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有哪些功效呢
黄连有哪些功效呢
说起黄连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这是一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中草药,黄连味苦,在民间有一句谚语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就是说的这个黄连,黄连虽苦,但是它的功效却有很多,说到这里肯定有不少朋友想知道黄连的功效与作用,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一、黄连的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 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二、黄连的作用:
1、抗溃疡:对吲哚辛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p="">
2、抑制胃酸分泌:可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P<0.01; 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3、保护胃粘膜:明显抗盐酸乙醇氢化钠、阿司匹林等所致大鼠急性为粘膜损伤。
4、抗炎镇痛:用热板法、扭体法试验,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5、抑菌:对金葡、霍乱弧菌、乙型链球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三、黄连的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尤长于清中焦之热,治疗由于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脘腹痞满、 恶心呕吐常配苏叶用,如苏叶黄连汤。或配黄芩 干姜 半夏 如半夏泻心汤。配石膏,可治胃热呕吐,如石连散。
2、湿热泻痢 本品为治疗泻痢的要药,单用有效。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 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可用于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烦躁之证。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5、消渴 善清胃火可用于治疗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常配麦冬用如消渴丸。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制为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湿疮。取之浸汁涂患处,可治耳道流脓。煎汁滴眼,可治眼目红肿。
上述是给大家介绍的关于黄连的功效与作用,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内容之后对黄连已经非常了解了,希望我的回复能帮助到大家。
黄连有什么功效
清热去火
黄连在中医里配以其他辅助药物既适用于湿热证,也适用于火热证,黄连苦寒,泻火解毒功效很强,凡是湿热阻滞证,温病高热,烦躁不安等都可使用,治疗湿热常配以半夏,瓜萎,等,治疗火热常配以朱砂、地黄等。
治疗消化道炎症
胃炎,胃溃疡,肠胃炎,肠炎等消化道疾病一直都是属于很难治疗的疾病,很多药物对胃肠道都有刺激作用,在食用之后对炎症虽有治疗效果,但同时也有刺激促进作用,对药物的量的把控很难做到准确,黄连不一样,黄连在食用之后其主要成分黄连素是不会通过胃肠道黏膜进入血液的,其主要是在胃肠道中停留,由于苦涩作用会使黄连素在胃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增长,对消化道炎症的治疗效果明显。
治疗疟疾
在我国中医里黄连一直都是用来治疗疟疾等严重的腹泻,黄连中含有黄连素,在现在医学中黄连素也是一种非处方的腹泻药物,主要是黄连素具有抑菌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白喉杆菌等都具有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的作用最强,是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的特效药。
清血管的中药
1、清血管的中药之黄连
黄连又被人们称为王连、支连,是一种具有泻火解毒功能的常用中药,人们常说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说的就是其味道非常之苦。不过话又说回来,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黄连正是一种解毒的珍贵药材。
在中医的典籍中,清楚的记载着它清热解毒的功效,在现代的临床医学中,它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可以应用于肠胃湿热引起的腹泻、呕吐、烦躁、耳目肿痛等症状,而这么多的病症其实主要就是因为体内淤积了太多的毒素。
不过凡是败火的药材,其药性大多偏苦偏寒,如果过量的服用很容易对脾胃产生伤害,所以即使黄连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也要慎重服用。
2、清血管的中药之地龙
地龙可提取出地龙蛋白,含有胶原酶、纤溶酶、蚓激酶、核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既能延长体内血栓形成和溶解体内血栓,又能增加大鼠脑血流量,减少脑血管阻力,全面改善微循环。
【食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0、12-0、16g。地龙蛋白不宜直接服用,一般直接服用胶囊颗粒。注:有出血倾向和孕妇不可服用,切记!
3、清血管的中药之丹参
据《本草纲目》记载,丹参可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现代研究也表明其具有扩张冠脉,扩张外周血管,提高纤溶酶等作用。
【食用方法】原料:丹参10克。先将丹参倒磨成粉末,放入保温瓶中,加入大半瓶的沸水,再将保温瓶的旋螺盖拧紧,放凉即可饮用。注:孕妇慎用!
