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么预防产后肥胖 母乳喂养

怎么预防产后肥胖 母乳喂养

母乳对婴儿来说是纯天然且营养比例全面的食品,母乳喂养不仅可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有利于母亲脂肪的消耗。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可促进母体的新陈代谢和营养循环,还可减少皮下脂肪蓄积,预防生育性肥胖的发生。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注意事项 产后坚持母乳喂养

鼓励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最好坚持母乳喂养,除与普通孕妇同样受益外,还可以减少后代患糖尿病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哺乳可以增加能量消耗,特别是糖的消耗,不仅能预防肥胖,还能有效降低产后血糖。母乳喂养超过3个月以上的儿童,其发生肥胖、糖尿病的几率明显降低。

为什么会产生肥胖真正因素

(一)环境因素

1)儿童出生体重

国内为一些研究表明,高出生体重是儿童期肥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儿童期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高出生体重儿以患中度肥胖为主。

2)儿童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与儿童肥胖及超重的发生关系现在暂不明确,但毋庸置疑的是幼儿期提倡母乳喂是非常必要的。而人工喂养和过早添加辅食,容易造成过量喂养,供给高过需求,从而导致婴儿期肥胖。而婴儿期肥胖可直接导致儿童期肥胖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小儿出生后,建议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应按小儿需求,4个月后合理添加辅食。断乳后应注意营养,避免多度喂养和不合理喂养,可有效减少儿童期肥胖的发生。

3)不良的饮食结构和运动行为

研究表明:儿童肥胖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每餐主食过多,经常吃油炸食品,甜食,进食速度过快,暴饮暴食是引起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另外运动量少,使得能量消耗过少,过多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是导致肥胖的另一原因。所以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运动行为对预防儿童肥胖有重要作用。

4)家庭环境因素

儿童肥胖也与家长的观念有关,如在超重或肥胖儿童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家长认为体重正常。在这种认识下,势必会造成过渡喂养或强迫进食,从而因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肥胖。且现在家庭多会对孩子溺爱,孩子失去了运动机会,身心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父母的观念要改变,正确喂养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全面健康。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一个温暖和谐的家,能够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预防肥胖的发生。

(二)遗传因素

肥胖具有高度的遗传性。研究表明:肥胖的家族型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如果父母双亲都肥胖,那么后代发生肥胖的几率约为70%~80%,双亲之一肥胖,后代发生肥胖几率约为40~50%。如果双亲都正常,那么后代发生肥胖的几率仅为10~14%。

做月子期间如何有效避免发胖

保持好心情:不良情绪会使产妇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影响其新陈代谢,造成肥胖等问题。产后要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烦躁、生气、忧愁、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适度饮食:妇女孕期和产后需要的营养比平常多,但要注意饮食有节,一日多餐,按时进行,形成习惯。食物构成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为好。合理饮食,荤素搭配、细粮与粗粮搭配并适当多吃水果。

勤于活动:顺产后应尽早下地做些轻微的活动,如洗手、洗脸、倒水等。满月后,随着身体的恢复,应坚持每天做体操或健美操等,以减少皮下脂肪堆积。

科学睡眠:产后夜晚睡8小时,午睡1小时,一天的睡眠时间即可保证。睡眠时间过多,人体新陈代谢降低,糖类等营养物质就会以脂肪形式在体内堆积造成肥胖。

母乳喂养:坚持母乳喂养,不但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也可预防产后肥胖。母乳喂养可促进乳汁分泌,加强母体新陈代谢,将体内多余的营养成分输送出来。

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肥胖风险

对于高危肥胖婴儿,他们喂母乳时间越长,就越不可能会成为超重。近日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越长,似乎对超重和肥胖的早期征兆越有保护作用。研究员追访595名孩子(从出生到2岁),他们在这个时间内追踪记录孩子的重量和身高,并比较将儿童的成长轨迹与这些孩子吃母乳时间长短关联起来。

