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概述
心悸的概述
心悸(palpitations ),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觉或心慌感。心悸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中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本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觉到心悸,属于正常情况。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心率过快、过慢以及有过早搏动时,患者的主要症状即为心悸。少数情况下,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者也常以心悸而就诊 。
汉代《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惊悸”的病名。宋代《太平圣惠方》等书将惊悸、怔忡并论。元代《丹溪心法》认为,虚证多属血虚,实证多为痰饮。清代《医林改错》 、《血证论》又补充了瘀血导致心悸的内容。 心悸以虚为本,以实为标,临床上极易见到本虚标实的病证,应权衡轻重缓急,辨证施治。
心悸的诊断
诊断依据
1.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可见数、促、结、代、缓、沉、涩、迟等脉象
2.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4.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病证鉴别
1、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
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
心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2、心悸与奔豚的鉴别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颈椎病为什么会出现心悸的症状
目前,很多年轻的朋友被颈椎病困扰着,该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 明显,这是因为各种社会压力导致的,很多颈椎病患者会出现心悸的状况,让他们感到非常的困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么究竟颈椎病为什么会出现心悸的症状呢?
颈椎病对患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心悸的状况,下面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介绍颈椎病患者心悸的原因。
颈椎病为什么会出现心悸的症状? 专家指出,颈椎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经常出现心悸的症状,主要是因为的周围组织和神经受到压迫到引起的,要及时治疗。颈椎病患者出现心悸的症状主要是交感神经受到压迫到引起的,患者多个器官、系统、部位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例如头痛、头晕、食物模糊、心慌、心律不齐、肢体怕冷发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要及时治疗。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颈椎病为什么会出现心悸的症状都了解了吧,导致颈椎病患者出现心悸的状况是有很多的,我们大家对该病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的到正规的骨科医院配合专家的治疗!
心悸的病因
1、心血管疾病常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
2、非心血管疾病常见于贫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以及胸腔积液、气胸、肺部炎症、肺不张、腹水、肠梗阻、肠胀气等;还可见于应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阿托品等药物后出现的心悸。
3、神经因素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为常见,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惊恐或过度兴奋、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心悸。
心悸的发生常与平素体质虚弱、情志所伤、劳倦、汗出受邪等有关。平素体质不强,心气怯弱,或久病心血不足,或忧思过度,劳伤心脾,使心神不能自主,发为心悸;或肾阴亏虚,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而致病;或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而发本病。
心脏病的概述
心脏病(heart disease)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
心悸是心脏病开始时常见的症状:为一种心跳不适的感觉,多见于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也可见于高动力性循环。然而呼吸困难是左心功能不全所致肺瘀血,往往诱发呼吸困难。初起常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休息后好转。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迫坐呼吸,不能平卧,且常伴有咳嗽、甚至咯血。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
预防心脏病永远是治疗心脏病的最好方法,很多人不了解这些疾病,认为心脏病是不治之症,患心脏病的人很容易发病,无法控制,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远离心脏疾病。平时生活中坚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
心绞痛的概述
