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的日常生活要注意
肝硬化患者的日常生活要注意
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和便血),肝昏迷和各种感染,特别多见的是腹水感染。所以肝硬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尽量减轻肝脏负荷。
1、避免接触和进食对脏有损害的毒性物质,如酒,某些药物及化学品等;
2、在代偿期和病情不活动的情况下,应减少体力和脑力活动;失代偿期和并发症出现时必须卧床休息;
3、饮食要细软易消化,温度不能太高(与体温接近),一次进食量不能过饱。每日摄入蛋白质在100-150克之间,并应含多种维生素。如肝功能显著减退或有肝昏迷先兆现象时,应严格限制蛋白质进量。动物脂肪不宜过多。保持大便畅通。如出现腹水和浮肿,应限制盐之摄入(吃淡一点)。食物必须清洁卫生,严防腹泻。
4、平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加衣、预防感冒。如有夹杂疾病发生(如发热)必须及时诊治,不能自行吃药处理。腹水病人不能短期内大量利尿。
肝硬化可以治愈吗
就目前医学来说,肝硬化晚期治愈的可能不大,因为肝硬化晚期已基本达不到逆转的可能,但不逆转就并非代表没有救,积极有效且针对性治疗,可以大限度降低肝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等是可以达到的临床治疗目标的。
所以说肝硬化晚期的患者只要不放弃治疗,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肝硬化治疗就还有康复的希望。肝硬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健,肝硬化患者情绪要稳定,肝脏与精神情志的关系非常密切。情绪不佳,精神抑郁,暴怒激动均可影 响肝的机能,加速病变的发展。
如果发展到肝硬化腹水的程度,也就说明肝硬化已然进入中晚期,所以肝硬化患者也要注意预防肝腹水。也可以先了解肝硬化腹水治疗要注意哪些要点。及早做好准备。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日常生活常识
酒精性肝硬化主要由长期酗酒引起,是酒精肝的终末阶段,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健,以利于病情缓解。
1、肝硬化患者除了药物辅助治疗外,必须完全戒酒,任何含有酒精的溶液,即使含量再小,都会对肝脏造成直接损伤。
2、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容易发生肝性脑病,应避免高蛋白饮食,可在肠道通畅情况下,选用优质植物蛋白,以防止血氨升高。
3、肝硬化患者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情,保持健康乐观的精神,有利于减轻病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4、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干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缓泻剂,防止排便用力,增加腹内压。
5、肝硬化患者如身体允许应适当活动,不能长久卧床,以免引起新陈代谢下降,气血不畅、筋脉不舒,不利于康复。
6、保证每晚睡8小时,午休1小时,睡眠姿势除饭后一般以右侧卧为佳,可使睡眠安稳、舒适、自然。如果入睡困难,入睡前用热水泡脚或做保健按摩都可诱导入睡,保证睡眠质量。
肝硬化患者应正确食用柿子
肝硬化是慢性肝脏疾病的晚期阶段,患者除了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以外,还应重视日常饮食调节。柿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具有清热、润肺、止渴、养颜等多方面功效,尤其适用于肝硬化患者日常食用,对于肝硬化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但要掌握柿子的正确食用方法。
1、切忌空腹吃柿子
柿子中含有较多的果胶和酸类,空腹食用后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化物,如这些硬化物不能顺利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且愈积愈大,进而造成消化道梗阻现象,患者表现出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症状,对肝硬化的治疗十分不利,甚至引发病情加重,所以肝硬化患者切忌空腹吃柿子。
2、一次食入量不宜过多
肝硬化患者可长期食用柿子,但要注意一次的食入量不宜过多,以防造成肝脏负担过重,对肝硬化的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TIPS:给肝硬化患者推荐一种日常饮品,即柿子叶茶,制作方法很简单,将柿子叶切细,晾干,每日用开水冲泡后即可饮用,对肝硬化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肝硬化有没有传染性呢
1.如果是由乙肝、丙肝等这些病毒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则是具有传染性的。和乙肝、丙肝的传染方式相同,肝硬化的传染方式也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因此,和肝硬化患者握手、拥抱、交谈、吃饭等日常生活接触一般是不会感染病毒的。
2.在一般情况下,和乙肝患者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也不会造成感染,但是如果健康人出现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皮肤破损时,肝硬化患者的唾液中含有少量的病毒,会残留在杯子上,可能会通过健康人的破损部位进入人体,从而导致健康人感染。但是这种几率比较小,不过为了自身的健康,还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范。
