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减肥方法
中医养生减肥方法
中医养生减肥方法:五行五步减肥法
第一步:问诊
既然是中医五行,第一步当然是中医师的望、闻、问、切,经过这四诊,医师就可判断出你的体质是金、木、水、火、土中的哪一种,并将肥胖归类,看是属于中广体型、虚胖型还是下肢水肿型,并依次对症下药,设计出适合的处方。
第二步:针灸
判断好体质后,接着就要调体质了。调体质可以通过针灸,即依瘦身者的体质,找到需要加强、刺激的穴位进行调整,火旺的要降火,气虚的要补气。另外,局部肥胖者还可加强局部针灸,使局部代谢活跃起来。
第三步:药浴
据不同体质和体形,可用不同药材来做成药浴包。中广体型者需要防风、荆芥、连翘、麻黄、山桅、大黄等药材制成的药浴包,虚胖型的要用防己、黄芪、白术等药材制成的药浴包,下肢水肿型的则要用附子、茯苓和白芍等制成的药浴包。药浴泡澡可促进新陈代谢,久而久之达到促进瘦身的目的。
第四步:推拿
根据瘦身者的体质属性,挑选金、木、水、火、土五行适合的精油,进行背部穴位的推拿按摩,来达到中医穴位减肥的目的。由于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专属于某一属性,因此可能会使用多种精油来按摩。推拿按摩也非常适合局部瘦身。
spa馆里用精油来推拿按摩,但按摩师们很少能掌握一定的中医知识;中医院里有专业的中医推拿师,但他们几乎不会选择让人闻起来很舒服的芳香精油来推拿。是选spa理疗师还是中医推拿师,依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吧。
第五步:药膳
中医调理不是只能吃苦得流眼泪的中药,将中药材与美食相结合的方法,现在也被运用在很多药膳馆里且很受欢迎。应强调的是,这些药膳应与体质属性相符,才能达到养身瘦身的目的。
推荐四款中药养生减肥茶
1.中药减肥茶配方:决明子绿茶
原料:决明子、绿茶各5g
做法:把决明子放入锅中开文火炒出香味,待凉,然后放入杯中,加上准备好的绿茶,用烧开的热水冲泡,盖上盖子焖3-5分钟后即可饮服,随饮随续水,直到味淡为止。具有清热平肝、降脂降压、润肠通便的功效。
2.中药减肥茶配方:大麦芽茶
原料:炒麦芽5钱、山楂5分
做法:把准备好的炒麦芽、山楂按量调配好,然后用烧开的沸水冲泡,加上适量的冰糖,待冰糖溶化后即可饮用。开胃健脾、消食除胀。体内排气不畅,也能造成腹胀和胃胀,推荐饮用大麦芽茶。
3.中药减肥茶配方:瘦身青草茶
药材:茵陈蒿1钱、丹参3片、甘草1片
做法:将药材冲入500毫升沸水,一日内喝完。利尿、消水肿。
注意事项:茵陈蒿、丹参属性微凉,且此茶饮具有利尿的作用,故身体虚寒、易腹泻者不适合过量服用。
4.中药减肥茶配方:荷叶减肥茶
材料:干荷叶
做法:将干荷叶剪开,剪成小片,放大概2-3克的荷叶于杯中,将热水倒入让荷叶过一下水,再重新倒入满杯,大概焖5分钟左右,茶会更浓,荷叶有治疗便秘和促消化的作用,很快会得到瘦身的目的。
中医保健养生八大优势
要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首先必须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的特色优势,笔者认为,中医养生保健具有以下八个方面的特色优势:
中医养生保健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内经》强调“治未病”“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等,都是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
前人的经验是我们从事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现在学术界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将散在历代医著中的中医养生思想及方法、技能进行系统归纳、整理、研究提高,以用于指导我们现在的中医养生实践活动。
中医养生保健有几千年来形成的实践经验。古代医家发明了一系列的中医医疗方法,而且很早就把医养结合起来,许多医著记载的治疗方法含有养生方法。
如孙思邈的医著中记载的“食疗18方”“养生13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万密斋的《医学全书》中都有记载,这些中医养生的实践经验仍有价值。
中医养生保健有着简便廉效的优势。开展养生不需要设备仪器,也不需要高科技,有一双手就可以搞按摩、穴位指压等,坐车时可以自摩面部搞保健,费用低廉、效果良好。
非药物方法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大特色。开展养生保健运用非药物方法。如传统的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还有现代的足浴、汗蒸、精油熏洗、玫瑰花浴、穴位埋线等。
药膳饮食保健在中医养生中,也具有突出的作用。中医药膳有着丰富内容和悠久历史,许多中药既是药品又是食品。
对老年病慢性病的康复调理,值得深入挖掘。现代医学对很多老年病、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老年人便秘、心悸失眠等病症都没有好办法,而中医的饮食养生、非药物养生、情志养生等确有很好的效果。
膏方调理是中医养生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膏方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有病的可以治病,无病的可以养生保健康。每年的冬春季节服用膏方,可以预防疾病发生,控制老年病慢性病,特别适合妇女和老年人。
“冬病夏治”的“三伏贴”也在中医养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冬春季节容易发作的肺系疾病,如哮喘、老年慢性运气管炎等,运用夏天的“三伏贴”就能达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可以减轻或控制疾病的发生,这也是中医的养生保健优势。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是什么
