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力保护的方法
儿童视力保护的方法
1、遵循20-20-20原则。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验光师拉沃尔福德曾强调,每看屏20分钟应向20英尺(约6米)以外的风景远眺20秒以上,远眺能使睫状肌处于松弛、放松状态。当然,能让孩子40分钟休息一下眼睛就很不错了!
2、改正用眼姿势。不要让孩子玩手机、看书时躺着、歪着、趴着、走着,这些用眼姿势也会影响视力。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坐姿,让孩子站、坐时尽可能保持背部挺直。
3、平时要多眨眼。眨眼可以刺激我们的眼睛分泌更多的液体来润滑我们的眼睛,每眨眼一次,就会在眼麦形成一个新的泪膜,眨眼次数少了,泪膜分泌不足,会使眼睛干燥酸涩。
全方位保护儿童视力
视觉刺激,促进宝宝眼脑互动
要让宝宝眼睛健康发育,视觉刺激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冯夏婷建议家长们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0-3岁的宝宝进行眼睛发育的培养和诱导。各种视觉互动小游戏就是非常好的培养手段,家长可以利用它提供相应的外部视觉刺激,让宝宝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的游戏过程,在愉快的亲子气氛中学得更好。例如,1岁的宝宝开始会模仿大人的表情,家长可以通过重复微笑、噘嘴等动作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刺激宝宝通过眼睛模仿、学习的能力。到宝宝2岁的时候,已经能够识别红、黄、蓝、绿这几种基本颜色了,还能够认识简单的物体形状、大小和位置,有心的家长可以带宝宝一起画沙画,先从简单的太阳、花朵或水果开始,诱导宝宝也来画一画,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宝宝说出所画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如果家长此时再给予鼓励和赞美,宝宝从此会对画笔爱不释手。既促进了宝宝对颜色形状的认知,又加强了宝宝用眼睛获取信息的能力。
视力呵护,筑起宝宝护眼成果的防线
“内在全面营养+外在视觉刺激”为宝宝打造出健康明亮的眼睛,不能因日常呵护的小失误而功亏一篑。“金宝宝明眸智囊”指引:0-3岁婴幼儿的眼睛清澈、稚嫩,尚未发育完全,家长在其眼睛呵护中的错误做法会很大程度影响宝宝眼睛的健康发育,从而影响其学能发展。我们须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譬如说给宝宝洗澡时要避免浴霸强光直射,损伤宝宝眼睛;陪孩子看书、识字的时候,每隔20分钟就休息片刻,避免用眼过度;从零岁起关注宝宝眼睛发育进程,每半年带宝宝做一次眼睛检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眼疾,以得到及时的治疗等。家长们只有了解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婴幼儿护眼知识,才能进一步巩固为宝宝打造出好的眼力。
孩子视力多少算正常
根据儿童视力发育特征,4岁孩子的视力一般能达到0.8左右,正常不低于0.6。虽然您孩子的视力是0.6,还没低于这个年龄段儿童视力正常值的下限,可以说是正常的,但比0.8的视力还是差了一点,最近又发现孩子看东西总是不自觉往前凑,因此建议还是带孩子去医院做个验光检查,看看是否有早期近视。
孩子刚出生时,一般处于2.0~4.0D的远视屈光状态,其后,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眼球随之变大,眼轴变长,角膜曲率增加,逐渐向正视化发展。孩子在1月龄时,视力为光感;3月龄时为0.02,即能追踪眼前运动物体;1岁时为0.2;2岁时为0.4;3岁时为0.6,即能看懂视力表,可以用视力表查视力了;4岁时为0.8;5岁时能达到1.0 ,即成人视力,如果达不到的话,应尽快去医院检查;6岁时可达到1.2的视力。
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应采用不同的标准来判断视力是否异常。一般来说,3岁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4,4~5岁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5,6~7岁及以上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7。如果孩子视力低于同龄儿童正常视力下限,或双眼视力相差超过2行,就说明孩子的视力出现了异常,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但视力只是视觉功能的一项指标,还包括立体视、眼位等,这些问题存在时,即使视力正常,也无法拥有最佳视觉质量,因此家长平时还要留意孩子的眼位是否偏斜等。平时,如果孩子说坐在教室后排看不清黑板、看东西没以前清楚,或喜欢眯着眼看东西、爱揉眼睛、喜欢皱眉头、歪头看东西;或者眼皮有沉重感、眼痛及头痛、眼球外斜、经常看书写字串行、频繁眨眼睛等现象,就要提防可能是近视了,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儿童视力标准
