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根菇的栽培技术
长根菇的栽培技术
1、配方。母本为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棉籽壳5%,阔叶树木屑60%,麦皮33%,糖和碳酸钙各1%,含水量55%。栽培袋配方为:棉籽壳35%,麦皮25%,阔叶树木屑38%,糖和碳酸钙各1%,含水量68%。
2、季节。长根菇属高温型品种,一般出菇时间在4-11月(在福建三明的气候条件),它的成熟周期一般要求适温下菌龄达60天以上。事实上长根菇接种一般被安排在秋末冬初。如此安排有三个好处:一是可提高单产;二是可提早出菇(在气温更低的条件下出菇);三是因为那时气候更适于菌丝生长,同时,养菌温度适合可大大降低污染率。
3、制袋。先将棉籽壳预湿,至含水量为75%左右,再把蔗糖溶于桶装的水中。在夏季预湿棉籽壳应加放1%的石灰,预湿后的棉籽壳不可堆放,只能摊开,以免发酸,第二天,按照配方,把预湿的棉籽壳、木屑、麦皮、糖水和碳酸钙混合搅拌均匀,把含水量调至68%。制袋时采用17×33聚乙烯塑料袋,装料应压装至料高15厘米,干重约在0.4-0.45公斤。料中间须打一直径约1.5-2厘米的洞,以利接种时菌种块掉进洞中,使菌丝更早吃透料,从而达到缩短培养期和减少污染的目的。
4、栽培管理。在室温22-27℃下培养60天,一般菌袋料面的气生菌丝会转成褐色,此是菌袋生理成熟的标志。若发现菌袋料面有革质菌皮,则是菌丝在培养期遇到高温产生黄水,由黄水长期浸泡料面菌丝形成的。革质菌皮在开袋时应被耙掉。开袋前,应先取透气性良好的菜园土先晒干晒透备用。若遇长期处于潮湿状态的菜园土,则应先晒干,后喷0.5‰的甲醛溶液,拌匀后用塑料布闷一天,然后打开塑料布,将菜园土摊开,消除气味。准备工作做好后,把已生理成熟的长根菇菌袋选出来,拔去棉塞套环,并把袋口拆开,折成边缘比料面高3-4厘米,再把晒好的菜园土略调湿,覆在长根菇菌袋料面厚约1-2厘米,然后把覆土调成含水量约65%左右的湿土。最后在靠近料面的塑料袋在不同侧面割2-3个渗水口,以防积水于袋内。开好的菌袋排放于地板或层架上,由于夏季炎热,袋与袋之间最好有2厘米的距离,在催蕾期,为保持覆土的湿度,应勤喷水,喷轻水,以防泥土太湿或结块。在温度适合时,约15-30天就可现蕾,在子实体生长期间,喷水应掌握"干干湿湿",因为长期高湿菇蝇和螨虫极易繁殖,容易招虫害,长期干燥自然不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另外,喷水还应喷雾装水,以免泥土溅到子实体上影响商品价值。采摘时掌握菌盖6分成熟,不能让菌盖展平只能内卷,这样有利于包装托运。采摘时应注意少让泥土粘上子实体。采摘一两批后袋面菜园土减少后要及时补土。
5、目前长根菇栽培中比较流行人防地道栽培。这种栽培方式一般无须覆土(其他栽培技术同覆土栽培)。人防地道内通风不好,湿度高,这样长出的长根菇颜色较浅,不易开伞,采摘后稍吹干,既好保鲜、不粘泥土、菌盖不易破碎,又美观,极具商品价值。
长根菇的功效与作用
长根菇富含蛋白质、核酸、脂类、碳水化合物与纤维素。蛋白质在菇类中平均含蛋白质达4%,是蔬菜水果的12倍,在长根菇中赖氨酸、精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也十分丰富。核酸,它是组成人体细胞不可缺少的物质。长根菇含丰富的核苷酸。脂类,脂类又是脂肪与类脂的统称。它包括不饱和脂肪酸,磷脂与固醇(麦角甾醇)。
应指出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可以清除人体体内的自由基。长根菇的脂肪中含亚油酸十分丰富。另外,长根菇中麦角甾醇含量也很高。碳水化合物与纤维素:其中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纤维素是胆汁盐与胆固醇整合剂,它的作用是减少胆盐沉积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胆结石高血压、预防直肠癌。食用菌纤维素为2.5%—21.5%,十分丰富。
长根菇具有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脏血液流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等功能。降血脂作用,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长根菇可明显降低高血脂症、甘油三脂、β—脂蛋白的含量。还有降血脂的功能,是因为在长根菇中含有一种降脂很强的腺嘌呤衍生物。长根菇的发酵物中分离出长根素有降血脂作用。有降血压作用还有灵芝、蘑菇、草菇、金针菇、银耳、黑木耳、毛木耳、松菇、长柄侧耳等。
夏季草菇栽培技术要点
草菇种植前期准备工作
草菇是一种高温型菇类,适宜于夏季栽培。由于前期草菇栽培方法相对简单,因此很多菇农都把管理重点放在了草菇进棚后的那段时期。可记者不这么认为,种草菇,前期的准备工作同样非常重要,一旦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草菇的整个生育期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首先,做好菇棚消毒。先清理棚内的枯枝落叶,清理出棚,用5%石灰水或者深白粉全棚喷浇消毒,对于密闭好的菇棚封严放风口,用甲醛或高锰酸钾消毒,密闭七天,放风排气。对于密闭不好的菇棚,用5%甲醛全棚地面墙壁喷洒消毒,一周后再进棚操作。
其次,准备好基料。适合草菇生长的培养料很多,主要有棉籽壳、废棉、麦秸和稻草等。其中以废棉最好,棉籽壳次之,麦秸和稻草稍差。近年来,废棉、棉籽壳价格暴涨,大大增加了食用菌生产成本,菜农可因地制宜选择麦秆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原料。这里就以麦秸为例,介绍一下原料的处理方法:要选用当年收割、未经雨淋、未变质的麦秸。将整捆麦秸散开铺在地上,用石碾或车轮滚压,使之破碎,质地变软,也可直接选用联合收割机抛出的麦秸。将压碎的麦秸用浓度2%石灰水浸泡一夜,浸泡时用脚踩踏促使麦秸软化和吸水,然后捞出进行堆积发酵。将浸泡好的麦秸捞出堆成垛,垛高1.5米,宽1.5米,长度不限。堆好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以利发酵。当麦秸堆中心温度上升到60℃左右,保持24小时,然后翻堆,将外面的麦秸翻入堆心,使麦秸发酵均匀。翻堆后中心温度又上升到60℃时,再保持24小时,发酵即可终止。发酵时间一般为5天左右。发酵期间应控制好发酵的时间和温度,防止发酵过度,造成腐生菌大量繁殖,消耗养分。发酵结束,检查发酵麦秸的质量。
发酵麦秸的标准是:麦秸质地柔软,表面脱蜡,手握有弹性感,金黄色,有麦秸香味。有少量的白色菌丝,含水量70%左右,用手使劲握能挤出少量水滴,pH值9左右。
选择合适的栽培草菇模式
草菇的栽培模式有很多种,常用为拱棚立体栽培和沟式平面栽培。菜农可根据不同的场地选择不同的栽培方式。
1.大棚地上畦栽:一般建畦床1.2-1.4米宽,翻深0.2米,整成龟背形畦床,两侧修建10厘米宽洇水沟,铺料播种;其次,播种后第3天,间隔0.3-0.4米插入竹拱,现蕾后将料面上的塑膜抽出搭于拱架上,露天棚应再覆2层草苫,荫棚下只覆一层即可。发菌期间,除掀膜通风外,应将水沟灌满水,一则降温,二则使床基土壤保持较高持水率。气温超过35℃时,每天应将草苫多次喷湿。接种后第四天,最迟不超过7天,草菇即可现蕾,此后管理应以通风、降温、保湿为重点,阴或小雨天气及夜间可将塑膜揭去,只覆草苫,既利通风又有足够的散射光,并能有效地保湿,但应注意大雨天气不可掀膜,晴好天气时,阳光直射,棚温升高很快,注意加厚覆盖物并喷水,夜间可将棚周塑膜掀开约10厘米左右,将洇水沟灌满水,使之加强通风的同时保湿并降温。
2.沟式平面栽培:在大棚内整平土壤,挖深20厘米、宽120厘米沟槽,灌透水;铺料播种后使料面与地面持平,为了保证温湿度的控制,大棚上方要设好遮阳网或旧草帘。该种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地温较低、土壤湿度较大,可为基料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和水分条件,尤其水分管理方面,较之前述栽培方式,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应注意防雨排涝,否则,极易形成积水涝渍,影响或损害正常的草菇生产。
抓住出菇期的环境调控
草菇属高温型品种,但要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的生产结果,就需将出菇期的管理做好,尤其是温湿度的把握和光照管理。
首先,温度调控。草菇出菇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8-32℃;而夏季棚内温度高,具体的降温措施可通过加厚覆盖物、喷湿草苫、棚内浇水、夜间通风等一系列的措施来达到目的。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草菇个头较大,开伞迟;如在33℃以上时,草菇个头明显变小,而且很快开伞,大大降低了商品菇率。
其次,抓好通气管理。要坚持夜间多通风、阴雨天全天通风、早晨通风、白天高温时间段内少通风或不通风的原则,一是使棚内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二则使棚内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出好菇并降低发病率。
再次,水分管理。水分既是重要的物质条件(基料和床基含水),又是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空气湿度),二者缺一不可。一般而言,保持60%-70%的基料含水和较高甚至近饱和的床基含水,以及90%左右的空气湿度,是保证草菇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生产中应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灵活进行调控。
另外,光照管理。草菇既需要光,又不能接受强光,生产上应根据菌株的特性实施管理。一般可掌握能在棚内正常看报纸即可,大约在400-500勒克斯之间。具体可通过进出口、通风口、大棚四周掀开草苫边角等方法实施调控。
草菇栽培技术
问:目前我国哪些地方适宜种植草菇呢?
