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注意什么 预防性铁治疗
缺铁性贫血注意什么 预防性铁治疗
妇女在妊娠后期、哺乳期,儿童在生长、发育期,以及胃大部切除水后的患者,宜在医生指导下酌情给子预防性口服铁剂,如临床上常用的铁剂有硫酸亚铁和构椽酸铁铵等,前者吸收率高,副作用小、价相相对便宜,应们最广;后者吸收率差,但易溶于水,配成糖浆,适用于儿童口服。
缺铁性贫血预防
因为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会随着孕周的增多而逐渐加重,所以整个孕期要定期验血,检查是否出现贫血或贫血有无改善。预防孕期贫血,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按时产检
至少要在妊娠的中期和后期检查两次血常规,以及早发现贫血,采取相应措施纠正贫血。
2、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鸡肝、猪肝等动物肝脏富含矿物质,含铁丰富,一周可吃两次。鸭血、蛋黄、瘦肉、豆类、菠菜、苋菜、番茄、红枣等食物含铁量都较高。
3、多吃富含叶酸食物
从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叶酸增补剂,直到怀孕后3个月为止。饮食上注意进食富叶酸食物,如动物肝脏和肾脏、绿叶蔬菜及鱼、蛋、谷类、豆制品、坚果等。
4、妊娠中后期多吃高蛋白食物
妊娠中后期胎儿发育增快,要多吃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鱼类、蛋类、瘦肉、豆类等。
5、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
对某些孕妇来说,单从饮食中摄取铁质,有时还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对于有明显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胃肠容易接受和吸收的铁剂。孕期补铁不宜突然大量地补,因为补铁量过大时,可能会导致胃肠不舒服,还容易引起便秘。
补铁没效果是怎么回事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贫血多因缺铁,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么回事。针对你女儿出现的情况,我建议你先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在她身上缺铁性贫血诊断是否成立?
从临床来看,小儿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等,首先要明确病因,这一点通过抽血检查铁代谢即可明确。
第二、要弄清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证实孩子确实为缺铁性贫血,在治疗之前还需进一步弄清楚是什么导致她缺铁,比如:是因为外源性获得太少、吸收不良,还是因为丢失太多?如果是外源性获得太少,可以使用铁剂等增加铁的补充;而铁丢失太多则需要查明导致丢失过多的原因,如消化道出血、寄生虫、血管内溶血等,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第三、孩子接受的补铁治疗是否规范?
如果确需补铁治疗,一般首选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每天补充150~200mg元素铁,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或者琥珀酸以促进铁吸收,忌与茶同服,因其可抑制铁吸收。一般铁剂要连续服用两个月左右,血红蛋白才能恢复正常,而此后需继续治疗3个月以补足贮存铁。
缺铁性贫血预防
缺铁性贫血大多是可以预防的。
1、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如肝,瘦肉,鱼等,并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适当补充铁剂。
2、婴幼儿食品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
3、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应及早给予铁剂预防。
4、在钩虫流行区应进行大规模的寄生虫防治工作
5、及时根治各种慢性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等。
缺铁性贫血治疗
一般来说缺铁性贫下用中医治疗效果较好,但当病人Hb小于60g/L,并有继续出血, 单独中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用西药铁剂治疗,必要时可用肌内注射补铁。
1、病因治疗 应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单纯的铁剂补充只能使血象恢复。如对原发病忽视,不能使贫血得到彻底的治疗。
2、铁剂的补充 铁剂的补充治疗以口服为宜,每天元素铁150~200mg即可。常用的是亚铁制剂(琥珀酸亚铁或富马酸亚铁)。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铁剂忌与茶同服,否则易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成不溶解的沉淀,不易被吸收。钙盐及镁盐亦可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同时服用。患者服铁剂后,自觉症状可以很快地恢复。网织红细胞一般于服后3~4天上升,7天左右达高峰。血红蛋白于2周后明显上升,1~2个月后达正常水平。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铁剂治疗仍需继续服用,待血清铁蛋白恢复到50µg/L再停药。如果无法用血清铁蛋白监测,则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服用铁剂3个月,以补充体内应有的贮存铁量。
