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补充益生菌可防宝宝过敏
孕期补充益生菌可防宝宝过敏
过敏者正常免疫力较差
人体有两种免疫系统—正常免疫系统(Th1)及过敏免疫系统(Th2),两者互相拮抗,当过敏反应愈强时,正常免疫反应就较低,因此,过敏者会因正常免疫力不佳,容易生病,例如皮肤过敏者,易受细菌、霉菌、病毒等感染。
不过,妈妈怀孕时,由于受精卵有一半来自父亲,对母体而言是外来物,母亲子宫内的免疫系统必须转为过敏免疫反应,才不会对受精卵产生排斥。因此,所有新生儿出生时,都是呈现过敏反应,只是没遗传到过敏体质的新生儿,很快会恢复到正常免疫反应;而遗传到过敏体质者,未适当预防保护,过敏则会愈来愈严重。
过敏可治疗也可预防
孕妈咪和新生儿这样做
爸爸或妈妈其中一人为过敏体质,若没有预防,则小孩有1/2机率会遗传过敏,有机会进一步产生临床过敏疾病;若父母双方都为过敏体质,则小孩有80%的机率会遗传过敏,产生临床过敏疾病。不过,只要控制得宜,发生临床过敏疾病的机率,也可能降到10%以下,甚至不发病。
目前的新观念是,过敏不但可治疗,也可预防。要预防孩子过敏,从怀孕期就要开始努力。国内外对于家中有人过敏的怀孕或哺乳母亲,最新建议是:1.怀孕或哺乳母亲,不需禁食各种食品,除非吃了会产生过敏反应。2.避免接触过敏原,例如尘蟎、蟑螂、霉菌、猫狗等有毛宠物,和避免接触空气污染物,包括悬浮微粒、化学刺激物和烟品。3.怀孕期可补充益生菌和富含鱼油(ω-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小孩出生后4大喂食与照顾建议
1.新生儿以喂食母乳为主。哺乳妈妈不需特别禁食,除非吃了该项食物会过敏。
2.当不能喂母乳时,需使用低过敏水解蛋白婴儿奶粉,可补充益生菌与鱼油。
3.婴儿4-6个月时,开始添加副食品。
4.减少尘蟎、蟑螂、霉菌、猫狗等有毛宠物,与空气污染物,包括悬浮微粒、化学刺激物和烟的接触。
之所以要避免导致过敏的食物或环境因素,过敏虽然是遗传体质,但过敏一定要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使得基因表徵发生三种变化:1. DNA甲基化、2.组蛋白改变、3.调节型mRNA的改变,决定过敏基因是否表现,才会导致发病。因此,只要避免环境因素影响,让过敏基因不表现,就不会过敏。
至于哪些是会影响过敏基因表现的环境因素?包括情绪、食物、过敏原、抽烟、空气污染物等,因此,只要知道自己有过敏体质,就要尽量避免这些会引起过敏反应的环境因素。
什么样的宝宝需要吃益生菌 过敏时
宝宝有过敏性疾病时,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因为益生菌可以诱导T细胞产生大量的IL-12,能够抑制IgE的产生,有利于减轻过敏反应。
宝宝什么情况下需要吃益生菌 便秘
宝宝便秘时大便干燥,排便困难,补充益生菌可以增加肠蠕动,对便秘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长期便秘的宝宝,益生菌配合乳果糖服用,可以对大便有明显改善。
益生菌的适合人群
1.剖腹产儿、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这些孩子免疫力低下,三天两头不是感冒就是肠炎。
]2.腹泻或便秘人群:不论细菌、病毒、原虫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腹泻,都有肠道菌群失调。
3.接受化疗或放疗的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及射线会杀死益生菌,导致肠内菌群失调。表现为腹胀、便秘、营养物质丢失及毒素被吸收,不但影响患者康复,还有可能迫使化疗、放疗中断。
4.肝硬化、腹腔炎患者:他们不仅有菌群失调,还有轻重不等的脂源性内毒素血症。补充益生菌可抑制肠内产胺的腐败菌,降低肠内酸度和血中内毒素含量。
5.肠炎患者:溃疡性结肠炎虽然病因尚未明确,但补充益生菌可取得一定疗效。
6.消化不良者: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的上腹胀满、厌食、烧心等症状,检查无胃肝胆胰疾病。益生菌可促进消化。
7.乳糖不耐受(“牛奶过敏”)者:先天性缺乏乳糖酶,或因肠道感染、营养不良等使乳糖酶缺少时,乳糖不能被分解而导致腹胀、腹泻。益生菌可帮助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促进对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吸收。
8.中老年人: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会随年龄老化而减少。补充益生菌可作为老人一种保健方法。[2] 在国外已开发出数以百计的益生菌保健产品,其中包括:含益生菌的酸牛奶、酸乳酪、酸豆奶以及含多种益生菌的口服液、片剂、胶囊、粉末剂、抑菌喷剂等等。针对人研究的不多,国内对益生菌的认知度还不是很强,这使得益生菌的产品线应用还不是很广泛,因为存活率就是一大技术难题。
益生菌什么时候吃最好
日常饮食可以直接补充益生菌吗?
