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幼儿过年警惕胃肠型感冒

幼儿过年警惕胃肠型感冒

春节期间,孩子最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喘息等,消化道疾病主要包括腹痛、腹泻、呕吐、排便异常。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崔其亮教授特别提醒,春节期间要特别注意预防小儿胃肠型感冒。一定要注意让孩子规律饮食,不要太油腻;多喝水,最好不要食用冷藏的饮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容易消化的食物。此外,幼儿如果患胃肠型感冒,切忌盲目使用抗菌药。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白恬(署名除外)

预防呼吸道疾病 防寒保暖,远离活禽

崔其亮说,今年春节,广州相对比较温暖,但仍然要注意预防孩子因为感冒等原因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带孩子回北方地区过年的家长,更要多加小心。因为寒冷天气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受到低温的影响最易发作。

崔其亮介绍,小儿呼吸道疾病包括上、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其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约占儿科门诊的60%以上。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尚不完全成熟,在住院患儿中,肺炎为最多见。

“人在低温环境中,呼吸道黏膜上皮的纤毛活动会减慢,气管排出细菌的功能会减弱。”崔其亮分析,尤其是北方,由于气温低、空气干燥,人的呼吸道黏膜会变得干燥,容易发生细小的破裂,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容易损伤,使得细菌和病毒容易在呼吸道生长。再加上冷空气的刺激,会使得气道反应性增高,又容易诱发喘息发作。

崔其亮提醒,春节期间,预防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意防寒保暖,以避免因感冒而诱发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以防止交叉感染;二是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三是过敏体质的孩子,要注意远离过敏原,防止运动过度,以免诱发哮喘;四是避免接触活鸡活鸭等禽类,预防禽流感。

注意预防小儿胃肠型感冒

崔其亮介绍,春节期间,还有一种小儿易发疾病容易被忽视,那就是小儿胃肠型感冒。“很多人只知道呼吸道病毒引起的感冒,却不知道肠道病毒也会引起感冒”。

发病诱因主要来自外部刺激

“孩子的肠胃特别娇嫩,但因为过年,孩子免不了走家串户,饮食不规律,肠道负担过重,导致肠道屏障功能改变,再加上气温的变化,很容易引起小儿胃肠型感冒。”崔其亮介绍,胃肠性感冒主要是由一种叫“轲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机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胃肠性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尤其是以天气冷暖变化时发生较多,如果再加上饮食不规律等原因,肠道病毒就容易乘虚而入”。

别把胃肠型感冒误当急性胃肠炎治疗

“这时候,如果单纯用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不但不会缓解病情,反而还可能会延误病情。” 崔其亮指出,许多人在胃肠性感冒发病的起初,往往把它当作急性胃肠炎来治疗。但其实,胃肠性感冒和胃肠炎不一样,急性胃肠炎病人以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

此外,胃肠型感冒的上呼吸道症状通常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胃肠症状,以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为主。因此,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

胃肠型感冒切忌盲目使用抗生素

如何预防小儿胃肠型感冒?崔其亮说,孩子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差,如果饮食饥饱无度,进食过多的油腻食物,一旦遭遇风寒,就特别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因此,春节期间,一定要注意让孩子规律饮食,不要太油腻;多喝水,最好不要食用冷藏的饮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但不必禁食。

崔其亮建议,如果患上小儿胃肠型感冒,可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丸),同时要注意让孩子多休息,并要减轻孩子的肠胃负担。如果孩子的肠胃一直得不到休息,不利于病情的缓解。时间一久,就可以会变成慢性胃肠炎。“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丸)之后,病情仍得不到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崔其亮特别强调,小儿胃肠型感冒切忌盲目使用抗生素。“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还会导致肠道正常菌群紊乱,会加重病情、延长病程。”

什么是胃肠感冒

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是感冒的一种,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胃肠型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病因

胃肠型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天气冷暖变化时发生较多。这是由于冷空气对肠胃刺激,再加上生活习惯不正常,不良饮食等。胃肠型感冒和胃肠炎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患者以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而许多人在胃肠型感冒发病的起初,常把它误当作急性胃肠炎来治疗。

