供怀孕期和哺乳期所需要的额外的碘。
准妈妈如何补碘
准妈妈可以适量摄入含碘食物包括,海带、海鱼、紫菜、贝类等海产品中含碘量较高。然而,有建议指出,孕期期不应该服用藻类(海带、海草、海苔)或藻类产品作为碘补充,因为它们的碘含量非常不稳定,并且可能含有重金属汞的污染。海鲜里生蚝的碘含量也比较高,但要小心,应避免细菌或病毒感染。
因此,建议每天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或服用专门为孕产妇专门设计的营养补充剂。很多妈妈会担心补碘过量导致甲亢怎么办?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根据推荐量,每天摄入600μg碘都是安全的。
孕期那些事该吃就吃该补就补
准妈妈该补就补
妊娠的头4周是胎儿神经管分化和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期间叶酸缺乏可增加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及早产的危险。叶酸在食物当中也存在,包括: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及豆类。但是没有叶酸片吸收利用的好。所以建议准爸准妈们在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叶酸400μg,并持续整个孕期,如果条件有限,不能持续整个孕期,也要服用到孕12周。
准妈妈该戒就戒
吸烟或饮酒不仅影响精子或卵子的发育,还会造成精子或卵子的畸形,而且影响受精卵在子宫的顺利着床和胚胎发育,导致流产。酒精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从而造成胎儿中枢神经发育异常、智力低下等。吸烟可导致准爸的精子活力降低及畸形,吸烟越多越久对精子的损害越严重。停止吸烟半年后,精子可恢复正常。所以在计划要宝宝的准爸准妈们要在孕前3~6个月戒烟禁酒,同时减少被动吸烟的危害。
准妈妈该吃就吃
孕期切勿缺铁及碘。缺铁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早产、孕期体重增长不足及新生儿低体重,所以在孕前准妈就要开始储备足够的铁为孕期利用了。动物血、肝脏及瘦肉都是铁特别好的来源。黑木耳、红枣等也是良好的补铁食物。缺碘则会导致婴儿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除了摄入碘盐外,还建议准妈每周进食1~2次的海产品。因为海产品是碘的主要来源,如海带、紫菜、鱼、虾、贝类等。
孕妇患风疹会殃及胎儿吗
风疹,又称“风痧”,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是一种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的呼吸道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风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季发病率较高。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成人也可感染此病。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开始,要经过2~3周的潜伏期。初起时,先有发热、微咳、乏力、胃口不好、咽痛、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只是耳后、颈部、枕部淋巴结肿大,且伴轻度压痛。1~2日后,即出现特殊的皮疹,先见于面颊部,24小时内遍布全身。开始时,风疹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随后,互相融合成片。第2天起,变成针尖样红点。一般于3天内迅速消退,但会留下淡淡的色素沉着。
风疹虽然全身症状轻,皮疹消退快,但是如果受传染的是孕妇,并且是在妊娠早期,问题就严重了,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首先,妊娠早期胎盘初步形成,其防御屏障功能尚不完善,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其次,孕3个月以前的胚胎,胎儿既无抵抗病毒的能力,各器官又正处于萌芽状态,故而易于受到风疹病毒的侵袭与危害。风疹病毒是最危险的致畸因素,可引起先天性的白内障、视网膜炎、耳聋、先天性心脏病、小头畸形及智力障碍。这些疾病出生时可不明显,但生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可明显地表现出来。逐渐出现抽风、耳聋、视网膜病变;随着年龄增大,还会出现学习困难、行为异常、肌肉力量弱、活动平衡失调等症状,并可出现感觉障碍。畸形儿出生时即使足月,体重也较轻,其中有10%~20%生后一年左右死亡。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胎儿畸形发生率与孕妇感染风疹病毒早晚有关,一般以妊娠初期初次感染的危险性大,随着胎龄的增长而逐渐递减。
为了生育健康的后代,妊娠早期的孕妇预防风疹至关重要。风疹在新生儿、乳儿期仍然有可能传染给正在孕期的妇女和女性医护人员,所以女性应该注意预防。如孕妇已接触风疹病人,宜立即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效果可达95%,或在接触后5日内注射胎盘球蛋白,预防风疹的发病,避免发生婴儿先天畸形。