如果患者对口服铁剂不能耐受,不能吸收或失血速度快须及时补充者,可改用胃肠外给药。常用的是右旋醣酐铁或山梨醇铁肌内注射。治疗总剂量的计算方法是:所需补充铁(mg)=(150-患者Hb g/L)×3.4(按每1000gHb中含铁3.4g)×体重(kg)×0.065(正常人每kg体重的血量约为65m1)×1.5(包括补充储存铁)。上述公式可简化为:所需补充铁(mg)=(150-患者Hb g/L)×体重(kg)×0.33。首次给注射量应为50mg,如无不良反应,第2次可增加到100mg,以后每周注射2~3次,直到总剂量用完。约有5%~13%的患者于注射铁剂后可发生局部肌肉疼痛、淋巴结炎、头痛、头晕、发热、荨麻疹及关节痛等,多为轻度及暂时的。偶尔(约2.6%)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会有生命危险,故注射时应有急救的设备(肾上腺素、氧气及复苏设备等)。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一) 口服铁剂
1.口服铁剂
⑴ 硫酸亚铁 因缺铁而血红素合成减少,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游离原卟啉500μg /L(正常200~400μg /L)。
⑵ 富马酸铁 0.2 g/次,3次/日。含铁量较高,奏效较快。
⑶ 枸橼酸铁铵 常配成10%溶液内服,10ml/次,3次/日。为三价铁,不易吸收,但能代替片剂。
⑷ 力蜚能 为铁配体复合物。
⑸ 速力菲 为琥珀酸亚铁。
2.注射用铁剂 有胃肠道疾病或急需增加铁供应者可选用。
⑴ 右旋糖酐铁。
⑵ 山梨醇铁:肌注局部有疼痛,全身反应同右旋糖酐铁。
(二) 纠正缺铁病因
1.防治寄生虫病,如驱除钩虫等。
2.治疗慢性胃肠疾患。
3.积极治疗慢性失血。
4.给易感人员以预防性铁剂治疗。
1岁宝宝贫血有什么危害 缺铁性贫血需要补多久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补铁治疗大概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具体的原因是因为患者在服用铁剂后,自觉症状可以得到很快的恢复,网织红细胞计数一般在服药后的三到四天可出现上升,七天左右达高峰,血红蛋白于服药后的两周明显上升,一般在两个月左右血红蛋白可基本恢复正常。贫血纠正后为什么至少需要继续治疗三个月的时间,是因为体内的储存铁需要进一步的补充,需将血清铁蛋白恢复到五十微克每升,以补足储存铁,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治愈缺铁性贫血,否则此类患者很容易复发,因此规律长期有效的服用铁剂,是保证缺铁性贫血治疗效果的有效依据。
藕粉的营养价值 补血养血
藕粉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维生素B12,能够有效补血养血,预防缺铁性贫血。
1岁半宝宝贫血怎么补
首先要找到贫血的病因,对于一岁半的宝宝来讲,大部分的贫血是因为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应积极地祛除病因。一、对于饮食不当应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有偏食习惯者应纠正偏食的习惯,对于有慢性失血性贫血者,如钩虫病应及时的治疗,常规补铁治疗。 如果是补铁治疗没有好转,应再进一步查找贫血的病因。
黑豆炖羊腰子功效 预防贫血
羊腰子富含营养,除了蛋白质外,羊腰子里面的铁元素含量也比较高,而铁是人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料,适量吃羊腰子能够补铁补血,预防缺铁性贫血;黑米中也含有丰富的铁元素,铁离子具有造血功能,其参与血红蛋白的生成以及细胞色素以及各种酶的合成。经常吃黑豆炖羊腰子对改善和预防缺铁性贫血也十分有利。。
严重缺铁贫血应该怎么办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致。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相关。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致。
1.去除病因
尽可能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2.药物治疗
(1)口服药 如硫酸亚铁与饭同时服用,如胃肠道症状明显,可根据情况逐渐增加剂量,胃肠道症状会明显减轻。或口服富马酸铁等。
(2)注射铁剂 可给予注射铁治疗患者为:①口服铁不能耐受;②失血过快,用口服铁不能补偿;③溃疡性结肠炎或局限性结肠炎患者经口服铁治疗无效;④不能从胃肠道吸收铁剂者,如胃肠道手术患者。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贫血对于我们身体的危害,虽然贫血不会威胁到生命,但是长期贫血会令我们的身体变得虚弱,所以如果我们出现了严重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应该采用上文介绍的方法去治疗。
缺铁性贫血预防
1、按时产检
至少要在妊娠的中期和后期检查两次血常规,以及早发现贫血,采取相应措施纠正贫血。