临床表现

“胃肠感冒”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菌的感染及饮食的过敏反应。细菌及病毒在喉部侵入发炎后,即会顺着唾液被吞入胃肠中引起胃肠的不适。其表现症状如下:

1.呕吐

胃部因病媒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导致胃体肌肉受刺激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

2.腹泻

主要为胃肠受到刺激而分泌物大量增加,影响吸收功能,造成肠腔内的水分过多,外加肠蠕动也增加,所以排出的大便都是稀便。

3.腹痛

因肠蠕动较正常时加倍增快而感觉到疼痛,或是肠壁上的黏膜因发炎而红肿痛。

恶心呕吐当心胃肠型感冒

外部刺激是诱因

感冒是很常见的,想要感冒快点好,就要弄清楚诱发感冒的原因是什么。胃肠型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由于冷空气对肠胃刺激,再加上生活不规律、不良饮食等。如有些人喜欢吃火锅时喝点冷饮,这些油腻辛辣、忽冷忽热的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致使胃肠发生痉挛。

胃肠型感冒和肠胃炎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病人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而许多人在胃肠型感冒发病的初期,往往把它误当做急性胃肠炎来治疗。如果服用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几天症状都不见好转,应该想到消化道症状是胃肠型感冒的表现,并应换药。

因人而异对症治疗

胃肠型感冒患者除要保证充分的休息,以恢复体力,增强身体抗病能力外,主要是对症治疗。

1.发病48小时内,可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抗病毒药,阿昔洛维、阿糖腺苷。

2.如发热可选用退热药,复方氨基比林、消炎痛、百服宁、泰诺、安乃近、芬必得等。

3.呕吐可用助消化药,江中健胃消食片,吗丁啉等。改善食欲。可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粥、面条等。

4.注意补充水分。

5.腹泻、呕吐严重的病人可暂时禁食,并静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这样可以让胃肠充分休息,减轻肠胃负担,提早恢复消化功能。否则,增加进食量,只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用抗生素会加重胃肠道症状

胃肠型感冒病人服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使用不当反而会加重胃肠道的症状。如需要止泻,可用吸附收敛止泻药,以吸附肠内毒素及病毒,有保护肠黏膜的作用。

胃肠型感冒患者的体温一般会在3~5天慢慢下降,总的病程大约经过7~10天,便会逐渐恢复。如果高热不退、咳嗽、胸痛等症状持续加重,则需警惕肺炎等合并症,须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免耽误病情。特别是老人、孩子以及体质较弱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

预防的措施就是不要食用冷藏的饮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做到居住的房间空气流通;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家里有人患了感冒,最好不要和孩子亲密接触,如果不能隔离应戴口罩,以免传染给孩子。更多关于感冒的保健内容,推荐阅读:夏天空调型感冒要记得多发汗

胃肠型感冒切忌随意服用消炎药

胃肠型感冒,即胃肠道不舒服,是感冒的一种。而常把胃肠型感冒错误的当做急性胃肠炎甚至自行吃药的人不在少数。当胃肠出现不适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分清胃肠型感冒和急性胃肠炎,勿乱吃消炎药。

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病毒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引起。它的主要症状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体内脱水、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由于胃肠型感冒的病症表现与胃肠炎相似,很多人会把胃肠型感冒误当做急性胃肠炎来治疗,并吃一些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如消炎药、胃药、止泻药,不但不会缓解病情,还会延误病情。所以,发现疑似胃肠型感冒症状,应去医院做进步一检查,根据医生的指导用药。

如何应对胃肠型感冒?专家介绍,对胃肠性感冒的治疗主要以休息为主,一方面患者要多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增强机体同疾病作斗争的力量,另一方面,还要让胃肠充分休息。减轻肠胃负担是为了提早恢复消化功能,然后才能增加进食量。反之只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久而久之变成慢性胃肠炎。

在胃肠型感冒防治方面,中医药有较好疗效。中医认为胃肠型感冒常常夹有湿邪和食滞。其病症特点:一是发热,体温常呈稽留不退,或高或不高,所谓发热不扬,是感冒夹湿邪的重要特征;二是呕吐物、大便酸臭,或有不消化食物,舌苔厚腻,是感冒夹有食滞的重要特征。治疗胃肠型感冒的方子可选用藿香正气散或保和丸加减,中药如藿香、银花、连翘、竹叶、厚朴、麦芽、山楂等,病症较轻的话也可选用相应的成药治疗。

胃肠型感冒有啥症状?