可以,但日常饮食中的益生菌数量有限,所以需要食用含活性益生菌的产品进行补充。
为什么小孩更应该补充益生菌?
新生儿出生后肠道才开始有菌定殖,肠道微生态建立越早,小孩身体越能免受到其他问题的干扰,因此需要适当补充活性益生菌。
怎么样食用益生菌较好?
益生菌怕“热”,所以冲调的水温需要多加注意,38℃适宜。而且要注意随吃随冲,减少益生菌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以保证其活性。
什么时间食用益生菌较好?
在宝宝胃酸分泌较少的时候食用益生菌,可减少胃酸对益生菌活性的影响。因此建议在每天早上空腹及晚饭前各吃一次。
注意事项
益生菌可以增加身体的有益菌,平衡肠道菌群的平衡,小孩子可以适当补充些益生菌,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改善肠道功能。
宝宝吃益生菌有什么好处 益生菌的作用
1. 改善腹泻
饮食习惯不良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导致腹泻。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及恢复正常的肠道pH值,缓解腹泻症状。
2. 改善便秘
双歧杆菌将糖分解后生成乳酸和醋酸,使肠道呈酸性,抑制有害菌在肠道内的繁殖,促进肠道蠕动,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
3. 改善消化不良
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消化酶的分泌,帮助人体消化、吸收。
4. 减轻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生素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会杀死体内的有益菌,从而打破菌群平衡,引起一系列继发症状。补充益生菌,可以帮助恢复体内菌群平衡。
注意:服用抗生素后,应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益生菌为宜。
5. 缓解不耐乳糖症状
乳杆菌可帮助人体分解乳糖,缓解腹泻、胀气等不适症状,可与牛奶同食。
6. 增强人体免疫力
人体肠道内存在着非常发达的免疫系统。益生菌可以通过刺激肠道内的免疫机能,将过低或过高的免疫活性调节正常状态。益生菌的这种免疫调节作用,也有助于缓解过敏反应。
有效:是活菌,且数量足够,这样才能保证它发挥真正的效用。
持久:服用益生菌制剂一段时间后,检测孩子的肠道菌群,益生菌应该能够成为孩子肠道中主要存留的细菌。
安全:制剂中的添加剂应是安全的。比如,孩子是否对其中的某些添加物质(例如牛奶、鸡蛋、大豆等)过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即便添加剂本身是合格的,也不能算作安全。
1、益生菌厌氧,服用时应该尽量避免和空气接触。
益生菌是个傲娇的菌,经不起等待。
给孩子吃益生菌时,一旦冲好就要尽快服用。粉末状的益生菌原本处于休眠状态,遇到水就“活过来”了。此时,就会被空气中的氧气“干掉”,所以在它们“阵亡”前,要赶紧吃下去。如果宝宝还小,喝的慢。你可以把粉末倒进小勺里一点儿,冲上水,这也就是“一口”的量,然后给孩子迅速喝下去。之后再冲下一勺,反复几次,一包益生菌也就吃完了。
2、不宜用热水服用
益生菌在40度的时候就会逐渐进入衰亡阶段,因此服用益生菌时,冲泡的温度不能高于40度。
作为活菌,且又在人体内存活,益生菌的最佳生长温度和人类肠道正常温度相近,大约是37℃。
所以,冲益生菌制剂的水温,最好是在35-40℃之间,不然益生菌就被烫死了。
3、 需与抗生素、思密达间隔使用
抗生素是杀细菌的,而且是个“盲人杀手”,不分好细菌和坏细菌,是细菌就杀;
而益生菌也是细菌哇,所以抗生素和益生菌同食,结果就是,没被空气杀死、没被热水烫死的益生菌,好容易到了肠道里,被抗生素搞死了。
使用时间最好是间隔2小时以上,抗生素2个小时之后使用益生菌效果更佳
4、进食后20分钟后服用
