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孩子需要用抗生素吗
腹泻的孩子需要用抗生素吗
首先,要看腹泻的病因是什么,腹泻的病因有多种,有细菌感染,有病毒感染,也有吃多了不消化的,种种病因都不一样,所以,治疗当然也不一样。如果是细菌感染,当然要用抗生素了,那么什么样是细菌感染呢?腹泻的孩子常规要化验大便,如果大便中有大量的白细胞或脓细胞,这就是细菌感染的证据,那就要用抗生素。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环境的改善,细菌感染性肠炎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病毒性肠炎,病毒感染的肠炎,大便常规往往是正常的,大便轮状病毒阳性可以提示是病毒性肠炎,但有一些大便中找不到病毒感染的证据,但在医生的角度来看,诊断也并不是太困难,可以把这个问题交给医生去处理。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最怕的是脱水,就腹泻而言,主要的药物是思密达,效果还可以。病毒性腹泻治疗与否,最终都会好的,一般3-7天可以自愈。
从临床的角度来看,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并不是太高,发病最多的往往是消化不良造成的,这种腹泻的特点是时好时坏,腹泻不重,但长时间不好,一拉就能拉一个月半个月的,很容易造成体重下降,家长看了极为心痛,这种腹泻的年龄往往比较小,最小的仅为2-3个月。这个病的治疗,目前西医没有太好的药物,思密达、培菲康及腹泻奶粉,都不一定能有效,关键问题是帮助消化,把孩子肚子里未能消化的食物消化掉,同时,节制饮食,合理喂养,病情才会真正地好起来。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到,腹泻除了细菌感染的以外,大多数孩子不需要用抗生素。那么滥用抗生素对肠道会有哪些坏处呢?经常患病、并经常使用抗生素的家长心里最清楚不过了,抗生素长期使用很容易发生腹泻,为什么呢?因为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就可以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就可以引起腹泻,到现在大家应该清楚了,小儿腹泻,如果不是病情需要,建议不要滥用抗生素。
秋季腹泻来袭 教您五招让孩子尽快康复
1.注意卫生,消毒用具
孩子得了腹泻,一定要注意卫生。父母护理孩子前后自己要认真洗手,以免交叉感染;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注意清洗消毒,特别是奶瓶,每次使用完要及时清洗,好高温消毒20分钟。大一点的孩子(2岁左右)的餐具与大人分开,腹泻孩子用过的便器要彻底消毒。
2.勿滥用抗生素
秋季腹泻的“肇事者”是轮状病毒,它跟其它病毒一样,不怕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对秋季腹泻的孩子滥用抗生素,不仅会消灭肠道里正常的细菌,引发菌群失调,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而且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还可继发霉菌性肠炎等,使腹泻迁延或加重。
专家认为,从临床看,对于饮食不当、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儿腹泻,用抗生素也没有作用。对于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只要做好补液,选用微生态调节剂和黏膜保护剂,大多数患儿可以康复。
3.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秋季腹泻时,孩子会有频繁的水样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反复的腹泻会使孩子体内水分丢失,为了预防孩子脱水,可以给患儿饮用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简写ORS,各医院和大药房都有出售)。孩子每腹泻一次,服ORS约50—100毫升,可起到预防脱水的作用。
在没有标准ORS的情况下,可用米汤加盐混合成溶液。具体配方是:米汤500毫升(一矿泉水瓶)+白糖10克(啤酒盖两平盖)+细盐1.75克(约1/3啤酒瓶盖)+水500毫升,以上材料煮滚2-3分钟后,待凉。按孩子每公斤体重20-40毫升,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如孩子腹泻加重,并伴有高热、吐泻频繁合并脱水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4.家庭护理,细致观察
腹泻的孩子很容易精神萎靡,因此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面色、体温等变化,注意脱水是否改善。此外,还要观察孩子大便的次数、量及性状,看病情是否有变化。
护理患儿前后,家长都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患儿每次大便后应及时更换尿布,并用温开水冲洗肛门及周围,预防发生臀红及泌尿系感染。如果已经形成臀红,可涂鞣酸软膏或金霉素软膏或鱼肝油等。
5.适当饮食,无需禁食