消化道症状是胃肠型感冒最为突出的表现,具体表现如下:

1.恶心、呕吐:恶心是由胃受到刺激引起的,严重的刺激会使胃部肌肉强烈收缩而出现呕吐;

2.腹痛:是患者就诊的常见原因,胃炎会导致上腹疼痛,小肠炎症所导致的痉挛会使患者出现肚脐周围的绞痛,频繁的便意、肛门的坠胀感和左下腹的绞痛往往提示大肠炎症为主;

3.腹泻:就是俗称的“拉肚子”,主要为肠道受到刺激而分泌出大量粘液,同时肠道水肿影响食物及水分的吸收,导致肠腔内的水过多,再加上肠蠕动增强,最终排出的大便变为稀烂便或者水样便,排便前患者一般会有腹胀,也是因为肠内的水分过多所致;

4.脱水的表现:由于食欲减退、呕吐和腹泻,导致水分大量丢失,导致脱水,这是病情严重的表现,需要警惕与重视。患者出现口干、皮肤干燥、头晕、乏力,尿色加深变黄,尿量减少,这样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不要拖延。

胃肠感冒的预防

季节交替是胃肠感冒的高发季节,尤其在春夏交替、夏秋交替之时,要特别警惕胃肠型感冒的发生。生活中应多喝水,最好不要用冷藏的饮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作到居住的房间空气流通,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医学专家忠告胃肠性感冒患者感冒就怕入脏腑”,如果病毒影响到肝肾等脏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如果病毒侵入心脏、大脑,则会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等其他疾病。因此,当症状加重时,要及时就医,以免贻误治疗,引起其他并发症。

特别要预防宝宝的胃肠感冒:

1、胃肠型感冒居家护理很重要,妈咪应注意保持居室内的新鲜空气,遇有气候变化及时为宝贝增减衣服。

2、如果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出汗多,每次出汗后应及时将湿衣服换下,以免再次着凉,加重病情。

3、发热期间多给宝宝饮开水,食易消化食物,口味清淡为宜,忌食辛辣、冷饮、油腻、油炸食品。

4、患病期间宝贝食欲减退,这是正常反应,妈咪不要着急,更不可勉为其难强迫进食,应该让孩子的胃肠道有一个休息时间,会有利于身体尽快康复。

5、如果宝贝舌苔发黄,嘴里有酸臭味,提示体内存有食火。妈咪一定要控制油腻食物,并可给宝贝服用化食丸、山楂丸,以清热导滞。

孩子发烧后要额外保暖吗

冬季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连日来,感冒发烧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可把爸爸妈妈急坏了。专家提醒广大家长朋友,要做好孩子的保暖工作。

近20天来气温忽高忽低,患胃肠型感冒的婴幼儿成倍增加,以拉肚子、呕吐和发烧为主要症状。据了解,引起胃肠型感冒的病毒为轮状病毒,其活跃温度为10℃以下,近期气温骤降,轮状病毒活跃,婴幼儿抵抗力低极易患病。陈风香建议,婴幼儿要多喝水,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油腻和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家长应注意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遇有降温及时为孩子添衣服,做好保暖。此外,患支气管炎的婴幼儿也较多,严重者已转为肺炎。陈风香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保暖,少受凉,避免感冒。

年后当心孩子胃肠感冒

胃肠型感冒发病诱因主要来自外部刺激。“孩子的肠胃特别娇嫩,因为过年,孩子免不了走家串户,饮食不规律,肠道负担过重,导致肠道屏障功能改变,再加上气温的变化,很容易引起小儿胃肠型感冒。”崔其亮介绍,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一种叫“轲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机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胃肠型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尤其是以天气冷暖变化时发生较多,如果再加上饮食不规律等原因,肠道病毒就容易乘虚而入”。崔其亮说。