当考虑高风险的体重增加,儿童身体质量指数(BMI)涨幅高于平均水平更快,随着他们成长。BMI是根据人的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获得额外体重风险最高儿童的母亲包括那些超重或肥胖母亲,教育水平低母亲和怀孕期间吸烟的母亲。595名儿童中近59%的孩子处于超重危险之中,其母亲曾有以上一个或多个特征。在这些肥胖风险较高的儿童中,婴儿母乳喂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相比于吃母乳至少4个月的儿童,母乳喂养不到两个月时间的婴儿有超过两倍多的可能性获得额外的重量。

但这项研究并不能证明母乳喂养会造成肥胖的风险降低。仍然有多种原因影响婴儿肥胖,该研究的作者指出了为什么母乳喂养和肥胖风险降低之间可能存在联系。研究揭示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允许饥饿和饱腹感信号的正常发育,可以帮助防止某些因素导致的超重和肥胖的行为。

同时研究指出在婴儿需要时进行喂母乳(比如婴儿饿了的时候),从而可以促婴儿食欲控制的早期发育。当母乳喂养婴儿,母亲可以控制婴儿母乳获得的时间和频率,婴儿能自然地应对饥饿和饱食感信号。这项研究由美国卫生国家研究院资助。

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

对宝宝

坚持母乳喂养宝宝,不仅可以节省买奶粉的钱,经济实惠,关键是这对宝宝的成长有莫大好处。首先,母乳温度适宜,宝宝喂养起来也很方便,所以就基本不用担心宝宝挨饿的问题;其次,母乳不仅可以为宝宝提供安全、高营养食物,满足宝宝健康成长的营养需求,还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抵抗过敏性疾病以及腹泻等疾病的侵扰,对于预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也有一定的帮助;此外,母乳喂养可以让宝宝更聪明,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半光氨酸和氨基牛磺酸等营养元素,可以促进宝宝脑细胞和智力的发育;最后,母乳喂养也是妈妈给予宝宝母爱的一种方式,可以让宝宝感受到更多温暖,心里会感觉更安全踏实。这对亲子关系以及宝宝日后成长过程中情商的培养,都是有很大帮助。

对妈妈

母乳喂养不仅是对宝宝,对妈妈的身体也有极大的好处。一般情况下,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产后子宫恢复会比较快、出血量也会相对较少,体型以及身体各方面都会较快恢复到正常状态。另外,母乳喂养还可以预防妈妈产后患上缺铁性贫血疾病,对以后乳腺癌、卵巢癌等生殖系统癌症的发病也会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而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妈妈还可以和宝宝说一些悄悄话,宝宝和妈妈感情一定会更加紧密,可以增加妈妈的满足感和自信心。

不良习惯引起的产妇发胖

1.保持好心情 不良情绪会使产妇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影响其新陈代谢,可能造成肥胖;

2.适度饮食 妇女孕期和产后需要的营养比平常多,但要注意饮食有节,一日多餐,按时进食,形成习惯。食物构成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为好。合理饮食,荤素、粗细粮搭配,并适当吃水果;

3.勤活动 顺产后应尽早下地做些轻微的活动,如洗手、洗脸、倒开水等。满月后,随着身体的恢复,应坚持每天做体操或健美操等,以减少皮下脂肪堆积;

4.母乳喂养 坚持母乳喂养,不但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也可预防产后肥胖。母乳喂养可促进乳汁分泌,加强母体新陈代谢,将体内多余的营养成分输送出来;

5.科学睡眠 产后夜晚睡8小时,午睡1小时,一天的睡眠时间即可保证。睡眠时间过多,人体新陈代谢降低,糖类等营养物质就会以脂肪形式在体内堆积造成肥胖。

如何预防肥胖

预防儿童肥胖应从胎儿期开始,在肥胖好发年龄(婴儿期、5-8岁、青少年期)采取措施,效果更佳。

胎儿期——预防胎儿过重

胎儿期要预防新生儿出生体重过重。孕妇在妊娠期需增加营养,但并不是营养摄入越多越好。如果孕妇体重增加过快,常会导致胎儿出生体重过重,使今后发生肥胖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要预防胎儿体重过重,孕妇首先要定期检测体重增长是否符合正常妊娠的生理规律。正常孕妇前3个月增加1.5~3千克,以后每周增加400克,至足月时体重比未妊娠时增加12.5千克。其次,孕妇要根据体重增加情况调整热量摄入量。第三,孕妇还要保证适当的活动量,如散步、轻体力活动等。

