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芽烹饪有技巧
绿豆芽烹饪有技巧
绿豆芽在烹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几个要点:首先是在炒绿豆芽的时候,尽量选择清炒,不要放入大量油和肉,这样就失去绿豆芽本身清淡爽口的特性,反而让人感到食不下咽了;另外由于绿豆芽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在烹炒的时候不应翻炒太久,也不宜在油温很高的时候下入豆芽,否则维生素C会大量流失,影响绿豆芽的营养特质,同时翻炒的时候不妨放入少量食醋,或者挤入几滴柠檬汁,不但可以将口感弄得爽口,还可以防止维生素C的大量流失。
选购的时候要注意:正常的绿豆芽一般略呈黄色,不太粗,水分适中,无异味;而不正常的绿豆芽往往颜色发白,豆粒发蓝,芽茎粗壮,水分较多,有化肥的味道。另外,购买绿豆芽时选5~6厘米长的为好。
韩式密黑豆的烹饪技巧
一、韩式蜜黑豆的做法
第一步:清洗。黑豆先洗干净准备进行泡发。
第二步:泡发。在一个大容量的器皿中加入大约七百毫升的水,放入小苏打等气泡过去后就将黑豆倒入进去准备泡发。当黑豆泡至表皮开裂露出里面的绿色芯子即可。
第三步:浸泡。黑豆从苏打水中捞出沥水,用糖盐高汤调制一碗醋汁,黑豆放进去进行浸泡,时间大致泡6个小时左右,天气较冷的时候要泡一倍多时间。
第四步:煮豆。将泡够时间的黑豆连同泡黑豆的水一起放到锅子上煮,煮开后再加入冷水,反正如此两遍之后用小火慢煮,知道所有的醋汁都融入到黑豆中,锅中只留少许汁水为止。
第五步:凉拌。等到黑豆完全冷却后,拌入芝麻后即可完成美味的韩式密黑豆。
二、韩式密黑豆的烹饪技巧
煮黑豆的时候要将煮出的浮沫撇掉,煮黑豆不要用大火,因为大火会让黑豆发臭,而且醋汁会很快烧干,而不是煮到黑豆中去,同时黑豆用大火会煮的变硬。
三、韩式包菜饼的烹饪技巧
面粉糊的厚度应该是勺子舀起后能够有丝线,如果喜欢吃厚的饼可以调厚些,喜欢爽脆的口感就稀些自行掌握。泡菜腌制过的汤可以制作成为泡菜汤,泡菜汤中打入一个鸡蛋会很营养,搭配好吃的韩式泡菜饼,就更加美味了。
吃豆芽菜的好处 煮绿豆芽重要提醒
绿豆芽烹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烹煮绿豆芽不能加碱,因为碱可破坏绿豆芽中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
二是不需要去掉绿豆皮。绿豆皮中医叫绿豆衣,具有比绿豆更强的清热解毒作用。
桂鱼的烹饪技巧
技巧1、煎桂鱼防粘锅。可在烧热的锅里放油后再撒把盐,也可净锅后用生姜把锅擦一遍,但在煎鱼时不要经常翻动,直至鱼在锅里煎透后翻动。
技巧2、烧桂鱼防肉碎。红烧鱼一定要在烧之前,先行在锅里把鱼煎透,油温要高。烧鱼时汤不宜过多,一般以水没过鱼为度。翻动鱼用的铲子不要过于锋利,以防弄碎鱼肉。
技巧3、去鱼腥妙计。先把桂鱼在锅里煮一会儿,待蛋白质凝固后再放姜,也可在烧鱼汤的时候加入适量的牛奶或米醋或料酒,同样达到去腥的效果。
技巧 4、蒸鱼用开水。蒸鱼时先将锅内水烧开,然后将鱼放在盆子里隔水蒸,切忌用冷水蒸,这是因为鱼在突遇高温时,外部组织凝固,可锁住内部鲜汁。蒸前最好在鱼身上放一些鸡油或猪油,可使鱼肉更加滑嫩。
技巧5、冻鱼放奶烧。鱼长时间放在冰箱里拿出来时,可适当地在汤中放些鲜奶增加鱼的鲜味。鱼从冰箱里取出后,先放在置有少许盐的容器中解冻,目的在于冻鱼肉中的蛋白质遇盐会慢慢凝固,防止其进一步从细胞中溢出而失去营养。
绿豆搭配什么煮粥 绿豆的烹饪技巧
煮食绿豆不要选择铁锅,因为绿豆在铁锅中煮熟后会变黑。另外,用绿豆熬制绿豆汤时,大火煮沸,不宜久煮,10分钟左右即可,其汤色可保碧绿清澈,是夏季清热解暑的饮料佳品。
绿豆汤的烹饪技巧
绿豆性凉,味甘,平时喝可以消暑止渴;由于其具有利尿下气的功效,因此食物或药物中毒后喝,还能起到排清体内毒素的作用,对热肿、热渴、热痢、痈疽、痘毒、斑疹等也有一定的疗效。绿豆的清热之力在皮,解毒之功在内。
因此,如果只是想消暑,煮汤时将绿豆淘净,用大火煮沸,10分钟左右即可,注意不要久煮。这样熬出来的汤,颜色碧绿,比较清澈。喝的时候也没必要把豆子一起吃进去,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消暑功效。如果是为了清热解毒,最好把豆子煮烂。