孕妇碘需求量增加三分之一
碘作为一种微量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怀孕早期准备,妈妈体内的碘,一方面要合成更多的甲状腺素来应付自身和胎儿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构建其体内的甲状腺组织。一些年轻女性怀孕前为保持身材,或因工作繁忙,常常不好好吃饭导致营养欠佳,为孕期缺碘埋下隐患。而孕期的呕吐反应、食欲低下,也会造成人体对碘元素的摄入少流失多。所以,准妈妈对碘的需要量比不怀孕时增加三分之一左右。
专家表示,准妈妈缺碘除了会造成自身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机能减退外,对胎儿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因为胎儿时期大脑及全身的生长发育,都与甲状腺素的影响息息相关。在胚胎时期如果缺乏甲状腺素,会影响胎儿大脑的发育,出生以后成为一个呆傻、聋哑、身材矮小的克汀病患者。更有准妈妈缺碘严重时,胎儿会生长停滞或出现异常,发生死胎、畸形,引起流产。
对于妊娠期的准妈妈来说,专家推荐的补碘方法是多进食一些含碘的海藻类食品,如发菜、紫菜、海带、海白菜等。但准妈妈切不可擅自补碘,高碘的危害一点不亚于缺碘。最佳办法是怀孕后的前3个月到医院检测体内的碘含量水平,如有需要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按需补碘。
准妈妈孕期缺碘会殃及胎儿
一些年轻女性怀孕前为保持身材,或因工作繁忙,常常不好好吃饭导致营养欠佳,为孕期缺碘埋下隐患。而孕期的呕吐反应、食欲低下,也会造成人体对碘元素的摄入少却丢得多。所以,这一特殊时期准妈妈对碘的需要量比不怀孕时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
专家表示,准妈妈缺碘除了会造成自身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机能减退外,对胎儿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因为胎儿时期大脑及全身的生长发育,都与甲状腺素的影响息息相关。在胚胎时期如果缺乏甲状腺素,会影响胎儿大脑的发育,出生以后成为一个呆傻、聋哑、身材矮小的克汀病患者。更有准妈妈缺碘严重时,胎儿会生长停滞或出现异常,发生死胎、畸形,引起流产。
对于妊娠期的准妈妈来说,专家推荐的补碘方法是多进食一些含碘的海藻类食品,如发菜、紫菜、海带、海白菜等。但准妈妈切不可擅自补碘,高碘的危害一点不亚于缺碘。最佳办法是怀孕后的前3个月到医院检测体内的碘含量水平,如有需要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按需补碘。
孕期补1种东西宝宝更聪明
研究:孕期补碘宝宝更聪明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准妈妈孕期补碘,能让孩子在儿童期的智商增加1.22。研究人员表示,孕期普遍补碘,对人口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孕期严重缺碘会导致儿童精神障碍及发育迟缓,智商偏低,长大后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收入也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孕期缺碘还可能发生流产、死胎、死产、子代畸形、精神发育障碍和智力落后,并可导致缺碘性甲状腺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安全。
准妈妈孕期每天应补多少碘?
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组织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天应补碘。准妈妈每天应该补多少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如果碘摄入低于每日250μg(即尿检结果碘在尿中的浓度低于150μg/L),应每日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
根据最新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孕期每天推荐摄入230微克(μg),哺乳期每天需要240μg,而每天摄入600μg以内都是安全的。而普通成人推荐量仅为120μg。言外之意,准妈妈需要的碘是普通人群的2倍,来完成胎儿及婴儿对碘的需要。
孕期该如何补碘?
饮食补碘:准妈妈可以适量摄入含碘食物包括,海带、海鱼、紫菜、贝类等海产品中含碘量较高。
服用碘剂补碘:每天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或服用专门为孕产妇专门设计的营养补充剂。有的准妈妈会担心补碘过量导致甲亢,其实只要根据推荐量服用碘剂,是不会出现碘过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