我国历来是产草菇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湖南、广西、台湾、江西等省。近年来草菇已不仅跨过了长江,还跨过了黄河,飞越了长城,现全国绝大部分省均有草菇栽培。
草菇肉质细嫩,脆滑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价值,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因此,草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其产品不论是鲜菇、干制品或草菇罐头,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特别在夏季高温炎热的天气,其它食用菌很少时,但正是出草菇的旺季,同时又是蔬菜的淡季。所以,它不但可以丰富人们的菜蓝子,而且售价也较高,经济效益好。草菇是食用菌中收获最快的一种,从播种到采收只需要2周左右,一个栽培周期只要20-30天。而且无需特殊设备,室内、室外都可以栽培,发展草菇可以利用农副产品-如棉籽壳、稻草、甘蔗渣、玉米秸等栽培原料。
问:草菇的经济效益如何呢?
它的经济效益可以怎麽讲:50公斤棉籽壳原料价格只有20元,但50公斤棉籽壳可产鲜草菇20公斤左右,每公斤草菇按20元计算,产值就可达400元,这就是说产值达到了400元。
问:听了您的介绍感觉草菇是个好品种,可能很多农民朋友没有种过草菇,您能不能描述一下草菇的形态及结构?
二、草菇的形态结构
草菇的结构可分为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草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是由无数丝状菌丝交织而成的,人们日常食用的部分就是草菇的子实体。
菌丝体:菌丝体是草菇的营养器官,它在基质中吸收营养,不断生长、繁殖,有吸收、输送和积累物质的作用。菌丝体按其发育和形态分为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初生菌丝为透明,次生菌丝比初生菌丝生长得更快、更茂盛。在琼脂斜面及稻草、棉籽壳等培养基上,大多数次生菌丝体能形成厚垣孢子。
厚垣孢子是草菇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细胞壁较厚,对干旱、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厚垣孢子通常呈红褐色,细胞多核,大多数连接在一起成链状。厚垣孢子是草菇菌丝体某些细胞膨大所致,膜壁坚韧,成熟后与菌丝体分离。当温度、湿度条件宜适时,厚垣孢子能萌发成菌丝。下面再介绍一下草菇的子实体:草菇成熟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和菌托四部分组成。它是草菇的繁殖器官,也是人们食用的部分。
菌丝体在培养料中经7-10天生长后,开始出现小粒状原基,经4-5天的生长,子实体完全成熟,草菇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弹射孢子,可分为6个时期。即针头期,小钮扣期,钮扣期,蛋形期,伸长期,开伞期(成熟期)。栽培供食用的草菇在伸长期采收最合适,因此时草菇鲜嫩可口、营养价值高,而且产量高。
问:栽培草菇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呢?
三、草菇的生长条件
草菇的生长发育需要以下基本条件:
1、营养:草菇生长发育需要的养分主要是水化合物,氮素营养和矿物质,此外还需要一定数量的维生素。这些物质一般可以稻草或棉籽壳等原料中获得。草菇是一种腐生菌,它必须从死亡的植物体和土壤中吸收养分,栽培草菇应选用无霉烂变质的稻草、棉籽壳等原料,未经晒干的湿草容易腐烂,不宜采用。除此以外,废棉、甘蔗渣、青茅草、花生藤都可以作为栽培草菇的原料。如在上述原料中适当增加一定数量的辅料;如干牛粪、鸡粪、麦麸、米糠、玉米粉等,以补充氮素营养和维生素,也可提高草菇的产量。
2、温度:草菇属高温菌类,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42℃,最适温度是28-32℃,10℃时停止生长,高于45℃,低于5℃,草菇菌丝就会死亡。草菇的菌种不能放冰箱里保存,以免冻死。草菇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2-40℃,最适温度是28-32℃。平均气温在23℃以下,子实体难于形成。培养料温度低于28℃,子实体形成受到影响,低于25℃时子实体难于形成。气温在21℃以下或40℃以上以及突变的气候,对小菌蕾有致命的影响。子实体对温度突变极为敏感,12小时内料温变化5℃以上。草菇易死亡。
3、湿度:草菇是一种喜高温高湿环境的菌类。只有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草菇的生长发育才能正常进行,水分不足,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难于形成;水分过多,引起通气不良,容易死菇,杂菌也容易发生。培养料的最适含水量是70%左右,菌丝生长阶段最适空气湿度是80%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0%以上。
4、氧气:草菇是好气性真菌,足够的氧气是草菇生长的重要条件。如氧气不足,二氧化碳积累太多,会使子实体受到抑制甚至死亡。杂菌也容易发生。因此,在栽培草菇的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但也要注意保湿,必须正确处理通风与保湿、保温的关系。
5、酸碱度(pH值):草菇是一种喜欢碱性的真菌。草菇菌丝生长最适pH值是7.8-8.5,子实体生长的最适值pH是7.5-8。酸性的环境对菌丝体的生长发育均不利,而且容易受杂菌的感染。栽培时,一般通过添加石灰来调节pH值,添加量一般为干料重和5%左右,使pH值达到10-12。随着菌丝的生长,pH值会逐渐下降,到子实体形成时,pH值在7.5左右,正好适合草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6、光照:草菇担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均不需要光照,直射的阳光反而会阻碍菌丝体的生长。而光照对子实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散射光,最适宜光照强度为300-350勒克斯。光线的强弱不但影响草菇的产量,而且直接影响着草菇子实体的品质和色泽。光照强时子实体颜色深而有光泽,子实体组强致密,光照不足时,则子实体暗淡甚至呈灰白色,子实体组织也较疏松。没有光照时子实体白色。强烈的直射阳光对子实体有严重的抑制作用,露地栽培必须有遮阴的条件。
问:看来草菇生长的条件并不复杂,那麽它适宜在什麽季节栽培好呢?
四、草菇栽培季节
草菇在自然条件下的栽培季节,应根据草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和当地气温情况而定。通常在日平均气温达到23℃以上时才能栽培。湖南地区利用自然气温栽培的时间是阳历5月下旬至9月中旬。以6月上旬至7月初栽培最为有利,因这时温度适宜,又值霉雨季节,湿度大,温湿度容易控制,产量高,菇的质量好。盛夏季节(7月中旬至8月下旬)气温偏高,干燥,水分蒸发量大。管理比较困难,获得草菇高产优质难度较大。广东、海南等省在自然气温条件下栽培草菇,以4月至10月较适宜。北方地区以6-7月栽培为宜。利用温室、塑料棚栽培,可以酌情提早或推迟。若采用泡沫菇房并有加温设备,可周年生产。
问:目前栽培草菇的品种很多,有哪些品种可供我们选择呢?
