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太胖有什么危害 6-12个月的宝宝
宝宝太胖有什么危害 6-12个月的宝宝
要合理安排奶量及辅食的量,避免过多的辅食或奶量导致总能量超标。平时妈妈要注意多给宝宝喝水,三餐里煮些健康的粥或汤,也可以准备些鲜榨果汁,尽量少给宝宝喝过甜的饮料和奶制品饮料。辅食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味,不可添加糖、蜂蜜、食盐、蛋清等。
核桃油怎么给宝宝吃
1. 在煮熟的粥、汤、蔬菜中加入核桃油
2. 用亚麻籽油拌沙拉、调凉菜,也可直接蘸面包、馒头、糕点等食用
3. 在饮品中(牛奶、酸奶、豆浆、蜂蜜)中加入核桃油油混合食用
4. 直接服用
推荐使用量:每人每天摄入7~10ml。
用量:0-6个月宝宝,1-2ML/天;6-12个月宝宝,2-5ML/天;1-2岁宝宝,3-5ML/天;2岁以上,5-8ML/天。可根据个体差异及家庭喂养其他油脂的添加使用进行适量增减。
规格:250ml/瓶
保质期:24个月(未开封)
贮藏方法:建议放入冰箱内避光冷藏,在2-3个月内用完
适应人群:3个月—3岁婴幼儿
使用量:3-6个月宝宝,每天3ml
6-12个月宝宝,每天5ml
1-3岁宝宝,每天10ml
可根据宝宝其他营养素及食用油的添加情况酌量增减,有絮状悬浮物属正常现象,请放心食用!
宝宝需要吃多少配方奶粉
1-2个月宝宝一日奶量
按照一般的标准,出生时体重为3-3.5千克的宝宝,在1-2个月期间,每天以吃600-800毫升左右的牛奶为宜,每天分7次吃,每次100-200毫升,如果吃6次,每次吃140毫升。不要喂得太多。
2-3个月宝宝一日奶量
2-3个月的宝宝牛奶的日用量应限制在900毫升以下,计算900毫升产生的热量为2427千焦,已经足够宝宝的需要。一天喂6次,每次不超过150毫升,如一天喂5次,每次不超过180毫升。
3-4个月宝宝一日奶量
3-4个月的宝宝每次牛奶的食用量为200毫升,一天喂5次。如果每天喂6次,则每次的量不得超过200毫升,180毫升较为适宜。为了防止宝宝发胖,每天的总奶量保持在1000毫升以内。
4-5个月宝宝一日奶量
4-5个月的宝宝每日奶量仍维持在1000毫升左右,因为宝宝在4-5个月时的体重增加情况与3-4个月期间区别不大,可给予同样喂养。
5-6个月宝宝一日奶量
人工喂养的宝宝此时要适当控制奶量,如果让他任意吃的话,宝宝会长得过胖,一般来说,宝宝每天牛奶总量不要超过1000毫升。
6-7个月宝宝一日奶量
6-7个月的宝宝可以添加代乳食物了,这个时候的宝宝的食物依然以奶类为主,宝宝一日奶量大约为700毫升。
7-8个月宝宝一日奶量
7-8个月的宝宝开始增加半固体性的代乳食品。在每日奶量不低于500毫升的前提下,减少两次奶量,用两次代乳食品来代替。
8-9个月宝宝一日奶量
8-9个月的宝宝继续增加代乳食品,此时宝宝可以尝试的辅食种类已经很多了,但是每天牛奶的量仍要保持在500-600毫升之间。
9-10个月宝宝一日奶量
宝宝长到9个月以后,乳牙萌生,消化能力增强,辅食的添加量也要有所增加,人工喂养的宝宝此时牛奶仍应保证每天500毫克左右。
10-11个月宝宝一日奶量
宝宝长到10个月以后,乳牙已经萌出4-6颗,有一定的咀嚼能力,人工喂养宝宝此时应减少牛奶的量,最好将喂牛奶的时间安排在上、下午,每天牛奶的量不超过500毫升。
11-12个月宝宝一日奶量
11-12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接近成人饮食,有的母乳喂养的宝宝此时也准备断奶,一般来说,宝宝每天补充牛奶的量不应该低于250毫升。
怎样看宝宝够不够大
其实我国不分南北,不分农城,刚生出来的宝宝一般在3.15~3.27kg,波动在2.5~4.0kg之间。如果低于2.5,我们就认为宝宝是低体重儿,如果高于4.0,我们就认为宝宝是巨大儿,所以宝宝轻不得也重不得,太胖的大胖丫头和大胖小子也不是好事情哦~~ 小宝宝出生后3~4天就会出现生理性的减轻,减轻程度一般在出生时体重的7~8%,如果减轻的体重超过出生时体重的10%,那就要查查原因是什么了。新宝宝出生后的体重减轻一般维持到出生十天,而后体重逐渐增加。
小宝宝出生后头3个月体重增长最快,平均每周月增长200~500g,出生后4~6个月每周增长105~180g;出生半年内体重增长平均为2500~3000g;学龄前的小朋友平均每年增重不超过2000g,6~7岁时每年体重的增加值又开始上升
小宝宝5个月大的时候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两倍,1岁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3倍,6~7岁时约为出生时体重的6倍。
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方式估算宝宝体重是否合理:
1~6月:体重(g)=出生体重(g)+(月龄X 700)
7~12月:体重(g)=6000+(月龄X 250)
1岁以后:体重(kg)=年龄X 2+6或者7
小宝宝增长过快或者过慢都不好,这要和饮食、基因因素综合考察的,常常观测小宝宝的体重是我们新妈咪的必修课哦。
宝宝6~12个月按序加辅食
