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经络穴位按摩保护心脏
通过经络穴位按摩保护心脏
1.内关穴:手掌朝上,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两寸,约两个半横指处。按内关可宁心安神、宽胸理气、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穴位,经常按揉内关可使瘀阻的血管疏通。
2.神门穴:手腕内侧,小指边的腕横纹上。神门穴专治心病,出现心脏早搏、房颤时,赶紧按摩按摩神门穴,可及时缓解症状。此穴可补益心经元气,濡养心脏。
3.中冲穴:位于双手中指指尖端中央,常用于疼痛、昏迷、痛经时的急救,有调节心率的作用,主治心绞痛、心肌炎等,可用拇指指甲按切。
4.天泉穴:腋下横纹两寸处。此穴专治由于心血瘀阻而致的胸闷、气短、胸痛。心跳加快,或胸闷时,可用手指用力按压天泉穴3~5秒,停1~2秒后再继续按压,连续按2~3分钟,对心跳过速、胸口疼痛、心悸不安效果非常好。
5.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对方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其膝上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此穴。有缓解心慌和心跳过速,补养心血的功效。按揉时不要点揉和强刺激它,要用掌跟仔细按揉。
6.曲泽穴:肘微屈,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的内侧缘,常按此穴有清心泻火、除烦安神的作用。如出现心胸烦热、头晕脑涨,或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症状都可以通过按摩曲泽穴来进行调节。
在按压手法上,心率过慢的人手法宜快些,心率过速的人手法宜慢些。按摩频率一般为每分钟按压60~80次,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每穴按压3~5分钟。通过以上穴位的按压和保健,能够让自己处于轻松的状态,保持心脏的健康,也是给自己身体的健康。
学生出现假性近视要怎么治疗
一、雾视法:
又分为远雾视和近雾视两种:
A、近雾视法:是用+1.0-+1.5D的凸透镜,在看书写字时配戴,可减少看近的过度调节。
B、远雾视法:是用+3.0D的凸透镜注视远处,让眼调节充分放松。
二、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选用太阳、攒竹、承泣等穴位并配合风池,翳明等穴位进行针灸,每次选用1-2个主穴及配穴,每日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
三、穴位按摩疗法:
穴位按摩疗法,也就是眼保健操,它是根据造成近视眼的原因,综合祖国针灸医学、经络、穴位按摩等方法设计而成的。主要是对晴明、攒竹、太阳、风池、四白等穴位进行按摩,通过按摩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眼部调节痉挛和集合紧张得以缓解,达到治疗和预防近视之作用。
四、电刺激疗法:
选用以上穴位,连接电刺激治疗仪,进行间断或连续性电刺激,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12次为一疗程。
五、扩瞳药物治疗:
方法是用1%阿托品或2%后马托品眼液点眼,一日一次,连续三天。这类药物可使睫状肌麻痹,因而对假性近视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六、解痉药物治疗:
目前有人主张用0.25%双星明眼液,每日滴眼一次,这类药物主要是使睫状肌痉挛放松,从而达到治疗假性近视的目的,但疗效较慢。
假性近视的治疗是什么
穴位按摩疗法,也就是眼保健操,它是根据造成近视眼的原因,综合祖国针灸医学、经络、穴位按摩等方法设计而成的。主要是对晴明、攒竹、太阳、风池、四白等穴位进行按摩,通过按摩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眼部调节痉挛和集合紧张得以缓解,达到治疗和预防近视之作用。
针灸疗法,是选用太阳、攒竹、承泣等穴位并配合风池,翳明等穴位进行针灸,每次选用1-2个主穴及配穴,每日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
电刺激疗法:选用以上穴位,连接电刺激治疗仪,进行间断或连续性电刺激,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12次为一疗程。
扩瞳药物治疗:方法是用1%阿托品或2%后马托品眼液点眼,一日一次,连续三天。这类药物可使睫状肌麻痹,因而对假性近视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解痉药物治疗:目前有人主张用0.25%双星明眼液,每日滴眼一次,这类药物主要是使睫状肌痉挛放松,从而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但疗效较慢。
雾视法:又分为远雾视和近雾视两种。a、近雾视法:是用+1.0-+1.5d的凸透镜,在看书写字时配戴,可减少看近的过度调节。b、远雾视法:是用+3.0d的凸透镜注视远处,让眼调节充分放松。
经络穴位按摩养生法
头部点穴按摩
头部点穴: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点百会、四神聪: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证。
点印堂: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约1分钟。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证。
点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太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目疾诸证。
点人中:以左手中指指腹按人中穴。人中又称水沟,为督脉穴,点胺此穴可醒脑提神,用于神志昏迷、惊风与腰脊强痛等证。
上肢点穴按摩
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冲穴及小指的少冲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合谷穴、列缺穴、内关穴,也可点按左、右手的十宣穴。
换左手指点按右上肢各穴,穴位同上。
下肢点穴按摩
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足三里穴和委中穴,点法和揉法结合。
看过以上专家的介绍,我们对于中医经络养生多了一些了解,以上这些方法是简单易学的,重视养生的朋友不妨可以多学习,当然,想要让以上方法真正的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是必须做到持之以恒的,想要做一两次就起到保养效果是不可能的。
平常按摩哪些穴位对身体有好处
穴位按摩的作用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保健按摩;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 编辑本段穴位按摩的方法按摩手法[2],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法。应该知道,上述八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编辑本段常见症状的中医穴位按摩中医五步穴位按摩消食健胃一.用双手拇指贴于胸前,其余四指贴于两腋下,相对用力提拿胸部肌肉,提拿一下,放松一下,同时由内向外移动,重复3遍。 二.用双手拇指从膻中穴向两侧乳中穴分推,并沿肋间继续向外平推至胸侧,然后向下移一个肋间隙,再从胸中线开始至肋间向外分推至胸侧,循序而下。 三.从腹中线向两侧分推,由上腹部向下腹部依次分推,反复3遍。 四.用双手拿捏腹部。从一侧腹部向对侧进行,上下腹各拿捏1遍。拿捏时,用双手拿起一块腹部肌肉(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轻轻提起稍停片刻,松开前移,再拿捏起一块肌肉,放松再做,重复3遍。 五.用手掌按摩腹部,先从腹中央开始,顺时针环转摩腹,并由内逐渐向外环转,做30~5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由外向内环转30~50次。