别把胃肠型感冒误当急性胃肠炎治疗。“胃肠型感冒,如果单纯用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不但不会缓解病情,反而还可能会延误病情。” 崔其亮指出,许多人在胃肠型感冒发病的起初,往往把它当作急性胃肠炎来治疗。但其实,胃肠型感冒和胃肠炎不一样,急性胃肠炎病人以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

此外,胃肠型感冒的上呼吸道症状通常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胃肠症状,以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为主。因此,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

胃肠型感冒切忌盲目使用抗生素。如何预防小儿胃肠型感冒?崔其亮建议,孩子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差,如果饮食饥饱无度,进食过多油腻食物,一旦遭遇风寒,就特别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因此,过年之后和寒假期间,一定要注意让孩子规律饮食,不要太油腻;多喝水,最好不要食用冷藏饮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但不必禁食。

儿童胃肠型感冒有哪些注意事项

胃肠型感冒与急性胃肠炎易混淆

胃肠型感冒患者上呼吸道症状相对比较轻,以胃口差、上腹不适、反酸、烧心、恶心、呕吐为主,同时常常伴有腹痛、腹泻,大便以水样为主,胃肠感冒的病症表现与胃肠炎相似。

其实,胃肠性感冒和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病人以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

儿童胃肠型感冒治疗误区

现在许多家长在孩子胃肠型感冒发病的起初,往往认为是孩子吃坏了肚子,到医院常要求做胃镜、B超检查,开小儿胃药、止吐药,却没想到孩子患的是感冒。很多家长把胃肠型感冒误当作急性胃肠炎来治疗,给孩子吃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如:消炎药、胃药、止泻药,不但不会缓解病情,还会延误病情,加重了孩子胃肠负担,后期还会引起孩子发烧。

儿童胃肠型感冒注意事项

防治方面:孩子出现不适时,家长要注意仔细观察,其实在表现胃肠不适的同时,有一定的感冒症状,如:咽腔肿大、扁桃体肿大等;生活方面,不要让孩子食用生冷食物,做好孩子的保暖措施,多给孩子补充水分,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容易消化的食物,还要注意房间空气流通,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胃肠感冒食疗小妙方

生姜汁

呕吐严重者,可取生姜适量榨汁,加入少量温热水随服,止吐效果好。

薏米桔皮粥:取新鲜桔皮30克,薏米100克,先将桔皮洗净切成细丝,然后加水煮沸后将桔皮丝捞出,加入大米煮粥食用,可起到止吐、消食的作用。

三汁饮

取荸荠、白萝卜、鲜藕适量,洗净后榨汁随时服用,可清热去心火,效果较好。

三根姜糖果饮

香菜根10克、葱根10克、鲜芦根50克、生姜2片、红糖100克,加水200毫升煮沸10分钟,少量频频服用,也可缓解呕吐症状。

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忌食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面食,忌酒,饭后忌剧烈运动。

季节交替是胃肠感冒的高发季节,尤其在春夏交替、夏秋交替之时,要特别警惕胃肠型感冒的发生。

夏秋之交要预防胃肠感冒

夏秋之交,炎热潮湿的环境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所以中医指出,夏秋之交要预防胃肠感冒。

发烧、头痛、咳嗽、流涕、周身不适是人们熟知的感冒症状,而食欲差、泛酸、烧心,以至恶心、呕吐,有时还伴有轻微腹痛、水样腹泻等,这些症状却很难让人联想到感冒。“然而它们却可能是‘胃肠型感冒’的主要症状。”胃肠型感冒主要由腺病毒、杯状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感染引起,多发生于消化道功能较弱的群体。感冒病毒乘虚而入钻进消化道,引起消化道黏膜反应,就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系列消化道症状。