五、草菇栽培的品种
依颜色分,有两大品系:一类叫黑草菇,主要特征是未开伞的子实体包皮为鼠灰色或黑色,呈卵园形,不易开伞,草菇基部较小,容易采摘。但抗逆性较差,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另一类是白草菇,主要特征是子实体包皮灰白色或白色,包皮薄,易开伞,菇体基部较大,采摘比较困难,但出菇快,产量高,抗逆性较强。目前我国栽培的黑草菇有V23、V35、V20、V5、V981、V202、浏阳麻菇等,栽培的白草菇有V844、新泰等。
依照草菇个体的大小,可分为大型种、中型种和小型种。由于用途不同,对草菇品种的要求也不同。制干草菇,喜欢包皮厚的大型种,制罐头用的,则需包皮厚的中、小型种,鲜售草菇,对包皮和个体大小要求不严格。目前我国栽培的V23、V35、浏阳麻菇等品种个体大,属大型种。V844、新泰属中型种,V20个体较小,属小型种,包皮薄,易开伞,但对不良的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产量高。
问:草菇菌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草菇生产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怎样从外观上判断菌种质量的好坏呢?
草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及栽培种。母种一般是在试管玻璃琼脂培养基上培育出来的,试管中的母种实际上是通过草菇的孢子或组织分离培养而成的一种菌丝体。凡具备有制种能力和设备的单位或个人,应该引用母种,分离原种,原种长好以后,再扩大成栽培种。生产上是用栽培种进行播种。优质草菇菌种的标准如下:
1、母种:菌丝生长初期是无色透明、多分枝的丝状体,到后期呈银灰色,还会产生红褐色的厚垣孢子。生长旺盛的草菇菌丝是匍匐生长,并且多分枝而整齐。
2、原种和栽培种:菌丝布满全瓶〔或袋〕的培养基上,生长旺盛,有厚垣孢子,但是要注意:菌丝的生长时间不能过长,否则菌丝容易衰老。适当的菌龄,一般在接种后20天较好,如果看到菌丝长满瓶〔或袋〕后7天内使用为宜,这样的菌种生活力强,产量高。在原种和栽培种中出现以下情况为劣质菌种,应坚决淘汰不用。①菌丝衰弱稀少;②菌丝长不下去,瓶〔或袋〕培养基料变质,出现臭味或氨味;③瓶〔或袋〕内有螨类或杂菌;④瓶〔或袋〕内菌丝萎缩甚至退化,出现水渍状。
问:既然菌种的质量这麽重要,那麽有了草菇菌种如何保存呢?
草菇属于高温品种的食用菌,不能耐低温,较长时间放在10℃以下会失去生活力,因此,草菇菌种不能保存在冰箱内。目前采菇菌种的保存方法很多,生产上最常用的是传代培养保存法和栽培保存法。传代培养保存法根据培养基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方式:
1、试管斜面接种培养基保存法:将需要保存的菌种接种到玻璃试管琼脂培养基上,在30℃下培养,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在20℃左右存放,最低不低于15℃。此法一般隔2-3个月转管一次。
2、稻草粉培养基保藏法:此培养基的比例如下:稻草粉90%,麸皮或米糠8%,石膏2%,含水量60%。将将配好的培养基装入试管长250mm,直径为25mm的三分之二的地方,塞好棉塞,消毒,接种,放在30℃左右培养基中,待菌丝长到试管底时,放在20℃下保藏,并将试管放在塑料袋中,这样可保藏4个月左右。传代培养次数过多,菌种容易退化,因此,在生产中最好是采取传代培养保存法和栽培培养保藏法相结合,即传代2次之后再进行栽培,从栽培出来的草菇子实体中进行分离育种,这样可以保持优良菌种的种性。
白灵菇栽培技术
白灵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其菇体色泽洁白、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14.7%,脂肪4.31%,粗纤维15.4%,氨基酸总量为10.6%,并含多种有益健康的矿物质,特别是真菌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材料:主料有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等。辅料有麸皮、玉米粉、黄豆粉、石膏粉、酵母粉、糖、碳酸钙等。
二、栽培方式:袋栽、覆土墙栽或瓶栽等。
三、栽培季节:白灵菇子实体形成的温度为10℃-22℃。
四、原料配方:
1.棉籽壳99%、石灰1%。
2.杂木屑50%、棉籽壳28%、麸皮20%、碳酸钙1%、过磷酸钙1%。
3.棉籽壳78%、麸皮20%、石膏1%、糖1%。
4.玉米芯60%、棉籽壳20%、麸皮肤皮18%、石训1%、糖1%。
五、菌袋制作:白灵菇可以用生料进行栽培,也可采用熟料栽培。
1.采用宽17cm-20cm,长35cm-40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
2.将原料按一定配方加入混拌均匀,加水比例通常为1∶1.3。
3.培养料混拌均匀后,尽快装袋,每袋装干料约重0.3-0.5千克。
4.装袋后及时装锅灭菌,高压126℃温度下维持70-90分钟,常压100℃温度下维持12-16小时。
5.灭菌后将菌袋冷却至室温。在接种箱或接种室按常规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瓶栽培种接种20袋。
6.接种后移入培养室培育菌丝。要求室温22℃-26℃,通风避光、35-40天菌丝可
白灵菇 以满袋。六、菇期管理:
1.菌丝满袋后移入出菇场地内,揭开两端袋口,根据外界温度摆放5-10层。
2.增加环境湿度。采取喷雾的方法使菇场环境湿度增至85-95%。
3.保持菇场通风良好,光照以散射光为主。
4.在10℃-15℃的条件下,10-20天菌袋两端可以形成白灵菇的小菇蕾。
5.菇蕾形成后,增加通风量,维持环境相对湿度达到90%左右,不宜超过95%。
七、采菇:在正常温度下,从幼菇形成到白灵菇成熟约需10天左右,气温低白灵菇生长慢,但菇质密,质量好;气温高则生长快。白灵菇成熟时,菌褶分化完全,菌盖平展,菇体开始变黄。应在成熟初期及时采收。八、采菇后的管理:
1.采完一茬菇后,停水1-2天,让菌丝恢复生长积累营养,然后再进行喷水管理。
2.可以将出过一茬菇的菌袋脱去塑料膜进行覆土,用土壤将菌袋掩埋,但菌袋一端宜露出土层1厘米左右,防止出菇后菇体上沾上土粒。
3.菌袋内缺水时应采取补水措施。
4.白灵菇的同一菌袋可采菇2-3茬,生物学效率可达50%-80%。
长根菇的病虫防治
长根菇的病害主要有细菌、粘菌和真菌中的木霉。细菌主要由袋内积水和土壤没处理有关。粘菌则主要是长期在高湿度环境下发生的,只要经常通风控干就可控制住,或者用草木灰溶液喷于感染处;木霉则是在长根菇菌丝生活力较弱的情况下覆土时发生的,菌丝生活力弱时搔菌和覆土都可引起感染木霉,所以要注意长根菇接种后培养期间的温度,并确保在菌丝未老化前开袋。
长根菇的虫害主要有螨虫和菇蝇。它的虫害主要靠综合防治。首先注意环境卫生,排袋前地面先喷杀虫剂或撒生石灰,栽培过程注意隔断四周的虫源,一发现有烂菇应及时清理掉,待到长螨虫和菇蝇时只好分别喷施1‰的哒螨灵和杀灭菊酯等残留量较低的农药。
长根菇的做法
长根菇炖鸡
食物主料
鲜长根菇、鸡
食物配料
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段、姜片
制作步骤
1、将长根菇去除杂质洗净,撕成片。