3.为了避免被传染,建议正常人一定要和肝硬化患者分开进餐,不和肝硬化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牙刷、茶杯等私人用品,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同时应该尽早到医院注射疫苗,以使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避免被感染。
肝硬化患者生活注意
1.禁酒。饮酒伤肝,肝硬化患者如果不想加快病情发展的话,必须绝对禁酒。任何含有酒精的液体,即使酒精含量非常小,进入机体后都需要肝脏的分解,在其分解过程中,容易使肝细胞因缺氧、坏死和纤维化。
2.调理饮食。肝硬化患者日常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低脂肪的食物为主,因为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可以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能量,减少肝脏的消耗,减轻肝脏的负担,增加肝细胞修复和再生的动力。
3.补充维生素。肝硬化患者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可造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肝硬化患者可适量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因为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
4.合理安排生活。肝硬化患者平时应当多休息,注意节制性生活,不要熬夜、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肝损伤,从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肝硬化患者应当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适当的进行运动,以不感觉到疲劳为度。
发生肝硬化的因素是什么
第一、慢性酒精中毒导致肝硬化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国酒精肝硬化患者的数量呈现递增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人们社交及集会的次数越来越多,人们饮酒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多,最后就会有一部分人患上肝硬化。
第二、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硬化
这在我国是最常见的。其中大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都曾是乙肝或丙肝患者。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保护自己的呼吸道,使其经常受病毒感染,时间一长就有可能患肝硬化。
第三、化学毒物或药物导致肝硬化
由于职业或是工作的需要,很多人要接触化学毒物或药物,而这些毒物或药物极有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病毒性肝炎,进而诱发肝硬化。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引起肝硬化的胆大病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之后建造治疗,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
肝硬化患者生活上有何注意事项
肝硬化患者日常生活应注意:
(1) 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如重体力劳动、长跑等;
(2) 戒烟戒酒;
(3) 保持大便通畅,因为便秘能增加肠道氨的产生和增加氨的吸收,进而有诱发肝性脑病的风险;
(4) 注意保暖及个人卫生,防止感染;
(5)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早期肝硬化患者日常生活需注意什么
1、出现以下症状需及时就医患者一旦出现比如体力差、食欲不好、腹胀、皮肤及巩膜黄染、牙龈出血或发现脾肿大等症状,建议您到正规医院的消化科或肝病科就诊,做进一步的检查。这些检查有肝功能、血常规、腹部彩超、CT、肝纤维化指标等,具体根据医生的建议采用。
2、避免食用对肝脏有损伤的食物和药物患者应尽量不饮酒,大量的饮酒易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虽然戒酒不能都使肝硬化产生逆转,但可延缓病情。同时,易造成肝损害的药物,如:静催眠药、解热镇痛药等,也应尽量避免使用。
3、调整饮食结构饮食一般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多维生素、易消化为主。出现肝性脑病前兆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出现腹水时,应限制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于粗糙或者坚硬的食物;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还要注意不能过饱、搬提重物等情况,以免增加腹压、门脉压和加重食物反流。
4、锻炼身体每天坚持适量的散步,散步的时间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定,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以不引起疲乏感为宜;出差、旅游等要慎重,应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避免因舟车劳顿而加重病情。代偿期的患者应减少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可以从事轻体力的工作;失代偿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5、遵医嘱服药严格遵照医生的指示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物。
6、定时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做到定时的排便,避免便秘造成腹内压过高而引起的肝门静脉出血。