胃肠感冒注意四点

季节交替是胃肠型感冒的高发时段,尤其在春夏、夏秋交替之时,要特别警惕胃肠型感冒。

对于胃肠型感冒病人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发病后应去医院做血象和粪便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肝功能等相关化验,以排除由其他病菌引起的病变,如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第二,注意饮食调理,应少量多餐地吃些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如米汤、粥、面条,记住要少食多餐;避免进食油腻和带有刺激性的食物。第三,注意补充水分,腹泻使体内丢失较多水分和“电解质”,因此患者要少量多次饮水,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液体和营养物质。第四,应根据病情酌情使用药物:尽量减少口服各种消炎、止痛、退烧药,如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以上,可到医院用药退烧。

知道了夏秋之交要预防胃肠感冒,季节交替是胃肠型感冒的高发时段,尤其在春夏、夏秋交替之时,要特别警惕胃肠型感冒。

胃肠感冒吃什么好

专家指出,胃肠感冒病人饮食宜清淡,感冒初期宜大量饮水,以适应机体代谢增强的需要,后期应大量进食水果,对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有益。日常饮食以面食为主,可摄入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

但不宜食入过量的油腻食品和脂肪,因感冒病人的脾胃功能低下,对脂肪不易消化、吸收,大量的油脂分布于食管、咽喉部位,也不利于分泌物的排除。

胃肠感冒后期,则宜多用开胃健脾之品,以及调补正气的食物,如大枣、扁豆、银耳、芝麻、龙眼肉、海参、黑木耳、黄豆制品等.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胃肠感冒吃什么好应该有所了解了。胃肠感冒重在预防,季节交替是胃肠感冒的高发季节,尤其在春夏交替、夏秋交替之时,要特别警惕胃肠型感冒的发生。

幼儿胃肠型感冒改善方法

幼儿胃肠型感冒改善方法:

居家治疗对策

1.对于患胃肠型感冒的宝贝,除了应服用治疗感冒的药物外,还应同时服用一些消食导滞的解表的中药,如藿香正气丸、加味保和丸、珠珀猴枣散等。

2.如果宝宝腹胀腹痛、呕吐严重,可先服用四磨汤口服液止吐消食,大约半小时后再服用其他药物,这样效果会更好。

3.由于感冒引起胃肠道消化酶分泌紊乱,消化功能减退,胃肠痉挛,所以宝宝会发生腹痛、呕吐,可给宝宝服用活菌制剂,有益于宝宝的胃肠道建立正常菌群。

居家护理对策

1.胃肠型感冒居家护理很重要,妈咪应注意保持居室内的新鲜空气,遇有气候变化及时为宝贝增减衣服。

2.如果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出汗多,每次出汗后应及时将湿衣服换下,以免再次着凉,加重病情。

3.发热期间多给宝宝饮开水,食易消化食物,口味清淡为宜,忌食辛辣、冷饮、油腻、油炸食品。

4.患病期间宝贝食欲减退,这是正常反应,妈咪不要着急,更不可勉为其难强迫进食,应该让孩子的胃肠道有一个休息时间,会有利于身体尽快康复。

5.如果宝贝舌苔发黄,嘴里有酸臭味,提示体内存有食火。妈咪一定要控制油腻食物,并可给宝贝服用化食丸、山楂丸,以清热导滞。

6.一旦宝贝呕吐,妈咪不要慌乱,要让宝贝取侧卧位,对于较大的宝贝可采取俯卧位,这样有利于呕吐物流出,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7.发烧38.5℃以上或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一定要及时服用退热药,或采取物理降温的措施,以防高热惊风。

8.家庭成员或托幼机构发生感冒,最好不要和孩子亲密接触。如果不能隔离应佩戴口罩,以免传染给孩子。在疾病没有彻底恢复之前,不要急于送幼儿园,以保护其他儿童。

在对幼儿胃肠型感冒改善方法认识后,幼儿有这样疾病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如果幼儿感冒一直不好,家长也是要及时的带宝宝到医院接受检查,这样对幼儿具体情况有一些了解,治疗的时候能够选择正确方法。

恶心呕吐可能是胃肠型感冒

外部刺激是诱因

胃肠型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由于冷空气对肠胃刺激,再加上生活不规律、不良饮食等。如有些人喜欢吃火锅时喝点冷饮,这些油腻辛辣、忽冷忽热的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致使胃肠发生痉挛。