秋季腹泻的孩子一般不需要禁食,即便要禁食,也不宜超过6-8小时。因为禁食可能会导致孩子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但腹泻的时候不能吃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否则也可能会加剧腹泻,不利于孩子肠胃的修复。
秋季腹泻的治疗要点就是继续喂食,吃母乳的孩子,可少吃多餐;人工喂养的孩子,吃去乳糖的奶粉,或已经稀释过的牛奶;而已添加辅食的孩子可吃稀粥或面条。一般来说,秋季腹泻的病程有5-8天,这期间不用禁食也不用进补,关键在于清淡好吸收。
专家后强调,当孩子腹泻情况严重,或者伴随其他症状,父母必须及时带孩子就诊。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去医院就诊时,别忘带上孩子的大便,因为只有查大便,才能准确诊断小儿属于哪种腹泻,以便对症处理。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孩子腹泻护理注意事项如下:
一、注意卫生
孩子得了腹泻,一定要注意卫生。父母护理孩子前后自己要认真洗手,以免交叉感染;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注意清洗消毒,特别是奶瓶,每次使用完要及时清洗,最好高温消毒20分钟。大一点的孩子(2岁左右)的餐具与大人分开,腹泻孩子用过的便器要彻底消毒。
二、勿滥用抗生素
腹泻的“肇事者”是轮状病毒,它跟其它病毒一样,不怕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对腹泻的孩子滥用抗生素,不仅会消灭肠道里正常的细菌,引发菌群失调,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而且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还可继发霉菌性肠炎等,使腹泻迁延或加重。
三、家庭护理细致观察
腹泻的孩子很容易精神萎靡,因此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面色、体温等变化,注意脱水是否改善。此外,还要观察孩子大便的次数、量及性状,看病情是否有变化。
四、护理同时自身也要保持干净
家护理患儿前后,家长都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患儿每次大便后应及时更换尿布,并用温开水冲洗肛门及周围,预防发生臀红及泌尿系感染。如果已经形成臀红,可涂鞣酸软膏或金霉素软膏或鱼肝油等。
孩子腹泻不要忽视病情,及时的做好腹泻的处理,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情况,做到健康科学的饮食,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避免吃不干净的食物和变质的食物。
宝宝春季腹泻的预防方法
腹泻重在预防,坚持母乳喂养。首先应该坚持母乳喂养:婴儿出生至4个月时,最好母乳喂养。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母乳喂养期间,妈妈在饮食上切忌辛、辣、油、腻及生冷过量,以免影响到婴儿。
卫生护理很关键。孩子腹泻期间,卫生尤要注意,腹泻孩子用过的便器要彻底消毒。其次,要护理好宝宝的屁股。腹泻的小儿肛门周围皮肤会发红,严重者出现局部破溃、发炎。要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屁股。如果臀部已经发红,清洗后涂一些鞣酸软膏或鱼肝油。
饮食营养需保证。腹泻期间,患儿胃口变差,自动饮食减少,而排出增加,肠道吸收障碍,并不需要严格禁食,否则反而引起消化不良,致病情迁延。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吃母乳,但妈咪们的饮食含脂量要低些;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按平时量喝奶或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给患儿喂食粗纤维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但切莫随意进补,只要合理的饮食不仅不会妨碍宝宝的成长,还能促进腹泻的痊愈。
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发肠炎。
为孩子用好抗生素
孩子得病,家长往往焦急万分,总是希望能马上用药且立即见效。
由于对抗生素认识的误区,有时过于强调抗生素在病程变化中的作用,甚至在疾病的治疗中依赖抗生素,常见的问题有:
1、发热即是有炎症,就应该使用消炎药。有的家长急匆匆带着高热的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告诉医生在家已经服用抗生素了;有些家长就诊时强调,孩子发热一定要用抗生素病才能好;
2、不就诊,随意服用家中现有抗生素,缺乏选择性;
3、几种抗生素同时服用或频繁换药;
4、随意停服或间断服用,认为不发热即为病愈,或为省事不按药物说明服药,随意减少用药次数;
5、预防用药,认为孩子病了,用上抗生素就安全了,就可以不出现合并症或并发症了。
怎么给孩子使用消炎药
怎么给孩子使用消炎药?很多网友这样咨询。孩子使用消炎药要用多长的时间,孩子好了,还用继续用吗?下面我们就请专家给您简单的介绍一下吧。
消炎药:要用满整个疗程
孩子有炎症了,通常家长都会说,吃消炎药吧,这个消炎药通常指抗生素。抗生素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没有疗效。抗生素的副作用很多,很多家长都不敢给孩子用,其实,它用在正确的时机,就是好药。