2、把买好的整只鸡,洗净,顿成块,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去血污。
3、将鸡肉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用武火烧开,撇去俘沫。
4、加入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姜,用文火炖至鸡肉熟透。
5、再把长根菇放入鸡汤里,炖至鸡肉熟烂即可。
长根菇炒青菜
食物主料
长根菇、青菜
食物辅料
盐、味精、葱花、猪油
制作步骤
1、将长根菇洗净,切片,青菜洗净切断。
2、将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油热放入葱花爆香。
3、倒入长根菇翻炒几下,再加入青菜翻炒。
4、加入盐、味精调味翻炒至熟即可出锅。
长根菇炒肉丝
食物主料
长根菇、猪瘦肉
食物辅料
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姜
制作步骤
1、将长根菇去杂洗净切条,葱切成葱花,姜切丝。
2、将猪肉洗净,切成丝备用。
3、将炒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油热倒入肉丝煸炒,炒至水干。
4、倒入料酒、酱油煸炒,加入精盐、葱姜煸炒至肉熟。
5、倒入长根菇翻炒一会,加适量清水,煸炒至猪肉熟烂,点入味精推匀,出锅装盘。
高温秀珍菇栽培技术
1、秀珍菇栽培季节的确定
栽培时间确定主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栽培品种和栽培时间,再综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一般秀珍菇栽培袋的培养时间为25-35天,栽培者应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进行各级菌种的选购或制作。杭州地区高温秀珍菇安排在4月份开始制袋,5月份开始出菇,可采收至9月底、10月初。
2、秀珍菇培养料配方
(1)棉籽壳93%、麸皮5%、轻质碳酸钙1%、糖1%;
(2)棉籽壳45%、杂木屑40%、麸皮10%、糖1%、轻质碳酸钙2%、石膏粉2%;
(3)杂木屑75%、麸皮10%、玉米粉5%、米糖8%、轻质碳酸钙1%、糖1%。
所有的原材料必须要求新鲜、无污染、无异味。
杂木屑在使用前需要经过发酵处理:先过2.―4目筛,去杂物;然后建堆,堆底宽5―8米,高1.8―2米,长度不限,呈龟背形;木屑表面洒少量石灰粉,喷水均匀、自然发酵。5―6天后料堆内温度升至60℃左右,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力求内外、上下木屑位置对调,以达到发酵均匀;然后相隔6天―5天―4天再翻堆3次。整个木屑发酵处理需要25天左右,木屑呈深褐色,具有一定香味方可使用。
3、秀珍菇菌袋制作与培养
(1)原料装料前,应事先将所有的原料拌水混合均匀,覆盖堆放24小时,促使原料吸水均匀并软化,可避免装袋时刺破菌袋,引发菌期污染。
(2)由于秀珍菇较适合墙式栽培,因此通常采用17X33X0.0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干料重为400―500克,装袋时避免机械或人为损伤,松紧度适宜。
(3)拌料时应控制含水量在60%―65%,以手紧握料时,指逢中有3、4滴水珠滴下,松手后料依然呈圆,掷地松散不成团为准。
(4)灭菌必须彻底,接种必须严格实行无菌操作。每袋生产种菌包40―50袋。
(5)接好种的栽培袋置于培养室“井”字型堆放4―6层养菌,或置于培养架上养菌。培养期间,应经常检查堆温,防止高温烧菌;若堆温低于20℃时。应设法增温,注意堆温控制在25℃左右,培养室必须通风良好,空气新鲜,预防阳光直射。
(6)发菌期间必须经常检查菌袋,及时清理杂菌污染或不吃料的菌袋。
4、出菇管理
经过25―35天培养,菌丝长满整个料袋;继续培养5―7天,当发现袋口菌丝吐黄水或出现菇蕾时,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可马上转入出菇房(棚),进行出菇管理。
(1)菇房(棚)消毒
在菌袋转入出菇棚前10天左右,应对于棚子的环境进行处理:先用敌敌畏800―1000倍液加高效氯氰菊脂1000倍液进行杀虫杀螨,然后通风一星期,接着将生石灰粉撒于棚内地面。
(2)温度控制
将生理成熟的菌袋进棚码墙后,就可划去封口套圈及塑料,留3厘米长,并覆盖薄膜保温保湿,认为拉大棚内温差,温差以10―12℃为宜,促进子实体原基的分化,棚内温度控制在12―18℃;大部分原基出现之后,可适当减少温差,提高棚内温度至14―20℃。当棚内温度超过25℃时,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气温低于12℃,应进行增温、保温。每采完一潮菇后,应集中清理料面,去除死菇、菇根、杂物后以上述方法继续温控出菇。
(3)湿度控制
菌袋进棚码墙后,控制棚内空气湿度在85%―95%,超过95%必须通风降湿,低于85%时,可根据集体情况喷洒空间水,达到维持空气湿度的目的。每天采完菇后,可细雾状结水于菌袋料面和幼蕾,具体的水分管理应根据棚内实际情况而定,一般阴雨天少喷水,晴天可多喷水。
(4)通风
秀珍菇为好氧真菌,因此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应给予足够的氧气,通风不良往往导致畸形菇的产生。但是通风必须结合温湿度协调控制。每次喷水后,必须进行通风,否则极易导致高温、高湿、通风时间视具体条件而定。菌墙不可过高,一般码墙的菌袋在10层左右,有利于空气流通。
(5)光线
秀珍菇非喜光菌,但是子实体原基分化后给予适当的光线刺激,强度一般控制在300―600LUX,以在菇房(棚)内可看清书本字迹即可,强光不易形成原基,或形成菌柄又粗又短、菌盖不易开展的子实体。长期放置在黑暗的菇房中,会严重影响原基的形成。
(6)采摘后管理
每采完一潮菇后,应集中清理面料,去死菇、菇根、杂物、封口养菌3―5天即可进入下潮菇的管理。采取二潮菇以后可补注营养液(配方为:水50公斤、硫酸铵1%、尿素0.3%、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葡萄糖1%、三十烷醇和菇壮素个各30ml),注水后注意保温保湿,让菌丝充分恢复。
5、病虫害防治
秀珍菇发菌期间,常见的杂菌有绿色木霉、青霉、毛霉、红色链孢霉等,检查发现后应该及时检出处理。杂菌的防治主要靠保证接种实行无菌操作,培养室必须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另外也可在培养料中添加5%的多菌灵粉剂1000倍,起到防护作用。
子实体生长阶段还可能引发虫害,危害严重的有菇蚊、菇蝇,发生严重时可用50%的高效氯氰菊脂稀释1000倍进行防治,喷药时间应选择在转潮期,避免子实体产生药害。在喷洒过程中,必须将菌袋的正反面及棚、室角落和外围同时喷洒,最好早晴好天气的下午1―3时进行,施药后2―3天内不喷水,以延长药效。
长根菇的注意事项
1、哪些人不能吃长根菇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2、长根菇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3、长根菇的食用禁忌
一般没有特殊食用禁忌。
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
