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旧糖尿病分型的比较

新旧糖尿病分型的比较

 (1)从以流行病因、治疗、病学等混合分型体系转向以疾病可能的病因为基础的分型体系。取消和胰岛素依赖型(IDDM)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的名称。

   (2)认为NIDDMIGT,和IDDM是任何类型糖尿病在其自然病程中达到的阶段或可能会经过的阶段,此三个名称于分型中不再使用。将糖尿病发展阶段分为正常血糖(即机体葡萄糖调节正常阶段)和高血糖阶段。后者又分为两个时期:①糖稳定损害(impaired glucose ho-meostasis,IGH):此时可见空腹血糖损害(impaired fast - Inggucose,IFG)及/或糖耐量损害(impaired glucoseto lerance,IGT);②糖尿病:糖尿病进展中可经过不需胰岛素、为代谢控制而需要胰岛素、及为生存而需要胰岛素三个过程。

   (3)分型中至今尚不能取消WHO确认的营养不良有关的糖尿病( MRDM)o将可能与食用木薯有关的纤维钙化性胰腺病置于其中新分类的胰外分泌病中。

   (4)被1985年分型中2型糖尿病中的非肥胖及肥胖亚型取消了。因此,1999年分型将糖尿病者分为四大类,也就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又分为两个亚型,其他类型糖尿病内有八个类型。

   (5)在取消了罗马数字I、Ⅱ分型中,因为“Ⅱ”易与“1 1”混淆而改用阿拉伯数字表示l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6)保留妊娠糖尿病的分型。是指在妊娠期发现的糖尿病,包括可能有糖代谢异常或妊娠前正常,但是还没有发现,不包括已诊断糖尿病后妊娠者,即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糖尿病肾病怎么复查比较好

1、核素肾动态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和B超测量肾体积增大,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在 尿毒症 时GFR明显下降,但肾脏体积往往无明显缩小。

2、眼底检查,必要时作荧光眼底造影,可见微动脉瘤等糖尿病眼底病变。

3、尿糖定性是筛选糖尿病的一种简易方法,但在 糖尿病肾病 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故测定血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4、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200μg/min,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当UAE持续大于200μg/min或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h),即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尿沉渣一般改变不明显,较多白细胞时提示 尿路感染 ;有大量红细胞,提示可能有其他原因所致的 血尿 。

5、糖尿病肾病晚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和血尿素氮、肌酐增高。

早期白癫风到底好治吗

临床表现

性别无明显差异,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好发。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常为乳白色,也可为浅粉色,表面光滑无皮疹。白斑境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皮肤增加,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

本病多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在发病前或同时有患处局部瘙痒感。白癜风常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功能不全、硬皮病、异位性皮炎、斑秃等。具体分型如下:

1.局限型

(1)局灶型 一处或多处白斑局限在一个区域,但不呈节段分布;

(2)单侧型(节段型) 一处或多处白斑呈节段分布,在中线处突然消失;

(3)黏膜型 仅累及黏膜。

2.散在型

(1)寻常型 广泛且散在分布的白斑;

(2)面部肢端型 分布于面部和四肢;

(3)混合型 节段型、面部肢端型和/或寻常型混合分布。

3.泛发型

全部或几乎全部色素脱失。

90%以上的白癜风是散在型,剩余的白癜风中局限型比泛发型更多。

据病损处色素脱失情况又可将该病分为完全型与不完全型两种。

白癜风的临床表现

性别无明显差异,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好发。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常为乳白色,也可为浅粉色,表面光滑无皮疹。白斑境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皮肤增加,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病变好发于受阳光照射及磨擦损伤部位,病损多对称分布。白斑还常按神经节段分布而呈带状排列。除皮肤损害外,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也常受累。本病多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在发病前或同时有患处局部瘙痒感。白癜风常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功能不全、硬皮病、异位性皮炎、斑秃等。具体分型如下:

1.局限型(1)局灶型 一处或多处白斑局限在一个区域,但不呈节段分布;(2)单侧型(节段型) 一处或多处白斑呈节段分布,在中线处突然消失;(3)黏膜型 仅累及黏膜。

2.散在型(1)寻常型 广泛且散在分布的白斑;

(2)面部肢端型 分布于面部和四肢;

(3)混合型 节段型、面部肢端型和/或寻常型混合分布。3.泛发型全部或几乎全部色素脱失。90%以上的白癜风是散在型,剩余的白癜风中局限型比泛发型更多。据病损处色素脱失情况又可将该病分为完全型与不完全型两种。前者对二羟苯丙胺酸(DOPA)反应阴性,黑素细胞消失,治疗反应差。后者对DOPA反应阳性,黑素细胞未消失仅为数目减少,治愈几率大。