婴儿期——鼓励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多年后发生肥胖的风险显著低于人工喂养儿,而且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婴儿以后发生肥胖的概率越低。其原因可能是,母乳喂养儿可以更好地控制每餐的摄入量和间隔时间,避免过多热量的摄入。而人工喂养常有过度喂养的情况存在,造成孩子摄入过多,引起肥胖。

儿童、青少年期从小养成

首先,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生长需要来调控热量摄入,家长只需提供多样化的食物,由孩子自己决定吃不吃、吃多少。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通过增加活动量以增加热量的消耗,是预防肥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使在婴儿期,也不要总是将孩子抱在手中,而要帮孩子翻身、做做被动操,从5~6月开始训练孩子在成人腿上自动跳跃、独坐、爬、扶走等。在幼儿期,要多让孩子独立走、跑、跳、玩游戏。在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要让孩子每天有30-60分钟的体力活动。

此外,还要定期帮助孩子检测体重,发现体重增加过快时,则应引起重视,及时调整。

母乳喂养的宝宝便秘怎么办

1)不易感染疾病;来自母体的抗体可以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吃母乳的小孩不易感染耳病、腹泻、食物过敏反应、百日咳、肺炎引起的咳嗽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从整体来讲,母乳喂养的婴儿比人工喂养的婴儿健康。

2)有利于消化;母乳中的酶和其他物质既利于小儿消化又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而配方奶尽管非常接近母乳成分,但母乳种的某些成分确实难以仿造,母乳与配方奶之间并非完全相同。

3)廉价;母乳是不用花钱买的,它只需要母亲每天多摄入500卡热量的食物。

4)预防肥胖;母乳喂养可防止以后的儿童期肥胖。

5)无菌;母乳中没有细菌。

6)温度适宜;母乳既不会太凉也不会太热,婴儿随时可以吸吮。

母乳喂养的宝宝便秘怎么办

1、要适当补充水分,对于每4小时喂食1次的婴儿来说,应该在两次喂食中间加1次水。

2、对于1个多月大的婴儿,可以将白菜、萝卜煮水给孩子喝。新鲜的芦根煮水喝对清内热有效,为了使口感好些,可以在汤汁中加点糖。

母乳喂养时间长也有害处

有些母亲处于对孩子的疼爱,对及时断奶的重要性熟习不足,总以为喂奶时光越长越好。有些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认为“金水银水不如妈妈的奶水”,她们长期给孩子喂奶,有的幼儿已长到三四岁还在妈妈怀里吃奶。

众所周知,母乳喂养的好处

1)不易感染疾病;来自母体的抗体可以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吃母乳的小孩不易感染耳病、腹泻、食物过敏反应、百日咳、肺炎引起的咳嗽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从整体来讲,母乳喂养的婴儿比人工喂养的婴儿健康。

2)有利于消化;母乳中的酶和其他物质既利于小儿消化又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而配方奶尽管非常接近母乳成分,但母乳种的某些成分确实难以仿造,母乳与配方奶之间并非完全相同。

3)廉价;母乳是不用花钱买的,它只需要母亲每天多摄入500卡热量的食物。

4)预防肥胖;母乳喂养可防止以后的儿童期肥胖。

5)无菌;母乳中没有细菌。

6)温度适宜;母乳既不会太凉也不会太热,婴儿随时可以吸吮。

母乳喂养期过长的害处——对宝宝

实际上,喂奶的时光过长反而会有很多害处,由于母乳到了10个月以后,奶水中蛋白质的含量逐渐减少,奶水变得平淡,养分价值下降,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须要。另一方面,小儿吃奶时光过长,会养成不爱吃其它食品的习惯,使养分不足。恰在此时孩子生长发育很快,须要多种养分物质,长此以往,就会使小儿养分不良,身体消瘦,体弱多病。而且长期不断奶,孩子依附性大,离不开妈妈,思想幼稚,缺少独立锻炼,影响孩子心理发育。