提升香菇栽培效益的方法
反向入市,智取季节价差效益〉
香菇生产常规多为秋栽,产菇秋、冬、春。此时与日本、韩国产菇期碰场,大量菇品进入国际市场,一时产品处于饱和状态,导致价格下降。而夏季高温,香菇货源缺,一般价位都上浮10—20%,尤其保鲜菇出口每千克收购价都在6—8元,高时超过10元,比常规提高1—2倍价值。因此可安排占总生产量的20%,进行反季节栽培,产品反向入市。凡具有自然气温适于反季节栽培条件的山区,可建立生产基地,并采用程控微喷设备,改善菇棚环境的温度、湿度,提高产量,获取较好效益。
集约化培育花菇,巧获品位效益〉
改变常规的露地摆袋培育普通商品菇的栽培法,采取高棚多架层,集约化立体培育花菇。正常年景花菇干品的价位每千克均在45—60元,比普通商品菇干品价值高68—95%,优质天麻花菇价值高于普通菇1—2倍。同样原料,同样场地,只是培育管理方式不同,产品价差成倍,而且节省用地60%,这是一种提高品位价值效益的手段。花菇培育应推广双套袋新技术,内衬特制薄型塑料袋,菇蕾顶膜自破,免法割膜工序,产品卫生,也免损伤,这是一项改革,有利省工,提高花菇品质的新技术。
组合栽培,争取综合效益〉
推广菇粮套种,如东北玉米地种香菇,取得粮菇双丰收;林果地间种,葡萄架下栽培,浙江庆元菇棚四周种滕本药材瓜蒌,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香菇与灵芝交替栽培,北方利用大棚秋冬种平菇、金针菇,夏季6—9月安装水温空气调控器,培育香菇等。通过组合栽培发挥菇地和空间作用,提高综合效益。
实施绿色工程,创造品牌效益〉
“崇尚自然,向往绿色”成为现代消费新潮。但现有绿色食品在市场占有率不足5%,而“绿标”商品的价位比一般产品高出1倍以上。香菇本来是绿色食品,但现有生产程序尚未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要求。因此要从原料选择、培养基制作、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加工全程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要求进行标准化操作,并实行全程技术监控,提高产品安全性。使香菇产品顺利跨越国际市场设置的“三道门槛”(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病源微生物)。主产区要从这方面入手,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绿色产品,争取更佳的经济效益。
严格把关降低消耗,提高管理效益〉
现有成本增大原因之一是菌袋成品率不高。有的产区从接种发菌到菌袋下田脱袋排场,成品率不足85%,使成本增加15%;另一方面灭菌灶结构不合理,燃料浪费。提高菌袋成品率,主要把好“四关”。首先原料关:要求新鲜无霉变,树木宜冬季砍伐养分好,强调晒干后加工;配料含水量超标。其二,料袋灭菌关:推广节能高效灭菌灶,有利节省燃料,提高灭菌效果。第三,接种关: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病从口入”。第四,养菌关:培养室要求达到清毒彻底,干燥、避光、适温、通风,及时检查处理污染袋。
认真加工分级,增加产品档次效益〉
产品加工技术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价位和效益。要全面实行机械脱水烘干,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加工,要求产品“四无”(菇体无烤焦、朵型无破损、干度无欠标、品质无含硫)和“三达标”(感观标准、理化标准、卫生标准)。推广使用机械分级筛选机,使产品等级规格化,提高档次效益。此外,有条件的基地村和专业合作社,可直接与出口商和超市挂钩,实行订单供货,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争取直销效益。
吃长根菇的好处
长根菇富含蛋白质、核酸、脂类、碳水化合物与纤维素。蛋白质在菇类中平均含蛋白质达4%,是蔬菜水果的12倍,在长根菇中赖氨酸、精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也十分丰富。核酸,它是组成人体细胞不可缺少的物质。长根菇含丰富的核苷酸。脂类,脂类又是脂肪与类脂的统称。它包括不饱和脂肪酸,磷脂与固醇(麦角甾醇)。应指出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可以清除人体体内的自由基。长根菇的脂肪中含亚油酸十分丰富。另外,长根菇中麦角甾醇含量也很高。碳水化合物与纤维素:其中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纤维素是胆汁盐与胆固醇整合剂,它的作用是减少胆盐沉积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胆结石高血压、预防直肠癌。食用菌纤维素为2.5%—21.5%,十分丰富。
长根菇具有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脏血液流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等功能。降血脂作用,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长根菇可明显降低高血脂症、甘油三脂、β—脂蛋白的含量。还有降血脂的功能,是因为在长根菇中含有一种降脂很强的腺嘌呤衍生物。长根菇的发酵物中分离出长根素有降血脂作用。有降血压作用还有灵芝、蘑菇、草菇、金针菇、银耳、黑木耳、毛木耳、松菇、长柄侧耳等。
长根菇怎么做好吃
1、长根菇炖鸡
1.1、食物主料:鲜长根菇、鸡。
1.2、食物配料: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段、姜片。
1.3、将长根菇去除杂质洗净,撕成片。
1.4、把买好的整只鸡,洗净,顿成块,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去血污。
1.5、将鸡肉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用武火烧开,撇去俘沫。
1.6、加入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姜,用文火炖至鸡肉熟透。
1.7、再把长根菇放入鸡汤里,炖至鸡肉熟烂即可。
2、长根菇炒青菜
2.1、食物主料:长根菇、青菜;
2.2、食物辅料:盐、味精、葱花、猪油;
2.3、将长根菇洗净,切片,青菜洗净切断。
2.3、将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油热放入葱花爆香。
2.5、倒入长根菇翻炒几下,再加入青菜翻炒。
2.6、加入盐、味精调味翻炒至熟即可出锅。
茶树菇栽培技术要点
(一)栽培季节
根据华北地区的气候条件,一般可进行春,秋两季栽培,生产上一般安排春季温度上升到15℃以上,秋季温度降至25℃以下出菇为宜。因此在安排生产季节时