中医药作为纯天然疗法,在养生保健方面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医药在延年益寿、养生保健方面与西医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养生保健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使中医传统疗法造福于人民。
中医养身有着悠长得历史,有也很多的讲究,如何正确的中医养生是我们要学习的,在养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些中医养生的误区,如何正确的适用中医药材。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时下,由于媒体广泛传播,广告中各种“补品”的神奇、灵验功效的宣传往往夸大其词,人们基于求补心,出现了很多无“虚”求补者。世上绝无“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补药。古往今来,违反“虚则补之”的法则,乱求补药招灾者,比比皆是。如人参,中医称谓大补元气,宁神益智,益肺健脾,堪称补药中之极品。若遇心衰、休克、出血、体质虚弱、阳痿等症状者,人参确有药到病除之效。然而,若补不对症,轻则不适,重则致人死命。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是什么也都心中有所了。只要能够不断的提高养生保健意识,正确的使用中药调理自己的身体,完全可以预防一些疾病的出现,而且生病之后也要及时正确医治,才能真正的保障自身健康。
女人可以天天用艾灸灸腹部吗 利水消肿
女性艾灸腹部,可以帮助促进人体腹部的血液循环,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养生法,经常进行腹部艾灸,可以促使女性的气血顺畅,提高其身体的代谢能力,具有一定利水消肿的作用,有利于女性减肥。
中药养生保健的小常识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主要方式
中医养生主要包括:经络养生、体质养生、气功养生、运动养生、情志养生、睡眠养生、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养生、顺时养生、四季养生、乐娱养生、部位养生、药物养生、沐浴养生、减毒养生、静神养生等内容。
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
膳食养生
膳食是指我们日常所吃的饭菜,而养生是指通过某种方法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那么所谓膳食养生就是指通过我们日常所吃的饭菜来增强自身体质,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
《黄帝内经》讲:少食补气,味淡补气。现代病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吃出来的,一开始人们并不能够完全察觉,直到现代医学诊断出来是什么病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病了。
以常人而论,人活着不可以不吃饭。换句话说,吃饭应该是人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就是主干。
养生减肥法苗条无尴尬
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养生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中医养生师就是在中医养生方面有一定成就,而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中医养生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加上近两年国家相关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治未病”等相关政策的出现,人们对中医保健养生的需求欲望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随之而产生的中医“治未病’等的相关产业也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暂就中医”治未病“人才培训这块小议,以供各位参考。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养生学是一门管理的学问,是对我们自身的管理,也是对我们生命历程的管理。现代对于人类自然极限寿命的推算,应该在100―175岁之间。老龄委曾经在全国做过调查,男性的最高年龄是131岁,女性是122岁。按照人类寿命极限来说,60、70岁还处在中年,而不是老年时期。为什么没有达到人类生命极限,原因在于我们在生命的调护上还不到位。
“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不要等有了病,才把健康当作一回事。特别是对于亚健康人群,更要走出这个灰色的阶段,重视养生,防病于未然。2007年1月11日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吴仪副总理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中医“治未病’等相关产业的工作便开始试探性摸索前进,教育一直走在这个行业的前列。
按照中国的现在医疗规定,只有医师才可以从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但中医的“未病”范畴正好处于疾病和非疾病之间,至于学术上对“未病”的定义尚在争论之中,我们暂且不讲,但是老百姓的刚性需求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中医养生师”这个名号应运而生。