炒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燥湿
炒黄连属于苦寒的药材,且入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可以去除身体各处的湿热之气,所以炒黄连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常用于湿热痞满、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湿疹、湿疮等湿热之症。
冰糖煮黄连的好处
黄连有解毒的好处,黄连的作用在于可以抗菌和抗病毒,我们经常使用黄连来起到消炎和保护心血管的效用,黄连能降低我们的血糖并且有抗氧化的功效。
黄连,(拉丁学名:Coptis chinensis Franch.)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冰糖煮黄连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抗真菌作用
3、抗病毒作用
4、抗阿米巴作用
5、抗炎、抗腹泻作用
6.、对心血管作用
7、解热作用
8、降血糖作用
9、降血脂作用
10、抗氧化作用
11、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2、抗溃疡作用
黄连有什么功效 治疗疟疾
在我国中医里黄连一直都是用来治疗疟疾等严重的腹泻,黄连中含有黄连素,在现在医学中黄连素也是一种非处方的腹泻药物,主要是黄连素具有抑菌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白喉杆菌等都具有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的作用最强,是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的特效药。
炒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疗疮
炒黄连有能去除体内湿热之气,且含有的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等生物碱对多种细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能达到消炎的效果,所以炒黄连有解毒疗疮的功效,适宜治疗各种痈疮脓肿等症。
黄连应当如何吃
俗话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清”,而黄连味苦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也有很多人都知道黄连有着莫大的作用和功效。那么你知道黄连具体有哪些功效吗?黄连又该怎么食用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黄连,俨然成为了“苦”的代名词。很多人知道黄连之苦,缺少有人知其真正的功效有哪些。而“良药苦口利于病”,也侧面说明了黄连是治病的一味良药。
黄连的作用极多,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血脂、血糖、血压等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黄连的功效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质坚味厚,降而微升。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本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辩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
《别录》:"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辩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药性论》:"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
《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仁斋直指方》:"能去心窍恶血。"
《珍珠囊》:"泻心火,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颈已上。"
王好古:"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
《本草衍义补遗》:"以姜汁炒,辛散除热有功。"
《纲目》:"解服药过剂烦闷及轻粉毒。"
《本草新编》:"止吐利吞酸,解口渴,治火眼,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
《本草备要》:"治痈疽疮疥,酒毒,胎毒。除疳,杀蛔。"
黄连的应用
湿热痞满,呕吐吞酸。尤长于清中焦之热,治疗由于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脘腹痞满、 恶心呕吐常配苏叶用,如苏叶黄连汤。或配黄芩 干姜 半夏 如半夏泻心汤。配石膏,可治胃热呕吐,如石连散。
湿热泻痢本品为治疗泻痢的要药,单用有效。
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 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可用于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烦躁之证。
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消渴善清胃火可用于治疗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常配麦冬用如消渴丸。
孕妇燥热怎么办 严重可能引起出血或早产
体质燥热的孕妇如果继续吃补品,则可能因为太过燥热而引发出血、早产现象,反而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伤害。
从中医角度,怀孕时期可能因为母体燥热而影响胎儿,宝宝出生后容易出现上火、甚至皮肤会长疹子、搔痒、排便不顺等情形。
「胎毒」,古人定义广泛
其实「胎毒」是古人所定义。在过去,宝宝出生后若皮肤长疹子或出现他们难以解释的情形,他们会认为是先天性遗传父母,或孕妇怀胎时母体遭到感染导致,因而出现「胎毒」的体质。不过,这个传统概念有点类似现代先天性的传染病,例如:梅毒、德国麻疹等,再加上过去的医学没那么发达,无法确切诊断病症,也因此他们对于胎毒的定义较为广泛。
而现代的「胎毒」,是指出现在小宝宝身上的痘疹、脓包、口疮等状况,不过,当宝宝有这些症状,他也会容易出现上火、便秘、皮肤搔痒等身体不适,严重还可能导致黄疸指数过高。
胎火大,滋阴清热!