心绞痛又称为狭心症(Angina pectoris)是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一般是由冠状动脉阻塞或痉挛所导致。冠状动脉疾病是心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为心绞痛的主要原因。心肌缺乏血液供应时,患者会感到胸前有压迫感。
一般人常用疼痛的大小评估心绞痛的严重度,然而疼痛和心肌缺氧的程度并没有直接相关。也就是说,严重的疼痛不一定是心脏病突发;而心脏病突发可能也不会有胸痛的现象。
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相关,症状是疼痛加剧、休息时突然产生的疼痛,以及疼痛持续超过15分钟。这些现象可能是心肌梗塞(心脏病突发)的前兆,要假定为心肌梗塞马上进行急救。
更年期心悸吃什么好 黄豆
黄豆富含大豆异黄酮,在体内会产生类似雌激素的效果,有"植物性雌激素”之称,可以调节女性更年期雌激素的逐渐减少。相对于西方女性,吃豆制品较多的东方女性更年期时出现心悸的概率要明显偏低。大豆和豆腐、豆浆等豆制品也有相似的作用。
心悸的症状 心悸是什么
心悸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概括地说心悸就是指自觉心跳或者是心慌,并且伴有心前区不适感。通俗地说就是在安静的情况下或者是稍微活动之后自己能够明显感到心脏在“咚咚”的跳动。因为正常人是不会在静息的时候感受到自己的心跳的。
心悸的预防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
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
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心悸的饮食
【荸荠】
每日可用荸荠60 ~ 120克,配海蜇50 ~ 100克,煮汤分2次饮用。此法为清代名医王士雄的“雪羹汤”,有清热化痰之功,适宜痰火上扰型心悸之人服食。
【柏子仁】
可用柏子仁10 ~ 15克,稍捣烂,同粳米汤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少少许蜂蜜,稍煮一、二沸即可食用,宜作早晚餐服食。此法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因柏子仁本身有养心安神之效。
【百合】
选用新百合50 ~ 60克,或干百合30克,煎水后加入适量冰糖食用。此法适宜心气不足型或阴虚火旺型心悸,包括体质虚弱,妇女更年期,以及神经管能症所致的心悸之人服食。
【莲子】
先将干莲子磨粉,每晚取莲子粉50克,桂圆肉30克,同粳米50 ~ 100克煮成稀粥,然后加入冰糖适量,临睡前服食1小碗。或用干莲肉50克,桂圆肉30克,冰糖少许,一同煎服。此法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者食用。
【莲子心】
每日用干莲子心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适宜阴虚火旺型和痰炎上扰型心悸者服食。
【麦门冬】
选用干麦冬20克,前水代茶饮。或再配合沙参30克,一并煎汤饮用。此法适宜阴虚火旺之心悸病人常饮。
【西洋参】
单以西洋参片3 ~ 5克,泡茶常饮。适宜心气不足或阴虚火旺之心悸者食用。
【猪心】
用猪心一枚,切后同姜葱细盐适量煮食。因猪心补心,可治心悸怔忡,适宜心血不足,心气虚弱而心悸者服食。也可用不落水猪心1只,剖开,连猪心血,加入朱砂6克,重汤炖约3 ~ 4次服食,连吃2 ~ 3只猪心。此法适宜痰炎入心,惊悸发狂者食用。
一般导致心悸的原因都有哪些
一、生理性因素:
1、剧烈运动、情绪激动
心悸一般是因为身体的内的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性的集聚的跳动或者是惊惶不安的症状。所以剧烈的运动或者是比较大的情绪的波动都会导致这样的症状的发生,但是一般来说时间持续都比较短,所以基本上问题不是很大。
2、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
精神上的压力也会导致心脏的供血不足,因为生活压力大,导致饮食、睡眠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导致心脏的供血不足,从而因为心悸的发生,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发生的话,还可能会导致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建议患者能够及时的缓解自己的生活压力,尽量保持自己的心情平和,这样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心脏疾病发生的概率。
3、吸烟饮酒、摄入浓茶或咖啡
饮食上也是导致心悸的原因之一,有些食物当中刺激分子含的比较多,像咖啡因等元素都会对身体、神经产生刺激作用,所以在摄入这些食物的时候,就可能导致心脏受到刺激,从而导致心悸的发生。
建议大家尽量远离这些浓茶或者是咖啡,短暂的提神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服用过多。
二、病理性因素:
1、心律失常
这是心悸发生首先要考虑的原因之一,这个时候就建议做一个心电图的检查,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都是心律失常的主要表现之一。
2、慢性疾病
低血糖,贫血,高血压,体虚等慢性疾病也是导致心悸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为这些疾病会导致体内的循环不是那么的顺畅,从而导致心脏的供血不足,引起心悸的发生。建议如果是这些症状导致的心悸,最好的是针对性的调理,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这些情况的发生。
3、焦虑症等神经因素
神经衰弱、过度兴奋、惊恐等神经因素都可能导致心悸的发生,就像我们突然被吓了的时候心脏会剧烈的跳动,所以建议在发生心悸情况出现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考虑心悸的因素。
4、药物导致
有些药物也是导致心悸产生的原因之一,像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这些药物都是可能造成心悸情况的出现。因为这些药物都可能会对一些体内激素的上升,从而可能导致心脏出现心悸情况的出现。
在小编看来,心悸是不可怕的,主要还是看平时对于心脏的调理是不是那么的重视,能够及时的发现自问题的所在,及时的调理、保护心脏,可以很好的预防大的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