要考虑到两个方面:既要考虑到菌丝体培养期间的最适温度和不允许超过的范围,同时又要兼顾出菇期间的最适温度和不允许超出的范围。华北地区,以河北省中部气温为例,春季宜3月中旬至3月底开始生产菌袋,菌丝体培养初期需要加温,5月中旬至6月出菇。出菇后期气温增高,子实体易受病虫害,要注意提前防范。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中旬生产菌袋,10月下旬以后开始出菇,寒冷季节需要加温,以延长出菇期,以便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栽培方式
茶树菇的栽培采用熟料袋栽方式,采用塑料大棚,半地下菇房,林地或室内栽培。无论那种方式其场地都要求周边环境卫生,无污染源。给排水方便,通风良好。出菇方式有立式出菇,卧式墙式出菇,覆土出菇等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北方地区秋季栽培,菌袋发满后自然气温下降,采用冬暖式塑料大棚养菌,出菇最好,也可进行人工加温以保证出菇温度,为了防止光线过强,大棚内可加设遮阳网遮光,以保证茶树菇的高产优质。
(三)栽培料配方
根据华北地区的资源条件,适宜茶树菇生长的配方很多,下面介绍几个常用配方,供大家参考选用。
1,棉籽壳85%,麦麸10%,玉米粉3%,石膏1%,糖1%,石灰适量。
2,棉籽壳50%,棉秸秆30%,麦麸13%,玉米粉5%,石膏1%,糖1%,石灰适量。
3,棉籽壳78%,麦麸10%,玉米粉5%,饼肥4%,石膏2%,磷酸二氢钾0.4%,硫酸镁0.1%,糖0.5%,石灰适量。
4,棉籽壳60%,木屑20%,麦麸13%,饼肥5%,石膏1%,磷酸二氢钾0.4%,糖0.6%,VB1少许。石灰适量。
5,棉籽壳55%,废棉30%,麦麸10%,玉米粉5%,石膏1%,糖1%,石灰适量。
6,杂木屑78%,麦麸15%,玉米粉5%,石膏1%,糖1%,石灰适量。
(四)菌袋制作
1,配料拌料,可根据上述配方任选一种,原料要求,棉籽壳,麦麸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无异味,无虫蛀。木屑应选用杨,柳,桐等质地较为疏松的木屑为宜。
拌料时根据选定配方称取各类主辅料混合在一起,翻拌均匀。再将糖和石灰加水溶解后加入料中。用石灰水调PH值为7.5左右为宜。 料水比一般为1:1.2-1.3.然后用人工或机械将原料充分搅拌均匀。 不能有干湿不匀的料。否则灭菌就不会彻底。 料拌好堆闷半小时后。用手抓一把料握紧。指缝间有水但不下滴为宜,这样料的含水量达到60%左右 为适宜。培养料含水量过大。影响菌丝生长,容易感染杂菌和虫害。应引起充分重视。
2,发酵,目前的茶树菇生产有两种方式。(1)一种是料拌好后堆闷半小时后直接装菌袋,然后进行常压灭菌。(2)另一种方式就是将培养料预先进行发酵处理。然后装袋灭菌。现将发酵处理的方法做一介绍。发酵处理的培养料含水量要比第一种方式高一点,达到65%左右为宜。料拌好后将其堆置成高1-1.2米,宽1.5-1.8,长度不限的发酵堆。然后用铁锨把自上而下每隔一米打一个通气孔。以利增氧加快发酵速度。待料温达到60℃以上时维持12小时以上,然后进行翻堆。翻堆时要里外上下颠倒,充分翻匀。翻堆后待料温上升到60℃后保持12小时即可散堆,并调含水量和PH 值。料调好后即可进行装袋灭菌。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7天左右。
采用发酵料栽培具有以下优点:(1)培养料经过5-7天发酵,在有益微生物作用下木质素,纤维素得到降解便于茶树菇菌丝利用。因此发菌速度要比常规栽培方式缩短10天以上。(2)培养料内的杂菌休眠体,虫卵等均已复活,有利于灭菌彻底。另外使用木屑栽培的经过发酵处理,木质软化不易扎破菌袋,提高了成品率。(3)经堆积发酵后的培养料中的有机酸可充分挥发,有利于茶树菇菌丝生长,能有效提高产量。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是我国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一株璀璨的食用菌新秀。菇体色泽艳丽,腿粗盖肥,食味清香,肉质滑嫩柄爽脆,营养丰富,口感极好,食后让人们记忆犹新。干菇香味浓郁,富含相当高的蛋白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能治疗或改善人体多种疾病之功效,堪称是色鲜味美,具有“素中之荤”的全价营养保健食品。大球盖是食用菌中的后起之秀,是集香菇、蘑菇、草菇三者于一身的美味食品。大球盖菇不论是爆炒,还是煎炸,还是煲汤、涮锅,都很受欢迎。大球盖菇还具有预防冠心病、助消化、疏解人体精神疲劳之功效,
大球盖菇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很畅销。尤其是美国纽约、洛杉机、芝加哥等大都市的超市,更是供不应求,出尽了风头,成了抢手货。
大球盖富含蛋白质、多糖、矿质元素、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氨基酸含量达1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齐全。大球盖菇子实体粗蛋白含量为25.75%,粗脂肪为2.19%,粗纤维为7.99%,碳水化合物68.23%,氨基酸总量为16.72%,E/E+N及E/N比值分别为39.11%和0.64。矿质元素中磷和钾含量较高,分别为3.48%和0.82%。生物活性物质中的总黄酮、总皂甙及酚类的含量均大于0.1%,牛磺酸和Vc含量分别为81.5和53.1mg/100g。
大球盖菇对小白鼠S-180肉瘤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高达70%。大球盖菇干品中含灰分11.4%,碳水化合物32.73%,蛋白质25.81%,脂类2.60%。无机元素中磷含量最多,100g干品中约含磷1204.65mg,之后依次为钙98.34mg,铁32.51mg,猛10.45mg,铜8.63mg,砷5.42mg,钴0.38mg。还含丰富的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核糖和乳糖。总氮中72.45%为蛋白氮,27.55%为非蛋白氮。蛋白质中42.80%为清蛋白和球蛋白。除此之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100g干品大球盖菇中含烟酸51.38mg,核黄素3.88mg,硫胺素0.51mg,维生素B60.42mg,维生素B120.41mg。大球盖菇含胆碱、甜菜碱、组胺、鸟嘌呤、胍和乙醇胺等多种生物胺,其中组胺、乙醇胺和胆碱含量较高。(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一、大球盖菇熘鱼片
原料:
大球盖菇100克,草鱼、盐、料酒、胡椒粉、鸡蛋、淀粉、鲜汤、味精、老姜、大葱、大蒜、泡辣椒、精炼油各适量。
做法:
1、将大球盖菇去其根部,清洗干净,切成片,然后放入沸水锅中氽熟,捞出待用。草鱼宰杀去鳞、内脏,清洗干净,取净鱼肉,用刀片成片,然后放入碗中,加盐、料酒、胡椒粉、鸡蛋清、淀粉拌和均匀,待用。
2、老姜、大蒜去皮,清洗干净,切成指甲片,泡辣椒去籽及蒂,切成马耳朵形,大葱清洗干净,取其葱白,切成马耳朵形。取碗一个,将盐、料酒、味精、鲜汤、淀粉调成芡汁。
3、锅置旺火上,烧精炼油至四成热,下鱼片滑散,放入姜片、蒜片、泡辣椒、葱炒香,加入鸡腿散菇炒入味,烹入芡汁,收汁亮油,起锅装盘即成。
特点:肉制细嫩,咸鲜味美。
二、大球盖菇拌猪肚
用料:猪肚500克,鲜大球盖菇200克,辣椒油、酱油、白糖、精盐、味精、香油、蒜泥各适量。
制法:
1、猪肚初加工干净后,放入水锅中煮熟,捞出放凉,切成细丝。