黄连有退火解毒的功效,但不建议孕妇擅自服用。
胎火好发于体质偏燥热的孕妈咪,并不是每位怀孕的妇女都会有胎火。不过对于体质处在阴虚火旺的情况,可使用养阴降火的中药来调整,例如:麦门冬、生地、沙参、玄参、天门冬、黄耆、珍珠粉等,具有滋阴清热、平心静气之功效。以珍珠粉为例,本身也有降胎火的作用,所以有人会认为孕妇吃珍珠粉,生出来的宝宝皮肤会比较白、比较好。
除此,莲子、仙草、绿豆等都有降胎火的功效;不过虽然黄连有退火解毒的功效,但不建议孕妇擅自买黄连服用,最好经过中医师诊断。有时候孕妇并不是真的体质燥热,也可能是因为气血不足、气血虚,此时要补气血,反而不适合食用滋阴降火的食物。因此,最好经由中医师来诊断症状会比较恰当。
黄连加肉桂有什么功效
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功能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内痔出血,湿疹,烫伤等病症。《本草衍义》:“黄连,今人多用治痢,盖执以苦燥之义。亦有但见肠虚渗泄,微似有血,便即用之,更不知止,又不顾寒热多少,但以尽剂为度,由是多致危困。若气实初病热多,血痢,服之便止,仍不必尽剂也。若虚而冷者,则不须服。”内服煎汤1.5~3g;研末每次0.3~0.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或熬膏,或浸汁用。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均应慎服。药理研究发现,黄连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及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皆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许兰氏黄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毛癣菌和多种流感病毒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抗阿米巴、抗炎、抗腹泻、解热、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源。主治阳痿、宫冷、腹痛、寒疝、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等病症。煎服1~4.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1~2g。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忌用。畏赤石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肉桂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冠脉及脑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酶、抗惊厥、抗菌、镇静、镇痛、解热、增强消化机能、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等多种作用。
黄连苦寒,入少阴心经,降心火,不使其炎上,并能清里热,泻火毒,燥内湿;肉桂辛热,入少阴肾经,暖水脏,不使其润下,并能温营血,通血脉,散寒凝,补命火。二药合用,寒热并用,相辅相成,交通心肾,使水火既济,故对心肾不交的失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黄连、肉桂作为一首方剂使用,名叫交泰丸,本方出自《韩氏医通》,原方由生川连15g,肉桂心1.5g(两药之比为10:1)组成。上二味,研细,白蜜为丸。每服1.5~2.5g,空腹时用淡盐汤下。功能交通心肾,清火安神。主治心火偏亢、肾阳虚衰、心肾不交、上热下寒、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病症。《中藏经》说:“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水火通济,上下相寻,人能循此,永不湮沉”;《格致余论》也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有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由于心阳(即心火)下降而交于肾阴,肾阴(即肾水)上升而济于心阳,从而使心肾两脏的阴阳、水火、升降关系处于平衡、相济、协调状态,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故对升降失常、水火不济造成的心肾不交,治当采用交通心肾之法。
黄连的副作用
黄连功效和作用有许多,那有什么副作用呢?中医认为,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应忌用。并且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也应慎用。正如《本草纲目》记载:“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令常行,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
现代研究表明黄连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小檗碱的治疗量相当安全,副作用也很少,最严重的副作用为心脏毒性,在临床可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100mg于葡萄糖溶液中滴注,病人有出现头昏,气急,心律紊乱,循环呼吸吸骤停等,并有死亡病例报道.过敏反应也较多见,小檗碱针剂(0.1%)2-4ml im,有出现全身搔痒,荨麻疹,体温升高,心慌,关节疼痛,呼吸迪促,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严重的可致血压下降出现过敏性休克.。
黄连素有什么功效
抗菌治痢疾
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副作用比其他药物小很多。
降血脂
黄连素具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黄连素能作用于3'UTR区域稳定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来降低血脂的,与使用的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作用机理完全不同。这在理论上为寻找新型降血脂药物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
临床研究表明,口服黄连素(三个月每日1克)可以使高血脂病人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下降20%~35%。
治疗心血管疾病
黄连素静脉滴注能抑制心跳的加速,主要机制是黄连素能阻断心脏的α-受体,通过减少受体来抑制心脏的跳动,这对心律失常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良药。
并且临床研究表明,黄连素不仅能显著的降低血脂,对高血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减少血栓等形成。
黄莲的功效
黄连属于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为中药要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