母乳喂养婴儿确实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但这是有时间需求的,如果过期哺乳则会妨碍孩子的生长发育。母乳只能满足6个月以内的婴儿营养,12个月以后乳汁分泌量减少,而且也不再是“金水银水”,其营养价值已大大降低。

与此同时,婴儿生长发育也很快,到九、十个月时,体重比出生时增加5公斤左右,随着身体的发育,孩子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也大为增加,如此时仍哺乳喂养则难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因此,到九、十月时应开始准备断奶,随着辅食增加,逐渐减少母乳次数,一般到1周岁就应该断奶了。

母乳喂养期过长的害处——对妈妈

长期哺乳对母亲的健康也不利,因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得不到调节,会呈现睡眠不佳、精神不振、胃口不好、体力过分消耗等现象。延长哺乳期对产妇和婴儿都有许多危害。首先,哺乳时间太长,可引起母亲生殖器官萎缩,表现为子宫缩小,阴道黏膜薄弱缺乏弹性,甚至还会引起永久性的闭经,对身体有不良影响。

相关推荐

预防儿童肥胖的妙招

预防儿童肥胖应从胎儿期开始,在肥胖好发年龄(婴儿期、5-8岁、青少年期)采取措施,效果更佳。 近25年来,全球肥胖和超重儿童增加了一倍,这与家长的过度喂养不无关系。不少家长认为,儿童喂得胖,是自己能干的表现,非常有成就感。其实,爱心喂出胖儿童,却苦了儿童,会给儿童带来很多健康危害。 肥胖会对儿童各系统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心理行为等产生不良影响,对当前及以后的生活质量、学习工作能力、健康状况等造成损害,还会缩短预期寿命。儿童肥胖的治疗非常困难,因为儿童缺乏减肥动机,对少吃、多动的减肥方法很难持之以恒。因此

产妇如何恢复身材

1.母乳喂养 根据资料显示,比较哺喂母乳和未哺喂母乳的产妇发现,哺喂母乳者的减重速度比没有喂母乳的快。 事实上,营养师也常鼓励妈妈亲自哺喂母乳,每天喂食母乳,也可消耗一定的热量。所以,产妇不妨尝试这种最经济省钱的方式。 2.饮食控制 孕妇在怀孕后期就应该注意控制热量,尤其要减少摄入热量高的食物,再加上适时运动,即可预防产后肥胖。

盘点5大瘦身减肥陷阱

减肥是女性永恒的话题,为保持完美身材,女性会不自觉的注意到各种有关减肥的话题。但是其中一些看似合理的“秘诀”,却并非属于健康的减肥方式。俄罗斯健康报就公布5种最受欢迎,但违背科学的减肥方法。 方法1,激烈燃烧卡路里有助于长期减肥 反驳:短时间内激烈燃烧卡路里只适用于短期减肥。想要达到长期减肥效果还需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体育锻炼,并合理饮食。 方法2,母乳喂养预防孩子未来发胖 反驳:母乳喂养有许多好处,如提高孩子的免疫力等。但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并不会预防肥胖。保持身材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家庭的饮食习惯。 方法

产后塑身的方法

1、母乳喂养 通过比较哺喂母乳和未哺喂母乳的产妇发现,哺喂母乳者的减重速度比没有喂母乳的快。事实上,营养师也常鼓励妈妈亲自哺喂母乳,每天喂食母乳,也可消耗一定的热量。产妇通过母乳喂养孩子,不仅能瘦身,孩子将来体质也会更好 2、饮食控制 孕妇在怀孕后期就应该注意控制热量,尤其要减少摄入热量高的食物,即可预防产后肥胖。在产后瘦身的阶段,产妇也应该注意饮食搭配,要保证小宝宝和新妈妈营养摄入充分,饮食中必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如鱼、瘦肉、蛋、奶、水果和蔬菜。 3、运动瘦身 产后女性最容易发胖的部位一