2、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鸡肝、猪肝等动物肝脏富含矿物质,含铁丰富,一周可吃两次。鸭血、蛋黄、瘦肉、豆类、菠菜、苋菜、番茄、红枣等食物含铁量都较高。
3、多吃富含叶酸食物
从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叶酸增补剂,直到怀孕后3个月为止。饮食上注意进食富叶酸食物,如动物肝脏和肾脏、绿叶蔬菜及鱼、蛋、谷类、豆制品、坚果等。
4、妊娠中后期多吃高蛋白食物
妊娠中后期胎儿发育增快,要多吃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鱼类、蛋类、瘦肉、豆类等。
5、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
对某些孕妇来说,单从饮食中摄取铁质,有时还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对于有明显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胃肠容易接受和吸收的铁剂。孕期补铁不宜突然大量地补,因为补铁量过大时,可能会导致胃肠不舒服,还容易引起便秘。
小儿缺铁性贫血预防方法
专业指导
一、做好婴儿喂养指导。
母乳中铁吸收较好,最好使用母乳喂养。如不能用母乳喂养时,采用强化铁配方奶喂养。
1、加用强化铁的饮食。
足月儿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早产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加强饮食中铁的含量。最简单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辅食中加硫酸亚铁,如食用含铁谷类或交替使用硫酸亚铁滴剂。硫酸亚铁滴剂足月儿纯铁用量不超过1mg/kg/日(2.5%FeSO40.2ml/kg/日),早产儿不超过2mg/kg/d。每日最大总剂量为15mg。但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过1个月,以免发生铁中毒。另外,人工喂养儿在6个月以后,喂不加铁的牛奶不可超过750ml。
2、儿童与成人
最好在每斤面粉中加铁13~16mg,同时应注意尽量增加动物饮食。
二、做好健康检查工作,定期进行贫血普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老人补铁需谨慎
老人贫血并非都是缺铁,补铁需谨慎
老年人常因各种原因导致贫血,但有的人误认为贫血都是缺铁引起的。因此,盲目服用补铁药物,大量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或各种补铁保健品。
对此,专家认为,日常的合理膳食完全可以满足人体对铁的需要,如果不是因为缺铁导致的贫血,不要盲目补铁。 专家介绍说,如误服大量硫酸亚铁,或食用铁器煮的海棠、山里红等酸性食品,可能导致急性铁负荷过重;如长期给非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铁剂或高铁饮食,则会出现慢性铁负荷过重。即便是缺铁性贫血患者,补铁也要适可而止,并不是补得越多越好。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昏迷等急性铁中毒症状,严重者会致人休克、死亡。虽然贫血患者中缺铁性贫血者占多数,但除此以外,还有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如果不论贫血原因就盲目补铁,不仅不利于病情改善,还能危害身体健康。
小儿缺铁性贫血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多见于6个月-3岁左右的小儿。孩子发生缺铁性贫血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均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在确诊小儿缺铁性贫血时除了要结合相关的检查外,还要与以下贫血疾病进行鉴别:
1.地中海贫血:也是常见的贫血类型,患儿多有家族史,地区性比较明显。特殊面容,肝脾明显肿大。血涂片可见靶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a2及f增高,或出现血红蛋白h或bart?s等。血清铁增高,骨髓中铁粒幼细胞增多。
2.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儿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苍白、无力、咳嗽,痰中可见血,痰和胃液中可找到含铁血黄素细胞。网织红细胞增高。x线胸片肺野中可见网点状阴阴影。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骨髓涂片可见细胞外铁明显增加,中、晚幼红细胞的核周围可见铁颗粒呈环状排列,血清铁增高。用铁治疗无效。有些病人用维生素b6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4.慢性感染性贫血:多呈小细胞正色性贫血,偶呈低色性贫血。血清铁和铁结合力皆降低,骨髓中铁粒幼细胞增多。铁治疗无反应。
5.铅中毒:铅中毒时血象检查可见红细胞呈嗜碱性点彩,血清中铅含量增加,红细胞和尿中原卟啉明显增加。fep/hgb可高至17.5μg/g以上。
综上所述,以上是需要与小儿缺铁性贫血相鉴别的几种疾病,希望对您了解本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