那么什么情况下该给孩子用抗生素呢?任立红说,家长先要判断孩子病情,通常在生病的急性期需要用药,如果已经进入恢复期,还未开始使用抗生素,就不必再用了。急性期的关键判断点就是孩子是否难受,比如发烧的孩子退烧了,又恢复到活泼状态,就不是难受。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好,家长可以在家里观察24小时到3天,再去医院让医生帮着判断是否需要用抗生素。如果不是细菌感染,或者细菌感染已经到了恢复期了,抗生素就可以忽略了。
另外,抗生素一旦用了就要用满整个疗程,一般是5~7天,家长不能看到孩子病情好转就不用了。如果残留一些细菌的话,它会产生对这个抗生素的耐药性,每次用抗生素都不完全的话,最后会演变成超级细菌,到那时就没有药对付它了。
小孩腹泻怎么护理
1.注意卫生,消毒用具
孩子得了腹泻,一定要注意卫生。父母护理孩子前后自己要认真洗手,以免交叉感染;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注意清洗消毒,特别是奶瓶,每次使用完要及时清洗,最好高温消毒20分钟。大一点的孩子(2岁左右)的餐具与大人分开,腹泻孩子用过的便器要彻底消毒。
2.勿滥用抗生素
腹泻的“肇事者”是轮状病毒,它跟其它病毒一样,不怕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对腹泻的孩子滥用抗生素,不仅会消灭肠道里正常的细菌,引发菌群失调,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而且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还可继发霉菌性肠炎等,使腹泻迁延或加重。
专家认为,从临床看,对于饮食不当、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儿腹泻,用抗生素也没有作用。对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只要做好补液,选用微生态调节剂和黏膜保护剂,大多数患儿可以康复。
3.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腹泻时,孩子会有频繁的水样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反复的腹泻会使孩子体内水分丢失,为了预防孩子脱水,可以给患儿饮用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简写ORS,各医院和大药房都有出售)。孩子每腹泻一次,服ORS约50—100毫升,可起到预防脱水的作用。
宝宝腹泻用抗生素对吗
由于婴幼儿患腹泻后吐泻多较严重,很多人盲目急于应用抗生素治疗,以求迅速治愈。但治疗的效果却适得其反,虽经用一种甚至多种抗生素治疗,患儿的腹泻却久治不愈,甚至有加重的趋势,这多数是服用抗生素不当造成的。目前国内腹泻治疗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专家指出,滥用抗生素的害处很多,一方面是可引起细菌耐药性,造成疾病治疗上的困难;另一方面是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可使肠道正常寄生菌被抑制甚至被杀死,其结果可导致体内潜在致病和侵入体内的病原菌大量繁殖,使腹泻加重,甚至引起全身细菌性感染。
小儿腹泻的类型有很多,虽然多数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但是也不能随便使用抗生素。如果患了细菌性肠炎,可用抗生素。细菌性肠炎表现发热、腹泻、粪便有黏液或脓血,大便有腥臭味,有的有里急后重感,即便后仍有余便未尽的感觉,邀时应当服用抗生素。在用药前要去医院做大便常规化验,细菌培养,以便根据生长细菌的种类选用恰当的抗生素,而且疗程要适当,应当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如果腹泻稀水便,有酸味,又没有急剧发生严重脱水,其病因约70%左右是病毒和产毒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此时可不用抗生素。
此外,小儿患感冒、气管炎、肺炎或饮食不当等都可引起腹泻,此时只会引起便次增多,而无脓血便和腥臭味,家长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适当喂些易消化食物,服用助消化药,病情就会逐渐好转的。
宝宝使用抗生素的三大误区
抗生素是做父母的一点也不陌生的,孩子得病,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发烧咳嗽,很多家长也是会给孩子用抗生素,父母给孩子用抗生素也是存在误区的,下面就介绍一下给宝宝用抗生素的误区。
一、感冒离不开抗生素
“哎呀,宝宝好像感冒了,快拿点消炎药来。”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家庭中都不陌生。很多家长,当孩子稍有点流清鼻涕、咳嗽症状时,就凭经验赶紧给孩子服药,几种抗生素同时服用或频繁换药,一种药服用了2天不见效马上给孩子换另一种药。抗生素好像已经成了家庭的万金油。有些父母就诊时也强调,孩子发热一定要用抗生素病才能好。