这样的绿豆汤色泽浑浊,消暑效果较差,但清热解毒作用更强。绿豆与其他食品一起烹调,疗效更好,如防中暑可以喝绿豆银花汤:绿豆10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用。但是,绿豆性凉,脾胃虚寒、肾气不足、腰痛的人不宜多吃。
猪腰的烹饪技巧有哪些 猪腰的烹饪技巧
材料:去皮桃仁30克,枸杞20克,猪腰3只,盐1/2勺,料酒1大勺,冰糖粉1大勺,葱姜各2片,水淀粉少许。
做法:
1、猪腰从中间一分为二,去掉中间的白色臊腺,切花刀。
2、加盐、葱姜、料酒入味去腥臊,洗净,加少许水淀粉抓匀。
3、锅中放油,将桃仁炒至金黄色倒出,再将猪腰炒至白色。
4、放入泡开的枸杞,加盐、冰糖粉,炒匀,盛出,撒上桃仁即可。
材料:猪腰300克,西葫芦100克,红辣椒少许,油、盐、糖、葱姜蒜、酱油、料酒、淀粉、鸡精适量。
做法:
1、猪腰从中间片开去除腥臊部分切腰花,放少许盐腌腰花,去除水分后加入干淀粉抓匀。
2、起锅烧开水,下腰花焯烫,打卷后立即捞出。
3、西葫芦、红辣椒洗净切片。
4、起锅热油爆香葱姜蒜,放西葫芦、糖煸炒片刻。
5、放腰花、红辣椒炒匀,加酱油、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材料:白米1杯,猪腰1个,姜丝少许,葱花少许。料酒1大匙,葱2根,姜2片,水8杯,盐1茶匙,胡椒粉少许。
做法:
1、白米洗净,加水8杯煮开,改小火煮到米粒熟软。
2、猪腰片开,剔除中间的臊筋,切花,另将一锅水烧开后加入调味料,将猪腰汆烫过捞出、冲净。
3、将猪腰放入粥内同煮,加入姜丝和盐、胡椒粉后熄火盛出,撒上葱花即可食用。
绿豆芽的食用宜忌
绿豆芽在食用方面,一般人均可食用,尤其适宜长期吸烟者食用。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虚弱的人不宜多吃绿豆芽。烹饪方面,炒豆芽时应热锅快炒,使维生素C少受破坏。绿豆芽性寒,烹调时宜配上一点姜丝,中和它的寒性。炒绿豆芽时加入一点醋,既可防止维生素B1流失,又可以加强减肥作用。
姜粉的烹饪技巧
1.生姜要确保新鲜。千万不可用腐烂的生姜,据说: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有可能会诱发肝癌、食道癌等。
2.生姜不要去皮。中医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之说。与姜皮一起磨粉可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充分发挥其整体功效。
3.姜片要均匀地铺放在相对透气的盖垫上或筛子、筐子里,放置通风处风干。期间要经常翻动。
4.自制姜粉无添加剂,保质期相对较短,可冷藏半个月,冷冻2个月。
5.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
蚕豆的做法 蚕豆的烹饪技巧
将干蚕豆放入陶瓷或搪瓷器皿内,加入适量的碱,倒上开水闷1分钟,即可将蚕豆皮剥去。生蚕豆应多次浸泡或焯水后再进行烹制,以煮食为佳。但要注意最后要用水冲除其碱味。
烧肉的烹饪技巧
1、选猪肉时,应选瘦肉;
2、皮厚要适中;
3、一定要放几根葱在旁边,和着肉一起烤,散发着一种妙不可言的香味,不信您试试,反正我试了;
4、切时最好先把刀磨利,皮向下,尽量均匀的、尽量薄地切,切到皮时用手拍下刀,应该可以切到的。
绿豆芽的饮食禁忌
1、禁忌人群
绿豆芽是寒凉的食物,吃多了容易损伤胃气,且含粗纤维,容易加快肠蠕动而引起腹泻。因此,患有慢性肠炎、慢性胃炎及消化不良的病人不能多吃。
2、食用宜忌
绿豆芽在食用方面,一般人均可食用,尤其适宜长期吸烟者食用。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虚弱的人不宜多吃绿豆芽。烹饪方面,炒豆芽时应热锅快炒,使维生素C少受破坏。绿豆芽性寒,烹调时宜配上一点姜丝,中和它的寒性。炒绿豆芽时加入一点醋,既可防止维生素B1流失,又可以加强减肥作用。
烹饪美味土豆丝的技巧
土豆丝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味,但土豆跟所有的食物原料一样,刀工越细、刀口越多,营养素损失就越大。如何在确保美味的同时留住更多的营养呢?