胃肠型感冒和胃肠炎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病人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而许多人在胃肠型感冒发病的初期,往往把它误当做急性胃肠炎来治疗。如果服用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几天症状都不见好转,应该想到消化道症状是胃肠型感冒的表现,并应换药。

因人而异对症治疗

胃肠型感冒患者除要保证充分的休息,以恢复体力,增强身体抗病能力外,主要是对症治疗。

1. 发病 48 小时内,可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抗病毒药,阿昔洛维、阿糖腺苷。

2. 如发热可选用退热药,复方氨基比林、消炎痛、百服宁、泰诺、安乃近、芬必得等。

3. 呕吐可用助消化药,江中健胃消食片,吗丁啉等。改善食欲。可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粥、面条等。

4. 注意补充水分。

5. 腹泻、呕吐严重的病人可暂时禁食,并静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这样可以让胃肠充分休息,减轻肠胃负担,提早恢复消化功能。否则,增加进食量,只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用抗生素会加重胃肠道症状

胃肠型感冒病人服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使用不当反而会加重胃肠道的症状。如需要止泻,可用吸附收敛止泻药,以吸附肠内毒素及病毒,有保护肠黏膜的作用。

胃肠型感冒患者的体温一般会在 3~5 天慢慢下降,总的病程大约经过 7~10 天,便会逐渐恢复。如果高热不退、咳嗽、胸痛等症状持续加重,则需警惕肺炎等合并症,须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免耽误病情。特别是老人、孩子以及体质较弱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

预防的措施就是不要食用冷藏的饮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做到居住的房间空气流通;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家里有人患了感冒,最好不要和孩子亲密接触,如果不能隔离应戴口罩,以免传染给孩子。

胃肠型感冒容易迷惑人

夏季天气变化多端,近来出现腹泻同时兼有发烧等感冒症状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增多,病因源于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是感冒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是由腺病毒、杯状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型感冒跟普通感冒有较大区别,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消化系统的症状突出,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

为什么胃肠型感冒表现的症状与普通感冒大相径庭呢?因为不同的病毒侵犯的目标器官不同。如冠状病毒主要侵犯肺,引起胃肠型感冒的病毒主要侵犯人的消化系统,所以才会引起这些类似胃肠炎的症状。

由于胃肠型感冒的上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故容易与胃肠炎相混淆。许多人在胃肠型感冒发病初期,往往把它误当做急性胃肠炎来治疗。胃肠炎是消化道受到刺激,产生胃与肠失常的症状。胃肠炎的发病原因多由暴饮暴食、过食生冷、饮食不洁或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的。

胃肠型感冒和胃肠炎的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病人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因此不要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就认为是肠道感染,随便服用抗生素。临床上通过验血常规和大便都可以进行鉴别诊断。如果连续几天服用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症状都不见好转,应该注意消化道症状是否是胃肠型感冒,并尽早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胃肠型感冒以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但它的传播途径也和普通感冒一样是经呼吸道传播。所以,要预防胃肠型感冒,就应勤洗手,保持空气流通,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更重要的是增强自身免疫力。

胃肠感冒症状有哪些

胃肠型感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腹胀、腹痛、呕吐等,而咳嗽、发烧等感冒症状相对较少。大多数患者发病急,先出现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感冒症状,所以很多患者往往在初期就先自我诊断为肠胃炎。 由于小儿的胃肠功能还未发育成熟,因此宝宝会经常患胃肠型感冒。小儿胃肠型感冒的症状表现: 由于宝宝的肠胃功能差或平时饮食饥饱无度,过多食入油腻食物后一旦感受风寒,就特别容易存食化火,引起胃肠道反应。除了感冒的常见症状以外,宝宝还会出现腹部胀气、不思饮食等不适,有的宝宝宝嘴里还可闻到一种酸臭气味,严重时呕吐酸腐的不消化食物。同时,宝宝排出的大便也有酸臭味,并伴腹痛、腹泻、大便干燥、多日不排便以及尿少色黄、舌苔又黄又厚等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是胃肠型的感冒小儿中,秋季更常见的是胃肠型的感冒,也就是秋季腹泻,它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它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同时伴有轻度咳嗽、流涕、发热,对于这样的患者主要还是及时地补充水分和丢失的电解质,同时应用抗病毒药。假如碰到这样的患者,一定要注重加强隔离措施,尤其是他吃剩下的食物,要煮沸后才能食用,因为轮状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染,也可以通过肠道传染。要避免呼吸道感染,平时更要注重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才能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其中婴幼儿患“胃肠感冒”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菌的感染及饮食的过敏反应。细菌及病毒在喉部着床发炎后,即会顺着唾液被吞入胃肠中引起胃肠的不适。