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人体内的细菌是普遍存在的,而有些细菌是不致病的。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失去屏障保护的时候,体内的细菌才会失衡,外界细菌也更容易侵入,这个时候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二、抗生素也能杀病毒
有些家长只要小孩一感冒就想到要吃药,想到抗生素,其实这个时候抗生素是不管用的,一般情况下,伤风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起消灭病毒作用的是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不过家长经常会发现小孩服药一个星期左右症状减轻了,于是有种错觉,以为是药物起了作用,其实不然,孩子体内的免疫机制都有一个反应的时间,当免疫系统开始工作到把病毒抑制住,有一个过程,就算不服用抗生素,10天左右症状也会减轻,称为“自愈性”,这是很多病毒性感冒都有的特性,所以有时医生会建议家长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给孩子服用抗生素。
三、宝宝腹泻时滥用抗菌素
宝宝的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加之从4个月起要添加离乳食品,因此,免不了会出现腹泻,而且宝宝往往表现得又吐又泻,使得父母顾不上找出腹泻的原因,就急着给宝宝用抗菌素。有时,为求快速止泻,甚至好多种同时一起用,而且一用就是好长时间,这样做父母才认为保险,包括不应该给宝宝使用的吡哌酸。然而腹泻却是越来越重,即使三天两头地带宝宝往医院跑,可仍旧是迁延不愈。其实,这正是由于妈妈滥用抗菌素所致。
婴儿腹泻是有哪些原因
婴儿腹泻的原因之一
第一类原因是饮食喂养不恰当或者天气变化过快,不适应引起的腹泻;引起的腹泻。添加辅食过快、引起的不舒服。孩子因为天气炎热给孩子断奶,天气转变受凉导致肠道功能混乱。天气的酷暑可使得胃酸和消化酶分分泌迅速减少,都会造成腹泻的可能。
婴儿腹泻的原因之二
孩子用的餐具或者奶瓶,食物不干净;使得细菌进入身体内部。也是造成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服用抗生素,会使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婴儿患有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统感染、咽炎等多种疾病;由于身体发热以及病原体毒素的影响,都会是造成腹泻的可能。
婴儿腹泻的原因之三
母亲母乳喂养孩子发生腹泻的时候,可以适量的缩短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一半的量。母亲的母乳也可能蛋白质含量比较多;容易消化,富有营养,可能会导致脂肪含量较多,不同意消化。母亲在喂奶之前可以喝一大杯淡盐开水,稀释奶水,然后再进行给孩子哺乳。孩子喝奶粉的时候,奶液过凉会造成积食;有部分的宝宝身体是对奶粉蛋白是易过敏也会造成腹泻。孩子腹泻的次数明显增多、频繁呕吐、明显口渴、不能正常饮食、发热、大便出血症状都是明显的腹泻症状。
必知的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识
腹泻是6个月至2岁儿童非常常见的疾病,腹泻的孩子很容易精神萎靡,因此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面色、体温等变化,注意脱水是否改善。
1.注意卫生,消毒用具
孩子得了腹泻,一定要注意卫生。父母护理孩子前后自己要认真洗手,以免交叉感染;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注意清洗消毒,特别是奶瓶,每次使用完要及时清洗,最好高温消毒20分钟。大一点的孩子(2岁左右)的餐具与大人分开,腹泻孩子用过的便器要彻底消毒。
2.勿滥用抗生素
腹泻的“肇事者”是轮状病毒,它跟其它病毒一样,不怕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对腹泻的孩子滥用抗生素,不仅会消灭肠道里正常的细菌,引发菌群失调,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而且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还可继发霉菌性肠炎等,使腹泻迁延或加重。
专家认为,从临床看,对于饮食不当、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儿腹泻,用抗生素也没有作用。对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只要做好补液,选用微生态调节剂和黏膜保护剂,大多数患儿可以康复。
3.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腹泻时,孩子会有频繁的水样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反复的腹泻会使孩子体内水分丢失,为了预防孩子脱水,可以给患儿饮用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简写ORS,各医院和大药房都有出售)。孩子每腹泻一次,服ORS约50—100毫升,可起到预防脱水的作用。