那到底什么是中医养生师呢?我们暂且慢慢讲来。首先从字义来看,中医养生师首先要具备“中医”的特性,也就是要掌握中医所要掌握的阴阳、五行、脏象、气血津液、经络、诊断辩证等。“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通过调精神、更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四时等各种方法来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一种综合性保健活动。所谓“师”就是要将自己知道的中医养生保健推广给大众,教授与人,共同达到健康的目的。
由此来看真正的中医养生师不是在如何吃上、用针施药上、而是在注重自身修为的运练上,这个运练乃是太极道法的掌握,运练至通天合一的成功,这便是真正的中医养生师。
在如今的中医技能培训行业,中医养生师尚处于起始阶段,各种协会班次的中医养生师培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揭开其面纱瞟一眼就可以看出,只不过是打着中医养生师培训的牌号来做美容、产品,有甚者使普通人认为中医养生就是做美容、按摩刮痧的,推销中医药或营养保健品的,这样的误导必须进行及时更正。
中医养生师是指具有熟练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根据人体生命发展规律,通过调精神、抑情志、更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四时等各种方法,同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有机结合以身作则,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如何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一种综合性中医保健养生专业人才。
中医养生是整体性,系统性的,具有所有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因为很多人都相信中医养生的效果,所以出现了中医养生师这个职业,中医养生师具有熟练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根椐生命发展的规律,调节精神,调节饮食,锻炼体形,改变心态和习惯,科学的达到减肥养生的目的。
艾灸小腹每天艾多久 利水消肿
艾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而艾灸腹部,能够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人体气机顺畅,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身体代谢能力,缩减脂肪,起到利水消肿的作用,对于减肥也有所帮助,常用于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情况。
中医养生泡脚需注意什么
中医养生泡脚注意事项一:严重心脏病人当心晕厥
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中医养生泡脚的方式养生。因为用热水泡脚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泡脚养生需注意什么
中医养生泡脚注意事项二:糖尿病足患者千万留意水温
中医养生泡脚对糖尿病足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水温。糖尿病足患者应特别留意水温的高低,因为这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应用温度计测定温度,以避免烫伤。
中医养生泡脚注意事项三: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宜泡脚。另外,对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来说,中医养生泡脚也有健康风险。
按摩哪些穴位能驱寒益气
中医养生穴位之命门穴
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故名命门。命门之火衰微,则寒邪易侵袭人体,出现畏寒、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此穴为壮阳补肾散寒的常用穴位。
中医养生按摩方法:擦法(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治疗,以透热为度,每日1~2次。
按摩哪些穴位能驱寒
中医养生穴位之神阙穴
在肚脐中,脐乃“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是“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阳气,具有温通阳气、散寒通络的作用。
中医养生按摩方法:两手相叠,掌心对准并贴在神阙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中医养生穴位之关元穴
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它是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并且能大补元阳,故名关元。关元穴具有温肾、散寒、益气的作用,是治疗真阳不足、肾阳虚衰、寒凝血结、阴寒内积的常用穴位。
中医养生按摩方法:擦法,以透热为度,每日1~2次。
中医养生穴位之大椎穴
这个穴在脖子后面最突起的骨头下面,腰椎疼痛可以搓擦腰部,脊柱是针灸学中督脉循行的部位,督脉可以调节全身的阳经,按揉颈腰可以疏通督脉经络调畅气血。
中医养生按摩方法:两手搓热紧按颈腰部,用力搓30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