6~12个月的膳食宝塔分为3层。最底层是母乳,说明此阶段母乳仍是婴儿的主要食物;中间层是配方奶粉,可补足母乳不够的部分,但应首选适合 6~12月龄的较大婴儿配方奶粉或配方奶,不要喂鲜奶、豆奶或蛋白粉等食物。通常来说,母乳和配方奶的总量保证在600~800毫升即可。
宝塔的最上层是果泥、菜泥、粥等辅食。在添加辅食时,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让孩子逐渐适应。首先应添加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其次是蔬菜 汁(泥),再次添加水果汁(泥),最后添加动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添加也有顺序,即蛋黄泥、鱼泥、全蛋(如蒸蛋羹)、肝泥、肉末。要记住每添加一种新食 物,都应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循序渐进。而每一种辅食,都应该尽可能少糖、不加盐、不加调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合理添加辅食可以训练孩子的动作协调性,锻炼咀嚼肌,有助于牙齿萌出。必须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议早期用小勺给婴儿喂食;到 7~8个月,应允许他们自己用手抓食物吃;10~12个月时,应鼓励自己用勺进食,锻炼他们的精细动作能力。另外,喂饭最好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 用相同的餐具,有助于让他们形成必要的条件反射。吃饭时,环境应舒适安静,不能边吃边玩,更不要追着孩子喂饭。用漂亮的餐具,能增加孩子吃饭的兴趣;吃完 饭后,给予表扬,则能使孩子感觉到鼓励和快乐。
特别提示
辅食添加时间表
6个月:开始添加半固体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
7~9个月:可由半固体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全蛋、肉末;
10~12个月:大多数婴儿可以逐渐转为进食以固体为主的食物。
宝宝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宝宝肥胖危害大
1、影响骨骼生长
胖宝宝因为不够灵活、身体太重,稍做运动就气喘吁吁,所以胖宝宝大多不爱运动,但这样不利于骨骼的生长,而且影响认知和运动的发育。
2、心肺功能差
肥胖所造成的呼吸困难、肺泡换气不足会促使红细胞增多,甚至发生心脏增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危险。
3、远期危害大
可能导致一些其他的并发问题,如肥胖症、睡眠呼吸中止症,高血压,皮肤感染等,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而且随着宝宝的不断长大,肥胖也容易使宝宝的自尊心降低,缺乏自信。此外,肥胖儿童很可能长大后依旧保持肥胖。
胖子都是一口一口吃成的,喂母乳的妈妈大量补充营养、日常的饮食习惯不规律、辅食添加不当,都可能会导致宝宝肥胖,而想要宝宝保持良好的体型和健康的身体,主要是要调整好喂养的心态和不良的习惯。
1、转变旧观念
不要担心宝宝营养不良,也不要担心宝宝过瘦,而是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宝宝的精神、运动、活力、免疫力这些方面。同时,要争取所有家庭成员的支持,尤其是要纠正家中老人认为“宝宝吃的越多越健康”的旧观念。
2、注意肠胃平衡,控制进食量
肠胃工作效率低是导致宝宝超重的重要原因,爸爸妈妈要改变过量喂宝宝的习惯,杜绝宝宝暴饮暴食,防止给宝宝的肠胃增加负担。不要看到宝宝喜欢吃什么就无限量地让宝宝吃,以免宝宝的胃容量增加,习惯性的吃得更多。
3、营养均衡是关键
宝宝超重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偏食。有很多的宝宝爱吃肉、精米白面、多糖多油,而不喜欢吃蔬菜,摄入的食品热量密度很高,而营养素缺乏严重。爸爸妈妈要注意给宝宝平衡膳食,尽量让宝宝可以均衡获取:蛋、奶、果、谷、脂、蔬,这6大营养,逐渐培养宝宝均衡进食的好习惯。
4、适当增加宝宝得运动量
很多胖宝宝吃得多,但是不爱活动。因此,妈妈们要注意控制宝宝的饮食与活动量的平衡,适当增加宝宝的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时常可以和宝宝一起做些亲子游戏。
半岁内婴儿易患流感且危害大
半岁内婴儿
易患流感且危害大
0至6个月的婴儿,最易受流感侵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自半岁内婴儿自身免疫力弱,易感染流感而且病死率高。美国的流感数据显示,6个月内婴儿,因感染流感病毒而住院的比例和因流感而死亡的比例在儿童各年龄段都是最高的。
第二,小宝宝得了流感治疗难度大。这是因为,所有抗流感病毒药物的适用人群,一般规定在1岁以上,小宝宝得了流感,几乎处于难用药的危险境地。