儿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法

口服药首选二甲双胍: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药物非常有限,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 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临床使用多年,是对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的降糖药,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全世界医疗领域和患者的公认,是治疗 2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首选的口服降糖药物,尤其在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显着。

二甲双胍在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中是按剂量计算使用的,这和通常儿童用药按体重计算用量有所不同。儿童青少年2型患者使用的合适剂量是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逐渐增加剂量。开始的剂量是每次250毫克,每日2次服用,持续一周,观察病情,若没有好转,可加大剂量,至500-850毫克/次;对于体重50kg以上的儿童患者,刚开始的剂量也可使用成人推荐剂量500毫克/次,每日2次。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若伴有高血糖(血糖值>13.9mmol/l)或有酮症,应考虑胰岛素治疗,待血糖稳定后,再换用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1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首选药物,特别是在急性糖代谢失调,长期高血糖产生高糖毒性,导致周围组织胰岛素抵抗或患儿糖尿病分型有困难时,宜选用胰岛素,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磺脲类药物:这类药物并非治疗儿童糖尿病的首选。磺脲类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会产生低血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低血糖对大脑发育有显着的影响,目前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控制在6.5%-7.0%,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这个标准可适当放宽,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对糖尿病能起到一定预防作用,而且服用后此类药物不会对儿童肠胃道造成明显不良反应。但这类药物使用较少,但研究显示此类药物安全性较好,可以放心使用。

糖尿病肾病怎么复查比较好

糖尿病肾病怎么复查:

1、核素肾动态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和B超测量肾体积增大,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在 尿毒症 时GFR明显下降,但肾脏体积往往无明显缩小。

2、眼底检查,必要时作荧光眼底造影,可见微动脉瘤等糖尿病眼底病变。

3、尿糖定性是筛选糖尿病的一种简易方法,但在 糖尿病肾病 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故测定血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4、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200μg/min,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当UAE持续大于200μg/min或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h),即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尿沉渣一般改变不明显,较多白细胞时提示 尿路感染 ;有大量红细胞,提示可能有其他原因所致的 血尿 。

5、糖尿病肾病晚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和血尿素氮、肌酐增高。

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

白癜风疾病性别无明显差异,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好发。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常为乳白色,也可为浅粉色,表面光滑无皮疹。白斑境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皮肤增加,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病变好发于受阳光照射及磨擦损伤部位,病损多对称分布。白斑还常按神经节段分布而呈带状排列。除皮肤损害外,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也常受累。

本病多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在发病前或同时有患处局部瘙痒感。白癜风常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功能不全、硬皮病、异位性皮炎、斑秃等。具体分型如下:

1.局限型

(1)局灶型 一处或多处白斑局限在一个区域,但不呈节段分布;

(2)单侧型(节段型) 一处或多处白斑呈节段分布,在中线处突然消失;

(3)黏膜型 仅累及黏膜。

2.散在型

(1)寻常型 广泛且散在分布的白斑;

(2)面部肢端型 分布于面部和四肢;

(3)混合型 节段型、面部肢端型和/或寻常型混合分布。

3.泛发型

全部或几乎全部色素脱失。

90%以上的白癜风是散在型,剩余的白癜风中局限型比泛发型更多。

据病损处色素脱失情况又可将该病分为完全型与不完全型两种。前者对二羟苯丙胺酸(DOPA)反应阴性,黑素细胞消失,治疗反应差。后者对DOPA反应阳性,黑素细胞未消失仅为数目减少,治愈几率大。

怎么治疗糖尿病比较好

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手段,胰岛素制剂治疗糖尿病是目前控制与干预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一些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等混合研制出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制剂。在这个过程中,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治疗手法各不相同,医生在此提醒患者需区分对待。目前,各界医学专家适当的运动保健与有效的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的治疗基础,因为只有拥有了强大的机体,患者才能得以对抗病毒的入侵与感染。无数医学报告指出:通过科学的饮食与运动辅助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功能可出现明显的好转。

小型血糖仪是患者的健康小卫士,随着医学的昌明,一类型小型的适用于家庭的迷你型便捷血糖测定仪被慢慢的普及,它的推广使得非常多的糖尿病患者在家也可以实现测血糖的目的,依靠准确的测量数据,来确定降血糖药物的用量,让个体的治疗行为变得更灵活与科学。