胃肠型感冒症状如下:

1、呕吐:胃部因病媒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导致胃体肌肉刺激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

2、腹泻:主要为肠子受到刺激而分泌物大量增加,影响吸收的功能,造成肠腔内的水分过多,外加肠蠕动也增加,所以排出的大便都是稀便。

3、腹痛:因肠蠕动较正常时加倍增快而感觉到疼痛,或是肠壁上的黏膜因发炎而红肿痛,红肿虽然不到,但是可以感觉到疼痛。 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涨、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时如果以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不但不会缓解病情,还会延误病情。

温馨提醒:季节交替是胃肠感冒的高发季节,尤其在春夏交替、夏秋交替之时,在时冷时热的天气中注意保暖,要特别警惕胃肠型感冒的发生。

相关推荐

小儿怎么预防胃肠型感冒

易和急性肠胃炎混淆 胃肠型感冒并非某种特殊感冒类型,它仅仅是指部分患者在感冒的同时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由于呕吐、腹泻不止,临床很容易将这类感冒误诊为急性肠胃炎,但仔细区分,还是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特点。” 专家介绍,一般而言,急性肠胃炎患者追溯发病史时会发现近期有不洁饮食史,而且呕吐非常剧烈,大多不会有发热现象;而以林女士的女儿为例,据其描述,小雨在最近一周内饮食均十分正常,没有吃过路边摊和冷饮,所以判断其无缘无故出现呕吐、拉肚子很大可能为胃肠型感冒作祟。 专家解释说:“夏天室外炎热高温

胃肠型感冒就是急性肠胃炎吗

胃肠型感冒就是急性肠胃炎吗 1、吃了东西后,肚子疼痛、大便次数过多、大便性状较平时稀、甚至上吐下泻、发烧、全身无力等症状,你可能患上了急性肠胃炎。 2、儿童,老人,本来就患有肿瘤、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气管炎等人群,因为抵抗力低下,更容易患上这个疾病。 胃肠型感冒就是急性肠胃炎吗 专家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过胃肠型感冒和胃肠炎很容易被混淆。主要区别如下: 1、急性胃肠炎病人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一般没有发热症状。 2、胃肠型感冒多见胃胀、腹痛、呕吐、腹泻

三伏天注意预防小儿患肠胃型感冒

【案例解析】 圆圆,3岁,近三天发热38℃左右,头晕、头痛,疲乏无力、食欲不好,有时恶心,并伴呕吐,每日1-2次,腹痛,大便稀溏,每日二次。妈妈带孩子就诊,医生先给孩子查大便常规,结果正常,不是肠炎引起的发热。再看看圆圆的咽部充血,诊脉滑数,舌红上面有一层又白又腻的舌苔。中医辨证属于暑热感冒,也就是“胃肠型感冒”。 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常能见到胃肠型感冒,本病既有发热、头痛、咽痛的感冒症状,又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胃肠道症状。以病毒感染居多。暑热邪气外束肌表,所以发热、头痛、身痛。暑热挟湿,侵犯胃肠,导致

胃肠型感冒切忌乱吃药

(一)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药物 胃肠型感冒的病人服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使用不当反而会加重胃肠道的症状。 所以,发现疑似胃肠型感冒症状,应去医院做进步一检查。不要一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就认为是胃肠道感染,随便使用抗生素。 胃肠型感冒最常用的成药是藿香正气口服液(丸),效果比较确切。 尽量减少口服各种消炎、止痛、退烧药物 ,减少对胃肠道刺激 ,如体温超过 38.5度以上 ,可到医院注射柴胡、安痛定或物理降温 。