在没有标准ORS的情况下,可用米汤加盐混合成溶液。具体配方是:米汤500毫升(一矿泉水瓶)+白糖10克(啤酒盖两平盖)+细盐1.75克 (约1/3啤酒瓶盖)+水500毫升,以上材料煮滚2-3分钟后,待凉。按孩子每公斤体重20-40毫升,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如孩子腹泻加重,并伴有高热、吐泻频繁合并脱水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4.适当饮食,无需禁食
腹泻的孩子一般不需要禁食,即便要禁食,也不宜超过6-8小时。因为禁食可能会导致孩子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但腹泻的时候不能吃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否则也可能会加剧腹泻,不利于孩子肠胃的修复。
腹泻的治疗要点就是继续喂食,吃母乳的孩子,可少吃多餐;人工喂养的孩子,吃去乳糖的奶粉,或已经稀释过的牛奶;而已添加辅食的孩子可吃稀粥或面条。一般来说,腹泻的病程有5-8天,这期间不用禁食也不用进补,关键在于清淡好吸收。
5.家庭护理,细致观察
腹泻的孩子很容易精神萎靡,因此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面色、体温等变化,注意脱水是否改善。此外,还要观察孩子大便的次数、量及性状,看病情是否有变化。
护理患儿前后,家长都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患儿每次大便后应及时更换尿布,并用温开水冲洗肛门及周围,预防发生臀红及泌尿系感染。如果已经形成臀红,可涂鞣酸软膏或金霉素软膏或鱼肝油等。
专家提醒,当孩子腹泻情况严重,或者伴随其他症状,父母必须及时带孩子就诊。另外,去医院就诊时,别忘带上孩子的大便,因为只有查大便,才能准确诊断小儿属于哪种腹泻,以便对症处理。
腹泻的孩子需不需要用抗生素
许多腹泻的孩子都在使用抗生素,或静点,或口服,腹泻的孩子是不是需要使用抗生素,这是许多家长疑惑的事情。
首先,要看腹泻的病因是什么,腹泻的病因有多种,有细菌感染,有病毒感染,也有吃多了不消化的,种种病因都不一样,所以,治疗当然也不一样。如果是细菌感染,当然要用抗生素了,那么什么样是细菌感染呢?腹泻的孩子常规要化验大便,如果大便中有大量的白细胞或脓细胞,这就是细菌感染的证据,那就要用抗生素。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环境的改善,细菌感染性肠炎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病毒性肠炎,病毒感染的肠炎,大便常规往往是正常的,大便轮状病毒阳性可以提示是病毒性肠炎,但有一些大便中找不到病毒感染的证据,但在医生的角度来看,诊断也并不是太困难,可以把这个问题交给医生去处理。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最怕的是脱水,就腹泻而言,主要的药物是思密达,效果还可以。病毒性腹泻治疗与否,最终都会好的,一般3-7天可以自愈。
从临床的角度来看,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并不是太高,发病最多的往往是消化不良造成的,这种腹泻的特点是时好时坏,腹泻不重,但长时间不好,一拉就能拉一个月半个月的,很容易造成体重下降,家长看了极为心痛,这种腹泻的年龄往往比较小,最小的仅为2-3个月。这个病的治疗,目前西医没有太好的药物,思密达、培菲康及腹泻奶粉,都不一定能有效,关键问题是帮助消化,把孩子肚子里未能消化的食物消化掉,同时,节制饮食,合理喂养,病情才会真正地好起来。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到,腹泻除了细菌感染的以外,大多数孩子不需要用抗生素。那么滥用抗生素对肠道会有哪些坏处呢?经常患病、并经常使用抗生素的家长心里最清楚不过了,抗生素长期使用很容易发生腹泻,为什么呢?因为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就可以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就可以引起腹泻,到现在大家应该清楚了,小儿腹泻,如果不是病情需要,建议不要滥用抗生素。
腹泻多补水少用抗生素
腹泻是在夏天时常发生,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很容易引起的体液流失,如不及时治疗和保湿,容易导致脱水和人体各器官的损害,老年患者和慢性病患者,尤其是需要警惕。
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消化道的水分会被肠黏膜吸收,但病人腹泻,肠粘膜损伤,吸收水分的功能将大大减弱,水分的大量排出,脱水,如皮肤苍白,口渴,气短,头晕等症状。在这个时候,是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充水时间,否则日益严重脱水,病人甚至昏迷。
但病人腹泻后充水是很有讲究的。期腹泻,光喝白开水或纯净水,不仅水吸收困难,也容易引起水肿患者引起水中毒。患者可以自制补水的水,如果你还没有腹泻脱水后,应根据“多少”扔得填补液原则。复水率和复水过程中应注意的复水率,并考虑患者的年龄,心脏,肺和肾功能状况,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心,脑和肾功能不全和高钾血症患者慎用。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腹泻不更好或更差的家庭,有频繁呕吐,冲击性能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去医院。
