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儿童铅中毒的三大措施
防止儿童铅中毒的三大措施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所谓病从口入,因为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比如报纸,尘土,玩具,用具,油漆等中都含有大量的铅。所以在预防铅中毒的时候,最首先的就是要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要养成婴幼儿不吃手,不将异物放入口中和每次吃东西之前都要洗手的好习惯。
不吃过多含铅量高的食物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的食物中都含有铅的成分,就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松花蛋和爆米花等,尤其是爆米花,香香脆脆几乎是每个孩子的最爱。所以小编建议爸爸妈妈,为了避免使用过多的铅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要尽量避免给宝宝吃含铅量过多的食物。
此外,因为水果在种植的过程中,砷酸铅会被广泛用作水果园的杀虫剂,因为水果的表皮上不免沾有大量的铅。所以,爸爸妈妈最好是将水果的皮削掉后,再给宝宝食用。
远离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区
我们都知道,汽车排出来的尾气中铅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含量都会非常的高,尤其是在一米以下的空气和灰尘中。所以爸爸妈妈尽量不要带着自己的宝宝在交通很繁忙的地方玩耍或者是逗留太久。另外,工业产区也最好也不要带着宝宝逗留太久。
铅超标表现
铅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入人体后,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和多系统的。根据临床表现的存在与否,儿童铅中毒分为症状性铅中毒和无症状性铅中毒(或亚临床型铅中毒)两种。
1.神经系统:易激惹、多动、注意力短暂、攻击性行为、反应迟钝、嗜睡、运动失调。严重者有狂躁、谵妄(神志错乱、迷惑、语无伦次、不安宁、激动等特征并时常带有妄想或幻觉的暂时性神经失常)、视觉障碍、颅神经瘫痪等。血铅水平在1000 ug/L (4.826umol/L) 左右时,可出现头疼、呕吐、惊厥、昏迷等铅性脑病的表现,甚至死亡。
2.消化系统:腹痛、便秘、腹泻、恶心、呕吐等。
3.血液系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
4.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和心律失常。
5.泌尿系统:早期氨基酸尿、糖尿、高磷尿,在晚期病人可见到氮质血症等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亚临床性铅中毒主要影响儿童的智能行为发育和体格生长。由于缺乏足以引起家长和儿科医生注意的临床表现,往往容易被忽视,待发现时,铅毒性作用已难逆转。其隐匿渐进的病理特点使其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性更大,因此,是儿童铅中毒研究的重点。
儿童铅中毒的定义
美国CDC(国家疾病控制中心)1982年的"儿童铅中毒指南"规定: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100ug/L,无论是否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症及其他血液生化变化即可诊断为"儿童铅中毒",并且把儿童的血铅水平分为五级,用以表示不同的铅负荷状态。鉴于铅毒对儿童危害的无阈值性,近年来发达国家及我国政府提出开展"零铅工程(即体内含铅量为'零'的理想水平)"。目前,部分发达国际及我国大城市的医疗儿童保健机构已将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确定为50μg/L。
儿童患上铅中毒家长别盲目排铅
铅中毒是一种危害非常巨大的疾病,儿童是铅中毒的主要发病对象,目前治疗铅中毒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排铅治疗,但是本文要提醒大家的是儿童患上铅中毒家长别盲目排铅,因为排铅治疗可能会让儿童排除一些维生素,所以治疗铅中毒的时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若是家长朋友们想要了解铅中毒的治疗可以看下文中的详细介绍。
儿童铅含量过高的反映是面色发黄、生长迟缓、便秘、腹泻、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等,环境污染、汽车尾气是儿童铅中毒的罪魁祸首。其次是家居装饰品铅污染。此外,还有一些塑料制品、厨具以及陶瓷制品的釉彩里也含有铅。一些劣质玩具和某些学习用品,如彩色蜡笔、油画棒等含铅成分重。长期吸父母的二手烟也会引起铅中毒。
铅中毒I到III级血铅水平的患儿,即血铅还小于450微克/升,应采取非药物驱铅。家长应多给孩子讲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培养孩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良好习惯,不要啃咬玩具和学习用品,不将异物放入口中。
经常给孩子清洗玩具,尽量少带孩子到铅污染严重的道路、工厂玩耍;同时少给孩子吃含铅食品,如爆米花、皮蛋松花蛋)、铅质焊锡罐头食品、水果皮(受农药污染)等;使用一些具有排铅功能的保健品,按照排铅效果的优劣,依次是海参、海带、海蜇、紫菜、麦皮、乌龙茶、刺梨、猕猴桃、臭豆腐、黑枣等。
采用上述措施后,通常两三个月后血铅水平就可明显下降。治疗儿童铅中毒不要盲目使用药物排铅,这是因为排铅药物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会排出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甚至会出现严重低钙,导致惊厥甚至死亡;儿童服用排铅药后还会出现呕吐、脱发,甚至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所以儿童铅中毒一般应采用非药物治疗,只有在职业性中毒的情况下,才进行药物治疗。事实上,一般的儿童铅中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没有必要非得大量地服用排铅药。