益生菌最好在饭后20分钟服用,因饭后胃酸浓度降低,更有利于让活菌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进入胃的食物可消耗大部分胃酸,更有利于让大部分益生菌或者进入小肠,否则即使是被选出的已确定能到达小肠的益生菌株也难免遭受损失,令其功效打折。
01误区一:益生菌能治湿疹
很多宝宝的湿疹,除了因为皮肤过于干燥的问题起湿疹,更多的是身体内过敏再皮肤上的表现。吃益生菌只能起到平衡肠胃菌群,提升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过敏症状的作用。益生菌是辅助的角色,让其他的治疗更有效果。而对付宝宝湿疹最关键的还在于保持皮肤滋润,和避免接触过敏食物。
但事实上是,因为很多妈妈误信了益生菌能治疗湿疹,而忽视了真正该要做的护肤和远离过敏原,反而耽误了宝宝湿疹的康复!所以,宝宝湿疹一定是要,先找过敏原并远离,再润肤保湿,最后再考虑要不要补充益生菌。
02误区二:益生菌能增强免疫力
宝宝身体弱、爱生病,不少商家瞅准了这个商机,大肆宣扬“长期服用益生菌,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宝宝少生病”这个概念,但提高肠道免疫力≠提高全身免疫力。
从预防肠道疾病(比如细菌感染性的胃肠炎)的角度来说,适量补充益生菌的确能抵御这部分疾病的发生,增强肠道抵抗力。但补充益生菌改变的只是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并不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增强全身抵抗力。
宝宝拉肚子能吃益生菌吗 宝宝吃益生菌的好处
宝宝消化不良、牛奶不适应、急慢性腹泻、大便干燥及吸收功能不好,都可以补充益生菌,能很好的调理宝宝的肠胃,此外益生菌可以通过促进宝宝自身分泌抗体sIgA,提高呼吸道抗感染能力,有效缓解发烧、咳嗽与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益生菌什么时候吃最好 适合吃益生菌的人群
1、腹泻和习惯性便秘人群:这类人群均有肠道菌群失调,吃些益生菌能调理肠道。
2、肠炎患者:补充益生菌可取得一定疗效。
3、消化不良者:如上腹胀满、厌食、烧心等症,检查无胃肝胆胰疾病。益生菌可促进消化。
4、中老年人: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会随年龄老化而减少。补充益生菌可作为老人一种保健方法。
5、剖腹产儿、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这些孩子免疫力低下,三天两头不是感冒就是肠炎。
6、肝硬化、腹腔炎患者:补充益生菌可,降低肠内酸度和血中内毒素含量。
益生菌对宝宝的作用
1·预防以及改善宝宝腹泻:由于宝宝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腹泻。因此给宝宝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及恢复正常的肠道PH值,缓解腹泻症状。
2·缓解宝宝乳糖不耐受症状:乳杆菌可帮助宝宝分解乳糖,缓解腹泻,胀气等不适症状。
3·增强宝宝免疫力:益生菌可以通过刺激肠道内的免疫机能,将宝宝肠道功能过低的免疫活性调节至正常状态。益生菌这种免疫调节的作用也被认为有助于抑制过敏性疾病。
4·促进宝宝肠道消化系统的健康发育: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殖,减少毒素,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
1.小儿便秘,腹泻。
2.滥用抗生素。
3.人工喂养。
4.剖腹产儿童。
抗生素导致菌群不平衡抗生素对人体内细菌影响很大,是对抗有害菌的有效武器,但同时也杀死了有益细菌,通常情况下,用高剂量抗生素治疗两周后,肠道内绝大多数普通微生物都会被杀死。在停药一周后,肠道菌群才逐步恢复,但是益生菌的生长速度比其他细菌慢得多,肠道的菌群和健康时完全不同。(婴幼儿,儿童使用抗生素后会停止一周生长发育)。抗生素对某些细菌无能为力,残存的细菌和其他大量细菌一起争夺有限营养,导致菌群不平衡,影响人体健康。