在夏天患腹泻,应注意防止脱水,注意补充水分。水和灌浆水应及时,不要等到有脱水的水合物,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
小儿腹泻是抗生素使用不
小儿腹泻的抗生素使用不。腹泻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常见的许多疾病表现,它还可伴有呕吐,发烧,腹痛,腹胀,和粘液,血液和其他症状。一个孩子是腹泻的高危人群,一旦孩子出现腹泻,应定期尽快治疗。
婴儿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如果细菌如腹泻引起的结晶器流场,特别是病急,伴有发热等感染症状,应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但一些易于儿童常用抗生素的腹泻,作为一个结果,许多肠道正常寄生菌被杀死,破坏了正常的肠道微生态,大大削弱肠道抗感染能力,孩子容易腹泻一遍又一遍的。
这些儿童的治疗是特别注意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无严重感染腹泻时如果没有抗生素,适当的运用改善肠道微生态药物,在正常生长的肠做出好的细菌,这些细菌对外来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能改善肠道的抗病性。在肠道双歧杆菌的许多有益的细菌数量是厌氧菌,并与喜悦的双歧杆菌的制备方法,沛康先生,金膜如结肠,在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可以有更好的效果。
抗生素怎么给孩子用
你一定听说过抗生素这个词,你的家里也一定有抗生素,但抗生素不是万灵丹,该不该用,怎么用,当妈妈的你可不要轻易作判断。
妈妈们一般都知道“抗生素”这个词,也听说了不能滥用抗生素,可孩子得了病,最要紧的是赶快治好,只要药能治病,哪里还顾得上医生和专业人士的忠告。多年来,尽管对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在儿童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由于医生或家长的原因,仍存在着种种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现象。
抗生素使用的误区
孩子得病,家长往往焦急万分,总是希望能马上用药且立即见效,由于对抗生素认识的误区,有时过于强调抗生素在病程变化中的作用,甚至在疾病的治疗中依赖抗生素,常见的问题有:
1、发热即是有炎症,就应该使用“消炎药”。有的家长急匆匆带着高热的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告诉医生在家已经服用抗生素了;有些家长就诊时强调,孩子发热一定要用抗生素病才能好;
2、不就诊,随意服用家中现有抗生素,缺乏选择性;
3、几种抗生素同时服用或频繁换药;
4、随意停服或间断服用,认为不发热即为病愈,或为省事不按药物说明服药,随意减少用药次数;
5、预防用药,认为孩子病了,用上抗生素就安全了,就可以不出现合并症或并发症了。
抗生素该怎么用
针对以上存在的抗生素使用误区,下面简要介绍抗生素使用原则。但是,由于小儿病情的多样性及多变性,孩子生病,还是应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病情作出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
1、由医生来判断是否应用抗生素
发热、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包括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所致,而在感染所造成的疾病中,病原可能为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对上述症状的原因作具体分析,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
小儿患病应看医生,由医生根据小儿病史、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状况,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诊断,根据诊断由医生确定是否需用抗生素治疗。通常,在常见病原菌所致感染性疾病中,由细菌、支原体感染造成者需用抗生素,而病毒(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腹泻常见病原菌)感染造成者则不需使用抗生素。切不可孩子得病即用抗生素。
2、病原菌不同用药也不同
儿童期易患感染性疾病,但各年龄阶段、不同季节易感的病原菌不同,另外,发病季节及当时流行疾病状况对临床诊断亦有很大作用。通常根据临床诊断,医生可以推断病原菌的种类,或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病原学检查),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如对病原菌诊断不明,可选用广谱抗生素。家长为病儿自选抗生素,缺乏针对性,可能造成疗效不佳或无效,并有可能诱发耐药菌的产生,造成后期治疗的困难或耐药菌的传播。
抗生素无高级与低级之分,只有病原菌对药物敏感与不敏感之分,以价格判断药物好坏、高级低级是没有道理的。
3、不能盲目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抗生素