2、大球盖菇洗净后,切成丝,放入沸水中焯熟,捞出,沥干水分。
3、将精盐、白糖、酱油、蒜泥、味精、辣椒油、香油放入碗中调成蒜泥料。将肚丝、大球盖菇丝与蒜泥料调拌均匀后,装盘即成。
功效:益胃清神,助消化,降脂。
三、大球盖菇明虾烩米饭
香米饭1碗、大球盖菇50克、明虾2只、芦笋3根。
调料:
虾油2大匙、精盐1小匙、蔬菜浓汤1杯,水淀粉少许。
做法:
1、大球盖菇纵切两半;明虾去头去壳,留净肉,芦笋切段备用。
2、锅入虾油烧热,下入大球盖菇、明虾,芦笋翻炒几下加入蔬菜浓汤、精盐烩至入味,水淀粉勾芡,淋在米饭上即可。
材料替换:原材料中可增加水发海参,则成为三鲜烩米饭。
口味变化:调味料中去掉虾油,重加浓鸡汁,则成鸡汁香米饭。
四、大球盖菇烧蹄筋
用料:水发猪蹄筋400克,鲜大球盖菇200克,蒜头、化鸡油、植物油、高汤、精盐、胡椒粉、味精、料酒、水淀粉、姜块(拍开)、高汤、葱段各适量。
制法:
1、锅置中火上,放入植物油、姜块、葱段炒出香味,倒入400毫升高汤,烧沸后,加入猪蹄筋,用小火焖2分钟,捞出。
2、大球盖菇洗净后,对切成两半。蒜洗净,去两端修平整,同时下入沸水锅中煮2分钟,捞出,放入清水中漂冷。
3、锅置旺火上,倒入高汤,先放入精盐、料酒、胡椒粉、味精,后下蹄筋、大球盖菇、蒜,浇淋入味后,用水淀粉收汁,淋化鸡油推匀,装入盘中即成。
功效:减肥美容,降血脂,降血糖。
五、大球盖菇烧素海参
原料:大球盖菇150克,素海参100克,胡萝卜片、黄瓜片、姜泥、蒜片各少许。
调料:白酱油1小匙,芥末少许,高汤1/2杯,色拉油2大匙,水淀粉,香油各少许。
做法:
1、大球盖菇去蒂洗净片片,与素海参分别焯水待用。
2、锅入色拉油烧热,加入姜泥、蒜片炒香,下入原料炒匀,加入调料烧至入味,水淀粉勾芡,出锅前淋香油即可。
材料替换:用鲍鱼菇替换大球盖菇,用素火腿替换素海参,称为鲍鱼菇烧素火腿。
口味变化:调味料中去掉酱油、芥末,加入鲍鱼汁、蚝油,称为蚝油双鲍素海参。
六、浇汁大球盖菇鱼
原料:大球盖菇150克,银雪鱼100克,西红柿1个,洋葱丁、松仁、碎芹各少许。
调料:精盐1小匙,胡椒粉1/3小匙,料酒2小匙,橄榄油1大匙。
做法:
1、大球盖菇切丁,西红柿切瓣状,银雪鱼去皮改刀备用。
2、将西红柿,银雪鱼加入精盐,料酒拌匀,置于盘中,入蒸箱蒸熟取出。
3、锅入橄榄油烧热,下入洋葱丁炒软,加入大球盖菇、高汤、精盐、胡椒粉烧至入味,浇在原料上,撒上松仁、碎芹即可。
材料替换:原料可以用白灵菇替换大球盖菇,称浇汁白苓菇。
口味变化:调味料中增加红油、姜汁、熟芝麻,称红油姜汁大球盖菇。
七、四菌煲甲鱼
原料:甲鱼1只(约800克),虫草8克,松茸菌、牛肝菌、大球盖菇各30克,葱花2克。
调料:盐10克,味精10克,鸡精8克,胡椒粉2克,高汤800克。
制法:
1、甲鱼去头去壳洗净,斩成5厘米见方的块。
2、水烧沸,野生菌和甲鱼分别焯水2分钟捞出。
3、将虫草、野生菌和甲鱼放入瓦罐,放入高汤、盐、味精、鸡精,小火炖1小时后放胡椒粉、葱花,淋明油上桌。
特点:益气生精,补虚提神,操作简单,味美汤浓。
八、大球盖菇菜心
原料:鲜大球盖菇250克,嫩青菜心250克,精盐1克,植物油50克,清汤50克。
做法:把鲜大球盖菇去根蒂,洗净,切块;嫩菜心洗净,切段,控水。锅上火。放植物油炼热,倒入菜心,大球盖菇煸透,添清汤,放精盐,盖上锅盖,烧至入味时,出锅装盘即成。
九、菌香寸骨
原料:大球盖菇150克,猪寸骨300克,绿笋200克,葱段少许。
调料:橙汁2大匙,精盐1小匙,白糖、甜醋各2小匙,料酒1小匙、清汤1杯,水淀粉,色拉油各少许。
做法:
1、大球盖菇去蒂洗净,入沸水锅中轻焯;绿笋去皮洗净切条,入热水汆烫;猪寸骨入红卤锅卤熟备用。
2、将大球盖菇逐个穿入精排内备用。
3、炒锅入少许色拉油烧热,葱段炝锅,烹入料酒,倒入清汤、猪骨、橙汁、精盐、白糖、甜醋,文火煨至入味,水淀粉勾芡,盛盘即可。
材料替换:原料用羊蝎子骨替换猪寸骨,称为菌香羊蝎子。
口味变化:调味汁用鱼香汁替换(糖、醋、酱油、辣酱、泡辣子调成),称鱼香寸骨。
十、沙锅鱼鳔咸肉
原料:五花咸肉250g,草鱼鳔500g,黑木耳、大球盖菇、花菇、绍酒、鸡汤、精盐、白糖、味精各适量。
制法:五花咸肉切块,焯水。草鱼鳔洗净放入炒锅,加入豆油煸炒,放入鸡汤烧沸,倒入沙锅中,上火烧至八成熟,加咸肉、绍酒、黑木耳、大球盖菇、花菇烧沸,用精盐、白糖、味精调味即可。
操作要领:草鱼鳔要洗净,鱼鳔煸炒用小火,汤汁奶黄,味醇,咸肉片厚薄大小要均匀。
十一、海鲜大球盖菇烧
原料:大球盖菇300克,油菜心4棵,鸡蛋1个。
调料:海鲜酱2大匙,蘑菇高汤1/2杯,淀粉1小匙,色拉油适量。
做法:
1、将大球盖菇用清水冲洗净,然后切长条段,备用。
2、挂蛋粉糊入油锅炸至金黄色。
3.炒锅入色拉油烧热,炒香海鲜酱,投入原料烧至入味即可盛盘。
材料替换:原料可以用鲍鱼菇替换大球盖菇,称烧海鲜鲍鱼菇。
口味变化:调味料中去掉海鲜酱,加入生抽,海米、干贝、豉油,称为三鲜烧大球盖菇。
十二、大球盖菇炖豆腐
原料:大球盖菇200克,豆腐200克,素汤、盐、酱油各适量,白酒、味精、香油各少许。
做法:将大球盖菇洗净,撕成条,在开水锅中焯透捞出,沥干。豆腐放入盘中,加白酒少许,上蒸笼蒸40分钟取出,切成2厘米方块,放入开水锅中焯后捞出。在炒锅内放入豆腐块、大球盖菇条,加入素汤,在中火上烧开后再用小火炖10分钟,加入酱油、味精,淋上香油即成。
十三、鸭腿酿大球盖菇配蓝莓汁
材料:鸭腿、大球盖菇、各式蔬菜、洋葱末、雪梨酒、白酒、黄油、盐、胡椒、百里香、野生果、黄汁、蓝莓
做法:
1、鸭腿剔去大腿骨,用百里香、野生果、雪梨酒、盐、胡椒腌渍。
2、用黄油炒香洋葱末,加入大球盖菇、白酒、盐和胡椒,收汁。
3、摊开鸭腿,放上大球盖菇,卷拢包紧,用牙签收口,入煎盘煎上色后放入烤箱烤熟;各式蔬菜用黄油加洋葱末炒熟。
4、用黄油将洋葱末煸香,倒入少许雪梨酒,再加黄汁、蓝莓,烧开后收浓汁水,加盐等调味。
5、鸭腿拆去牙签,切成厚片,排放盆内,配以蔬菜,淋上(4)即可。
特别关照:鸭腿卷封口要牢固,不能松散。
十四、蚝油大球盖菇
原料:西兰花,大球盖菇。
调料:盐,鸡粉,葱花,姜末,酱油,蚝油,香油。
做法:
1、将西兰花洗净掰小块;大球盖菇洗净备用。
2、锅内放入适量油,将西兰花下锅翻炒至断生,放入适量盐,鸡粉调味即可出锅,摆盘。
3、锅内再倒入适量油,放入葱花,姜末爆香,放入大球盖菇翻炒,放入盐,鸡粉,酱油,蚝油及适量清水,小火慢炖至大球盖菇软嫩,出锅前淋入香油,摆在盘中即可。
也可将西兰花在沸水中焯熟,大球盖菇清炒出锅摆盘,然后另做蚝油芡汁浇在大球盖菇和青菜上即可。
十五、清蒸大球盖菇
原料:鲜大球盖菇500克,鲜汤20毫升,猪油、黄酒、盐、酱油、醋、葱段、姜片、水淀粉、香油各少许。
做法:将大球盖菇根切去洗净,在碗中排好(菌盖向下,菌柄朝上),加上鲜汤、黄酒、酱油、葱段、姜片、盐、醋,上笼蒸20分钟取出,捞出葱段、姜片、倒出汤汁,覆扣在盘中。炒锅置火上,倒入汤汁,加入精盐、味精,水开后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即成。
十六、糖醋大球盖菇
原料:鲜大球盖菇500克,糖125克,醋50克。
做法:将大球盖菇洗净去柄蒂,在开水中焯熟,压去水分,在平盘内摆成花朵形,淋上糖醋汁,蒸10分钟即可。
十七、水晶浓汁蟹味蛏
原料:绿豆粉皮、带黄母梭蟹、活刀鲜、鲜大球盖菇、鲜杏鲍菇、香菜梗、鱼子、特制蟹料、盐、味精、姜汁、浓缩鸡汁、浓汤冻各适量。
做法:
1、梭蟹蒸熟取肉。刀鲜取肉,切2厘米长的丝。大球盖菇、杏鲍菇切丝,飞水过凉。香菜梗飞水后过凉。
2、锅入油烧热,放入主料、配料,加调料调味,炒成馅,拌入浓汤冻,包入粉皮成形,用香菜梗扎紧,点缀鱼子,蒸2分钟,淋玻璃芡,装盘,与特制蟹料同上桌即成。