关于铅中毒的治疗现在就为朋友们介绍完了,若是儿童不幸患上了铅中毒以后家长朋友们应该积极展开治疗,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朋友们,最后祝愿朋友们能够早日康复。
儿童铅超标有哪些症状呢
铅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入人体后,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和多系统的。根据临床表现的存在与否,儿童铅中毒分为症状性铅中毒和无症状性铅中毒(或亚临床型铅中毒)两种。
1. 神经系统:易激惹、多动、注意力短暂、攻击性行为、反应迟钝、嗜睡、运动失调。严重者有狂躁、谵妄(神志错乱、迷惑、语无伦次、不安宁、激动等特征并时常带有妄想或幻觉的暂时性神经失常)、视觉障碍、颅神经瘫痪等。血铅水平在1000 ug/L (4.826umol/L) 左右时,可出现头疼、呕吐、惊厥、昏迷等铅性脑病的表现,甚至死亡。
2.消化系统:腹痛、便秘、腹泻、恶心、呕吐等。
3.血液系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
4.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和心律失常。
5.泌尿系统:早期氨基酸尿、糖尿、高磷尿,在晚期病人可见到氮质血症等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亚临床性铅中毒主要影响儿童的智能行为发育和体格生长。由于缺乏足以引起家长和儿科医生注意的临床表现,往往容易被忽视,待发现时,铅毒性作用已难逆转。其隐匿渐进的病理特点使其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性更大,因此,是儿童铅中毒研究的重点。
儿童铅中毒处理办法
儿童铅中毒的治疗方案要根据血铅水平来定,针对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治疗儿童铅中毒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营养干预。不管是哪一级的铅中毒,首先要进行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勤洗手,避免吃含铅高的食物,均衡膳食。
轻-中度铅中毒:以健康教育、环境干预为主,做到勤洗手,脱离铅污染环境;同时进行营养干预治疗,必要时补充钙、锌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定期复查。重度和极重度铅中毒:要应用驱铅药物如: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二巯基丁二酸(DMSA)、二巯基丙醇(BAL)。注意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对心、肝、肾等脏器有损害作用,同时也会引起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水电解质的紊乱,因此应用这些药物时必须住院治疗,应监测肝、肾功能、心电图、水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变化,注意保护肝肾及心功能,及时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补充钙、锌、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选择益童成长牌排铅口服液的4大背景
一、儿童铅中毒率惊人:我国目前约有3.3亿少年儿童,对28个省、市、自治区的城市调查发现,儿童铅中毒的现状远较我们想像的严重,城市儿童约40%血铅水平超标,部分工业污染区约100%血铅水平超标,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高达51.6%。根据美国国家疾控中心1991年制定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100ug/L),中国大陆儿童铅中毒人数城市即4400万人,且在继续增加。
二、产品功效精确到位:益童成长牌排铅口服液结合现代医学与营养学最新科研成果,集“排、阻、补”三位一体科学排铅,为国家“零铅工程”“营养健康工程”所推荐品牌,“营养排铅”“非药物疗法”所带来的市场认可度将使终端指名购买率直线上扬。
三、同类产品缺乏:排铅市场巨大,益童成长独领儿童排铅市场风骚,不排铅,补钙、补锌、补铁等于白补!已成为众多经销商及患者的口头禅,因此2009年将是“益童成长服务年”。
四、国家政策倾斜、媒体关注:国家成立专业儿童铅毒防治指导委员会;院士级专家呼吁并参与儿童防铅工作;各级专业机构儿童血铅全面筛查及科普宣教工作,防铅排铅观念意识深入人心;央视等中央级媒体均对儿童防铅进行了多次报道(如2002年8月2日央视一套《焦点访谈》播出了专题节目"让孩子远离铅";03年2月20日央视十二套《新闻夜话》播出"铅中毒对儿童智力的危害及预防";03年7月3日《焦点访谈》再次播出了铅中毒专题节目"中毒的村庄"。)等。
帮孩子降伏铅魔
由于儿童铅中毒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早期铅中毒并无典型的症状,其非特异临床症状为腹痛、便秘、贫血、多动、易冲动等。当血铅等于或高于700 vg/L时,患儿可伴有昏迷、惊厥等铅中毒脑病。对出现上述症状的孩子,应当带孩子到医院查血铅。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通过环境干预、开展健康教育、进行筛查和检测,即可达到早发现、早干预的目的。我院儿科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自2004年就开展了血铅检测项目,至今已检测数百名儿童。我院儿科门急诊24小时均可手指采血(40微升),一周可出检测报告。
根据卫生部关于《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100~199vg/L为高铅血症。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200vg/L者为铅中毒:轻度200~249vg/L,中度250~449vg/L,重度≥450vg/L。处理铅中毒的原则为:对于轻度铅中毒者,需脱离铅污染源,进行卫生指导和营养干预;对中、重度铅中毒者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需在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正规的驱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