人们都知道成人的正常视力是1.5-2.0,那么,儿童的正常视力应该是多少呢?刚生下来的婴儿,视力较弱,其眼轴较短,均为远视眼,以后眼球逐渐发育,视力也逐渐增加。孩子在8岁以前眼球发育旺盛,8岁后减慢,直至25岁左右开始定型。
婴幼儿刚出生时,眼睛的各部位组织和功能均未发育成熟。多数婴幼儿眼睛属正常或轻度远视,新生儿视力差,只能看见2-3米以内物体的轮廓。
一般来讲,儿童视力的正常情况如下:
a、4个月婴儿视力为0.02-0.05;
b、5-6个月婴儿视力为0.04~0.08;
c、7~8个月婴儿已有固视,能长时间看一个方向;
d、一周岁儿童能识别眼、耳、鼻等器官;
e、2~3岁儿童的视力达到0.5~0.6;
f、3~4岁儿童视力达0.7~0.8;g、5~6岁儿童的正常视力接近1.0而1.0视力是标准正常视力。
到20岁左右,眼球发育完全,视力可达到1.0~1.5左右。
新生儿的眼球外观几乎是正圆形的,眼球晶状体和睫状肌的调节能力较差,平行光线通过屈光系统后成像落在视网膜之后,好表现为远视眼。大约6岁以后,儿童的视力发育趋向完善,逐渐从远视眼向正视眼发展。这个过程称眼的正视化过程。
儿童视力多少属于正常范围
儿童视力多少属于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随着儿童的身体和智力的不断发育,视力逐步提高。4岁儿童视力在0.4-0.6;5岁儿童视力在0.6-0.8;而在学龄前基本上能达到正常视力1.0。需要明确的是,有的儿童视力稍低于同龄水平,但屈光度在正常范围,其视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达到正常,属于视功能发育稍迟缓;有的儿童屈光度存在问题,以后的视力将很难达到正常水平,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孩子的视力低于正常范围时,应及时去医院咨询就诊。
儿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配戴眼镜
弱视儿童,即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正常范围的,应该尽早配戴眼镜,这样有利于治疗弱视、促进视功能的发育。视功能的发育主要在儿童期,尤其是5-6岁时,超过12岁以后,视功能就很难恢复正常了。
一些斜视儿童也应早期配戴眼镜,尽量通过眼镜的光学原理来矫正斜视。有一部分儿童通过眼镜能矫正斜视,对配戴一段时间仍没有效果的儿童,再考虑手术矫正。
矫正视力能达到正常范围的儿童,需根据用眼情况来决定配戴与否,影响学习、有视疲劳表现、歪头看东西的,则需要配戴。
配戴眼镜其实是一种防治手段,家长应听从医生的建议,不必顾虑重重,这样才有利于儿童近视眼的治疗。
儿童视力发育标准以及最佳检查时间
现在近视的人很多,尤其是儿童近视的也都是在不断增长,那儿童近视的因素较多,一般都是也遗传和环境因素为主,所以在治疗上,也都是比较麻烦,那对儿童视力发育标准很多家长也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孩子出现近视的时候,也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导致孩子视力问题变得很严重。
那儿童视力发育标准是什么呢,下面就详细介绍下,使得对这样的问题,也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家长也都是可以时刻的关注孩子这样问题,对孩子视力也都是一种保护。
儿童视力发育标准:
为确定一位儿童视力是否发育正常首先应当知道不同年龄阶段正常的视力范围。根据应用不同方法(OKN,VEP,PL)测定乳幼儿视力所发表的文献报告,大多数专家认为新生儿及生后一个月的幼儿视力为光觉~眼前手动,2个月的视力为眼前手动~0.01,3个月视力0.01~0.02,4个月视力为0.02~0.05,6个月视力为0.06~0.08,8个月为0.1,1岁为0.2~0.3,2岁为0.5~0.6,3岁时可能达到1.0左右。但同时也有研究指出视觉发育是有差异的,有人早些,有人晚些,但多数学者认为6岁以后(甚至10岁)方可发育成正常成人视觉。
儿童开始视力检查的时间:
1)眼睛发育的关键期是3岁以前,敏感期是9岁以前,在这个阶段,保护好眼睛,有问题及时治疗很关键。很多眼睛的疾病是父母难以发现的,比如弱视。眼科专家建议眼睛的检查最好从出生时即开始(特别是早产儿和出生时吸过氧气的孩子)而且要像身高体重那样经常检查。