创新说明:将菌菇与海鲜巧妙搭配,增加了美味。
特点:味道鲜美,晶莹剔透,造型美观别致。
十八、青炒三丝
原料:扁豆200克,大球盖菇200克,水发木耳100克,食油、葱丝、姜丝、鲜汤、盐、味精、米醋各少许。
做法:将扁豆用开水煸熟后切丝;水发木耳洗净切丝;大球盖菇洗净后,在开水锅中焯熟捞出,沥干水分切丝。锅上火,加入食油,烧热后加葱丝、木耳丝、大球盖菇丝,再加鲜汤、盐、米醋,味精,翻炒数下即成。
十九、大球盖菇煲鹿肉
原料:大球盖菇200克、净鹿肉200克,枸杞、香葱花、姜片各少许。
调料:海天酱油1小匙,精盐1/2小匙,绍酒2小匙,香叶粉少许,高汤、植物油适量。
做法:
1、大球盖菇从中间切开;鹿肉切块,加入海鲜酱油、绍酒腌渍10分钟,备用。
2、将煲仔锅放在炉上,加入高汤、葱花、姜片烧滚,放入鹿肉、大球盖菇、海天酱油、精盐、香叶粉大火烧沸,打去浮沫、转小火煲熟离火即可。
材料替换:大球盖菇用花菇替换,称花菇煲鹿肉;鹿肉可用牛肉替换,称为花菇煲牛肉。
口味变化:调味料中去掉酱,加上党参、黄芪、甘草、枸杞子,称参花大球盖菇煲鹿肉。
二十、大球盖菇水晶肚
原料:大球盖菇250克,熟猪肚400克,洋菜20克,盐少许,料酒一大匙。
做法:先将洋菜泡软,加大球盖菇汤及清水至半碗,锅下料酒及盐,煮约10分钟,使其成半碗浓汤备用。猪肚切成长方块炖烂备用。将肚片顺碗边排上,中央填入大球盖菇,其余肚片铺在大球盖菇上,然后倒扣在菜盘中,将浓汤倒入,四周配以蔬菜果类装饰即可。
二十一、大球盖菇炒蛋
原料:鲜大球盖菇200克、鸡蛋4只、素油、胡椒粉、盐、味精、小葱适量。
做法:将大球盖菇预处理后,切成细丝,小葱切段,待油锅在旺火烧热后,把大球盖菇丝、葱段一起下锅,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后翻炒几次,出锅待用。将鸡蛋打散,加适量精盐、味精搅匀,倒入热油炒熟再加入炒好的大球盖菇丝,翻炒数次即成。
二十二、肉片炒大球盖菇
原料:瘦肉100克,鲜大球盖菇250克,料酒一汤匙,淀粉5克,素油、精盐、糖适量,葱4段,姜片、味精少许。
做法:将肉切成片,用料酒浸泡10分钟,把剁碎的姜末、淀粉、盐放入碗中加少许水,搅拌均匀。油烧热,把葱与肉放入文火,炒好以后盛出。起热锅大火炒大球盖菇,加少许水,把精盐、糖、味精放入后,再把炒好的肉倒入锅内,大火翻炒数次即成。
二十三、大球盖菇煮鲫鱼
原料:大球盖菇250克,鲫鱼2条(250克),茶油80克,黄酒30克,姜、葱各15克,胡椒粉1克,盐、酱油、香油适量。
做法:将鲫鱼去鳃及内脏,洗净,放油锅内煎至两面黄,加入冷水煮开再放大球盖菇、黄酒、姜、葱、胡椒粉、盐、酱油,煮开,滴入香油即成。
二十四、大球盖菇清炖鸡
原料:鲜大球盖菇250克,嫩鸡1只,黄酒2汤匙,盐、香油少许。
做法:先将鸡炸至皮色发红,起锅装入碗中,加入大球盖菇和汤、黄酒、盐,置于蒸笼上蒸至鸡肉烂透,取出滴上香油即成。
二十五、大球盖菇烧牛脯
原料:牛脯肉1公斤,大球盖菇150克,姜片、葱白各25克,八角3个,酱油55克。白糖30克,绍酒25克,麻油10克,菜油55克。
做法:将生牛脯肉切成5厘米见方的块,用水洗净稍凉。将大球盖菇洗净,用刀劈切成厚片。炒锅上火,放菜油烧热,下姜片葱段煸出香味,倒入牛肉,煸至水干时,放酱油、八角煸炒至牛肉上色,再加清水至肉面,放白糖、绍酒,烧开后移置小火上焖至八成熟,再放入大球盖菇,将锅座上中火烧至汤汁浓稠时,淋入麻油,炒匀即可装盘。
二十六、大球盖菇凤翅汤
原料:鲜大球盖菇250克,鸡翅20支,蒜瓣20粒,姜6片,葱段6支,料酒2汤匙,香油及盐少许。
做法:用大碗装鸡翅,加大球盖菇连汤及全部佐料(除香油),倒入清水,移入蒸笼里蒸一小时左右,至鸡翅肉一按离骨即可。取出滴些香油,上面放置红萝卜(刻成菊花型)点缀,即可上桌。
二十七、金沙球盖菌
原料:大球盖菌400克,面包糠150克,咸鸭蛋黄3个,鸡蛋1个。
调料:精盐1小匙,味精1/2小匙,砂糖1/2小匙,淀粉、面包糠、面粉、泡打粉各适量,色拉油1000克(实耗100克)。
做法:
1、面包糠入热油锅中炸到金黄色捞出,咸鸭蛋黄蒸熟剁碎,与面包糠放入容器内加入精盐、味精、砂糖搅拌均匀,制成金沙料。
2、大球盖菌洗净切块焯水,沥干水分,加底味挂酥糊,入热油锅内炸到金黄色捞出。
3、净锅入色拉油烧热,放入金沙料与炸好的球盖菌翻炒均匀出锅即可。
材料替换:原料可以用松茸菌替换球盖菌,称金沙松茸。
口味变化:将金沙料替成胡辣料(胡椒粉、姜粉、鸡精调成),称胡辣球盖菌。
二十八、酸辣球盖胗花汤
原料:大球盖菇200克,鸡胗100克,豆苗30克,枸杞、树椒各少许。
调料:精醋3小匙,胡椒粉2小匙,精盐1小匙,鸡汤2杯,料酒2小匙,芝麻油适量。
做法:
1、大球盖菌洗净切片,鸡胗去除筋膜改花刀,用料酒腌渍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备用。
2、炒锅置火上,加入鸡汤和原料,烧沸后,放入调料慢火炖至入味,淋芝麻油即可。
材料替换:用白灵菇替换球盖菇,用猪肚仁替换胗花,称为酸辣白灵肚仁汤。
口味变化:调味料中去掉醋和胡椒粉,加花生酱、浓白汤,称为浓香球盖胗花汤。
长根菇的吃法
烧长根菇
一、原料:
1.主料:鲜长根菇 500 克,笋片 25 克。
2。调料:精盐、味精、酱油、湿淀粉、葱花、猪油、肉汤。
二、制法:
将长根菇去杂洗净,撕成片。锅内放油烧热,加入葱花煸香,放入长根菇、精盐、味精、酱油、肉汤、笋片,烧沸后,改为文火烧至长根菇熟透入味,用湿淀粉勾芡,出锅即成。
按:长根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一定抗癌作用。笋片健胃消食、利膈下气的功效。可作为消渴、小便不畅、胃肠胀满、癌症等病患者保健菜使用。
长根菇炒青菜
一、原料:
1.主料:鲜长根菇 250 克,青菜 250 克。
2.调料:精盐、味精、葱花、猪油。
二、制法:
1.将长根菇去杂洗净切片。青菜去杂洗净切段。
2.油锅烧热,放入葱花煸香,投入长根菇煸炒几下,加入青菜、精盐炒至入味,点入味情,推匀出锅装盘。
按:长根菇配以解热除烦、通利肠胃的青菜。可作为肺热咳嗽、便秘、丹毒、癌症等病患者的保健菜。
长根菇炖鸡
一、原料:
1.主料:鲜长根菇 200 克,母鸡 1 只(约重 1500 克)。
2.调料: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段、姜片。
二、制法:
1.将长根菇去杂洗净撕片。将鸡宰杀,去毛、内脏,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去血污。
2.锅内放鸡和适量水,武火烧佛,撇去俘沫,加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姜,改为文火炖至鸡熟,加入长根菇继续炖至鸡肉熟烂,出锅装盆即成。
按:长根菇配以温中益气、补髓添精的鸡肉,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用于治疗虚劳赢瘦、胃呆食少、崩漏泄泻、消渴水肿、小便频数、癌症等症。
长根菇炒肉丝
一、原料:
1.主料:鲜长根菇 250 克,猪肉 200 克。
2.调料:科酒、精盐、味精、酱油、葱花、姜丝。
二、制法:
1.将长根菇去杂洗净切条。猪肉洗净切丝。
2.锅烧热,投入肉丝煸炒至水于,烹入料酒、酱油煸炒,加入精盐、葱姜煸炒至肉熟,加入长根菇和适量清水,煸炒至猪肉熟烂,点入味精推匀,出锅装盘。
长根菇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抗癌作用。猪肉有滋阴、润燥、补肾阴及补虚的功效。可治瘦弱、干咳、便秘及营养不良、癌症等病症。