第三,6月内婴儿不能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唯一有效预防流感的方法,但是,目前尚无应用于0至6个月婴儿的流感疫苗,因此宝宝处于流感防控空窗。预防流感则在6月内婴儿这里出现缺口,流感病毒借机乘虚而入危害宝宝。以上因素是小宝宝易受流感侵害的重要原因,但多数宝宝身边的家人并不知晓,更谈不上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保健指南】流感与普通的感冒不一样,它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流感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一般从12月份开始,一直到来年的3至5月份,这一期间,宝宝感染流感的几率相当高。
宝宝太胖有什么危害 0-6个月的宝宝
尽量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孩子明显比人工喂养的孩子发生肥胖的几率要低。
当然,母乳喂养也会肥胖,如果妈妈比较胖,且进食大量的含油脂的食物,乳汁中脂肪含量就会高,容易导致宝宝肥胖。因此母乳妈妈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同时注意喂养方式。
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则需要控制总奶量及喂养速度,宝宝需多少则喂多少,而不是拼命的灌孩子。有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点长胖点,使用孔径较大的奶嘴或私自将奶嘴孔改大,这种做法都需要警惕。
宝宝边吃饭边玩怎么办
第1招:适时增添辅食
从宝宝4个月起,随着月龄的增加,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由软到硬、由细到粗的原则,逐步添加辅食,增强宝宝的咀嚼和消化能力。
需注意的是:宝宝1岁以内时不应该在他的辅食里放盐,因为可能会伤害他的肾。宝宝在头6个月每天需要的盐不到1克,通常从母乳或配方奶里就能获得。在7~12个月之间,宝宝需要的盐会稍微增加到1克左右。1~3岁的孩子每天需要的盐也不到2克(相当于每天0.8克的钠)。
第2招:不乱吃零食
你一定要了解婴幼儿营养知识,不能宝宝想吃什么零食就买给他,要让他知道可乐虽然好喝,但是会长胖;果汁很好喝,但是会阻碍食欲,也容易生蛀牙。
你的宝宝超重了吗
宝宝的体重是否正常?这个问题看似很小,但很多妈咪真的不是很清楚。实际上宝宝已经超重了,然而妈咪却没有意识到,直到被“吹”成个小胖墩。看来,妈咪最好对这个问题做到胸中有数——
宝宝体重的判断:
判断宝宝的体重是否正常有两种方法,即年龄体重和身高体重。前者主要是根据宝宝的实际月龄或年龄,运用计算公式计算出的体重,或根据宝宝生长速度的规律推算出来的,如出生后的最初3个月,每周体重增加180-200克,3-6个月每周增加150-180克,6-9个月每周增加90-120克,9-12个月每周增加60-90克;第2年平均增加2500-3000克,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2000克左右;后者是根据宝宝的身高、性别来判断,年龄并不是关键因素,因为两个年龄相同的宝宝,体重也许有很大差别,但如果各自与自己的身高相称就不是异常,因此,判断宝宝是否超重一定要对照同性别者身高体重的正常标准。
体重测量方法:
每次测量要在宝宝排去大小便后及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后减去衣服、尿布的重量即是。1岁以内最好每月测量一次。
身高(长)计算方法:
宝宝出生时平均身长50厘米,1-6个月每月平均长2.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长1.5厘米,周岁时比出生时增长25厘米。
1-10岁=年龄×7+70厘米
身高(长)测量方法:
测量时要脱去鞋、帽、袜子,最好在上午测量,3岁以下的宝宝可躺着测量,但膝关节要伸直,头部要有人两手扶定;3岁以上可站立测量,测量时两脚靠拢直立靠门,枕后部、肩、臀、足跟要与门接触。
肥胖儿判定标准:
医学认为,当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标准体重的20%者,即可认为是肥胖儿。因此,判断宝宝是否肥胖要以身高体重的标准来衡量。据超重不同程度可分为:
轻度:超过标准体重的20%-29%
中度:超过标准体重的30%-49%
重度:超过标准体重的50以上
6-12个月宝宝辅食清单
6个月:单一口味的水果和蔬菜泥、一阶段婴儿米粉、蛋黄泥、米糊、奶糊等,以补充热量、蛋白质、钙、铁、纤维素及维生素A、B、C等。
6~8个月:混合口味的各种水果和蔬菜泥、二阶段婴儿米粉、豆腐泥、藕粉等,以增加热量、动物蛋白质、铁、锌、及维生素A、B等。
8~12个月:混合口味的各种水果和蔬菜泥、三阶段婴儿米粉、肉泥、肝泥、稠粥、面条泥等。补充热能、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训练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