7、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愉悦的心情,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肝硬化患者护理4原则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保养”,肝硬化患者除了针对性治疗外,大多数时间需要自我保健,日常生活中做到营养均衡、饮食有节、心态良好、运动有度,对于疾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
1、营养均衡: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限制高脂肪和易于消化饮食为宜。当肝功能显著减退并有肝昏迷先兆时,应对蛋白质摄入适当控制。
2、饮食有节:做到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提倡低盐饮食或忌盐饮食,忌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和坚硬生冷的食物,过热食物也应尽量少食,以防并发出血。
3、心态良好:中医理论中肝主情志,情绪不佳、精神抑郁、暴怒激动均可影响肝的机能,加速病变的发展。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思想负担,积极面对疾病,有益于病情改善。
4、运动有度:代偿功能充沛、病情稳定期的肝硬化患者日常可做些轻松工作或适当活动,进行有益的体育锻炼,活动量以不感觉到疲劳为度。如肝硬化代偿功能减退,并发腹水或感染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Tips:肝硬化患者盐和水的摄入量
肝硬化患者应预防水钠潴留,食盐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1.5克,饮水量在2000毫升内,严重腹水时,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00毫克以内,水摄入量在1000毫升以内。
肝硬化患者会传染给他人吗
肝硬化患者会传染给他人吗?肝病医院的医生指出,引起肝硬化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代谢或遗传性疾病、药物或化学毒物等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肝硬化患者都具有传染性。在我国,大多数肝硬化患者都属于肝炎后肝硬化,尤其是乙肝和丙肝,对于这类患者,一般都是具有传染性的。另外,由于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以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在我国也占据着绝大多数,对于这类肝硬化患者,是不具有传染性的。
我国大多数的肝硬化患者都是由慢性乙肝、丙肝这两种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且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旦染上,治疗非常困难,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措施不当,就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所以,如果您所照顾的肝硬化患者是由乙肝、丙肝引起的,那就要注意了,生活中一定要积极作好防预措施,在病人的体液、血液中都可能存在病毒,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病人的体液接触到自己的伤口,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造成感染。但是,如果照顾的是其它病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则不具备传染性,对此则完全可以放心。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肝硬化患者并没有明显的慢性肝炎病史,但是他们却有隐性的慢性肝炎发展过程,还有一些肝硬化患者,患病原因不明,最终是通过肝穿刺组织活检,才发现体内存在乙肝病毒。对于丙型肝炎,其慢性化的程度更高,与乙肝相比,丙肝更易发展成为肝硬化。
所以,提高广大肝硬化患者,最好到正规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彻底了解自己的病情,查明病因,这样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也避免了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肝硬化患者肝脏缩小的原因
肝硬化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CT上显示有些患者的肝脏肿大,有些患者肝脏则缩小。对肝硬化患者来说,肝脏的大小与病因、病程及病理等有关。
肝硬化患者早晚期肝脏大小的改变
肝硬化患者早期时,肝脏可触及或轻中度肿大,其质地坚实而硬,边缘锐利,表面粗糙不平或者有结节感,肝肿大与肝细胞肿胀、脂肪变性有关。
随着疾病的发展,肝硬化患者病情到达晚期时,由于肝脏纤维组织沉积增多,肝细胞数量不断减少,结缔组织收缩,所以患者肝脏体积明显缩小,最小的只有500g左右。临床上肝脏不能触及,叩诊时在锁骨中线的上下径缩小。肝脏缩小的肝硬化患者比肝脏肿大的预后要差。肝脏右叶缩小明显,左叶有时呈现代偿性增大。
肝硬化患者肝脏大小改变与病理、病因、病程均有一定的关系
肝脏大小改变与病理、病因、病程均有一定的关系,结节性肝硬化早期肝脏呈轻中度肿大,晚期缩小;大结节肝硬化多呈肿大。酒精性肝硬化和胆汁性肝硬化常呈明显增大,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左叶明显增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要认识到预防的肝病的重要性,肝病患者要做早发现、早治疗,积极的治疗不仅可以帮我们控制病情的发展,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其他的并发症的发生,在平时的生活要注意营养和休息,这些对病情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