藿香正气水适用哪些病症

藿香正气水在临床上适用于以下病症: 1、感冒 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滯所致的恶寒发热,头身困重疼痛,胸脘满闷,恶心纳呆,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浮缓以及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2、呕吐 因湿阻中焦所致的呕吐,脘腹胀痛,伴发热恶寒,周身酸困,头身疼痛以及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3、泄泻 因湿阻气机、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暴作,便下清稀,肠鸣腹痛,脘闷纳呆,伴见恶寒发热,周身酸楚以及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4、中暑 因外感暑湿、气机受阻所致的突然恶寒发热,头晕昏沉,胸脘满闷,恶心欲呕,甚则昏仆,舌苔白厚膩以及胃肠

肠胃感冒有哪些症状

胃肠型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由于冷空气对肠胃刺激,再加上生活不规律、不良饮食等。如有些人喜欢吃火锅时喝点冷饮,这些油腻辛辣、忽冷忽热的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致使胃肠发生痉挛。 胃肠型感冒和胃肠炎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病人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而许多人在胃肠型感冒发病的初期,往往把它误当做急性胃肠炎来治疗。如果服用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几天症状都不见好转,应该想到消化道症状是胃肠型感冒的表现,并应换药。 因人而异对症治疗 胃肠型

如何区分胃肠型感冒or急性肠胃炎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郑州市民李女士3岁的女儿连续几天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精神不振、发热、食欲差等状况,让李女士很是揪心。由于呕吐、腹泻不止,开始将宝宝误诊为急性肠胃炎,治疗了几天不见效果,最后经过专家确诊,才知道女儿患了胃肠型感冒。 分析:天气变化导致的感冒 “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郑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马应杰介绍说,由于其表现为发烧、呕吐、腹泻等,常常会被误诊为消化方面的疾病。 马应杰表示,天气过冷过热都有可能多发胃肠型感冒,儿童较为常见,是其机体适应环境能力较弱,再加上不良饮食等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儿童发烧39.5还肚子疼怎么办

有些儿童发烧后出现肚子疼这是胃肠型感冒的症状,胃肠型感冒是感冒的一种,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胃肠型感冒医学上又称为呕吐性上感,它主要的症状是发热、腹痛、腹胀、呕吐、身体乏力等。宝宝发烧39.5并且肚子疼的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医嘱对症治疗,注意休息。另外还有可能像外科的腹痛、阑尾炎也会出现发烧、肚子疼等这种是需要及时就医的,还有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有肠系淋巴结肿大也会出现肚子疼的情况,这种情况也是到医院治疗的。

季节交替是胃肠感冒的高发期

胃肠型感冒和胃肠炎是不一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多由饮食不洁或食用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 夏秋交接,天气变化多端,昼夜温差大,正是胃肠感冒的高发时期。 胃肠型感冒跟普通感冒有较大区别,即咽痛、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消化系统的症状突出,如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 所以很多人在发病初期,均误当成是急性胃肠炎自行服用抗生素来来治疗。 一般通过验血常规和大便都可以对胃肠型感冒和胃肠炎进行鉴别诊断。而且两者还有一个主要区别

胃肠型感冒几天能好

1.如果是轻度的症状不是很严重,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两三天就好了,期间在饮食上注意不要吃一些辛辣生冷的食物。胃肠型感冒病情一般在1-2周,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胃肠型感冒应该结合临床积极药物调理、支持对症治疗为妥。腹泻症状严重时可以适当考虑静脉补液调理,预防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多休息,多喝水,清淡饮食,减轻胃肠负担。 2.胃肠型感冒使用藿香正气片和藿香正气水效果较好。对于患胃肠型感冒的小儿,除了应服用治疗感冒的药物外,还应同时服用一些消食导滞的解表的中药,如藿香正气丸、加味保和丸、珠珀猴枣散等。如果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