十二经络的走向和作用有哪些
十二经络的名称是根据各经联系的脏腑阴阳属性,表里内外,手足上下位置而定,如将其中归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为阳经;归属于六脏,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循行于手的为手经,循行于足的为足经。
手三阳经一律从手走头,手三阴经一律从胸走手。
足三阳经一律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一律从足至胸腹。
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坚持刺激经络穴位,可使心悸发达,延缓心脏衰老,扩张冠状动脉,使血流量增加,故能促进血氧和营养物质吸收,使心脏得到充分的营养,从而防止冠心病,脉管病,肌肉僵直及手足麻木,痉挛和疼痛等。
2.刺激十二经络穴位后,能改善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解除大脑的紧张和疲劳,能调节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和肥胖症等。
3.刺激十二经络穴道能加速血液流通,使代谢旺盛,促进消化吸收和营养代谢,保持肺组织的弹性,提高肺活量,故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4.按摩十二经络穴位或艾灸等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按摩部位毛细血管舒张,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使病变局部的水肿和淤血消散,按摩可降低大脑皮质对疼痛的感受,故可起镇痛作用。
5.通过正确的刺激经络穴位方式还能使人体表面的毛细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营养供应,增强皮肤弹性和光洁度,减少皱纹,使松弛干燥的皮肤逐渐变得光泽和富有弹性,改善皮肤表面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减少脂肪在体内堆积,使体内多余的脂肪转化成热量,从而起到减肥的作用。
唇部干燥怎么办 经络穴位按摩缓解症状
外用治疗上,则可利用黄连膏、润肤膏等,或是透过经络穴位按摩,有助于舒缓症状;若爱吃辛辣口味,加上未做好防善措施,都有可能埋下引起症状的危险因子,因此平时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应减少熬夜,少吃辛辣或炸食,就能远离干燥唇部。
护发的方法有哪些 按摩护发
头皮上有很多的经络、穴位,按摩头皮能够帮助通经活络,刺激末梢神经,增强脑部功能,也有利于加快头皮血液循环,促进头发生长,防治头发变白、脱落。
按摩手法:先将双手五指叉开,插入发间先前后按摩再左右按摩,直到头皮发热;然后可以用手指按在头皮上,按压转动进行按摩;还可以将拇指按住太阳穴,其余手指在头皮上旋转按摩等等。
老人穴位中医按摩保健作用
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适宜症状:心脏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等,尤其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突出效果。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处。坚持按摩一个月后,患者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症状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太溪穴:慢性肾病的良药
适宜症状:肾脏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老人要想让保健达到最好的效果,就要重视穴位的中医按摩,小穴位,大健康,穴位的中医按摩对老人的身体有着很好的功效,希望大家能够坚持。
按什么穴位对血管好
1、按什么穴位对血管好
按揉风池穴。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穴位,有聪耳明目、健脑安神的作用。这个穴位平后发际,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的凹陷之间。这个穴位可以用按揉法或擦法按摩,先双手十指交叉,然后竖起双拇指,将手置于脑后,两个拇指指端用力点按风池穴,注意向上方用力,对着自己的前额部用力,会有明显的酸胀感;然后双拇指放平,用指腹上下擦动,擦的速度要快,使穴位处有微微发热感。
摩擦膻中穴可活血
胸部的活血要穴是膻中穴,膻中穴主治一切气分之病,跟心肺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这个穴位在身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男子平两乳头连线。膻中穴可以用擦和点的方法。擦的时候用手掌的大鱼际,这里有属于肺经的穴位鱼际穴。用大鱼际快速上下摩擦膻中穴,直至有微微发热感。点法需要五指并拢,用指端进行有弹性的敲打穴位,注意胸部的穴位不要用力太重;点的时候分三条横线,由内向外点击,注意不要点乳中穴(即乳头部位)。
2、穴位按摩的方法
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法。应该知道,上述八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3、穴位按摩的功能
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保健按摩;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
按摩的副作用
穴位一般都是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不同的证型配合不同的穴位来治疗。比如,肾阳虚肾阴虚都可以用肾俞穴,肾阳虚加关元,而肾阴虚加三阴交。在这里肾俞就是即可补阴又可补阳。再就是机体也会自己调节的,一般按压疼痛的穴位都是由问题的穴位,按压后没有疼痛的就是没有问题穴位。想脾胃不好时,按压足三里会感到疼痛,但是脾胃好的人怎么按都不会觉得疼痛。我们可以依次为治疗标准。
穴位保健我们可以自己在加重,给自己按摩,来预防疾病强健身体,但是如果遇到疾患需要推拿时,建议您到正规医院找推拿大夫。不真确的治疗和手法很有可能是您的疾病加重,而起到反效果。
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保健按摩;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
穴位按摩副作用就是上面介绍的这些了。在平常按摩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这些方面。使用任何的治疗疾病的方法都是会或多或少的有副作用出现。如果能很好的避免这些副作用出现,那么就能对身体有很好的帮助。另外按摩要注意手法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