口服药物治疗糖尿病时务必要遵从医嘱,通过口服一些药物,可以起到刺激胰岛素增长,或降低血糖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干预与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药物毕竟有化学性,糖尿病患者在选择口服药物的时候,务必要遵从医生的叮嘱,并且结合个体情况,选择针对性较强的药物治疗方案,不能盲目。专家提醒,如口服药物过程中身体出现异常,患者应及时就医。

劳逸结合,科学保健,研究表明,适量的体育活动,能够帮助患者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水平,同时,可起到降低体重,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糖尿病患者需根据个体的病情,选择自己能够承受的运动类型,不能过度劳累,最理想的选择为多跑步、骑车、爬山等等。合理饮食,健康长寿,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恢复健康的基础,大量的实验证明,良好的饮食搭配方案,能够有效稳定以及改善患者的病情,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最健康、最天然的糖尿病治疗方案,虽成效不明显,但只要持之以恒,患者终见光明。

银血病分型

寻常型牛皮癣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类型。初起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以后逐渐扩大或相互融合,形成边界清楚的斑片,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鳞屑后显露光滑的薄膜,再刮后可出现多个细小出血点。上述鳞屑,薄膜和点状出血是该病的三大临床特征。该病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膝、肘关节伸侧和头部,少数病人的指(趾)甲呈点状(顶针状)凹陷。临床上有急性进展期、静止期和消退期。

进展期:特点为皮疹多呈点滴状,色泽鲜红而发展迅速,鳞屑较多,易脱落,多有瘙痒感觉。正常皮肤如受到外伤等刺激后,可继发为牛皮癣皮损,医学称之为同形反应。静止期:病情保持于静止阶段,无新疹出现,旧疹也不见消退。退行期:皮疹缩小,逐渐消失。皮疹消退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或沉着斑。

脓疱型牛皮癣(银屑病)

脓疱型牛皮癣(银屑病)分为泛发性、限局性两型。

1.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少见。本型发病急剧,有全身不适并伴有弛张性高热等全身症状及白细胞增多。皮损初发为急性炎性红斑,表面有多数密集针头至粟粒大小黄白色无菌浅在性小脓疱。脓疱可扩大融合形成“脓糊”状。常累及广大皮面,甚至可扩延全身。其病原因多与寻常性银屑病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剂后,骤然停药而发病,或与感染、药物刺激有关。本病病情较重,常呈周期性复发,预后较差。

2.局限性脓疱牛皮癣(银屑病),又称掌跖脓疱病,多限于掌跖,常在大小鱼际或足跖部成批发生多数淡黄色针头至粟粒大小脓疱,基底潮红。约经1~2周脓疱破裂,结痂,脱屑。以后又在鳞屑下出现小脓疱,时轻时重。自觉痒或疼痛。可累及指甲,呈混浊肥厚,有嵴状隆起。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常可见有银屑病皮损。亦有先发于掌跖,经多次反复发作后转变为泛发性者。

3. 肢端脓疱病是银屑病的少见类型,其特点是好发于手指和脚趾的远端,肢端脓疱病经常继发于局部皮肤的外伤和感染。患者有疼痛感和功能障碍,指趾甲可以出现变形,在严重病例有骨质破坏。对这种类型银屑病的治疗一直较为棘手,煤焦油制剂、口服视黄醛等药物有时候对肢端脓疱病有效。

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

性别无明显差异,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好发。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常为乳白色,也可为浅粉色,表面光滑无皮疹。白斑境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皮肤增加,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病变好发于受阳光照射及磨擦损伤部位,病损多对称分布。白斑还常按神经节段分布而呈带状排列。除皮肤损害外,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也常受累。

本病多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在发病前或同时有患处局部瘙痒感。白癜风常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功能不全、硬皮病、异位性皮炎、斑秃等。具体分型如下:

1.局限型

(1)局灶型 一处或多处白斑局限在一个区域,但不呈节段分布;

(2)单侧型(节段型) 一处或多处白斑呈节段分布,在中线处突然消失;

(3)黏膜型 仅累及黏膜。

2.散在型

(1)寻常型 广泛且散在分布的白斑;

(2)面部肢端型 分布于面部和四肢;

(3)混合型 节段型、面部肢端型和/或寻常型混合分布。

3.泛发型

全部或几乎全部色素脱失。

90%以上的白癜风是散在型,剩余的白癜风中局限型比泛发型更多。

据病损处色素脱失情况又可将该病分为完全型与不完全型两种。前者对二羟苯丙胺酸(DOPA)反应阴性,黑素细胞消失,治疗反应差。后者对DOPA反应阳性,黑素细胞未消失仅为数目减少,治愈几率大。