产后预防肥胖的六种方法

1.母乳 想要预防产后肥胖那么就进行母乳喂养吧。母乳不但能够预防肥胖,同时还能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 2.科学运动 产后做些适当的运动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加速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子宫收缩及恶露排出,避免体内热量蓄积,从而预防产后肥胖。 3.产后操 分娩一个月以后,可在床上做仰卧位的腹肌运动和俯卧运动的腰肌运动。如双腿直上举运动、仰卧起坐运动、头肩腿后抬运动等,这对减少腹部、腰部、臀部脂肪有明显的效果。 4.产后早下床 产后身体健康,无会阴破裂,二十四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半个月后可做些轻便的家务活,七个月后,可

婴儿过胖需要断母乳吗

婴儿控制体重的方法 婴儿超重肥胖会对生长发育及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超重应该做适当减肥。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要“细细嚼、慢慢咽”。食物宜采用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调。为使肥胖婴儿不出现饥饿感,尽量少吃糖果、甜糕点、饼干等甜食,少吃脂肪性食品,特别是肥肉,可适量增加蛋白质饮食,如豆制品、瘦肉等。 除了巧喂食外,肥胖婴儿应多锻炼、多活动。运动不仅可以使脂肪细胞释放出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脂肪细胞的体积变小,还能消耗多余的糖,使其不转变为脂肪。一岁以内还不会自主运动的婴儿,可以由父母帮助宝宝做被动运动。比如阔胸

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孕期开始

1.孕期注意控制体重。统计显示,孕期体重增加越多,新生儿体重越重,新生儿肥胖的概率也越高,因此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孕期开始。 2.母乳喂养。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宝宝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有研究显示,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出现肥胖的比例是24.6%,这是因为人工喂养婴儿更容易出现过度喂养。 3.科学添加辅食。提倡6个月内小儿纯母乳喂养,不要过早在奶中添加米粉等辅食。 4.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按照小儿年龄的大小,合理安排一日的饮食,不要让孩子饥一顿、饱一顿,避免过于油腻、油炸食物及过多淀粉类食物。当

职场女性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俗话说:“金水银水不如妈妈的奶水”。但在坚持母乳喂养的道路上,“拦路虎”总是层出不穷。在此,专家强烈呼吁,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一定要坚持给孩子喂母乳。 三大原因导致母乳喂养率低 目前,我国纯母乳喂养率很低,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本报通过“生命时报”官方微博、微信,同时联合频道进行的调查显示,问及0~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何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时,28.1%的人认为是产妇自身原因,如觉得奶水不够等;22.9%的人选择母乳喂养知识普及不够;22.7%的人认为是奶粉营销太猖狂;20.4%的人则归因于喂养环境不好。 除上

什么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方式。研究显示,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展更为健康,效果包括增强免疫力、提升智力、减少婴儿猝死症的发生、减少儿童期肥胖、减少罹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等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母乳喂养对健康有益,对此付诸于实践的建议也在持续增加。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它对健康带来的益处可以延续到成人期。以人口基础而论,出生后最初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是建议的喂养婴儿方式,接着以持续母乳喂养并添加适当的补充食品的方式进行喂养,直至2岁或更长。为了使母亲们能

宝宝太胖有什么危害 0-6个月的宝宝

尽量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孩子明显比人工喂养的孩子发生肥胖的几率要低。 当然,母乳喂养也会肥胖,如果妈妈比较胖,且进食大量的含油脂的食物,乳汁中脂肪含量就会高,容易导致宝宝肥胖。因此母乳妈妈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同时注意喂养方式。 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则需要控制总奶量及喂养速度,宝宝需多少则喂多少,而不是拼命的灌孩子。有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点长胖点,使用孔径较大的奶嘴或私自将奶嘴孔改大,这种做法都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