2)现在,已经有了适合3岁前孩子的视力检查办法和仪器。1岁左右,无论有没有视力问题,保健医生都会建议父母(特别是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的情况)带孩子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如果有问题,3岁以前的治疗成功性非常大。3岁以后,建议父母带孩子做一次散瞳验光,彻底了解孩子的眼睛健康情况。
小孩子吃西兰花有什么作用
小孩子常吃西兰花,可促进孩子生长发育、保护牙齿和骨骼的正常,另外还具有保护儿童视力、提高记忆力以及增强孩子免疫力的效果,从而能有效预防感冒和坏血病的发生。
保护眼睛吃什么中药 枸杞+菊花+蔓荆子+决明子+当归+黄耆泡茶喝
另外,孩童视力不好,与先天肾气不足,以及后天脾胃失调有关,而老人则是与气血不足有关;所以,可以用枸杞、菊花、蔓荆子、决明子、当归与黄耆等中药材泡茶喝,能疏肝补肾养血,也能对于眼睛视力保健有效果。
儿童视力标准
1个月内:出生一周,宝宝的视力趋向于近视,可以把视力集中于8至15厘米远的物体上,还能够用眼追随移动的物体。在宝宝头部上方的位置出示一个环,作垂直方向的移动,观察宝宝能否立即用眼睛追随红环。一周后,可以看见3米处的物体,他也将学会跟踪运动的物体,并且喜欢看人的面孔或者高对比度的图案,两只眼睛运动还不够协调。1个多月时婴儿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能注视物体了。
2个月:到了2个月时婴儿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能协调的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在90度范围内眼球能随着物体运动,当有物体很快地靠近眼前时,会出现眨眼等保护性反射,注视小手5秒以上。
3-4个月:3 个月时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例如,婴儿睡在小床上,母亲从身边走过时,他的眼睛可以跟着母亲的身体转动,喜欢看自己的手。对颜色很敏感,婴儿对色彩有偏爱,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所以我们经常要用红色的玩具来逗引孩子也正是这个道理。仰卧时,两眼会跟踪走动的人。经常有意识地在宝宝面前走动,吸引宝宝的关注,观察宝宝眼睛是否会追随。
5-6个月: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将手摇铃挂在摇篮或婴儿床旁边,当孩子不小心碰到手摇铃时,观察宝宝是否会因声音注意到某处有个东西。当孩子坐起来玩时,双手可以在眼睛的控制下摆弄物体,会盯住他拿到的东西,手眼开始协调。在宝宝眼前出示玩具,并上下左右缓慢移动,观察宝宝是否能有意识地主动追随。6个多月时,目光可向上向下跟随移动物体转动90度。这时候孩子的视力可达0.1,能注视较远距离的物体,如街上行人、车辆等。
7-8个月: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9-10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并能辩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能看到小物体,能开始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实际上这是一种立体知觉。
11-12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1岁时视力可达0.2。
1-2岁: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在外界环境光线的不断刺激下,孩子的视力逐渐在发展,到1.5岁时,他的视力可达0.4,能看见细小的东西如爬行的小虫、蚊子,能注视3米远的小玩具。还能区别简单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
2-5岁:这阶段的孩子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2-3岁: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2-3时,视力大约达到0.5-0.6,已经快接近成人视力,但此时极易使视力丧失。四五岁时,视力大约为1.0,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此时已不易丧失视力。
6岁:六七岁时进入成人的视觉。
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