相关推荐

冠心病发病因素主要有什么

1、冠心病发病因素主要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危险增加,而且关系到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糖尿病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是因为糖尿病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糖尿病的类型比较多,症状也比较复杂,而且并发症也是比较多的,冠心病就是其中一项,而且糖尿病的出现,和肥胖也是有关联的,而且肥胖也会导致冠心病。 2、冠心病发病因素主要有长期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最大的害处就是,烟草进入人体之后,会导致毒素在人体内残留,无法及时排除,后果就是为冠心病的出现做铺垫,长期吸烟会导致患者的突然死亡。 3、冠心病发病因素主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1、年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35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的患者,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2、起病时体重: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 3、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

其实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发病年龄和病因、症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例如,1型糖尿病多在25岁以前的青少年期起病,少数可在25岁以后的任何年龄起病。胰岛B细胞破坏的程度和速度相差甚大,一般幼儿和儿童较重、较快,成人较慢,决定其临床特点不同。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倾向。患者多肥胖,起病较缓慢,病情较轻,不少病人可长期无代谢紊乱症状。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到底有什么区别?两者的发病机制是不一样的,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绝大多数是自身

糖尿病患者吃蛋清比较合理

蛋黄包含蛋白质、胆固醇、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而蛋清则主要包含蛋白质。如果只吃蛋清,就不会摄入胆固醇,但同时也错过了其它有益的营养素。然而对于需要限制胆固醇摄入的个体如糖尿病患者,仅吃蛋清是合理的。 或许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可能会改变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胆固醇转运。而这种改变会增加食物胆固醇吸收和代谢的效率,从而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此外,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也应减少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鸡蛋,尤其是蛋黄,是膳食胆固醇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同时限制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食物如红肉,对于降低血液胆固

是不是只有肥胖的孩子才会患糖尿病

有的家长认为“肥胖的孩子才会得糖尿病,我们家的孩子这么瘦,是不会得糖尿病的”。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肥胖的孩子会得糖尿病,但是瘦小的 孩子也会得糖尿病的。儿童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 是与肥胖相关的,而1型糖尿病与肥胖无明显相关。所以,瘦小的孩子也会 得糖尿病,只是类型不同。

成人脚气病分型

临床上以神经型为主的称为干性脚气病;以水肿和心脏症状为主的称为湿性脚气病;以急性心脏病变为主者称心脏型或脚气性心脏病;以中枢神经病变为主,并且病程较急、常伴有神经脑病综合征,称为wernicke 脑病。若以心力衰竭为主要症状,可伴有膈神经和喉返神经瘫痪症状。有上述2 种类型以上者称为混合型。wernicke 脑病又称脑型脚气病,为维生素b1 缺乏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harper 等在1 组2212 例15 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病人尸检中发现25 例(1.1%),其中仅4 例(16%)生前诊断明确。这是在该

糖尿病v期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当中没有分期,只有分型,分为四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那么这里的糖尿病v期,应该指的是糖尿病肾病v期,也就是大量蛋白尿,肌酐升高,水肿,高血压, 到了这个阶段,也就是尿毒症期了,可能需要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存。

冠心病发病因素

1、冠心病发病因素: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危险增加,而且关系到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糖尿病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是因为糖尿病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糖尿病的类型比较多,症状也比较复杂,而且并发症也是比较多的,冠心病就是其中一项,而且糖尿病的出现,和肥胖也是有关联的,而且肥胖也会导致冠心病。 2、冠心病发病因素:长期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最大的害处就是,烟草进入人体之后,会导致毒素在人体内残留,无法及时排除,后果就是为冠心病的出现做铺垫,长期吸烟会导致患者的突然死亡。 3、冠心病发病因素:血脂异常 除

糖尿病为什么这么可怕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不管哪一种糖尿病都需要我们值得重视,关键是并发症,如果是并发症任何医生都没有办法解决,但是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重视,采取最好的方案治疗他,除了1型糖尿病长期依赖药物外,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是关键,均衡膳食、营养补充、适量运动,就可以避免并发症,一样长寿!2型糖尿病是可以通过营养治疗得到康复的!

糖尿病分为哪几个类型

1、什么是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发生机制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被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出现血糖明显升高。其发病率很低,患病率约为2型糖尿病的十分之一。发病机制除了遗传和病毒感染有关外,还和自身免疫有关,1型糖尿病患者身体内常存在破坏胰岛的自身抗体,包括例如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抗体等该型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体型偏瘦,起病急常伴有三多一少症状,有酮症酸中毒倾向。患者常需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正常。 2、什么是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