1.服用抗菌素时。抗菌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不能识别有害菌和有益菌,所以把有益菌和有害菌全部杀死。使用抗生素后补充益生菌会对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起到很好的作用。
2.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急慢性腹泻,大便干燥和颜色深及吸收功能不好引起的营养不良时,可以给宝宝补充益生菌。
3.早产,剖腹产和不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能从妈妈那儿得到足够的益生元,剖腹产的孩子出生时未经过母亲产道的挤压,获得的益生菌比较少,很多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儿体内的双歧杆菌数量是非母乳喂养儿的10倍之多。这会影响他们的抵抗力和胃肠功能,为了肠道菌群的正常化,应该补充益生菌。
4.对于免疫力低下或者需要增强免疫力的特殊时刻(如某种流行疾病期间),能够起到预防作用。
5.带宝宝出行或旅游时带点益生菌,如果宝宝胃肠不舒服,服用后能够有效缓解。
1·益生菌的活性。为保证益生菌更好发挥益生作用,对益生菌产品的保存环境应避免高温。
2·益生菌不要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可以先服用抗生素,间隔两个小时后在服用益生菌。因为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不能识别有害菌和有益菌,在杀死病菌的同时把有益菌也杀死了,间隔两个小时后补充益生菌,可以减少益生菌的“伤亡”。
健康的宝宝需要补充益生菌吗
宝宝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个系统还不成熟,自身合成的有益菌数量往往不足,而日常的饮食又很难做到有效的补充有益菌,因此健康的宝宝也要适时的补充有益菌,以保证宝宝的抵抗力。
儿童益生菌对宝宝的好处
儿童益生菌对宝宝的好处:
(1)益生菌定植在人体粘膜上,形成一个保护膜。
(2)益生菌可以阻挡有害菌的入侵。
(3)益生菌还可以产生有机酸及天然的抗生素,并激活免疫细胞,促进产生粘膜抗体IgA,这样来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繁殖。
(4)益生菌的营养作用:益生菌可以产生B族及K族维生素,可以促进钙、铁、磷、锌的吸收。
(5)可能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有些孩子天天补钙、补锌、补铁,但一检查,还是缺,这是为什么,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吸收,所以如果肠道吸收功能不好,补再多也没用。如果能在给孩子服用各种营养品的时候同时补充益生菌,就可以收到很好的吸收效果。
(6)益生菌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但它们又是很娇弱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情况都会破坏体内的益生菌。其中最主要的是抗生素,刚才我们也提到了,抗生素是杀菌的,它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会破坏益生菌。服用抗生素的时候,及时给宝宝补充益生菌,可以有效保护宝宝的胃肠功能。
(7)宝宝生病、饮食不当、水土不适、食用残留农药的蔬果等,都会破坏体内的益生菌,引起菌群失调。反映在健康方面主要是:容易生病、胃口不好、腹泻或者是大便干燥、腹胀、吸收功能差引起营养不良等。平时适量的给宝宝补充有益菌,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所以,适量的给宝宝服用益生菌产品,可以调理宝宝娇嫩的肠胃,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