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同时使用称为联合用药。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有可能造成用药无效的后果。通常,有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原菌不明或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又或者较长期应用抗生素细菌产生耐药性可能者,以及联合用药可使毒性较大的药物剂量得以减少时,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用药。一般需用抗生素治疗的感染性疾病仅用一种抗生素即可,多用药多保险的想法是错误的。
4、药物剂量由医生来确定
针对病原菌选药后,需从患儿病情、药物在体内代谢特点、给药顺从性等方面考虑,来决定给药剂量及方式。为确保抗生素很好地发挥作用而不对机体产生危害,掌握恰当的抗生素剂量是必须的,在儿童,药物剂量通常是由医生根据诊断、病情、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得出,另外,亦应考虑小儿机体代谢状态,对患有肝、肾疾病的小儿,除应避免应用具有相应毒副作用的药物外,还应仔细考虑用药剂量。认为儿童用药即为简单的成人剂量减半的概念是错误的。
抗生素治疗疗程因疾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对现有治疗的反应等而异,具体应咨询医生,认为症状消失即为病愈概念是错误的。
5、一般不需预防用药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目的在于预防1~2种特殊细菌侵入伤口或血液循环而发生感染,部分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由此可见,通常情况下不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6、警惕不良反应
应用抗生素应注意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二重感染。过敏反应形式多样,轻者可出现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哮喘,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毒性反应可见由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庆大霉素等引起的耳聋等。由于抗生素应用后杀灭或抑制了敏感细菌,未被抑制的菌种可大量繁殖,发生菌群紊乱,因而在用药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霉菌、耐药菌等引起的二重感染,此种感染可为较轻的局部,如口腔、胃肠道的感染,亦有可能发展为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综上所述,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应用抗生素,才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同时避免不良反应及耐药菌的产生。
宝宝腹泻迅速康复的诀窍
腹泻宝宝的护理
1.注意卫生,消毒用具
孩子得了秋季腹泻,一定要注意卫生。父母护理孩子前后自己要认真洗手,以免交叉感染;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注意清洗消毒,特别是奶瓶,每次使用完要及时清洗,最好高温消毒20分钟。大一点的孩子(2岁左右)的餐具与大人分开,腹泻孩子用过的便器要彻底消毒。
2. 勿滥用抗生素
秋季腹泻的“肇事者”是轮状病毒,它跟其它病毒一样,不怕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只会适得其反。崔其亮说,如果对秋季腹泻的孩子滥用抗生素,不仅会消灭肠道里正常的细菌,引发菌群失调,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而且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还可继发霉菌性肠炎等,使腹泻迁延或加重。
专家认为,从临床看,对于饮食不当、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儿腹泻,用抗生素也没有作用。对于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只要做好补液,选用微生态调节剂和黏膜保护剂,大多数患儿可以康复。
3. 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秋季腹泻时,孩子会有频繁的水样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反复的腹泻会使孩子体内水分丢失,为了预防孩子脱水,可以给患儿饮用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简写ORS,各医院和大药房都有出售)。孩子每腹泻一次,服ORS约50—100毫升,可起到预防脱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