第一,应该把土豆清洗干净后再去皮,直接切丝后不要浸泡,就算不马上烹炒也可以用保鲜膜封住后放于冷藏柜中,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土豆中的一些营养物质氧化、发生褐变。
第二,尽量缩短切配和烹制的间隔。土豆丝焯水是可以的,虽然会损失一些营养素,但这样会使所有的原料同步成熟,并且缩短烹调时间,从另一方面讲烹炒时间缩短也会减少营养损失。
第三,炒土豆丝应该选用急火快炒的方式,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留住营养。
第四,在炒土豆丝时加入适量的醋,不仅会增加菜品口感,还会提高蛋白质、钙和维生素C等营养素的吸收率。
需要提醒的是,烹炒土豆丝时要记住不可放盐过早,一则盐具有很强的渗透压,会使土豆丝口感变软,二则放盐早了也会使盐分过多地渗入原料内部,从而减少表层盐含量使菜品咸味不够,在不觉中增加盐的食用量。
每种食材在烹饪的时候都有相关的技巧和方法,正确的方法是可以让食物更美味而且还能最大程度的留住食材中的各种营养素的。
黑豆苗有什么好处
黑豆苗有什么好处
黑豆苗即是用黑豆生出的芽菜,没有任何营养剂及化肥,放置几天也不会变坏,符合绿色食品特征,因而又叫“绿色大豆瓣菜”。
黑豆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36.1克、脂肪15.9克、膳食纤维10.2克、碳水化合物23.3克、钙224毫克、镁243毫克、钾1377毫克、磷500毫克,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B1、B2、C、烟酸和微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硒等。
黑豆是植物中营养最丰富的保健佳品。
黑豆苗的营养价值
黑豆发芽后,维生素、蛋白质、膳食纤维呈上升趋势,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呈下降趋势,使营养状态更趋于我们对食物营养的需求,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含量比绿豆芽还高。
黑豆苗的食用效果
滋阴补肾、补血明目。
黑豆苗的选购
看豆瓣:豆瓣嫩绿,没有腐烂、发黄的现象;
看芽身:芽身洁白,根部为白色或者淡褐色;
有须根:自然发成的豆芽有须根,建议购买;化肥发的没有,不要购买。
黑豆苗的烹饪小技巧
黑豆苗放入开水中焯2分钟左右,加调料直接凉拌;可单独清炒或者搭配肉﹑鸡蛋等一起炒;还可以加入炖菜或者汤中。
焯黑豆苗时,在水中放少许盐和几滴油,可使豆苗更加翠绿。
黑豆苗的制作技巧
不宜久放,宜现买现吃
牡蛎的烹饪技巧
1、收敛固涩宜煅用,余均生用。
2、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头晕胀痛,目眩耳鸣,烦热面赤,或渐觉肢体不利者,可与代赭石、生龟甲、白芍、怀牛膝等配伍,以平肝滋阴。
3、阴虚火旺者,可与玄参、麦冬、黄连等同用。
4、肝肾阴亏,肝火灼津为痰,痰火凝聚而成瘰疬瘿瘤者,可与玄参、贝母相合。
5、自汗、盗汗者,可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